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族头痛宿疾之远因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学梗概
释迦牟尼佛学梗概释迦牟尼:公元前565—486年,印度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释迦牟尼”是释迦族人对他的尊称,即“释迦族的圣人”。
他是印度北部(今尼泊尔)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
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遍访名师,经六年的苦行,在佛陀迦耶的菩提树下“成道”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即在鹿野苑开始传道。
以后45年间,走遍印度各地,信众无数,都尊他为“佛陀”。
80岁时,在拘尸那城的娑罗双树下入灭。
他的教理被弟子们整修成“佛经”其后的佛教成为世界三大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之一。
佛:即“佛陀、浮图、浮屠、没驮”等的译音,是“觉者”的意思。
佛经说:“凡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名为佛”。
佛经:释迦牟尼创立的学说,被弟子们整理成的典籍。
其基本理论是:“三藏、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三藏:“经、律、论。
经,佛学的核心;律,戒律、规定;论,观点,目的等的阐释。
总的就是修持,戒、定、慧"三学,以祛除邪念,断除烦恼,达到成佛的最高境界。
戒:戒律、谨慎、斋戒、禁止之类。
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至二百五十戒等等。
比如三戒:色、斗、贪;八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卧华丽之床,不饰香 (满)和听观歌舞,不食非时之食(前七种为戒,后一种为斋)。
定:规定、戒定。
佛经固定下来的条理,不能更改,必须专心苦修。
慧:聪明、智慧,即对佛学经典领悟、理解程度。
四谛:谛,真理的意思,即四大真理:“苦、集、灭、道”。
苦: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众生必须认识到;集:缘因、缘起、招感一切苦恼的诸多业因(根缘);灭:要想解除苦果,只有消除烦恼的业因,达到寂灭为乐的“涅槃境地,无人无我的极乐世界;道: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修道的道理。
八正道:正见:具有四谛的见解正思维:思维四谛之要义;正语:。
不做非理的语言(不打狂语);正业:著于清静之身业(正当求生的本事);正命:正当合法的生活;正精进:勤修涅槃之道法;正念:明记四谛之理念;正定:心专注于一境,观察四谛之理。
业报得病:佛之九难_0
业报得病:佛之九难佛教认为,即使是佛陀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长阿含经》卷二提到,释迦牟尼在入灭前三个月开始背痛。
此乃释迦牟尼前世为婆罗门时,与力士相扑而折断对方的脊骨所得的业报。
释迦牟尼虽已成佛,却仍无法免除业病之苦。
除此之外,佛陀以其过去世的业因,还尝受过其他苦报。
《大智度论》卷九合称为“九罪报”:(一)受梵志女孙陀利所谤,五百罗汉亦被谤。
佛昔为博戏浪人,曾诱淫女鹿相至辟支佛日常修道之园中娱乐,后杀鹿相女而嫁祸辟支佛,故受孙陀利谤之报。
(二)受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佯作腹所谤。
佛昔为一比丘,因妒无胜比丘受善幻妇之供养,遂谤无胜与善幻通,由此佛说法时受旃荼女系盂于腹毁谤诬赖之报。
(三)受提婆达多推山石压伤足趾。
佛昔为须摩提,因不欲与其异母弟分财产,遂于高崖推落其弟,投石击杀,故遭提婆达多以石击佛之报。
(四)迸木刺脚。
佛昔为部主商客,因争船格战,以矛刺穿另一部主脚致命终,故于乞食时受木枪穿彻足趺之报。
(五)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
昔时释种族捕杀池中之鱼,佛为一童子,曾以杖打鱼头,故受琉璃王杀释种之报,且于其时,佛感头痛。
(六)受阿耆达多婆罗门之请而食马麦。
佛昔为婆罗门时,曾妒比婆叶如来及比丘众受槃头王供养,遂发恶言,并教其五百童子骂彼等须食马麦,故佛及五百罗汉于毗兰邑时受食马麦九十日之报。
(七)冷风吹动则背脊痛。
(八)六年苦行。
佛昔为婆罗门之子火鬘,与瓦师之子护喜相善,护喜曾数邀火鬘拜见迦叶如来,然火鬘以“何用见此髡道人”的恶言三拒,由此因缘受六年苦行之报。
(九)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
业报得病的观点,不一定为当代主流医学接受,但对那些受过佛教文化熏陶的人来说,则很容易得到理解和认同。
即便如此,对业病的正确诊断仍然是个问题。
如果没有证到宿命通,就不能轻下断言患者所得的是否为业报病。
否则,也会遭到因妄语而带来的果报。
释迦族的毁灭
定业难转——释迦族的毁灭
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印度有一个小渔村,村里有一个大水池。
有一年天旱,水池干涸了,池中的鱼被村中的人尽情捕捞、烹吃,最后只剩下了一条大鱼,也被捕捉了,只有一个小孩从没有吃过鱼肉,只是那天在那条大鱼的头上用小木棍敲了三下来玩耍。
