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说课稿

合集下载

《美猴王》教案(优秀10篇)

《美猴王》教案(优秀10篇)

《美猴王》教案(优秀10篇)《美猴王》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2、引导幼儿扮演美猴王的角色,学习并练习投掷的基本方法。

3、幼儿能用正确的投掷方法击中目标物。

活动重点:学习并练习投掷的基本方法。

活动难点:能用正确的投掷方法击中目标物。

活动准备:纸球若干、不同大小的怪兽3只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在音乐伴随下做热身操、进行队列训练。

2、探索与学习:(1)自由尝试:猴子们你们看,今天大王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就是纸球。

现在请你们每人拿一个纸球,找一块空地玩一玩,看看纸球能怎么玩。

你们是怎么玩的?谁愿意来展示一下?(2)学习方法:你们看,刚才XX的这个动作,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投掷。

今天你们就跟大王学习这个本领,我们先学习正面投掷,看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面对前方,右手拿东西向后向上放,上体稍向后屈,重心落在右脚上,右脚用力蹬地,同时右臂向前上方挥动,将物体掷出去。

(3)练习动作:现在我们来练习投掷,我们分男女两组进行,比一比看谁投得远!注意:前面一组投出去、捡完纸球回来,下一组听到口令才能投球,一定要听口令、注意安全,不能打到别的猴子。

第一排听口令,大王数到三就投出去,一、二、三!第二排准备……3、集体游戏:打怪兽(1)我的猴子们真棒,本领练好了!看,那边来了几只怪兽,我们一起去消灭它们!哪知猴子愿意先去探路?我们要跨过小河、钻过山洞、翻过小山,找到怪兽消灭它。

注意:路上有一定的危险,过河时一定不能掉到河里,打怪兽时不能离得太近,小心受伤!我们有3条路,现在选择你喜欢的一条路,行动!(2)观察幼儿动作掌握情况,教师纠正动作,请个别幼儿示范标准动作:跨过小河、钻过山洞、翻过小山,找到怪兽,瞄准目标,准备射击,打!组织幼儿再次游戏。

4、师幼交流:今天,我的猴子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真能干,给自己鼓鼓掌!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消灭怪兽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害怕了吗?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美猴王说课稿

美猴王说课稿

《美猴王》(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美猴王》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美猴王》选自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选取四篇小说,兼及古今中外,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

《美猴王》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西游记》第一回,主要讲述了美猴王的身世和来历。

文章具有充满趣味的情节、生动的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受初中生喜爱,适合初中生开始正式接触小说时的接受能力。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幼稚转向成熟的阶段。

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而且极富想象力和模仿力。

因此课堂上,我处处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为他们开辟思维驰骋的空间。

另外,学生在《空城计》和《美猴王》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小说的三要素,并在头脑有了完整的课文脉络。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学情,特设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分析美猴王的性格特征,理解美猴王集“猴”、“神”、“人”于一身的文学艺术形象。

(二)能力目标:初步学习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美猴王的艺术形象。

(二)教学难点:理解美猴王之美及其现实意义。

五、说教法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本节课我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一)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语言营造生动活泼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步入小说的情境,帮助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二)朗读法入情入境的朗读有利于理解美猴王的形象,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指导学生欣赏小说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问题组织教学,以关键的、能启发学生思考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主旨。

(四)点拨式教学法对课文的内容、关键问题和重难点,我会在学生充分思考、探究后加以点拨,让他们有更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美猴王幼儿园教案

美猴王幼儿园教案

美猴王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美猴王形象,了解其故事背景;2.学习简单的美猴王儿歌、诗歌等;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4.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美猴王故事中的主题,如助人为乐、顽皮调皮等;5.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美猴王形象及故事背景的介绍;2.美猴王儿歌、诗歌的学习;3.美猴王手工制作;4.美猴王故事分析与主题探索;5.幼儿表演美猴王故事。

三、教学过程1. 美猴王形象及故事背景的介绍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具展示美猴王形象,并向幼儿讲述其故事背景。

