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律思考:以辽宁省为视角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投入和力度,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对于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我们需要理性思考,深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需要理性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政府加大了对住房问题的关注和投入,建立了以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了一部分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
但与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缓慢,与城镇化进程不相适应;二是保障性住房分配机制不够公平和透明,很多低收入群体难以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惠;三是建设和管理成本高昂,造成了资金浪费和资源浪费;四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损害了政府形象和民众利益。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影响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我们需要理性思考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当前新时期,政府需要更加注重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要加大对住房保障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投入,提高住房保障政策的覆盖面和供给水平。
要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增加住房保障的可操作性和公平性,建立健全的住房保障分配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体能够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惠。
要加强对住房保障建设和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提高住房保障的效率和透明度,防止出现腐败和浪费现象。
要加强住房保障制度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保障住房保障制度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理性思考和深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不断加大对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和力度,加强改革和完善,才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惠,实现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在新时期下,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是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基本要求,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合理性。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基本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是合理的和必要的,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需求。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现实性。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对住房需求的压力越来越大。
加强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能够有效缓解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发展保障性住房也是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可行性。
我国有着丰富的住房资源和巨大的经济实力,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资金支持和保障。
可以通过国家财政补贴、土地利用权收益等方式筹集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
可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可持续性。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不仅仅是提供一套房子,更重要的是帮助低收入人群摆脱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需要制定科学的住房政策,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提高住房供应的质量和效率。
还需要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培训和扶持,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让他们真正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保障性住房是我国推进城市化和促进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举措之一。
然而,在保障性住房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财政资金不足、政策体系不完善、市场化运作不到位、社会协同机制不够等方面,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财政资金不足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依赖于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但我国地方政府财务状况不容乐观,财政支出压力巨大,多数地方政府难以承担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巨大资金投入。
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往往需要长期负债,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
因此,如何优化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二是探索灵活的融资模式,积极引入包括债券融资、公募基金等多种融资手段,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三是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住房租赁权和住房承租权等金融衍生品,将保障性住房资源进行有效规划、配置和使用,实现风险可控和效益最大化。
二、政策体系不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包括住房保障政策、住房补贴政策、公租房制度等方面,但我国仍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部分地区缺乏与保障性住房相关的具体政策规范,导致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另外,各地的政策实施方案也存在差异,导致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执行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将全国政策和地方政策结合起来,建立统一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框架;二是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增强公众的政策意识,提升政策落实的积极性和效果;三是加强政策的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不当做法,为政策的落实提供科学依据。
三、市场化运作不到位市场化运作是保障性住房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市场化运作还不够成熟,居民对市场化运作的接受度不高,市场化程度不高也限制了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应。