到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当时的国王——波斯匿王很相信佛法,便娶了释迦族的女子,生了一个太子,名叫琉璃。
琉璃幼时在释迦族所在的城中上学,一天因戏坐佛的座位,被人辱骂,并被扔下,他便怀恨在心,誓言将来一定要杀尽释迦族的人。
后来琉璃继承了王位,便带领大军攻打释迦族,将释迦族人尽数杀戮,当时佛头痛了三天。
期间佛的诸大弟子都请佛设法解救他们,佛说:“定业难转”。
神通第一的目键连尊者不信,用神通将500个释迦族人装入钵中救走,满以为营救成功,到安全地方放下来看,却发现500人全部化成了血水。
诸弟子不明,前来向佛请教,佛便将此事的前因后果说出。
原来,现在释迦族人的前世就是前述那个小渔村的人,琉璃王就是当初那个水池中的大鱼,他率领的军队就是水池中的鱼类,现在被杀的人都是当时吃鱼的人,佛当时就是那个敲鱼头的小孩,因为敲鱼头三下,所以现在要遭头痛三天的果报。
定业难逃,所以目键连尊者救出的500人也难逃性命,这也说明“神通敌不过业力”。
当然琉璃王及其参加杀戮的军队后来也堕入地狱,受苦无量。
冤冤相报,无有了期,因果实在可怕。
佛陀背痛的因缘
佛陀背痛的因缘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发布时间:2010-12-30 0:48:45繁體版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外,其他人都是具足六神通的大阿罗汉。
这时,佛陀向舍利弗说:‘久远以前,有一个国家名为罗阅只,当时国内正举行一场盛大的节庆。
与会大众中有两位力士,一是出生于刹帝利王族种姓,另一个则是婆罗门种姓,他们皆报名了当天所举办的扑斗赛。
赛前,婆罗门力士私底下向刹帝利力士说:“你若能在比赛中放水,让我赢得这场比赛,我一定将赏赐的大部分财宝分给你。
”刹帝利力士听了很高兴,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没想到婆罗门力士在得到国王的赏赐后,竟然毁约,没有将财宝分给刹帝利力士。
’‘过了不久,又到了节庆的日子,婆罗门力士又提出像上次一样的要求,也得到刹帝利力士的认可,但最后还是没有履行承诺,分出赏金。
到了第三次比赛时,婆罗门力士又跟刹帝利力士保证说:“如果这次你再让我获胜,我会将前两次所欠的赏金一并回报给你。
”没想到刹帝利力士相信了他后,还是又被欺骗。
隔了一段时间,全国又举行节庆,两个人又碰面了,婆罗门力士竟又提出之前的要求,刹帝利力士心想:“这个人这么不老实,把我的那一份赏金也夺去,今天一定要让他吃点苦头。
”于是对婆罗门力士说:“你已经欺骗我三次了,我不屑分你的财宝。
”便在众人面前,用右手按住他的颈子,左手抓着他的腰骨,两手像折甘蔗般使劲地挫折他的背脊,再举起来环绕三圈,丢向地面,令其当场毙命。
这时,在场观看的国王及大臣们非常佩服力士的威猛,便赏赐他十万金钱。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当时的婆罗门力士就是提婆达多,而刹帝利力士则是我,因为起了嗔恚、贪财之心,所以愤而使其断命,之后数千年间皆堕于地狱之中,受烧煮之苦。
今日我虽已成佛,烦恼漏尽,但因此业报,仍要尝受背脊疼痛之苦。
’佛陀再次叮咛大众:‘你看如来虽已断尽诸恶、众善具足,能度化天龙、鬼神,乃至王臣、百姓等一切众生,都不免要遭受这样的余报,更何况是世间愚痴之人。
佛陀头痛三天的典故
佛陀头痛三天的典故根据传说,佛陀在修行的过程中,曾经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包括魔王的试探、病痛的折磨等。
其中,有一次佛陀在菩提树下坐禅时,突然感到剧烈的头痛,这种头痛持续了三天三夜,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这个头痛的典故被解读为佛陀在修行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的心灵考验。
它象征着佛陀对人间痛苦的深刻体悟和洞察。
佛陀通过亲身经历头痛的痛苦,超越了个人的痛苦感受,进一步理解了一切众生的痛苦,并找到了解脱的道路。
从多个角度来看,这个典故可以有以下解读:1. 修行的艰辛,佛陀头痛三天的经历展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和困难。
它提醒我们修行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忍耐的过程。
在人生的修行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惑,但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觉醒。
2. 心灵的考验,佛陀头痛的三天被视为一次心灵的考验。
它代表了佛陀在修行中面对内心的痛苦和困扰,以及对外界诱惑的抵抗。
这个经历让佛陀更加坚定了追求解脱和智慧的决心,成为了他成为佛陀的关键转折点。
3. 对痛苦的洞察,佛陀的头痛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间痛苦的本质。
通过亲身经历痛苦,佛陀意识到生老病死、疾病和痛苦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这种洞察促使佛陀寻求解脱之道,以帮助众生摆脱痛苦。
4. 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佛陀头痛三天的经历展示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佛陀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修行,直到克服了头痛的困扰。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的能力,持续努力追求目标。
