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题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造屋记蒋曼①二哥刚刚说要修房子,爷爷就收拾好城里的细软,马不停蹄地回家。
即使他跟我们在城里生活了五年,即使他打牌的牌友都凑得够一桌,他还是心急火燎地回家。
他要修房子。
②爷爷八岁时就没了爹娘,歇息在山神庙里。
到别人家做工,随便一块空地,就能蜷缩着睡过去。
醒来时,做不完的活。
凑合着长大,一长就长到了八十几。
成了家,有了五个孩子,又有了大大小小的孙子、重孙子。
过年时,拍照,一张照片装着满满的子嗣和岁月。
③爷爷常常把照片拿出来端详,看着看着,就乐呵呵: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我这根独苗,长了好大一枝。
④爷爷除了种庄稼,还会编篾,把后山上的翠竹像变戏法一样,编成大半个家。
以前是茅草屋,全靠竹子编来编去,编了墙,用大楠竹做梁,毛竹做椽,铺一屋顶的茅草,也是安稳的家。
然后编箩筐、晒席、簸箕、筲箕,给丝瓜、四季豆、豇豆搭好竹架子,扎菜地边的篱笆,做刷锅用的竹刷子。
⑤爷爷夜以继日地编,像院坝边高树上那只勤劳的喜鹊,编一个巢,编一座房,遮风挡雨就能让人满意。
一个人一辈子睡烂两床竹篾席就差不多了,爷爷说这话时比划着两根手指,胸有成竹。
爷爷对生命如此笃定,却从来没想过一生会修三次房。
⑥庄稼人一生没多大奢望,最大的心愿就是修一水高大、整齐的青瓦房。
爷爷的青瓦房从种树开始,他在山坡上见缝插针地种:柏树,青冈,香樟。
⑦爷爷种的都是要几十年才成材的树。
树长,孩子也长,一天一个样,只等孩子长成劳力,树长成栋梁。
土是早已摸热了的熟土,用最好的木材,烧上几天几夜的窖,红彤彤的热窖把湿软的黄土变成了硬实的青瓦,一片一片排成长队,围成层层的瓦圈,等着上梁。
后山的石岩上凿下来的片石、方石,整整齐齐码在该在的地方。
地里的泥巴长得出庄稼,也能长出房。
爷爷那身气力,硬是把躺着的泥垒成竖着的土墙。
⑧木柱子下面的础石凿成象棋样的圆饼,侧面雕刻着胖头鱼,鱼鳞细密而清晰,还有寿桃和繁花,在灰白色的石头里鲜艳欲滴。
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及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父亲的信》,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信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
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
父。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
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平安而已。
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
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我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
④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
而且家里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
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
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
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
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
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
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
”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⑥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
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
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⑦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
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七年级语⽂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七年级语⽂下册现代⽂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回答问题。
⼀只空瓶⼦的温暖①星期天,⼀家⼈购物回到⼩区,⼥⼉把空的纯净⽔瓶⼦顺⼿放到了垃圾箱旁。
13岁的⼥⼉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乱扔。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过去把空瓶⼦⼜捡了起来,随⼿放进了我的⼿提袋⾥。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不缺⼏个瓶⼦的钱,但瓶⼦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个⼈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看的。
③我知道⼥⼉会不屑⼀顾,还会说我⽼⼟。
如今的孩⼦,把⾯⼦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且会⽐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尔·盖茨,在⽣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从我⼿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
看⼥⼉进⼊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不是⽼爸吝啬,⼀只瓶⼦⼀⽑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个空瓶⼦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边⾛开。
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把空瓶⼦从我⼿提袋⾥取了出来,回过头,⼜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
没等我反应过来,她⼜轻快地跑到我⾝边,拉着我的⼿臂撒娇:“爸,⼀个瓶⼦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些⼈很重要。
咱⼩区每天都有⼀个捡废品的⽼⼈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放在这⾥,她就可以轻松地拿⾛。
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⑥看着⼥⼉清⽔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
那个⽼⼈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些废品养活⾃⼰,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两块硬币,想着⾃⼰的慈善,会⾃我陶醉上好⼀阵⼦。
我怎么没有想到⼥⼉说的这⼀层意思呢?帮助⼀个⼈,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笑,夸她长⼤了。