此外,市场化运作还需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推动保障性住房的市场化发展。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引言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导致住房需求不断增加。
现有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无法满足广大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导致一些人仍然无法解决住房问题。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有待提高,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存在质量不过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着执行不力、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在面对保障性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角色,共同推动保障性住房事业的健康发展。
【字数:290】1.2 问题意识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需求量远远超过供给量,导致了市场上保障性住房的价格居高不下,一些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
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虽然得到供给,但是居住条件却比较差,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规范性,一些政策执行主体与实际执行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了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只有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事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现状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有限,许多低收入家庭仍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
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住房安全隐患。
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运营不够规范,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和评估标准,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保障性住房的供需矛盾突出,需求量大于供给能力。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和新就业群体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住房需求增加,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导致一些低收入家庭依然无法解决住房问题。
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的思考
受保障性住房条件 后如何回购其 房, 并使住房进入下一轮 的 申 定, 否则 一旦 申领永久享 受 , 成保障性住 房“ 利 固定化 ” 造 福 的 问题 。因此 , 尽快弥补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的漏洞显得尤 为必
2 .保 障性住房制度体系的逐步健 全。19 年 7月, 国务 领程 序, 98 《 在此方面无论 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缺乏具体 的制度规
、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历程
在住房领域实行住房商 品化和社会化 以后 , 为满足 中低 收 赁 住 房 的指 导 意 见》以及 《 于 鼓 励 民 间 资 本 参 与 保 障 性 安居 关
入 家 庭 的 住 房 需求 , 过 十 几 年 的 实 践 , 国 已经 初 步 形 成 多 工程 建设有关 问题的通知》 经 我 等一 系列规章制度 的 出台, 标志着
法 及 各 部 门所 颁 布 的规 章 和 办 法 , 以及 各 省 、 、 市 自治 区 制 定 的 健全 以廉 租住房制度 为重 点、 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
各种规定、 办法等 。
一
困难 的政 策体 系” 《 。 廉租住房保 障资金管理办法》 《 、 廉租住房 保障办法》 《 、 经济适 用住房管 理办法》 《 、 关于加快 发展公共租
政经祝 点
完善我 国保 障性住房制度体 系的思
龙 颖
203) 0 0 1 ( 上海徐房[ 团】 集 有限公 司, 上海
保障性住房制度是政府对保 障性住房 的供给 、 购置等环节 市低收入家庭 的住房 困难 作为维护群众 利益 的重 要工作和 住 进行干预 、 调控的法律法规 的总称 。包括 国务院文件、 通知 、 办 房 制度改革 的重要 内容 , 强化政府 公共服 务的职责 , 加快建立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供应不足、质量不高、政策体系不完善、购买者倾向于炒作等。
供应不足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量较少,很难满足需求。
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供应不足的情况更为严重。
这导致了保障性住房的排队时间长、需求者等待时间长。
质量不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施工质量和居住环境可能不尽如人意。
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存在建筑质量不达标、设施简陋等问题。
这不仅不符合保障性住房应有的基本标准,也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政策体系不完善是制约保障性住房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专门的法律、政策和规范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政策执行的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一些优抚对象、军转干部等在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时存在困难和不公平的情况。
购买者倾向于炒作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一些购买了保障性住房的人员,并非真正的住房需求者,而是将其作为投资手段进行炒作或者租赁获取经济利益。
这种现象不仅严重扰乱了保障性住房的市场秩序,也严重影响了真正的住房需求者的利益。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增加供应量,提高满足住房需求的能力。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居住环境达到符合标准。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监督,防止不正当行为和腐败现象发生。
还应加强购买者的资格审核和监管,防止保障性住房被倒卖或用于炒作,确保住房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障性住房是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只有通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人有住房的社会目标。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保障性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是一个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
对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进行理性思考,寻求更好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度建设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住房价格的主要因素。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既不能干预市场价格自由形成,也不能盲目扩大政府住房保障范围。
过度的政府干预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造成巨额浪费和资源浪费。