总结起来,佛陀头痛三天的典故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故事,它象征着佛陀在修行道路上的艰辛和心灵的考验。
这个典故从不同的角度启示我们修行的道路,包括坚持不懈、洞察痛苦、超越个人利益等。
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觉醒。
人死后的归宿
即从座起。
顶礼佛足。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大威德世尊。
慈音无遮。
善开众生微细沈惑。
令我今日身心快然。
得大饶益。
于是阿难再众座位起立,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对佛说:大威德世尊!你之大威能折服刚强众生,使十二类众生能顿时消除颠倒妄想,你之大德能摄受顽固众生,使他们能明白五十五位增上妙理。
你之慈音能普被一切,平等教化一点都无遮盖,又用善巧方便开示众生,破除微细深沉、难知难察的烦恼思惑,令我们现在身心快乐,都得到莫大的利益。
世尊。
若此妙明真净妙心。
本来遍圆。
如是乃至大地草木。
蠕动含灵。
本元真如。
即是如来成佛真体。
世尊,若是这微妙灵明之真心,本来是清净,周遍十方,圆融无碍。
那么器世界大地上的一草一木和情世间的一切众生,甚至最微细的蠕动含灵,都是具足真如自性,也就是十方如来,成佛的真体。
佛体真实。
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
世尊。
此道为复本来自有。
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既然是佛的真体,为什么又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道和天道等等的差别呢?这些六道众生,是本来就有,还是从虚妄的习气,而致有生死轮回呢?世尊。
如宝莲香比丘尼。
持菩萨戒。
私行淫欲。
妄言行淫非杀非偷。
无有业报。
发是语已。
先于女根生大猛火。
后于节节猛火烧然。
堕无间狱。
世尊,即如宝莲香比丘尼,本来已受菩萨戒,但偷偷与人行淫,还妄说行淫不过是彼此交欢,既不是杀生,又不是偷盗,是没有业报的。
说这些话后,即从她的阴部,生起大猛火,再延烧至全身的骨节,终于堕落无间地狱。
无间狱是经无量劫,万死万生,日以继夜没有间断。
好淫的人,死后堕地狱,男的见铜柱是美女,女的见铜柱是美男,即趋往抱柱。
柱即变成猛火,燃烧其身。
淫属火故叫淫火。
好淫的人堕无间狱,到处都被火烧,岂不可怕!琉璃大王。
善星比丘。
琉璃为诛瞿昙族姓。
善星妄说一切法空。
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又如琉璃大王杀戮释迦种族。
善星比丘,妄毁因果,说一切法空。
这二个人不必等死后而生身即堕阿鼻地狱,受大苦报。
琉璃大王杀戮释迦种族有远近二因。
佛陀头痛三天的典故 鱼塘
佛陀与鱼塘的典故:
有一天,佛陀在一处僻静的地方行走时,看到了一座鱼塘。
他决定在鱼塘旁坐下来休息。
突然间,他感到头痛难忍。
头痛的原因并非生理上的问题,而是因为他感受到了鱼塘中鱼儿的痛苦。
佛陀通过深入的禅定和慈悲心,与鱼儿心灵上产生了联系。
他感觉到鱼儿在鱼塘中挣扎、恐惧、渴望逃脱。
佛陀对于生命的痛苦有着深刻的领悟,他与鱼儿共情,体验到了它们的痛苦。
这种共情与慈悲心的体现让佛陀的头痛持续了三天。
在这期间,他沉浸在对生命苦痛的思考中,并试图找到解脱之道。
最终,他通过这段经历深化了对众生痛苦的理解,加深了他的慈悲心和智慧。
这个典故强调了佛陀对一切生命的慈悲和共情心,以及他对苦痛的深刻认识。
请注意,这个故事的版本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传达的核心信息通常都与佛陀对众生的慈悲和对生命痛苦的关切有关。
四门出游的故事
四门出游的故事,又称“出游四门”,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的一段经历。
据说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四次出游,分别经历了老人、病人、死人和僧人的境遇,从而领悟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常,决定放弃世俗的享乐而出家修行。
在第一次出游时,释迦牟尼看到了一个老人,身形衰败、骨节欲离,意识到衰老和死亡的不可避免,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次出游时,他看到了一个病人,身体痛苦不堪,无法自理,进一步领悟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第三次出游时,他看到了一个死人,身体僵硬、面色苍白,开始思考生死的归宿和灵魂的归宿。
这三次出游的经历使释迦牟尼逐渐认识到人生的苦难和无常,决定放弃世俗的享乐而出家修行。
第四次出游时,释迦牟尼遇到了一个沙门,顿感喜悦,决定跟随他修行。
在六年的修行中,释迦牟尼逐渐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和佛教的道理,最终在菩提树下成佛。
四门出游的故事是佛教经典中的重要篇章,被广泛传播和讲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感悟人生、追求真理和智慧。
