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_整理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大连理JUNE 2021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整理人尼克知识改变命运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5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分为概念解析和简答题及论述题,其中概念解析占30%,简答题占30%,论述题占4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一、导论1.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2.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3.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4.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1.1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1.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 事物的联系与发展2.1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2.2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2.3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2.4 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3.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3.1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3.2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3.3 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三、认识与实践及其发展规律1. 认识与实践1.1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1.2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1.3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2. 真理与价值2.1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2.2 真理的检验标准2.3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1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3.2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3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1.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1.4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2. 社会历史发展的功力2.1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2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3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4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2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1 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1.2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3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4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2.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2.2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2.3 资本主义所有制2.4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2.5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3.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3.2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1.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1.1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1.2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3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2.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2.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3.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3.1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3.2 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1.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1.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1.2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3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1.4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2.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2.1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2.2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3.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3.1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3.2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3.3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八、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1. 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1.1 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1.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1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2 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3.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1 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3.2 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参考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修订版。
15版3.1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
10
1.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条件之一,
它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 产建设的资源。
11
1. 地理环境
可持续发展理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 要,又能保持环境,不至于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 展构成威害的发展。 ——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 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第二,不应当在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 时代的经济事实中去寻找。 这就是唯物史观在探索历史发展动因中所得到的基本结论。
20
(三)
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精神生 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指政治法律思想、哲学、 艺术、宗教、道德等社会意识形式的构成及其联结 方式。
道德 法律 宗教 社会心理 艺术 哲学
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看不到产生社会意识 的物质根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
(二)
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社会物质生 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生产力
Hale Waihona Puke 生产关系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9
1. 地理环境 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湖泊、矿藏以及动物和植物等 等。
私 有 制 社 会
公 有 制 社 会
49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
产生
(1)
变革
生产关系
性质
50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变 化
生产力 石器 青铜器
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生 产 关 系 的 变 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思考与练习[附辅导讲义·选择题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单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了[c]A.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多选)下列说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cd]A.万物皆备于我B.吾心即宇宙C.理在事先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世界的本原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我思故我在”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守仁:“心外无物”……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神化了的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柏拉图:“理念创造一切”黑格尔:“绝对观念外化为万事万物”老子:“道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多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变革,表现在[acd]A.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彻底的唯物主义B.它是科学的世界观,是科学之科学C.它公然申明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D.它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机结合(多选)根据列宁的物质定义,在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有[ac]A. 生产关系B. 科学C. 场D.法律判断正误1、哲学就是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
