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郑东新区九年制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6.3一氧化碳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6.3一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6.3一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生活中的问题引入
环节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请同学们观察材料总结出一氧化碳的性质
【阅读】【归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非常好由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知道一氧化碳并不能溶于水,所以放热水是不能吸收一氧化碳,但是可以使空气增加湿度。
我们了解了它的物理性质只能知道水不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那么要清楚其中毒的原理还要研究清楚它的化学性质
由一氧化碳中毒问题继续引出化学性质
环节三:化学性质
现在,我们使用的煤被煤气代替,我们知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所以我们知道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请同学们说出煤气被点燃的现象。
那么我们一起写一下它的化学方程式
C+O2 CO2
我们观察煤炭的燃烧我们会发现,煤炭与火焰直接还有一层是蓝色的,这是什么?
【回答】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展望未来启发学生对化学产生无限的遐想
教学反思
既然一氧化碳这么危险,我们生活中如何及时的知道一氧化碳是否泄漏?
【回答】物质由黑色变为红色
【回答】在煤气中掺入较难闻气体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环节四:
虽然我们掺入较难闻的气体可以及时的发现一氧化碳气体是否泄漏,但是这也不是万全之策,我们应该积极的探索世界,发现一种无毒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并将其投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这是我们这几代人不懈奋斗目标
【回答】一氧化碳在燃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们学习碳单质的内容时候我们说它具有还原性,能把氧化铜还原为铜单质,那么一氧化碳有没有相同的性质?观察实验回答实验现象
由实验现象可知一氧化碳也具有还原性。我们前面一直提到的一氧化碳中毒正是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将血红蛋白质中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失去了运输氧气的能力。
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教案)郑东中学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教案)郑东中学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课题】: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并了解它的用途。

2)比较一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3)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和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保意识。

2、过程和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对实验装置的评价、选择和设计能力。

2)通过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一氧化碳的毒性,进行有关防治环境污染、加强环保意识及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毒性【教学工具】:(1)集满一氧化碳的集气瓶(瓶口用涂凡士林的毛玻璃片盖严),(2)两支分别盛满CO和CO2的试管(用橡皮塞塞住),(3)盛有水的水槽,(4)石蕊试液,(5)经过改进的CO还原CuO的装置。

仪器:烧杯、尖嘴玻璃管、硬质玻璃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铁架台、酒精灯、试管。

药品:氧化铜、一氧化碳气体(贮气瓶中贮存)、澄清石灰水。

【教学方法】:观察、联系实际◆课前预习1.一氧化碳有哪些性质?一氧化碳为什么对人体有毒?2.从碳元素的化合价的角度思考为何都是碳元素的氧化物,为什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差异巨大?◆教学情景导入大家听说过煤气中毒吗?对,当煤气中毒的时候,会出现头痛欲裂,浑身无力的症状,那么究竟为什么煤气中毒多发生在冬季,究竟主要是什么气体使人中毒?中毒原理又是什么呢?我们这一节就来学习课题三的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介绍:煤气中毒实际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它有没有颜色?有没有气味?能否溶于水?生答:没有颜色,但有气味,不清楚是否溶于水。

展示:盛满一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

(观察气体的颜色和状态。

)生答:一氧化碳是无色气体。

实验探究:(1)把两支分别盛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用投影仪演示,让学生观察水面是否上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三第二课时《一氧化碳》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三第二课时《一氧化碳》优秀教学案例
2.详细阐述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作用机理,如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氧气运输等。
3.介绍一氧化碳的防护措施,如通风、检测设备、中毒急救等。
4.通过实验演示一氧化碳的生成和反应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一氧化碳的危害。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题目:“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2.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三第二课时《一氧化碳》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三第二课时《一氧化碳》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对一氧化碳的性质、危害及防护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力求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对一氧化碳危害的学习,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念。
4.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精神,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在掌握一氧化碳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为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掌握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生成途径和反应特点。
2.掌握一氧化碳的毒性,了解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3.学习一氧化碳的防护措施,如通风、检测和中毒急救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能够防措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参与一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比较、归纳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差异,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填空题:检验学生对一氧化碳相关概念的记忆。
-计算题:训练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潜在危害。
3.家庭实验:请学生在家中尝试以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进行简单的燃烧实验。
-探究一氧化碳的毒性,了解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性质差异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二者差异的原因。
-应用与危害: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潜在危害。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一氧化碳相关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总结提升:通过问题讨论、学生分享等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讨论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检测学生对一氧化碳知识的掌握程度。
-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
4.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潜在危害;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一氧化碳性质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防范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教案

一氧化碳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用途;2.了解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和防范措施;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用途;2.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四、教学准备投影仪、实验设备、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从生活中引出一氧化碳这个话题,并让学生思考一氧化碳的一些常见用途和危害。

探究(15分钟)1.实验1:观察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目的:观察一氧化碳的性质,包括无色、无味、不易燃烧等。

