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植物类
第七章 植物类·果核类
第七章植物类·果核类《中药炮制》>各论第七章植物类·果核类吴茱萸『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
『常用名』吴萸、吴于子。
『产地』四川、广西、湖北、湖南等地。
『采收季节』4~5月采摘。
『炮制方法』拣去柄梗,筛尽灰尘,每10斤纯药用甘草半斤煎汁后,捞去甘草,加适量温水倒入缸内或盆内,再将吴茱萸投入甘草水内,泡半小时,捞起滤干水分,放簸箕内晒干,以降低毒性。
为减除燥性,则用清炒法,取泡好的吴萸,投入锅内,用文火拌炒至颗粒裂开变焦黑色即可。
也可用盐水炒,先取净药放盆内,用开水泡1小时,捞入簸箕内凉干,再投入锅内,每斤药用15克盐化水拌炒至发香气取出,焙干。
还可用黄连水炒。
『用量』1~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陈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常用名』广陈皮、新陈皮、苏红皮、樟头红、习张、土皮、苏红、广皮。
『产地』广东、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
『采收季节』10~12月。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抢水洗净,捞入筛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2分宽丝片,晒干也有不洗的,先用板刷刷去灰尘,再行剪片,若需降低酸性,也可用清炒法,取药片投入锅内,用文火炒至有焦点即可。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虫。
青皮『来源』本品为芸香植物橘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或幼果。
『常用名』花青皮、个青皮、扣青皮、泗花、花皮。
『产地』福建、江西、四川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出新。
『炮制方法』扣青和个青,先拣去杂质和灰尘,投入缸内,冬春季用温水,夏秋季用冷水浸1小时,捞入筐内,滤干水分,再放缸内,润透取出刨片或切片晒干。
泗花青皮一般不制饮片,洗净剪成4块即可。
若取其入肝胆止痛,则用醋炒,每斤药片用醋3两,洒入药片内,润片刻,后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待冒烟时,投入药片放入锅内拌炒至深黄色,以降低其燥性。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
中药炮制学——炮制方法各论及其主要药物
中药炮制学——炮制方法各论及其主要药物中药炮制学是指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过程的学科,炮制方法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化加工工艺进行处理,以便提高药效、改善品质、降低毒性或改变药性的方法。
下面,我将就中药的炮制方法及其主要药物进行详细的论述。
中药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炒、烧、煮、浸、炙、炸、研、煅等多种不同的操作方式。
炒是指在炒锅中炒制,常用于一些干燥性草药的炮制,如茯苓、白术等;烧是指在火上直接烘烤,常用于一些带壳的药材,如茉莉花、麦冬等;煮是指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继续煮制一段时间,常用于一些草本植物的炮制,如黄芪、当归等;浸是指将药材浸泡在水中,以提取有效成分,常用于一些硬质药材,如海石、石决明等;炙是指将药材放在火上烤制,常用于一些具有寒性的药材,如阿胶、牛黄等;炸是指将药材放入炸锅中进行炸炒,常用于一些植物硬性物质的炮制,如皂角刺、木香等;研是指将药材研磨成细粉,常用于一些需要外用的药材,如冰片、水银等;煅是指将药材放在高温中进行熊制,常用于一些含金属元素的药材,如雄黄、朱砂等。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和药效。
比如炒制可以去除一些杂质,减轻或改善中药的味道;煮制可以破坏药材细胞结构,使有效成分更容易溶解;浸泡可以提取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炙烤可以加强中药的温热性质;炸制可以去除中药中的不良物质;研磨可以增加中药的细腻度和可溶性;煅制可以提高中药的烧灼性。
通过合理的炮制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同时减少其毒性和不良反应。
下面,我将就中药炮制方法的一些主要药物进行详细介绍:首先,茯苓是一种常用的草本药材,它的主要炮制方法是炒制。
炒茯苓可以去除其表面的杂质,使其品质更加纯净,同时减轻其寒凉性质,增加其温热性。
其次,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它的主要炮制方法是煮制。
煮黄芪可以破坏其细胞结构,促进有效成分的溶解和释放,增加中药的药效。
再次,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它的主要炮制方法是炙制。
炙当归可以加强其温热性质,增加中药的活血行气作用,并改善其味道。
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
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中药材是中国传统的宝贵资源,它们来源于天然植物和动物,经过炮制和加工后,用于医药治疗。
中药材主要分为草本药材、矿物药材和动物药材三大类,其中草本药材占据了绝大部分。
以下是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分为以下几个大类介绍:一、地上部分草本药材:1.苍术:苍术又名长苍术,为姜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祛湿、疏通经络,治疗腹痛、腹泻等病症。
2.大黄:大黄又名黄麻,为中国四大名草之一,主要用于清热、泻火、通便。
3.甘草:甘草又名甘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解毒、润燥、养阴。
4.金银花:金银花又名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感冒、咽炎等病症。
5.苦参:苦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二、根茎类草本药材:1.白术:白术又名苍术,为姜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健脾和胃、温中止呕。
2.甘草:甘草又名人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益气养阴、清火解毒。
3.何首乌:何首乌又名续断,为蓼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肝肾、乌发戴发。
4.黄芪:黄芪又名北芪,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益气养血,增强免疫力。
5.当归:当归又名女贞子,为伞形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血活血,调经养颜。
三、果实类草本药材:1.枸杞:枸杞又名红果,为茄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滋阴补肾、明目养颜。
