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全国卷高中生物高考备考系列:高考真题对照与回归课本-学术小金刚系列
(完整版)近八年高考生物选修一全国卷+地方卷真题汇编,推荐文档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1.2018•新课标Ⅰ卷(15 分)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
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 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1)M 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一抑制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 M 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答出两点即可)。
氮源进入细菌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 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该方法能筛选出产生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 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 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2. 2018•新课标卷Ⅱ(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
(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在照射前,适量喷洒,可强化消毒效果。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5)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
3.(2017•新课标Ⅰ卷.37)(15 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 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
2019高考生物二轮必做2018高考生物试题真题试卷全国新课标卷3卷试题理综生物真题含答案解析
选择题 【详解】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 ,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 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 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H2O、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 器官是乳酸,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 可以合成ATP,D正确,所以选C。 【点睛】光合作用虽然暗反应消耗了ATP,但光反应阶段利用光能合成 了ATP;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底物,不是产物。
3卷
选择题
3卷
2.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 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 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 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 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增殖、生物膜、细胞膜及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细 胞增殖都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功能有将 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出入细胞及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
3卷
选择题 3. 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D )
3卷
A. 细胞外K+43;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 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 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解析】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 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 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 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 、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点睛】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要注意 静息状态时,即使钾离子外流,膜内钾离子的浓度依然高于膜外。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1卷及参考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一蛋白质复台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台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台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台物中含有RNA聚台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王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台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断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生物(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二、非选择题7.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三年高考2018-2019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实验分析和设计含解析_2256
专题18 实验分析和设计1.(2018全国Ⅰ卷,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答案】C2.(2018天津卷,5)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
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C. 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答案】C【解析】在t1~t2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和t3产生CO2的速率相同,所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
3.(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高考生物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
高考生物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肖念东摘要:本文以大量的实例,论述了一些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正确回归课本,从而提高学生高考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回归课本高效复习正文进入12月,高考的一轮复习接近尾声,学生在一轮地毯式的复习中,生物学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也出现了一个我没有料到的奇怪现象:原以为一轮复习后,学生做简单基础题是没问题了的,可是学生在做简单题时,就像在做难题一样,也很吃力,好像什么知识也不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到学生中了解,终于发现了问题:关键的关键是学生轻视课本,丢了课本,每天就是捧着复习资料和题目啃。
我们知道,虽然高考的试题年年在变,但不变的是编制试题考查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们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条件。
高考的每一道试题其实就是某些知识点的体现,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试题包含的知识点的多少呈一定的相关性,知识点越多,试题相对难一些。
尽管高考遵纲不遵本,能力的要求可以超出课本,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越是基础的知识,越是具有广泛的迁移性。
我们只有夯实基础,自身的各种能力才能有发挥的机会。
那么,如何把“双基”打扎实呢?回归课本是明智之选。
因此在许多备考资料以及专家讲座上出现最多的一个有关二轮复习的名词就是“回归课本”,看来“回归课本”的重要性是毋庸多言的。
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怎样通过回归课本实现高效复习呢?看了一些资料中回归课本的指导方法,大多分为三步:通读,精读,研读。
就是要学生把教材读三遍。
讲得很有道理,但过于理想化,可操作性不强。
生物高考四本书,这么多知识点,看一遍就要很多时间,很少有学生会读两遍三遍。
就算读了,又有几个学生能够达到我们设想的那些阅读层次呢?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谈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2018-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I卷)试题及解析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理科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浅议高三生物复习如何回归教材
浅议高三生物复习如何回归教材作者:杨宝慧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8年第06期进入高三生物复习以来,不少学校、教师和学生沉迷于“题海”战术,学生也把主要精力放在应对各式各样的复习资料而脱离了教材。
生物知识点多且杂,学生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导致核心概念不清、原理不明、规律混乱,知识结构散乱无章。
新课程高考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查考,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因此,高三生物复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深刻回归教材,立足基础、以教材为本,以教材为纲去组织高三生物复习。
本文基于高考试题分析,对高三生物复习过程回归教材进行研究,探索高三生物高效复习的教学方法。
一、回归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基本概念既是知识结构的基本单元,又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学科认知结构要以事实、概念、原理、规则等为基本要素,其中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
如果把知识结构比喻为一个生物体,那么构成这个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就是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前提条件,是培养科学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名词概念,它们是抽象的,学生往往不易于理解。
