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管官员化如何破解——民众为何为国企“官商分离”叫好
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管腐败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文 章 编 号 :6 23 9 (0 1 1—1 30 1 7— 1 82 1 ) 40 3 .2 2 1 法 人 治 理 结 构 缺 陷 .
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成因及对策
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成因及对策摘要:本文中详细分析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成因及表现,给出具体解决、优化措施,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加。
关键词:国有企业;高官腐败;优化措施一、国有企业高管腐败表现分析(一)零散分割,不断蚕食国有资产国有企业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这段时间就给部分腐败分子提供机会。
他们在承包经营权期间,肆意分割与侵占国有资产,或是部分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通过权力与财务人员合谋,即在账面上作假、又缩小实际所得利润,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国有资产占为己有。
(二)里应外合,持续侵吞国家资财部分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本身就曾是国家各类行政机关,对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较为熟悉与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期间以“公关”名义勾结国家行政机关中的不法分子,大搞钱权交易、权色交易;还有少数国有企业厂长(经理)抓住政策漏洞,与税务部门的管理人员相互勾结伪造增值税发票,进而满足个人私欲。
(三)横向串通,肆意挥霍公款吃喝少数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洽谈业务时整个流程均由自己完成,采取措施摆脱监督与约束,为自己私人谋取利润。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中存在一种争先上项目的趋势,其实本身并未处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而是为了给自己创造谋取私利的机会,通过上项目的机会利用自己开发者的身份将工程承包出去,承包过程中收取回扣。
二、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成因的分析(一)腐败动机1.主观因素腐败现象发生的内在因素就是动机,人性自私自利的欲望一旦打破社会道德约束的底线,就会漠视现实生活中的规则、条款,这就使得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觉得腐败行为是合理且不需要地质,就会出现腐败现象。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通常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或丰富社会经验,而腐败则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违法犯罪行为,但受到贪婪本性的驱使,他们不是不明白贪污的严重性,但是贪欲战胜理智,就直接跌入犯罪的深渊。
2.社会因素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一定程度催化腐败心理,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不和谐因素,如功利主义、现实主义等,部分国企高管受到腐蚀,共产主义意识逐渐淡薄,不断提高自身利益,进而产生为了一己之私贪污腐败的情况。
论析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
论析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委托代理;改革论文摘要:我国20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
一直在政府过度干预和企业“内部人控制”之间摆动。
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人的关系改革滞后于资产关系改革。
本文认为,国企改革最终要解决的是委托代理关系问题,也就是人的关系问题,其关键是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择问题。
在国企经营管理者选择上,一是要理清管理层次;二是要建立产权代理人和经营者的选择机制;三是要把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四是要有合理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一、高管人员管理:国企改革急需突破的体制“瓶颈”企业作为一种成熟的组织结构,最重要的表现在两方面:资产和人。
资产关系决定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形式;人的关系决定企业运作方式,其它都是由这两者派生出来的。
资产关系和人的关系又是紧密联系的,是一个整体,单纯强调某一方面势必导致改革的不均衡,最终是形似而神不似。
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人的改革比资产改革更难、更重要,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组织结构、无论什么样的制度,都是由一定的人来操纵、执行和完成的,人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
然而,我们以往的企业改革更多地侧重于资产关系改革,认为产权清晰了,公司制建立了就能解决出资人不到位以及政企不分等问题。
但事实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改革20多年来,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一直在政府过度干预和企业“内部人控制”之间摆动,其原因归根到底是人的关系改革滞后于资产关系改革。
本文认为,国企改革最终要解决的是委托代理关系问题,也就是人的关系问题。
因为国有企业除非全部私有化,否则逐级委托代理方式就不会改变。
由于国有资本的出资人只是上一级代理人委托下的代理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因此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或称高管人员,下同)的选择和管理就永远存在。
解决企业人的关系问题,关键是解决企业领导者的选择问题。
我们过去将企业领导人一直是当作干部(官员)来对待管理的,虽然后来取消了企业干部的行政级别,但国企干部身份仍然未改变,国企领导人选拔中一些习惯性的作法依然存在,国企领导人的“官”念也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改善国企公司治理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改善国企公司治理
国企高管腐败问题一直是我国企业领域的顽疾之一,长期以来,许多国企高管因腐败
