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第一篇:《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我与地坛》教案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

2.过程与方法探究情景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点评精彩描写,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生命的意义,感受深沉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PPT第2页)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后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顽强的毅力演绎了《我的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人减轻痛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地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和他会见时曾说:你是真正的强者,你比我强大。

作者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二、板书课题、作者。

(PPT第4页)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颁奖词)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维纳斯双臂的失去,引来无限遐想,但是21岁的正在清平湾挥汗如雨的史铁生,这个生活在现实里的活生生的人,他突然双腿残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对的,可是大家看史铁生的照片(屏幕展示),他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开朗,他究竟是如何走出这条黑暗的精神隧道的呢?他的心路都留在了他的字里行间,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2021年《我与地坛》教案3篇

2021年《我与地坛》教案3篇

2021年《我与地坛》教案3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标】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上课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理清__思路和结构,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讨论与指导相结合,体味作者传达的感受,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仔细观察纹川地震中图片,体味感受并交流。

二、整体感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1、“我”进入地坛时的心境?(身体残缺而精神颓废)2、地坛景物描写有几处?各有什么特点?第一处描写:古园历尽沧桑露出生命本真的模样,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而冷落宁静为我提供了思考审视自我心灵的场所;古园的荒芜衰败与作者的失魂落魄不谋而合让我有宿命的感觉,教案《上课教案》。

第二处描写: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富有情趣的微观自然世界,有着勃勃生机,让作者感受到卑微纤细的生命主体在自然大生命的背景下并不在乎自己栖身地的荒芜,在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让作者明白包括人在内的每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第三处描写:园子里有冬雪,有暴雨,有秋风,有早霜,有坎坷,有落寞,象征生命是充满劫数的,但亦时时洋溢生命的律动:地坛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

但在不断的变化中又显示出永恒的一面:“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它们生命力顽强,历久弥坚。

这些激励着“我”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勇敢面对不幸,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我”在地坛悟出了什么?我们又该悟出什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情怀念,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背景介绍:作者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作品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以作者与母亲在地坛公园的往事为线索,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1.2.2 课文主题分析:本文以地坛为背景,通过讲述作者与母亲在地坛的种种往事,表达了对母爱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文章以象征手法为主线,地坛象征生命的源泉,母亲象征无私的爱,通过讲述地坛的变化,反映了人生的沧桑和母爱的永恒。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2.1.2 分析和欣赏作者对母爱的描绘和赞美。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2.2 深入剖析作者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3.1.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3.1.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背景、主题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1.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分享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3.2 教学方法3.2.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2.2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剖析象征手法和主题。

3.2.3 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课堂提问: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教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且肯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汲取。

1、理解、体会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尝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理清文章思路和构造。

2、传达怎样的简单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争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自读课)。

学生活动设计:预习: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朗读精选的局部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音乐《命运交响曲》,此曲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抗争苦难的激情。

贝多芬也正因此坚韧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表达抗争命运挑战艰辛的文章《我与地坛》,史铁生。

(多媒体,像)二、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文章仅仅写了我、地坛吗?(还写了母亲,多媒体)现在请同学们搜寻文章,快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其次局部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单独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多媒体显示)三、朗读、分析、评价(一)第一局部1.当年我总是单独跑到地坛去,是跑着去地坛的吗?文章中如何叙说的?(它等待我诞生双腿)2.单独去地坛时,可不是挂着这般绚烂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写第一次去地坛的句子。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自己的身影)当时他的内心感受怎样?找出关键词句。

(失魂落魄、观察自己的影子百无聊赖,孤独,颓废,残废自伤)3.于是我们经常能在地坛,夕阳下,月光下,看到那个凄惨伤感的身影,找一找总是4.总是到地坛去,这说明地坛与之间肯定有着什么灵犀相通之处。

由憔悴自怜、萎靡颓废走向笑容如阳光般绚烂,地坛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坛的特点,概括。

(荒凉,不衰败,坦然)朗读写荒凉的句子:四百多年来拘束坦荡分析对这种环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败,照旧有生气,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蜂儿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这又告知我们什么?(生命来到世界就是一种漂亮,活,义无反顾)坦然:地坛不管天气怎样,不管态度怎样,都坦然安卧,由此,悟出了什么了启迪?笔下的地坛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从前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以坚韧的生命力依旧安静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凉但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曾为生死问题苦苦思考的残疾青年来说,确定有所启发。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2)能够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历程。

(3)能够领悟到母爱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及含义。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通过探究学习,理解作者对母爱的独特见解和人生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1. 文章主题思想和情感变化的把握。

