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604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 • 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
01
引言
手足口病简介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 接触传播,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较强的流行性。
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为春夏季,患者主要为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 也可感染。
队列研究可以评估防控措施的效果和影响因素,为优 化防控方案提供参考。
02
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
肠道病毒(Enterovirus)为主要病原体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CVA)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其中,EV71和CVA16较为常见 。
病毒复制周期短
手足口病的病毒复制周期很短,约为4-6小时,这使得病毒传播迅速,容易造成流行。
病例数居世界首位。
时间分布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高发季 节为夏秋季,与气温和湿度适宜 病毒传播有关。
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 童中,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
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 腔黏膜溃疡、手足等部位皮疹 、疱疹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脑
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场所卫生
加强幼儿园、学校等场所 的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清 洁、消毒。
手足口病的控制措施
疫情监测和报告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隔离治疗
对于确诊患者,应按照医 生的建议进行隔离治疗, 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医 学观察。
医疗资源调配
根据疫情形势,合理调配 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 及时诊治。
近三年来手足口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病防治法 》中的丙类传染病管理。全社会对手足 口病的重视程
度 有 了很 大 的提 高 。 对 本 院近 三 年来 就 诊 的 2 1 手 足 口病 例 ,进 行 流 行 病 02例 学 的统 计 、调查 。为控 制 手 足 口病 的 发 生与 流 行 ,提 供 参 考 依 据 ,为 保 障 广 大 儿童 的身 体 健 康 和 生命 安 全 ,维 护 社 会稳 定 , 发 挥 一 定 的 作用 。 l 调 查 与 方 法 1 . 查 对 象 1调 收 集 以手 足 口病 发 病 日期 为 2 0 0 8年 1 1日至 2 1 年 7 月 00 月3 1日 2 1 0 8例病 例 ,全 部 病 例 均 来 自本 院就 诊 病 例 。 年龄 、
【 关键 词 】 手 足 口病 ; 流 行 病 学 ; 病例 [ b tat Obet eT ante rv l t i ai f F fh clein iv sgt te pdmilgclatr. to A src] jcv : ol r e a n t t no H MD o tel argo ,n et a ie o iafc sMe - i e hp e su o o i eh E o o h
d : o c l c l o e HF D a e ff s f l td h s ia fXix a g me ia o l g r m 0 8 t u . 0 . s l : h v r e s T o l t l ft M e a h c s so rta f i e o p tlo n in d c l l e fo 2 0 o J 1 2 Re u t T ea eg i i a c e 1 0 s p o o t n o h lr n a e o 4 wa 4 4 % . e p a ft ed s a e wa a. o J 1 Th v r g a i fs x i : .9 Co c u i n : r p r o fc i e g d 0 t s9 .9 i d Th e k o ie s sM r t u . e a e a er t o s 12 1 . n l so s h o e HF D n c i r n a e o 4 h d a h g e r v ln e t e y u g s sf r3 a s o d t e od s r2 e r l . h e k o e M i h l e g d 0 t a i h rp e ae c , h o n e t d wa o 0 d y l , h l e tf 5 y a s od T e p a ft o h d s a e we e lt p i g a d e r u ie s r a e s r n a l s mme , h we l a e s n 1 T r u h t e e ie o o ia n e t ai n HF D a e n r a e n y r s o d acersa o a. h o g h p d mi l g c liv si t , M g o c s s i ce s d
手足口病60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60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1-0065-02手足口病(HFMO)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 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ХA)坷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
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爆发流行。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8年5月至2008年10月收治患儿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为10个月—7岁,其中小于5岁占80%,其中流行季节为6—9月份,8月份为最高峰期。
1.2临床表现以皮疹及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皮疹,好发部位为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臀部,四肢,可见皮疹,躯干部少见。
皮疹特点为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疱疹多见于颊黏膜及舌尖,易破溃成溃疡引起疹痹,流涎和拒食,全部病例95%以上有发热,体温在38℃-40℃,热型不规则,热程3-7天,体温越高,病情越长,病情较重,2例患儿出现心率加快,脑炎症状。
1.3实验室检查患者的粪便标本,咽试纸标本中病毒分离阳性,白细胞总数多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
1.4治疗及预防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对症治疗,支持疗法.一般患儿我们应用炎琥宁或喜炎平静脉滴注,辅以板兰根冲剂,较重患儿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及二羟丙茶碱静注,同时给予支持疗法,尤其是口腔溃疡患儿我们给予自行配制的口腔涂抹药物及较重且伴有呼吸道症状者给予雾化吸入,注意热量及电解质平衡。
本组患儿经过积极治疗都已痊愈,从中可看到年龄小的患儿发病较重,易出现并发症。
浅谈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
培训讲座
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开展知识讲座 和培训,提高大众对手足口病的
认知和防控意识。
个案报道
报道典型病例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以及防控经验和教训,引导公
众科学防控手足口病。
04
手足口病防控的挑战 和展望
面临的挑战
01
手足口病病毒的变异
手足口病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导致病毒株不断演变,给防控工作带
加快手足口病病毒疫苗的研发进程,通过 特异性疫苗的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有 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提高诊断和监测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提 高医务人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同时, 加强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 各国共同合作和交流,分享经验和研究成 果,共同应对挑战。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膜炎 、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 死亡。
