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 (李梅芳)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2《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五壮士的英勇事迹给你们留下了哪些印象?你们认为五壮士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教师对小组讨论进行观察和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讨论效果。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五壮士英勇斗争的环境,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事件的距离,使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五壮士的英雄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向学生介绍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引起学生对五壮士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五壮士为什么能够英勇斗争,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5.反思与评价: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和全面发展。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相关影片等方式,深入了解更多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事迹。
3.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道德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将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和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讨论,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精神。同时,我会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和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此外,我还会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全面评价他们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设置朗读、讨论、思考、写作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4.生字词教学与课文理解的有机结合:在讲授新知环节,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字词的用法和词义。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狼牙山五壮士》经典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并掌握课文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o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和他们的爱国精神。
o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叙述方式、人物描写和语言表达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o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内心世界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o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敬仰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o通过学习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形象和爱国精神。
难点:深入探究课文中的叙述方式和语言表达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o准备《狼牙山五壮士》的课件,包含课文原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o收集与狼牙山五壮士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用于丰富教学内容。
o准备相关的背景音乐,用于营造课堂氛围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2.学生准备:o预习课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o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课堂笔记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5分钟)o教师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o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狼牙山五壮士是谁吗?他们为什么被称为英雄?o引出课题《狼牙山五壮士》,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作者。
2.朗读课文(5分钟)o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朗读,注意语音语调、节奏和感情表达。
o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并体会课文的情感色彩。
o学生自主朗读,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o教师逐段讲解课文,解释生词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o讨论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和他们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感受他们的形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学案例
小组合作学习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特定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达成共识。小组合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会设计如下小组活动:1.分析五位壮士的性格特点,总结他们的英雄品质;2.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传承英雄精神;3.每组选取一位英雄,为其制作事迹海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关键时期。《狼牙山五壮士》作为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重点课文,讲述了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五位英勇战士顽强拼搏、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本案例旨在通过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英雄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以人物分析为主线,将文本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学会珍惜当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根据课堂学习,写一篇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读后感,要求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300字。
2.结合课文内容,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五壮士的事迹和精神。
3.家庭作业:与家长分享学习心得,让家长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共同感受英雄精神。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激发情感共鸣
本案例通过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仿佛穿越回抗日战争时期的狼牙山,亲身感受五壮士的英勇事迹。情境教学的运用,使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雄精神。
4.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等,提高阅读效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及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一、教材分析:该教材主要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主题,通过讲述五位革命英雄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崇尚英雄的精神。
二、教材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背景和内容。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听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情感目标:1.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激发学生的英雄崇拜心理。
三、教学重点:1.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方法:1.故事讲解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3.情景教学法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播放相关音乐,烘托课堂氛围。
2.导入新课:通过师生问答,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英雄的思考和向往。
3.教学过程:1)听故事: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录音,让学生先听故事内容。
2)讲解故事内容:教师讲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五位革命英雄的奋斗经历和对抗日敌的事迹。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英雄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4)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英雄精神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1.课前复习:让学生回答上节课的问题。
2.教学过程: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壮士的事迹进行陈述,并和其他组一起讨论、对比。
2)合作讨论:小组合作讨论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并给出一些建议,如何在平时中发扬英雄精神。
3)水平评价:让学生分别陈述他们的小组讨论和合作的过程,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3.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认为的英雄事迹,并阐述对英雄的崇敬与学习。
2)参考资料:《狼牙山五壮士》情节的相关书籍或影视资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学案例
3.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朗读课文,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4.定期进行课堂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堂开始,我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纪录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五位英勇战士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标题《狼牙山五壮士》,提问:“你们认为‘壮士’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有什么特殊之处?”引发学生的思考,为进入新课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2.点,学会如何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进行仿写,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一些生字词的含义,如“诱敌上山”、“英勇斗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某个问题或观点展开探讨,如:“五壮士的英勇行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你觉得五壮士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等。
