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精品恒高补习班——教案鉴赏

合集下载

徐汇最好的恒高高考补习班 实用教案

徐汇最好的恒高高考补习班 实用教案

作文素材:(1)《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汪国真:通俗易懂的东西不一定是名著,名著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国近代学贯中西的作家的作品几乎都是通俗易懂的,而一些不通今不博古的却偏好云遮雾盖。

(3)灵感是石头中的美,不知要凿多少废料,才能最终把它捕捉。

(4)一无所需最像神。

(苏格拉底)(5)质朴是大师的品质,它既体现在日常举止中,也体现在作品中。

这是一种丰富的简洁、深刻的平淡、自信者的谦虚,知道自己无需要矫饰。

(6)把简单的事情说得玄妙复杂,或把复杂的东西说得简单明白,都是不寻常的本领。

前者靠联想和推理,后者靠的是直觉和洞察。

前者非聪明不能为,能为后者的人则不但要聪明,而且要诚实。

(7)“大羹无味”、“寄至味于平淡”。

简单不是糊涂,而是智慧;简单不是平庸,而是深邃。

简单就是一本泛着墨香的书,一杯冒着热气的绿茶,一把缓缓摇摆的躺椅,一个温馨的家,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简单实质上是一种面对纷杂喧嚣的清醒,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

简单需要“梧桐更兼细雨”的细腻,需要“虚怀若谷”“物我两忘”的博大,需要“山高月小”“风清云淡”的超脱。

简单是一种对事物经过分析判断后的彻悟,认真咀嚼生活的每一片叶子,那朴素的叶脉自然会伸展到心灵深处,简单就是一本泛着墨香的书。

于是,一杯白开水也能品成醇香的咖啡,平淡的生活也能化为隽永的图画。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殊不知,简单中蕴含着复杂,复杂中也有简单,二者是辩证的。

重视复杂,复杂就变成了简单;忽视简单,简单就变成了复杂。

所以我们在做事时既要重视复杂,也要重视简单,这样才会走向成功。

自然界中,一星一月,一虫一鸟,一草一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穷的奥秘。

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看似简单,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