2.菊花:菊花又名茼蒿,为菊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3.丹参:丹参又名赤术,为唇形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红枣:红枣又名枣,为大枣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血、养心安神。
5.玫瑰果:玫瑰果又名野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润肠通便、降脂抗菌。
以上是部分地上部分、根茎类和果实类草本药材,还有许多种类的草本药材未能一一列举。
它们在中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的疾病治疗和保健。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中药材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或误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中药材,如矿物药材和动物药材。
中药材全草类炮制规范
七、全草类千层塔QiancengtaHERBA HUPERZIAE【来源】本品为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 (Thunb.) Trev.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末、秋初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泥土,干燥。
7~8月间采收孢子,干燥。
【炮制】千层塔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千层塔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混合。
根须状。
茎一至数回两叉分支,顶端常具生殖芽。
完整叶片披针形,长1~3cm,宽2~4mm,锐尖头,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锯齿,基部渐狭,楔形,仅有主脉1条,纸质。
孢子叶和营养叶同形,绿色。
气微,微略苦、辛。
【性味与归经】苦、辛,平;有小毒。
归心经。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止痛,除湿,清热解毒。
用于跌打损伤,劳伤吐血,尿血,痔疮下血,白带,肿毒,溃疡久不收口,烫火伤。
【用法与用量】5~15g,煎汤或捣汁;外用适量,水洗、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处方应付】写千层塔、蛇足草均付千层塔。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伸筋草ShenjincaoHERBA LYCOPODII【来源】本品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炮制】伸筋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伸筋草为不规则的段,茎、叶混合。
茎细圆柱形,略弯曲,315表面淡黄绿色;质柔软,切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
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先端芒状,全缘,易碎断。
无臭,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5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伸筋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Ⅷ)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炮制方法是将草药进行加工处理,以增强草药的疗效或降低其毒性。
炮制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炙:将草药置于火上烤热,使其表面出现微微焦黄。
这种方法常用于寒凉性的草药,如柴胡、陈皮等,可用于祛寒解表。
2. 炒:将草药放入干炒锅中进行炒制,使其变得干燥、香气四溢。
炒制方法常用于补益类中药,如黄精、枸杞子等,可增强其滋补功效。
3. 焙:将草药置于火上加热或烘烤,使其变得干燥。
这种方法常用于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如丹参根、当归等,可用于活血化瘀。
4. 温灸:将草药置于纱布中,放置在患处,用艾叶进行温灸,使草药渗入患处。
这种方法常用于外治类中药,如艾叶、益母草等,可用于温经散寒。
5. 泡制:将草药浸泡在水中,使其成为药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中药饮片的加工,如人参、黄芪等,可用于调理气血。
6. 蒸制:将草药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使其变得柔软易煮。
这种方法常用于牛黄、龙骨等矿物类草药,可用于清热解毒。
以上是中药的常见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草药的性
质和用途。
在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以确保草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炮制技术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技术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炮制方法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药材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包括炮制、制曲、制丸、制剂等,使其达到理想的药理活性。
炮制是中药炮制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炮制处理,可以改变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增强中药的药理作用,降低或消除中药材的毒性,提升药效,改善药物的滋味等。
本文将介绍中药炮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炮制方法。
一、基本原理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蒸馏、煎炒、浸泡等炮制工艺,改变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使其达到理想的药理活性。
其中,加热可以使中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蒸发,从而降低中药的毒性;蒸馏可以使中药材中的有机酸、酮等成分挥发,提高中药的药效;煎炒可以使中药材中的蛋白质、多糖等成分凝固,增强中药的稳定性;浸泡可以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增强中药的药效。
二、常用炮制方法1. 炒制法炒制法是指将中药材放入炒锅中,用小火慢慢炒制,使其变色、香气四溢。
这种方法常用于炮制一些木质类的中药材,如陈皮、杜仲等。
炒制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炮制的要求而定。
2. 煨制法煨制法是指将中药材加水煮沸后,用小火慢慢煨炖,使其变软烂。
这种方法常用于炮制一些根茎类的中药材,如人参、黄耆等。