2.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无畏、壮烈牺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壮士的英勇无畏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壮士的英勇无畏和民族精神。
2.学习五壮士的英勇精神和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五壮士的英勇行为和牺牲精神,感受其背后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故事吗?狼牙山五壮士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英勇抗击敌人?3.揭示课题,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狼牙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场”,“五壮士是英勇抗击敌人的英雄”,“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献出了生命”等。
教师随即板书: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无畏、壮烈牺牲。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五壮士在狼牙山上英勇抗击敌人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英勇无畏的行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划出关键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无畏和民族精神。
以下是一个示例:(1)“他们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批改、反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
1.体会狼牙山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内涵,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讲授新知
1.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出现的重要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词汇。
3.内容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五壮士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
4.写作方法指导:结合课文,指导学生学习描写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汇和句子,特别是对狼牙山五壮士英勇事迹的理解。
2.体会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3.学习并运用描写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学习掌握古文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2.教学难点:古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2.古文阅读技巧。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精神。
2.阅读法:通过阅读相关古文,让学生掌握古文阅读技巧。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介绍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背景和事迹。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英雄?英雄的精神是什么?2. 学习环节(1)讲授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1.教师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英雄形象和精神。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述,认真听讲,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2)阅读相关古文1.教师让学生阅读相关古文,让学生掌握古文阅读技巧。
2.学生认真阅读古文,掌握古文阅读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总结环节1.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评价学生对狼牙山五壮士的了解和古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2.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高。
2.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得到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 (李梅芳)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李梅芳教学背景: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某部第七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六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大部分学生对“抗日战争”很陌生,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
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小学五年级语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五年级语文教案激励了许多头脑风暴式的理论学习,我清醒认识到---如果抱守以往的经验或成绩,自己的专业就会停止成长。
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该继往开来,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站在“课程”的高度,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既要紧贴地面行走,又要怀抱问题意识,大胆尝试探索,拥有专业发展精神。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尝试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文本紧紧地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主题构建:生命的意义(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过时了吗?)从整体上着重于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认识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与美好,建立人与世界和谐美好的联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
这里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也不是写作主题,而是文化主题。
即以人文性为线索,兼顾语文知识和能力以及思维发展等,类似于比较文学中的母题。
于是,在语文教学中,我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和形式重新作一番统整。
这样的教学,密度强,容量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不可限量的,如信息资源的获得,价值取向的形成,当然也包括知识以及能力的掌握与提高。
“主题”教学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通过文本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言语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
第二个层面是指母语文化系统负载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积淀;第三个层面是指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生长与形成。
相比之下,其中第一个层面是显性的,后两个层面是隐性的。
不过,三个层面没有顺序之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容,交织在一起。
本课时教学预设的第一层面表现现在整合主体主题的切入:两个“砸”;一“跟”和一”跳”。
(一“砸”出对敌人的仇恨,砸出了智慧;二“砸”砸出战士们“壮士断腕”的决心;一“跟跟出了战士们的义无反顾;二“跳”跳得惊天地泣鬼神。
)第二个层面表现在《夏日绝句》的拓展学习上:这五位壮士的壮举不由得让我们不禁想起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豪杰之壮举惊天地泣鬼神!(补充,组织学生说说典故)1、战国末年,秦国强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教案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教案第一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
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2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2、板书课题:“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2、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⑴ 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⑵ 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⑶ 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3、自学课文:⑴ 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⑵ 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⑶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⑷ 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⑸ 学生自学课文。
⑹ 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⑺交流学习情况。
⑻ 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⑼ 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⑽ 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⑾ 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4、指名读课文:⑴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⑵ 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复习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2、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3、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案执教者: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顾军然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
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平。
4、熟读成诵,能背诵课文第五段。
二、教具准备:幻灯片、录音机、小黑板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上节课下,有好多同学要求老师讲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看得出我们这些同学爱学习、爱了解,这是非常可贵的。