2、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3、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4、“左”容易导致唯心主义,右容易导致形而上学。
5、唯物主义是辩证法,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
6、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7、世界统一于存在。
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9、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因而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10、静止也是运动。
1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12、否认时空的绝对性,是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空具体特性的相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时空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和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和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 引言1.1 概述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矛盾不断出现和演化,并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了解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对于深入理解社会现象、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安排;其次,介绍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定义和解释以及相关的类别和分类;然后,探讨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包括内在冲突与发展推动、对立统一关系的演进过程以及平衡与突破之间的循环往复;接着,阐述了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包括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性指引以及衍生出次级矛盾并促使其解决或转化;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了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展望未来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和探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以及其在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为推动社会变革、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同时,对于理解当前社会问题、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2. 社会基本矛盾:2.1 定义和解释: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社会存在的一种固有状况,即社会中不同阶级、群体、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对立、冲突的关系。
这种相互对立的状况使得社会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问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
2.2 类别和分类:社会基本矛盾可以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个层次。
主要矛盾是指在当前历史时期中具有最重要地位、对社会发展起到主导作用的矛盾。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是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是在主要矛盾中派生出来的,或者是其他次要问题引发的相对较小规模的内部对立。
2.3 形式和表现:社会基本矛盾可以呈现出多种形式和表现方式。
马哲原著
马哲原著复习资料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3)一、主要内容◆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开头部分1-3段◆叙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二、三部分)㈠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开头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1、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开头部分第1段)2、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开头部分第2段)3、马克思的理论是严整的科学的理论(开头部分第3段)◆马克思理论的革命性——阶级性→公开承认是为无产阶级服务实践性→强调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例子1、黑格尔哲学─“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事后思考,对已成之事的反思和解释2、马克思论哲学─“迎接人类黎明的高卢雄鸡”→强调哲学的改造世界功能◆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性“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马克思理论产生的科学前提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㈡叙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哲学方面(1.1—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1.1—1.3)原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
(1.1)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坚决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 (1.2)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把哲学向前推进了。
他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用黑格尔体系(它又导致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成果丰富了哲学。
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如镭、电子、元素转化,都出色地证实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1.3)◆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1.4—1.5)●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完备的哲学,同时也宣告唯心主义的破产●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指导原文:正如人的认识反映不依赖于它而存在的自然界即发展着的物质那样,人的社会认识(即哲学、宗教、政治等等的不同观点和学说)反映社会的经济制度。
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动力,是社会运动的源泉和动力。
这种矛盾的运动规律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探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体现了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冲突。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矛盾普遍存在,发展是不平衡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方面。
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而且,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矛盾的发展速度和程度不一样,这就导致了社会的不平衡发展。
2.矛盾相互依存,发展是联动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整体。
不同矛盾之间的发展是相互联动的,一方面的发展会影响到其他矛盾的发展,相互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矛盾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3.矛盾的解决是通过斗争实现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斗争实现的。
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来解决。
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化和发展。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现实意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社会发展实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指导着我们的社会发展实践。
只有深入了解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社会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源泉。
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和矛盾所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解决矛盾,促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3.增强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斗争实现的。
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化和发展。
2023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研院校分析、报录比、考研真题、参考书目、备考经验
2023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研院校分析、报录比、考研真题、参考书目、备考经验一、招生目录招生人数拟招生人数4人、推免1人研究方向01.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02.国际经济合作研究03.区域化比较研究04.比较政治经济研究05.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研究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③627政治学概论④822国际政治经济学二、复试分数线21年:总分345、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90/9020年:总分345、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90/9019年:总分345、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90/9018年:总分345、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90/90录取情况2021年进入复试5人(最高分390、最低分351)最终录取3人(最高分390、最低分367)2020年进入复试5人(最高分414、最低分373)最终录取3人(最高分414、最低分377)2019年进入复试5人(最高分402、最低分364)最终录取3人(最高分402、最低分370)2018年进入复试5人最终录取4人(最高分394、最低分345)三、参考书目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李景鹏权力政治学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朱文莉国际政治经济学王正毅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未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考题风格北大真题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知识类题目,特点是重点考查知识点的记忆、可以直接从教材中获取。