煨制的时间和水量需要根据中药材的特性而定。
3. 炙制法炙制法是指将中药材放入火上烤炙,使其外层变得焦黑。
这种方法常用于炮制一些块茎类的中药材,如白术、山药等。
炙制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控制好,以免过火损失中药的有效成分。
4. 炮制法炮制法是指将中药材放入炮制罐中,用文火炮制,并配合不同的炮制剂,如盐、酒、醋、蜂蜜等。
这种方法常用于炮制一些动物性的中药材,如鹿茸、牛黄等。
炮制的时间和火候需要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炮制的要求而定。
5. 浸泡法浸泡法是指将中药材放入溶剂中浸泡,使其溶解并提取有效成分。
这种方法常用于炮制一些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的中药材,如黄芩、白蒺藜等。
浸泡的时间和溶剂的选择需要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炮制的要求而定。
中药植物全草炮制法
植物类·全草类瞿麦『来源』本品为石竹科植物瞿麦的干燥地上部分。
『常用名』去麦、瞿麦穗。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冬春季用温水抢洗,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2分长横片,晒干。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灰尘。
扁蓄『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扁蓄的干燥地上部分。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夏季采收,嫩者佳。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冬春季用温水抢洗,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先切去须根,再切成2分长横片,晒干。
『用量』9~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灰尘。
紫苏叶『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嫩枝及叶。
『常用名』苏叶、紫苏。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7~8月采。
『炮制方法』取鲜紫苏拣去杂质,洗净,切成2分长横片,晒干。
『用量』3~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紫苏梗『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
『常用名』老苏梗、苏梗。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7~8月采。
『炮制方法』鲜品:除去根切成2厘厚斜片,晒干。
干品:冬春季用温水稍浸片刻,夏秋季用冷水稍浸片刻,捞起捆好,上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成2厘厚斜片,晒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麻黄『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产地』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采收季节』秋冬季采。
『炮制方法』去杂质,用温水略泡片刻,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先将根选出,后切成3分长横片、晒干。
制麻黄绒:取切好麻黄,放研槽内,用手轻轻研成绒状取出,筛去灰尘,备用。
炙麻黄:每斤药片用蜂蜜2~3两,倒入锅内炼开,再投入药片拌炒,至金黄色摊冷,以疏散不粘手为佳。
『用量』1~6克。
『贮存』装箱内,炙者装瓷缸内,防潮。
麻黄根『炮制方法』取根,春冬季用温水洗,夏秋季用冷水洗,捞入筛内,上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成2分长横片,晒干。
中药植物类叶类炮制法
植物类·叶类侧柏叶『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与叶。
『常用名』侧柏。
『产地』各地皆产。
『采收季节』11月采收。
『炮制方法』放入簸箕内揉散,摘去小枝梗、筛净灰尘。
若取其止血,则炒炭,用文火拌炒,至焦黑色取出。
放地摊冷。
『用量』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
枇杷叶『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叶的干燥叶。
『常用名』杷叶。
『产地』南方各地。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收。
『炮制方法』先用板刷,刷去叶上绒毛,放入盆内,用清水洗净毛灰,取出滤干水分去柄,切成2分宽丝状晒干。
若取其润肺和胃,则用蜜炙,每斤药片用蜜4两加开水3两溶化,待锅烧热,将蜜水倒入锅内炼开,投入药片拌炒,至金黄色,取出摊冷,以疏散不粘手为佳。
『用量』9克。
『贮存』装箱内盖好,炙品用磁罐装,防潮。
艾叶『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常用名』圻艾。
『产地』湖北圻州等地。
『采收季节』5~7月采收。
『炮制方法』将艾叶放簸箕内摊开,拣去杂草,摘去柄,筛去灰尘。
若取其止血,则炒炭,用文火拌炒至黑色。
炒时注意,如锅内发现火星,立即洒水拌熄,取出摊冷。
若取其入肝,活血止痛,则用醋炒,每斤药用醋二至四两,洒入药内,稍润片刻,投入锅内炒至焦黄色,取出摊冷(防火)。
制艾绒:将艾叶放石臼或研槽内研成绒状即可。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灰尘。
番泻叶『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叶。
『常用名』泻叶。
『产地』印度、南阳等地。
『采收季节』4~5月采收。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尽灰尘,折去梗棒。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盖好。
淡竹叶『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产地』湖南、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6月间采收。
『炮制方法』取原药切去根,拣去杂质,拍去灰尘,切3分长横片,晒干。
『用量』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
淫羊藿『来源』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形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
『常用名』仙灵脾、三枝九叶草。
中药炮制)
『用量』干品9克,鲜品15克。
『贮存』装箱内保管。
木贼草『来源』本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
『常用名』木侧草、节节草。
『产地』东北、陕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收。
『炮制方法』拣去杂草,四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滤干润2~3小时,取出切3分长横片,晒干。
