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直线运动滚动提高.doc

合集下载

车轮滚动的原理

车轮滚动的原理

车轮滚动的原理
车轮滚动的原理是由于摩擦力和牛顿第一定律的作用。

当车辆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这个摩擦力使得车轮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从而推动整个车辆向前移动。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根据这个定律,当车辆运行时,车轮受到推力后会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因为没有其他力来改变它的状态。

在车轮滚动过程中,车轮的中心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而车轮的边缘部分则会沿着一个圆周轨迹滚动。

这是因为车轮在滚动过程中,不同位置的车轮接触地面的点会有不同的速度,但它们都会保持相同的角速度。

此外,车轮滚动的原理还受到几何关系的影响。

例如,当车轮滚动时,车轮的直径和轴距会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较小的直径和较大的轴距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但可能会牺牲一定的稳定性。

而较大的直径和较小的轴距则具有相反的效果。

综上所述,车轮滚动的原理是通过摩擦力和牛顿第一定律的作用,使得车轮受到推力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推动整个车辆向前移动。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原卷版)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原卷版)

2022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与命题大猜想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目录猜想一 :突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1)猜想二 :借助图像在直线运动中的应用考科学思维 (2)猜想三:创新动力学图像的考查形式 (3)猜想四:强化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经典模型 (5)猜想五:运动学与动力学联系实际的问题 (8)冲刺押题练习 (9)猜想一 :突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猜想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基础运动模型,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运动问题是高考的重点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情景多种多样,涉及公式较多,能否正确选取公式就成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第一要素而如若能能灵活应用推论公式解决问题将使问题得到大大简化。

【必备知识】1.两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v =v 0+at ,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2.当遇到以下特殊情况时,用导出公式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1)不涉及时间,比如从v 0匀加速到v ,求此过程的位移x ,可用v 2-v 02=2ax .(2)平均速度公式:①运用2t v =x t =v 求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②运用x =v 0+v 2t 求位移. (3)位移差公式:运用Δx =x 2-x 1=aT 2,x m -x n =(m -n )aT 2求加速度.【例1】(2022届云南省高三(下)第一次统测)无人驾驶汽车通过车载传感系统识别道路环境,自动控制车辆安全行驶。

无人驾驶有很多优点,如从发现紧急情况到车开始减速,无人车需要0.2s ,比人快了1s 。

人驾驶汽车以某速度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停下的运动距离为44m ,汽车减速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10m /s 。

同样条件下,无人驾驶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停下的运动距离为( )A. 24mB. 26mC. 28mD. 30m【试题分析】:本题以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行驶为情境贴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突出物理的应用性,构建示意图或v -t 图辅助分析并灵活选用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力与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会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2.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平衡力,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3.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要点诠释: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5.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要点二、惯性1.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的利用: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利用自身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拍打衣服,清除衣服上的灰尘;甩掉手上的水珠。

3.惯性的危害: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酿成交通事故;快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车里的乘客如果没有系安全带,会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飞出车外;走路时不小心,可能会被台阶绊倒。

要点诠释: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力与运动常见题型+提高题(含答案)

力与运动常见题型+提高题(含答案)

A .0~5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2m/sB .0~7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 .2s ~5s 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D .5s ~7s 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答案:D3、(2008•黄梅县模拟)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画出此时铁球受力示意图..4、(2005•十堰)如图,在体育中考时,由于很多同学的体重不能达标,所以在测体重时,就分别采取推、拉、提、压等不当的手段来改变体重计的示数.这其中会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的是()A.B.C.D.答案:A5、(2013•鄂州)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D6、(2012•中宁县二模)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则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答案:C 理由:人随电梯匀速上升,人相对于电梯来说保持相对静止,因此在竖直方向上人受到重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既没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7、(2005•重庆)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答案:A8、(09年杭州)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答案:B9、(2014•长泰县一模)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质量为m的木块可在两长板之间以v的速度匀速向下滑落,如果保持两力F1和F2的大小方向不变,能使木块 m以3v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那么木块向上的推力应是(用题目中提供的物理量表示)答案:2mg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A.在B点保持静止B.沿BE方向运动C.沿BC方向运动D.沿BD方向运动答案:B11、(2013•杭州)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答案:B12、(2013•北京)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章节为9.3力与运动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 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 学会运用力的概念和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 能够运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力与运动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力的概念和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册、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板车在斜坡上滑行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滑板车在斜坡上滑行时,速度逐渐变慢,这是为什么?2. 知识讲解:(1)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讲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一个物体在平地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10N,向东;另一个力为15N,向北。

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讲解步骤:(1)分析受力情况,确定平衡力。

(2)根据平衡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解释为什么物体不会发生运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力与运动的关系:1. 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非平衡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放在桌面上的书本,不会自己掉下来。

