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中庸》精品课件
为什么要“慎独”?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虽无踪迹显现,但 动机已成,人虽不知,而自己却很清楚。
四知先生
(杨震)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 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关键词一 性、道、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 天不仅化育了万物,而且把天的正理赋予了万物,所以 每一个个体生命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天理,天理体现在每个 人身上,就是“性”。
率性之谓道
率是遵循的意思。率性,就是遵循上天 赋予的本性去行事,这就是儒家所说的“道”。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 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 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 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从知到定到静到安到虑,最后到得,前者都是后者的前提条件, 这样一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从一条思维主线生发 开去,不断进行挖掘、使思维过程不断深化。
把复杂的问题论述清楚,阐发透彻,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 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后汉书·杨震列传》(节选)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弟子规》
拿着空的器皿,要像拿着盛满东西的器皿一样小心; 进入无人的房间,要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约束自己。
《中庸》解读ppt课件
《中庸》解读
提纲
• 一,《中庸》的作者 • 二,“中庸”释义 • 三,《中庸》的哲学基础 • 四,《中庸》的君子之行 •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 •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庸》的作者
• 1,孔子的“六经”:《诗》、《书》、《礼》、 《乐》、《易》、《春秋》
• 2,六经中的《礼》:《仪礼》、《周礼》、《礼 记》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对今天的启发: • 博学:学习的重要性 • 审问:老师、朋友的重要性 • 慎思: • 《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明辨:是非 • 笃行:知行合一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1,中国教育为什么丢失了传 统文化?
• 1966年的“破四旧”:曲阜师范学 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讨孔战士” 的实录:“由红卫兵和贫、下中 农组成的突击队,带着深仇大恨 到了孔林。他们抡起镢头、挥舞 铁锨,狠刨孔老二及其龟子龟孙 们的坟墓。经过两天的紧张战斗, 孔老二的坟墓被铲平,‘大成至 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 碎!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 坟墓被掘开了……孔林解放 了……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 下,获得新生了!
• 慎终追远
• (右图:四序堂祖 先牌位)
• 3,五达道与三达德
•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 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 下之达德也。
• 孟子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人是人伦关系中的存在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
•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 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 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嘉祥 县城南20公里的玄武山下有曾 庙
提纲
• 一,《中庸》的作者 • 二,“中庸”释义 • 三,《中庸》的哲学基础 • 四,《中庸》的君子之行 •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 •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庸》的作者
• 1,孔子的“六经”:《诗》、《书》、《礼》、 《乐》、《易》、《春秋》
• 2,六经中的《礼》:《仪礼》、《周礼》、《礼 记》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对今天的启发: • 博学:学习的重要性 • 审问:老师、朋友的重要性 • 慎思: • 《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明辨:是非 • 笃行:知行合一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1,中国教育为什么丢失了传 统文化?
• 1966年的“破四旧”:曲阜师范学 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讨孔战士” 的实录:“由红卫兵和贫、下中 农组成的突击队,带着深仇大恨 到了孔林。他们抡起镢头、挥舞 铁锨,狠刨孔老二及其龟子龟孙 们的坟墓。经过两天的紧张战斗, 孔老二的坟墓被铲平,‘大成至 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 碎!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 坟墓被掘开了……孔林解放 了……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 下,获得新生了!