『用量』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第七章 植物类·根及根茎类党参『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
『常用名』台党参、潞党参、炒党参、纹党。
『产地』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四川、湖北。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拣去杂质,冬季用温水抢洗,春夏秋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去芦,切顶头片及马蹄片,有切6分长横筒,晒干。若取其和中补气,则用蜜炙,每斤药片用蜜3~4两,倒入锅内,炼开,再投入药片拌炒至金黄色,摊冷,以疏散不粘手为佳。若取其和脾健胃,则用米炒,每斤药片用米3两,投入锅内,米药同炒,至深黄色为度。也可用麦麸拌炒法和清炒法。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摘去粗枝,作青蒿梗用,用水抢洗净,捞入筐内,滤干水份,当时切片2分长晒干。鲜品不用水洗。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附:青蒿梗『炮制方法』取根去细枝,春冬季用温水,夏秋季用冷水浸1小时左右,捞起滤干水,切斜片2厘厚晒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产地』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采收季节』秋冬季采。
『炮制方法』去杂质,用温水略泡片刻,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先将根选出,后切成3分长横片、晒干。制麻黄绒:取切好麻黄,放研槽内,用手轻轻研成绒状取出,筛去灰尘,备用。炙麻黄:每斤药片用蜂蜜2~3两,倒入锅内炼开,再投入药片拌炒,至金黄色摊冷,以疏散不粘手为佳。
中药炮制学复习材料
1、三部炮制专著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编撰《雷公炮炙论》明代缪希雍《炮炙大法》清代张仲岩《修事指南》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概念?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研究的内容: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
2、中药炮制学的制法和制则分别是什么?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品标准》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炮制规定》是中药饮片炮制必须遵循的法规。
3、炮制〔各种辅料炮炙〕对升降浮沉性味归经的改变包括哪些内容?1.生升熟降2.酒制升提3.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气味和质地,转化其升降浮沉,使药物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
中药炮制降低毒性的主要途径?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3.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4、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哪些?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物疗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6.便于调剂和制剂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8.矫臭矫味,利于服用中药炮制对苷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以及无机盐类成分的影响〔包括讲课时强调的具体个药〕?生物碱类:1.净选加工的影响:由于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分布不一,经过净选加工可以区分药材含生物碱的不同部位。
2.水制的影响:水溶性的生物碱因在切片浸泡过程中溶于水而受损失,故应尽量缩短与水接触时间,采取少泡多润的方法,以免影响药效。
3.加热制的影响:各种生物碱具有不同的耐热性,有的在高温情况下不稳定,发生水解、分解的变化。
4.辅料制的影响:酒制可利于某些生物碱的溶出。
醋为弱酸,可使游离生物碱转化为生物碱盐溶于水,易被水煎出来。
对于生物碱类药物有效成分:性质稳定――加热或用辅料处理,如元胡用醋制不耐热――软化、切片、生用,如石榴皮、山豆根水溶性――少泡多润,如槟榔、苦参有毒成分----通过炮制,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成分,如川草乌;或者除去其毒性成分苷类:1.水制的影响〔苷类药物大多数易溶于水和乙醇,特别易溶于水〕:水制时应采取少泡多润,如甘草、大黄、秦皮。
炮制
中药炮制学——炮制方法各论及其主要药物
中药炮制学——炮制方法各论及其主要药物第一节炒法一、目的(一)炒黄法的目的1.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疗效“逢子必炒”,如牵牛子等。
2.缓和或改变药性如槐花炒黄缓和苦寒之性。
3.破酶保苷,保存药效如槐花、芥子等。
4.降低毒性如苍耳子、牵牛子生用有小毒,炒黄后毒性降低。
5.除去药材中部分水分,防止其发霉、变质。
(二)炒焦法的目的1.增加药物消食健脾作用如山楂、神曲等。
2.减少药物刺激性山楂炒焦有机酸含量降低,刺激性减小。
3.缓和药性栀子炒焦缓和苦寒之性。
(三)炒炭法的目的增强或产生止血等作用。
(四)麸炒法的目的1.增强疗效:如白术经麸炒后,可增强补脾作用。
2.缓和药性:如枳实经麸炒后药性缓和。
3.矫臭矫味,清洁药物。
(五)米炒法的目的1.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
2.降低药物的毒性:如红娘子、斑蝥。
3.矫正不良气味:如斑蝥、红娘子。
(六)土炒法的目的增强药物补脾止泻的功能。
如山药。
(七)砂炒法的目的1.增强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
如狗脊、穿山甲等。
2.降低毒性。
如马钱子等。
3.便于去毛。
如马钱子、骨碎补等。
4.矫臭矫味。
如鸡内金、脐带等。
(八)蛤粉炒法的目的1.药物质地酥脆,便于制剂和调剂:如阿胶等。
2.降低滋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如阿胶等。
3.增强某些药物清热化痰的功效:如阿胶。
(九)滑石粉炒法的目的1.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如象皮。
2.降低毒性及矫正不良气味:如刺猬皮、水蛭等。
二、操作方法(一)炒黄的操作方法药物置热锅内,文火(或中火)炒至药物较原色加深,鼓起,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判断火候的方法:1)对比看浅者至黄色,深者至较生品色加深;2)闻香气炒至透出药物的固有气味;3)听爆声加热种皮膨胀爆裂的声响;4)形态变化膨胀鼓起,甚至爆裂开花;5)看断面掰开种子断面呈淡黄色。
(二)炒焦的操作方法药物,置热锅内,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黄色或焦褐色,有焦香气逸出时,出锅,摊开晾凉。
中药炮制21种方法-你知道几种?
