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广德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2.2 水的组成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学案鲁教版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2.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2.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
二、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P52-54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物质的称量需要哪些称量工具?2.天平和量筒如何使用?需要注意什么?3.化学仪器是怎样连接和洗涤的?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一)检测:(1)出示检测题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检测题1.称量物______直接放在托盘里,两盘应先各垫______ 的纸;潮湿的或有______的药品一般放在______里称量。
2.当称量一未知物体的质量时,先加______后加______;当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要先加______、移动好游码后再加______。
3.将连接好的装置的导管一端防入水中,用手______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______。
如果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______,装置不漏气。
否则要______。
(2)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一)先交换练习本,然后更正请同学仔细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同学请举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1.1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2.1.1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班级:科目: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1.1 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B.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减少酸雨对水的污染【答案】B【解析】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过滤的原理;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分析.【详解】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A项正确;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项错误;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C项正确;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对水资源的污染,D项正确。
答案选B.【点睛】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科学家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会以特殊的形态存在:如水在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变为高密度液态水.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与常温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间隔不同B.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C.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答案】A【解析】“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间的间隔不同,A项正确;“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B项错误;“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氢氧原子的个数比相同,C项错误;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D项错误。
答案选A.3.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③>②>①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①是水蒸气状态,③是冰的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A项正确;在状态①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②,B项错误;无论物质处于何种状态,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运动,状态③的水分子处于固态,在固定的位置震动,C项错误;①→②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项错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1.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2.1.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班级:科目: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1.2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答案】A【解析】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正确,A项正确;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错误,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B项错误;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错误,C项错误;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错误,D项错误.答案选A.2.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天然循环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B.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昧C.纯净的井水属于混合物D.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没有关系【答案】D【解析】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主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A项正确;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利用本身的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项正确;纯净的井水是由水和一些可溶性杂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项正确;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有关系,长期饮用硬度较大的水易患结石病,D 项错误.答案选D。
3.红糖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等作用。
下列由甘蔗制作红糖的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削蔗去杂B.石辘碎蔗C.渣汁分离D.热锅熬糖【答案】C【解析】削蔗去杂,是去除部分杂质,不属于过滤操作,A项错误;石辘碎蔗,是得到甘蔗汁,不属于过滤操作,B项错误;渣汁分离,是将液体与固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C项正确;热锅熬糖,是将糖液经浓缩得到红糖,属于结晶,D项错误。
答案选C.4.如图所示实验中,试管①中的水通过实验后转移到试管②中,且为纯净水。
则该实验的原理是( )A.过滤B.吸附C.蒸馏D.沉降【答案】C【解析】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通过过滤不能得到纯净的水,A项错误;吸附是利用明矾除去水中固体颗粒的一种操作,通过吸附不能得到纯净的水,B项错误;蒸馏是分离液态混合物一种操作,加热使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在遇冷变为水,通过蒸馏能得到纯净的水,C项正确;沉降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一种操作,通过沉降不能得到纯净的水,D项错误.答案选C.5.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中的水分子被冻住了,分子不再运动B.外星球上甲烷分子与地球上甲烷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吃鱼后,鱼肉中的钙元素可能会留在人体骨骼内D.剪断铜导线时,铜原子可能被剪成两半【答案】C【解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冰中的水分子也是在不断运动的,A项错误;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外星球上甲烷分子与地球上甲烷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B项错误;吃鱼后,鱼肉中的钙元素被人体吸收后,可能成为组成人体骨骼的元素,因此可能会留在人体骨骼内,C项正确;原子的体积很小,所以剪断铜导线时,铜原子不可能被剪成两半,D项错误。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教案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滴水大约有十六万亿亿个水分子。
固液气1.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2.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的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的间隔增大,由液态变成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冰融化成水时,分子间隔较小。
⑴分子很小,⑵相互间存在间隔,⑶总在不停地运动。
另外: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三节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结构二、原子中的电子三、相对原子质量公式1公式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填表: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氧8 16镁12 12铁26 56 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相对原子质量=三、相对原子质量公式1公式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复习: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10-26Kg×10-26Kg书写、记忆、使用都不方便×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那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由原子核决定的。
总结:1.2.3.4.5.请看下表,按要求回答问题个别回答、书写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3.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
观察P48几种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与原子结构相比较。
在线测试P481.,2.长话短说P48讨论:科学家发现相对原子质量为1、2、3的三种氢原子,你认为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挑战自我P49 1,2,3相对原子质量=第四节元素★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 鲁教版
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本节通过熟悉的水做知识的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重 点
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难 点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烧杯发烫。
结论:氢气+氧气 水
H2+O2H2O
安全提示:
点燃可燃性与助燃性气体混合物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燃烧为一种反应,会持续一段时间;点燃是燃烧时需要的反应的条件,是一个动作。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称为化合反应。
字母表示:
结论:
水氢气+氧气
H2OH2+O2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字母表达式:A→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常见的液体、气体等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常见的金属、固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氦原子。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 鲁教版
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②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③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2水分子的变化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2.2水分子的变化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班级:科目: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2 水分子的变化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20 年3 月22 日至28 日是第33 届中国水周.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电解水的正极产生氢气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答案】B【解析】水能溶解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A项正确;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氧气,B项错误;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别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泡沫少,浮渣较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C项正确;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项正确.答案选B.2.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该实验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C.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D.该反应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答案】D【解析】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为氢气。
【详解】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不具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项错误;该实验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1×4):32=1:8,B项错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C项错误;该反应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项正确.答案选D.3.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①②D.④①②③【答案】C【解析】水由水分子构成,通电条件下,每个水分子分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然后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所以微粒的变化顺序是:④③①②,答案选C.4.2019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主题为“Nature for water”。
四川省遂宁市广德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2.2 水的组成教案 鲁教版
2.2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见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活动天地]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2、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二者的体积比为。
九年级化学全册2探秘水世界2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2.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3.知道性质与变化的关系和区别。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本p34-35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 质? 2.物理性质和物理变化之间有什么不同?化学性 质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什么不同?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吗?原子发 生变化吗?