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增强其了解美猴王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美猴王儿歌、诗歌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选择适当的美猴王儿歌、诗歌,引导幼儿欣赏、模仿、跟唱,并加入动作和节奏感,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 美猴王手工制作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引导幼儿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美猴王的形象,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美猴王故事分析与主题探索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美猴王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分析其中的主题,如助人为乐、顽皮调皮等,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5. 幼儿表演美猴王故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美猴王故事,并在表演中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记录幼儿的表现和进步,进行教学评价。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五、小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可以了解并熟悉美猴王的形象和故事背景,学习美猴王儿歌、诗歌,制作美猴王手工,分析美猴王故事的主题,以及表演美猴王故事。

这些都有助于幼儿的多元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初中《美猴王》教案

初中《美猴王》教案

初中《美猴王》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美猴王》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学习小说中的表现手法,体会语言的特点。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模仿、表演等能力。

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人物形象的把握。

3. 表现手法的分析。

4. 语言特点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西游记》的整体情节,让学生对《美猴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提问:大家对美猴王有什么印象?美猴王的特点是什么?二、故事情节的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美猴王》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高潮和结局。

三、人物形象的把握(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美猴王的形象特点,如聪明、勇敢、机智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分析其形象特点。

3. 各组汇报,教师点评。

四、表现手法的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表现手法,如夸张、比喻、拟人等。

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五、语言特点的体会(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小说中的语言特点,如通俗、生动、简洁等。

2.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特点。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2. 学生课后阅读《西游记》的其他章节,了解整部小说的发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3. 学生对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

4. 学生对语言特点的体会程度。

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

2. 相关的美猴王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建议:1.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 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如分组讨论、表演等。

4. 课后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加深对《西游记》的了解。

六年级语文《美猴王》教案

六年级语文《美猴王》教案

六年级语文《美猴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美猴王》的内容,感受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2.学会通过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孙悟空的形象特点,感受其聪明、勇敢、机智的品质。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三、教学难点1.理解孙悟空的心理变化,感受其成长过程。

2.学会运用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美猴王》的故事背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孙悟空的了解。

2.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孙悟空的形象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孙悟空的动作、语言、心理的句子。

讨论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如聪明、勇敢、机智等。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孙悟空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2.深入分析孙悟空的形象让学生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孙悟空的心理变化,感受其成长过程。

3.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写一段关于孙悟空的故事。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让学生思考孙悟空的故事对他们有什么启示。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2.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美猴王》中的其他人物,如唐僧、猪八戒、沙僧等。

分析这些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以及他们与孙悟空的关系。

3.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美猴王》中的精彩片段。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强调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运用。

4.课堂小结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回顾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2.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美猴王》中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3.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孙悟空的读后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孙悟空的感悟。

美猴王说课稿

美猴王说课稿

教学说案《美猴王》说课稿绥阳县黄枧中学伏洪刚教材分析及处理:这是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四课的教学内容。

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据《开明国文讲义》改动而成。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神话是以神为中心的古代传说。

古代人不能分清人和神的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同人一样的生命,往往借神话去说明一切,把它作为一个民族共同的信仰。

这些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经过后人不断加工而写成的小说,叫神话小说。

)。

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其主体“三部曲”是:“悟空出世及其降伏”、“唐僧身世及取经缘由”、“师徒四人取经经历及修成正果”。

全书以师徒四人取经经历为主体,重点展示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与妖魔鬼怪等一切黑暗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情节。

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一英雄形象。

孙悟空积极乐观,勇敢无畏,不怕困难,敢于斗争,他还扶危济困,恤孤愈寡,嫉恶如仇,为民除害,险恶务尽。

这个形象完全是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和强烈愿望。

这个形象中的美好品德跟斗争精神与“孙悟空”三个字在中国已成为了民族文化中的象征符号。

《西游记》一书的现实意义,则正如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所指出的:“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这正确地概括了本书的宗旨——作为神话小说的社会意义和思想特色——借神话对现实进行的批判意义。