我看到,暖暖的⼣阳下,那只空瓶⼦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个真正需要它的⼈。
【精品】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精品】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野菊花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
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③花朵不过一分银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c hǎng)(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衣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野菊花自有令人叹服的野性。
⑥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
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
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⑦有花,她就尽情地开;有香,她就尽情地放。
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肋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
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
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
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
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⑧她就是这样不禁锢自己,她也从不固守现状。
她那匍匐的看似软弱的枝条被折去,更多的芽箭便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翼翮(hé)(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一)儿子割草记独生儿子自然一向是宝贝的。
他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
要零用钱么,说一声就行,从不打回票。
直到上学期结束,班主任在品德评语栏上委婉地写了一条“有时花钱大手大脚,望克服”的意见,才使我悚然一惊。
暑假一开始,儿子向我提出要更新游泳裤、救生圈、潜水镜、遮阳帽等全套装备,共需人民币约二十元。
我的手习惯地伸进口袋。
蓦然,班主任写的意见提醒了我。
沉吟一会,我对他说:“你年龄也不算小了,不能事事依赖我们。
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应当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
”“我们初中一年级学生又不搞勤工俭学,我有什么办法?”儿子不悦地说。
我顺势指点迷津:“工人新村后面的牛奶场不是在收购每五百克五分钱的青草吗?”五百克五分,五千克五角,五十千克五元,二百千克二十元。
只要割满二百千克青草就行了——我猜儿子脑子里一定飞快地算了这么一笔帐。
果然他一口答应:“好,就不向你们要钱。
我靠劳动自己去挣!”第二天一清早,我叫醒儿子,交给他扁担竹篮镰刀。
儿子头戴草帽,足蹬凉鞋,雄赳赳气昂昂犹如远征的将军出门而去。
上午九点后,儿子回到家后,神情却大变:满脸汗,一身土,白皙的皮肤蒙上一层淡淡的绛色,一口气连灌三杯雪碧汽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双手不断交叉抚摸着红肿的双肩。
我用秤称了一下,两篮青草共重十五千克,可换人民币一元五角。
妻子心疼了,摸出二十元:“明天别去了。
”儿子如遇大赦,立即把目光转向我。
①我似笑非笑:“我早料到你不行。
”次日清晨,我狠狠心叫醒睡眼矇眬的儿子。
②在四楼阳台上,我与妻子目送儿子渐渐远去,直至他的身影融进绿色的田野,融进灿烂的朝霞……半个月后,儿子用割草挣来的二十钱更新了全套游泳装备。
更重要的是,儿子有一个显著的变化:。
1)根据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填写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更重要的是,儿子有一个显著的变化:。
2)第二段中的“我的手习惯地伸进口袋”这句话与上文哪一句话是照应的?3)文中横线①写父亲“我似笑非笑:‘我早料到你不行。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阅读理解语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阅读理解语文试卷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紫藤萝瀑布宗璞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5篇阅读理解练习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5篇阅读理解练习试题(附答案)!七年级语文阅读试题(一)把自己忘了的人陆勇强她是一个农村妇女,普通得像土一样。
她有一个女儿,她对女儿特别的好,像天下所有母亲那样。
孩子会蹒跚走路的时候,却走失了。
她满世界地找,可是毫无结果,她的女儿就像水蒸汽一样蒸发了。
但她却不死心,她一直认为她的女儿被人收养了。
每年幼儿园开学的时候,她就站在学校的大门,( )着一个个孩子。
所有人都以为她的精神有问题。
她并不在乎这些,她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所学校里留下了踪迹。
这样的寻找持续了20年。
20年后,她的家中的墙壁上还张贴着1979年的年画,因为这张画是她和女儿一起贴上的。
她还留着女儿的一把小雨伞,她说这把伞女儿只用了一次。
她把伞打开,却哭了,说:“这伞太小了,女儿用不着了。
”这20年,她是为寻找女儿活着,所有的村人都为之动容。
她的事迹终于引起媒体的关注,在媒体的牵头下,民政、公安部门为她查找1979年全市所有领养情况的原始记录。
费了很多周折,她的女儿终于找到了——在邻县一个普通的农户家中。
她的梦终于可以圆了。
但是,领养的人家托人带信给她,说她的女儿现在生活得很好,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
如果为她好,( )。
20年来,她朝思暮想就是为了看女儿一眼。
现在,她却退缩了,她害怕自己的出现打搅女儿的生活。
于是她终于没有出现。
在这个世界上,把一切都承担下来最后却把自己忘了的人,往往只有母亲。
1.联系文章内容思考,文中第三自然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A.看B.瞧C.窥视D.打量2.联系上下文思考,文中第八自然段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 )。
3.文中画直线句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体会文中画虚线句所起的作用。
5、判断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与第三段“她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所学校里留下了踪迹”相照应的句子是第二段中的“她满世界地找”。
B.文章写第七段,这表明本文的写作中心除赞扬母爱外,还说明了人心的善良,赞扬了人世间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七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语文综合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语文综合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向一棵树鞠躬王崇亚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③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④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