黄、薄荷等,较粗的一般可切成长O.6-lcm的段,如藿香,佩兰等。
(5)花、果实和种子类:较大的或难以干燥的果实可切成片,约切成3—4片,如山楂,木瓜等;有些果皮可切成丝,宽约o.5-lcm,如瓜蒌;花和较小的果实,种子一般不切。
由于药物软硬不一,大小不一,除了少药材可以干货直接切制外,一般都须通过不同程度的水浸、水洗,喷洒淋水等法,使其湿润回软后才可切制,也有需要先经烘煨、蒸软后才能切制的。
润药的办法可归纳为:水浸法,如槟榔等;水洗法,如威灵仙等;沉水法,如桂枝等;喷水法,如枳壳、薄荷等;淋水法,如荆芥、藿香等。
润切法,如三棱、莪木等;蒸切法,如鸡血藤、肉苁蓉、黄芩等;煨切法,如木香、肉豆蔻等;烘切法,如独活、当归等。
总之,切片既利于药材的干燥和制剂时的粉碎,又便于配方时的称量和煎药时有效成分的煎出。
11、捣:是将药物打碎或打烂的方法。
量多者放石臼内捣,量少者置冲筒内冲击捣碎,如生姜捣汁、鲜生地捣汁、砂仁捣碎等。
12、敲:用铁锤或木锤将坚硬的药物敲击成小块或碎粒.如磁石、牡蛎、石决明,海蛤壳等。
杏仁、桃仁、蒌仁以手工或机械敲压扁,麦冬可敲后去心。
13、碾:将药材置碾槽(铁船)中碾碎或成粉。
14、簸、箩、筛:都是用来除净药物中的非药用部分和杂质,去掉叶屑可用簸法,除去枝梗可用筛法,除净灰屑可用箩法,一般都是同时采用的净杂方法。
15、劈,锯:将粗、大长枝,难以切片的药物,先行劈小或锯短,如松节、茯神木、鸡血藤,鹿角、柘木等。
16、轧、榨法:轧法现将药物轧成二片,或轧曲在一起,如川楝子、枳壳,现已改机械切片。
榨法,用榨床榨去药物中之油质,以减去毒性和刺激性,如巴豆霜、千金子霜、蒌仁霜;生姜捣烂后榨取姜汁,煎膏滋药时榨取药汁。
水制将药材用水洗、浸泡等方法加以处理,称水制法,其目的是使药物达到洁净(除去杂质、异物、非药用的盐分、泥沙、秽恶气味等),使植物类药物变软,便于切片;使矿物类药物质地纯净,细腻、同时能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
动物类饮片和植物类饮片的比较研究
动物类饮片和植物类饮片的比较研究引言:饮片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形式,是中医药理论在实践中的产物。
饮片是将草药或者动物材料干燥、制成片状或者片剂。
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动物类饮片和植物类饮片是两类常见的饮片,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功效。
本文将对动物类饮片和植物类饮片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在传统中医药中的应用和优缺点。
1. 动物类饮片的特点与应用动物类饮片是指由动物材料制成的中药片剂。
其制作过程包括干燥、研碎、炮制等工艺。
常见的动物类饮片有鹿茸、蝉蜕等。
动物类饮片常用于治疗滋补、壮阳等症状,具有补虚强壮、滋阴养血等功效。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效,尤其适用于一些体虚、气血不足的人群。
2. 植物类饮片的特点与应用植物类饮片是指由植物材料制成的中药片剂。
其制作过程包括干燥、切割、炮制等工艺。
常见的植物类饮片有人参、黄芪等。
植物类饮片常用于调理气血、益气养阴等症状,具有补气生津、调节免疫力等功效。
植物类饮片在中医药中积累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经验,常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
3. 动物类饮片与植物类饮片的比较(1) 药物属性比较:动物类饮片的补益功效相对较强,适用于体质虚弱的人群;而植物类饮片则更适合补充气血,对于一些需要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的人来说效果更好。
(2) 营养成分比较:动物类饮片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植物类饮片富含丰富的活性物质、植物鞣质等。
从营养成分的角度来看,两者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3) 药效与副作用比较:动物类饮片常用于滋阴补虚、壮阳等功效,但其药性辛热,容易引起体内火旺等副作用;而植物类饮片则相对温和,通常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因此,选择合适的饮片应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来决定。
(4) 临床应用比较:由于动物类饮片和植物类饮片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在临床上有着不同的应用领域。
动物类饮片常用于调理阴虚阳亢、补充气血不足等症状;而植物类饮片则适合治疗体虚、气血两亏等症状。
50种常见中药的来源功效性状炮制作用
1.麻黄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
蜜麻黄润肺止咳。
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3-15g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的段。
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细纵脊线,节上有细小鳞叶。
切面中心显红黄色。
气微香,味涩、微苦。
炮制作用:生品长于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蜜麻黄长于宣肺平喘。
麻黄绒功似麻黄而力稍逊,多用于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的风寒感冒,蜜麻黄绒功似蜜麻黄,但作用缓和,适用于表证已解而咳喘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2.薄荷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3-6g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段。
茎方柱形,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具纵棱线,棱角处具茸毛。
切面白色,中空。
叶多破碎,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
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
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3.柴胡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3-10g性状:北柴胡本品呈不规则厚片。
外表皮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和支根痕。
切面淡黄白色,纤维性。
质硬。
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片。
外表皮红棕色或黑褐色。
有时可见根头处具细密环纹或有细毛状枯叶纤维。
切面黄白色,平坦。
具败油气。
炮制作用:柴胡生用生散力强,多用于解表退热。
