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与人们健康和生命直接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全球范围内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然而,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是监管不到位。
食品产业的范围广泛且细分,监管难度大,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全面掌握各个环节的情况。
同时,监管人员的数量和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对于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相对不足。
此外,监管部门与食品产业之间的利益纠葛也使得监管行为受到影响,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其次,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也是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采取不规范的生产方式。
例如,添加非法添加剂、使用过期原料、超标使用农药等行为频频发生。
此外,一些小作坊和小商贩也存在不洁、不卫生的生产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消费者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也是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在购买食品时,一些消费者只关注价格而不关心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容易选择价格较低、质量难以保证的食品。
同时,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容易被虚假宣传所欺骗,从而增加了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
为了解决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需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和能力。
增加监管人员的数量,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加大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此外,建立全面覆盖并能够追溯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加强食品追溯体系的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
其次,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自律和自我监管能力。
鼓励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企业内部对食品安全的控制和监督机制,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引起社会关注。
从过去到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环节存在着许多隐患,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产环节存在着许多不合规的行为,例如添加有害物质、使用过期原料等;二是流通环节监管不严,导致食品易受污染;三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盲目追求价格低廉的食品。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
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杜绝不合规行为;二是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建立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确保食品安全;三是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四、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意识、完善制度,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让人们吃得放心、安心。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包括生产加工环节、运输过程、销售渠道和监管不到位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对策分析,包括加强监管措施、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加强科技研究,等等。
一、原因分析1. 生产加工环节问题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用劣质的原材料和添加剂,而这些原材料和添加剂通常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 运输过程问题食品从生产地运输到销售地,中间要通过许多不同环节的处理和运输,这个过程往往会导致食品在保鲜、储存方面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一些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被污染,而另一些食品则可能因为储存不当而腐烂,甚至变质。
3. 销售渠道问题一些消费者购买的食品并非直接从正规渠道购买,而是通过一些非正规的渠道进行购买,比如网上购物、小摊点等。
由于这些渠道无法经过有效的监管,因此产品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4. 监管问题一些地方的监管机构由于种种原因,监管不到位,这给食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在一些地方,监管机构协调能力不足,也会导致问题的出现。
二、对策分析1. 加强监管措施为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政府应该加强食品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机构的效能。
应该通过完善监管法规和标准,增加检测和检验力度实行“一罚双重”,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防止不法行为人利用漏洞赚取暴利。
2.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要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
应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提供可靠的食品安全知识,让人们了解食品原材料、生产过程和采购渠道,并能够识别和辨别危险食品。
3. 加强科技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和企业需要增加投入,加强技术研发,推广新技术,加快食品安全检测、评估技术的研究和普及。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近十年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到消费环节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1. 食品生产管理制度落后:我国的食品监管制度长期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虽然在近年来已经实行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和政策,但是缺乏完整的制度体系和落实的监管机制,导致食品安全不稳定。
2. 污染物质残留:我国以传统的农业和养殖业为主导的生产模式存在着大量的化学肥料、农药和其他化学品的广泛应用,而这些化学物质的长期使用、滥用和错误使用都会导致污染物质残留,影响食品品质安全。
3. 生产加工环节缺失:部分企业利用质量检验等环节中的漏洞,将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或添加剂加工进入食品中,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控制生产的环境、工具和设备,导致食品的控制质量不可靠。
4. 规模化生产引发的问题:随着农业和养殖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不健康、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和加工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从而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针对以上分析,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府需要加强食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检验检测机构,加强从源头开始,掌握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
针对不同行业,建立不同的标准,落实标准的监管和执行。
2.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操作员实行严格的培训和管理,建立工作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切实抓好每一个环节,确保食品质量的稳定。
3.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需要加强食品质量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推进监管体系的建设,提高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4.培养消费者的食品素质: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改变部分消费者的不良消费习惯,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和食品安全素质。
分析我国目前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措施?