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 查可确诊。
02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调查
调查目的和方法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流行 趋势和传播途径,为制定防控措 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场调查相 结合的方法,收集病例的基本信 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 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治疗措施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患有手足口病, 应立即就医,尽早得到诊 断和治疗。
遵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和护理,按时服药,定期 复查,直至痊愈。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和变 化,如出现高热不退、神 志不清、呼吸困难等严重 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教育措施
宣传教育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摘要] 目的了解2010-2011年文登市手足口病的分布特征,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
方法对疾病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调查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展开分析。
结果2010-2011年文登市报告手足口病发病分别为894和1860例,发病率分别为130.22/10万和305.07/10万,其中重症病例分别为6和15例,均无死亡病例;2011年发病病例、重症病例较2010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34.27%、150%。
病例以3周岁年龄组最高,2010年托幼机构儿童发病占发病总数的54.27%,2011年托幼儿童发病占病例总数的63.39%;2010年季节分布呈单峰分布,2011年流行高峰提前2个月,11月出现次峰,呈双峰分布;病例主要集中于城区的行政区域;粪便标本阳性率为94.95%,阳性标本中以EV71和CoxA16型为主,分别占46.84%和31.89%,其他EV为21.26%。
EV71、CosA16是普通病例的主要病原,而引起重症病例的病原主要以EV71型为主。
结论2010-2011年文登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不同,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在人群职业以及时间分布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B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对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1]。
为了解文登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对文登市2010-2011年发生的手足口病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文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2011年传染病疫情年报、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调查报告,实验室资料来自山东省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的检测报告单。
1.2 调查对象与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以2010-1011年全市医疗机构报告手足口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诊断标准参见第七版《实用儿科学》[2]及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3]。
2024年手足口病概况与防控
型等,以及各种病原体的占比情况。
地域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
01
02
03
疫情严重地区分布
列出2024年手足口病疫情 较为严重的地区,分析其 原因及与往年数据的对比 情况。
地域传播特点
分析手足口病在不同地域 之间的传播特点,包括传 播途径、传播速度等。
趋势预测
基于现有数据,对未来手 足口病的流行趋势进行预 测,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
年龄、性别、职业等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分布
分析手足口病患者的年龄 分布情况,重点关注5岁以 下儿童的发病情况。
性别差异
对比男性和女性手足口病 的发病率、死亡率等,分 析性别因素对疫情的影响 。
职业特点
分析手足口病患者中不同 职业人群的占比情况,探 讨职业因素与疫情的关系 。
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重症病例情况
家庭和个人自我防护知识普及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家庭和个人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保 持家庭环境卫生整洁。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 病儿童。
及时就医治疗
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并遵医嘱做 好居家隔离和消毒工作。
2024年手足口病概况 与防控
演讲人:
日期:
REPORTING
• 手足口病基本介绍 • 2024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 防控策略与措施建议 • 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 科研进展与未来挑战
目录
PART 01
手足口病基本介绍
REPORTING
定义与病原学特点
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 位的疱疹和溃疡。
中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08-2012)
中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08-201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最为多见。
其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典型临床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多数患儿1周左右自愈,而少数重症病例可快速进展为神经系统疾病等致命性全身并发症,尤以与患儿感染EV71有关。
196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首次发现EV71,之后15年内该病毒在整个亚太地区迅速播散,按发病顺序依次为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越南、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柬埔寨。
检索1995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期间PebMed上手足口病相关信息,发现所有相关文献仅为描述性报道,很少有报道考虑发病地域因素、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或分析发病季节。
中国2007和2008年年初分别爆发了几起手足口病疫情,随即启动紧急应对策略,于2008年5月建立国家手足口病强化监察体系。
为了解国内手足口病流行病学情况,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余宏杰博士等开展相关研究。
该研究重点对2008-2012年国内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季节、地域等特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该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等干预措施积累参考数据。
该报告发表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
现将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2008年1月1日-5月1日,国内所有手足口病确诊及疑似病例以自愿原则上报给位于北京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但是,自2008年5月2日开始,国家法定上报手足口病病例,于是中国手足口病强化监察体系应运而生。
监察体系中对病例进行分类、分型管理:手、足、口腔或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疱疹,合并或不合并发热症状的患儿,定义为手足口病疑似病例。