醋柴胡长于疏肝止痛,鳖血炙柴胡能填阴滋血,长于清肝退热。
4.知母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6-12g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类圆形的厚片。
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色,可见少量残存的黄棕色叶基纤维和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第九批品名名目及内容根、根茎类豆蔻壳蒲包草根青果核胡颓子根南瓜子凌霄根草豆蔻蜘蛛香草果仁桃树根功劳子穿破石白胡椒桑树根朝天子铁包金地肤子酸模肥皂子果实、种子类白茄子曼陀罗子樟梨子广天仙子瓜蒌子万年青子桂丁香银花子桂花子大风子红豆蔻马蔺子莱菔子白平子- 棕榈子六轴子甜瓜子水苦荬甜石莲水蜈蚣芦子荜澄茄乌韭棉花子北瓜蒲种壳绿豆莳萝子榧子石仙桃桑椹光明子桃仁西青果荜茇蒲葵子豆蔻草类矿物类大金牛草咸秋石红旱莲草大青盐绒线草无名异百蕊草密陀僧牛筋草云母石酢浆草铅粉田字草银硝-灯笼草铁落点地梅银朱丁葵草腰黄肺形草铜绿狗舌草针砂狗尾草胆矾盒子草皮硝碎米荠雄黄苍耳草水银西小草青铅薄荷藤、木、茎枝类动物类萝藦藤龙骨锁阳龙齿豆蔻壳doukouke(讨论稿1)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壳。
【通用名称】白蔻衣、白蔻壳、白豆蔻壳、蔻壳。
【炮制】将原药除去残留种子等杂质,筛去灰屑。
【性状】本品呈多裂瓤瓣状或半圆形,长1~1.8cm。
外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三条纵向槽沟及隆起线,两端可见突起的柱基及圆形果柄痕。
内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
体轻,质脆,易纵向碎裂。
气芳香,味微辛凉。
【检查】杂质不得过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A)。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
归肺、脾、胃。
【功能与主治】行气宽中,和胃止呕。
用于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用法与用量】 3~5g。
【贮藏】置干燥处。
豆蔻壳质量标准起草讲明参照原药典标准115页原规范176页豆蔻壳收载于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依照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对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重新修订的要求,修订了白豆蔻壳的质量标准,并增订了白豆蔻壳的水分、杂质等检查项目。
具体结果如下:一、来源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二、炮制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中药炮制发芽法解释
中药炮制发芽法解释
中药炮制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制剂方法之一。
炮制的目的是通过加热、烘干、发酵等方法,使中药材的活性成分变化、转化或减少,从而提高其药效、降低毒性或改善口感。
发芽法是炮制中的一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蕨类、豆类、谷类等植物。
其步骤为:
1.选择新鲜、无霉点、大小、厚薄均匀的药材;
2.浸泡:将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水深要恰好有药材表面,浸泡时间根据药材的不同而定;
3.发芽:浸泡完成后,将药材取出,放入有透气性的容器中,用湿毛巾或水喷雾器保持药材的湿润,放在通风、光线适宜的环境中,让药材发芽;
4.整理:当药材的根部、芽头发育良好时,将其取出,并用清水清洗干净,晒干或烘干。
发芽法可以提高药材的药效,增加药用价值。
例如,发芽的豆类能大幅增加其营养价值,发芽的麦芽具有较高的消化酶活性,能改善肠道消化。
但此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中药材,发芽后的药材口味和药用效果也有所改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采用。
中药的制作方法
中药的制作方法中药,作为传统的中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中。
中药是通过对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的提取和加工而制得的药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制作方法。
1. 鲜草药制法:将新鲜的植物草药根茎叶或整棵植物直接晒干或低温烘干后贮存。
在需要使用时,可以直接煎煮或研磨成粉末进行制剂的调配。
2. 干燥草药制法:将采摘的植物草药晒干或低温烘干至适当的含水量,然后储存。
在需要使用时,可以直接煎煮或研磨成粉末进行制剂的调配。
3. 蒸制法:将某些草药用温水浸泡或煎煮后,再放入蒸锅中进行蒸制。
通过蒸制,可以提高草药的活性成分含量,使其更适合制作一些需要炮制的药物。
4. 炮制法:对一些特殊的中草药,在蒸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
炮制通常包括炒制、炙烤、灸烧等方法,以增加草药的活性成分,或改变其性能、味道和药效。
5. 研磨制法:将干燥的草药用研磨机或其他工具将其研磨成细粉末,以便于制剂调配和使用。
6. 水煎法:将草药加入水中,煮沸一段时间,使草药溶解其中,提取出有效成分。
待水剂浓缩后,可以饮服或加入其他制剂中。
7. 酒浸法:将某些中草药用白酒或黄酒等低度酒浸泡数天至数月,以提取草药的有效成分。
浸泡后的酒可以直接饮用或用于制剂的调配。
8. 水蒸馏法:对于一些植物的精油制剂,可以采用水蒸馏法进行提取。
将草药加入蒸馏器中,在蒸汽的作用下,提取出植物精油。
9. 异质复方制法:将多种中草药组合在一起制作复方。
根据具体的配方,可以采用煎煮、浸泡、蒸制等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草药进行处理。
中药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具体的草药和制剂要求,选择适当的制法非常重要。
中药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草药本身的特性、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以及保证制剂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药典规定和生产工艺要求,以确保中药药效的稳定和有效性的发挥。
同时,合理的制作方法也能够提高中药的口感和可接受性,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类·果核类吴茱萸『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
『常用名』吴萸、吴于子。
『产地』四川、广西、湖北、湖南等地。
『采收季节』4~5月采摘。