1.分析我国目前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措施?答:一.主要原因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很少考虑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维权。
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
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相对较高,农村牧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
作为食品生产者,尤其是生产蔬菜、瓜果的农民,他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大多不知道什么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所以,就更谈不上如何去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了。
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
由于无公害食品科技含量高、生产成本大,加之人民群众对其认同度的不高,致使无公害食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优质得不到优价,多数生产者及经营者没有见到明显的实惠。
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
随着城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难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贩便利用农村牧区市场信息闭塞、农牧民消费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问题,将城区市场已经过期或者将要过期的食品通过“商品展销会”、“送货下乡”等形式,低价倾销到农村牧区市场,致使农村牧区市场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非法食品加工厂家也由城市转向农村,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继续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农村牧区消费者。
这些生产加工点普遍存在着“小、乱、散”的现象,大多以租赁房屋和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加工业为主,经营者食品质量意识不强,基本没有检测设备及手段,房屋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食品安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食品安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食品安全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会损害人们的健康,也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稳定。
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并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技术水平不足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食品生产企业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给人们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其次,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出现,但食品生产企业缺乏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得不到及时解决,增加了人们的食品安全风险。
第三,食品安全责任不认真落实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重视,缺乏对食品安全责任的认真落实,给人们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解决呢?首先,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政府和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力度,避免类似食品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其次,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企业应该加强对生产流程的管理和监控,保障食品生产的安全和可靠性。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大技术更新和升级,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缩小食品安全隐患。
第三,市民应该注重食品的安全。
市民在购买食品时应该选择正规渠道、保质期新鲜的食品,不买过期食品和不合格产品,不食用损坏的食品。
同时,在餐饮服务中,市民应该注重食品的卫生和安全,不能随意挑选食品,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和市民的责任。
只有加强各方的协作,全力打造一个食品安全的环境,才能真正遏制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环节不规范: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存在着生产环节不规范的问题。
比如使用了过期的原料、添加有害物质、不合规范地储存和运输食品等,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2. 营养成分含量不准确: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以及餐饮行业存在虚假宣传或者以次充好的情况,比如将劣质的食材冒充优质的食材,或者宣称食品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但实际上并不准确,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容易受到误导。
3. 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于食品生产企业以及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和手法不完善。
一些食品企业和餐饮店利用监管措施的滞后性,违规生产销售食品。
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以及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提高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执法力度,确保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合规性。
2. 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包括食品生产企业的准入制度、食品生产环节的监控机制、食品销售的追溯体系等,可以实现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
3.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消费者应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选择正规的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店,购买食品时可以查看食品包装上的相关信息,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4. 建立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食品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格局。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生产环节不规范、营养成分含量不准确和监管不到位等,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和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障食品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及加强监管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及加强监管建议一、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凸显,不少食品企业因质量问题接连爆发丑闻。
这些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对消费者的信任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加强监管的建议。
二、根源分析1. 利益驱动:商家以追求高额利润为导向,常常选择使用低成本劣质原材料或添加剂,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 缺乏法律法规约束:食品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在制度上不能有效预防和惩治违法行为。
3. 信息不对称:由于缺乏透明度和可靠信息来源,《公众转向网络评价》(CGTN)报道指出在购买时消费者难以判断产品是否真实合格。
4. 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由于缺乏执法人员、技术手段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的限制,食品监管执法力量难以到位。
5. 生产环节监管不到位: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因管理混乱,容易出现疏漏和违规行为。
三、加强监管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立法力度,完善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对违反食品安全相关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加大处罚力度。
2. 增强公众参与:设立专门热线或网站供消费者举报和投诉不合格产品。
同时,在营养标签等方面提供更详尽可靠的信息。
3. 加强协调机制:政府部门、学术界、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合作方式,形成共同治理网络, 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
4. 引进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引入智能化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及区块链技术等来提高检测效率以及数据准确性,并倡导数字化供应链跨地域协同管理模式。
5. 增加投入并提高执法力量:加大对食品监管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招聘更多监管人员,完善安全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并建立健全惩罚打击机制。
6. 加强行业自律:鼓励食品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体系,诚信守法经营,并加强社会道德教育。
四、结论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这一问题上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共同参与。
分析我国目前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措施?
