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心理暗示的实验
心理暗示的实验和案例
心理暗示的实验和案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心理暗示案例——心理暗示、诅咒与催眠心理暗示是用间接的方法使人们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信念与意见的心理过程。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诅咒和心理暗示的原理基本一致,但也不完全一样。
诅咒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如果你相信你被人诅咒了,那么你就被诅咒了。
你并不是被别人诅咒而病加重,是你的心理暗示让你的病加重。
佛家有句话叫做“心诚则灵”,诀窍就在心理暗示,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同样,你信你被诅咒了,你就被诅咒了,你不信就平安无事了。
催眠是心理暗示的一种方法或技术。
宗教中的冥想、瑜伽、气功、打坐,都是心理暗示技术。
我们所处的环境总在变化,当心里产生一个念头的时候,倘若自己都觉得不好,那么自己得意识到是哪里出了差错,并去修补、改正,保持乐观,相信一切会更好。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在池塘边看人家钓鱼,一不小心掉入了水中,我奋力挣扎,紧紧抓住了岸边的杂草,当时大脑空白,本能抓着杂草不松手,心理暗示自己要撑下去,一定会有人来救的,最后等到了救援,没事了。
信念强的人应该比一般的人要坚持的时间长不少。
大家都跳过高吧,有时候总觉得自己跨不过去,可是当你看见一个比自己重了一倍的大胖子轻松跃过去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样的感受。
于是你立刻充满信心,心理暗示自己跳过去不是困难,没有了包袱,放开了就可以做得更好。
一个小孩头上碰了一个大包,你给他吹口气再哄一哄他马上就不疼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暗示。
不要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
我们不要总是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提醒“昨天我就是在这里摔倒的”、“这段路总是出交通事故”等等。
因为越是这样,我们心里就会越紧张。
所以,聪明人应避免老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比如:“走稳些就不会摔倒了”、“经过这段路时应该减慢速度”等等。
有趣心理学 3个实验让你体会心理暗示有多强大
有趣心理学3个实验让你体会心理暗示有多强大
有趣心理学3个实验让你体会心理暗示有多强大
编辑:建老真人心理暗示的作用有多大,你们可能想象不到,那么我们来做几个实验来给大家看看吧。
三个有趣的实验心理暗示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从以下三个著名的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出心理暗示的作用。
1、气味辨别实验:受试对象是100名男子和100名妇女。
实验时,首先让每个人闻过烧酒、薄荷和鹿蹄草的气味,然后拿出1O瓶没有任何气味的蒸馏水,谎称其中有3瓶分别具有上述物质的气味,并让所有受试者分辨。
结果有48名妇女和37名男子声称他们完全嗅出来了;另一部分声称患有感冒,不能完全确定是哪种气味;只有6人表示没有嗅出任何气味。
2、帽子实验:受试对象是儿童。
实验时,先由一个人对儿童讲话,讲完离去。
然后由主持实验的人问儿童:“刚才讲话的人哪只手里拿着帽子?”在受试的27名儿童中共有24名回答是左手或右手。
其实,刚才那个讲话的人手里根本没有拿帽子。
3、皮肤实验:在受试者的皮肤上贴一片湿纸,并声称这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纸,能使皮肤局部发热,要求受试者用心感受那块皮肤的温度变化。
十几分钟过去之后,将湿纸取下,受试者被贴处的皮肤果然变红,摸上去还发热。
其实,那只是一张普通的湿纸,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使皮肤发生了变化。
“无
中生有”成为上面三个实验的共同结果。
暗示的综合作用,即实验者对受试者的外在暗示、受试者的自我暗示以及受试者之间互相心理影响的团体暗示,是产生“无中生有”结果的原因。
正确地运用心理暗示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责任编辑:梁绮贤)。
心理暗示的实验和案例
心理暗示案例——心理暗示、诅咒与催眠心理暗示是用间接的方法使人们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承受某种信念与意见的心理过程。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诅咒和心理暗示的原理根本一致,但也不完全一样。
诅咒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如果你相信你被人诅咒了,那么你就被诅咒了。
你并不是被别人诅咒而病加重,是你的心理暗示让你的病加重。
佛家有句话叫做“心诚那么灵〞,诀窍就在心理暗示,信那么灵,不信那么不灵。
同样,你信你被诅咒了,你就被诅咒了,你不信就平安无事了。
催眠是心理暗示的一种方法或技术。
中的冥想、瑜伽、气功、打坐,都是心理暗示技术。
我们所处的环境总在变化,留神里产生一个念头的时候,倘假设自己都觉得不好,那么自己得意识到是哪里出了过失,并去修补、改正,保持乐观,相信一切会更好。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在池塘边看人家钓鱼,一不小心掉入了水中,我奋力挣扎,紧紧抓住了岸边的杂草,当时大脑空白,本能抓着杂草不松手,心理暗示自己要撑下去,一定会有人来救的,最后等到了救援,没事了。
信念强的人应该比一般的人要坚持的时间长不少。
大家都跳过高吧,有时候总觉得自己跨不过去,可是当你看见一个比自己重了一倍的大胖子轻松跃过去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样的感受。
于是你立刻充满信心,心理暗示自己跳过去不是困难,没有了包袱,放开了就可以做得更好。