制度建设应该尊重市场规律,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住房供应的市场化程度,推动形成多元化的住房供给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政策调控应灵活多样在制定保障性住房政策时,应该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需求、市场变化和政策效果进行精准调控。
政策不应一刀切,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
也要充分考虑政策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避免短期政策的效果与长期目标相悖,应该建立健全的政策执行体系和监督机制,保证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效果评估。
三、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差距日益凸显。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应顾及城乡统筹,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推动多层次城乡居住区建设。
在城市中,要推动棚改、城中村改造等项目,提高城市住房供应水平;在农村中,要加强农民住房保障政策,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也要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推动城市扩建和城市规划,统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促进资源配置和人口流动的合理化。
四、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的监管和服务。
政府应该加强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监管,防止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住房保障政策的公平、公正执行。
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思考论文
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思考【摘要】如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住房,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本文定义了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的作用,并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与分析,结合金融与法制对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改进与完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现状问题;完善制度;法制建设1 保障性住房的含义与作用1.1 保障性住房的含义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又叫政策性住房,主要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几种形式。
1.2 保障性住房的作用分析有利于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调节宏观社会结构。
住房保障体系也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它的成熟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宏观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稳定房地产投资增长,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进而带动内需增长,推动消费升级。
有利于调控房市,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供求结构性矛盾,抑制房价的刚性上升,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理性运行。
2 保障性住房现状问题思考2.1 经济适用房存在问题2.1.1 经济适用房群体的错位和越位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而出台的政策。
在我国,经济适用房虽然是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却阴差阳错照顾了中高收入者。
2.1.2 经济适用房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经济适用房只确立了一个简单而粗略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交易指导办法,并没有相应地建立一套完备、细致的操作模式、监管办法。
经济适用房在销售过程中面临资格审查,由于机制不完善,无法对申购者进行详细的身份审查,所以申购者可能用虚假资料骗购经济适用住房。
退出机制的制定同样比较迫切。
2.2 廉租房存在问题2.2.1 资金来源和出资主体不明确。
廉租房的三大资金来源,即:地方财政中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之后的费用;土地出让净收益中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基金。
浅析辽宁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辽宁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刘三强刘博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4年第02期【摘要】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建筑业整体发展的重点工作,是关系民生问题的核心工程。
辽宁省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以及切实解决中低等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然而,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从辽宁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着手,对其现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为促进辽宁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对策文章编号:1673-0380(2014)02 -0005-01一、辽宁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辽宁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一直处于稳步进行状态,直到“十二五”规划之后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010年辽宁省计划完成保障性住房34万套,超额完成任务。
2011年辽宁省完成建设37.1万套保障性住房,远远超出中央下达任务33.79万套的指示。
2012年辽宁省完成建设保障性住房24.44万套,超出预计21.89万套的建设量。
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辽宁省近几年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积极为中低等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
二、辽宁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问题(一)建设资金匮乏,来源单调辽宁省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但是相比过大的保障性住房需求量,资金依然缺乏。
中央政府每年都会逐层下发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但是由于受到地方财政收入以及执政业绩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对加强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投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准入与退出机制尚不完善(1)准入机制。
保障性住房是一种国家利民政策的住房,具有价钱低的特殊属性。
保障性住房的售价远远低于同期商品性住房的价格,这也引发了很多不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请资格的人为了利益而通过特殊渠道获得保障性住房购买权。