世界上最好的课堂在老人的脚下. Having a child fall asleep in your arms is one of the most peaceful feeling in the world. 让一个孩子在你的臂弯入睡,你会体会到世间最安宁的感觉. Being kin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ing right. 善良比真理更重要. You should never say no to a gift from a child. 永远不要拒绝孩子送给你的礼物. Sometimes all a person needs is a hand to hold and a heart to understand. 有时候,一个人想要的只是一只可握的手和一颗感知的心. Love ,not time,heals all wounds. 治愈一切创伤的并非时间,而是爱. Life is tough,but I'm tougher. 生活是艰苦的,但我应更坚强.
⑴水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 ⑵水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 ⑶水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 。
Thank you!
请您欣赏
四川省遂宁市广德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探索水世界》2.3.1认识原子教案鲁教版.doc
• 2. 3.1认识原子•教学目标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3、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树立物质的变度能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原子的组成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教学内容分析“认识原子”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第一课时主要是原子的结构和电子的知识。
小结时重点应放在原子、分子的主要区别上,也就是看两种微粒在化学反应里能否再分,可以采取总结、对比、讨论的方法促进理解。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这是引导学生从分子认识原子的十分有效的基础知识。
通过物质的分解反应可以从宏观上观察到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再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来分析,能推断出分子是可分•的,从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在"原子能不能再分”教学中,就目前的实验手段來说,还难以让人们直接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在此化学启蒙阶段,学生又缺乏分析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基础,比较理想的方法是用描述原子结构的动画片,使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了解。
在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头脑屮己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分子的形象,而且原子概念又是通过分析反应导出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清楚的对原子和分子加以对比,了解二者的相似、相异和相关之处。
在教学中,对于电子的运动,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去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乂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学生将无法建立起有关的形象,应该向学生指出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与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一定轨道绕地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线性轨道。
原创四川省遂宁市广德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21 水分子的运.doc
2. 1水分子的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3、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1、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2、学会分离液休中的固休杂质的方法——过滤法。
难点: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2、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自学硏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捉出问题]水是山水分子组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有白云、细雨和白雪?思考,引发探究兴趣。
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物质的微观粒子观。
一、水的三态变化[猜想假设]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杲水煮沸,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体积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P28图)冋忆、思考、想象利用学生的经验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得出结论]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投影]P29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图片观察思、考、讨论利用图片对宏观物质存在状态的解释,克观形彖,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问题]1、路边的斑斑水渍为什么会消失?2、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有什么现彖?如何解释?思考、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加快分了运动需要吸收能量(包括加热、风能等),分子获得的能量还会散发给环境。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活动天地》,并进行交流共亨。
冋答有关问题,交流。
为以后讲解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改变打好基础。
[在线测试]练习二、水的天然循环[活动天地]认识水的天然循环阅读,分析,交流. 阐明了水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三、水的人工净化[活动探究]净化黄泥水邙也探究活动内容)实验探究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探究课题:净化黄泥水探究目标: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消毒、蒸饰等净化水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 解读电解水实验释疑解析素材 (新版)鲁教版
解读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该实验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宏观组成。
下面就对电解水实验作一个全面的解读。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实验来探索水的宏观组成。
实验装置:水电解器。
实验步骤:(1)水电解器里加满水(其中加有少量烧碱或硫酸),连接直流电源的电极。
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2)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
实验现象:(1)通直流电后,观察到两个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端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连接电源正、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氢气。
实验结论:(宏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实验分析:(1)由于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电解水的电源必须用直流电源,不可用交流电源,因为只有直流电源才能使水中的带电微粒定向移动。
(3)实验前,必须把两个管内充满水,否则实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并且还可能发生危险。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水分子通电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实验拓展:由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结合氢气和氧气的密度,可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通过水的化学式(H2O)也可计算得出此结论]。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
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
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
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见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活动天地]
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2、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二者的体积比为。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和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知识应用:
1、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
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
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水受热蒸发和电解水这两个变化。
[板书]一、电解水
1、水通电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分析] 讨论分析图片获得的信息
2、化学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
[说明]水、氢气、氧气由分子构成,也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
3、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
[练习]做P38 [在线测试]
[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创设问题情境]氢气和氧气反应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实验探究]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友情提示]本实验导管点火的一端不要用普通玻璃管,最好用铁管、铝管或瓷管、石英管,这样才能看到氢气燃烧时的淡兰色火焰。
[板书] 氢气 + 氧气→水
H2 O2 H2O
[讨论]该反应是否是分解反应?
[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描述]氢气作为新型燃料的优点,教会学生辨证地看问题。
[交流共享]从分子变化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
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割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板书]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小结] P73 [长话短说]
[反馈练习] P74 [挑战自我]
[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