一个小孩头上碰了一个大包,你给他吹口气再哄一哄他马上就不疼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暗示。
不要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
我们不要总是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提醒“昨天我就是在这里摔倒的〞、“这段路总是出交通事故〞等等。
因为越是这样,我们心里就会越紧。
所以,聪明人应防止老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比方:“走稳些就不会摔倒了〞、“经过这段路时应该减慢速度〞等等。
这种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起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
一些比拟敏感、脆弱,独立性不强的人,譬如妇女和儿童,就比拟容易承受暗示。
心里——20个心理暗示故事
•
温馨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
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
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 1、断箭
•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 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 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 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 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 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手中。
• 祖父用纸给我做过一条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仅仅只能 容纳几只蝗虫,投放进去,它们都在里面死了,无一幸 免!祖父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 用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端爬 出来。因而,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嘴壳和锯齿一般的大腿, 也无济于事。 ”当祖父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 放进去,然后关上龙头,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小 青虫们就一一地从龙尾爬了出来。
• 温馨提示: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走不 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 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多远,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思想 要将阴影纸龙咬破,也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 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
• 7、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 温馨提示: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它是 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 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 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 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造成的。
• 6、阴影是条纸龙
心理暗示的实验和案例
心理暗示的实验和案例心理暗示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将其中一种想法、信念或观念暗示给他人,从而引起其在思维和行为上的相应变化。
在心理学领域,心理暗示的实验和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经典的实验和案例。
1.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波尔特进行的一项实验。
实验中,将24名普通的学生志愿者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在一个模拟监狱环境中生活两周。
结果发现,狱警群体逐渐展现出侵犯、虐待、羞辱囚犯群体的行为,而囚犯则表现出抑郁、焦虑和让步的行为。
这个实验表明,人们容易受到身份和角色的心理暗示影响,从而改变其行为表现。
2. 协助自杀案件(The Suicidal Appointments)3. 触电实验(The Electric Shock Experiment)在此实验中,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要求参与者扮演“教师”角色,将电击给“学生”,以惩罚其记忆错误。
实际上,参与者和电击接受者是同一个人,电击并没有真正地存在。
然而,在心理学家的威逼利诱下,有75%的参与者愿意给予最强烈的电击,而只有25%的人在实验前表示他们会这样做。
这个实验揭示了人们对于权威和社会规范的服从性,以及社会心理暗示对于行为的影响。
4. 隐蔽实验(The Hidden Experiment)心理学家尼柯拉斯·博森利特用这个实验来验证人们对于无意识暗示的反应。
在实验中,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参加的是一个关于阅读的实验。