(2)一辆停在平坡上的汽车,不会自己滑下来。

201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经典试题:力与直线运动 Word版含解析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经典试题:力与直线运动 Word版含解析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经典试题力与直线运动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其中第3、6小题为多选题.)1.质量均为1.5×103 kg的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在水平面上运动,二者所受阻力均为车重的0.5倍,由于牵引力不同,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乙车牵引力为7.5×103 NB.t=1 s时两车速度相同且v共=1 m/sC.t=1 s时两车间距最大,且最大间距为1 mD.0~2 s内阻力对两车做的功均为-3×103 J解析:甲车做匀速运动,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为7.5×103 N,乙车做加速运动,牵引力大于7.5×103 N,A错;甲车速度v甲=2 m/s,乙车加速度a乙=2 m/s2,v乙=a乙t,t=1 s时两车速度相同且v共=2 m/s,此时二者间距最大,最大间距为1 m,B错,C对;0~2 s内阻力对两车做的功均为W=fΔx=-3×104 J,D错.答案:C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后轮驱动的玩具小车,车上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小车的挡板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弹簧水平.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车向左运动,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伸长量不变,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小车向左()A.做变减速运动B.做变加速运动C.做匀加速运动D.做匀减速运动解析:小球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定弹簧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必定具有水平向左的恒定加速度,而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故小车也有向左的恒定加速度,所以小车向左做匀加速运动,选项C正确.答案:C3.[2013·淮安调研]三角形传送带以1 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 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 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 37°=0.6)()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传送带对物块A、B均做负功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解析:因为物块A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运动速度相同,在重力分力作用下将向下加速运动,故传送带对物块A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而物块B由于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故所受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所以两物块将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A错误,B正确;传送带对物块A、B的摩擦力均做负功,C正确;由于物块A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同,物块B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故两物块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D正确.答案:BCD4.[2013·渭南二模]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把压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定值电阻串联成一闭合电路,并把压敏电阻放在桌子上,其上放一物块,整个装置放在可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中,如图甲所示.已知0~t1时间电梯静止不动,电流表的示数为I0,现开动电梯,得到电流表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关于t2~t3时间内物块与电梯运动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块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块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块仍旧平衡,电梯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块仍旧平衡,电梯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t2~t3时间内,电流大于电梯静止时的电流,说明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于电梯静止时所受压力,物块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答案:B5.某同学在学习了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后,绘出了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该物体在t =4 s内位移一定不为零的是()解析:A图为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以看出t=4 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B图和D图中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然后返回,t=4 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C图中物体沿单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4 s内物体的位移不为零.答案:C6.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对校车、大中型客货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型驾驶人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了记分分值.如图是张明在2013年春节假期试驾中某次小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0~25 s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小轿车在0~15 s内的位移为200 mB.小轿车在10~15 s内加速度为零C.小轿车在10 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小轿车在4~9 s内的加速度大小大于16~24 s内的加速度大小解析:小轿车在0~15 s内的位移为200 m,A项正确;10~15 s 内小轿车匀速运动,B项正确;0~25 s内小轿车始终未改变方向,C 项错误;小轿车4~9 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2,16~24 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1 m/s2,D项正确.答案:ABD7.[2013·唐山二模]如图所示,在圆锥形内部有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为圆锥底部同一圆周上的三个点,三杆Aa 、bB 、cC 与水平底面的夹角分别为60°、45°、30°.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 、b 、c 处由静止释放(忽略阻力),用t 1、t 2、t 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A 、B 、C 所用的时间,则( )A .t 1>t 2>t 3B .t 1<t 2<t 3C .t 1=t 3<t 2D .t 1=t 3>t 2解析: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在水平面上投影相等,设投影长度为d ,则有aA =d /cos60°,bB =d /cos45°,cC =d /cos30°,小滑环沿三根光滑细杆下滑,d /cos60°=12g sin60°t 21; d /cos45°=12g sin45°t 22;d /cos30°=12g sin30°t 23;联立解得:t 1=t 3=2d g sin60°cos60°,t 2=2d g sin45°cos45°,即t 1=t 3>t 2,选项D 正确. 答案:D8.[2013·长春一调]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1;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簧的原长为l1+l2 2B.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C.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F l1-l2解析:由题意可得两次物块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为a=F3m,方向水平向右,所以C选项错误.设弹簧的原长为l0,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有k(l1-l0)=ma,k(l0-l2)=2ma,解得l0=2l1+l23,k=Fl1-l2,所以A、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答案:D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6分.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9.[2013·金版原创卷二]2013年元月开始实施的最严交规规定:黄灯亮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车头未越过停车线的若继续前行则视为闯黄灯,属于交通违章行为.我国一般城市路口红灯变亮之前绿灯和黄灯各有3 s的闪烁时间.国家汽车检测标准中有关汽车制动初速度与刹车距离的规定是这样的:小客车在制动初速度为14 m/s的情况下,制动距离不得大于20 m.(1)若要确保小客车在3 s内停下来,汽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2)某小客车正以v0=8 m/s的速度驶向路口,绿灯开始闪时车头距离停车线L=36.5 m,小客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才能不闯黄灯?已知驾驶员从眼睛看到灯闪到脚下采取动作的反应时间是0.5 s.解析:(1)设小客车刹车时的最小加速度为a根据v2=2as①得a=v22s=1422×20m/s2=4.9 m/s2②确保小客车在 3 s内停下来,小客车刹车前的行驶最大速度为v max=at=4.9×3 m/s=14.7 m/s③(2)在反应时间内小客车匀速运动的距离为L0=v0Δt=8×0.5 m=4 m④车匀加速运动的距离为L′=L-L0=36.5 m-4 m=32.5 m⑤从绿灯闪到黄灯亮起这3 s内小客车加速运动的时间t′=t-Δt=3 s-0.5 s=2.5 s⑥设小客车加速时的加速度为a′,得L′=v0t′+12a′t′2⑦代入数据,化简得a′=4.0 m/s2.⑧答案:(1)14.7 m/s(2)4.0 m/s210.[2013·金版原创卷一]如图所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有一质量为m=0.1 kg的铁块,它与纸带右端的距离为L=0.5 m,铁块与纸带间、纸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现用力F水平向左将纸带从铁块下抽出,当纸带全部抽出时铁块恰好到达桌面边缘,铁块抛出后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0.8 m.已知g=10 m/s2,桌面高度为H=0.8 m,不计纸带质量,不计铁块大小,铁块不滚动.求:(1)铁块抛出时的速度大小v;(2)纸带从铁块下抽出所用的时间t1;(3)纸带抽出过程中产生的内能E.解析:(1)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s=v t,H=12gt2可得:v=2 m/s.(2)设铁块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1纸带抽出时,铁块的速度v=a1t1可得t1=2 s.(3)铁块的位移s1=12a1t21设纸带的位移为s2,由题意知,s2-s1=L 由功能关系可得E=μmgs2+μmg(s2-s1)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E=0.3 J.答案:(1)2 m/s(2)2 s(3)0.3 J。