而辽宁省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准入机制尚不健全,仍然存在投机行为和权力寻租的现象。
(2)退出机制。
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还存在一些漏洞,对获得保障性住房居住权的居民缺乏长期统计与调查,造成很多已经脱离贫困的人群依然享有保障性住房居住权,而真正需要保障性住房的人群却被拒之门外。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思考摘要:近年来,我国针对中低收入者提出了建设保障性住房这一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力求住有所居,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政府部门、房地产商、保障对象的寻租现象。
本文从寻租理论出发,阐述了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保障性住房立法、监督等建议。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寻租;监管一、研究综述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中出现的寻租行为,雷光辉(2011)提出寻租行为导致行政效率降低,市场紊乱,由此提出了两点应对措施:加强公众参与及多方监管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马靓(2011)提出要推动保障性住房项目良好发展,必须从规范政府职能、建立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努力。
综上所述,对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中的寻租行为的研究并不多,但已取得初步成果,本文在对保障性住房寻租行为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
二、我国保障性住房实施中的寻租行为(一)“寻租”的含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经济人假设”,认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这里所讲的寻租活动也是以“自利”为出发点来解释人类行为的。
所谓“寻租活动”,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
在现代更为常见的也是更为高级的寻租方式则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
这类寻租行为往往采用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办法。
寻租现象广泛存在于现代市场经济中,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分配也不例外。
(二)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中的寻租行为目前,保障性住房的房源主要分两大类:新建房屋和收购房。
新建房屋分为出售的经济适用房和出租的廉租房和公租房等;收购房通常包括空置楼盘、老旧公房、改造危房等。
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和建设来说,主要是政府间接出面,通过招投标选择房地产开发商,给予其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间接补贴,通常是土地行政划拨、免收土地出让金、开发贷款优先发放等,这些优惠政策对开发商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对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思考
住房保 障关 系民生 、 惠及百姓 , 是我 国历 届 中央政 府 的工作 重 的住房 困难家庭 , 但其 中一部分 中低 收入家庭不 满足廉租房 申请条 心之 一 , 党 中央历来重视解决城市居 民住房 问题并建立 了一套解决 件 可又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经济适用房 ; 或不满 足经济适用 房申请 条 中低收入家庭 住房问题 的住房保 障体 系。 可 以说现行 的住房保障制 件 又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商品住 房。 这样的“ 夹心层” 家庭有一定的购 度对 改善 居民住房条件 发挥 了很大作用 , 但是也暴露 出许多不足 。 买能力 , 但 由于政策 限制或保 障房 面积设置 的不合理 导致 无法 享受 1 我 国 住 房 保 障 制 度 的 现 状 国家 的保障政策 。 我国住 房保 障体系的设立可 以从 1 9 9 8 年说起 。1 9 9 8年我 国取 2 . 3保障房建设任务分配不 合理 , 不能 做到按需建设 。 自从国 消了实施 多年 的福 利分房制度 ,当年 国务院发布的 2 3 号 文件标 志 家把住房保障工作任务完成情 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 内容 以后 , 着房改新 政的开始 , 同时也宣告 了福利分房制度 的终结 和住 房市场 各地政府确实加大 了保障房建设力度 , 但各 省政 府给地方 政府下达 化的开始 , 与此 同时 以经济适用房为主 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保 障体系 的保 障房建设 目标缺乏科 学性 。 保 障房需求量小 的地方给了很大的 正式登上历史 舞台。 建设 任务 ;明明需要 租赁型房源却 给了许 多销售型 保障房建设 任 据相关统计数据 来看 “ 从1 9 9 8年至 2 0 0 2年 , 全 国共 完成经 济 务 , 这样的硬性 指标性任务使 的一些地方政府不得不 为了完成考核 适用住房投 资 3 9 5 9 . 6 7亿元 ; 经济适用住房竣工 面积达 4 2 8 5 7 . 6 0万 任务而把财力物力投入到不该投人的地方 , 导致有很 多城 市的销售 平方米 ;经济适用住房 的竣工 量 占商品住宅竣工总量 的 4 1 . 2 %, 也 型保 障房卖不动 , 租赁型保 障房却又分不到。 就是说 , 经济适用住房 已经 占了中 国住宅的半壁江 山。” ( 摘 自中国 2 . 4保障房运 行机制不完善 。我 国保 障房资格审批基本都是采 房地产信 息网 ) 从此数据来看我 国的经济适用住房规模 已经十分庞 用 “ 申请— —审批——公示 ” 这样的程序 , 这个程序需要房产 、 民政 、 大, 应该 能够满 足广 大 中低收入者 的购房需求 , 而为什 么实际上并 工 商 、 公安等 各部 门的配合 才能完成 , 但 目前各个部 门无法进行 有 没有起 到其应有 的效果 呢? 究其原 因我们发现在住房市场化的初期 效地沟通和配合 。拿最重要 的家庭 收入认定来说 , 目前我 国并 没有 很 多人都 对新 政的实施持观望态度 , 虽然政府 限定 了经济适用 房的 个人 财产 、 信 用方面 的相关 管理体系 , 要 调查一个家庭 的年收入 并 利润空间 , 但经济适 用房价格却也不 断上涨 , 与普通商 品房差价不 非易事 , 特别是针对一些家庭 的隐性收入 和固定 资产 的调查难 以进 大, 而 相关配套设施 标准却不如普通 商品房 , 可 以说 当年 经济适 用 行 。 另外保 障房退 出机制的缺失也是影 响住房保障制度健康发展的 房很 难与商 品房 界分 ; 经济适用房 的房型面积如何 确定 , 销售对象 个环节 。 部分享受租赁型保障房的家庭 随着 自 身经济状况的改善 资格 如何 审定 , 经济适用 房如何管理规范等问题不够 明确 。另外 资 已不再符合保障资格 可仍继续 占 用 这些 住房 , 结果导致大 量轮 候家 格 审核不 规范 , 且当年的一些经济房主要是 以单位 自建为 主并 未完 庭无法正常人住 , 使得保 障房失去 了它应有 的保 障作用 。我国的住 全推 向市场 , 所 以导致在一些 地方 经济适用住房并没有被 中低 收入 房保障政策可以说已运行 多年 , 应该依据这些年 的发展经验 和教训 家庭 购买 , 偏离 了它应有的 目标 ; 当时房屋 面积普遍 偏大 , 中小 户型 尽快去完善去建立科 学有 效的运行机制 , 并将其列入法律法规 。 供应量少 , 而中低收入者真正能够消费起的只有那些 中小户型 的房 总体来看 , 我 国现行 的住房保 障制度 是还是行 之有效 的 , 只是 屋; 可 以说在住房保 障制度实施 的初期 , 经 济适用住房失 却 了其本 其 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 响了其保 障作用 的发挥。 当然我个人的观点 来 的功能 和作用 , 没有达到当初政 策设定 的 目的。 也存在着一些片面性 , 不 同地 区住房保 障政策所 面l 临的问题也会有 在 2 0 0 3年左右 , 随着房屋市场化 的深入 , 我 国的房价开始进人 所不 同, 但我们 的 目的都是为 了让我 国的住房保 障制度能够更加健 全 国性飙 升时代 , 大量低收入甚至 中等收入家庭 已无力负担过 高的 康 的发展 , 希望我们能更多 的去发现 、 去改善 , 让我们 的政 策能更好 房价 , 中央政府试图通过金融 、 土地等政策进行宏 观调控 , 并相继 出 的为我们的百姓服务 , 让我们的百姓“ 居者有其屋” 。 台了“ 国六 条” 、 “ 国八条 ” 等文件来调 控房价 , 但是成效不 大。直到 参考文献 2 0 0 7年 8月 , 国务 院召开了全 国性 住宅工作 会议 , 该会议 的 召开 , 【 l 】 汤腊梅 , 尹建 中. 湖南省住房保 障制度建设 的探 索与发展 f J ] . 城 市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摘要】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在新时期具有重要性。