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放下世俗的欲望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难陀出家的佛典故事
难陀出家的佛典故事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想方设法把他的儿子罗睺罗带去出家,还想方设法把他同父异母的弟弟难陀引去出家。
怎么引的,大家听过吗?佛陀为了巧妙引导难陀出家,就到难陀所住的宫殿去托钵。
难陀看到自己的亲哥哥佛陀来,当然非常高兴,极尽美好的供养放在钵中,然后要递给佛陀。
这时佛陀转身就走向精舍,难陀只好捧着钵跟随在佛陀背后,一直走到精舍。
那个时候,他的王妃孙陀利觉得大事不妙,远远地大声地喊难陀说:“你要快去快回!”哪知难陀却一去不回了。
回到精舍之后,佛陀立刻命令负责理发的居士帮难陀剃发,难陀当下表示不愿意,但在佛陀威严的指令之下,他不得不暂时接受。
可是虽然身在精舍佛门,心却在王宫,时刻怀念着他的娇妻美眷孙陀利,根本无心修行,住在精舍也只是形式上地随大众共修而已,日夜都在计量要怎样偷偷地回皇宫去。
有几次难陀想偷偷回家,每次都在半途遇到佛陀,又被佛陀带回精舍。
又有一次,趁佛陀不在时,他又想偷偷回宫,哪想到走到半山的时候,突然间看到对面有微微的金光,出现一位安详稳重的出家人。
一看,佛陀又在面前。
佛陀微笑着问难陀:“你是不是想念你的妻子,现在正准备回宫?”难陀就猛点头,而且脸上流露出压抑不住的苦恼。
佛陀又问:“难陀啊!你的妻子生得庄严美丽吗?”难陀再度拼命点头,可说在他脑海中全部都是他这位娇妻美眷的倩影。
这时,佛陀就带着难陀往山中走去,看到路边有一只瞎眼的老猕猴,佛陀就故意问难陀:“你的妻子跟这只老猕猴相比,怎么样呢?”难陀一听,内心很不舒服,皱着眉头不想回答,心里想:“佛陀啊!你真是开玩笑,我妻子是全国第一美女,其他的女人再美丽,都不能跟她比,何况是这一只老猕猴,瞎眼又没有脑。
”当难陀这样想的时候,佛陀已运用神通,把难陀带到忉利天宫。
忉利天宫处处充满宫殿楼阁,还有美丽的花园,可说是笙歌处处,仙乐飘飘。
很多的天子和天女互相围绕,奢华美好,远胜人间。
这时,难陀注意到有一群天女守着一个宫殿,而宫殿之中并没有主人。
解开心灵枷锁释迦牟尼的自我觉醒之路
解开心灵枷锁释迦牟尼的自我觉醒之路解开心灵枷锁释迦牟尼的自我觉醒之路心灵的枷锁,是人类在生活中遇到的一种困境。
释迦牟尼,也就是佛陀,通过自我觉醒的过程,摆脱了心灵的枷锁,达到了超越尘世的境界。
本文将探讨释迦牟尼是如何解开心灵枷锁的,以及他的自我觉醒之路。
一、寺庙中的领悟对于释迦牟尼来说,寺庙是他接触佛法的地方。
在年轻时,他进入寺庙修行,通过默默地思考和冥想,开始对人生产生了疑问。
他发现人生中的痛苦和苦难是无法避免的,而这种痛苦正是由欲望和执着所引起的。
于是,他决定寻找一条逃离这种无尽痛苦的道路。
二、放下世俗欲望释迦牟尼认识到,欲望是人们陷入痛苦的根源之一。
为了解开心灵的枷锁,他选择放下世俗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他抛弃了财富与权力的追逐,过起了简朴的生活。
通过修行和冥想,他渐渐舍弃了对物质欲望的执着,逐渐远离了心灵的枷锁。
三、修行与觉醒释迦牟尼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修行。
他通过打坐、冥想和严格的戒律来提高意识的觉醒。
在修行的过程中,他开始意识到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世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没有意义的。
他体悟到,真正的幸福不是来自物质,而是来自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四、菩提树下的觉醒在修行的道路上,释迦牟尼找到了理解人生真谛的途径。
他于菩提树下进行了长时间的冥想,在这段时间里,他面对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痛苦与困惑。
最终,他彻底领悟到了“四圣谛”以及“八正道”,找到了超越痛苦的解脱之道。
五、成为佛陀在菩提树下,释迦牟尼实现了自己的自我觉醒。
他成为了佛陀,也就是“觉者”。
“佛”一词意味着“觉醒”的人,释迦牟尼通过自己的觉醒,解开了心灵的枷锁。
他把他所悟到的真理传授给他的弟子们,并为世人带来了智慧与救赎。
结语通过解开心灵枷锁,释迦牟尼实现了自己的自我觉醒,并成为佛陀。
他通过放下世俗欲望,修行与冥想,最终实现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他的自我觉醒之路,为后世众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引与启迪。
在如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也可以借鉴佛陀的智慧,通过冥想与修行,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觉醒,解开心灵的枷锁,达到真正的幸福与自由。
释迦牟尼佛出城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出城的故事
摘要:
1.释迦牟尼佛的人生背景
2.释迦牟尼佛出城的缘由
3.释迦牟尼佛的悟道过程
4.释迦牟尼佛悟道后的影响和教化
5.故事的启示和感悟
正文:
释迦牟尼佛,原名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
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那时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悉达多天生聪慧,成年后对人生充满疑惑,渴望找到解答。