《美猴王》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

课文描述的是石猴(孙悟空)出世、山间生活、探寻水源、发现水帘洞、石猴称王(美猴王)的故事,虽是节选,但结构清楚,情节完整。

对石猴的描述,既抓住猴(动物)的特点,又对它的人性、神性进行展示,在石猴身上达到了人、神、物(动物)的三性统一,从而说明了它称王的必然性。

作为《西游记》全书的开端,已为孙悟空以后事迹的轰轰烈烈作好了坚实的铺垫。

《美猴王》优秀教案5篇

《美猴王》优秀教案5篇

《美猴王》优秀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猴王》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猴王》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能识读运用以下词语:镌瞑目迸裂麋鹿石碣天造地设滔滔不绝力倦神疲2、通读小说,掌握故事情节,理清石猴的来历和成为“美猴王”的经过;3、结合小说对美猴王动作、语言的描写,把握“美猴王”的形象。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上学期期末考试有一道文学名著阅读题:《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参考答案特别提示“美猴王”若写“孙悟空”、“悟空”皆不得分!为什么会把“美猴王”写成“孙悟空”或“悟空”呢?可能没有看原著,特别是没有关注标题和一些细节。

我们要多关注标题,标题对小说中的故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语言精练,每回标题都采用对偶句,非常精彩;对一些重要的情节的和细节要反复地阅读。

有的同学喜欢看影视剧,尽管拍得不错,但不能替代原著阅读;那么“美猴王”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看题【思考与练习】第二题。

二、阅读课文第2段,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的词,说说写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根据记忆,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草木,涧泉,山花,树果,与猿猴为伴,麋鹿为群,夜石崖,朝峰洞。

大家在阅读中注意到了这些词没有,写出了石猴的哪些特点呢?“行走跳跃”“食”“饮”“采”“觅”写出了石猴与其他猴类一样,活泼好动。

和其他孽类友好相处,和它们“为伴”“为群”“夜宿”“朝游”。

这些动作都是他猴性十足的表现。

石猴一出生“却会行走跳跃”,寻找食物,表现他“神”的特点。

“与猿猴为伴,麋鹿为群”,表现出他机智的特点。

这段话,语言结构整齐,词语使用恰当,而且写出了猴子的特点。

这些描写实在太好了!(后文写众猴进洞后“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把“猴性玩劣”的特点表现得惟妙惟肖。

美猴王 教案

美猴王 教案

美猴王教案教案标题:《美猴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美猴王》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美猴王》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 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美猴王》的故事书籍或电子版;2. PPT或教学演示工具;3.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4. 小组合作活动所需的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美猴王》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二、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读故事书籍或电子版;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主要角色有哪些?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故事中有哪些重要的场景或事件?- 你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是什么?三、口语表达(15分钟)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准备一段关于《美猴王》的对话或表演;2.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并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互动。

四、创作活动(20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进行创作活动,可以选择以下其中一个或多个任务:- 设计一份《美猴王》的海报或书籍封面;- 写一篇关于《美猴王》的读后感或故事延伸的短文;- 创作一首关于《美猴王》的歌曲或诗歌。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创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与《美猴王》相关的书籍或故事,扩展他们的阅读广度;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戏剧表演或电影,进一步加深对《美猴王》故事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2. 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学生的创作成果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

《美猴王》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美猴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美猴王》。

课文主要讲述了石猴在花果山上成为猴王的过程,通过描绘石猴的勇敢、机智、顽皮和富有正义感的形象,展现了美猴王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石猴、猴王、水帘洞、七十二变”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美猴王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3. 学会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美猴王的性格特点。

难点: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课文文本3. 美猴王故事图片4. 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美猴王故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美猴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或同桌交流学习。

3. 合作学习(15分钟)4. 课堂讲解(10分钟)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美猴王的故事情节的选择题或简答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美猴王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美猴王的小作文,或画一幅美猴王的故事画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美猴王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可以设计成如下形式:美猴王勇敢机智顽皮石猴猴王水帘洞七、作业设计a. 美猴王是在____山上成为猴王的。

b. 美猴王在____洞里发现了一个秘密。

c. 美猴王有_____变的能力。

2. 写一篇关于美猴王的小作文,题目自拟。

3. 画一幅美猴王的故事画,要求画面内容生动有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讲解,使学生对美猴王的故事情节和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美猴王课文教案范文