问题受到了国家的惩罚。
国企高管腐败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企
业的声誉和正常经营。
为了改善国企公司治理,我们必须正视国企高管腐败问题,采取有
效措施解决此类问题。
首先,加强国企高管的管理。
国企高管的管理是预防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只有对其进
行有效管理,才能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建立健全的高管考核制度,坚持慧眼识才、公正
选拔原则,避免优亲厚友、任人唯亲。
此外,国企高管应该接受更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
其法律意识,在企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国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加强国企的内部监督机制。
国企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明确责任和权利,加强各项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可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为国企提供长期的稳定发展。
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国企重大决策的审计,为企业经
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最后,加强国企的外部监督机制。
国企应该加强与外部监督机构的合作,如审计机构、监管机构等,在国企工作中实现内外部监督相结合,强化其监督作用,减少腐败问题。
同时,加强公开透明度,让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更加独立公正,避免被某一方利益所左右,提
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总之,改善国企公司治理,需要从多方面加强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强高管的管理,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和加强外部监督机制,保护企业权益和投资人的利益,让国企更加
规范化、透明化、公正化,提高企业的发展壮大。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改善国企公司治理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改善国企公司治理国企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高管的素质和作风直接关系到国企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因此如何改善国企公司治理,加强国企高管的监督和管理成为了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课题。
国企高管腐败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对此,我们应该正视国企高管腐败问题,加强国企公司治理,确保国企健康发展。
一、正确认识国企高管腐败的危害国企高管腐败不仅损害国有资产,影响国企的经营效益,更是对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经济秩序的重大威胁。
国企高管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其行为将直接影响国企的经营管理和形象,一旦出现腐败问题,将严重损害国企的信誉和形象,对国企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国企高管腐败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国企是国家资产,国企高管通过腐败行为,转移国有资产,牟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这种腐败行为不仅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和抗议,还会导致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极大危害。
国企高管腐败扭曲了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不正当竞争,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对整个经济形成了消极的影响。
国企高管腐败问题一旦严重,将有损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加强国企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要解决国企高管腐败问题,首先要加强国企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国企公司治理是国企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加强国企公司治理,规范高管的行为,才能有效防止国企高管腐败问题的发生。
建立健全的国企公司治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要建立高效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形成多方监督的格局,为国企高管的监督提供有力保障。
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机构,增强决策的合理性和公开透明度,防止国企高管腐败问题的发生。
要建立健全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加大对国企高管的监督力度,严格落实监督责任,对违纪违法的国企高管进行惩处,提高对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改善国企公司治理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改善国企公司治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计民生的稳定。
一些国有企业高管腐败问题的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到国企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正视。
国企高管腐败现象的存在,其根源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国企高管的行为自身存在问题,一些高管出现腐败行为的原因主要是贪欲膨胀,追求个人私利的欲望过于强烈,触犯法律纪律的成本被低估。
其次是国企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着内部监管不力、监督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问题,给了一些高管腐败的空间。
再者是制度环境的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和国企之间的关系不健康,甚至存在着政商权钱交易,这也为一些高管腐败提供了便利。