于是,他决定离开王室,探寻人生的真谛。
有一天,悉达多骑着白马出城,开始了他的求道之旅。
他在途中结识了各种修行者,尝试了不同的修行方法,但始终未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历经磨难,悉达多终于在一个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成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悟道后,开始在印度各地传播佛法,他的教诲吸引了众多弟子,成立了佛教僧团。
他的弟子们将他所说的教义记录下来,形成了后来的佛教经典。
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如因果报应、八正道、四谛等,为世人指明了一条解脱痛苦的道路。
这个故事传达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惑和迷茫,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用心去体会,最终一定能找到答案。
此
外,故事中释迦牟尼佛传播佛法的历程,也启示我们要关心他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和影响身边的人。
总之,释迦牟尼佛出城的故事传达了追求真理、关爱他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对我们的人生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时要保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
佛的三项前世果报之二:头痛三日
佛的三项前世果报之⼆:头痛三⽇佛的三项前世果报之⼆:头痛三⽇佛陀解释,头痛三⽇的因由。
(⽹络图⽚)琉璃王攻打迦毘罗卫国,佛陀阻拦三次据《法句譬喻经·卷⼆》记载,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琉璃,于⼆⼗岁时领兵将⽗王罢黜,并且杀死了兄长祇陀太⼦,⾃⽴为王。
有⼀恶⾂名为耶利,告诉琉璃王说:“⼤王,当初您⾝为皇⼦,到迦毘罗卫国学习,曾受到释迦族⼈的辱骂。
那时,⼤王曾发誓说:‘若当上国王,必报此仇!’现在我们兵强马壮,正是报仇的时候。
”于是琉璃王在恶⾂的佞⾔⿎励下,便带兵攻伐迦毘罗卫国。
佛陀听到消息后,虽然知道这是迦毘罗卫国⼈民共业的果报,但是他还是想要克尽⼼⼒制⽌。
于是,佛陀独⾃来到琉璃王军队必经的路上等待,并且刻意在路边⼀棵枯树下静坐。
琉璃王于远处就看见佛陀,⼼中虽然百般不愿,还是勉强下车顶礼佛陀。
琉璃王问道:“佛陀!前⽅不远处就有枝叶繁茂的⼤树可以为您遮阳蔽⽇,为何您要选择在这棵枯树下打坐呢?”佛陀回答:“你说的没错,但是亲族之荫,更胜余荫。
”琉璃王听出佛陀的絃外之⾳,深受感动,⼼想:“以前国与国争,只要遇到沙门就会退兵,何况今⽇是遇到佛陀。
”琉璃王因⽽带兵回国。
就这样连续三次,只要琉璃王准备带兵攻打迦毘罗卫国时,途中⼀定会遇到佛陀端坐在枯树底下,所以琉璃王都只好下令回兵。
但是到了第四度出兵时,佛陀知道释迦族共业的果报是⽆可避免,所以也就不再阻⽌。
他对迦毘罗卫国的⼈,因为不懂得忏悔觉悟⽽招感今⽇的劫难,深表惋惜与怜悯。
⽬犍连以神通护佑,仍不敌宿业⽬犍连尊者听到琉璃王⼜集兵要去攻打迦毘罗卫国,怜悯那些即将受害的⼈,于是向佛陀说道:“现在琉璃王要去攻打迦毘罗卫国,我希望以四种⽅便来救护迦毘罗卫国的⼈:⼀是将⼈民安置于虚空中,⼆是安置在⼤海中,三是移⾄两座铁围⼭之间,四是安置到他⽅⼤国中,令琉璃王不知他们的去处。
”佛陀告诉⽬犍连尊者:“虽然你有神通⼒可以安置迦毘罗卫国的⼈,但众⽣有七件事是⽆法逃避的,就是⽣、⽼、病、死、罪、福和因缘。
释迦牟尼有什么故事
释迦牟尼有什么故事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苦苦修行终于创立佛教,给人们带了一定的精神慰藉。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释迦牟尼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释迦牟尼的故事首先来看看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六年苦行吧。
释迦牟尼的原名叫做悉达多•乔达摩,他感慨人世间的种种苦难,并且他也明白了世间的事物都是变化着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于是便依然出价修行,他带着几名弟子遍访名师,尝尽了人间疾苦。
之后他来到了尼毘连河边的一个叫苦行林的地方,在一个山洞里修炼,每天只吃一点东西,就这样坚持了6年时间才结束。
释迦牟尼结束了他6年的苦行生活之后,他来到了一棵枝叶茂盛的大菩提树下,随手拾起一些比较软的草铺垫了一下座位,面朝着东方开始打坐,并且他还立誓如果不能达到真正的大彻大悟,就算是死也不起来。
就这样释迦牟尼苦思冥想了七天七夜,终于他的智慧涌现,恍然大悟,参透了人生的真谛以及痛苦的根源。
就这样释迦牟尼终于得到成佛了,人们把他尊称为佛陀或者释迦牟尼佛,意思是大彻大悟的圣人。
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出家释迦牟尼是现在佛,他成佛前只是个普通人。
释迦摩尼为什么出家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解救苦难大众,并告诉你如何脱离苦海.释迦牟尼背负使命来到这个世间,他投胎转世为一个王子。