美猴王课文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美猴王》课文内容;(2)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美猴王的相关文化背景;(3)分析并理解美猴王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2)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勇敢、智慧、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美猴王的形象特征及性格特点;(2)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结构;(3)美猴王故事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理解美猴王形象背后的深层含义;(2)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及美猴王;(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美猴王的相关文化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美猴王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2)讲解美猴王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2)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美猴王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2. 请学生谈谈对美猴王故事的理解和感悟;3. 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其他章节,加深对古典文学的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理解课文的程度;2. 学生对美猴王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美猴王故事的兴趣。

2. 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验美猴王的性格特点,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语文《美猴王》经典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美猴王》经典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美猴王》经典教案三篇猴王的身世是个美丽的传说,寻找水帘洞的过程成为我们心中流动的风景,如此机灵活泼,敢作敢为的石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美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美猴王》经典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教学目标:1. 抓住动作语言描写来分析石猴形象。

2. 掌握以下词语的字形、字音:镌迸裂麋鹿瞑目石碣天造地设滔滔不竭力倦神疲拖男挈女瞑目蹲身喜不自禁抓耳挠腮3. 练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特点,刻画人物个性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并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的特点。

难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特点,刻画人物个性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开辟:开天辟地。

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天地日月的灵气。

遂suì:于是。

迸裂: bèng 裂开并往四处飞溅。

迸,向处溅出或喷射;突然碎裂。

麋mí鹿:哺乳动物,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个来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

性温顺,吃植物。

宿:sù(住宿)、(宿舍);xiù(星宿);xiǔ(住一宿)山中无甲子:(天干地支)山中生活不分年月。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jiǎ、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xū、亥hài叫作“十二地支”。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六十组干支字为一个周期,叫一个甲子。

玩耍:shuǎ 嬉戏奔:bēn(奔跑);bèn(投奔)滔滔不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

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

瞑míng目:闭着眼。

2023最新-《美猴王》教案【最新3篇】

2023最新-《美猴王》教案【最新3篇】

《美猴王》教案【最新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3篇《《美猴王》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壶知道将不胜荣幸。

《美猴王》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金箍棒”的各种玩法,发展身体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

2、运用课件创设互动的活动情境,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美猴王》课件、2、音乐:《敢问路在何方》、《猴哥》;3、“金箍棒”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4、辅助器材:易拉罐、高跷、平衡木、纸箱、球、地垫等。

活动过程:一、观看课件(一),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跟“美猴王”练本领吧!二、老师(美猴王)带领幼儿(小猴子)进行热身运动。

三、小猴闯关练本领出示课件(二)闯第一关:幼儿自由探索“金箍棒”的不同玩法。

请幼儿表演“金箍棒”的玩法,同伴欣赏。

出示课件(三)引导幼儿欣赏“美猴王”练本领。

出示课件(四)闯第二关:鼓励幼儿探索合作游戏的方法。

教师拍摄孩子活动的照片,在大屏幕上展示,幼儿交流游戏的玩法。

4、出示课件(五)鼓励幼儿在合作游戏的基础上,尝试利用辅助器材进行小组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四、出示课件(六)闯关成功。

音乐响起,放松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游戏。

反思:在开展大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复制》中,我带着孩子玩了“真假美猴王”的游戏,发现他们对“孙悟空—美猴王”这个角色特别感兴趣,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的: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由此生成了体育游戏《美猴王》。

以往体育游戏活动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也不活跃,不能很好的调动孩子的游戏兴趣。

而采用课件不仅能在视觉上、听觉上有很大的改善,还可通过孩子、教师和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方式,提高孩子的游戏兴趣。

于是我自制课件并大胆尝试设计了一堂体育游戏“美猴王”。

《美猴王》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美猴王教案1 -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美猴王》这本名著,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 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智慧。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美猴王》为教学材料,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主题和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美猴王》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学生理解并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文化背景。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并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文化背景。

教学准备:1. 《美猴王》原文和中文翻译。

2. PPT或者黑板和粉笔。

3. 学生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美猴王》的兴趣。

2. 与学生讨论一些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例如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国的传统节日等。

教学展开:1. 让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从《美猴王》中选择一个场景进行剧本表演。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出自己的创造力。

2.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并揭示剧本所展示的主题和文化背景。

3. 学生自行阅读故事中的经典段落并进行讲解,以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4.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并讨论《美猴王》中的主题,并展示他们的探究结果。

5.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确保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正确和深入。