高碑店一中2013高三物理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高碑店一中2013高三物理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高三物理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组题人
专题一:力与运动
1
2.16---2.24
1、力与物体的平衡
2
左建颖赵鹏
1
2、运动学公式应用
2
李艳宇刘春燕
1
3.纠错
1
杨晓燕张辉
2
2.25---3.3
4、平抛和圆周
2
王凯王宏亮
2
5、万有引力定律应用
2
李永新李海燕
2
6纠错
2
李丽然赵鹏
专题二: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
2
李永新刘春燕
5
3.25---3.31
2、核反应方程和核能
2
李丽然张辉
5
3、滑块类与弹簧类
2
李娟娟王宏亮
6
4.1---4.7
4、纠错
2
左建颖李海燕
专项复习
6
第一部分:计算题专项
3
孟香会祖艳荣
6
纠错
2
孟香会祖艳荣
6
第二部分:选择题专项
3
李艳宇陶卫
7
纠错
3
李永新段建华
7
第三部分:实验题专项
1
王凯牛振领
纠错
2
郑逸萍赵振静
郑逸萍
2
2、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3
李艳宇陶卫
李艳宇
2
3、滚动提高
1
李艳宇陶卫
3
4、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
李永新段建华
李永新
3
5、滚动提高
2
李永新段建华
3
专题二:功和能
3
孟庆荣杨建林

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力与运动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础。

力和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运动状态又可以反映出力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力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与冲量、引力和弹力等内容。

一、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力可以通过物体之间的接触或者远距离的相互作用来产生。

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矢量来描述,通常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来表示。

二、力的分类和作用根据力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大类。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拉力、压力和摩擦力等。

非接触力则是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引力、电磁力等。

力可以对物体产生不同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力的合成: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通过矢量运算求得。

2.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它可能沿着不同的方向产生不同的效果,可以通过力的分解将力分解成沿着不同方向的分力,以便求解问题。

3. 力的平衡: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这些力相互平衡,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4. 力的合力: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它们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矢量运算来求得。

三、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三条基本定律,它们为我们解释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作用规律。