第二类是能力类题目,特点是超出教材范围之外、解题思路多样性,开放性的题目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解答,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
第一类题目的解答,依靠的是同学们对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熟悉程度。
这类题目得高分的要点是:思路清晰、要点明确、语言流畅,如果能够适当融入学术界观点,则会增色不少。
第二类题目的解答,依靠的是同学们平时政治学素养的积累。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个经济理论概念,最初由马克思提出,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人民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矛盾运动的过程。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前进的动力。
本文将探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定义、特点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内容。
定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指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
这些矛盾包括经济利益、政治权力、文化认同等各个方面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解决这些矛盾,社会才能向前发展。
特点多样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首要特点是多样性。
社会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矛盾。
这些矛盾涉及到各个社会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
不同领域的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整体。
动态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个动态过程。
社会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矛盾的内容和形式也会发生变化。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社会矛盾不断变化、不断演进的过程。
矛盾的解决也会引起新的矛盾的产生,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
不平衡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个不断追求平衡的过程。
社会矛盾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的不平衡状态,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目标是通过解决矛盾来达到社会的平衡。
然而,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实现完全的平衡是不可能的,所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影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对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解决矛盾,社会不断进步,实现社会的发展目标。
产生社会变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往往会引发社会变革。
当社会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群体行动和社会运动,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社会变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促进社会稳定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通过解决社会矛盾来促进社会的稳定。
社会矛盾的解决有助于消除社会的不平衡和不稳定因素,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①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②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唯物史观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
(2)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①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②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③物质生产方式,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a.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b.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c.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社会意识①社会意识的划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a.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的不同,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第一,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
第二,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 引言:我们为什么要聊这个?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有趣而复杂的话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听起来有点严肃,其实就像聊一部悬疑剧一样,里面有纠结的人物关系、冲突和成长。
想象一下,你我都是这部剧里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烦恼、梦想,还有那不可避免的矛盾。
你想想,我们生活中总是充满了选择,比如:是先吃饭,还是先追剧?这个选择,其实就是一种矛盾。
2. 基本矛盾是什么?2.1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首先,咱们来看看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做了一桌子好菜,但最后发现,家里就你一个人,这不就尴尬了吗?生产得再多,没人来消费,那就等于白忙活。
反过来,大家都想吃好东西,但又不想自己动手,这就是一个循环。
每个人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但这更好的生活又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劳动。
这种矛盾,简直就像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拔河比赛,谁都想赢,但总是有一方拉得过猛,另一方就得受苦。
2.2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再来谈谈个人与集体的矛盾。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在团队里,大家都想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总有那么几个人特别“能说”,让其他人默默坐在一旁。
这种时候,个人的声音和集体的决策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有时候,个人的需求和集体的利益就像是一对冤家,总是碰撞出火花。
你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又不能脱离团队,真是两难啊!这就像是一场对话,个人总是想说“我”,而集体却在默默强调“我们”。
3. 矛盾的运动规律3.1 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好吧,聊了这么多矛盾,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矛盾是怎么推动社会发展的。
矛盾其实就像是一根无形的绳子,牵引着社会向前发展。
想象一下,一个人因为不满现状而站出来抗议,这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
历史上多少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因为人们对现状的不满。
矛盾就像是社会的发动机,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
3.2 矛盾的调和与解决当然,矛盾的调和和解决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你总不能让矛盾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吧?这就需要智慧和耐心。
简述经济基础与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与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一、经济基础与矛盾运动的关系1.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它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经济基础的变动会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文化等。
2. 矛盾运动是指社会中因经济基础的矛盾和冲突而产生的各种运动和变化。
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二、经济基础的基本规律1.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的各种工具、设备和技术。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
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指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的矛盾运动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与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矛盾。
3.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指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在的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公有制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4.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指经济基础与政治、法律、思想等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的变动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动,上层建筑的变动又会影响到经济基础的发展。
三、经济基础与矛盾运动的作用1. 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2. 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3. 经济基础的变动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动,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四、结论经济基础与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和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指导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深刻地认识和适应这一规律,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经济基础与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则,对于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变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了解这一规律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分析经济基础与矛盾运动的内在通联,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矛盾学说的基本内容_理论说明