不知道,同学们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指名说)好了,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集体。
其实,学知识,我们就要像刚才这些同学一样,平时注意多读课外书籍,多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多长见识。
那么有时间,老师再和同学们讲一讲我了解的革命故事。
㈠、复习巩固,简笔画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
(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写得怎样?别人都说,顾老师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 顾老师写出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都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
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
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
(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
㈡、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1、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读书方法:初读想象画面)2、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
整体感知,选点训练--《狼牙山五壮士》学历案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选点训练--《狼牙山五壮士》学历案教学设计【教例简介】《狼牙山五壮士》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这一课是我在准格尔旗运用学历案辅助教学的一个课例,我将课后的练习题变成了学习任务,结合单元的训练重点来组织学生学习。
通过“读课文,理思路”“诵课文,学写法”“填短语,练表达”三个任务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例简述】一、学习铺垫1.了解背景,学生齐读:1941年日本军队对华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包围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2000名当地群众。
七连经过顽强抵抗,转移了日军注意,使日军以为七连是八路军主力,在战斗中丧失了500多名日伪军。
9月25日,七连最后留下六班掩护,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的时间,这个班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四面包围的日军进行激战。
在最后弹尽只剩下五个人的情况下,五人集体跳崖自尽。
据悉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为国捐躯,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而得救。
.认字识词。
日寇副班长手榴弹抡圈全神贯注q∣xuan fei jian棋盘陀悬崖沸腾山涧bao y∣yue qu雹子屹立喜悦不屈3,了解特殊词汇。
日寇:日本侵略者,是中国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侵华日军的称呼。
晋察冀:是山西省、察哈尔省、河北省三省的简称。
游击战:八路军灵活分散的小部队在敌后以袭击、伏击、破坏、扰乱等手段进行的战斗。
4.明确任务(一)读课文,理思路(二)诵课文,学写法(三)填短语,练表达二、任务一:读课文,理思路1.活动一:请你大声较快速地朗读课文,思考“五壮士”的“壮”的表达效果,并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宣传思路补充完整,再根据这个思路概述这个故事。
接受任务一()一英勇跳崖学生在学历案上完成。
2.活动二:学生借助故事情节示意图概述故事。
顶峰歼敌引上绝路痛击英勇敌人跳崖接受任务故中发展・序三、任务二:诵课文,学写法1明确任务:请你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这一段文字分成两个部分,然后进行朗读训练,体会点面结合写法之妙。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发表时间:2020-12-03T08:09:10.1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总第356期作者:史顺华李敏[导读] 重点让学生多读、多体会,教师适时地指导,帮助学生品味英雄形象,以便学习英雄,人人争当英雄。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城街道双龙小学276400;山东省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岞山街道岞山中心学校261000一、设计理念狼牙山五壮士在狼牙山战斗中,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宁死不屈,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通过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关注个性化阅读理解,重点让学生多读、多体会,教师适时地指导,帮助学生品味英雄形象,以便学习英雄,人人争当英雄。
二、教材分析《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敌人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的五个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他们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故意边打边撤,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
他们在战斗的过程中英勇杀敌,不怕流血,敢打硬仗,宁死不屈,最后子弹没有了,他们毁坏枪支,先后壮烈地跳下悬崖。
这五位英雄,为了祖国、为了群众,为了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继承。
语文教师通过课文内容的讲解,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带领学生进入曾经的战争年代,让学生们在朗读声中体会战士们的报国决心和爱国热情,通过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知道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
三、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通过深入的学习和领会,学会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提出疑问(1)师问:本课的题目可不可以改成“跳悬的五战士”?为什么为突出狼牙山?“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改成“壮”?什么样的战士才称为壮士?目标任务:通过狼牙山,来突出本次战斗来自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以此来赞美英雄的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通过“战士”与“壮士”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战士与壮士的区别,让学生知道壮士的英雄事迹,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初步感受五战士的英雄气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
李梅芳
教学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某部第七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六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大部分学生对“抗日战争”很陌生,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
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方法:让学生收集资料、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投影填空:
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走这条路可以(),意味着他们可以(),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另一条是通向()。
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
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
二|、新授课文
1、以读促情,读中感悟(自主合作学习“英勇跳崖”片断)
(1)、出示一幅“五壮士屹立在顶峰”的图片,想想课文是怎样描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学生自学6-9自然段。
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
”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
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
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
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3)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在自学的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
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
)
2、播放“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场面。
3、说话训练: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
(1)学生自由交流。
(2)现在,你最想读哪一句?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3)、分小组表演读。
(4)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融入我们饱含激情的诵读中吧!(配乐,起立面对五壮士纪念碑齐读)
4、小结:是呀,历史是不会忘记英雄的,让我们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配乐放抗日英雄图片。
)
三、布置作业:
1、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2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主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设计了以读导情、悟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根据不同训练的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五壮士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得到情感的升华。
首先,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
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投影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其次,“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
学生较难理解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特别是理解不了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
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就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的道理。
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来解决:
1、出示一幅“五壮士屹立在顶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
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
这时,
正好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纪念碑图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这是胜利的结局。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和抗日英雄图片,并配乐朗读。
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