实际上,在正式实验之前,他们必须通过一个走廊,而走廊的旁边放置了一个给人产生惧怕感的物体(例如蜘蛛、蛇等)。
结果发现,即使参与者对于这个物体并没有意识,他们的身体仍然会表现出对它的负面反应,如心率加快、皮肤反应增强等。
这个实验强调了无意识心理暗示对于身体反应的影响。
总结起来,心理暗示的实验和案例揭示了人们对于环境和他人暗示的敏感性,以及这些暗示对于个体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自我心理暗示作文
自我心理暗示作文导读:第一篇自我心理暗示麦克、阿瑟将军曾经勉强我们说;你有信仰,你就年轻,你若疑虑,你就衰老,你有自信,你就年青,你若恐惧,你就衰老你有希望,你就年轻,你若绝望,你就衰老。
利用自我心理暗示,可以帮助自己寻找适合的目标,并让你在改变自己的同时,激放自己的潜能。
威廉、丹佛斯是布瑞纳公司的总经理,据说他小时候长得瘦小赢弱,而且志向不高,因为,每当他面对自己瘦小的身体,信心就完全丧失了,甚至心中还经常感到不安,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位好老师,人生观才从此改变。
上课的第一天,老师便把威廉找来,对他说,威廉,我从你的自我介绍发现,你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你认为你很软弱,那么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软弱,让老师告诉你,其实你是一个非常强壮的孩子。
小威廉听到老师这么一说,惊讶地回道;是吗?怎么可能呢?我怎么可能是强壮的孩子?老师笑着说;当然是喽!来,你站到我面前乖乖地站到老师面前,并听着老师的指示;你看看你的站姿,从中就可以看出,在你心中只想着自己瘦小的一面,来,仔细听老师的话!从现在开始,你脑海里要想着我很强壮,接着做收腹、挺胸的动作,想象自己很强壮,也想信自己任何事都能做到,只要你真的去做,也鼓起勇气去行动,很快地你就会像个男子汉一样!当小威廉跟着老的话做完一次,全身忽然间充满了力量。
如今,他已85岁了,依然活力十足,因为他一直遵行着老师的教诲,数十年来从未间断,每当人们遇到他时,他总是声音饱满地喊站直一点,要像个大丈夫一样。
利用自我心理暗示的力量,灌输给自己正面的意识,在改变自己的同时,可以更加了解自己,也对自己更具信心。
就像故事里的小威廉,老师引导唤起了他内在的勇气与活力,让他相信,只要挺直腰,世界就已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呢?还是垂着头,或是歪歪斜斜的站姿吗?你听,威廉又在喊了;站直点,要像个大丈夫一样,深吸一口气,你一定能感觉到身上的一股潜在能量正隐隐发威,唯有相信自己的无限可能,你才能真正地超越自己,提早看见成功的未来。
心理学实验——小故事
津巴多实验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 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叶克斯—道森定律1980年,心理学家叶克斯和道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叶克斯-道森定律.后续对人类进行的研究则证明;个体智力活动的效率与其相应的焦虑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种倒"U"形曲线.即随着考试焦虑水平的增加,个体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随之增强.这时焦虑水平对效率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当焦虑水平为中等时,能力发挥的效率最高;而当焦虑水平超过了一定限度时,过强的焦虑对学习和能力的发挥又会产生阻碍作用.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曲线关系称为叶克斯-道森定律.心理学家把"测试焦虑"分为低,中,高三级水平:当人的情绪过于放松,丝毫也不紧张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很差;当人的情绪比较紧张但又不过分紧张时,认识操作成绩最好;当情绪进一步紧张,达到过度兴奋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又降下来.道森定律揭示了紧张焦虑程度对能力发挥的利弊之间的关系,并告诉我们:轻度紧张,适度焦虑,相当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总动员,会调动自己生理,心理的各种积极因素,以应付紧急情况,有助于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但是,如果过分紧张,焦虑过度,使测试焦虑达到第三级水平时,会出现上述精神疲劳和心理疲劳现象,严重地影响能力的发挥.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我们对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发挥水平的期待应该是适度的.在面临重大行动之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目标的相对难度来调节焦虑水平,可以通过模拟或参照以往的结果来了解自我,判断行动的难度,然后量力而行.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距离我们仍然还很遥远.探索其原因,我们不能不提到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个效应是以一位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肖曼□巴纳姆来命名的,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有位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这种一效应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要学会面对自己.第二,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第三,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第四,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有人说"成功时认识自己,失败时认识朋友"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归根结底,我们认识的都是自己.