• 慎终追远
• (右图:四序堂祖 先牌位)
• 3,五达道与三达德
•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 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 下之达德也。
• 孟子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人是人伦关系中的存在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
•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 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 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嘉祥 县城南20公里的玄武山下有曾 庙
关于中庸的ppt演示
第二,中庸不是和稀泥。
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知,有两个读音,既读知识的知,也读智慧 的智。孔子说,阿由啊,让我来告诉你,什么叫 做知识?什么叫做智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知识。 所以,他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不会主张和稀 泥。
第三,中庸不是没原则。
原 的或 或 中种 子 文 动『 卓 一 性 变 端 中 文 。昙 晴 卓习 。 注 』人 越 种 才 更 的 庸 注 』花 朗 越惯 因 ) (形 才 艺 显 而 平 并 ) (一 的 方: 此 ; 《成 行 术 露 变 均 非 《现 一 面『 〄 我 伦这 为 修 自 更 数 像 伦的 天 的人 卓 们 理些 举 养 身 〄 ; 数 理一 就 一的 越 反 学美 止 〄 。 并 它 学 学瞬 能 种善 并 复 》德 正 我 卓 且 随 的 》间 形 作行 非 而 〄是 确 们 越 只 着 中 〄也 成 用是 一 行 第由 合 并 是 对 环 项 第是 春 ;灵 种 〄 卷于 理 不 靠 成 境 恰 不天 魂行就 人我是训熟中恰 卷能 一 在 动 形 〄采 们 因 练 而 左 是 〄便 样 正实 举 成 第取 才 为 有 有 右 精 第人 〄 如现 止 目 节了 拥 有 素 灵 各 确 节幸 一 一圆 〄 前 。这 有 了 而 活 种 可 。运 朝 只满 而 这 样 这 道 得 性 情 计 得 一 飞生 是 个 的 些 德 来 的 况 的 福 夕 燕命 一 样 原行 的 或 的 理 的 两 ; 2 1 7 …… 4 —— ——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 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这样解释中庸 之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 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 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 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 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最新经典传统文化《中庸》PPT课件
<中 庸> ------- 储育民
<中 庸>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 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 “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那么和修身做人的道理。 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 为“四书〞。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 何谓“中庸〞?汉儒郑玄说“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 之用也。庸,用也。〞,最通俗的解释即,去两端, 取中间;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说法,即其师程颐 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又自注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 庸>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dǔ 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开展 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区分是非, 踏实地去实践。
<中 庸>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那么 明矣,明那么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 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 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 真诚了。
<中 庸>
7、 君子遵zūn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 yǐ矣。
译文: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 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中 庸>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sì 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 以,君子处在平安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那 么冒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
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中 庸>
10、愚而好hào自用,贱而好hào自专。 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
<中 庸>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 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 “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那么和修身做人的道理。 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 为“四书〞。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 何谓“中庸〞?汉儒郑玄说“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 之用也。庸,用也。〞,最通俗的解释即,去两端, 取中间;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说法,即其师程颐 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又自注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 庸>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dǔ 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开展 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区分是非, 踏实地去实践。
<中 庸>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那么 明矣,明那么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 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 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 真诚了。
<中 庸>
7、 君子遵zūn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 yǐ矣。
译文: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 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中 庸>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sì 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 以,君子处在平安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那 么冒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
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中 庸>
10、愚而好hào自用,贱而好hào自专。 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
《中庸》解析最新PPT课件
? 在认识事物时,孔子把中庸当成了方法论,“吾有知乎 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 竭焉。”
? 在办事情时,孔子主张“过犹不及”,“子贡问:‘师 (颛师孙—— 子张)与商(卜商 —— 子夏)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2020/4/26
? 在进入原著讲解之前,我们先要介绍一些儒家的中 庸思想。
2020/4/26
4
? 在儒学创立之前,中华文化圣人就已经产生了中庸 的思想。
? 按照朱熹的解释,尧再传位于舜的时候告诉他: “允执厥中”,舜在传位于禹时加上了三句“人心 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形成 了圣人的千古“心传”。
2020/4/26
26
? 第二层意思是说君子 要慎独,即在别人看 不到地方也要保持自 己的善行,不要随波 逐流,因为天道是无 所不在的。遽伯玉不 欺暗室。东汉杨震的 “天知、地知、你知、 我知”。
2020/4/26
27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 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 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
2020/4/26
31