这三个定律分别是: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保持静止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可以用数学式子F=ma 来表示。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对另一个物体产生作用力,力的大小与方向相等,但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高物辅导系列(20)力与直线运动提高版

高物辅导系列(20)力与直线运动提高版

学科:物理学段:高一必修一学生姓名教师联系电话:教学内容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提高版教学目标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以联系实际的两类动力学问题、超重和失重问题2、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教学重、难点1、位移、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等物理量与时间图像的相互转化2、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熟练运用力与运动知识【热点例析】题型一、位移图象和速度的基本识图“识图”就是识别纵、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图象反映出什么物理规律。

明确物理图象中的点(起点、交点、拐点、终点)、线(直、曲)、峰值、截距、斜率、面积、正负号的物理意义,以及图象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方程(一般是直线。

若曲线则“化曲为直”)斜率(一般由方程看意义)面积(一般看纵横轴物理量乘积的意义,如速度图线下的面积表示位移)截距(一个量为零时的另一个量的值,结合物理方程或情景,再看其意义)【例1】某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让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定性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每天浏览5分钟,有时候进步就这么简单!!!A.0~15 s末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B.0~10 s末做自由落体运动,15 s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C.10 s末打开降落伞,以后做匀减速运动至15 s末D.10 s~15 s末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在逐渐减小【拓展练习1】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象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 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 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 s内与最后2 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 s末至第5 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题型二、追及、相遇问题将速度图象和追及、相遇问题结合,通过v-t图象给出运动情景,要求能根据图象分析出物体的运动性质及其位置、速度、位移关系。

力 力与运动专题提高训练

力 力与运动专题提高训练

力力与运动专题提高训练1.(2007•上海)把一个重为 2 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若苹果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A、F l可能小于F2B、F l可能等于F2C、F l一定等于F2D、F1一定大于F22.(武汉中考)如图所示,物体A始终只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F1、F2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同;B.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同;C.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D.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

3.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0.4N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水平拉力增大为0.6N,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A.0.4N B.0.6N C.0N D.0.2N4、图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5.用如图所示的水平器检查乒乓球台是否水平(AB是与下面横木垂直的墨线),把它东西向放置,人在南面看,重锤钱偏在AB左方;把它南北向放置,人在东面看,重锤线偏在AB的右方,这说明乒乓球台()A.东北高,西南低;B.西北高,东南低;C.西南高,东北低;D.东南高,西北低。

6、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B、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C、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D、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绕地球飞行的飞船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列车匀速运动时,火车头拉车厢的力大于车厢所受的阻力8、(2011淮安)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我国速滑选手王濛打破世界记录,一人获得三枚金牌有关王濛运动、领奖瞬间的说法错误的是()A、站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站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与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冲过终点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滑行D 、用力向后蹬冰面,会向前滑行,原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B、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10、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11、(08株洲)如图19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力和直线运动专题

力和直线运动专题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时间:2013-3[高 频 考 点 ]1.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和计算题为主,难度中等,分值较多.2.单个物体的平衡和连接体的平衡问题均是近几年的考查热点,其中涉及带电体、通电导体.在电场、复合场中的平衡问题仍是今后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并且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的各类直线运动,以及与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相结合的综合问题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讲练平台]例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绝缘圆筒内有两个带正电小球A 、B ,A 位于筒底靠在左侧壁处,B 在右侧筒壁上受到A 的斥力作用处于静止.若A 的电量保持不变,B 由于漏电而下降少许重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对筒底的压力变小B.B 对筒壁的压力变大C.A 、B 间的库仑力变小D.A 、B 间的电势能减小例2: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截面为14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平板烘干机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从球心O 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挡板对乙的压力为F 1,斜面对甲的支持力为F 2,在此过程中 ( )A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增大B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减小C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增大D .F 1缓慢减小,F 2不变例3:如图所示,质量m =4kg 的小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右端,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传送带的长度l =6m ,当传送带以v =4m/s 的速度做逆时针转动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

已知:sin37°=0.6, cos37°=0.8。

求:(1)传送带稳定运动时绳子的拉力;(2)某时刻剪断绳子,则经过多少时间,物体可以运动到传送带的左端; (3)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和传送带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简单机械》中的第5课《滑动与滚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滑动与滚动的特点,探究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大小,以及了解轮轴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描述滑动与滚动的特点,说出滑动与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差异,了解轮轴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动与滚动的特点,摩擦力的大小差异,轮轴的基本原理。

难点: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圆柱体、轮轴模型、测力计等。

2. 学具:每组一辆小车、一个圆柱体、一个轮轴模型、一个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小车,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车在地面上的运动状态。

提问: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是滑动还是滚动?它们有什么不同?2. 新课导入讲解滑动与滚动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区别。