–实验步骤:将一氧化碳加热至60°C,观察气体的性质。

–实验结果: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到一氧化碳的性质。

2.实验2:观察一氧化碳的产生–实验目的:观察一氧化碳的产生。

–实验步骤: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一些焦炭和硫酸铜,加热容器。

–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观察到焦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

讲解与总结(20分钟)1.讲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用途。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燃烧的气体,常用于工业生产和燃料燃烧过程中。

–一氧化碳可以用于制造合成气、硅钢、甲醛等化工产品。

2.讲解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会和血红蛋白结合,阻止氧气进入血液,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3.讲解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泄漏;–增加通风设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要有正确的使用和安装燃气设备的操作;–燃烧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拓展(10分钟)1.与学生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措施,并进行情景模拟。

2.给学生发放一氧化碳防范知识卡,让他们回家与家人一起学习。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一氧化碳的性质、常见用途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并学会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措施。

七、作业1.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一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家庭作业:与家人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措施,并记录下来。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更直观地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需的器材,如试管、酒精灯、石灰水等,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作用:温室效应、碳酸化等
-一氧化碳的危害:空气污染、人体中毒等
5.实验室安全操作和意外事故处理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佩戴防护用品、遵守实验规程等
-意外事故处理:灭火、中毒、割伤等
6.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
-气体体积的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应用
10.教学总结与拓展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知识点
-核心素养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设计一份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制备和应用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
讲解方式:结合教材内容,采用PPT展示、实验演示等方式进行讲解。
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提问并解答学生疑问。
3.实验操作(10分钟)
实验目的:制取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观察其性质。
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包括装置搭建、实验过程观察等。
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提醒学生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鼓励学生参与有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科学实验或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教案)郑东中学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教案)郑东中学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课题】: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CO2物理性质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2)通过对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灯火实验等的介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了不行,没有也不行的事实,以及CO2不支持燃烧的实验,培养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2)通过对温室效应,广西桂林地区溶洞的奇特景观的简介,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保护环境意识,激发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以求甚解的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CO2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教学难点】:CO2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工具】:仪器: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一套,铁架台,烧杯,试管,药匙,试管夹,集气瓶,玻璃管,酒精灯,玻璃片。

药品:稀盐酸,石蕊试液,稀醋酸,石灰水,水,大理石。

其它:塑料矿泉水瓶,蜡烛,纸袋,火柴【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总结、联系实际◆课前预习1.根据以前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经验,预习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如何探究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结论?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本质是什么?4.二氧化碳有何用途和危害?◆教学情景导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山谷中,传说有一个“屠狗洞”,里面住着一只“屠狗妖”,人走进去安然无恙,而狗一旦进入,就会被“屠狗妖”杀死,“屠狗洞”中究竟暗藏着什么玄机?通过今天我们所学的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来揭开谜底吧!◆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过渡:通过以下实验,能够了解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实验6-3】【实验6-4】【实验6-5】,探索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3.2一氧化碳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3.2一氧化碳优秀教学案例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一氧化碳的短文,内容可包括一氧化碳的性质、毒性、检测和预防方法等;
2.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如自制CO检测仪,深入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
3.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3.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介绍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有毒等;
2.讲解一氧化碳的毒性,阐述它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影响;
3.介绍一氧化碳的检测方法,如使用CO检测仪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结合率等;
4.讲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如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检查燃气设备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了解它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影响;
3.掌握一氧化碳的检测方法,如使用CO检测仪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结合率等;
4.学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体包括:
2.学生能够意识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关注环境保护。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危害。同时,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3.2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3.2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课堂练习
1.练习设计: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作业布置
1.复习巩固: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一氧化碳的性质、中毒原因、预防措施等知识点,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实践应用:设计一道关于一氧化碳的实验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拓展阅读:要求学生阅读有关一氧化碳的环保文章,了解一氧化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阅读能力。
4.问题思考:提出一道关于一氧化碳的思考题,如“如何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小组讨论:布置一道关于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的小组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作业评价方面,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如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氧化性等。
2.教学难点: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一氧化碳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一氧化碳性质教学设计
6.课后作业:布置查阅资料、撰写报告等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性质、变化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一氧化碳的性质学习将更加深入。但由于一氧化碳的性质较为特殊,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如对其毒性的认识、可燃性与还原性的区分等。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课后报告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6.课后拓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布置一些查阅资料、撰写报告等课后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一氧化碳相关的科研动态,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增强学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一氧化碳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3.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4.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设计具体安排:
1.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危害,引发学习兴趣。
为了巩固学生对一氧化碳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完成课本后的习题,重点是对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实际应用的理解和运用。
-结合课堂学习,撰写一篇关于一氧化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秀教学案例
4.实践性实验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案例设计了具有实践性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开展互评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学习他人的优点。这种反思与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是本章节教学的核心。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如:“二氧化碳是如何影响地球气候的?”“一氧化碳为什么会导致中毒?”“如何检测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2.培养学生严谨、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懂得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科学精神。
3.通过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运用生活化的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发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踪迹,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展示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带来的危害;再如,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介绍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危害性。通过这些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提高他们对本章节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以课本为依据,详细讲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生成途径、用途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一氧化碳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一氧化碳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2.分工合作: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学会合作、协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成果展示:鼓励学生代表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在一氧化碳性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2.同伴评价: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但一氧化碳作为一种有毒气体,其性质复杂,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来深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其毒性及危害。
3.推荐相关课外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导入:以煤气泄漏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关注一氧化碳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现象导入:进行一个简单的一氧化碳实验,如点燃一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总结归纳
1.性质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无色、无味、无臭,可燃性、还原性等。
2.毒性总结:强调一氧化碳的毒性,提醒学生注意一氧化碳的危害,如中毒事件。
3.应用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一氧化碳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燃料、冶炼金属等。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一氧化碳的性质,如填写实验报告、完成练习题等。
3.问题导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一氧化碳是什么吗?”“一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引导学生思考,为一氧化碳的学习打下基础。