教学结束:1. 在教学结束前,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知识和领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

2. 鼓励学生写下对《美猴王》的感悟和思考,并鼓励他们对中国文化进一步了解和探索。

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小组展示和口头回答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可以布置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与《美猴王》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分享他们的收获。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活动,例如中国书法、剪纸和民间艺术等。

2021年《美猴王》说课稿(语文版七年级必修说课)

2021年《美猴王》说课稿(语文版七年级必修说课)

《美猴王》说课稿(语文版七年级必修说课)《美猴王》说课稿(语文版七年级必修说课)学校实验学校年级七年级姓名课题《美猴王》班级七年七班课型语文课自读课学情分析学生已在《空城计》一课中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进行了学习,完成本课时学习任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美猴王》共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完成文意的疏通及情节的 ___。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___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为一篇自读课文。

课文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中学生阅读。

且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形象,尤其受孩子们欢迎。

课文主要讲石猴从出世到称王的故事,虽为节选,但结构清晰,情节完整,人物性格鲜明,是学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方法的好文章。

作为单元第二篇文章,也起到了巩固学习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语言、动作描写,掌握美猴王的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法与学法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本课时我设计将“研究法”、“比较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小说中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兴趣。

媒体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1.复习:用小标题概括各段内容。

2.导入: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这只叫“美猴王”的孙猴子,他的“美”美在哪里呢?有人评论孙悟空,说他是“神、人、猴”三位一体的一个独特的形象,那么,在本文中,他的“神、人、猴”的特性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美猴王的形象特点。

二、新课教学,分析主人公形象(30分钟)3.分析“石猴出世”与“山间生活”(1)朗读“东胜神洲……朝游峰洞”(2)问题A:石猴与我们生活中的猴子有什么相同之处?问题A-a:这些描写表现了石猴什么特点?问题B:石猴与我们生活右的猴子又有哪些不同之处?4.分析“发现水帘洞”(1)分角色朗读。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美猴王》说课.ppt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美猴王》说课.ppt

2019-9-11
感谢你的欣赏
29
• 结束语:如果大家还想知道石猴
称王以后的故事,就请回去阅读
《西游记》,而且,我国还有许
许多多像《西游记》一样优秀的
文学作品,以后,我们要读好书,
开拓视野,还要用你的生花妙笔,
描绘今天美好的生活。
2019-9-11
感谢你的欣赏
30
(六)练
• 1、说说众人眼中的孙悟空: • 2、拓展延伸 体验感悟 • 3、练习巩固
幽默、富有个性。另有《射阳先
2019-9-11
生存稿》 感谢你的欣赏

10
(二)读
• 1、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 2、划出不懂读的字词,分组讨论
解决疑难。 •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
读 ,其余的学生给予评价。
2019-9-11
感谢你的欣赏
11
检查
镌 juān 迸 bènɡ 裂
麋 mí 鹿
山间生活 识文断字
行为美 发现洞天 聪明灵巧

领猴进洞 具有人类的灵性

被拥为王
“我进去”——胆在超群
言语美
“ ……我们都进去住—也—,热爱
省得受老天的气”
自由
“都随我来”——有胆有识
分组讨论:
“何不拜去我为王”——深
美猴王 “美”在哪里? 2019-9-11
感谢你的欣赏
孚众24 望
解说: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 猴,表现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现 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 奇性。
洞201居9-9-住11 ,被拥戴为王自己的话讲述石猴 来到世上、成为美猴王 的故事,做到有表情, 适当配以动作。
2019-9-11

《美猴王》说课稿

《美猴王》说课稿

《美猴王》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美猴王》的故事和文化背景,并培养他们的戏剧表演和艺术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美猴王》的剧情和人物形象,提高他们的戏剧表演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戏剧和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美猴王》的故事和文化背景,并培养他们的戏剧表演和艺术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美猴王》的剧情和人物形象,提高他们的戏剧表演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准备与《美猴王》相关的剧本和戏服。

了解学生对《美猴王》的认知和问题,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相关的表演指导和艺术欣赏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美猴王》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故事和角色的兴趣和好奇,让他们表达对戏剧的感受和理解。