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是滑动与滚动?3. 例题讲解展示圆柱体在水平面上的滑动与滚动,引导学生观察摩擦力的大小。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差异。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

5. 知识拓展介绍轮轴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轮轴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滑动与滚动》2. 内容:滑动与滚动的概念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轮轴的基本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滑动与滚动现象,并分析其摩擦力大小。

画出一个轮轴模型,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 答案:生活例子:如滑板、滑冰、轮滑、自行车等。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轮轴模型:轮轴是一个简单机械,由轮和轴组成。

轮轴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或反之。

角度45度滚得最快原理_理论说明

角度45度滚得最快原理_理论说明

角度45度滚得最快原理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角度45度滚得最快原理,即为何当物体以一个角度为45度进行滚动时速度最快。

滚动运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车轮、滚珠等都基于这个原理进行设计。

了解这个原理对我们理解和应用滚动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阐述角度45度滚得最快原理。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括性地介绍研究背景并总结文章结构。

其次,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角度45度滚得最快原理的理论背景,并通过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提供相关证据支持。

随后,第三部分将探讨该原理的应用和意义,包括实际应用场景、潜在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以及社会价值及影响。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关键要点,并强调每个要点的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给出一些结论性的观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角度45度滚得最快原理对于滚动物体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为读者提供对该原理的深入了解。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角度45度滚得最快原理并掌握其相关的理论知识。

此外,读者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这一原理的实际应用,并为未来可能的技术进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2. 角度45度滚得最快原理:2.1 理论背景:角度45度滚得最快原理是一个经典的物理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考虑到了一个球体进行滚动时,找到使其速度最大的角度。

通过研究该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滚动的特性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2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为了探究角度45度滚得最快的原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块平整的斜面,并将其倾斜至不同的角度(包括0度、30度、45度和60度)。

然后,在每个角度下,我们选择相同大小和质量的球体,并将其从斜面顶端释放。

随后,我们使用计时器记录球体从顶端滚到底端所消耗的时间。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当斜面倾斜角为45度时,球体的滚动速度最快。

具体分析表明,在其他较小或较大的倾斜角下,由于接触力或阻力过多或过少,导致球体受到过多干扰而减慢速度。

《滑动与滚动》 讲义

《滑动与滚动》 讲义

《滑动与滚动》讲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工程应用中,经常会遇到物体的运动方式,其中滑动和滚动是两种常见且重要的形式。

理解滑动与滚动的原理、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一、滑动的概念与特点滑动,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沿着直线或曲线进行相对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两个接触面始终紧密接触,没有相对的转动。

滑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摩擦力较大。

当两个物体的表面相互滑动时,它们之间的微观凹凸部分会相互碰撞和阻碍,从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这种摩擦力会消耗能量,并且可能导致物体的磨损和发热。

例如,我们在粗糙的地面上推动一个沉重的箱子,箱子与地面之间的运动就是滑动。

如果地面很粗糙,我们会感觉到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推动箱子,而且长时间的滑动可能会使箱子底部和地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等因素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

二、滚动的概念与特点滚动则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通过自身的转动来实现相对运动。

在滚动过程中,接触点不断变化,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相对较小。

滚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摩擦力较小。

因为在滚动时,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接触点在不断改变,接触时间短,而且通常是滚动体的圆形表面与接触面接触,减少了微观凹凸部分的相互阻碍。

常见的滚动例子有车轮在地面上的滚动、滚珠在轴承中的滚动等。

以车轮为例,车轮的圆形结构使得它能够在地面上轻松滚动,大大减少了车辆行驶时的阻力,提高了运输效率。

三、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比较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滑动摩擦力通常比滚动摩擦力大得多。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准备一块光滑的木板和一个同样大小的木板,在上面分别放置一个重物。

首先,尝试在光滑木板上水平推动重物使其滑动,然后在另一块木板上放置几个圆柱形的滚子,再将重物放在滚子上,推动重物使其滚动。

我们会明显感觉到推动重物滑动需要更大的力,而推动重物滚动则相对轻松。

滚动直线导轨的设计word资料12页

滚动直线导轨的设计word资料12页

直线导轨的结构设计(含滚动导轨)1 导轨的作用和设计要求当运动件沿着承导件作直线运动时,承导件上的导轨起支承和导向的作用,即支承运动件和保证运动件在外力(载荷及运动件本身的重量)的作用下,沿给定的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对导轨的要求如下:1.一定的导向精度。