1。
分析我国目前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措施?答:一。
主要原因1。
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很少考虑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维权。
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
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相对较高,农村牧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
作为食品生产者,尤其是生产蔬菜、瓜果的农民,他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大多不知道什么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所以,就更谈不上如何去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了。
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
由于无公害食品科技含量高、生产成本大,加之人民群众对其认同度的不高,致使无公害食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优质得不到优价,多数生产者及经营者没有见到明显的实惠。
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随着城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难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贩便利用农村牧区市场信息闭塞、农牧民消费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问题,将城区市场已经过期或者将要过期的食品通过“商品展销会”、“送货下乡”等形式,低价倾销到农村牧区市场,致使农村牧区市场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非法食品加工厂家也由城市转向农村,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继续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农村牧区消费者。
这些生产加工点普遍存在着“小、乱、散”的现象,大多以租赁房屋和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加工业为主,经营者食品质量意识不强,基本没有检测设备及手段,房屋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广泛存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储存环节、运输环节和消费环节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生产加工流程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力等原因导致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健康饮食。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生产环节存在问题。
生产环节包括农业生产和渔业生产,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等。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农民不合理使用农药、兽药,或者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激素等造成的。
部分食品生产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会使用劣质原料,不合格添加剂,夸大保质期等手段来降低成本,从而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加工环节也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工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非法添加、不合格原料、不符合生产标准、生产环节不规范等。
而且,一些小作坊和不正规食品加工企业可能存在卫生设施不完善、无证经营、经营范围超出许可范围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储存环节和运输环节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不合理储存条件和不当运输方式可能导致食品变质变味,腐烂发霉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经销商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而忽视食品储存和运输环节的安全性,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消费环节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可能因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缺乏而忽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一些商家也可能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使用不合格的原料和添加剂,销售劣质食品,从而导致消费者食品安全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对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提高对生产企业和食品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范文]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范文]第一篇: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范文]【作者】张成程;【导师】洪虎;胡悦;【作者基本信息】东北师范大学,民商法学,2010,硕士【副题名】以经济法学视角【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古语一直在不断地警醒着人们: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第一要义。
自从1992年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以来,人们在过分追求财富增长的同时,却忽视了商业伦理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从本世纪初至今,十年的时间中几乎每年都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特别是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被称为是“挤破了食品行业的脓包”,由此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每一个中国消费者。
食品卫生和质量难以保证,再加上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的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问题,竟将罪恶之手伸向了无辜的婴儿。
这使得我们不禁发自心底呐喊——中国人还能吃什么?酝酿多年的《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凭借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结束了《食品卫生法》统治的时代。
但自该法出台之后,在人们为之欢欣鼓舞之余,2009年未全部销毁的三聚氰胺奶粉依旧在市场上肆虐,它用事实证明了,仅仅依靠几部法律并不能一劳永逸地治好食品安全问题这个顽疾。