由于他从小聪明好学,清心寡欲,国王很希望他将来继承自己的王位。
可是他的父亲害怕他出家,因为他找仙人为释迦牟尼算过命,说他是天命之人,命中注定将会是一个觉者。
他的父亲想尽这种办法不让他出家,首先做的就是不让他出宫,其次给他各种人间享受,让他从秉性上放弃出家的念头。
可是,释迦牟尼并没有为他父亲所做的一切影响到,他总喜欢沉思,就连打猎的时候都会问自己为何要杀了动物,他认为动物也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动物。
这个时候的他由于长期困在宫里,不知道人间疾苦,更不知道有出家这么一回事,因为国王不让他看到有关这样的事情。
成年后的释迦牟尼希望出宫走走,国王特别交代不能让他看到不好的事情,怕他有出世之心。
释迦摩尼菩提树下悟道,牧女献乳糜
释迦摩尼菩提树下悟道,牧⼥献乳糜
这⼀传说将腊⼋粥的起源放在了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后因分别看到了⽼⼈、病⼈和死⼈,觉得世事⽆常,荣华富贵也是如同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于是,决⼼出家修⾏,普度众⽣。
在修⾏的过程中,释迦牟尼为了尝遍⼈间疾苦,每天只吃⼀⿇⼀麦,饿得⾻瘦如柴,后来⼀名牧⽺⼥⽤杂⽶和⽺奶熬成奶粥,才救了在饥饿边缘的释迦牟尼,使他恢复了体⼒,⽽这奶粥就是现如今我们常吃的腊⼋粥的雏形。
古印度⼈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农历的⼗⼆⽉初⼋悟道成佛,便在腊⽉初⼋这⼀天以吃杂粮粥作为纪念,⽽这⼀天也就成了佛教的“佛成道⽇”。
释迦牟尼佛出城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出城的故事释迦牟尼佛出城的故事,是佛教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之一。
它讲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未成道前,如何放弃皇室生活,追求人生真理的过程。
在遥远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一位王子名叫悉达多,他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
他出生富贵,一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在一次出城的经历中,他看到了世间的老、病、死等痛苦现象,这使得他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
为何世间会有痛苦?人们如何才能摆脱痛苦的困扰?为了寻找答案,悉达多决定离开皇宫,踏上修行之路。
释迦牟尼佛离开城市,抛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开始了艰苦的修行生活。
他在城外寻找到一处宁静的地方,开始了长期的禅修。
在这段时间里,他努力探寻人生的真理,逐渐悟出了许多世间哲理。
然而,释迦牟尼佛并未因此而满足,他继续努力,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为了圆满的佛陀。
成道后的释迦牟尼佛,开始传播他所悟出的佛法,希望通过教化众生,使人们摆脱痛苦,获得幸福。
他四处游走,讲经说法,吸引了无数信徒。
在他的教导下,许多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拥有了美满的人生。
佛教也因此得以传承,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释迦牟尼佛出城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们,追求真理需要付出勇气和毅力。
在面对困境时,我们不能被现状所束缚,要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
其次,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痛苦并非无法摆脱。
通过学习和实践佛法,我们可以找到痛苦的根源,从而摆脱困境,获得内心的安宁。
最后,这个故事强调了传播智慧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正如释迦牟尼佛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分享给他人,让更多的人受益。
总之,释迦牟尼佛出城的故事,既是他对人生真理的追求,也是他对世间的关爱。
这个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勇往直前,探寻自己的人生道路。
大迦叶的故事
大迦叶的故事
大迦叶是佛的弟子之一,出生于有钱人家,结过婚。
他遇见了佛后出家,放弃了他的种姓。
他是一个修头陀行的人,这种修行方式强调苦行和少欲。
有一次,大迦叶去见佛,佛告诉他由于年龄和健康的原因,他可能无法再承受粗弊衲衣的重量,建议他接受长者的布施。
但大迦叶拒绝了,他表示自己已经了达此理,不再贪恋世间的欲求,并且修习少欲头陀之行。
他解释说,他的心中已经断尽了贪、瞋、痴、憍慢,清净无暇,已出离世间、不再与尘世相应,不需要更好的供养。
大迦叶与他的妻子有一段因缘。
在某一世,大迦叶是一个金匠,城里有一个贫穷的女孩,她看到一尊佛像的金子脱落了。
她拿出所有的钱要给这尊佛像装金,并找到了大迦叶请求帮助。
大迦叶喜欢这个女孩,就和她结婚了。
他们的婚姻有很深的宗教情操,一直到佛出世的时候,他们仍然是夫妻。