面对国企高管腐败问题,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要改善国企公司治理,推动国企高管的廉洁从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国企高管应当明白廉洁从业的道理,维护职业操守和底线道德,并且要清醒认识到腐败行为的严重后果。
国企领导层应强化内部监管,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严格执行公司治理规范,加强对高管的监督管理和追责问责机制的建立。
国家应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督制度,强化对国企高管的监督,提高腐败成本,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要加强舆论监督,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国企高管腐败问题的治理中来,促使国企高管廉洁从业,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改善国企公司治理,净化国企高管的廉政风气,不仅需要国有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我们期待未来,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国企高管廉洁从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力。
国企如何去“官”化
国企如何去“官”化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7年第17期□中新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在国企改革会议上,批评省属国企管理层级多、干部多,人浮于事,“一个煤炭集团相当于处级的一两千人都有,职工意见很大”。
无独有偶,2015年中央第四巡视组向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反馈巡视意见中,专门指出“总行行政色彩浓厚,机构臃肿,仅运行管理部就下设23个处,221人”。
类似种种现象常见于国企尤其是垄断性国企,这凸显出国企改革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进展缓慢,也凸显国企管理人员作为行政官员兼经理人的双重身份的尴尬。
最近一条华为内部信息流出外网,开始在IT圈不断发酵,大意是华为中国区某些部门开始清退35岁以上网络维护员工和40岁以上研发员工,消息流出,人们为之震动。
众所周知,华为一贯以危机感著称,表现为建立战略预备队,荣耀手机PK华为手机,地方PK总部,部分人员45岁内退,连长当将军,屁股对着领导,领导接受批评,实施轮值CEO,等等。
华为不会出现论资排辈的现象。
很多新员工因为成长得快,短短几年就成为技术领域专家,任职连跳三四级,这在很多国企是不能想象的。
华为的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几乎变成了华为人的宗旨,制度安排就围绕这个中心。
同样是企业,国企与民企为何差别这样大呢?让我们回到企业的本质,即做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都说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利润,其次是为了发展经济、造福人类,让员工及社会上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企业首先要能生存、要盈利,然后才是交税、才是造福社会。
国企如果撤去保护和补贴,有几家是能独立生存的?又有几家是能与民企和外企竞争的?当然,国企存在的目的还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但如果手段是官僚化、行政化,就会出现手段绑架目的,政企不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就难以成为市场竞争的生力军。
须知,国企经营不善的损失和高昂冗员成本是由“父爱主义”的政府包揽的,最终是由全社会买单。
所以,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改善国企公司治理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改善国企公司治理作者:马艳艳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5期马艳艳【摘要】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轨的特殊阶段,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关键部署,研究其高管腐败,改善其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性、分析国有企业高管腐败表现,探讨发生原因,提出了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进行论述。
【关键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转轨经济问题建议一、引言《2018年上市公司刑事犯罪报告概要》显示,2018年犯罪案例超过300起,国资背景在涉及职务犯罪的上市公司中占比为最高52%。
党建和业务“两幅面孔”,“父子兵”“夫妻档”“全家福”,用公款为个人“爱好”买单等等,国企高管乱象层出。
管理层既然出现问题,就要面对它。
由此入手从它的根源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可行建议,在新形势下面对新挑战。
二、国企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性—“兹事体大”国有企业,是指相关部门占据所有权,意志作用于经营管理和制定政策、生产经营的企业,它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
国企高管操控额数巨大的国有资产,他们的业务水平道德素质和个人品德质量对国有资产的效率影响不低。
公司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实质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各利益攸关者间的对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监督、制衡各项活动,目的是达到决策的合理有效性,使公司利益和相关者权益得到满足。
中国国企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1)治理国企改革中严重的管理者腐败问题;(2)在职消费;(3)非法占有和移走企业资产;(4)信息披露缺乏规范,报喜不报忧,对重大经营事项不做说明;(5)只顾个人眼下的利益去进行经营管理;(6)经营相关者工资、奖金、集体福利等收入增速过快,侵占企业利润,财务过程透明度差,乃至出现“暗箱操作”;(7)不管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不分红或少分红,大量拖欠等。
如果公司治理结构行之有效,能使国企高管腐败频出乱象受到管限。
正视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案例,分析国企公司治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很强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管腐败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管腐败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近几年,中国许多国有企业面临高管腐败的问题,这成为公司治理中的一大难题,不仅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案件呈现出“窝案”、“串案”的形式,高管腐败也呈现出各种不同原因。
