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学设计-冯村中学 孔锋

合集下载

《春酒》教案(精选6篇)

《春酒》教案(精选6篇)

《春酒》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作者分享了6篇《春酒》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春酒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春酒》教学设计篇一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深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思想启迪教学重点品味细节和关键词句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的人情民风之美,丰富同学的精神世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预计达成目标一4一课时整体感知1、导入建议同学谈自身过年的故事、感受,或说一说当地有哪些民风民俗;或教师谈自身小时候在家乡过年的故事……2、导语示例青岛的啤酒不只是青岛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每年的青岛啤酒节都迎来许多国内外的客人,这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民风民俗。

每逢过节,人们也都要喝啤酒以示庆祝。

好多离乡在外的青岛人总是忘不了啤酒的滋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今天学习《春酒》一文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启迪。

3、教师投影学习目标和字词同学自查“读一读,写一写”,根据查找的资料交流琦君的事迹。

教师或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同学听读、考虑问题。

4、教师投影出示考虑题a、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的哪几件事?表达怎样的感情?b、课文题目是“春酒”,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5、同学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同学明确本文记叙了作者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表达作者对故乡民风、人情的赞美。

就像琦君曾说过的一样:“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作者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渗透在本文的字里行间。

6、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第二课时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同学掌握课文主旨。

《春酒》 备课教案

《春酒》 备课教案

《春酒》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以及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态度。

(2)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2)学生合作探讨,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师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4.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2)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春酒》中的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节习俗的短文。

3. 背诵课文《春酒》。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程度。

4.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春节氛围的音乐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热闹的春节场景中,增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春节习俗的了解和体验,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态度。

春酒教案设计

春酒教案设计

春酒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一文。

(2)理解文中描绘的春节习俗和家庭亲情,体会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热爱生活,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课文描写的细节分析。

3. 家庭亲情和传统文化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春节习俗的解读。

2. 怎样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春酒》。

2. 相关资料:春节习俗、家庭亲情的故事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琦君及作品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节日气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资料,了解春节习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家庭亲情是如何表现的?(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细节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

(2)学生举例说明,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家庭过春节的故事,感受家庭亲情。

(2)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亲情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7.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春酒》。

(2)写一篇关于家庭亲情的短文。

(3)收集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扮演文中的角色,体会人物情感。

2.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春节习俗的资料,分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春酒》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春酒》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春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春酒的制作过程及其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亲身体验制作春酒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3)学会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春酒》。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 了解春酒的制作过程及其寓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体会作者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春酒的制作过程、图片等。

2. 教学视频:春酒的制作方法。

3. 道具:春酒的相关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春酒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酒的印象。

(2)学生分享对春酒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导入《春酒》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春酒的制作过程及其寓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视频教学(1)教师播放春酒的制作方法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春酒的制作过程。

(2)学生跟随视频学习春酒的制作方法,亲身体验。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酒的制作过程及其寓意,引导学生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6.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春酒》。

(2)运用课文中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春酒的小短文。

7. 板书设计春酒1. 课文内容:描绘春酒的制作过程及其寓意。

2. 生字词:酒、酿、酵、醅、糟等。

3. 寓意:团圆、和谐、幸福、吉祥。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春酒》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春节习俗的热爱和怀念。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出作者描述的场景和情感。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习俗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春酒》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春节习俗。

(2)板书课题《春酒》,简介作者琦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学生通过字典或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习俗的短文。

3. 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春节氛围的音乐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家乡过年的场景中,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春酒》,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春酒》,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春酒》原文。

2.2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写作技巧。

2.3 教学难点(1)理解并把握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深入剖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查阅相关资料。

3.2 课堂导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进而引出《春酒》这篇课文。

3.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2)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3)解析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如“春酒”的象征意义等。

3.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3.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春酒”这一民俗的理解和看法。

5.2 个人作业让学生写一篇以“家乡的春酒”为主题的短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5.3 推荐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春天、家乡的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春酒》原文及相关注释。

6.2 网络资源:关于《春酒》的解读、评论及相关背景资料。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示例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示例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中国的春节习俗和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写作和汇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情。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情绪。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春酒》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3. 中国春节习俗和文化背景的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春酒》的朗读和背诵。

(2)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3)中国春节习俗和文化背景的介绍。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中国春节习俗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介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对中国春节习俗和文化背景进行介绍。

2. 互动法: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观察法:学生观察和描述春节习俗和活动。

4. 写作法:学生写作和汇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春节的经历和习俗,激发学生对《春酒》的兴趣。

2. 朗读与背诵:学生朗读课文《春酒》,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进行背诵练习。

3. 生词与短语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教师进行讲解和示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文化背景介绍:教师讲解中国的春节习俗和文化背景,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写作与汇报: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个人经历,写一篇关于春节的短文,并进行汇报和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的积极性。