针对这一“困惑”,本文拟从经济法学相关理论入手,首先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简要的背景介绍,并阐明保障食品安全的经济法依据;随后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两个方面重点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的经济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从立法、执法和司法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相关的制度完善提出自己的引玉之见。
保障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没有一个人是这个问题的“局外人”,因此,全民参与更是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第二篇: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面对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有理由去反思其产生的原因,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认为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产者、经营者的趋利动机,以及各种不规范的操作是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原因。
如何预防和应对食物中事故
如何预防和应对食物中事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然而,食物中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障我们的饮食安全,预防和应对食物中事故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预防和应对食物中事故。
一、食物中事故的常见原因1、食品污染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这些污染物会导致食品变质、滋生有害微生物,从而引发食物中。
2、不当加工食品加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遵循正确的操作规范,如未煮熟煮透、加工工具未清洁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等,都可能导致食物中事故的发生。
3、储存不当食品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温度、湿度等条件不合适,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导致食品变质。
例如,将易腐食品长时间放置在常温下,或者将食品储存在潮湿、不通风的环境中。
4、误食有毒食物有些人可能会误食有毒的野生植物、蘑菇或者变质的食物,从而引发食物中。
二、预防食物中事故的措施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处理食物之前,要先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如厕后、接触宠物后、打喷嚏或咳嗽后。
同时,要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厨房用具、餐具进行清洁消毒。
2、选择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有质量保障的食品。
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标签和说明书,避免购买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和变质食品。
此外,要选择新鲜、无异味、无异常外观的食品。
3、正确储存食品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储存要求,要根据食品的特点进行合理储存。
一般来说,易腐食品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应储存在冰箱中,且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干货食品如米面、豆类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受潮发霉。
4、遵循正确的食品加工方法在加工食品时,要按照食品的烹饪要求进行加工,确保食物煮熟煮透。
例如,肉类要彻底煮熟,中心温度达到 70℃以上;鸡蛋要煮熟,避免食用生鸡蛋或半生不熟的鸡蛋。
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归结起来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安全管理不规范所致。
毒奶粉、毒筷子、毒餐盒、洗虾粉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公共监管体系的缺失。
实际上,公共监管体系一直存在,只是在各层级、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上打了折扣,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及职责赋予加以日常监管,各尽其责,而非等待其事态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将会有效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事件发生。
第二,利益驱动所致及庞大的市场诱导所致。
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已经济私利,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食客的身体,因为即使这样,只要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东窗事发”,商人们就不愁巨大的获利空间。
而中国的人口众多,食品市场空间大,盲从心理重,任一食品只要包装、宣传、处理得当,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存在。
第三,部分商人缺乏公德心所致。
“无商不奸”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承,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趋,总有部分商人群体严重缺乏公德心。
第四,食品安全如同偏差,这样的问题只能减少,而不能百分之百的消除,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多的发现某些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认为安全的食品可能过几十年,人们会发现它会有一些问题或潜在的问题。
第五、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说明:我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提高;信息传递方便了,网络的盛行使得这些信息得以快速的传递,甚至是过度的宣传。
第六、众多小的食品企业,难得监管,尤其是小的作坊。
第七、政府监管不力。
监管重点落点不对:目前政府多于最终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即使这些都还没有监管到位),忽视了过程控制,虽然增加了QS认证,但也是形式化,没有真监管重点落点不对:目前政府多于最终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即使这些都还没有监管到位),忽视了过程控制,虽然增加了QS认证,但也是形式化,没有真正的走到企业中,没有给企业形成监督的压力,实在劳民伤财,没有得到足够的利用,反而成了某些人捞钱的工具。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品安全问题是全社会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果发⽣⾷品安全事故的,第⼀时间是将受害⼈送往医院,然后进⾏事故责任调查。
那么,⾷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呢?今天,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是监管主体分散。