通过RT-PCR或病毒分离方法对疑似病例获取肠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证据(包括EV71、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类型),定义为手足口病确诊病例。
浅谈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可编辑版】
浅谈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浅谈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论文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防控措施【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防治措施。
方法:对17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细致观察治疗、流调分析及实施相关的防控措施。
结果:本组患儿经积极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防控措施得当,属地范围内无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
结论:手足口病是数种肠道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染的消化道传染病,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特征。
做好有效的防控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其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所收到的预期效果是非常优良的。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ands, feet, mouth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17 case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of patient abus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epidemic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Results: After active treatment and care of children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without complications. Control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proper territorial scope of non-hand-foot-mouth disease outbreak. Conclusion: Th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s the number ofspecies of intestinal virus infection by a variety of ways of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hand, foot skin ulcers herpes and oral mucosa characterized. M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entirely possible, and early treatment of early detection and its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received the expected results are very good.【Keywords】Hand,foot and mouthdisease;Epidemiologicalsurvey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患儿,男8例,女?9例,年龄最小,最大,平均年龄3岁。
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手足口病 (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为主,个别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手足口病首次于1957年在加拿大被报道,同年,新西兰seddon最早加以描述,加拿大robinson于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6型(coxa16),1972年在美国肠道病毒71型(en71)首次被确认。
此后ev71感染和coxa16感染交差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手足口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相继均有爆发流行报道。
2008年5月2日我国正式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法定传染病管理。
为了解双鸭山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为控制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08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流行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病对防控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双鸭山市传染病疫情年报、流行学个案调查资料等,人口资料来双鸭山市统计年鉴。
1.2 统计方法:对所有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2.1 三间分布。
2.1.1 地区分布 2008年双鸭山市手足口病报告显示,全市4个辖区报告发病398例。
从发病构成上看,尖山区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总数的39.20%(156例),其次是四方台区24.12%(96例)、岭东区为22.61%(90例),宝山区最低,占14.04%(56例)。
2.1.2 年龄分布发病年龄最小的为4个月,年龄最大的为17岁。
男223例,女173例,男女之比约为1.28:1,男性高于女性。
2~4岁年龄组发病234例,发病较为集中,占59.09%。
某幼儿园小儿手足口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某幼儿园小儿手足口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近期,我所在幼儿园发生了一起小儿手足口病暴发事件,为了深入了解此次疫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疫情概况自2023年3月1日起,我园陆续发现多名幼儿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截至3月10日,累计报告病例32例,其中男生18例,女生14例,年龄集中在3-6岁。
经过医院诊断,均确认为手足口病。
二、病例特点1.发病时间:病例主要集中在3月1日至3月10日,呈现聚集性发病特点。
2.临床表现:患儿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部分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4.并发症:多数患儿病情较轻,无并发症。
少数患儿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三、传播途径1.空气传播: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2.接触传播:病毒可通过污染的手、玩具、餐具等传播。
3.粪口传播:病毒可通过污染的粪便传播。
四、流行病学调查1.病例对照研究:我们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病例组中有共同暴露史,如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到过公共场所等。
2.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分析病例发生的时间分布,发现病例主要集中在3月份,与我国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相符。
3.空间分布:病例分布在幼儿园的多个班级,呈现聚集性特点。
4.人群分布:病例主要集中在3-6岁的幼儿,与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相符。
五、防控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教职工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
2.严格消毒:对幼儿园的环境、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
3.隔离治疗: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传播。
4.加强监测:对幼儿园内幼儿进行定期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预防接种:积极推广手足口病疫苗,提高幼儿的免疫力。
1.本次疫情是由手足口病病毒引起的,传播途径多样,易造成聚集性发病。
2.幼儿园是手足口病的高风险场所,应加强防控措施。