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时,都应坚持辨证的观点,不忽视长处和优点,也要认清短处与不足.狄德罗效应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丹尼斯□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 "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狄德罗效应给人们一种启示: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反馈效应英文名称:Feedback effects反馈效应简介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反馈效应解析下面是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罗西与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验.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如此进行了8周教学.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了8周教学.结果除第二组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态的进度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心理学家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教师的反馈.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 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二是重视别人所作的评价,认真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进步,成功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进展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叫他的客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先生他紧张地问道:"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松下略带歉疚地说:"牛排很美味,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主厨与在场的其人都困惑得面面相觑,松下接着说:"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在这里,松下幸之助所运用,就是即时反馈的技巧.所谓反馈,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下面是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的一个著名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赫洛克把被试者分成4个等组,在4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预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第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语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和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和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激励的效果明显优批评,而批语的效果比不闻不问的效果好.在生活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这个效应提醒我们,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于别人的活动必须及时地反馈调节.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指导活动中,要多种多样的手段即时地搜集和评定活动效果,如观察交谈,现场提问,效果评价等,然后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节活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必马上实施惩罚性的方式,而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疑难,不使问题累积.在反馈时,要正确运用鼓励和批评.鼓励和批评都是把握的基本方式,不能偏废.鼓励很重要,但不能夸大其词;对错误和问题的批评要及时,慎重,不能讥笑和嘲讽.要使鼓励和批评收到实效,关键是理解和尊重,凭敏锐的感觉和沟通的智慧对症下药.后来,心理学家布朗通过实验对反馈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反馈主体和方式的不同对学习和工作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别人的反馈.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著名的心理暗示案例