⾯对⾷品安全事故时,部分消费者知晓却投诉⽆门,没有⼀个单位能对此事进⾏有效控制,即使存在⼀些有责任牵连的单位或部门,但他们没有⾏使有⼒的监管或者说是监管不到位,使之监管信息较少,加之单位或部门间信息不共享,致使⾷品安全管理出现漏洞。
⼆是监管⼿段⽋缺。
很多地⽅出现的安全事故,存在⼀种问题,即国家制定的⼀系列制度,与当地的实际不相符合,地⽅执政者⽣搬硬套,或不经推⼴的实施,造成经商者对安全⾷品标准、法律责任等政策的模糊,和地⽅⾏政者的不认同,已经监管⼿段的不切实际,从⽽导致安全事故发⽣。
应该说,上⾯两项是⾷品安全事故发⽣的主要原因,要保证⾷品安全,不只是建⽴健全相关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公民道德意识,只有每个⼈的综合意识提升了,才能有⼀个美好稳定的社会,才不缺少对⾷品的安全感。
《中华⼈民共和国⾷品安全法》中对⾷品安全事故的处置第七⼗⼀条发⽣⾷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即予以处置,防⽌事故扩⼤。
事故发⽣单位和接收病⼈进⾏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地县级卫⽣⾏政部门报告。
农业⾏政、质量监督、⼯商⾏政管理、⾷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常监督管理中发现⾷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即向卫⽣⾏政部门通报。
发⽣重⼤⾷品安全事故的,接到报告的县级卫⽣⾏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本级⼈民政府和上级⼈民政府卫⽣⾏政部门报告。
县级⼈民政府和上级⼈民政府卫⽣⾏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上报。
任何单位或者个⼈不得对⾷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第七⼗⼆条县级以上卫⽣⾏政部门接到⾷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即会同有关农业⾏政、质量监督、⼯商⾏政管理、⾷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调查处理,并采取下列措施,防⽌或者减轻社会危害:第七⼗三条发⽣重⼤⾷品安全事故,设区的市级以上⼈民政府卫⽣⾏政部门应当⽴即会同有关部门进⾏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职责,向本级⼈民政府提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报告。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水果、大米、婴幼儿配方乳粉、水产品、饮料、蔬菜、鲜肉、发酵性豆制品、膨化食品、葡萄酒等10种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食品进行检测中发现,不合格率接近10%。
导致食品不合格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直接威胁到我国的食品安全。
这正说明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面临着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1.食品添加剂不符合标准规定。
发酵性食品违规添加防腐剂苯甲酸的情况较多,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2.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
少数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掺入大量的代用品,经过极为简单的加工、调味、膨化等工艺过程配制而成,危害极大。
更有甚者,为了提高产品中营养的含量值,大量添加能致人死亡的三聚氰安等化工原料。
3.卫生指标不合格。
在有些食品中,绝大多数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合格,严重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健康。
食品制作工艺不严谨,原料处理不规范,外包装不严密均有可能造成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
4.包装类食品标签不规范。
一些食品标志不清、不齐,包装外观比较粗糙,食品标志上配料表标注不全,食品没有标注食品名称、厂名、厂址,没有生产日期或保质期。
食品添加了防腐剂,但在标志中却没有注明。
5.水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比较严重。
保藏、运输、保鲜过程控制不严,造成新鲜度指标不合格,经营者往往使用重金属超标的营养液来保证新鲜度。
另外,由于近年来海水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镉”超标是环境污染带来的结果。
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从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可以看出,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的主要原因:1.食品生产经营者过度竞争。
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谈谈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1 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农药是农产品安全性的主要危险因素。
一方面是国外不断以此作为“绿色壁垒”,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我国国内还在继续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农药。
据了解,我国对于5种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的问题,只能于2004至2007年分3个阶段削减使用。
一方面是低毒农药、生态农药的研发落后,农药产业结构单一;另一方面,高毒农药的效果明显,农户从经济效益出发也倾向使用高毒农药。
2 中小企业的社会影响力食品产业的优化升级,引导企业走上"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大道,是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
但目前中小企业还是占了多数,这与我国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一致的。
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企业一下子都达到发达国家/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
地区间、企业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食品安全发展水平的不协调。
而且,已经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不仅直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还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再就业机会,特别是低技术工人的就业机会。
因此,中小食品企业在维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制订食品安全政策时不可忽视其地位。
3法制与市场机制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另一种特别严重的行为是使用非食品用物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这种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然而,时有发生的“瘦肉精”、“苏丹红”和“孔雀石绿”等事件均涉及人为故意使用禁用物质生产加工食品,反映了我国在食品安全立法与执法上存在漏洞,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形势需要。
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也与市场环境有关。