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砖垛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⑤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
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
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做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⑥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
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
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
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
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⑦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
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
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
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⑧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⑨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
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
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
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⑩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⑪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阅读理解语文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阅读理解语文试卷带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
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
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
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
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就不能劳驾你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
奶奶生气了:“你们上学上班,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
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
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
七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语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语文试卷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等你回家①陪一位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
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
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
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
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株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②一路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
③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④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
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之地。
开车的师傅说,到了。
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
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
”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10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⑤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
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
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
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
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
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头父亲在外头。
⑥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
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
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
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
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改了吧。
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
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
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
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⑦“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白琴键上的爱徐立新①迈克不知道,这是他们第几次搬家了,“妈妈东奔西走,我也东奔西走。
”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迈克的妈妈叫卡娅,是位30多岁的女人。
她之所以不停地搬家,是因为没人喜欢跟她做邻居,因为会被她的琴声吵死。
有一次,迈克偷偷从门缝里看到,一位阿姨站在门口,狠狠地训斥妈妈,指责她在制造噪音。
而妈妈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背着双手,头一直低着,不做任何的辩解,只是怯生生地重复说:“对不起,对不起……”②当时,迈克真想冲出去,给那可恶的阿姨一拳,“妈妈的琴声那么好听,她居然说那是噪音!”但他没有那样做,妈妈曾无数次教导他对邻居们要和善友好。
③第二天,卡娅又带着迈克搬家了。
此后,迈克发现,妈妈每天都会起得很早,在上班前,把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就连邻居们放在外面的轿车也会被妈妈擦得很干净。
但邻居们似乎并不领情,麻烦还是和以前一样找上了门。
④迈克敢打包票,妈妈是非常喜欢音乐的,因为哪怕再忙再累再晚,妈妈每天都会坚持弹琴,自己也总是在妈妈的琴声中入眠。
⑤两年后,10岁的迈克终于可以上学了,这让迈克兴奋不已,他一直渴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可是,之前总没有学校愿意接纳他,尽管妈妈求天拜地,好话说过无数次。
⑥迈克很努力地学习,想让妈妈高兴。
结果他的成绩果然不错,毫不逊色于班上其他同学。
⑦渐渐地,迈克能认识很多字了,并且对很多词语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一天,妈妈不在家,迈克无意间在抽屉里翻到了一张医院的病例,上面写着:“迈克,5个月,脑积水,会致终生智力障碍,音乐疗法或有效。
阿拉斯加州卡萨森儿童医院,1996年5月15日。
”⑧晚上,下班后的卡娅和往日一样,照例坐到钢琴前面,打算为迈克弹上一曲。
“妈妈,我可以跟您说说话吗?”迈克站在房门口,眼睛里闪着泪花。
⑨“当然可以,请说吧!”⑩“妈妈,我知道您不喜欢音乐,也不爱弹琴,对您来说,这太难了。
七年级 语文下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人海里看见我亲爱的弟弟罗勇傍晚开车从街心花园经过,正赶上红灯,一转眼,就看见弟弟站在街边,手扶栏杆,仰头看街对面的楼顶,霞光染红他成熟的脸。
我沿着他的目光看去,一幢高楼,几缕薄云,霞光从看不见的地方漫过来,淹没了世界。
我和弟弟相距不过3米远,他看不见茶色车玻璃后面的我。
不知道他此生唯一的大哥正坐在车里看他。
他的目光忧伤地越过来来往往的车流和人群,融在了霞光里。
我急着赶赴约定的酒楼,接待一个工作检查组,没想到要按下玻璃和他打个招呼,叫他一声乳名,听他叫我一声哥,我就那样注视着他,绿灯亮了,脚踏上油门,远离了我的弟弟。
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弟弟叫我哥了,每次他打电话来,总是我先抢着说我很忙我很忙,有事就快说,没事的话就别打电话。
他也就三言两语说事,或者轻轻地哦一声,就挂了。
不知道他是否想叫我一声哥,或者他已经叫了,忙于应酬的我在嘈杂的人声里没有听到。
弟弟比我小5岁,他在上学之前从不叫我哥,只叫我的绰号“瘦猴”,这让我耿耿于怀,总想方设法让他叫我哥,甚至不惜采用暴力手段胁迫他叫。
在危急关头,他叫了,故意把那一声“哥”叫得怪怪的。
只要我一松手,他跑远了,还是叫我“瘦猴”。
搞得他的伙伴们以为我们家真的养了一只营养不良的人类祖先。
弟弟厌学,记得弟弟上学的第一天,站在教室外面不肯进教室,一把鼻涕一把泪,伤心极了,把一身新衣服哭得一塌糊涂。
他的班主任拉他进教室,他咬伤了班主任的手,朝我奔跑的姿势义无反顾—冲出人群,摔了跤,书包落到一边,他看也不看,一头扑进我怀里呜咽着叫我:“哥,我不读书!”那是秋天,落叶满地,我半蹲着抱住我的弟弟,他的头在我怀里拱,我用手擦他的眼泪和鼻涕,然后抹在我的衣服上。
后来我找不到东西擦了,就捡树叶给他擦脸,在树叶的碎裂声里,我的眼泪和树叶的碎末纷纷掉落。
我找不到安慰他的话,一个劲儿说不哭不哭,心揪得紧紧的。
初一下学期阅读理解语文试题附答案
初一下学期阅读理解语文试题附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雪地里的迎春花①我十岁那年,父亲终于决定外出谋生。
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校。
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
②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
我以为,母亲并不在乎父亲的走与留。
殊不知,我却在午后的玩耍中,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地埂上的母亲,正独自默默流泪。
面前的母亲和一个时辰前与父亲欢笑着告别的母亲俨然判若两人。
③父亲回来的那天,隔壁邻居都过来看了。
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
我认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一声,别在了头上。
母亲于是欢喜地进了厨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
④没过几天,父亲又回到城里去了。
其间,他给家里写过两封信,说自己在一家公司里做搬运工,货物虽不重,可都是高档货,很能赚些钱,叫我和母亲不要担心。
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
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
⑤春节前,母亲收到了父亲的汇款。
经过一夜的深思,母亲最终决定带我去城里添置些东西,好给父亲一个惊喜。
母亲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两张年画和一个偌大的二手衣柜。
母亲说,这种衣柜,放在家里够气派。
⑥衣柜有了,可搬运成了问题。
我们只得花一点工钱,去桥头上雇个搬运工。
⑦桥头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
前头的几个老练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亲,便迅速起身围了过来。
⑧寻思间,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对着密集的小工打趣:“嘿,是不是又来老板了?找我啊,我力气可大着呢,庄稼人!不偷懒儿!”⑨母亲迅速拨开人群,循声望去。
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男人。
我看不清那张黑黝黝的脸,只是他手臂上特有的疤痕,让我辨认出,他便是我的父亲。
他在见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似乎是急着上厕所。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儿子割草记独生儿子自然一向是宝贝的。
他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
要零用钱么,说一声就行,从不打回票。
直到上学期结束,班主任在品德评语栏上委婉地写了一条“有时花钱大手大脚,望克服”的意见,才使我悚然一惊。
暑假一开始,儿子向我提出要更新游泳裤、救生圈、潜水镜、遮阳帽等全套装备,共需人民币约二十元。
我的手习惯地伸进口袋。
蓦然,班主任写的意见提醒了我。
沉吟一会,我对他说:“你年龄也不算小了,不能事事依赖我们。
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应当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
”“我们初中一年级学生又不搞勤工俭学,我有什么办法?”儿子不悦地说。
我顺势指点迷津:“工人新村后面的牛奶场不是在收购每五百克五分钱的青草吗?”五百克五分,五千克五角,五十千克五元,二百千克二十元。
只要割满二百千克青草就行了——我猜儿子脑子里一定飞快地算了这么一笔帐。
果然他一口答应:“好,就不向你们要钱。
我靠劳动自己去挣!”第二天一清早,我叫醒儿子,交给他扁担竹篮镰刀。
儿子头戴草帽,足蹬凉鞋,雄赳赳气昂昂犹如远征的将军出门而去。