3.加强宣传教育、严格消毒、隔离治疗、加强监测和预防接种是有效的防控手段。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消化道传播。
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地区,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因此研究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其传播特点和易感人群,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一)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1.手足口病的患病情况、分布特点和流行规律分析;
2.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因素分析;
3.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预测及风险评估。
(二)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研究
1.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和毒力分析;
2.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病原体的基因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PCR等实验室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等进行研究。
五、研究意义
通过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可以掌握其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能够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和病例死亡率。
同时,该研究也能为其他相关传染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统计探讨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统计探讨发布时间:2021-11-09T06:32:51.4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7期作者:王佳霁[导读] 本文主要是对手足口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全面地总结与分析,王佳霁北京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176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手足口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全面地总结与分析,并且临床中对这种疾病的诊疗以及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方法。
在对手足口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采用了文献检索和回顾性研究的方式,通过对这种流行病学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这种疾病是一种发展历史悠久的全球性传染疾病,这种疾病的好发人群主要针对五岁以下的儿童。
在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我限制性,并且疾病在治疗过后的预后情况良好,不会留下其他后遗症,但是这种疾病在发病时还可能会引发其他并发证,导致幼儿死亡。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只要根据手足口疾病的发病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手段进行防治,就能有效地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手足口流行疾病的发病原理,并且就这种疾病的防控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不断提升手足口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手足口疾病;流行病学;预防控制自入春以来,我国五岁以下的幼儿人群中,手足口疾病的感染趋势持续恶化,这也引起了国家医疗部门的高度重视。
春季本身就是许多流行性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其中,手足口疾病作为一种发展悠久的全球性流行疾病,只要在防治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的意识到手足口疾病的发病特征,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患者就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同时,也能够将这种手足口疾病的传染趋势控制在源头处[1]。
一、手足口疾病流行疫情的实际状况手足口疾病本身就是一种全球性的高发性传染病,目前,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在短时间内爆发过该种流行疾病。
手足口疾病主要是以手、出现皮肤胞疹或口腔粘膜出现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这种疾病在上个世纪50年代首次发生在加拿大,而在同年新西兰的医学家进行了记录和报告,迄今为止,手足口疾病以及在全球几十个国家以及地区中爆发过。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手足口病是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感染所引起的常见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好发于夏秋季节,人与人之间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
该病具有自限性、病程较短,一般病情较轻等临床特点。
由于手足口病近年来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日益受到重视,2008年5月,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手足口病发病以夏秋季为主,应提前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加强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防控,防止夏秋季疫情的继续上升。
手足口病为散发疫情,城区幼儿园出现聚集性病例,但无暴发疫情。
病例主要分布于城区、城郊乡和青义镇,这是因为城区居民就诊方便,孩子发病后就诊率高,农村孩子出现轻微症状时不及时就诊,轻症病人在村卫生站就诊,村医生对症处理后未报告疫情等因素有关。
手足口病主要危害学龄前儿童,尤其是1~3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可能由于EV71感染多呈隐性[3],主要通过飞沫、被污染的玩具、物品、手以及粪-口等多种复杂途经传播,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及个人卫生意识较弱,接触病毒的机会相对增多;儿童免疫功能不健全,感染后发病者多,家长恐慌,儿童发病后就诊多,成人免疫功能较强,感染后发病者少。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因为男孩较女孩好动,接触病毒的机会较多,感染、发病的几率也较高。
由于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迄今尚无特殊疫苗和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因此,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适时适量对环境、室内常用物品及托幼机构玩具进行消毒,室内通风,勤晒被褥,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都是预防的重点;对儿童家长、教师也要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教育,搞好环境卫生,做好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5]。
实践表明,对手足口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严格管理,对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与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要点二
宿主因素
儿童免疫力较弱,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容易感染手足口病。此外,孕妇、哺乳期母亲和医护人员等高危人群也易感染手足口病。
病毒因素
肠道病毒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这些病毒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和致病性强等特点。
要点三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2023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目录
contents
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