企业信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成熟的市场竞争机制能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
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应该是竞争核心,接着才是价格竞争。
然而,众多中小企业在科技含量低,质量、卫生水平不稳定的状况下,仍然能够获得生存空间。
这种现象说明市场消费结构分化比较严重,低消费群体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761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浅谈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
原因及防治措施
On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frequent food safety accidents in China
浅谈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及防治措施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近年来,中国食品不断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例如:腐竹加吊白块事件、红心咸鸭蛋加苏丹红事件、鱼里检验出大量的孔雀石绿事件、地沟油事件、三聚氰胺事件,还有前阵子爆出的双汇瘦肉精事件等等…….单单今年才刚刚过去四个月,就已经发生了双汇瘦肉精事件、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故、上海多家超市多年销售“染色馒头”事件、神奇“牛肉膏”让猪肉90分钟变牛肉事件、毒豆芽事件、一滴香事件、黑芝麻浸泡成“墨汁”疑染色事件、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等九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近年来中国出现这么多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这也引起了人们的疑问以及恐慌:“中国老百姓究竟还能吃什么?”确实,才几年的光景,全国上下都出现了食品安全事故,而且次数还是如此地
多,再者,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我国消费者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10万人。
大米、蔬菜、鸡、鸭、鱼、肉、奶制品、卤制品、肉松、火腿……凡是可以果腹的东西几乎都被列入“有毒食品”的黑名单。
这些足以令中国老百姓对中国食品安全产生恐慌感以及对食品工业的严重不信任。
而更让人揪心的是,在我们打造放心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过程中,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有毒食品”进入我们的菜篮子、走上我们的餐桌、进人我们的口腹之中,实在让人痛恨不已。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等又接踵而来。
当“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还在令人胆战心惊时,“毒豆芽”居然又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食品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
究竟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根源在哪里?到底是谁败坏了我们的食品市场,打击了我们的食品工业?
于我看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源,在于食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在道德上的缺失!
一、在种植或养殖过程中的源头污染严重。
比如农药、兽药以及饲料添加剂的过度使用,导致初级产品的农药或兽药的残留量过多。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为了农产品能够长得好、长得快、少生虫、早上市等而滥用农药,结果导致害虫抗药性的增强,而这又使人们加大了农药的用量,并采用多种农药交替使用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这样的恶性循环,对食品安全性以及人类健康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二、违法生产、经营食品的问题十分严重。
我国的现有的食品行业的整体素质还处于低下水平,卫生保障能力很差的手工和家庭作坊在食品行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也就是说,很多食品生产者是无照经营的,根本就没有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更甚者,居然连个正规的厂房都没有,只有毫无安全卫生保障的小作坊。
三、食品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存在添加违禁物品或者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而这就是中国食品安全事故中最常见的一种。
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造假,影响极其恶劣,像“苏丹红”事件、“牛肉膏”事件等。
四、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安全卫生意识淡薄。
相当一部分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根本就不在乎食品的安全卫生,完全没有做好卫生防范工作。
但是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消费者一般只看到这些食品鲜艳诱人的外表,却看不到它生产时的肮脏,不能了解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卫生保障工作做得如何。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国家的监管打击力度过于弱小。
我国尚未健全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而且执法者执法力度欠缺,导致对食品市场的监督力度弱小,各行业间配合度不足。
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法规,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而且中国质检部门、卫生部门等也开始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认为还应该有如下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传教育方式,对全民普及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尤其是要加强对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普及卫生知识。
2、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要适合中国的国情,也要与国际接轨。
学习国际上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系统。
3、加大食品市场的监督力度,坚决打击造假、卖假的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召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
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总之,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容不得半点忽视,必须要落实到政策的每一项措施里,要贯彻到实践里的每一个行动中,而不仅仅是一句空洞且抽象的口号!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