文章从保障性住房制度发展历程、研究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现状、问题、关键因素,并探讨了路径选择和建议。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完善对于解决住房问题至关重要。
文章强调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意义深远,需要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促进住房供给和需求相匹配,确保人民住有所居、住有所安。
【关键词】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制度、发展历程、现状分析、问题、关键因素、路径选择、建议、重要意义、发展方向1. 引言1.1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下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保障性住房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增加,住房问题日益突出。
建立健全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住房压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也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将有助于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全面发展。
1.2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当时,我国开始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居民自己购房的方式逐渐普及。
这一改革也导致了住房价格的剧烈上涨,使得一部分低收入家庭无法承担高额的购房成本,从而无法获得合适的住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
1990年代初期,我国推出了第一个保障性住房试点项目,试图通过政府购房和租赁等方式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逐步完善,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包括廉租住房、公租房等多种形式。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为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城市无房家庭等群体提供居住条件保障。
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是近年来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下推进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本文将对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进行理性思考。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国,房价高企,住房问题已然成为居民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
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房价已经高到让绝大部分居民望而却步的地步,这对于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等群体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解决好住房问题,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民生的幸福感、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比如,目前的一些住房保障政策和主体并不完全适应现实情况,政府资金投入难以持续,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落实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而且,对于一些社会需要较为紧迫的住房困难群体,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及时地得到保障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因此,我们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同时,也需要从一些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 充分依托市场机制。
当前,市场力量在住房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在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同时,需要充分依托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市场资金、资源等向住房保障领域倾斜。
比如,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企业等机构参与住房保障工作,同时加大对于住房租赁市场的规范力度,提高住房租赁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2. 不断优化保障政策和主体。
建立健全的住房保障政策和主体,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
政府需要不断优化住房保障政策,确保政策的落实、执行效果。
同时,也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和保障对象的范围。
此外,政府主体在保障性住房制度中的作用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1. 引言1.1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背景保障性住房制度是针对我国城乡居民住房困难而制定的政策措施,旨在保障住房需求,改善居住条件,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背景有以下几点: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增加,住房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居住条件差、价格高昂的现实对我国住房制度提出了挑战,使得住房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差距拉大,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愈发突出。
城乡居民收入不均衡的现状导致低收入群体在住房方面承受更大压力,缺乏稳定的居所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我国住房市场存在价格波动较大、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市场机制不能有效满足全社会住房需求。
市场过度依赖商品房,忽视了住房的公共性和社会责任,导致一些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到基本的住房保障。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背景是由于城镇化加速、贫富差距拉大、住房市场问题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迫切需要政府出台保障性住房政策,确保全体居民有安居之所。
1.2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保障性住房是国家社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对广大低收入群体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可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对于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维护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市场泡沫化风险,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2. 正文2.1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现状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