为了遏制高管腐败,需要企业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改善公司治理。
标签:高管腐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1 高管腐败是公司内部的毒瘤对于高管,《公司法》第217 条规定:“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指定的其他人员。
”目前在中国,高管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损害了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近几年高管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许多垄断行业的高管腐败案件呈现出“窝案”、“串案”的形式。
从近期查处的情况看,往往是一个单位内多人合伙,或领导贪污、挪用,有关人员群起效尤,或内外勾结,共同犯罪,在调查的过程中往往发现腐败现象呈现链状趋势,有时甚至牵涉到整个管理层。
有些公司高管为了避免直接的钱权交易,还采取了许多新的形式掩人耳目,为自己谋取利益。
例如,中石油黑龙江销售分公司原总经理王贤泸、中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一建公司原总经理顾满林等,多位中石油下属公司高管因涉嫌贪污已被司法机关查处。
首都机场原董事长、总经理李培英贪污8250万元、受贿2661万元,被判处执行死刑。
2009年至今,中国移动已经有7名高管落马。
高管频频落马与查处使得投资者对于企业发展信心大失,同时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风波。
这些垄断行业的高管腐败现象的出现,向公司治理问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010年初,国家审计署对中国人寿进行审计时查出47名新华人寿高管购买天价保险,其中前老总孙兵退休后每月可入账11万元。
虽然此事已被审计署叫停,但是,由于违约,公司已经为此付出了3500万元的代价。
据披露,2003年1月到2007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调查国有企业案件71507件,涉及企业高管19698件。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随着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其中包括国企高管的异质利益冲突与化解。
具体来说,国企的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薪酬差异。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高管的薪酬水平通常较低,与市场上的民营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国有企业还存在一些福利待遇比较优厚的差别对待现象。
这种差异导致了国企高管的薪酬利益冲突,高管可能面临着选择离开国企去从事其他行业或者是选择留在国企但不付出更多的努力的困境。
第二,职位升迁。
国企内部晋升体制相对比较死板,晋升通常依靠政策和规定来决定,而不太注重个人的能力和业绩。
这种情况下,高管可能面临着晋升的难题,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努力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回报,这种利益冲突也会影响高管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权力和权威。
国有企业中高管的权力和权威通常比较大,他们不仅可以决策公司的方向和战略,还可以参与资源配置和重大决策。
高管的权力和权威也容易导致滥权和腐败的风险,这种利益冲突对于国企的声誉和形象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面对这些异质高管利益冲突,国企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化解:第一,建立公正的薪酬体系。
国企应该根据市场行情和高管的工作表现来确定他们的薪酬水平,避免薪酬差异过大,以激励高管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二,改革晋升机制。
国企应该更加重视高管的个人能力和业绩,建立公正、透明的晋升评价体系,确保高管能够得到应有的晋升机会和回报。
强化监督与约束。
国企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高管权力行使的监督和约束,防止滥权和腐败的发生。
国企还可以引入外部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透明度和公正性。
第四,推行股权激励。
国企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与高管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捆绑关系,激发高管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国企的发展。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国企可以通过建立公正的薪酬体系、改革晋升机制、强化监督与约束以及推行股权激励等措施来化解利益冲突,促进国企的健康发展。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引入民间资本,调动企业经营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转制、调整、优化、提质增效。
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国有企业高管,又有混合所有制企业高管,他们的利益冲突是混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如何化解这些冲突,实现利益共享,是混改过程中关键的问题之一。
1. 财务利益分配问题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高管和混合所有制企业高管往往会因为财务利益的分配而产生冲突。
国有企业高管通常习惯于按照国有企业的管理和分配制度进行决策,而混合所有制企业高管则更倾向于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经营和分配。
这种差异往往造成财务利益的分配问题,引发高管之间的利益冲突。
2. 管理权和控制权问题混改过程中,管理权和控制权的转移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国有企业高管和混合所有制企业高管对企业的管理权和控制权往往产生争夺和矛盾。
国有企业高管往往希望维持原有的管理体制和控制权,而混合所有制企业高管则希望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来获取更大的管理权和控制权。
这种争夺往往导致高管之间的利益冲突,阻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3. 竞争与合作的矛盾混改过程中,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往往是彼此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国有企业高管和混合所有制企业高管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等问题往往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利益诉求,导致竞争与合作的矛盾。