徐汇精品恒高补习班——教案鉴赏解析

徐汇精品恒高补习班——教案鉴赏解析

考题强化训练(四)——声音的特征I.响度(也叫音量):1.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叫做响度.2.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2)响度与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单位面积上得到的能量就越少,听到的声音就越轻.3)使声音集中向某一个方向传播,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如听诊器,喇叭筒等.3.分贝数:通常用分贝数来表示响度的大小.分贝数越大,人耳感觉到的响度也越大.如果声音达到80分贝,就有可能伤害到耳朵.4.不同响度的波形图II.音调: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2.频率: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赫兹(Hz).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3.声源的振动快慢用频率的高低表示,发声体振动快,声音的频率就高,音调也就高;反之,振动越慢,声音的频率就低,音调也就越低.4.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5.不同音调的波形图III.次声波与超声波1.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赫兹.频率超过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2.次声波:①次声波的产生主要有火山爆发、极光、地震、海啸、台风、龙卷风等自然现象,以及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等;②大象和鲸可发出次声波;③通过监测次声波能预报海啸、台风等.3.超声波:①海豚、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和捕食;②超声波有很多应用,如超声金属探伤、超声除垢、B超等.IV.音色1.不同的乐器或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是由不同频率的声音组合而成的.频率组合情况也不同.它们的音色就不同.2.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V.乐音与噪声:1.物理学角度:乐音的振动波形是有规律的(图a);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振动波形是杂乱的、无规律的(图b).2.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3.减弱嗓声的方法: 噪声的控制可以从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以及保护受噪声影响者三个环节进行,即:从声源处减弱——消声;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从人耳处减弱——隔声1.以下各图与选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减小声音分散,可增大响度B.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C.声音大小不同是因为音调不同D.捂住耳朵可以减少噪声的频率2.为了节能,居民楼楼道内的照明灯都安有一个声控开关,声控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都可以3.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A. 轻敲响度大B. 轻敲音调高C. 重敲响度大D. 重敲音调高4.“轻声关门”是一种文明行为,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A.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5.距离发声体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小,这是因为()A. 声音的频率变小了B. 声音的传播速度变小了C. 声音的能量分散了D. 以上都有可能6.机械手表和耳朵的距离逐渐变大时,人耳听到的声音会越来越轻.下列说法错误的()A.响度越来越小B.分贝数越来越小C.手表内振动的幅度越来越小D.声音的能量越来越分散7.如图所示,O点有一个发声体,在声音的传播方向上站着M、N两位同学,那么下列关于这两位同学听到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音调相同,M听到声音的响度大B.音调相同,N听到声音的响度大C.响度相同,M听到声音的音调高D.响度相同,N听到声音的音调高8.某发声体在振动,但我们却没有听到声音,这是因为()A 发声体与我们之间没有介质 B. 发声体振幅太小C.发声体离我们太远D. 以上原因都有可能9.如图所示,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这主要是用来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传播速度10.拉二胡时,手指在琴弦上面上下移动,这样主要是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传播方向11.古书中对编钟有着这样的记载“大钟小音,小钟大音”,所谓的“大小音”是指()A. 音调的高低B. 响度的大小C. 音色的不同D. 以上都是12.《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述了大弦和小弦的声音不同,主要是指()A.音色B.响度C.音调D.声速13.成语“曲高和寡”中的“高”指声音()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传播远14.在中华恐龙园暑期纳凉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15.如图所示,是一组活动卡上的实验图片,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16.如图所示,4个相同的玻璃杯A、B、C、D里,盛有不同质量的水,水面高低各不相同,现用一根筷子分别敲击这4个杯子,则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髙的杯子是()17.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升髙B.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18.下列说法中与音调无关的是()A.用手指敲打西瓜,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生熟B.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内脏器官是否正常C.敲打葡萄酒桶来判断酒的多少D.耳朵紧贴墙壁能够听到隔壁人的讲话19.带花蜜和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振动翅膀的频率分别是每秒钟300次和每秒钟440次,则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与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相比,前者()A. 音调高B. 音调低C. 响度大D. 响度小20.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髙于20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21.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常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巨大危害,这种波的特点是()A.频率低,人耳听不到B.频率低,人耳能听到C.频率高,人耳听不到D.频率高,人耳能听到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能听到蚊子的嗡嘴声,是因为其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B.手按电子琴的不同键位所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声音的频率不同C.人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变小了D.只要两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它们23.“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频率24.欣赏交响乐时,人们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小提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以上3项都不同25.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26.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B.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是乐音C.建筑工地上锯割钢材、装卸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只要是你愿意听到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27.若在枪管口安装“消音器”,可以降低枪声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28.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 在街道两旁种草种树B. 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指标D. 在摩托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29.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它提示减弱噪声的方法是()A.在传播路径中减弱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介质中减弱噪声30.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起举行.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放声高歌”倾倒了无数观众,“放声”是指声音的大,演员的歌声通过(填写介质名称)传到现场观众的耳中.31.声音的叫音调.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端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 先慢转,后快转,前者听到的声音音调,后者听到的音调,可见,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32.