政府主导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逐渐完善,各地政府也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力度。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向特定对象提供住房补贴或者直接提供住房,以满足其住房需求的一种制度安排。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和减少贫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新时期,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也日益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理性思考,以确保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作用和定位。
保障性住房不是万能的,它的主要作用是面向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而不是解决全社会的住房问题。
因此,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界定保障性住房的对象,避免出现一些本应承担自己住房责任的人还要获得保障性住房的情况。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体系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多方联动、协同配合,参与各个阶段:从规划、建设、使用、维修到后期管理。
在此之上,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包括住房保障法律、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
这样才能使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更加稳定,更好地满足特定对象的住房需求。
第三,我们需要进行市场监管和评估。
在保障性住房成为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建立市场监管和评估制度,保障市场公平和竞争;同时,必须加强后续监管和评估,对各类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情况、满意度等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四,我们需要提高保障性住房的性价比。
保障性住房的成本由政府承担,因此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过高的成本会导致财政负担加重,过低的成本则会导致住房的质量、舒适度下降,并且不利于住房的维护和更新。
因此,我们需要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合理使用各类优惠政策和项目资助,降低住房建设成本;同时,我们也需要提高住房的质量、环保和可持续性,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性价比。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保障性住房的后续管理和维护。
保障性住房的使用和管理环节关系到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长远发展。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需要进行理性思考,以不断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与可行性。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需要科学规划。
在新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住房需求日益增长。
科学规划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
政府需要通过充分调研和分析,确定住房需求量、区域分布特点和住房类型等因素,科学制定住房规划。
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需要政府主导。
保障性住房是一项公共福利政策,其主要责任应由政府承担。
政府需要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财政投入,建设保障性住房。
政府还需要制定配套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为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需要公平分配。
在新时期,社会的差距依然存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应该更加注重公平分配。
政府需要根据住房需求的不同,合理确定住房分配的优先级和标准,确保住房资源公平分配。
政府还需要加强对住房分配的监管,防止住房资源被滥用、浪费或者出现不公平现象。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需要市场参与。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也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重要参与方,可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住房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政府应该鼓励市场参与,为其提供相关的政策和支持,引导市场合理竞争,推动住房供给更好地满足需求。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保障性住房制度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确保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的尽快满足和长期稳定的居住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迎来了新的时期。
本文将从理性思考的角度,探讨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需要坚持产权确权和保护。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大多为政府提供租赁或购买补贴的方式,因此产权问题成为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要彻底解决产权问题,需要明确住房的所有权归属,并建立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
应该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监管和管理,确保住房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需要注重市场化运作和多元化供应。
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主体应该不仅限于政府,还应该吸引社会资本和企事业单位的参与,鼓励建立多元化供应体系。
要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强住房租赁合同和租赁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住房租赁的供给和服务水平。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需要注重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保障性住房应该被视为一项社会公共服务,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公平性。
要加强对住房需求的调查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住房政策,确保住房资源的公平分配。
与此还要注重提高住房的使用效益,加强住房管理和维护,提高住房的使用寿命和品质。
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需要加强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
随着保障性住房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加强对住房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支持。
还要建立健全住房制度和政策的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需要强化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