两人的身体发出紫金光,因为他们世世修行。
白国因由
77-白国因由-清-寂裕首页 > 04佛藏-5159部 > 05藏外-116种 > 77-白国因由-清-寂裕白国因由释迦如来将心宗传迦叶,付金缕衣以待弥勒出世。
入涅时遗嘱云:“我涅繫百年后,有百饭王孙裔阿育王者,集成教法,收我舍利。
”后迦毗罗国生阿育王。
既长,见释迦遗语,会同当日闻经听法之天龙八部,护法神祗集成教法。
王将正果,乃造塔于天上、人间、龙宫、海藏,供养佛之舍利。
一日,王与师优波毱多点视其塔,至白国阳南村造塔所,乃问师曰:“此国山青水秀,有何灵迹?”师曰:“此处称灵鹫山,释迦如来为法勇菩萨时、观音为常提菩萨时,在此地修行。
常提菩萨求法殷勤,法勇菩萨将无上菩提心宗在此尽传。
后来观音菩萨尝来此处,去惟建国,王可令太子镇此也。
”王有三子,遂封孟季于鄯郸,封仲子骠信苴于白国。
王乃升焰光天,告天王曰:“乞遣天宫尊而贤者下降白国,神助吾镇国治民。
”遂与师同往碧溪山入寂焉。
骠信苴号神明天子,即五百神王也。
传至十七代孙仁果,双诸葛人滇赐与姓张。
至三十六代孙张乐进求朝觐,上封云镇守将军,唐贞观二年,天师观星奏曰:“西南有王者起。
”上命访之,有细奴罗者出,遂为白国王。
观音初出大理国第壹隋末唐初,罗刹久据大理国,人民苦受其害,自唐贞观三年癸丑,得观音大士从西天来至五台峰而下,化作一老人,至村探访罗刹及罗刹希老张敬事实。
村中人民一见老人如见父母,无不敬爱,备(爿守)剜人眼、食人肉,种种虐害人民事从头告知老人,老人乃慰众曰:“罗刹父子数将尽,尔等不日安乐,慎勿忧惧,然不可轻露此言,露之恐招其害。
”众答曰:“但得彼父子数尽,虽不敢过望,惟求混度余年耳。
”老人遂于圣元寺前趺跏而坐,手内忽现珠宝,并有二童子侍立,一人手执如意,一人捧圆镜,前现白象,鼻吐莲花,左有犬鹿,右有黄马。
村人负斋供奉老人,老人弹指说法,开示众人。
村中男妇愈加恭敬,如儿女依从父母,朝夕奉教,不忍相舍。
五台峰之佛出场,即观音化现处,至今屡放祥光。
莫高窟254窟:难陀出家,我们看到世间的苦,才要追求涅盘的乐
莫高窟254窟:难陀出家,我们看到世间的苦,才要追求涅盘的乐254窟北壁前部东侧绘难陀出家因缘,故事讲:释迦牟尼的弟弟难陀,出家后仍迷恋世俗生活,常偷偷回家与妻子相会。
释迦为让他割断尘世中的一切因缘,先带他到天堂,见有无数貌美的天女,使他看到了天宫的美好;后带他到地狱,见有汤镬等待难陀煎煮,使他看到无数苦难,最后使难陀去掉了一切杂念,专心绝世进行苦修。
释迦坐于草庵之中讲说戒法,草庵两侧为镇禅力士和执剃刀的剃发戒师,两侧中层绘有修禅僧众和听法菩萨,上层绘有飞天,下层绘难陀与妻子难分难离的缠绵情景。
该故事讲,释迦弟子难陀,因迷恋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孙陀利,不肯出家为僧。
有一天,佛与弟子化缘到难陀家门,难陀出来作礼后,接食钵回屋盛饭,佛告知弟子不要接回食钵,难陀无奈,只好恋恋不舍的告别妻子,亲自把食钵送到佛的住所。
佛劝难陀出家,难陀不肯,为了断其难舍爱妻之恋,佛决定亲自度化难陀,于是,便携难陀遍游天地人间。
难陀来到天宫,见有美艳绝伦的500美女,各个胜过妻子孙陀利百倍,但奇怪的是这些美女都没有异性相伴,便问佛何故,佛此时许愿,如果难陀愿出家修行,功德圆满后,即可到天宫尽娶美女为妻,难陀听后大喜,表示愿出家修行,佛见难陀出家动机不纯,难成正果,又携难陀入地狱,难陀见有一口滚沸的大油锅空煮,不见有人受刑,又问这是为何,鬼卒们称此大油锅是专为“淫欲多情”的难陀准备的,难陀听后,大惊失色,痛悔前非,决定专心修佛,后成正果。
难陀出家因缘故事,出自《普曜经》、《增一阿含经》、《佛本行经》、《杂宝藏经》等,该故事画在敦煌石窟仅有一幅,绘于北魏第254窟中。
戒师戒师一手持莲花,一手持戒刀,头稍仰,侧耳聆听佛说,神情专注。
金刚手握降魔金杵,睁大双眼。
戒师与金刚一文一武共侍佛侧,与劝导难陀出家的手段契合。
难陀一手搭在爱妻孙陀利肩上,一手与孙陀利合手相握,闺房嬉戏,夫妻情深,缱绻缠绵;而释迦使者传达佛旨,令难陀速去。
图中佛使者被烟熏黑,形象不清。
菩提树下的七天七夜
菩提树下的七天七夜为了求证生命的真相,悉达多太子走出王城,开始了寻师访道的心灵之旅。
一切从零开始,他每天像普通僧人一样靠乞讨过活,天当被,地当床,风餐露宿,历经困苦。
经典中记载,古印度流行的宗教思想有6大种,96小种之多。
在那些著名城市的附近,聚集生活着很多僧侣,每天思考和讨论世界的起源、生命的由来、生死的流转等问题。
在恒河两岸,不同教派传播自己的思想,并与其他教派展开辩论。
悉达多四处游行,广泛了解各家学说,但却对于建立自己的学说思想没有兴趣。
他关心的是如何解脱人生当下的困苦,获得真实的自由与安乐。
悉达多辗转来到了经济和非常繁荣的摩揭陀国,国都王舍城是当时各种宗教思想汇集的中心,距离他的家乡有500多公里。
阿罗逻·迦罗摩和伏陀迦·罗摩子两位仙人,都是很受尊重的宗教家,悉达多先后和两位老师学习禅定,很快就达到了最高级的禅定境界。
两位仙人非常赞赏他,想要和他共同领导教团。
但太子对于成为有影响的宗教领袖没有兴趣,他以超凡的洞察力清楚地意识到,深妙禅定的怡悦并不是生命真实的安乐。
修行者清净的定心与普通人杂乱的妄念是心灵的两种不同状态,禅定状态不能久住,离开禅定的心会更敏感,对痛苦的感受会更深刻,生命不能因为禅定的清净而得解脱。
于是他很快就告别了两位老师。
经过一年多的寻访和学习,悉达多通达了古印度的各种宗教传统,心灵体验到了最深层的宁静,甚至达到了当时印度人认为的涅槃境界。
但他内心的疑问不但没有得到回答,反而越来越凝重。
解脱生死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悉达多决定加入苦行者的队伍,以最残酷的苦行来求索生命的答案。
苦行是印度社会的宗教传统,至今流行。
苦行者认为欲望是一切生命问题的根源,因此奉行禁欲主义,用极端苦行来折磨,以摧毁身心中的恶业力量。
他们相信苦行达到极致,便能实现生命的解脱。