上午九点后,儿子回到家后,神情却大变:满脸汗,一身土,白皙的皮肤蒙上一层淡淡的绛色,一口气连灌三杯雪碧汽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双手不断交叉抚摸着红肿的双肩。
我用秤称了一下,两篮青草共重十五千克,可换人民币一元五角。
妻子心疼了,摸出二十元:“明天别去了。
”儿子如遇大赦,立即把目光转向我。
①我似笑非笑:“我早料到你不行。
”次日清晨,我狠狠心叫醒睡眼矇眬的儿子。
②在四楼阳台上,我与妻子目送儿子渐渐远去,直至他的身影融进绿色的田野,融进灿烂的朝霞……半个月后,儿子用割草挣来的二十钱更新了全套游泳装备。
更重要的是,儿子有一个显著的变化:。
1)根据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填写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更重要的是,儿子有一个显著的变化:。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含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教养是一一个人最好的名字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
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
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
就去驱赶。
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
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
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
“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
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
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
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
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
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
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
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
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
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1)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从修辞或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3)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
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答案】(1)①郭德纲(老郭)拦阻儿子驱赶喜鹊的行为并教育他。
初一下学期阅读理解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一下学期阅读理解语文试卷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父爱之舟》,完成下面小题。
梦醒时分吴冠中①①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②蒙眬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③我又梦见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
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
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④记得我上学后,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
我记着父亲的话,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
⑤初小毕业时,宜兴县举办全县初小毕业会考,我考了总分七十几分,属第三等。
我在学校里虽是绝对拔尖的,但到全县范围一比,还远不如人家。
要上高小,必须到和桥去念县立鹅山小学。
和桥是宜兴的一个大镇,鹅山小学是当年全县最有名气的县立完全小学,方圆二十里之内的学生都争着来上鹅山。
因此要上鹅山高小不容易,须通过入学的竞争考试,我考取了。
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粮、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钱,很紧,但父亲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
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
父亲送我到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
⑥第一学期结束,根据总分,我名列全班第一。
我高兴极了,主要是可以给父亲一个天大的喜讯了。
我拿着级任老师孙德如签名盖章、又加盖了县立鹅山小学校章的成绩单回家,路走得比平常快,路上还又取出成绩单来重看一遍那紧要的栏目:全班六十人,名列第一,这对父亲确是意外的喜讯。
七年级下册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
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
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
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做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
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
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
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
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的阳光开在里头。
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
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
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
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
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
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在心头①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主任,姓曹,四五十岁的样子,戴着副玳瑁眼镜,镜片形似鸡蛋,厚如陶瓷碗底,像有圈圈螺纹。
语文课若有偷看小人书做小动作的,不论在哪个角落,他总是先扶了扶眼镜,注视片刻,轻咳几下,然后用教鞭敲着讲台,说:“这怎么行呢?”当时同学们大多有些怵他,背地里叫他“眼镜”。