导向精度是指运动件沿导轨移动的直线性,以及它与有关基面间的相互位置的准确性。

2.运动轻便平稳。

工作时,应轻便省力,速度均匀,低速时应无爬行现象。

3.良好的耐磨性。

导轨的耐磨性是指导轨长期使用后,能保持一定的使用精度。

导轨在使用过程中要磨损,但应使磨损量小,且磨损后能自动补偿或便于调整。

4.足够的刚度。

运动件所受的外力,是由导轨面承受的,故导轨应有足够的接触刚度。

为此,常用加大导轨面宽度,以降低导轨面比压;设置辅助导轨,以承受外载。

5.温度变化影响小。

应保证导轨在工作温度变化的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

6.结构工艺性好。

在保证导轨其它要求的前提下,应使导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测量、装配和调整,降低成本。

不同设备的导轨,必须作具体分析,对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

必须指出,上述六点要求是相互影响的。

2 导轨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导轨应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1.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导轨类型。

2.选择导轨的截面形状,以保证导向精度。

3.选择适当的导轨结构及尺寸,使其在给定的载荷及工作温度范围内,有足够的刚度,良好的耐磨性,以及运动轻便和平稳。

4.选择导轨的补偿及调整装置,经长期使用后,通过调整能保持需要的导向精度。

5.选择合理的润滑方法和防护装置,使导轨有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6.制订保证导轨所必须的技术条件,如选择适当的材料,以及热处理、精加工和测量方法等。

3 导轨的结构设计1. 滑动导轨(1) 基本形式(见图21-10)图21-10三角形导轨:该导轨磨损后能自动补偿,故导向精度高。

它的截面角度由载荷大小及导向要求而定,一般为90°。

为增加承载面积,减小比压,在导轨高度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较大的顶角(110°~120°);为提高导向性,采用较小的顶角(60°)。

轮子在地面上滚动的原理

轮子在地面上滚动的原理

轮子在地面上滚动的原理轮子在地面上滚动的原理涉及到多个物理概念和力学原理。

在解释轮子滚动的原理之前,需要先了解轮子的结构和地面对轮子的作用力。

轮子是一个圆筒形的物体,通常由轮辋和轮胎组成,轮辋位于中心,轮胎则包裹在轮辋的外部。

地面对轮子的作用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法向力和摩擦力。

首先,我们来看地面对轮子的作用力。

当轮子沿着地面滚动时,地面对轮子的作用力分解为一个垂直于地面的法向力和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

法向力的作用方向与地面垂直,指向上方,它是地面对轮子的支持力,确保轮子保持在地面上。

摩擦力的作用方向与地面平行,与轮子滚动的方向相反,它是地面对轮子的阻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轮子滚动的原理。

轮子的滚动实际上是一个循环运动,包括两种运动形式:旋转和平移。

首先,轮子的旋转是指轮辋和轮胎围绕轮轴中心进行的圆周运动。

这种旋转运动是由轮轴对轮辋的扭矩产生的。

当骑行者通过脚蹬给轮子施加了一种外力(例如踩踏脚蹬),轮轴受到扭转,并将这个扭转力瞬间传递给轮辋和轮胎。

这个扭转力使得轮辋和轮胎开始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产生摩擦力。

其次,轮子的平移是指轮子在地面上沿着一条直线进行的运动。

这是由于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和轮子的旋转运动共同作用于轮子上。

摩擦力与地面接触的点有关,它会产生一个平移力,使得轮子向前移动。

通过不断施加扭矩,在轮子每个点上都产生了平移力,从而使得整个轮子能够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综上所述,轮子在地面上滚动的原理主要是依赖于轮子的旋转和平移两种运动形式。

轮子的旋转是由骑行者施加的扭矩产生的,而轮子的平移是由轮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和旋转运动共同作用产生的。

这种旋转和平移的组合使得轮子能够沿着一条直线进行滚动。

同时,地面对轮子施加的法向力能够支持轮子,确保轮子保持在地面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轮子滚动的过程中,摩擦力会对轮子产生一定的阻力。

为了减小这种阻力,轮子通常采用光滑的轮胎表面和合适的轮轴润滑。

此外,还可以通过减小轮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来减少摩擦力。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试卷26 运动和力综合 提高测试卷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试卷26 运动和力综合 提高测试卷

沪教版八上物理试卷26 运动和力综合提高测试卷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上的乘客向运动,路边的树向运动。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秒内通过20米的路程。

那么它在10秒内的速度为米/秒。

在第5秒内的速度为米/秒,通过的路程为米。

3.单位换算:54千米/时=米/秒;30米/秒=千米/时。

4.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用力敲打鼓面时,力越大,鼓面发生的形变就越。

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且力的作用是的。

5.短跑运动员起跑时要用力蹬起跑器,脚就会受到起跑器向前的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

起跑器对运动员的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运动员对起跑器的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

6.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直线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在甲车运动过程中,甲车相对乙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两车运动8秒时,甲车的速度为米/秒,两车相距米。