学生要根据考试说明中每个章节的考点,通读教材,识记课本中的基本概念特别是黑体字和结论性语句,因为这些黑体字和结论性语句往往是答题的落脚点。
例如近几年新课标理综全国卷中考查过以下黑体字内容: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例题1.(2012新课标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该题选项D中就考查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2018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00分)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6.00分)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6.00分)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6.00分)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6.00分)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6.00分)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二、非选择题7.(9.00分)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生物(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卷一、单选题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二、实验题7.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2.(6分)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3.(6分)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4.(6分)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5.(6分)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6.(6分)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250、500、0 B.250、500、250C.500、250、0 D.750、250、0二、非选择题:共54分。
全国卷一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详解
答案: DBACDC
二、非选择题 29.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 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 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 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 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 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 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质参与DNA复制则该蛋 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 中含有RNA聚合酶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
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
加的方式是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
分解
者通过
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9.1协同进化或答共同进化 2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 的生存提供机会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 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38.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博耶H. Boyer和科恩S. Cohen将非洲爪蟾核糖体蛋白基因与质粒
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了表达该研究除证明了质粒可以作
为载体外还证明了
答出两点即可
2体外重组的质粒可通过Ca2+参与的
方法导入大肠杆菌细胞
;而体外重组的噬菌体DNA通常需与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 是: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 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 中含有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 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 的渗透压感 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2019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课本——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人教版高考三轮复习教材回扣系列专题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知识要点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是否符合基因 区别连锁基因和自由组合基因双显:黄圆4种基因型显隐:黄皱2种基因型隐显:绿圆2种基因型双隐:绿皱1种基因型定律实质与各种比例的关系附:1: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项目研究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附表2:由亲本基因型推断配子及子代相关种类及比例(拆分组合法)二、考向诊断1.判断下列有关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和测交实验的叙述(1)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雌配子和基因型为YR的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2)在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的F2中,与F1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占1/4( )(3)F2的9∶3∶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F2的黄色圆粒中,只有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是杂合子,其他的都是纯合子( )(5)若F2中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有120株,则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约为60株( )(6)若双亲豌豆杂交后子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基因型一定为YyRr×yyrr()2.判断下列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内容及相关适用条件的叙述(1)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可以自由组合( )(3)某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说明此性状一定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4)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 )(6)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参考答案:1、(1)×.(2)√.(3)√.(4)×.(5)√(6)×。
生物知识点高考回归课本
生物知识点高考回归课本生物是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然而,随着考试的改革与发展,一些考生可能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应试技巧和题型训练上,而忽略了对课本知识的系统掌握。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归生物课本,以一些重要的生物知识点为例,探讨其内涵与应用。
一、细胞膜与细胞器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结构,起着守护和选择通道的作用。
它具有半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与细胞膜内部结构相比,细胞器更具复杂性。
其中,线粒体是能量的主要生产者,负责细胞呼吸过程;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高尔基体则负责分泌和细胞内物质的调节。
通过关注细胞膜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机制。
二、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呈现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分为等位基因和显性基因等多种类型。
通过遗传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和变异机制。
除此之外,进化是生物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涉及到物种的变异、适应和继承。
通过对进化过程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种形成和分布的原因,认识到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三、免疫与生物技术免疫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机体对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和机制。
免疫系统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通过白血球等免疫细胞的参与,构建了机体对抗病原体的防线。
另外,生物技术也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利用生物体的生理与遗传特性,开展DNA的克隆、基因转导等研究,为医学和农业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物质循环中,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是最为重要的三个循环过程。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栖息地等多个层面,通过研究物种的关系、营养的流动和生态位的分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提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五、植物与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生殖与发育是生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选试题【3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选试题【3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选试题【3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一定会遗传给子代C.物理、化学、生物因素都可能引起碱基对的改变D.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答案】C【解析】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的碱基序列,因此基因突变一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A错误。