2. 学习剧情
引导学生学习《美猴王》的剧情和人物形象,通过阅读和分析剧本,让他们了解故事的发展和角色的特点。

3. 表演和欣赏
组织学生进行《美猴王》的表演和欣赏活动,让他们扮演角色,演绎剧情,并观看其他同学的表演,提高他们的戏剧表演和艺术欣赏能力。

4. 创作和展示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美猴王》剧本和角色扮演,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他们的表演才华和艺术创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其他与戏剧和文化艺术相关的活动,如戏剧比赛、艺术展览等。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与表演和艺术欣赏相关的知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猴王出世说课稿(精选4篇)

猴王出世说课稿(精选4篇)

猴王出世说课稿(精选4篇)猴王出世篇1本次三定备课,我心里总是担心,总想上好一点,所以名篇不敢上。

刚好上到这一篇课文,选了本篇阅读文章,想上出点什么?本文又不象《景阳冈》“武松打虎”有这一精彩片段,能让学生模仿大虫的动作,学生们兴趣黯然,印象深刻。

如果要理解孙悟空从石猴-美猴王-齐天大圣-悟空- 行者-斗战胜佛,即自然人于社会人的矛盾斗争,到成为社会人,以至超越社会人带有理性、哲性的感悟这些层次的理解上,也不是一下就能分析得完美的。

只好在名著的语言上想做点文章,通过体会感受语言美来渗透、熏陶让学生们留下点印象。

教材分析:教材使这样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因此,读懂课文是教学的重点。

通过以下几点来解决文章重点的。

1、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3、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

在感悟语言上有三个层次:视觉美;韵律美;意境美。

我相信班上学生的朗读能力,但也不排除所有同学的水平是一样的,在朗读上出现的层次性就很明显。

我就从朗读直观上去感受语言的视觉美:利用小黑板,象诗歌一样抄写文中句段;再通过与白话文的改写比较,感受古典语言的韵律美;通过想象去体会古典语言的意境美。

我想通过课文学习后让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有一些个人的认识,或是喜爱上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再通过课外的兴趣阅读与习作实践,进一步加深学生学习后的印象。

体会古典名著的写作语言特点:1、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美猴王说课稿

美猴王说课稿

美猴王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和意义《美猴王说课稿》是一堂以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西游记》中的形象-孙悟空为主题的语文课。

通过介绍《西游记》中美猴王的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旨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美猴王说课稿》的背景和意义;b. 掌握《西游记》中美猴王的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c. 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导读与写作。

2. 能力目标:a.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c. 提升学生的文学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美猴王形象特点的介绍:a. 外貌特点:黄毛、金色眼睛、绿色皮肤;b. 能力特点:身手敏捷、法术高强、变化多端;c. 性格特点:聪明机智、热爱自由、喜好戏弄、不服从约束。

2. 美猴王的故事情节:a. 孙悟空的诞生和学艺经历;b.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c. 孙悟空西天取经的冒险经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a. 学生对美猴王形象特点的理解和描述;b. 学生对美猴王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归纳。

2. 教学难点:a. 帮助学生理解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角色和意义;b.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导读和写作。

五、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提问和谈话交流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授法:通过课文解读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美猴王的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文学导读和创作,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能力。

4. 实践探究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入美猴王形象和《西游记》。

2. 呈现美猴王形象特点:通过图片或相关文字描述,让学生对美猴王的外貌、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了解。

3. 解读美猴王故事情节:教师讲解美猴王的诞生和学艺经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

4. 小组合作导读:学生分组阅读相关篇章,进行文学导读和分析,提出问题和观点。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美猴王》说课.ppt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美猴王》说课.ppt