7.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速度大的物体运动通过的路程(填“一定”或“不一定”)多。

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汽车具有,汽车慢慢会停下来,这是因为汽车受到地面的。

8.五星红旗亮相太空,如图所示,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此时,处于失重状态的航天员受到的重力,他的质量(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方向向东,大小为20N。

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60N,方向向西,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N,方向。

10.踢足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使脚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11.家中的三人沙发比较笨重,为移动方便,厂家会在沙发底都安装若干小轮,当人们在家中推动沙发时,沙发与地板间的摩擦属于摩擦,这比没有安装小轮时产生摩擦力得多(选填“小”或“大”),人在推沙发时,鞋底与地板间的摩擦属于摩擦(选填“有害”或“有益”),为避免脚底打滑,此时适宜穿着鞋底较的鞋(选填“粗糙”或“光滑”)。

物理实验滚球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滚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滚球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验证滚球在水平面上滚动的规律。

3. 分析影响滚球滚动距离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滚球实验是研究物体在水平面上滚动运动的一种实验。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在滚球实验中,当球体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与球体的重力平衡,使球体保持匀速滚动。

三、实验器材1. 水平桌面2. 滚球3. 刻度尺4. 计时器5. 铅笔四、实验步骤1. 将水平桌面清洁干净,确保滚球在桌面上滚动时不受摩擦力干扰。

2. 将滚球放置在桌面的起始位置,用铅笔在桌面上标记起始点。

3. 用手轻轻推动滚球,使其在水平桌面上滚动。

4. 当滚球停止滚动时,用刻度尺测量滚球滚动的距离,记录数据。

5. 重复实验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 滚动距离(cm)---------|--------------第一次 | 30第二次 | 28第三次 | 29平均值 | 29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滚球在水平桌面上滚动时,滚动距离的平均值为29cm。

以下是影响滚球滚动距离的因素分析:1. 滚球的质量:滚球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滚动距离越远。

但在本实验中,滚球的质量保持不变,因此对滚动距离的影响不大。

2. 滚球与桌面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越大,滚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时所受的摩擦力越大,滚动距离越短。

在本实验中,桌面清洁干净,摩擦系数相对较小,对滚动距离的影响不大。

3. 滚球的初始速度:初始速度越大,滚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时所受的摩擦力越小,滚动距离越远。

在本实验中,滚球的初始速度由实验者控制,对滚动距离的影响较大。

4. 水平桌面的平整度:桌面越平整,滚球在滚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越小,滚动距离越远。

在本实验中,桌面清洁干净,平整度较好,对滚动距离的影响不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滚球在水平面上滚动的规律,并分析了影响滚球滚动距离的因素。

球做纯滚动的推论

球做纯滚动的推论

球做纯滚动的推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球做纯滚动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它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球做纯滚动的原理、推论和实际应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纯滚动。

纯滚动是指物体在没有滑动的情况下沿着表面滚动的运动方式。

在纯滚动中,物体的底部接触表面时会有动摩擦力产生,但这个动摩擦力不会导致物体在接触点发生滑动。

相比之下,如果物体在运动中真的发生了滑动,那么就不是纯滚动了。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球做纯滚动的推论。

我们知道在球做纯滚动时,物体的速度可以表示为v=ωr,其中v是物体的线速度,ω是物体的角速度,r是物体的半径。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球做纯滚动时,线速度和角速度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由物体的半径决定的。

球做纯滚动的推论还包括了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原则。

在球做纯滚动时,物体既具有了滚动的动能,又具有了旋转的动能,这两种动能之间会互相转化,但总能量是守恒的。

在球做纯滚动时,物体的动量也是守恒的,无论是线速度还是角速度都会保持恒定。

我们可以探讨一下球做纯滚动的实际应用。

在运动学和工程学中,球做纯滚动的原理被广泛应用在车辆的设计和运动控制中。

在汽车的设计中,为了减小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我们通常会让车轮做纯滚动,这样既可以减少能量损耗,又可以提高行驶的效率。

第二篇示例:球做纯滚动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球体沿着水平面滚动的运动规律。

纯滚动是一种理想的运动状态,可以简化许多实际问题的分析。

在物理学中,球体做纯滚动的推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物体运动和能量转换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来看一下球做纯滚动的定义。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只有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球体在水平面上做纯滚动,即球体的“滚动无滑动”的运动状态。