九年级制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制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人教版
2.向软塑料瓶中加入水,盖紧瓶塞后,发现塑料瓶向内凹陷。这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
3.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介绍]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设问]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活动探究]: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 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小花和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结]
[作业]习题4、7,以“CO2的功与过”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阅读教材,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思考;自学;回答教师给来自的讨论问题。[学生发言]
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
从有利面和有害面认识二氧化碳与生活和环境的关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教学
重点
二氧化碳的用途、性质
教学
难点
二氧化碳的用途、性质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CO2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CO2的性质。
[活 动]制取CO2并收集到三个集气瓶、一个软塑料瓶中。
[活动与探究]
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 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 察现象并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想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2)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示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

(2)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准备多媒体,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检验相关性质所需仪器。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情境导入讲述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讲授新课板书二氧化碳(一)物理性质活动探究:倾倒二氧化碳现象:底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不支持燃烧。

活动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现象:塑料瓶变扁了分析:CO2溶于水后,瓶内的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子压扁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1.977 g/L)比空气大;为空气的1.5倍3.溶解性: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4.干冰的升华:气体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

放映干冰升华的录像:解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讲解:如果利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水蒸气就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

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

(二)化学性质1.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与水反应活动探究:反应方程式:跟水反应:CO2+H2O===H2CO3碳酸的分解:H2CO3===CO2↑+H2O3.与石灰水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讨论:为了使抹石灰浆的墙壁尽快干,人们常常在室内生个火盆,这是为什么呢?那为何在刚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答: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当生炭火盆时,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a(OH)2接触,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水,刚开始时由于有水的生成,而且来不及蒸发,所以看上去墙壁反而潮湿,过一段时间,水分蒸发掉,墙壁就干了,整个化学方程式为:C+O2===CO2CO2+Ca(OH)2===CaCO3↓+H2O(三)CO2对生活的影响1.作灭火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与空气同时存在时,二氧化碳在下层,从而隔绝空气与物体的接触,所以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2)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2)人教新课标版

二氧化碳越多越好?他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自学课本115-116内容并完成116页“讨论”。

【结论】二氧化碳不支呼吸。

浓度过高会影响身体健康。

3、【观察与思考】请观察课本P117页图6—17,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是“温室效应”?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有哪些?②地球为什么喊“救命”?③“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4、全面评价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三、一氧化碳的性质【问题与情景】我们知道,碳的氧化物有两种:二氧化碳和一氧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完成讨论(作灯火试验)。

自学教材117页内容回答教师给出的讨论问题。

综合评价(分析功时重点分析碳在自然界的循环中二氧化碳所起作用。

)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设计意图化碳。

它们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那么它们的性质是否也相同呢?为什么?究竟哪种说法是对的呢,下面通过实验来证明。

【活动与探究】【实验6--7】一氧化碳的燃烧现象结论小结: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补充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它能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回答:①相同的②不同的。

并说出理由观察现象,填写表格书写化学方程式2CO + O22CO2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问题与情景】①在煤炉的上方,我们常常看到蓝色火焰出现,请问这是什么气体燃烧的结果?你能写出煤炉中产生该气体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吗?由此性质可知一氧化碳有什么用途?2C + O22COC + O2CO2;2C + CO22CO②在冬天用煤(或木炭)取暧或用燃气洗澡时,若室内不通风,容易造一氧化碳中毒。

那么为什么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呢?阅读教材117-118页相关内容。

【讨论与交流】课本P118页讨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问题与情景】一氧化碳还有什么化学性质?与碳相似它除了有可燃性之外还有还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途
(修改人:马旦杨)
板书设计:
一氧化碳: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可燃性,毒性,还原性
用途:冶炼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单质碳类似)
教学反思:
本节课如果按照性质决定用途的思路呈现出来更好,关注于讲化学性质会漏掉物理性质,一开始应该放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复习巩固二氧化碳有点难突出本节课重点。
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编写人:上课时间:2016年11月18日
课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归纳与小结】
二氧化碳的用途:
①灭火;②化工产品的原料;③干冰作冷剂;④光合作用;⑤气体肥料。
1课后作业设计: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