这种矛盾往往给混改过程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国企混改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的产生原因1. 制度差异2. 观念差异3. 利益驱动国企混改中的高管利益冲突,需要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来进行化解。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方的权责,规范高管的行为,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2. 加强沟通协调国有企业高管和混合所有制企业高管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协调,增进了解和信任,共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确保决策的共识和执行。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国企混改是指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以实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在国企混改过程中,异质高管的利益冲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这些高管可能来自不同的背景和利益主体,他们的利益冲突对国企混改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解决和化解这些异质高管的利益冲突,对于国企混改进程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企混改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的表现1. 利益诉求不一在国企混改过程中,来自不同利益主体的高管可能会对国企混改的方向和目标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
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可能会更加关注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而引入的民营资本可能更加关注企业的盈利和效益。
这种利益诉求的不一致性会直接导致异质高管之间的利益冲突。
2. 管理决策的不统一由于异质高管对国企混改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他们在管理决策上也会产生不统一的情况。
在企业发展方向、投资决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异质高管可能会因为自身利益诉求的不同而产生分歧,甚至对立的现象。
2. 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在国企混改过程中,管理体制和机制往往是不完善的,导致异质高管在管理决策、绩效评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这种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也为异质高管的利益冲突提供了可乘之机。
3. 文化差异和交流不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文化和管理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异质高管之间在沟通和交流上存在很大的障碍。
这种文化差异和交流不畅也会直接导致异质高管的利益冲突。
三、国企混改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的化解对策1. 制定明确的国企混改目标和方向国企混改的目标和方向应该是明确的,能够兼顾国有企业和引入的民营资本的利益诉求。
只有在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下,才能化解异质高管的利益冲突。
2. 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在国企混改中,应该加强对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提高管理决策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为异质高管的协调和合作提供有力保障。
4. 设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国企混改中需要建立起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能够兼顾国有企业和引入的民营资本的利益诉求,从而化解异质高管的利益冲突。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混改)是指将国有企业引入民间投资,通过引入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转型。
在混改过程中,国企管理层中可能存在着异质高管的利益冲突。
具体来说,国有企业是政府权力的产物,而混合所有制是企业与社会各界股东之间利益的参与和分配机制。
这种利益分配机制可能引发国企管理层与私人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比如国企管理层是否愿意接受民营股东的意见,是否愿意与私人股东分配部分利益,以及如何处理不同股东之间的矛盾等。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化解利益冲突。
第一,需要建立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增加透明度。
这样可以将信息公开,降低压力,减轻冲突,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矛盾。
第二,建立可行的治理机制。
这种机制应该体现国企与私人股东之间的公平性和平衡性,即如何兼顾国有股东和股东之间的利益。
具体措施可以是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采取抽签、轮换的方式,保证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和民主性。
第三,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
混改是一种系统工程,需要以车间和业务团队为单位组织,建立内部沟通协作的机制。
这样可以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对话和合作,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同时,要加强沟通与协调,保持决策的高度透明和公开。
第四,正确认识和优化管理层利益关系的管理机制。
国企管理层与私人股东的利益冲突是可以调节的,在混改过程中需要通过调整薪资福利和绩效制度等措施,将双方的利益保持合理的平衡。