2019年8月13
感谢你的观看
29
• 结束语:如果大家还想知道石猴
称王以后的故事,就请回去阅读
《西游记》,而且,我国还有许
许多多像《西游记》一样优秀的
文学作品,以后,我们要读好书,
开拓视野,还要用你的生花妙笔,
描绘今天美好的生活。
2019年8月13
感谢你的观看
30
(六)练
• 1、说说众人眼中的孙悟空: • 2、拓展延伸 体验感悟 • 3、练习巩固
2019年8月13
感谢你的观看
5
•引
•读
•感
•析
•结
•练
2019年8月13
感谢你的观看
6
(一)引
• 1、播放《西游记》动画片的片头曲,让学 生一边听一边跟着唱,再让学生说说歌中 的猴哥还有哪些称号,来引出课题。
• 2、简介《西游记》的相关知识
2019年8月13
感谢你的观看
7
猴哥 猴哥
你真了不得 翻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学生讨论:
美猴王艺术形象的现实意义 。
点拨:a、在猴王的身上,寄托了作 者什么样的愿望和理想?
b、我们今天应从猴王身上学习
些什么? 2019年8月13
感谢你的观看
25
(五)结
2019年8月13
感谢你的观看
26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归纳文章的主题。
2019年8月13
感谢你的观看
27
文章的主题:
石碣 jié
天造地设 滔滔不竭 jié
瞑mínɡ目 喜不自胜 shēng
力倦神疲
2019年8月13
感谢你的观看
12
积累字词:注意音. 形.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猴王》(第二课时)说课稿
虹螺岘中学
唱媛媛
《美猴王》(第二课时)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美猴王》,我的说课内容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一是说课程理念,二是说教材与学情分析,三是说教学目标,四是说教学重点、难点,五是说教法学法,六是说教学准备,七是说教学过程,八是说教学评价。

一、课程理念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美猴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选自《西游记》第一回。

讲述了美猴王的来历。

文章具有典型的情节,有妇孺皆知的孙猴子的鲜活形象,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初中学生喜爱,是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良好范文。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幼稚转向成熟的阶段。

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而且极富想象力和模仿力。

他们不喜欢被动的听课,而是想做课堂的主人;他们不喜欢被动的接受教者的指问,而是想向对方提问题;他们不喜欢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是想用自己的观点解释问题。

因此课堂上,我处处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为他们开辟驰骋的空间。

学生还可以从美猴王身上学习“追求自由、自信勇敢的思想和品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学习其表现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体会美猴王勇敢机智、敢说敢做、深孚众望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作者是如何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集“猴”、
“神”、“人”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的。

2、教学难点:“美猴王”到底“美”在什么地方?
3、教学突破:调动多种方法揣摩艺术形象,引导学生抓住美猴王的动作、语言描写进行感悟。

五、教法学法
在充分分析了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本节课,我采用情境创设法,组织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查阅《西游记》的有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视频,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大闹天宫”的孙猴子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它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那么它是怎样由一个石猴变成了“美猴王”的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大闹天宫”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二)自主复习,温故知新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情节的相关图画,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梗概,回顾课文清晰的层次。

(意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直观、形象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围绕课文让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经过筛选确定三个主要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到底“美”在什么地方?
2、美猴王有哪些性格特点?
3、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体,怎样理解?
教师深入巡视,参与讨论,由学生回答得出以下的答案。

1、引导学生从石猴的身世、行为、语言等几个方面探讨,得出美猴王的“美”表现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这三个方面(利用多媒体投放出对此的概括)作者通过这三方面生动的描写,刻画了美猴王这个令人喜爱的形象。

2、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这是个聪明灵巧、本领高强、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猴王。

3、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

猴,表现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

(意图: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体验感悟,拓展延伸
1、讲《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的其它故事,并简单分析其性格。

课前布置学生到阅览室阅读《西游记》,选中其中一回做好准备。

要求:(1)用普通话讲,不念稿,不背稿;(2)吐字清晰,语言流畅,有感情;(3)分析性格要抓住主要的描写方法;(4)听故事要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评故事要从多方面加以评论。

2、本文是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良好范文,请同学们学习本文的表现手法,写一篇200~300字的短文。

(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意图:在学生自读、讨论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课外知识加以储备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养成勤练笔的习惯,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五)总结提升,巩固迁移
1、在《猴哥》的歌声中作画。

2、编排现代版《西游记》。

3、瞑目遐想,再
现课文情节。

(意图:学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自选内容进行才艺表演,巩固知识,迁移能力,体验尝试的快乐。

时间有限可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
美猴王
吴承恩
聪明灵巧身世不凡
本领超群勇敢超群
有胆有识言能服众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
八、教学评价
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一些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纳入的学习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法指导上,重点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注重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让趣味贯穿课堂始终,收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