?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 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终极的真理,春秋战国的 混乱,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这个不可或缺的“大 道”。例如孟子“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颜氏家训》说:“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 徒,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节 文尔。”
2020/4/26
30
?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君子 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在办事情时,孔子主张“过犹不及”,“子贡问:‘师 (颛师孙—— 子张)与商(卜商 —— 子夏)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2020/4/26
? 在进入原著讲解之前,我们先要介绍一些儒家的中 庸思想。
2020/4/26
4
? 在儒学创立之前,中华文化圣人就已经产生了中庸 的思想。
? 按照朱熹的解释,尧再传位于舜的时候告诉他: “允执厥中”,舜在传位于禹时加上了三句“人心 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形成 了圣人的千古“心传”。
2020/4/26
26
? 第二层意思是说君子 要慎独,即在别人看 不到地方也要保持自 己的善行,不要随波 逐流,因为天道是无 所不在的。遽伯玉不 欺暗室。东汉杨震的 “天知、地知、你知、 我知”。
2020/4/26
27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 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 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
2020/4/26
31
?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 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终极的真理,春秋战国的 混乱,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这个不可或缺的“大 道”。例如孟子“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颜氏家训》说:“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 徒,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节 文尔。”
2020/4/26
30
?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君子 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之道PPT课件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 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 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 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 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 中庸的思想。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孔子的学生 对孔子的赞扬。“厉、猛”等都有“过”,而 “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 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对流水兴叹的同时,也给后人描述了这样 一种人生轨迹:“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那么什么叫作不惑?于丹 教授解释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 去思考、行事。有人认为人活到四十就会 圆滑、平庸、和稀泥,这就是中庸。同学 们,你的看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四 课《中庸之道》。
唐代有个文学家苏味道,官居相位,处事圆 滑,人称“苏模棱”。他对人传授其处世经, 叫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 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8)【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好好 先生”在现实生活的危害。
11.16、13.21章是对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子张 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 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三、章节梳理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本章内容是中庸是一种道德(中德)。
【评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 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 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 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 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 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 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 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 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 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 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 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孔子的学生 对孔子的赞扬。“厉、猛”等都有“过”,而 “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 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对流水兴叹的同时,也给后人描述了这样 一种人生轨迹:“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那么什么叫作不惑?于丹 教授解释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 去思考、行事。有人认为人活到四十就会 圆滑、平庸、和稀泥,这就是中庸。同学 们,你的看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四 课《中庸之道》。
唐代有个文学家苏味道,官居相位,处事圆 滑,人称“苏模棱”。他对人传授其处世经, 叫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 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8)【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好好 先生”在现实生活的危害。
11.16、13.21章是对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子张 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 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三、章节梳理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本章内容是中庸是一种道德(中德)。
【评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 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 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 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 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 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 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 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 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 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 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 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中庸》(优秀)PPT课件
“好好先生”把原则、正义、 良心统统抛在了脑后,
其本质是坏的。
“好好先生”多了,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正气得不到发扬和扶持,歪风邪气得不 到有效遏制,腐败分子为非作歹有机可 乘,是非分明、主持正义者受孤立、冷 落。这样发展下去,社会是很危险的。 因此,我们坚决反对做“好好先生”!
一乡的人都喜欢的人,比不上一乡中好人 喜欢、坏人讨厌的人,就是这个道理。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 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 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
能20此20/8/3道矣,虽愚必明,. 虽柔必强。
10
初步解读《中庸》
朱熹认为《中庸》是《四书》中最 难读懂的一部典籍,我们在学习时 候,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 概念间的关系
③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 久矣!”