保障性住房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制定住房相关政策。
也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增加公众对保障性住房制度的认同和支持。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需要从产权保护、市场化运作、公平效率平衡、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理性思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应运而生,并在国家层面得到不断的加强与完善。
本文旨在对新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进行理性思考。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重要性。
保障性住房制度是保障城市居民基本居住权利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城市公平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在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支持下,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能够以较低的租金或房价获得舒适的居住环境,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权利。
此外,保障性住房制度也助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必要的稳定性。
只有当城市居民有了基本的居住保障,才能更好地参与城市建设与经济活动。
其次,我们需要看到现有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不足。
在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仍然无法满足需求,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
此外,部分地区保障性住房存在质量与设计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城市住房无法负担的问题。
在加强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完善中,应着重解决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和质量等基本问题。
第三,加强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应细化制度设计。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还不够尽善尽美,需要加强制度设计,推动政策落实。
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立法、规划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监管,落实市场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体制。
同时,针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如租赁补贴、购房补贴和公共租赁等,满足不同族群的居住需求。
最后,我们应该注意到保障性住房制度在未来发展中应承担的新任务。
在未来,保障性住房制度面临的挑战将更加多元和复杂。
除了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需求外,也应考虑高品质、可持续以及智慧化的房屋设计。
同时,如何加强与城市规划的衔接,优化经济资源的分配,也是保障性住房制度需要思考的问题。
未来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建设应不断与当下社会需求相结合,为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 和城乡建 设厅 在 2 1 0 1年 8月发布 了《 于 推进 保 关 障性 安居工 程 工作 的意 见》 提 出在 “ , 十二 五 ” 末 , 期
辽宁城镇 居 民住 房保 障覆 盖面将达 到 2 %以上 。 0
摘 要 : 取 消 福利 分 房 制 度 、 乡收 入 差 距 加 大 、 品房 价 格 在 城 商
房 地产投 资过 热 的现象 , 品房价 格涨 幅较 快 , 品 商 商
房 价格 与居 民年 均 收入 的 比例 呈 逐 年增 长 的趋 势 。
持 续 攀 升 的背 景 下 , 国 保 障 性 住 房 制 度 得 到 发 展 。 然 而 , 中
一
t n Th s p p r e po e h e a r me r f t e c re t i . o i a e x lr d t e lg lfa wo k o h u r n
一
、
中 国保 障 性住 房 制度 的 法 律 框 架
p bi o s g s s e ,0 hs b i i a ay e h e a r b u l h u i y tm c n n t i a s t n lz d t e lg l o — s p lmsi e eo me t p a t e n a e s me r c mme d t n e d v lp n r ci ,a d g v o e o n c n ai s o
据 大连市统 计局 的资料 ,0 0年大 连市 城 市居 民年 21 人均 可支 配收 入 为2 9 元 , 而 2 1 大连 市 商 12 3 0 0年
品房 的全 年成交 均价 为9 1元/ 。 】 ・ 2 9 m2 [ 3
关 键 词 : 济 适 用 住 房 ; 租 住 房 ; 共 租 赁 住 房 ; 障 性 住 经 廉 公 保
(co l f a D lnMa t nv ,D ln1 62 , hn ) Sh o o w, aa ri U i. aa 1 0 6 C ia L i i me i
Ab t a t I h o tx ft e c n el g wefr o s g p l sr c : n t e c n e to h a c l n l e h u i oi i a n — c y,t e i c e s g g p b t e h n o s o o h u b n a d h n r a i a ewe n t e i c me fb t r a n n
收人家 庭 的住 房 困难 ” H 。就 辽 宁 省 而 言 , 宁 1 辽 4
O n lg lis e n p lc h usng s se e a s u si ub i o i y tm o i fCh na:a c s t d fLi o n o i c a e su y o a ni g Pr v n e
住房 和城 乡建设 部在“ 十二五” 住房 保 障规 划编
制工 作 中提 出 , 要通 过 城市 棚 户 区 改造 和 新 建 、 “ 改
房; 住房权 ; 宁省 辽
中图 分 类 号 : 9 2 3 D 2 .8 文献标志码 : A
建、 政府 购置 、 租赁 等方式增加廉 租 住房 和 经济适 用 住 房房源 , 加大 租赁住 房补贴 力度 , 着力 解决 城市 低
Fe b. 2 2 01
21 0 2年 2月
文 章 编 号 :6 174 (0 2 0—020 17 —0 12 1 ) 105 —4
中 国保 障性 住 房 制度 的法律 思 考 : 以辽 宁省 为视 角
杨 晓楠
( 连 海 事 大学 法 学 院 ,辽 宁 大 连 16 2 ) 大 10 6
保 障性住房制度发展 中 出现 的一些 问题影 响 了这 一制度 的
有 效 实 施 。 对 保 障 性住 房 制 度 的法 律 框 架进 行 梳 理 , 此 基 在 础 上 对 保 障 性 住 房 发 展 实践 中存 在 的 法 律 问题 进 行 剖 析 , 并
探 讨 问题 的解 决 途 径 。
第1卷 1
第 1期
大连海事 大 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 un l f l nM aimeU i ri S ca S i cs dt n o r a o i rt nv st o i ce e E io ) Da a i e y( l n i
Vo . 1. . 1 1 No 1
YANG a na Xio n
个地级市 和 1 7个 县 级 市 都 建 立 了住 房 保 障 体 系。 辽宁省 2 0 0 8年起 草 了 《 宁省 廉 租 住 房 保 障办 法 辽 ( 草案 ) 以 及 《 宁 省 经 济 适 用 住 房 管 理 办 法 ( 》 辽 草 案 ) , 广泛 征求社 会意 见 , 》并 以期 为辽 宁省 的住 房保
r a r a ,a d t e r ig p c f h u i g i h r a r u lae s n h i n r e o o sn n t e u b n,t e s i h p b i h u ig s s e i h n esd v lp n .Ho v r p u l o sn y tm C ia g t e eo me t c n we e ,a — p a a c fs mep o lmsd rn u r n u l o i g s se e r n e o o r be u ig c r e tp b i h u n y t m c s d v lp n n u n e fe t e i lme t t n o h s is i — e eo me t if e c s efc i mpe n a i ft i n tt l v o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