2. 母爱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领悟作者对母爱的独特见解和人生感悟。

2. 将文章中的情感体验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生字词。

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文章中领悟母爱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词义,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确保学生理解课文。

(2)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情感变化。

(3)探讨文章主题,引导学生领悟母爱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

4.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探究学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回报母爱,如何面对人生困境。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1)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对作者情感变化的把握。

《我与地坛》教案4篇

《我与地坛》教案4篇

《我与地坛》教案4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材内容】《我与地坛》这是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__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__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__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__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废、迷惘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与地坛》,让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分析并欣赏本文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3.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乐观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熟读并理解《我与地坛》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线。

2. 分析文章的叙事手法,体会作者情感的细腻表达。

3. 探讨文章中的人生哲理,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并欣赏《我与地坛》的叙事风格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中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悟人生哲理,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思考。

2. 如何激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情感共鸣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我与地坛》。

2. 学生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文章情感。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叙事手法,如插叙、倒叙等,并探讨其作用。

4. 深入探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人生哲理,如面对困境的态度、珍惜亲情友情等。

5. 联系生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对文章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阅读《我与地坛》,了解了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分析了文章的叙事手法和深刻情感。

同学们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文章中的人生哲理。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感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珍惜生命,积极面对困境。

八、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我与地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如何更好地珍惜生命、面对困境。

九、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在阅读和思考方面的进步。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我与地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地坛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北京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地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

通过导入、阅读、分组讨论、写作等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多元化的手段,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感受地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地坛是什么?大家对地坛了解多少?对地坛有哪些印象?2.阅读分发《我与地坛》一文,并安排学生短暂阅读一遍,并在阅读后做好笔记。

3.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分成小组,依据文本内容讨论和分享自己对地坛的理解和感受,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表达小组观点。

4.集体讨论根据小组代表的表态和整个班的阅读理解情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展开探讨,让学生通过集体的思考和互相的启发,发现地坛的文化魅力和表达方式,并理解为什么这个地方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地位如此重要。

5.写作组织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本,或者自己对地坛的认识,或者根据集体讨论的主题,完成一篇以地坛为主题的文章,着力阐述自己对文本或讨论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展现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6.展示和点评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声情并茂地展示各小组的讨论和写作成果,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导入、阅读、小组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感受和认识地坛,在多个角度下展开思考。

在阅读和讨论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并挖掘文章的深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读懂文章,理解作者的用心和传达的信息,然后进行分类轮流发言,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在写作环节,教师注重点拨和启发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方法,强调结构和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并耐心指导学生修辞和表达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论述的技能和方法。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我与地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作家简介2、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进入古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沉思”时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我与地坛》教案8篇

《我与地坛》教案8篇

《我与地坛》教案8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理清__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__、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材分析]《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课文的第二部分则是有关永恒的“母爱”的话题,作者在无尽的追思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另一方面,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

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作者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

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

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

从侧重点上来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__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

这是__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从以上的角度考虑,对__的教学目的设计上,侧重点在于对这样的“感悟”的理解上,在于通过这样的一次学习,学生受到的不光有语文能力上的训练,在情感上,在心智上,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内容;2、学习本文寓情、理于景的写作方法;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在景物描写中所传达的对地坛的情感和对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2、媒体设计:powerpoint课件演示3、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语设计课前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引入: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已经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

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

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作者简介(幻灯片)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3、解题介绍地坛(幻灯片)(1)有关地坛的图片:方泽坛(2)文字介绍: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个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

课文第一部分写了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过渡:他有什么见闻?生找出集中写古园风景的段落(3、5、7)4、研习课文(1)出示“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请学生概括各自的特点。

曾经: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现在: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明确:辉煌→荒芜(幻灯片)(2)“我”第一次来到地坛是怎样的心情?明确:失魂落魄。

《我与地坛》教案14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14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14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案14 教案教学设计1本教案的教学主题为《我与地坛》。

这是一篇传奇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后成为了伟大的道士,并斩蛇除妖,保护了人民的安全。

本教案旨在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教思想,并加深他们对勤奋和努力的理解。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与导入在本节课中,教师将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教师将要求学生预读课文,并用一些提问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节。

例如:谁是故事的主角?主角有哪些特点?有哪些重要事件会在故事中发生?等等。

第二课时:整体阅读与理解本节课中,学生将整体阅读《我与地坛》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朗读故事,并对其中的生词解释。

接下来,教师将提出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例如,主角在故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他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故事的基调是什么?等等。