综上所述,在混改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稳定、公平和可持续的治理机制,促进企业管理层与私人股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逐渐调解和消除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保障混改的顺利推进。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吸引民间资本和引入市场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在这一改革过程中,由于国企内部的异质高管团队以及他们的利益差异,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利益冲突。
针对这种冲突,国企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化解,并确保混改能够顺利进行。
由于国企混改常常需要引入包括民间资本家在内的外部高管,这就导致了内外高管团队之间的利益异质性。
国企内部的高管通常会拥有较高的薪酬待遇和较稳定的职业前景,同时受到一系列的权力和资源分配利益。
而外部高管则更加注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他们通常会希望通过改革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自己的报酬和声誉。
国企的高管团队中也存在不同的利益差异。
一方面,高管可能面临着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矛盾。
有些高管可能会利用自身的职位和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利益。
不同高管之间也可能存在竞争和利益冲突。
各个高管可能为了争夺资源和权力,采取各种手段来争夺竞争优势,这样就会导致整个高管团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下降。
针对这些利益冲突,国企混改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化解。
国企需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平衡内外高管的利益差异。
内部高管团队需要根据实际业绩和贡献来确定薪酬和晋升制度,通过激励他们为企业利益最大化做出贡献。
外部高管也应该依据业绩来确定报酬和激励方式,以确保他们真正将企业竞争力提升作为主要目标。
国企需要加强高管团队的沟通和协作,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高管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团队建设,共同面对外部竞争和市场压力。
国企可以通过定期召开高层会议、组织团队活动以及建立内部交流平台等方式,促进高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国企还应该建立透明和公正的决策机制,确保高管的决策过程和结果都是公正的。
高管的决策应该基于公平竞争和市场机制,而不是个人意愿和私利。
国企可以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对高管的决策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
国企混改革中异质高管利益冲突与化解国企混改是指国有企业与民营资本合作、股份制改造,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国有资本配置重组的一种改革形式。
在国企混改的过程中,异质高管之间往往存在着利益冲突,如何化解这些利益冲突,实现国企混改的顺利进行,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国企混改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往往会引入民营资本,形成异质高管团队。
由于两者的利益诉求不同,往往会导致异质高管之间的利益冲突。
1. 资本利益冲突: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在国企混改中往往有不同的利益追求。
国有资本追求稳定的发展,注重企业长期效益和社会责任,而民营资本则更加注重短期回报和利润最大化。
在国企混改中,两者往往会因为资本利益的不同而产生冲突。
2. 管理层权力冲突:在国有企业混改中,管理层往往会由国有企业原来的高管和引入的民营资本高管组成,两者往往会因为管理权力的不同而产生冲突。
国有高管可能会担心自己的权利地位受到挑战,而民营高管则可能会希望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经济利益分配冲突:国企混改后,企业的经济利益分配往往会发生变化。
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之间往往会因为利润分配、岗位晋升、股权激励等方面的利益分配而产生冲突。
在国企混改中,异质高管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化解这些冲突,实现共赢,是国企混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优化治理结构:在国企混改中,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化解利益冲突的关键。
通过完善公司章程、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实现协调和平衡。
2. 制定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国企混改中,制定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化解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等措施,让各方利益得到合理保障,实现利益共享。
3.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在国企混改中,应该加强异质高管团队的团队合作意识,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4. 加强沟通协调:在国企混改中,加强异质高管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化解利益冲突的重要方法。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改善国企公司治理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改善国企公司治理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高管腐败、管理混乱等问题频发,不仅损害了国有企业的声誉,更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问题,改善国企公司治理,已成为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议题。
正视国企高管腐败问题并加大惩处力度。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其高管层的廉洁与公正至关重要。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高管腐败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有的企业管理层腐败问题严重,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要对国企高管腐败问题进行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可以加大对腐败高管的法律打击力度,对腐败分子一律从严惩处,让腐败分子胆寒,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加强国企公司治理,完善监督机制。