著名的心理暗示案例Task Title: Famous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CasesCase 1: The米尔格拉姆实验Case 1: The Milgram ExperimentThe Milgram experiment was a se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experiments conducted by American psychologist Stanley Milgram in the 1960s.The aim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nflict between obedience to authority and personal conscience.In the experiment, participants were instructed to administer electric shocks to actors, who pretended to be in p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ny participants were willing to obey the experimenter"s instructions, even when it meant causing others harm.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于20世纪60年代进行。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服从权威与个人良知之间的冲突。
在实验中,参与者被指示给予演员电击,演员假装感到痛苦。
结果显示,许多参与者愿意遵守实验者的指示,即使这意味着要伤害他人。
Case 2: 斯坦福监狱实验Case 2: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was a psychological study conducted by American psychologist Philip Zimbardo in 1971.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wer and authority onhuman behavior.In the experiment,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he roles of prisoners and guards in a mock pris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ticipants quickly became immersed in their roles and engaged in abusive behavior, indicating 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power and authority on human behavior.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于1971年进行的一项心理学研究。
世界最恐怖的5厘米台阶心理暗示实验
世界最恐怖的5厘米台阶心理暗示实验
摘要:
1.心理暗示实验的背景和目的
2.实验的具体过程
3.实验结果及其启示
正文:
【提纲】
1.心理暗示实验的背景和目的
- 背景:心理学家对于人类心理承受能力的研究
- 目的:探索心理暗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2.实验的具体过程
- 实验对象:一群志愿者
- 实验设备:一个5 厘米高的台阶
- 实验过程:
- 第一阶段:心理学家向志愿者介绍实验,并告知台阶的高度为5 厘米
- 第二阶段:志愿者被要求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走过台阶,包括放松、紧张、恐惧等
- 第三阶段:心理学家对志愿者的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
3.实验结果及其启示
- 结果:在紧张和恐惧状态下,志愿者走过5 厘米台阶的难度大大增
加,甚至有人无法成功通过
- 启示:心理暗示对人类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应对挑战,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行为受限
世界最恐怖的5 厘米台阶心理暗示实验是一项旨在研究心理暗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过程中,心理学家让志愿者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走过一个5 厘米高的台阶。
结果显示,在紧张和恐惧状态下,志愿者走过5 厘米台阶的难度大大增加,甚至有人无法成功通过。
这表明心理暗示对人类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应对挑战,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行为受限。
运动员心理暗示的例子
运动员心理暗示的例子1. 嘿,伙计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运动员们那些神奇的心理暗示小把戏。
你们可能会问,啥是心理暗示啊?简单来说,就是运动员们在脑子里念叨一些话,给自己打气加油,让自己状态更好的小妙招。
听起来挺玄乎的,是吧?别着急,咱们慢慢道来,保准让你大开眼界!2. 先来说说咱们的乒乓球大魔王马龙。
这哥们儿可有意思了,每次比赛前都会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听起来像不像小学生?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马龙在赛场上所向披靡。
你看,人家打球的时候,那个自信劲儿,简直比孙悟空还要狂,啥对手在他眼里都是小菜一碟。
3. 再来瞧瞧咱们的"飞人"刘翔。
这位大哥每次跨栏前都会默念:"我是一阵风,我是一道闪电!"哇塞,这话说的,我听了都想飞起来。
你们想象一下,刘翔站在起跑线上,眼神坚定,心里默默念叨着这句话,然后"嗖"的一下就飞出去了,简直帅呆了!4. 哦,对了,还有咱们的"宁泽涛"。
这小伙子游泳前总爱对自己说:"水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这话一出,我差点没笑喷。
你说说,人家把泳池当成家,那游起来能不快吗?就跟鱼儿回家似的,哪还用费劲?5. 有一次,我问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老师,这些运动员的心理暗示真的有用吗?"老师笑着说:"当然有用啦!这就跟你考试前给自己加油打气一样,能让你更有信心。