第三课时:分组讨论与展示在这节课中,学生将被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时间来讨论故事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以及对主角的人物形象和心路历程的理解。

教师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每组都理解了他们讨论的主题。

接下来,每个小组将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为其他小组提供回复。

第四课时:道教思想与观念在这节课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道教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教师将提出一系列问题,以帮助学生了解道教的核心概念,例如道、禅、符、仙等。

教师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这些概念,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道教思想。

第五课时:生动化学习这节课将提供一些小组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和道教思想。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制作符咒的工作坊,了解符咒的用途和制作方法。

教师也可以组织室外活动,例如远足、观察大自然等,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大自然与人的关系,并获得更深层次的心灵静默。

第六课时:综合学习在本节课中,教师将再次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和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思考。

教师将提出一系列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故事和道教思想的理解是否到达预期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第一节)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第一节)
更好地掌握知识。
强化课堂纪律
制定并执行更严格的课堂纪律规 定,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集中精力
学习。
THANKS
感谢观看
03
详细描述:通过讲解、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细节,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涵。
04
总结
详细描述:组织学生进行小 组讨论,探讨文章中的主题 、情感、语言等方面的内容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和感受,促进课堂互动交流
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积极面对人生的 挑战。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地坛公园的照片和介绍地坛的历史文化背景,引起学生对课 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课文解读
总结词:整体感知
01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把握 文章主题和情感基调,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 知。

03
总结词:角色扮演
04
详细描述:选取文章中的一 段情节或场景,让学生扮演 其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形 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增强学 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作业布置
总结词:巩固提高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课文背诵、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同时提醒 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家长反馈
总结词
家校合作与沟通
详细描述
家长通过参加家长会或填写反馈表,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中 的学习情况、态度和习惯,以及提供对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活动(一)
初识“地坛”
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对“地坛”景物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史铁生的心路历程。
活动(二)
再见“地坛”
活动(三)
三见“地坛”
合作探究
“我”与“地坛”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二者有何相似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厘清“我”与“地坛”的关系。
课堂小结
人的一生就如这洪水奔流,不遇着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赏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景抒情散文的鉴赏方法,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披文析读:析景物,理心路。
难点:由景入情:游地坛、悟生命。
教学目标
1、披文析读:析景物,理心路。
2、由景入情:游地坛、悟生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语言积累与构建
理解史铁生的地坛哲思:自我超越,个体救赎!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历尽沧桑的地坛
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
充满生机的地坛
老师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点。
课后作业
1.预习:第二部分“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2.拓展阅读:史铁生《合欢树》。
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真正意义上形成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核心素养2审美鉴赏与创造
教法
创设情境法
对话引导
教具
班班通、白板、白板笔、翻页笔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具
课本、导学案
教学过程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并了解世界遗产地坛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感受并表达自己与地坛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地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了解地坛的文化意义;2.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对地坛生成感情并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或教学展板,展示地坛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2.准备地坛的介绍材料和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地坛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地坛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了解地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和文化意义。

Step 2 预习准备(5分钟)请学生阅读地坛的介绍材料和相关资料,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Step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我与地坛》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

Step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你对地坛有什么感想?为什么地坛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并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Step 5 个人写作(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讨论的内容,写一篇题为《我与地坛》的作文,表达自己与地坛的情感和体会。

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描写自己在地坛的经历、感受和对地坛的理解,使作文更加生动和具体。

Step 6 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分享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评价指标,如内容是否充实、语言是否流畅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地坛的背景和文化意义,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学生对地坛产生了感情,深入体会到了地坛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重要性。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5篇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5篇

You must do what others don't want to do today, so that tomorrow you can have things that others can't.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我与地坛》教案范文5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__的脉络线索。

2.品位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意。

3.学习、借鉴__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5.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导入:史铁生是一位作家,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

这对一个原本正常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捉弄。

他不能再像我们一样想站就站,想坐就坐。

当遭到这变故时,史铁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

于是,地坛——这个在他家附近的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在这个园里,史铁生浸泡了十五年,而他写下的《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思考后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作者史铁生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史铁生,中国著名编剧、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延安插队,三年后,也就是在他21岁的时候,因病造成双腿瘫痪,返回了北京。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他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散文创作有《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些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主旨大意、识别作者的写作意图;(2)用已学句型完成故事叙述;(3)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

1.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会感受文化意蕴和探究文化之美;(2)领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层含义;(3)培养责任感,爱护环境。

2. 教学重点、难点2.1 重点(1)理解文章主旨大意;(2)通过阅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