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这与基因突变发生在哪种染色体上无关,B错误。
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C正确。
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基因频率改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因果关系,D错误。
2.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年数AA(%)Aa(%)aa(%)第一304030年第二255025年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依据表格中的基因型频率计算得出,第一年A的基因频率是50%,a的基因频率是50%;第二年A的基因频率仍是50%,a的基因频率也是50%,说明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3.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作为分析细胞周期的依据。
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二倍体植物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真题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真题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小鼠皮肤组织皮肤细胞培养细胞1培养细胞2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C.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D.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答案】C【解析】图示甲过程是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第一步——获取动物组织,为了避免杂菌的污染,应进行消毒处理,A项正确;乙过程表示将皮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可用胰蛋白酶消化,B项正确;丙过程表示由组织细胞培养到细胞系的过程,小鼠细胞是二倍体细胞,其细胞系大多数为有限细胞系,能继续培养下去具有异倍体核型的连续细胞系很少,C项错误;丁过程表示通过选择或纯化从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株的过程,细胞株具有异质性,D项正确。
2.某动物的基因S和T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仅含一种显性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
若SSTT和sstt个体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相互自由交配,则F2群体中T的基因频率是 ( )A.40%B.45% C.50%D.60%【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F2中只有S_T_和sstt两种类型的个体,S_T_中有S_TT和S_Tt,在F2中的比例分别为3/10和6/10,sstt在F2中的比例为1/10,故T的基因频率=3/10+1/2×6/10=60%。
3.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物像,则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答案】A【解析】随着放大倍数增大,视野变暗,因此在相同的光圈下,甲视野较乙视野亮,A项正确;甲是低倍镜下看到的图像,若换成高倍镜,则视野范围变小,故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并不是都能观察到,B项错误;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玻片右移,甲、乙的物像均向左移动,C项错误;高倍镜观察时需要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后再移到高倍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晰,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生物备考专题研讨2014-2017年高考真题与课本对照课标卷的命题者就是拿着人教版教材命题的,课标卷的命题不会超出课本的范畴我们知道,生物学科知识是由很多学科概念支撑起来的,而每个概念又包含很多个事实。
生物学事实浩如烟海,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高中阶段的教学和考试不可能穷尽所有生物学事实。
那么教学中,我们必须掌握什么生物学事实?当然是课本上已经介绍过的事实!不服?我们用一些高考题大题的课本原文填空题目来论证“课标卷的命题者就是拿着人教版教材命题的”这一观点,请看:近几年全国卷考过的“课本原文填空”2014课标I卷29节选(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
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分)。
2014课标II卷30节选(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3分)。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
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
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2分)。
2016课标II卷30节选(1)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分)(2015 年课标 III 卷 40 节选(4)与克隆羊“多莉(利)”培育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
(3 分)2016 课标 1 卷 31 节选(2)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2分)2016 课标 III 卷 31 节选(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
丰富度是指 (2 分)。
2015 课标 I 卷 30 节选(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 0.01%的肾上腺素 0.2 mL 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___(1 分),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_______ 2 分),血压恢复。
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_______(1 分)(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015 课标 I 卷 31 节选(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2 分)(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2015 课标 I 卷 40 节选(4)人的免疫系统有________癌细胞的功能。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2 分)2015 课标 II 卷 30 节选(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____________的速率(1 分),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2 分)。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1 分)。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2 分)。
(答出一点即可)2015 课标 II 卷 39 节选(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_________,胡萝卜素是_________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017课标I卷31节选(3)在人体内,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2017课标II卷31节选(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
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3分)2017课标II卷37节选⑷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脂肪转变为。
2017课标III卷29节选⑶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分裂间期的特点是(答出1点即可)。
2017课标III卷30节选⑶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答出两点即可)。
⑷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答出两点即可)。
不看课本的情况下,你能答得跟标准答案(课本内容)一样吗?下面再列举几道选择题,不然估计还是有一些朋友不服气。
例1(2017课标I卷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答案:D例2(2017课标I卷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答案:B例3(2017课标II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值过程相同答案:C例4(2017课标II3)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酶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答案:C例5(2017课标Ⅲ3)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答案:A例6(2017课标Ⅲ4)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童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例7(2017课标Ⅲ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答案:B例8(2016课标II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答案:C例9(2013课标II卷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答案:D例10(2016课标II卷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答案:C例11(2015课标I卷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是的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C例12(2012课标卷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必修一125-126页)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答案:D例13(2015课标II卷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酶体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答案:D例14(2015年课标II卷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