"我一听,哎呀妈呀,原来我也在不知不觉中用了心理暗示啊!6.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我们班的小胖墩儿李明。
这家伙跑步总是最后一名,有一天我教他用心理暗示。
我说:"你跑步前就对自己说'我是一头狂奔的野牛'。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这小子第二天跑步居然没垫底!他兴奋地跟我说:"哥们儿,你这招太灵了,我跑步的时候真觉得自己是头野牛!"7. 其实啊,这心理暗示不光是运动员用,我们普通人也能用。
奇妙的心理暗示(高品质)
心理暗示: 有趣的电梯实验
说明:几名实验者扮演上电 梯的客人,他们走进电梯后, 都“不约而同”地背对着电 梯门站着。后来一个不知情 的男人也走进了电梯。 他……
积极的暗示就是你隐形的翅膀,让你在 徘徊孤单中坚强,让你在平淡劳累时快乐, 让你拥有希望和梦想,带你去飞,去翱翔。
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地朗读下面一段誓词
我微笑、乐观、自信、坚强; 我轻松、积极、不卑、不亢; 我健康、豁达、心胸宽广; 我将百折不挠,去实现理想; 我要不断超越,走向辉煌,走向辉煌!
设计你的积极自我暗示语。 ---说给自己的话
故事三 杯弓蛇影
•
• 故事四 触电而死的工人
一位美国电气工人,在一个周围布满高压电器设备的工作台上工作。他虽然采 取了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避免触电,但心里始终有一种恐惧,害怕遭高压电 而送命。有一天,他在工作中碰到一根电线,立即倒地而死。他身上表现出触 电致死者的一切症状:他的身体皱了起来,皮肤变成了粉红色和浅蓝色。但是 调查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那位不幸的工人触摸电线的时候,电线并无 电流通过,电闸也没合——他是被自己害怕触电的自我暗示杀死了。
•
在下面的60秒钟里,
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
眼睛 盯着你自 己的右手 中指,用 意念暗示 自己,让 你的右手 中指变长。
心理暗示
积极的心理暗示 消极的心理暗示
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对人产生极大的负作用, 积极的自我暗示则能够激励人、鼓舞人。
故事一 故事一
国外某法庭要对一杀人犯执行死刑。执刑者对犯人说:“我们执行死刑的方 式是使你放血而死,这是你死前对人类做的一点有益的事情。”这位犯人表示 愿意这样做。犯人在一个小间里躺在床上,一只手伸到隔壁的一个大间。他听 到隔壁的护士与医生在忙碌着,准备对他放血。护士问医生:“放血瓶准备5 个够吗?”医生回答:“不够,这个人块头大,要准备7个。”护士在他的手 臂上用刀尖点一下,算是开始放血,并在他手臂上方用一根细管子放热水,水 顺着手臂一滴一滴地滴进瓶子里。犯人只觉得自己的血在一滴一滴地流出。滴 了3瓶,他已经休克,滴了5瓶他已经死亡,死亡的症状与因放血而死一样。 但实际上他一滴血也没有流。
心理暗示训练(实际应用)
心理暗示训练,让南南变得不再令人讨厌两个多月前,一位妈妈带着自己8岁的儿子来到我的教育工作室,她的儿子名叫南南(化名),读小学二年级。
第一次见面,南南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开朗活泼,并且一脸灿烂地向我问好。
可是,妈妈却告诉我说,尽管南南是个非常善良纯真也很听话的孩子,可班上的很多同学却不喜欢他,几乎每天他都会和同学发生矛盾。
在妈妈看来,孩子在学校里有时和同学发生矛盾本来也很正常,尤其是男孩子更是如此,可是她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善于保护自己,经常被人冤枉,受人欺负。
而每当发生这种情况,老师处理问题也比较简单,通常是各打五十大板。
为此,她和孩子的爸爸以及爷爷奶奶经常到学校去找老师,有时还会去找其他同学的家长理论,结果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家长也成天提心吊胆,弄得心力憔悴。
这位妈妈还给我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例子是这样的:南南班上有几个比较调皮的男同学,有段时间,他们每次下课后都喜欢跑到教室旁边的小树林里去爬树,后来老师发现后下了禁令,可是个别男生还是偶尔会违反这一禁令。
有一次,班上有个男生下课后又跑去爬树,南南看到后赶紧跑了过去,一边让那位同学不要爬树,一边用手去拉扯,结果把那个同学从树干上拉下来并且摔倒在地,于是那个同学就打了南南。
老师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那位同学说南南先打了他,南南也没解释清楚,于是老师便把南南和那个男生都狠狠批评了一顿,放学后还罚他们留了下来。
南南妈妈为自己的孩子感到很委屈,并且也责怪南南不知道辩解。
南南和她妈妈到我的工作室咨询那天,正好也有个三年级男孩的妈妈带孩子过来咨询。
我在和南南妈妈交谈的时候,南南在一边和那个男孩子一起玩了起来,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位男孩未经允许在我们办公室的另外一台电脑上玩起了游戏,南南赶紧大声向我报告说:“海洋老师,他在玩游戏。
”我扭头一看,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南南边说,边用手指着那个男孩的鼻子,并且手指尖离鼻尖非常近,几乎快碰到那个男孩的鼻尖了,那个男孩不由自主地把身子向后躲了一下。
心理暗示实验
心理暗示一、课题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心理暗示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有消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带给我们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我们成长;相反地,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那么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心理暗示,并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他们的成长就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三、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式、小组讨论式、活动参与式四、教学媒体黑板板书、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目标1、能基本说出心理暗示的含义;2、能基本分清消极心理暗示和积极心理暗示;3、能在平常生活中学会摈弃消极暗示,合理利用积极暗示。