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 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 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 食也,鲜能知味也。”
⑤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 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 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 所以治天下家国矣。”
司马徽不紧不慢地说:“好,你的话太好 了。”弄得他的妻子哭笑不得。
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时下,像司马徽这样的“好好先生” 多得可以扎成堆,他们的“光辉形象” 大致是这么个模样:
爱栽花,不栽刺,时刻注意为自己开 退路、留后路,说违心话,办违心事, 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提醒的不提醒, 该揭露的不揭露;前怕狼后怕虎,遇 到矛盾绕道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小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庸”一般解释为平常、日常。
三国何晏将“庸”解释为“常行之常”,北宋程颐解释 为“不易”,南宋朱熹则解释为“平常”。
冯友兰认为:“庸”是社会中现存的常规。既是常规, 就是定理。
孔门心法
不偏之谓中;夫子程子说:不偏就叫做中;不易之谓庸。 不变叫 做庸。中者,天下之正道。 中是天下的正路,庸者,天下之定理 。 庸是天下一定的道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 这篇是孔子门生中可以 口传的要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 子思恐怕 时间久了而有差错,所以把它写在书上,传授给孟子。其书始言一理; 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这本书起初只说一个道理,中间散开为 万事,最后又合为一个道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 舒展开来可以填充整个宇宙,收卷起来却可以藏在极其细微的地方。其 味无穷。皆实学也。 它的味道没有止境,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读 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会读书的人,仔细 去探讨,便能得到其中的道理,用这道理去做人做事,那就一辈子也用 不完了。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实践:不偏不倚,合乎中 (度,天人合一之道,即自然规律)
一、性格上不狂不狷: 【原文】
子路13·21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2)乎!狂者进 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1)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2)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 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陷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 也就会永远终止。”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理论:中庸之道(天人合一)
中庸是儒家“至德”
【原文】 雍也6·29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 已经为时很久了。”
【注释】 (1)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2)中(zhòng):符合。 (3)节:节度法度。 (4)致,达到。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译文】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 些。”
短文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结合对每个学生 的特点和其不同的品质,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言语指导。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5·22)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思可矣。”(5-20)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菜根谭》是一本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集, 它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 想。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二、行为上和而不同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 君子处此,故不可稍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
——《菜根谭》
意为:一个具有高深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会遭受那些热衷 名利的人所怀疑,一个言行谨慎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 恶放纵无所忌惮的小人的嫉妒。所以一个有才学而又有修养的君子,万 一不幸处在这种既被怀疑又遭忌恨的恶劣环境中,固然不可以略为改变 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但也绝对不可以过分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节操。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 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 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 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 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
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 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 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 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 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 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 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 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 进退适中。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译文】人心危险,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专一,诚实保
持着中道。
《书·大禹谟》
【原文】 尧曰 20·1 尧曰(1):“咨(2)!尔舜!天之 【注释】 (1)尧曰:下面引号内的话是尧在禅让帝位时给舜说的话。 (2)咨:即“啧”,感叹词,表示赞誉。 (3)允:真诚,诚信。 【译文】
它形成了一种在世出世的处世方法体系,由于它讲的是 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因此流传久远,直到现在 仍有颇多启发价值。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意者,都能找到自 己喜欢的语句。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原文】 子路13·23 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1)和谐,协调,不同性质的各类因素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 (2)与和相反,指同类事物的暂时的苟且依附。 【译文】 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 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 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 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 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 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的“太平和合”境界。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原文】 先进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1)?”子曰:“有父兄
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 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 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 (1)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兼人:好勇过人。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率性之谓道—人的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天性办事情。 修道之谓教—自我教育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然则师愈(2)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1)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 (2)愈:胜过,强些。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
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评析】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
东方大智慧—中庸
“中庸”即中和,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而追求的是不 亏 不盈,可进可退,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得人生 大智慧与为人处事中较为完美的平衡点。
“中”字在先秦古籍中有三层意义:一指中间或两者之 间;二指适宜、合适、合乎标准;三指人心、内心的和谐境 界。
“中”表征为一个恰切的“度”,是在面对复杂对象时 精确把握事情的“分寸”。“中”强调的度既不能过,又不 能不及。同时,“中”还意味着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意 味着与人的生命和谐感具有某种同行同构的心理内在性。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 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 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 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 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在独处时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 中庸总方法: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如何自我教育—慎独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1)。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2);发而皆中节(3),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4)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 育焉。 《中庸》第一章