手足口病概述
0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易感性。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疱疹等,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地区差异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季节分布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手足口病的发病季节分布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03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消化道传播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
要点三
环境因素
环境卫生状况差、气候湿热、人口拥挤和卫生习惯不良等,均可促进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流行。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等措施,增强儿童免疫力,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
增强免疫力
保持个人卫生
避接触病例
疫情监测与控制
勤洗手、洗脸、洗澡和换衣服等,保持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尽量避免接触感染手足口病的患者,特别是儿童密集场所和疫情暴发地区。
加强疫情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隔离措施,控制疫情传播。
2021年江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1年江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摘要:目的分析2021年江西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并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21年手足口病病例监测及病原学检测数据,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21年江西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0460例,报告发病率133.70/10万,重症病例275例,死亡病例5例。
全年每月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4~6月为发病主高峰,9~10月为次高峰。
病例主要分布在5岁以下年龄组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5.51%),男性报告发病率(164.51/10万)高于女性(101.05/10万)。
实验室确诊病例3021例,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病原构成分别为40.22%、22.38%和37.41%。
结论 2021年江西省手足口病发病水平达到历年最高,秋冬季流行强度增大。
因此在防控策略上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以及重点时间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Analysis o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in Jiangxi Province in 2021PAN Huan-hong1,2,NIE Shao-fa1,LIU Xiao-qing2(1.School of Public Health,Tongji Medical College in Central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30,Hubei,China;2.Emergency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29,Jiangxi,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in Jiangxi Province,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trolling epidemic.Methods The data of cases and pathogeny identification was collected from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Results A total of 60460 HFMD cases were reported in 2021,the incidence was 133.70 per 100000,including 275 severe cases and 5 deaths.The HFMD was reported in every month.The incidence peak was observed from April to June.The secondary peak was observed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Most cases were children who were younger than 5 ages,accounting for 95.51%of the total.The incidences of male was higher than female.Totally 3021 cases were laboratory confirmed,in which EV71 infections,CoxA16 infections and other enteric virus infections accounted for 40.22%,22.38%and 37.41%.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HFMD in 2021 has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in the past years,and the intensity of epidemic in autumn and winter was increasing.The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used in focus group,key area and focus time point.。
89例手足口病标准化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
89例手足口病标准化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 王 铮(北京电力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处)摘 要:目的:充分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状况,提高对于手足口病的认知,减少该疾病的发生情况。
方法:对89例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流行学调查研究并进行讨论分析。
结果:发现手足口病主要以6~7月多发,1~5岁儿童发病居多,并且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中;临床表现患儿会出现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多见于手、足、口、臀、膝等。
结论:要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对患病患儿做好隔离、抗病毒以及对症处理,并对管辖相关托幼机构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加强教育宣传,减少疾病的发生以及传染现象。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18.042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89 Cases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WANG Zheng(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epartment of Beijing Electric Power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ondition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HFMD), improve the cognition of the disease, and reduce its occurrence. Method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89 children with HFMD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Found that HFMD mainly occurred from June to July in children aged 1-5, and mainly concentrated in nurseries. Symptoms include fever and rash, mostly found in hand, foot, mouth, hip and knee. Conclusion: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olation, antiviral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sick childre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elevant nurseries, promote education and publicit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and infection.Keywords: HFMD, 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医疗医务标准化对儿童来说,由于其自控能力差,免疫系统相对薄弱,所以传染病的感染率相对较高。