六、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明白消极心理暗示与积极积极心理暗示的区别2、启发学生充分认识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作用3、能在平常生活中学会摈弃消极暗示,合理利用积极暗示教学难点:1、体验消极心理暗示和积极心理暗示以及所造成的不同影响2、激励学生对自己做出积极的心理暗示3、激发学生养成积极心理暗示的习惯七、教学内容与设计思路1、导入1.1课前视频《卖拐》(4分钟)教师引导: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熟悉同时也是非常精彩的小品,这个小品中隐含了一个常见的心理现象。
让我们重新来回味一下这个由赵本山和范伟表演的小品《卖拐》中的一个片段。
(教师播放视频)视频播放结束教师引导:好,小品就看到这里,那么我现在要问大家两个问题。
1、范伟原先认为自己的腿是瘸的吗? 2、为什么后来他真的觉得自己的腿是瘸了呢?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其实,《卖拐》是典型的心理暗示的体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心理暗示的话题。
1.2心理暗示的定义(2分钟)心理暗示的定义: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更通俗地说,心理暗示就是贮存在人的意识或无意识中并常常悄悄影响着人的行为及行为选择方式的想法或念头。
教师解释刚才小品中的心理暗示现象2感受心理暗示的魅力(8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如下两个感受心理暗示的小活动2.1 活动一:(指导语)请你把两手握在一起,食指伸直,平行,相距2公分左右。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暗示的魔力
• • • • •
真的! 谢谢! 没问题! 看我的! 真有意思 ! • 太棒了! • 加油! • ……
பைடு நூலகம்囚实验
• 一群心理学家给一群死刑犯人施行死刑, 告诉他们他们将流血而死。犯人看不到行 刑的过程,只会感觉到刀在手腕上割了一 刀,然后听见血滴在盆里的声音。 • 实际上他们的手腕并没有被割破。但是犯 人们最后还是死亡了,死亡的症状和真正 的血流尽而亡一样。
自我暗示
• 暗示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 。它是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 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 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 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 积极暗示 • 消极暗示
视频
“人工印记”实验
• 用邮票大小的湿纸片贴到被试者的皮肤上 ,告诉他说,贴上之后这块皮肤就会发烧 。不一会儿,揭去纸片,皮肤果然变红了 。还有人将一块金属硬币放到暗示者的手 臂上,暗示说这块硬币刚在火上烤过,会把 皮肤烫起泡来。没过多久,硬币下面果真 “烫”起了水泡,呈现了二度烧伤痕迹。
小诀窍 大作用(环境)
• • • • • 1. 临阵怯场的人,最好多带自己最熟悉的东西。 2. 不能集中精神时,应该尽量摒弃累赘的事物。 3. 意志消沉时,最好阅读幽默小说或漫画。 4. 心里焦灼不安时,身边最好不要放钟表。 5. 忧郁的时候,不妨穿上艳丽而轻便的衣装:如想振奋 心情,可用红色,如要沉着与冷静,则可用青色…… • 6. 单调的声音或刺激,可以镇定神经的紧张:平时睡不 好,在火车上听着单调的哐啷声却能呼呼大睡。 • 7. 节拍快的音乐,使人轻快而有信心。
氢气球与沙桶实验
“大象与木桩”
• 故事
• (栓在木桩上逃不了) • (自卑心理) (无法摆脱这个木桩) 消极的暗示
心理暗示例子
心理暗示例子《神奇的心理暗示例子》咱今天就来唠唠心理暗示这玩意儿,那可真是贼有意思。
你们说这心理暗示咋这么神奇呢?就好比有一天我早上起来,觉得自己状态倍儿棒,心里就暗想:“嘿,今天肯定诸事顺利,幸运女神肯定眷顾我这小可爱。
”结果呢,还真就事事都挺顺,遇到个小难题也轻松解决了。
我就琢磨啊,是不是我这一早上的心理暗示起作用啦?就跟那魔法似的,我一念咒语,好事就都来啦。
再给你们举个例子,有一回我和朋友去逛街买衣服。
我试了一件衣服,第一眼感觉也就那么回事儿吧,但是朋友在旁边一个劲儿地说好看好看,特别适合我。
我一听,心里也开始觉得:“哎呀,好像是还不错哦。
”然后我就越看越顺眼,最后开开心心地把它买回家了。
你说这是不是心理暗示在捣乱呢?别人的话这么一暗示,我就改变了自己对那件衣服的看法。
还有啊,有时候我会暗示自己晚上一定会睡个好觉,结果还真就能一觉睡到天亮,中间都不带醒的。
这可太神奇啦!要是我心里一直想着“哎呀,今晚会不会失眠啊”,那多半就真的得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一阵子。
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考试,出门前我就对自己说:“我行,我肯定能考好!”就这么一句话,好像给我打了鸡血似的,走进考场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底气十足。
后来成绩出来,还真不赖!当然啦,这也得归功于平时的努力,但我相信这心理暗示肯定也起了作用的。
你们说这心理暗示是不是特别神奇?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我们心里的小魔法师,我们让它干啥它就干啥。
不过这玩意儿也得用对地方,可不能瞎暗示。
要是天天暗示自己不用努力就能成功,那可就是白日做梦咯。