孔子说:“我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和他相交,只能与狂者、狷 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 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 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 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三国何晏将“庸”解释为“常行之常”,北宋程颐解释 为“不易”,南宋朱熹则解释为“平常”。
冯友兰认为:“庸”是社会中现存的常规。既是常规, 就是定理。
孔门心法
不偏之谓中;夫子程子说:不偏就叫做中;不易之谓庸。 不变叫 做庸。中者,天下之正道。 中是天下的正路,庸者,天下之定理 。 庸是天下一定的道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 这篇是孔子门生中可以 口传的要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 子思恐怕 时间久了而有差错,所以把它写在书上,传授给孟子。其书始言一理; 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这本书起初只说一个道理,中间散开为 万事,最后又合为一个道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 舒展开来可以填充整个宇宙,收卷起来却可以藏在极其细微的地方。其 味无穷。皆实学也。 它的味道没有止境,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读 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会读书的人,仔细 去探讨,便能得到其中的道理,用这道理去做人做事,那就一辈子也用 不完了。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实践:不偏不倚,合乎中 (度,天人合一之道,即自然规律)
一、性格上不狂不狷: 【原文】
子路13·21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2)乎!狂者进 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1)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2)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 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陷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 也就会永远终止。”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理论:中庸之道(天人合一)
中庸是儒家“至德”
【原文】 雍也6·29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 已经为时很久了。”
【注释】 (1)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2)中(zhòng):符合。 (3)节:节度法度。 (4)致,达到。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译文】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 些。”
短文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结合对每个学生 的特点和其不同的品质,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言语指导。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5·22)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思可矣。”(5-20)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菜根谭》是一本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集, 它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 想。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二、行为上和而不同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 君子处此,故不可稍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
——《菜根谭》
意为:一个具有高深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会遭受那些热衷 名利的人所怀疑,一个言行谨慎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 恶放纵无所忌惮的小人的嫉妒。所以一个有才学而又有修养的君子,万 一不幸处在这种既被怀疑又遭忌恨的恶劣环境中,固然不可以略为改变 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但也绝对不可以过分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节操。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 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 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 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 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
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 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 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 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 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 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 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 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 进退适中。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译文】人心危险,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专一,诚实保
持着中道。
《书·大禹谟》
【原文】 尧曰 20·1 尧曰(1):“咨(2)!尔舜!天之 【注释】 (1)尧曰:下面引号内的话是尧在禅让帝位时给舜说的话。 (2)咨:即“啧”,感叹词,表示赞誉。 (3)允:真诚,诚信。 【译文】
它形成了一种在世出世的处世方法体系,由于它讲的是 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因此流传久远,直到现在 仍有颇多启发价值。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意者,都能找到自 己喜欢的语句。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原文】 子路13·23 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1)和谐,协调,不同性质的各类因素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 (2)与和相反,指同类事物的暂时的苟且依附。 【译文】 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 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 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 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 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 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的“太平和合”境界。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原文】 先进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1)?”子曰:“有父兄
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 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 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 (1)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兼人:好勇过人。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率性之谓道—人的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天性办事情。 修道之谓教—自我教育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然则师愈(2)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1)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 (2)愈:胜过,强些。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
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评析】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
东方大智慧—中庸
“中庸”即中和,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而追求的是不 亏 不盈,可进可退,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得人生 大智慧与为人处事中较为完美的平衡点。
“中”字在先秦古籍中有三层意义:一指中间或两者之 间;二指适宜、合适、合乎标准;三指人心、内心的和谐境 界。
“中”表征为一个恰切的“度”,是在面对复杂对象时 精确把握事情的“分寸”。“中”强调的度既不能过,又不 能不及。同时,“中”还意味着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意 味着与人的生命和谐感具有某种同行同构的心理内在性。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 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 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 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 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在独处时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 中庸总方法:
《论语》导读第七讲——中庸(共36 张PPT)
如何自我教育—慎独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1)。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2);发而皆中节(3),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4)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 育焉。 《中庸》第一章
孔子说:“我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和他相交,只能与狂者、狷 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 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 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 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