②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下课铃响后,曹老师从讲台旁站起来,扶了扶服镜,压低嗓门说:“放学后我带同学们去游泳,会游泳的请举手。
”③我们这个小山城溪河交错,深潭也很多,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游泳时溺亡,老师和家长通常不许孩子去游泳。
但炎炎夏日里,游泳对孩子们,尤其小男孩,是极大的诱惑,常有人偷偷下河。
此刻,平日里颇为严厉古板的“眼镜”,竟要带大家去游冰,教室里一下子喧嚣起来。
④选择去游泳的最后只有男生。
大家出了校门,一路簇拥着曹老师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青老师笑着边走边答。
走了会儿功夫,他停下脚步,摘下眼镜用衬杉擦了擦,又戴上,眯着眼前后左右看看,待同学们都赶上来了,说:“大家听着,下河游泳安全第一,必须听从老师指挥,如有调皮捣蛋的,下次不准再来。
”⑤到得一处宽阔的河滩,曹老师叫我们站成排,报了两遍数才让下水。
我与同学们打了一阵水战,又连扎了几个猛子浮出水面,见不远处河面上有两点亮光,抹去脸上的水珠看,原来是曹老师正面对着我们站在水中,眼镜反射着太阳光,一闪一闪的。
我游到曹老师跟前,请他和我们一起去游泳,他摇了摇手说:“我还是不游吧,万一眼镜掉进河里,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我说这样泡在水里不动太冷了,他扶了扶眼镜:“没关系。
我眼睛不好使,你去告诉大家,不要离我太远,这样才看得见你们。
”⑥太阳落下山去,渐渐起了风,柳枝拂着水面作响。
此时刚过端午节,河水还有些凉,水中的我们已感到了微微寒意,便陆续往河岸游去。
曹老师瘦小的身子依然立于水中,晚霞映着他微驼的背影。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没有发芽的种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没有发芽的种子邱海泉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
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
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
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
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
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
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
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
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
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
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
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
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
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
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麦物语①“二月初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大部分的中国北方家庭,都会全家共吃意喻“龙耳”的饺子。
或许跟饺子里喷香的肉馅相比,饺子皮不太像是主角,但是没了用面粉做的饺子皮,又怎么能够称作饺子呢?它是安安心心地将一切包裹起来的基础。
我愿意把“神奇”二字赋予面粉的来源——小麦。
②人类通过“种植”“加工”这些方式驯化了小麦,使其成为人类的主食。
大约一万年前,在中东黎凡特新月地区、约旦河谷的某个好奇的人类,在土地里有意或无意地播下了一些野麦的种子。
后来,在这片土地丰饶肥沃、气候干爽的冲积平原上,这些种子萌发并生长起来,结出了野麦粒,人们惊喜地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劳作,掌控播种和收获,定居下来,不必再逐水草而生,原始农业就此应运而生,农业和耕作使人口开始有了稳定增长。
③我们食用的,其实是小麦的颖果,淀粉主要来源于给胚芽提供营养的胚乳。
和其它主食不一样,我们一般不把小麦的果实用来直接食用,而是将它磨碎成面粉,在面粉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
其中,未去除表皮麸质、粗糙且颜色较深的,就是我们说的“全麦”,而去除麸质的白面粉则更加细腻。
当然,白面最初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起的。
小麦的英语单词“wheat”来自古日耳曼语,意为“发光的、洁白的”,可见早期白面粉在人们餐桌上的崇高地位。
18世纪以后,白面才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食,在这之前,多数人吃的面都是带麸质的全麦、黑麦和燕麦的混合物。
④需要深加工的小麦,之所以能够打败可以直接吃的同行,成为当仁不让的主食,也是有其神奇之处的。
首先,是小麦中蕴含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能够和它匹敌的就只有水稻和玉米,这也是为什么玉米、水稻、小麦分居全球主食产量前三名。
小麦强大的适应能力,则是它的另外一个优势。
只要在日照充足的季节,有稳定的灌溉水源,就能够生长,凭借发达的根系,小麦甚至可以在高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顽强生存。
⑤小麦的另外一个神奇之处是面筋蛋白。
在过去,肉可是稀罕东西,人们需要从天然的作物中获取蛋白质,小麦以仅次于大豆的蛋白含量(大约10%—15%)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此外经过磨碎处理的小麦面粉,含水量可以很低,不易腐坏,所以可以长时间贮存。
⑥占据西方人餐桌的主食面包,是小麦最为常见的面目之一。
烤面包的时候,面粉和水形成的面筋蛋白像一张充满弹性的网,把酵母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表在它的怀抱里,这种由古埃及人最先研发出来的烤面包技艺,让面粉变身成蓬松而富有韧性的食物。
也难怪“面包”一次又一次地被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提及,“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期盼。
在过去,面包甚至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从小麦到面包,需要磨坊磨面,需要大型的炭炉烘烤,需要面包房师傅的手艺。
因此,在欧洲许多村镇和城市,面包房往位于公共区城的中心。
吃这件小事,从而也利社会经济融为了一体。
⑦小麦的另个分身,则是面条。
有了面筋蛋白,面条的“变型”功能更加强大,可以容易地揉搓、拉成长条。
不同地方的小麦,品种不同,面筋蛋白的含量也不同,不同的加工技术让面条呈现出不同的口感。
除了面包和面条,小麦的其他分身也让人眼花缭乱,新疆的馕、阿拉伯的皮塔饼、墨西哥卷饼:饺子馄饨包子油条披萨饼干曲奇蛋糕等等等等,简直不胜枚举。
这些都是我们人类创造力的非凡体现,把各式各样的风味和文化,以恰到好处的方式,融入小麦的蛋白和淀粉赐予我们的生命建筑原料中,人类的文明才得以延续。
⑧诞生于新月地区的小麦,通过人类的迁徙、交换和贸易,走向世界各地,并扎根在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大部分的地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