咱得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再配合上这神奇的心理暗示,那可真是如虎添翼呀!总之呢,心理暗示这东西,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学会利用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有趣。
以后再遇到啥事儿,就多给自己来点积极的心理暗示,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心理暗示小故事
心理暗示小故事第一篇:心理暗示小故事1、某人喜欢新鲜空气的程度,无人能及。
一年冬天,他到一家高级旅馆住宿。
那年冬天奇冷,因而窗子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以防寒流袭击。
尽管房间里舒服无比,但他一想到新鲜的空气一丝都透不进来时,他非常苦恼,辗转难眠。
到了最后,他实在无法忍受,便捡起一只皮鞋朝一块玻璃样的东西砸去,听到了玻璃碎裂的声音后,他才安然进入梦乡。
第二天醒来,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完好如初的窗子和墙上破碎的镜框。
2、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的。
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
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
工人们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
3、一位工人下班后被锁在“冷库”里,第二天被人们发现时已冻死了,而令人惊奇的是,那天根本就没通电,冷库里只是常温!4.有一个教授找了九个人作实验。
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
九个人听明白了,哗啦哗啦都走过去了。
走过去后,教授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桥底下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
九个人吓了一跳,庆幸刚才没掉下去。
教授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没人敢走了。
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诱导了半天,终于有三个人站起来,愿意尝试一下。
第一个人颤颤巍巍,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爬下了。
教授这时打开了所有的灯,大家这才发现,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网,网是黄色的,刚才在黄灯下看不清楚。
大家现在不怕了,说要知道有网我们早就过去了,几个人哗啦哗啦都走过来了。
只有一个人不敢走,教授问他,你怎么回事?这个人说,我担心网不结实。
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是心态影响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一次心理暗示的实验
栾川苏新会
我教二年级时班上有一个叫郭帅的小男生,看上去也聪明活泼,能说会道,就是学习成绩很差,检测成绩都是一位数。
怎么看他都不像弱智学生。
郭帅最大的学习障碍是课堂上注意力难集中,多动。
他的手从来就不会闲着,撕纸、玩纸球,玩尺子,玩小刀,总之是能玩的都玩就是不学习,完不成课堂任务。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说了劝了哄了批评了,全无效。
后来我采取“死看”,这是几无奈的一招。
就是坐在他跟前看着他写作业。
结果看的我痛苦之极!在我的再而三催促下他才慢腾腾的拿出作业,翻开书,再找半天笔,再拿出小刀削铅笔,削一会儿断了再削再断再削,终于削好了。
开始写字,写一笔看一笔再向周围望望。
他天天都在考验着我的耐心。
为了节省时间我就替他削笔。
后来我发现他总是接过笔后不长时间就故意用力把笔尖压断,或放在嘴里咬断好让我重削,以此法拖着不写字或少写字。
我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拿他真的没法儿了!看来他对学习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怎么办呢?
我认为对学习没有兴趣是心理毛病。
心病还得心法医。
我决定试一试。
我考虑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法子。
一天,我郑重的托着一件洗的干干净净的又叠的整整齐齐的方格花衬衫走进教室,站上讲台,郑重的介绍:“大家看这是什么?”“布衫!”学生们大声回答。
我严肃而又神密的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穿过的吗?”“不知道。
”“老师今天告诉你。
”我故意停顿一下说“这是华
罗庚小时候穿过的,华罗庚是我国有名的科学家。
他小时候也很笨,就是因为他妈妈给他买了这件神奇的衬衫之后,他的学习才越来越好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科学家。
我儿子孙阳以前学习也不好,我就去北京把他小时候的衬衫借了来穿。
现在我儿子在他的班上被称为学习大王,特棒!他长大了,这衬衫我一直收藏着。
今天,我要把它奖励给我们班的一个学生穿。
”“给谁穿?”学生们都很有兴致的望着我。
我郑重宣布:“给郭帅穿。
”一片哗然。
郭帅满脸红光兴奋异常。
我当场给他换上这件“华罗庚的衬衫”。
这节课上他表现出前所没有的认真。
下课时我特意让他上黑板听写生字。
七个生字他写会了五个。
我隆重的表扬了他,特意又夸这件衬衫的神奇。
学生们都羡慕极了。
可小小的他们那里知道老师说了弥天大荒!
这是我儿子小时候穿过的一件普通衬衫。
我利用孩子们对我的信任撒了一个善意的弥天大谎。
从那一天开始郭帅就天天穿着“华罗庚的衬衫”。
有学生叫他“华罗庚”,他很高兴,行为也有所改变,尽管基础差还是能主动的去从事学习活动,学习兴趣也空前的高涨。
有时他的老毛病还会复发,但管理起来比以前好多了。
期末成绩,郭帅得72分。
这是他打破一位数记录以来的高分。
我特意表扬他,并郑重将成绩写进综合素质册。
我的实验是成功的.心理暗示,不妨你也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