儿童手足口病600例疫情状况分析及预防控制探究
儿童手足口病600例疫情状况分析及预防控制探究目的分析并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病情状况与预防措施,科学的减少此类病例的发生。
方法对600名患有儿童手足口病的儿童,采取居家、门诊留观及住院隔离治疗,同时落实检测、报告、指导、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
结果儿童手足口病患者,在年龄段上,主要分布在4岁以内为418例,占比69.7%,二其他年龄段为182例,占比30.3%,两个年龄段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季节方面,儿童手足口病患者大多在5月-7月发病,占比65.49%,而其他月份合计占比34.51%,其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儿童手足口病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尤其在4岁以内,而且发病具有季节周期性,常发生于5月-7月-春季,在春季时应该加强对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增加医疗人员,加强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工作。
标签:儿童;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儿童手足口病是有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常发病于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型为柯萨奇A组16 型(CoxA16)[1]。
兒童手足口病以发热、足底、手掌、口腔黏膜出现水疱样皮疹为主要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表现心肌炎等,引发肺水肿或肺出血,危对患儿生命造成危害[2]。
儿童手足口病对儿童的危害性极大,掌握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及防预治疗措施是医护人员当前紧急而又迫切的任务。
2013年1 月至12 月诊治的600例儿童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并分析原因以及探讨下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选择的病例全部来自我院门诊被确诊为儿童手足口病的患者,时间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600例,其中男性400例,女性200例,年龄1-5岁,轻症患者530 例,其中170 例在门诊进行观察隔离治疗、360例留在家中隔离治疗,60 例重症患者住院隔离治疗。
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疱疹或皮疹,数目不同,疱内的液体比较少,口腔黏膜有疱疹时,患儿的疼痛较明显,部分患儿伴有一系类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604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确诊手足口病604例的临床特征。
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确诊病例患者的年龄、性别、主要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604例手足口病例发病年龄最小为3月,最大为29岁,主要集中在1~3岁(占53.15%),平均1.68岁,发病时间为4~11月,集中发病在5~8月(占86.09%),男性352例,女性252例,发热、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604例病例均治愈。
结论手足口病例主要在春末、夏秋季流行,以≤3岁年龄组病例数最高,愈后均良好。
内蒙古第四医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救治中心,于2009-04/11集中收治手足口临床确诊病例604例,对所有病例资料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9-04/11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604例。
其中男性352例,女性252例,年龄最小的患儿3个月,最大年龄29岁,平均年龄1.68岁。
1.2 研究方法手足口病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8-05-03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1],604例患者均为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
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对所有收集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记录其流行特征。
2 结果
2.1 流行特征
2.1.1人群分布散居儿童357例,占发病总人数59.11%;幼托儿童224例,占发病总人数37.09%;学生20例,占
3.31%;其他3例,占0.49%。
2.1.2 地区分布604例病例多来自呼和浩特市旗县区,其中新城区193例(31.95%)、玉泉区75例(12.42%)、回民区102例(16.89%)、赛罕区136例(22.52%)、市辖旗县共40例(6.62%)、其他盟市病例共58例(9.60%)
2.1.3 年龄分布其中不足1周岁者38例占发病总人数的6.29%;1岁至3岁者321例,占5
3.15%;3岁至7岁者220例,占36.42%;7岁至14岁者19例,占3.15%;大于14岁者6例,占0.99%(其中>20岁者4例)。
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至7岁,其中1~3岁居多构成比为53.15%。
2.1.4性别分布男性患病352例,构成比58.28%;女性患病252例,构成比41.72%。
性别患病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05,p>0.05 )。
2.1.5 时间分布604例手足口病例患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份,共发病例520例,构成比为86.09%,见图1。
2.2 临床资料604例手足口病患者出疹前有发热者532例,占88.08%。
皮疹形态为粟粒状红色丘疹和疱疹共存,红色丘疹相对较多。
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稍高出皮面,极个别明显高出皮面,类似水痘。
就诊时手足口均有皮疹者521例占86.26%。
部分病例只有手口皮疹、臀部皮疹、腹部大腿内侧皮疹、口腔咽部充血滤泡;观察后,出现典型手足口病表现。
5例重症病例合并有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604例病例均获治愈。
3 讨论
该组手足口病例主要在春末、夏秋季流行,以≤3岁年龄组发病最高与相关报道一致[1],因此≤3岁人群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居多与国内多篇报道相近[2~4],
可能与这部分儿童所在的看护环境接触范围广、手卫生意识差、消毒措施不到位、看护人员健康知识缺乏等有关。
手足口患儿中男孩经常与小朋友玩耍的比例显著高于女孩[5],这与手足口病疫情情况相符[6]。
故做好看护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适时对看护环境进行有效消毒对控制手足口疫情起着重要作用。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CA16和EV71,但EV71引起症状较重[7],且常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EV71已逐渐成为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8],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多发于4~8月份,潜伏期2~7d,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9~10],隐性感染和不典型的轻型病例多,该组病例与上述规律基本一致。
重复感染可能由不同菌株亚型引起,亦可能是不同时间流行的EV71基因转换[11]。
因此加强病原种类鉴定检测并以此分类管理治疗对指导临床诊治极为重要。
该组604名患者的诊断均为临床诊断,未行相应的病原学实验室检查,未能了解其病原是否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EV71的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以有效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