尼涟禅河旁边的小镇,林木幽静,溪水潺潺,是苦行者聚集的圣地。
在这里,悉达多以坚强的意志开始了苦行的探索,每天只吃非常少的食物,用各种超常的方式不断冲击身心承受的极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迦族头痛宿疾之远因
很久以前,毗范择迦王在讨伐释迦家族的时候,有一个释迦族的后代被追逐,逃亡到蓝勃范山之中。
这个释迦族的少年漫无目的地长途跋涉,也不知走了多少路。
一天,他实在走不动了,只得在半路停下来休息。
忽然一只硕大无比的大雁飞到他身上,在他头上展翅盘旋。
少年见了,渐渐接近大雁,等到混熟之后,就骑在大雁身上,希望能飞出此山。
大雁驮着释迦少年飞行许久,终于落在一个绿波荡漾、清澈如镜的龙池边。
少年骑着大雁在空中飞行,根本不知飞到什么地方。
他从大雁身上下来之后,就坐在树荫下休息,望着池水出神,不一会儿竟然飘飘然地昏睡了。
此时,龙女正在池边游玩,忽然看见一个英俊少年,不禁怦然心动。
她怕自己的相貌惊吓了少年,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
龙女走近少年,越看越爱,不禁用手轻抚少年脸颊,拥进了少年的怀抱。
少年熟睡之中忽觉有人抚摸自己,不禁惊醒,睁眼一看,怀中竟躺着一位妙龄女子,而这少女正眨着秋水一般的眼睛,向他微笑。
他慌忙起身向少女致歉道:「我不过是个流落异乡之人,如何敢接受妳的爱意。
」
少女并不答话,对他更加亲热,不知不觉中,两人渐渐欲火中烧,两相欢悦,成其好事。
事后,少女说:「虽然我承受了您的爱,但是还没有得到父母的赞同,我现在要去禀告父母。
」
释迦族少年四处张望,心中疑惑地问道:「这荒山野岭之中,不见人烟,你的家住在什么地方呢?」
龙女此时只好据实相告,说道:「不瞒您说,我本是龙池中的龙女啊!我听说你们释迦圣族遭劫逃难,恰巧我在池边游玩遇到了您,命里注定你我有燕尔之缘。
可是我本为龙身,你为人种,不是同类;再者我又未征得父母的同意,这样做实在是闯了大祸。
我们要想个办法呀!」
少年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
他略一思索,便向龙女说:「只要妳听我的,我自有办法!」
龙女见释迦少年对自己不嫌弃,心中感激,回答他说:「我当然听您的,从今以后,您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服侍您一辈子。
」
少年见龙女心意坚决,就对天祷告:「我平生做了许多修福积德的善事,我愿用我修成的福德的力量,令这个龙女身形与人类无异。
」
福力所感,龙女果然改变了模样,得到了人身,心中喜不自胜,于是由衷地向少年表示感谢,说:「我因业力所感投生龙身,今日有幸得到你的垂怜,凭借着你的福德力,使我得到人身。
我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你的恩德。
我愿永生永世陪伴、侍奉你。
待我禀告父母后,我们就备礼完婚。
」
于是,龙女就返回龙池,对父母说:「我今天在外面游玩时,见到释迦族的少年。
凭借着少年
福德所感,将我转为人形。
我俩情深意笃,两情欢娱,已成好事,未能来得及禀告父母,请父母原谅。
」
龙王本来也很向往人类,对释迦圣族更有好感,今日又亲见女儿转为人身,当即同意了女儿的请求,而且亲自走出龙池,向释迦少年拜谢说:「如果你不嫌弃我们是异类的话,就请你屈尊到我们的龙宫来接受款待。
」
少年受到龙王的邀请就到龙宫作客。
龙王把他当成了稀有之客,隆重地招待他,为他和龙女举办了盛大婚礼。
龙子龙孙、龙亲龙友,个个都非常高兴,大家尽情欢乐。
此时,少年身处群龙之中,眼见诸龙张牙舞爪,放浪形骸,心中不免有些害怕和厌恶,便想告辞。
龙王这时告诉他说:「离此池不远处有个国家,那里的国王昏庸残暴,百姓处于水火之中,你应当有远大的抱负,取而代之,占据这块疆土,建立自己的国家,拥有自己的臣民百姓。
」
少年感激地称谢说:「多谢龙王好意,我定会有所作为的。
」
龙王接着就给他出了个计策,他先拿出一柄短剑放在一个盒子里,然后在上边铺一块珍贵绝妙的白色棉布,对少年说:「你可以拿这块棉布献给国王,国王必然亲自接受远方来客的贡物。
接近国王之后,你就抽出短剑刺杀他乘机夺得王位。
」
少年就按计划行事。
他把珍贵的棉布献给国王时,那个国王果然亲自接过棉布,就在此时,少年立即抽出短剑,一手抓住国王的衣袖,一手持剑向国王胸前用力刺去。
国王的侍卫见状,大家蜂涌而上欲救圣驾,宫殿内一片混乱。
这时,只见释迦少年手持短剑,一身正气,声如洪钟,向所有的人宣告说:「我所持的剑是专门用来诛杀昏君、斩杀奸臣。
谁要不服就上来试试。
」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均佩服释迦少年的神勇胆略,于是推举释迦为新国王,号称释迦王。
释迦王当政之后,兴利除弊、力精图治,奖贤良、恤贫患,少年果然把国政处理得井井有条。
然后,他就带领大队兵马亲自前往龙宫报喜,并接回龙女,立为皇后。
龙女虽然变成人形,但因其宿业未净,每到夫妻俩恩爱之际,龙女头上常会现出九个龙头。
释迦王每次见到总感到不舒服,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但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于是有一天,他乘龙女熟睡之际,用利刃将龙头一个个都斩落下来。
龙女猛然惊醒,发觉龙首已断,不禁叹息说:「你真不该这样做啊!这对我来说倒没什么关系,可是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必然会经常苦于头痛了!」
释迦国王的后代果然常犯头疼之病,每隔一段时间便发病一次,疼起来非常痛苦。
据说病根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