国企公司治理的不完善,是腐败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要加强国企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内控机制,加大对国企高管的监督力度。
可以通过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国企高管层进行定期审计和监督,确保高管层的廉洁和公正,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要加强公司治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促进国企的规范经营和良性发展。
提升国企人才队伍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国企高管的腐败问题,与其职业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强有一定关系。
要加强国企高管队伍的职业素质培养,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可以通过完善国企高管的选拔机制,加强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严格性,确保高管队伍的高素质化。
还要加强对高管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注重培养高管队伍的公正、廉洁、担当等职业道德,使高管队伍具备高尚的职业品质。
加强国企的社会责任和自律意识。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要加强国企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提高国企的社会公信力。
还要增强国企的自律意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强化风险防控,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规范国企的经营行为,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要正视国企高管腐败问题,改善国企公司治理,需要从加大惩处力度,完善监督机制,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加强社会责任和自律意识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去行政化:国企高管解职新方向
董事会 088eform
国企改革R 国企高管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直备受外界高度关注。
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的被免职,或许将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国资委对央企领导人考核动真格的一个典型案例。
据悉,审计署在内部通报中钢集团潜在的财务风险时,用了“触目惊心”来形容。
不过,国资委“另有任用”的表态,又给整个事件增添了变数。
黄天文事件多多少少折射出国企高管在评价、选聘解职乃至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在国企董事会架构已经形似、亟需切实发挥其实效的新阶段,如何改变“出则为商,入则为仕”的状况,建立完善董事高管的有效性评估、解聘与追责规制已成为董事会建设的新要务之一。
去行政化:
国企高管解职新方向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有企业领导腐败现象分析及防治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腐败现象分析及防治对策国有企业领导腐败现象分析及防治对策内容简介:近年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且涉案人员逐年增加,数额越来越大,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出现了不少串案窝案,不仅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而且激化了干群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近年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且涉案人员逐年增加,数额越来越大,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出现了不少串案窝案,不仅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而且激化了干群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
为了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有必要对当前国有企业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一、国有企业领导腐败现象的表现及特点一)国有企业领导腐败现象的表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面对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体制转化和企业发展,信念出现动摇,思想出现松懈,在各种利益面前放弃党性原则,迷失自我,以权谋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以权谋私,损公肥私。
个别企业经营者,身为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利和岗位的便利,不择手段,无所顾忌,大搞钱权交易,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二是官僚主义,失职渎职。
少数企业经营者,官僚主义思想严重,盲目利用手中的经营权和决策权,对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不做认真调查研究,不讲民主,主观武断,凭想当然做决策,结果往往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使好端端的一个企业亏损,甚至倒闭。
三是挥霍浪费,腐化堕落。
个别企业经营者打着搞活经济的幌子,在企业业务活动中讲排场、摆阔气,慷企业之慨,有的无心工作,热衷于迎来送往,互赠礼品;有的生活腐化,甘于堕落,利用公款吃喝嫖赌;有的借参观考察为名,公款出境旅游,挥霍职工的血汗;更有甚者,不管企业是否盈利,不管工人是否开得出工资,用公款为自己及少数负责人买房子、买轿车、装修住宅等,追求个人享乐。
国资国企怎么管 政企分开见真章
国资国企怎么管政企分开见真章11月15日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用千字篇幅勾勒出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路线图,其中,国资国企管理体制改革受到了各方关注。
《决定》指出,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我认为,通过此次改革改善国资管理,将更多让主管部门由管资产转向管资本,减少对企业活动的干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同时,国资委、国资运营投资公司、国有企业三者之间可能会形成三级架构模式,即监管者、资产所有者和具体的企业运行之间的关系。