矛盾学说的基本内容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是对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存在的矛盾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阐述的理论体系。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总结经验和发展理论的重要成果,对于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矛盾学说的基本内容。
首先介绍矛盾学说所探讨的矛盾普遍存在以及其主要特征,进而分析矛盾发展规律。
随后,文章将进行理论说明,包括矛盾学说的起源与发展背景、基本原理和观点,并阐述它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最后,通过总结核心内容并对矛盾学说进行评价和展望,得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阐述矛盾学说的基本内容,并深入探讨其理论原理、实践应用以及对社会变革具有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矛盾学说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将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中的矛盾和变化规律,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
同时,本文也旨在扩大对矛盾学说的认识与理解,为广大读者提供这一重要理论体系的启示和借鉴。
2. 矛盾学说的基本内容2.1 矛盾的普遍存在矛盾学说认为,矛盾是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领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对立面和矛盾体。
例如,在自然界中,既有昼夜交替、四季更迭等天地相互对立的矛盾;在社会领域中,存在着阶级对立、经济利益冲突等社会矛盾。
这些矛盾不仅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也是推动事物运动和进步的动力。
2.2 矛盾的主要特征根据矛盾学说,矛盾具有以下主要特征:首先,矛盾包含着对立面。
任何一个矛盾都包括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或因素。
比如,战争与和平、劳资关系中的雇主与雇员等。
其次,矛盾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在一个矛盾体中,对立面之间既有斗争又有联结、渗透关系。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再次,矛盾是普遍联系和具体的。
矛盾既存在于单个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不同事物之间,且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与形式。
浅谈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22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2期总第835期No.2,2021Total of 8351起源和演进1.1社会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1.1.1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
社会矛盾它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
每一种社会形态在发展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
社会矛盾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毛泽东曾说过:“社会的变化,主要归因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新与旧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所以才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和新旧社会的代谢。
”因此,矛盾分析的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
1.1.2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与所处的现有生产关系、所有制发生冲突。
因此,这些生产关系将从生产力发展的形式转变为生产力发展的纽带。
这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变化这个变化也会缓慢或迅速地发生[2]。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它们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
在社会进程中,生产力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本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已经变得不能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必然会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用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来代替原来的、也已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生产关系。
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
马克思他曾把社会生动地比喻为一座建筑物,从而考虑到生产条件,即经济结构,作为经济基础的建筑和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文化结构,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个变化让经济发展基础不仅能够去促进了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而且决定了社会结构变化和发展的大方向在社会发展的过程。
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运用与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就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
深入研究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运用与发展,对掌握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正确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有效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运用与发展马克思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辩证运动的一般规律。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其状况、特点、性质如何?怎样正确解决这些矛盾?这是摆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面前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列宁和斯大林都未解决这一问题。
毛泽东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一重大问题。
1.1 正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的问题,并且具体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和特点。
他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又说: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
我们今后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继续解决上述的各种矛盾。
”毛泽东不仅精辟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和特点,而且阐明了它们之间矛盾不断产生而又不断解决的辩证规律。
马原毛概学习计划
马原毛概学习计划一、课程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起源、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
该课程是中国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必修的成品课程之一, 也是考研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考点之一。
二、学习目标1.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历史演变过程;2.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和思想;3.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 提高批判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
三、学习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起源;2.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3.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学习方法1. 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包括阅读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籍和相关的学术论文;2. 多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批判思维和理性分析能力;3. 与同学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和讨论,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和讨论会;4. 利用网络资源和媒体资源,及时了解相关的理论动态。
五、学习计划1. 第一阶段(1周):了解课程内容和重点1.1 收集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1.2 阅读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课程的要求和重点。
2. 第二阶段(2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1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2.2 了解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3. 第三阶段(2周):学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3.1 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3.2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第四阶段(1周):复习和总结4.1 复习已学内容;4.2 总结理论知识和体会学习心得。
六、学习评估1. 考试成绩:结合课程考核制度,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2. 课程作业:及时完成课程作业,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3. 报告和答辩:参加相关的学术报告和答辩,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七、学习困难和解决方法1. 学习压力较大时,及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寻求帮助和支持;2. 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调整学习思路和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3. 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矛盾论论文
矛盾论论文
题目: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到现代应用
摘要:
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之一。
自马克思主义提出矛盾论以来,矛盾论已经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矛盾的内在规律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并探讨矛盾论在现代社会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和实践。
1. 引言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矛盾的内在规律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2.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析
2.2 矛盾的发展和转化规律
2.3 矛盾的辩证运动与社会进步
3. 矛盾论在现代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和实践