在此状态下,球体的重心和质心沿一条直线运动,且球体的转动和平移运动是相互协调的,速度和加速度符合一定的关系。

我们来探讨球做纯滚动的运动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动提高(一)
1. 以v=36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因前方有障碍物而紧急刹车,获得大小
为4m/s 2的加速度,则刹车后3s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
A 、90m
B 、12m
C 、12.5m
D 、15m
2. 在平直轨道上有相距为S 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 甲、加速度a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甲能
从乙旁边通过而不互相影响,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 、当a 甲=a 乙时,甲、乙只能相遇一次
B 、当a 甲>a 乙时,甲、乙可能相遇二次
C 、当a 甲>a 乙时,甲、乙可能相遇一次
D 、当a 甲<a 乙时,甲、乙可能相遇二次
3.一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受到一个变力作用,从静止做变加速度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在4.0s 末的速度大小为( )
A. 15m/s
B.20m/s
C. 40m/s
D. 10m/s
3题图 4题图
4.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在直线MN 的左方受到水平力F 1作用(m 可视为质点),在MN 的右方除受F 1外还受到与F 1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恒力F 2作用,现设小球由A 点从静止
开始运动,如图A 所示,小球运动的v-t 图象如图B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B 点的右方加速度大小为v 1/(t 2-t 1)
B .F 2大小为2mv 1/(t 3-t 1)
C .小球在B 右方运动时间为t 3-t 1
D .小球在t=0到t=t 4这段时间最大位移为v 1t 2/2
5.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 如图所示,该力的大小不变,方向随时间t 做周期性变化。

设力
的方向向东为正,且作用时间足够长。

将物体在下面哪个时刻由静止释放,物体可以运动
到出发点的西边且离出发点很远的地方?( )
A 、t=t 1
B 、t=(1/2)t 1
C 、t=(2/3)t 1
D 、t=(1/3)t 1
5题图 6题图
t
6. 一质点从A点沿直线向B点运动,开始时以加速度a1加速运动到AB之间的某一点C,然后又以加速度a2继续作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若该质点反向从B点开始以加速度a2(a1≠a2)运动到C点,接着又以加速度a1继续作匀加速运动到达A点,如图所示,则两次运动的过程中( )
A.由于相同的路段加速度相同,所以两次所经历的时间相同
B.由于相同的路段加速度相同,所以两次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C.虽然相同的路段加速度相同,但先后加速的加速度顺序不同,所用时间肯定不同
D.由于相同的路段加速度相同,它们的位移大小相同,所以两次的末速度大小相同
7.如图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出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是()
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7题图8题图
8.(2010·天津高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10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0.25 m/s向右B.0.25 m/s向左
C.1 m/s向右D.1 m/s向左
9.(2010·德州模拟)如图1-11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A.(M+m)g B.(M+m)g-F
C.(M+m)g+Fsinθ D.(M+m)g-Fsinθ
10.(2010·福建高考)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
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
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则物体在t=0至t=12 s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
A .18 m
B .54 m
C .72 m
D .198 m
11某人在高层建筑的阳台外侧以m/s 20=v 的速度竖直向上发出一个小物体,当小物块运
动到离抛出点15m 处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 )
A .1s
B .s )72(+
C .3s
D .4s
12一颗速度较大的子弹,水平击穿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

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
恒定,则当子弹射入的速度增大时,子弹击穿木块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得到的动能变大了
B. 子弹损失的动能变大了
C. 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了
D. 木块的位移变小了
E. 系统产生的热量变大了
13.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 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当F 按图2所示规律变化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变化规律可能是图3中的( )
图2 图3
14.(2010·新课标全国卷)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
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F 2-F 1l 2-l 1
B.F 2+F 1l 2+l 1
C.F 2+F 1l 2-l 1
D.F 2-F 1l 2+l 1
15. 如图8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 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绳
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 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如图所示.今缓慢拉绳使
小球从A 点滑向半球顶点(未到顶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F N 及细绳的拉力F T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 .F N 变大,F T 变大
B .F N 变小,F T 变大
C .F N 不变,F T 变小
D .F N 变大,F T 变小
16.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17.如图所示,将一物体A轻放在匀速传送的传送带的a点,已知传送带速度大小υ= 2m/s,ab = 2m,bc = 4m,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 = 0.25.假设物体在b点不平抛而沿皮带运动,且没有速度损失.求物体A从a点运动到c点共需
多长时间?(取g = 10m/s2,sin37° = 0.6,cos37° = 0.8)
18一个冰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依次通过相邻的长度都是L的两段相等的距离,并继续向前运动,它通过第一段L的时间为t,通过第二段L的时间为2t,若冰球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则冰球在通过第一段L末了时的速度为多少?
19.如图所示,质量M = 10kg的木楔静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楔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02.在木楔的倾角为θ = 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 = 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 = 1.4m时,其速度υ = 1.4m/s在这个过程中木楔没有移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取g = 10m/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