《春酒》 的教案设计

《春酒》 的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节”、“酒席”、“猜拳”等。

(3)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中国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习俗。

(2)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春节的习俗。

(2)简介《春酒》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与背诵:(1)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3. 理解与讨论:(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春节的认识。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解释其含义。

4. 小组合作:(1)让学生分组研究中国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2)每组选择一个习俗或活动,进行展示和分享。

5. 角色扮演:(1)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2)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四、作业布置:1. 抄写并背诵课文。

2. 调查家人的春节习俗,写一篇短文分享。

3. 准备一个关于中国春节的PPT,进行班级展示。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春酒》,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春酒》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酒”、“团圆”、“欢乐”等。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和家庭亲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对细节的敏感度和描写能力。

(3)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习俗的理解和尊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和体验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2)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意识。

(3)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背诵:(1)全班同学齐读《春酒》,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个别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评价。

(3)进行课文背诵练习,鼓励同学互相学习和分享。

2. 生词和短语学习:(1)老师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通过造句和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3)小组内进行词汇游戏,增加学习乐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老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激发学生对春节习俗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亲情的意义。

2. 课文朗读和背诵:(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个别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评价。

(3)进行课文背诵练习,鼓励同学互相学习和分享。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老师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通过造句和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3)小组内进行词汇游戏,增加学习乐趣。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背诵课文《春酒》。

(2)选择一个生词或短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段话。

2. 课后拓展作业:(1)调查和了解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与同学分享。

(2)观察和描述家庭亲情的瞬间,可以是一句话、一幅画或一段文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和背诵,生词和短语学习,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春酒》这篇课文。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也培养了合作意识。

《春酒》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节”、“酒席”、“鞭炮”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课文朗读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情。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春酒》的文本。

(2)生词和短语的解释。

(3)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春酒》。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春节的习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春节的回忆和习俗的了解。

(2)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课文《春酒》。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

(3)学生集体背诵课文。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

(2)教师举例说明生词和短语的用法。

4.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请家长签字确认已经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春酒》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春酒》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春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结构。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展示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春酒》。

2. 词语解释: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3. 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4. 内容理解: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5. 拓展延伸:欣赏其他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结构。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2)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涵,培养创新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板书: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记录和理解。

(3)朗读、讨论、展示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词语解释: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4. 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5. 内容理解: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6. 拓展延伸:欣赏其他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写作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3)对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一些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3)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预习生词和短语。

(2)准备相关的节日和习俗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引发对春天的期待和喜爱。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3)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生词和短语:(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学生朗读并翻译。

(2)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并进行例句演示。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4. 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进行研究和展示。

(2)小组成员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3)小组展示,分享对所选节日的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等。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活动,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生词和短语的应用:通过造句和小组活动,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4. 展示和表达:评价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清晰度和组织能力。

《春酒》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为《春酒》。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中生字词,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领略作者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怀念之情,探讨作者通过春酒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难点:探讨作者通过春酒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春日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引入课文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掌握课文要点。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探讨春酒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春酒2. 课文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怀念、故乡、春酒、文化内涵4. 作者情感: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怀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下列词语:怀念、故乡、春酒。

(2)简述课文的结构和内容。

(3)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在情感教育方面,还需加强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故乡和传统文化的文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春酒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春酒》教学设计3

《春酒》教学设计3

春酒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目标是通过文学名著《春酒》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技巧和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学生能够理解《春酒》的主要意旨和思想内涵;•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艺术带来的审美享受和思想启迪。

2. 教学内容2.1 文学名著《春酒》的基本情况讲解《春酒》的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并带领学生阅读全文,理解全文的大意和主题内涵。

2.2 文学作品的结构分析详细分析《春酒》的结构特点,包括全篇的体裁、章节的组成和标题的命名,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内在构造和组织方式。

2.3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分析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用词、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主题思想。

2.4 文学作品的评价和鉴赏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鉴赏。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作品,尤其要求学生注重对作品的个人感受和反思。

3.1 教学前期准备•对《春酒》进行深入的研读和梳理;•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课件。

3.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内容,以及之前所读过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本课所要学习的文学作品《春酒》的基本情况。

第二步:阅读文章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春酒》,重点关注全文的主旨和情感体验。

第三步:讲解解读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阐释和掌握相关的文学理论和鉴赏方法。

第四步:分析语言特点通过分析文本的词语、句式、修辞手法、体裁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对作品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五步:评论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评论和鉴赏。

鼓励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节”、“酒席”、“团圆”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酒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酒的文化和习俗,树立健康的饮酒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 生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和运用。