国企管得好不好目前没有标准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国资委管资产的时代,国企一味加大投资,不管效益如何,反正钱投出去了就进入账面资产;如果改为管资本,那就要看分红回报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企业价值是由市场决定。
”上述负责人表示。
国资研究专家、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总经理祝波善表示,目前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管理的核心思路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主要通过收入、利润等6个指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注重的都是资产的增长,利润的增长,而不谈改革。
“事实上,国有企业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大了,管理上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定出不同的指标。
尤其是像国家电网、中石油这样的垄断型国企,跟竞争性的国企,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祝波善表示。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国有企业管理得好不好没有标准。
比如,对于一些垄断企业,它的利润率应该是多少?假设30%的利润率,那是不是意味着国资委监管做到最好了呢?企业的股东就应该满意了?企业就创造了最大的企业价值了?我们无从知道。
因为没有参照系,这是最大的问题。
徐高认为,国资委给国有企业的指标是非市场化的指标,这导致了国有企业的一些非市场化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 § : . 1 本q期 发 别 划“ ’织 . 特策 《 ,’ 困 于 上 官‘ 交 ‘ 商
一 ~ 。
动 国有企 业改革与发展 的意见》最 大的亮点 “ 国企行政级 别存废之争 ’ 为何 在今 天愈 演愈 烈?有关 国企的新闻为何 总会 成为 热点?折射
制度层 面 : 产权 及其相关的身 份 制度 改革 是取 消 国企行 政级 别 的根本 出路 r
按照科斯的产权交 易理论 ,对 国
的是处级 国企等等 。这些 国企行政级
别大多都是计划经济时代为 了便于 国
有企业高管阶层 的监管成本应计 人交 易成本 ,但 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是全 体人 民,其保值 增值 只能通过相应 的 代表人的管理来实现 ,对其代表人 的
件8 年后才在地方 国企 改革 中得到落 实。2 0 年 9 , 08 月 上海 市宣布取 消 国 企行政级别 , 国企领导后 面没有 了“ 保 留某级别待遇 ” 尾 巴”但 当时的新 的“ ,
闻效应远不及这次报道所 引起 的关 注
国企有 了行政 级别 ,与民营企业 就会 “ 同市不 同位 ” 即使 同样是 国企 , ,
监 管需要 由相应 的制度 或法律规范来 实现 , 在现代企 业制度 未建立之前 , 通 过赋予 国企 老总行政级别 以实现对其 监督约束 ,是一种较 为有效的约束交
企完 成其所 承担 的政治 和社会 职能 ,
由政府所赋予 的。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
入, 国企的政治和社会 职能 日益弱化 ,
委就发布 了 《 国有大 中型企业建立 现 前 ,商海 中的人们更加关注 自身 的命 ( 试行 )( 》 以下 简称《 基本规范》 , )规定
3 人民 坛.论 刊 0 论 政 双周
有 的利益和价值都将 面临重估 ,不 同
人群 自然会 围绕着 自身 的利益 和价值
观等 问题 , 开思考 和争 论 , 展 因此 , 热
要 确保垄 断地位 , 国民经济命脉 , 控制
就应该将 央企定 位为 非营利 单位 , 其 考 核机制 和薪酬待遇应该介 于政府官
员 和企业 高管之 间。
的角度讲 ,同样 的问题在不 同的背 景
下 , 引起 的人 的心理反应是不 同的。 所
往往 是与 职工 “ 同企不 同心 ” 他们 管 ,
理企业往往按照有没有政治前途 来管
我认为是 国际金融海 啸引发 的经济危 理 , 只要上面领导高兴 , 即使造成 企业
机帮 了新 闻传播者 的大忙 。在危机 面 运, 从羡慕 、 反思到开始怀疑那些 因特 权而 占尽先机 、善避风险的 “ 红顶商 亏损也在所不惜 。 在经济危机面前 , 所
- 一
。 警 的产物 , 当予以 关注。广 州市上 月宣布取消 应 企尧 急行政 级 趴 。 斌为该 夫 千进一 嗲推
思。( 人民论 坛编辑部 ) 。
民众为何为国企“ 官商分离” 叫好
在经济危机面前 , 有的利益和价值都将面 临重估 , 同人群 自然会 围绕着 自身的利益和价 所 不
值观等 问题 开思考和争论 , 展 因此 , 热议取消 国企行政级别也在情理之 中
出社 会 心 理 及 制 层 面 的 哪 些 问 题 ? 值 得 深 度
局》 引发各界 强烈反 响。 , 近期不 断接到读者反 此前 ,上 海 已宣布取 消国有 企业的行政 级别。 一 , 为国 企 改革 中, 。 认 馈 国企 高管官 员化 问题 长 期存在 国企行政 级别也 是“ ”商 ” 官 ‘ 交织 变异 ‘
了。
革与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 《 ( 意见》 ) 及配套文件 。 意见》 《 要求 , 取消 国有企 业 的行政级别和可视作行政级别 的行
政待遇 ; 建立 由董事会直接选择 、 考核 与管理经营班子的新 机制。 为此 , 网友 纷纷发表文章 , 对此 “ 政企分离” 官 、“
办法。 由于受诸多 因素 的影响 , 但 此文
商分离”之举各抒 己见 ,引发 了所谓
“ 国企行 政级别存废 ” 之争。本人不揣
冒昧 ,试图从 三个层 面对这 一问题加
度 高。 那 么 ,国企行政级别这一 问题 为 何 由冷变热且 引起争议 呢?从 心理 学
以分析。
心理层面 : 融危机 下的大众 金 心理促使冷新 闻被热炒
早在 20 00年 1 ,原 国家经 贸 0月 代 企业 制 度 和加 强 管 理 的基 本规 范
责 编/ 培 康
议取消 国企行政级别也在情理之 中。
国企 民企地位不平等 、 国企行政 垄断 、
管理层面 : 国企与政府仍需脱 节
我国现在不少 国企是有行政级别 的 , 的是正 部级 、 有 副部 级的 国企 , 有
效率低下等诸多弊病 。行政级别 高的
国企 , 在市场 中有很大 的话语权 , 和政 府部 门对话 中 , 往往也处于强势地位 , 更容易获得垄断利润 ,更容易与现制 度相适 应 以巩 固 自身 的既得利 益 , 且 极容易与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员结成 同 盟。但是 , 有的网友却认 为 , 应把 国企 作为贯彻 国家利益的特殊企业 ,央企
■ 李章 泽
据报道 , 3月 1 7日,广州 市原则
国有及 国有控股 大中型企业 不再 套用
人” 。在这样 的社会心理 氛围下 , 国企
通过 了 《 于进一步 推动 国有企业改 关
党政 机关 的行 政级别 ,实行适 应现代 企业制度要求 的企业 经营管 理者管理
行 政 级别 存 废 引争 议 也 就不 足 为 怪
在市 场经济 中的地位也 因行政级别不 同而不平等 , 际上是遏制 了竞争 。 实 同 样, 许多 国企老总有 了行政 级别 , 就会 与企 业 职工 “ 同时不 同命 ” 他们 在企 , 业景气 时拿高薪 ,到企业 不景气时 回 政府部 门当干部 ,而职工 在企业 倒闭 时往往只能下 岗。 在经营时 , 企业 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