『炮制方法』拣去柄梗,筛尽灰尘,每10斤纯药用甘草半斤煎汁后,捞去甘草,加适量温水倒入缸内或盆内,再将吴茱萸投入甘草水内,泡半小时,捞起滤干水分,放簸箕内晒干,以降低毒性。
为减除燥性,则用清炒法,取泡好的吴萸,投入锅内,用文火拌炒至颗粒裂开变焦黑色即可。
也可用盐水炒,先取净药放盆内,用开水泡1小时,捞入簸箕内凉干,再投入锅内,每斤药用15克盐化水拌炒至发香气取出,焙干。
还可用黄连水炒。
『用量』1~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陈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常用名』广陈皮、新陈皮、苏红皮、樟头红、习张、土皮、苏红、广皮。
『产地』广东、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
『采收季节』10~12月。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抢水洗净,捞入筛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2分宽丝片,晒干也有不洗的,先用板刷刷去灰尘,再行剪片,若需降低酸性,也可用清炒法,取药片投入锅内,用文火炒至有焦点即可。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虫。
青皮『来源』本品为芸香植物橘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或幼果。
『常用名』花青皮、个青皮、扣青皮、泗花、花皮。
『产地』福建、江西、四川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出新。
『炮制方法』扣青和个青,先拣去杂质和灰尘,投入缸内,冬春季用温水,夏秋季用冷水浸1小时,捞入筐内,滤干水分,再放缸内,润透取出刨片或切片晒干。
泗花青皮一般不制饮片,洗净剪成4块即可。
若取其入肝胆止痛,则用醋炒,每斤药片用醋3两,洒入药片内,润片刻,后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待冒烟时,投入药片放入锅内拌炒至深黄色,以降低其燥性。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
枳实『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
『常用名』江枳十、川枳实、苏枳实。
『产地』四川、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采收季节』5~6月采收。
『炮制方法』取原药用簸箕,簸去灰尘和杂质,冬春季用阴阳水(即冷热水),夏秋季用温水浸1~2小时,捞起滤干水,投入缸内,上盖湿布,每日翻动,润透取出,切片或刨片2厘厚,晒干。
若取其暖胃行滞,则用麦麸炒,每斤药用蜜炙麦麸3两,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待冒烟时投入药片拌炒至金黄色,取出筛尽麦麸。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
枳壳『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未成熟果实。
『常用名』江枳壳、川枳壳、苏枳壳。
『产地』四川、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7~8月采收。
『炮制方法』先挖去瓤,洗净灰尘,春冬季用阴阳水,夏秋季用温水浸1~2小时,捞起滤干水分,放缸内,上盖湿布经常翻动,润透取出,用铁甲板压扁,或用铁锤锤扁,切片晒干,为缓和其攻破之性,增强理气和胃之功,用麦麸炒,炒法同枳实。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木瓜『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成熟果实。
『常用名』宣木瓜。
『产地』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安徽、浙江、福建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收。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投入缸内,冬春季用阴阳水,夏秋季用温水浸1~2小时,捞入蒸笼内,蒸上汽1小时,切片或刨片,随拿随切,切后晒干。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金樱子『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果实。
『常用名』金英子。
『产地』湖北及长江以南各省。
『采收季节』10~11月采收。
『炮制方法』取原药剪去柄,放箩筐内擦去刺,放清水中洗净灰尘晒干。
金樱子肉,取净药切开,挖去种籽及绒毛,洗净晒干。
『用量』12~18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连翘『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
『常用名』连翘衣、连翘壳、元翘、元召。
『产地』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8~10月采收。
『炮制方法』取原药用中眼筛,筛去芯及灰尘,放竹箩内在水中淘净,取出晒干。
也有用朱砂拌连翘,取净药1斤,洒入清水,润10~20分钟,装入罐内,缓缓撒上飞朱砂12克盖紧,两手将罐摇动3分钟后,略停1~2分钟取出晾开。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瓜蒌子『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成熟种子。
『常用名』瓜蒌子、蒌子、瓜蒌仁。
『产地』浙江、江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收。
『炮制方法』鲜瓜蒌,用刀切成两半,将子挖出放火灰内,用手擦去瓤后,放清水中洗净瓤和灰,晒干。
清炒瓜蒌,取净药投入锅内,用文火拌炒至炸响有香味即可。
若用于脾胃虚弱者,需要制霜用时,取瓜蒌子若干斤,放入锅内拌炒至焦枯色,取出摊冷,研末筛过,将吸油草纸铺入簸箕内,再将药粉倒入草纸上摊匀,放太阳下晒,每天研一次,换纸一次,反复数次,以油吸尽即可。
此制法最好在6月。
若用蜜炙,每斤药用蜜3两,倒锅内炼开,投入瓜蒌子,拌炒至金黄色取出。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鼠。
霜装瓶内盖好。
诃子(附:诃子肉)『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果实。
『常用名』词黎勒。
『产地』云南、广西、印度。
『采收季节』9~10月采收。
『炮制方法』取原药装麻布袋内撞去灰尘,筛净,打破去核用。
生用清肺利气。
为增强止泻作用,则用清炒法,取纯药投入锅内炒至深黄色,即可。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
榧子『来源』本品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干燥成熟种子。
『常用名』水子。