3. 修辞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春天的图片或歌曲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2. 课文朗读: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3. 生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和运用,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4. 修辞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朗读课文,并分享学习收获。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可以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还有待提高,可以加强语音语调和节奏的训练。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练习。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和小组合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春天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酒”、“团圆”、“欢乐”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春酒》,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3.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春酒》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3. 生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进行翻译和造句练习。

4. 修辞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讨论其作用和效果。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生词和短语的翻译和造句练习。

2. 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背诵《春酒》。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酒》的短文,可以是读后感或者对某个生词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翻译、造句和短文写作等。

3. 课文背诵情况:检查学生对《春酒》的背诵情况,评估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春节的了解和体验。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一起分享他们对春节的回忆和传统习俗。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春酒》的原文。

2. 生词和短语列表:包含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春酒》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春酒》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春酒》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美好。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春酒》,感受春天的氛围。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春酒》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欣赏与实践(1)学生朗读课文《春酒》,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创作关于春天的短文或绘画作品。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春酒》。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3. 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绘画作品,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春酒》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3. 学生对合作探讨和欣赏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春天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春酒课文教案设计

春酒课文教案设计

春酒课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春酒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大意。

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春酒的文化背景和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兴趣。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3 课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讨论和思考,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互动朗读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互动朗读,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

3.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3 角色扮演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4.2 朗读和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方面的能力,包括语音语调、流畅度和准确性。

4.3 小组讨论和思考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观点表达,以及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春酒文化的体验活动,如制作春酒、品尝春酒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5.2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以创意的方式表达对春酒的理解和感受,如绘画、写作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春酒》的文本材料,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6.2 教学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用于辅助教学和增强学生的理解。

6.3 教学设备确保教学所需的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正常运行,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春酒的文化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文《春酒》教案范文

课文《春酒》教案范文

课文《春酒》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课文《春酒》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作品背景及主题。

1.1.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1.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1.2.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2.3 学会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作者对家乡、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1.3.2 学会珍惜亲情、友情,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1.3.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春酒》的基本内容、作者及作品背景。

2.1.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1.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传统文化意识。

2.2 教学难点2.2.1 课文中的部分生僻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2.2 分析课文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2.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简介作者琦君及其作品《春酒》。

3.1.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3.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2.2 布置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3.3 合作探讨3.3.1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3.2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课堂讲解3.4.1 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难句。

3.4.2 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解读课文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5 实践环节3.5.1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4.1.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1.2 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酒》教学设计曲阜市王庄镇冯村中学孔锋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文章的关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音乐《望乡》。

)一曲望乡,一段思恋。

思乡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

因为人都有感情,生命都有根。

思乡是每一个游子共同的心愿,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乡。

漂泊在外几十年的游子们,乡愁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愁,它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愁思,它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怅惘,它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眷恋,它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出生于浙江永嘉的琦君在美国回忆起她儿时品尝过的春酒,又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多媒体出示课题)二、出示作者简介琦君(1918~2006)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

琦君堪称一位写童年故事的圣手,在台湾、在国际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琦君的散文,有真挚的情意,感人至深,再加上笔致婉约,使文章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三、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四、检查预习ɡǒu qǐɡǎn lǎn tiāo tī páo枸杞橄榄挑剔如法炮制kǎn yǐn pēi wēi dùn 门槛过瘾家醅煨炖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写了儿时在故乡的几件事?(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三件事。

)2、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六、研读课文,赏析探讨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

她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

细细品味她的这杯“春酒”,在课文中分别画出关于童年、母亲、风俗人情的细节,品一品,这些细节好在哪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做好旁注。

然后小组交流,有情有味地读一读。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作好记录,再与全班同学交流,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或评价。

如:(一)关于童年的细节(童年是最美好的、最甜蜜的记忆)。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母亲的代表,当然名正言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彻底抛开了初一至初五的那些“拘束”。

于是乎“一马当先”,迫切得很,早早赴会,估计也是第一个到场了。

)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吃得跟“小猪似的”不好吗?为什么要说“蜜蜂似的”呢?左邻右舍,一家一家地吃,蜜蜂似的快活地飞来飞去),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吃得填满了肚子,伸长了脖子,这还不算,还得尽量多带一些回去,典型的“多吃多占”。

真有那么馋吗?看看下文“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已经不稀罕了。

”看来“多吃多占”的主要原因是“气氛之热闹”,小孩子不就是爱凑热闹吗?一句话活现出当年的童心童真。

)——对童年、对乡情的美好回忆。

请女生读,读出无拘无束的可爱情态来。

男生评(关键是语调)。

(2)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给个小酒杯、倒上一点点,确是“太补了”的缘故,母亲不敢让我多喝),我端着、(小酒杯,一点点,“拿”着就行了呗!用得着“端”吗?如获至宝,郑重其事,生怕它不小心溢出来。