3.1 经济领域的矛盾分析与调整
3.2 政治领域的矛盾解决与治理
3.3 文化领域的矛盾对立与合作
4. 矛盾论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4.1 矛盾论的局限性分析
4.2 矛盾论的当代发展趋势
5. 结论
总结矛盾论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矛盾论、马克思主义、内在规律、社会变革、具体案例、限制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 是劳动发展史。马克思正是从劳动发展史中找 到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社会意识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社会意识做不同的划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 的分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主要内容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一)社会存在
也称社会物质生产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 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 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马 尔 萨 斯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 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 前提。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分类之一: 以主体为标准
个人意识
群体意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分类之二: 以反映的层次为标准
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形式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分类之三:以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为标准 社会意识 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政 治 法 律 思 想 大 部 分 社 会 科 学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自 然 科 学
视频:党十五大把邓小平 理论写入党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的重要意义
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 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 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 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 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 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 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 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 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 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 。 —— 列宁
主要内容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构成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 产 力
生产力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并从中 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表示着人与自然的 关系。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生 产 自力 然体 的现 能的 力是 人 改 造 青藏铁路建设工地 海南农业生产中 使用的塑料大棚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口因素的作用 1.只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才能进行社会生产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人口的数量、密度、增长速度可以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的发展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瑞典:夫妇双方均有18个月产假,若育有三 名子女,每月可获约折合人民币3400元补贴。 法国:基本享有16周产假,生第三胎产假增 至一年,每月更可获约折合人民币1万元补 贴。 俄罗斯:30岁以下夫妇首胎获约折合人民币 4000元奖金,第三名子女则获折合人民币 8000元奖金。 新加坡:12周产假,并享有约折合人民币 1000元托儿津贴,第四胎可获约折合人民币 22万元奖金。
甘肃民勤已成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地区
小资料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热带民族的懦弱往 往使他们陷入奴隶地位, 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 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 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 造成的。 ——孟德斯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 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 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用。
唯 心 史 观 的 主 要 缺 陷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实现的变革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 和存在的基础 社会发展具有客观 规律性
地理环境的作用 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 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 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 动力的表现。 —— 马克思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 地理环境通过对社 会生产的不同影响,对社会的 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影响作 用。
中国东、中、西部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术物生 性质产 质技的
性 生 质 产 力
实展生 程的产 度现发
水 生 平 产 力
生 产 力 状 况
生 或产 发力 展的 态运 势行 状 态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资料
实 体 性 要 素 物的要素 劳动对象 体力劳动者 人 的 要 素
生 产 力 要 素 系 统
劳动者
1945年9月9日,中国陆军司 令何应钦在南京陆军司令部礼堂 接受日本侵略军参谋长小林浅三 递交的投降书
193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 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18 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 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 是如此。 ——恩格斯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 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社 会 意 识 往 往 落 后 于 社 会 存 在 。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前性、 预见性,它能够在一定的程度 上预见社会的发展趋势,成为 社会实践的向导。
窑 洞 撰 写年 《毛 论泽 持东 久在 战延 》安
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创造者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
决定 生 产 力 水 平 归结为 生 产 关 系
决定 归结为 社 会 关 系
反作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 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 德
艺 术
宗 教
部 分 社 会 科 学
思 维 科 学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小 资 料 : 多 国 奖 励 生 育 措 施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人口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尔萨斯的“人口决定论” 人口有几何增长的趋势(即按 指数增长的趋势,如级数1,2, 4,8,16„„),而食物供应只 有算术增长的趋势(即按直线性 增长的趋势,如级数1,2,3,4, 5„„)。大多数人注定要在贫 困中和在饥饿的边缘上生活。
宣扬社会 主义失败论 和平演变 的主要手段 培养亲西 方的下一代 宣扬资产 阶级世界观
反对 和平演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
必须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 的规律 必须反对淡化和“多元化” 的意识形态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变迁 (法学专业)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 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 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结论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 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这就 是社会意识的本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者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科学技术 教育 管理
脑力劳动者
智 能 性 要 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劳 动 资 料 生产力构 成要素举例 劳 动 者 劳 动 对 象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资料
质在 条劳 件动劳 ,过动 其程资 中中料 最所也 重运称 要用劳 的的动 是物手 生质段 产资, 工料是 具或人 。物们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牛顿对 伽利略的 继承 马克思 对黑格尔 的继承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哲学
(4)社会意识各种 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和相互影响
艺术
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
宗教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 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 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 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具 都 是在 人一 体定 自意 然义 器上 官, 的各 延种 长生 。产 工
生产工具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 对象
分动 则对 是象一 现,切 实其自 的中然 劳引物 动入质 对生都 象产是 。过可 程能 的的 部劳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者的 验 。人 和 ,劳指 包动具 括技有 体能一 力,定 劳从科 动事学 者物知 和质识 脑资、 力料生 劳生产 动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