小麦作为一种食物,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也见证着人类走向繁荣的脚步。
“我们驯化了小麦,小麦也驯化了我们。
”(1)文章开头描写北方家庭二月初二吃饺子的内容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小麦能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主食?(3)“农历二月初二,大部分的中国北方家庭,都会全家共吃意喻‘龙耳’的饺子”句中的“大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除了面包和面条,小麦的其他分身也让人眼花缭乱,新疆的馕、阿拉伯的皮塔饼、墨西哥卷饼:饺子馄饨包子油条披萨饼干曲奇蛋糕等等,简直不胜枚举。
(5)请谈谈你对“我们驯化了小麦,小麦也驯化了我们”一句话的理解。
【答案】(1)通过描写北方家庭吃饺子这生活场景,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小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①小麦中蕴含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②植株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③蛋白含量高;④小麦面粉含水量低,利于长时间贮存。
(3)不能删去;“大部分”是“大多数”的意思,原句意思是“农历二月初二,大多数的中国北方家庭,会全家共吃意响‘龙耳’的饺子”;如果删去“大部分”,就变成了“农历二月初二,中国北方家庭,都会全家共吃意喻‘龙耳’的饺子”,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大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4)举例子;通过列举新疆的馕、阿拉伯的皮塔饼、墨西哥卷饼、饺子馄饨包子油条比萨饼干曲奇蛋糕等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面粉加工技术和口感种类之多。
(5)人类通过种植、加工小麦,使其成为人类的主食;小麦也通过人类的迁徙、交换和贸易,走向世界各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
【解析】【分析】(1)通过描写北方家庭二月初二吃饺子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巧妙地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小麦。
(2)根据第④段“首先,是小麦中蕴含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
”“小麦强大的适应能力,则是它的另外一个优势。
”第⑤段“小麦的另外一个神奇之处是面筋蛋白。
”“此外经过磨碎处理的小麦面粉,含水量可以很低,不易腐坏。
”作答即可。
(3)本句中的“大部分”是指“很多”超过一半的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但不表示是全部,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
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除了面包和面条,……饺子馄饨包子油条披萨饼干曲奇蛋糕等等,简直不胜枚举”可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不同的加工技术让面条呈现出不同的口感。
增强了说服力。
(5)做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句段,了解句段内容,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
解答时要对文本信息深入理解分析,结合前文内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我们驯化了小麦”是说人类通过种植、加工小麦,而使其成为人类的主食;“小麦也驯化了我们”是说小麦也通过人类的迁徙、交换和贸易,走向世界各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
故答案为:⑴通过描写北方家庭吃饺子这生活场景,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小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⑵①小麦中蕴含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②植株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③蛋白含量高;④小麦面粉含水量低,利于长时间贮存。
⑶不能删去;“大部分”是“大多数”的意思,原句意思是“农历二月初二,大多数的中国北方家庭,会全家共吃意响‘龙耳’的饺子”;如果删去“大部分”,就变成了“农历二月初二,中国北方家庭,都会全家共吃意喻‘龙耳’的饺子”,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大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⑷举例子;通过列举新疆的馕、阿拉伯的皮塔饼、墨西哥卷饼、饺子馄饨包子油条比萨饼干曲奇蛋糕等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面粉加工技术和口感种类之多。
⑸人类通过种植、加工小麦,使其成为人类的主食;小麦也通过人类的迁徙、交换和贸易,走向世界各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说明语段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结尾段结构上的作用考虑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内容上的结合语句的意思解答即可;⑵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⑶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文中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内容的词语上。
通过分析它的表达效果,据此指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回答此类问题时可借鉴的一般答题格式为:“不能去掉”+分析这个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⑷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语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先来判断说明方法,熟记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分析,在根据文章内容或者文章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其总用;⑸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句段的分析能力。
做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句段,了解句段内容,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
解答时要对文本信息深入理解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文学作品阅读父亲的长笛赵文静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
她亦是非常地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地,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