)闻着,走来走去(格外珍惜,舍不得喝的样子。

真可谓神来之笔,功力十足,反映出小“酒仙”对母亲赐酒的珍爱),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由双手郑重地“端”突变为单手紧紧地“捏”,这是为什么?是下意识地护酒的动作,人摔坏了,且不管他,酒倒掉了,岂不可惜?于是乎,人往外扑,手往里缩,努力保全小酒杯的平衡,可惜酒还是全洒在衣襟上了,直美了我的小花猫。

动词用得好吧?)。

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酒香啊!猫哪能挡得住诱惑!憨态可掬,煞是可爱。

)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小花猫的满足与陶醉,令我不禁心生羡慕。

其实小猫是不胜酒力,浑然入睡了。

小花猫验证了八宝酒力道非同一般)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什么叫“酒仙”?以酒为乐呀。

猫与我尝酒的动作一模一样,好以“舔”酒为乐!见猫舔酒,浮想联翩,其实是以猫写己,人与猫一样馋得要命,童趣无限!)这里有几个细节?(母亲“小气”,我惜酒如“命”,小花猫醉酒)写这三个细节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八宝酒补劲大,力道足,味道美,真的是上乘的酒)这样上乘的酒是谁酿的?(母亲)——这不就是在赞美母亲的聪明能干嘛!(对母亲、对童年的眷恋)请男生读,女生评(用怎样的语调表现出天真童趣?)(3)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试着再现当时情景,体味小姑娘的情态——得宠、撒娇)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我终于又逮着机会尝到我最喜欢的八宝酒了。

试想,在母亲的眼皮底下都能利索地完成一整套动作,何况是靠在大人的怀里呢?只不过是手指换成了筷子而已。

虽说照例只能“舔一舔”,但我不会放过每个来我家的客人给我创造的机会,于是就狡猾地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从容地“舔”,这才过瘾呢。

机灵!)——邻里乡亲家人般地随和亲密。

幸福童年,浓浓乡情,令人眷恋不已。

请一个“小”女生朗读,读出小女孩的稚嫩可爱,读出回忆时的甜美。

如:(二)关于母亲的细节(母亲是记忆中最深刻、最温柔的怀念,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1)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得到表扬后的得意、兴奋、自豪)。

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2)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颖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

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

”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母亲的品质犹如春酒那样芳醇)又如:关于风俗人情的细节(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

乡情是记忆中最醇厚、最温馨的怀念。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亮晶晶”凸现了阿标叔的什么特点?勤快,乐意为酒会增添欢乐的气氛。

)呼呼呼地点燃了,(“呼地”、“呼呼地”可以吗?读一读,比较效果。

减一字则减一分热闹,减一分喜气,无疑三“呼”连用最能表现出“吃十二碟”的喜洋洋的氛围。

三字连读应短促有力。

)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多么淳朴的乡亲!)点燃的仅仅是煤气灯吗?还有暖暖的人心,还有对这种热闹氛围和融洽关系的热爱。

——自豪的赞美,真挚的怀念请发言人有表情地朗读,自我评价或小组同学评价。

(语速、语调、重音)七、课堂小结这浓浓的一杯春酒呀,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我们。

“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开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

这些看似随意的细节,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作者琦君就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对故乡的眷恋。

现在我们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大家共同朗读课文的最后两小节,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朗读时,注意节奏放的慢一些,抓住浓浓的思乡情。

)八、拓展延伸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古诗中有许多思乡名句,请大家把自己知道的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交流一下,并把它们摘抄在笔记本上。

学生自由发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除了古诗外,现代也有许多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余光中的《乡愁》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诗,请大家欣赏。

有人还模仿《乡愁》写了一首《春酒》,读来感觉余味无穷。

九、布置作业(一)课堂作业每个人都有故乡,对于故乡都会有一份难以忘怀的回忆。

鲁迅对社戏里吃过的罗汉豆念念不忘,汪曾祺对故乡端午节的鸭蛋念念不忘,而琦君魂牵梦系的是母亲所酿造的八宝酒。

而我们呢,也许将来我们会背上行囊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找自己的世界,到那时候,我们会发现清清的小河曾儿时的梦,绿绿的山上我们曾梦想和风筝一起送上蓝天;野地里,灿烂的油菜花开成一处绝美的风景,或许还会发现,就连曾经让我们厌烦的唠叨声,也那么可望而不可及。

现在请你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美好的回忆吧!写作小秘诀:①精选动词,反复推敲。

②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③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④符合人物年龄、身份的语言。

⑤化抽象的思恋之情为具体的事物形象(二)课下作业推荐阅读:萧乾《枣核》、琦君《故乡的桂花雨》、琼瑶《剪不断的乡愁》最后,我们对那些正在被乡愁困扰以及将来可能被困扰的人们说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播放音乐,结束新课)十、板书设计春酒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风俗美人情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