『产地』江苏、浙江、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后采收。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生用去壳打碎。
为增强消食则用炒榧子,将锅烧热,投入榧子,炒至深黄色为度。
用时去壳。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
山茱萸『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常用名』山萸肉、酸枣皮、萸肉、枣皮。
『产地』浙江、安徽、河南、陕西等地。
『采收季节』10~11月采收。
『炮制方法』生萸肉,将原药筛去灰尘,放簸箕内,拣去核,留肉药用。
若取其收敛作用,将拣净核的萸肉,每斤药用红醋2两,入盆内或缸内,投入枣皮同拌,常翻动使其全部吸透均匀,再放入蒸笼内蒸上汽,取出晒干。
『用量』9克。
『贮存』装缸内或罐内闭盖,防灰尘。
枸杞子『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
『常用名』甘枸杞、西枸杞、枣杞、枸杞、贡果、枣王。
『产地』宁夏、甘肃、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7~9月采收。
『炮制方法』将生枸杞子原药用小眼筛,筛去灰尘、并拣去蒂和细梗,晒干即得。
若取其减去滋腻性,将拣尽枸杞子投入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稍有焦点为度。
『用量』9克。
『贮存』装入罐内或纸包好,放入石灰缸内,或硫磺箱内,封闭。
乌梅『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常用名』酸乌梅。
『产地』四川、福建等地。
『采收季节』5月采收。
『炮制方法』将原药拣去杂质,筛去灰尘,抢水洗净晒干。
若取乌梅肉,将洗净乌梅晒干敲碎,剥去核,取肉即成。
要取其增强收敛作用,将洗净乌梅每斤药用红醋2两拌匀润透,投入蒸笼内蒸至上汽,取出晒干或烘干。
若取其减退酸性,则将乌梅,投入锅内,炒至表皮起焦枯斑点即可。
『用量』9~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枯燥、虫蛀。
山楂『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常用名』冬山楂、片山楂、山楂核、南山楂、焦楂。
『产地』山东、河南、湖北、浙江。
『采收季节』8~10月采收。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脱落的核即得,生用。
若取其止泄作用,将山楂投入锅内,用武火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黄褐色为度,若取其治肠炎,下红白痢。
将净山楂投入锅内,用武火炒至外表黑色为度。
『用量』9~12克。
『贮存』装箱内,闭盖,防潮。
桃仁『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常用名』单桃仁。
『产地』河南、湖北。
『采收季节』6~7月。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灰土,将桃仁放入盆内,用开水泡5~10分钟,其皮鼓起,及时取出,用手去皮或略用二块木板擦去皮,再用清水洗一次,捞起滤干水份,晒干后,簸去皮取得。
如用炒桃仁,将锅烧热投入桃仁,用文火炒至焦黑斑点即可。
『用量』3~9克。
『贮存』用缸装加盖,防潮,防虫,防走油,防变色。
杏仁『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味苦的干燥成熟种子。
『常用名』杏仁、光杏仁。
『产地』河北、河南等地。
『采收季节』4~6月采收。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灰尘投入盆内,倒入开水盖好,其皮鼓起,用手去皮,或用木板擦去皮,晒干,簸去皮。
为增强温肺散寒,则炒杏仁,将锅烧热,以去皮的杏仁投入锅内炒至黄色为度。
为取其利气减少滞滑,则制杏仁霜,取去皮的杏仁,研成细末筛过,用吸油草纸铺在簸箕内倾入杏仁末,放太阳下晒,以油透换纸,去尽其油方可。
『用量』3~9克。
『贮存』装缸内加盖,防潮,防虫,防走油变色。
备注:①开水泡的时间不能太长,趁热去皮。
②要晴天操作,否则去皮杏仁不能晒,发油变黄。
使君子『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果实。
『常用名』君子仁、君子肉、君子。
『产地』四川。
『采收季节』9~10月采收。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灰尘,同时打碎。
若取健其胃作用,将锅烧热,投入使君子,炒至有香味为度。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白果『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干燥成熟种子。
『常用名』银杏。
『产地』四川、广西、河南、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9~10月采收。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灰尘,用时打碎:若取温肺益气,即炒白果投入锅内,用砂炒至其壳炸裂,取出筛去洗净后以木棒打碎,取仁即得。
『用量』6~9克。
『贮存』装铁箱内,加盖防虫。
酸枣仁『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常用名』枣仁。
『产地』河北、内蒙古、河南、山东、陕西、辽宁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出新。
『炮制方法』筛去灰尘,簸去硬壳,生用治胆热,润大肠。
若取其酸温收敛,则将枣仁投入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香为度。
若取其宁心安神用猪心血炒,每斤药用猪心血2两,拌入枣仁内,先用猪心血润枣仁候其吸透,润3~5小时吸干后,将锅烧热,投入枣仁,炒至深黄色为度。
『用量』9克。
『贮存』装铁箱内加盖,防潮湿及虫蛀。
芡实『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常用名』鸡头包、剪芡、北芡实、苏芡实。
『产地』江苏、安徽、山东、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9~10月采收。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和硬壳,若取其治慢性泄泻,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候冒烟时投入芡实,炒至黄色为度。
『用量』9~12克。
『贮存』装铁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薏苡仁『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仁的干燥成熟种仁。
『常用名』苡米、苡仁米、米仁、薏米仁。
『产地』河南、杭州、贵州、福建、河北、辽宁等地。
『采收季节』8~10月采收。
『炮制方法』将苡仁除净杂质,洗净,晒干,生用富有蛋白质,清热补肺,治肺痈、肠痈,肺萎咳吐脓血。
若取其消食健胃作用,炒苡仁,将洗净苡米投入锅内,用锅铲不断翻动,炒至黄色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