2.2 难点(1)感受文化意蕴;(2)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1)了解地坛的历史文化背景;(2)学习地坛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3.2 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2)阅读文本,分析文本结构,理解文章大意;(3)开展小组讨论,展开分享和互动;(4)开展主题讲解,强化教学内容;(5)完成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4. 教学流程与时间安排4.1 整体流程活动环节计时安排(分钟)具体内容1. 课前导入 10 分钟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2. 阅读文本 20 分钟阅读、分析文本结构3. 小组讨论 15 分钟展开分享和互动4. 主题讲解 10 分钟强化教学内容5. 阅读理解 15 分钟完成阅读理解4.2 详细活动安排1. 课前导入(10分钟)老师展示关于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地坛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2. 阅读文本(20分钟)学生分别阅读《我与地坛》一文,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分析文本结构,理解文章的大意。

3. 小组讨论(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文化内涵,并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互动。

4. 主题讲解(10分钟)老师就地坛及其中概念、方位等进行主题讲解,并强化教学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坛及其中涵义的价值。

我与地坛教案(精选9篇)

我与地坛教案(精选9篇)

我与地坛教案(精选9篇)我与地坛篇1刘星河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2、理解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的情味。

3、品味评价作者沉静、抒情的语言。

4、通过学习,培养正确对待生死、正确对待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在地坛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2)在理解文意、分析思路、揣摩语言等方面释疑解难。

2、难点:(1)理解文中母亲给作者的生存的启发。

(2)领会本文饱含感情,又充满哲理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读导入1、(听音乐《命运交响曲》)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他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

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最强音。

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厄运、奋起拼搏成为生活强者的人很多。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近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等。

还有集《爱情问题》《学习对话》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他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暗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

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些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注释。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能够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艺术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提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责任感。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挫折,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主题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分析。

2. 课文基本结构和艺术特色的把握。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2. 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主题、结构和艺术特色。

3. 写作实践法: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主题、结构和艺术特色。

5.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 写作实践: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进行写作练习。

7. 作品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展示,共同欣赏和评价。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0. 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写作作品等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写作作品的质量等。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1.了解古代祭祀文化,探究社会发展历程;2.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悟人生哲理,培养人文情怀;3.增强阅读能力与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选取鲁迅的《我与地坛》一文,协同阅读史书《山东通志》相关篇章,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多方位的探究、理解与拓展。

本文具体分为以下三部分。

1、文本阅读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阅读。

第一部分,从“为什么让他吴用先起来呢?这未免有点不合理呢。

”开始至“然,而地藏二夜祁连。

”为止。

教师让学生集中精力阅读,进行表外语、句子解析等多方位的理解与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作者的用意并试着解释。

第二部分,从“所以我昨晚那个梦”开始至“心则正感慨万千”为止。

通过针对中心思想、注意要点、与社会背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与理解文本,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第三部分,从“湖里的洛钟”开始至全文结束。

阅读后完成一份文本总结和分析,包括对作者思想、文学意义、人物性格的评价等。

2、史料阅读根据学校语文课程的相关要求,通过阅读史书《山东通志》相关篇章,了解地坛相关历史典故,以及祭祀仪式的演变过程、相关背景,深入探讨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情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思考。

3、写作拓展对阅读文本所思所想进行写作拓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文化素养,包括:1.根据文本深入挖掘渗透其中的人文情怀,结合个人阅读体验进行创作;2.针对当前现实社会的某些问题,批判思考并撰写有关文章;3.根据阅读后的思考,设计有关创意或提出书信、辩论等写作任务。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导入相关文献和图像、提出问题等方法,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讲授法老师依据课程安排和学习进度,对文学知识、文献内容等进行详细的讲解,有针对性地讲解阅读思路、分析方法、创作技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教案陈屿中学童蓓蓓【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

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废、迷惘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

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

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

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板书】(用幻灯片或可见表现效果较好)我与地坛史铁生去雕饰琉璃剥蚀朱红淡褪突然残废高墙坍圮玉砌雕栏散落陷入人生困境显本真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生存还是死亡生命自有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情趣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永恒之景生命永恒太阳、雨燕成为心灵家园之美孩子的脚印、苍翠的古柏夏雨的气息、秋叶的味道第二课时一、导入史铁生在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后,渐渐看清了生命个体中必然的真相: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当他在获得顿悟之后,就逐渐地将眼光投射到他身边的人上。

此时,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他发现母亲的爱原来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供给他呼吸,而他却毫无知觉。

二、体味母亲的“苦”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

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

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

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

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

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

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

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

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

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

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

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

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轻声齐读划线部分)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指想让母亲骄傲)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

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