牛的叫声跟老鼠的吱吱相比,音调较髙的是,响度较大的是 .老虎和百灵鸟的正常叫声相比,音调髙的是,响度大的是 .我们能根据它们的叫声分辨出是谁在叫,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33.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即大.34.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区别是不同;“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好.35.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长度,尺发出声音的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36.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这套编钟依大小次序分3层8组,悬挂在钟架上,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主要是为了使钟声有不同的 .37.车到站后,你可以看到工人师傅拿着铁锤敲打车轮或车轮上的钢板,由听到的声音来判断钢板是否断裂.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用手指在上面敲几下,听声音判断优劣,这种判断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不同.38.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39.某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如图(1)所示,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把锯条扳动一个较小的角度,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发现发出的声音较轻.第二次把锯条扳动一个较大的角度,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发现发出的声音较响,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图(2)(a)(b)为该同学观察到的示波器上波形图的情况,其中图(2)中的图为第二次实验时的波形图.40.用力敲一音叉,使音叉振动发声,波形的情况如图.则图所示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大,图所示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高41.图中发声体的振动图像,写出相应的变化情况42.阅读声速与气温有关的小短文,回答后面问题.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的.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的.1.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2.为了让后排的同学也能听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上课,是增大了声音的()A. 音调B. 频率C. 响度D. 音色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4.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雷鸣般”的描述是指声音的()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5.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A. 频率很高B. 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6.如图所示,悬挂在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B.参观者的呼喊声带着能量通过空气传播到这个金属球C.物理学上用“响度”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D.物理学上用“音调”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7.要提高锣声的响度,可以()A. 用更大的力敲锣B.离敲锣点远一些C. 改用频率更高的锣来敲D.加快敲锣的速度8.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缩短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的响度更大些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优美的音乐也有可能成为噪音B.蚊子的嗡嗡声是其翅膀振动产生的C.吉他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是因为拨弦时所用的力的大小不同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之间即使离得很近,也需要用无线电交流信息10.二胡、小提琴、扬琴等有弦的乐器,演奏前都要进行调节—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传播方向11.吉他是一种弦乐器,有6根粗细不同的弦.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主要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 响度D. 声速12.按照歌谱,音符“2”比音符“6”低的是()A. 响度B. 响度和音色C. 音调D. 音色13.男同学的声音通常比女同学低沉、浑厚,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时()A.频率高B. 频率低C. 振幅大D. 振幅小14.演唱时,高音和低音是指所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15.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B.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16.如图所示,敲击风铃中的三根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子,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桉发出声音的音调从高到低的排列时相对应的管子编号正确的是()A.(1)、(3)、(2)B.(3)、(1)、(2)C.(1)、(2)、(3)D.(3)、(2)、(1)17.火车进站时,常见有维护人员检查车轮和支撑弹簧,他们不时地用锤子敲击检查部位,根据声音作出判断,这是()A.敲击时同时观察是否松动B.听声音的响度,判断部件是否正常C.听音调,判断部件是否正常D.听音色,判断部件是否正常18.频率为600赫兹的声音,每分钟振动的次数是()A.10次 B. 600次 C. 6000次 D. 36000次19.人耳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低于20赫兹 B. 高于20000赫兹C. 在200〜20000赫兹之间D. 在20〜20000赫兹之间20.下列声音中,人耳能够听到的是()A.医院里做“B超”用的声波B.风暴发出的声波(10〜15赫兹)C.五星红旗在风中的振动声(约50赫兹)D.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振动声(2〜3赫兹)21.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妈妈,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音量22.小明一听就知道电话是爸爸打来的,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能量B. 响度C. 音调D. 音色23.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24.用钢琴和手风琴演奏同一首曲子,听起来感觉不同,主要的原因是()A.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B.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2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26.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①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③④⑤27.本市外环线以内区域全天禁止机动车鸣号.鸣号导致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鸣号声()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28.在上海市高架路的一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塑料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 减少强光对驾驶员的干扰B. 减少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D. 减少车辆的噪声污染29.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地有乐队,可以出租B.道路弯曲,注意行车安全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30.声音有3个特征,即:、和音色,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程度叫做响度.发声体的振动越大,声音就越响.响度还跟人离发声体的有关.人离发声体越远,声音的能量越(选填“分散”或“集中”),声音就越(选填“轻”或“响”).31.讲话时使用筒状的喇叭,可以提高声音的32.声源的振动用频率的高低表示.在物理学中,把每秒钟振动的称为频率,用符号表示.发声体振动快,频率就,音调也就 .33.甲音叉每分钟振动2000次,乙音叉半分钟振动800次,则甲音叉的频率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音叉的频率,甲音叉发声时的音调 (选填“高于”或“低于”)乙音叉的音调34.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 . 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失事飞机的“黑匣子”在海底发出的信号的频率是37.5千赫兹,则该信号属于选填“声波'“超声波”或“次声波”).35.用一张硬纸片划过木梳的尖齿,划得快时音调 (选填“髙”或“低”),可见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 .36.“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好,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大,“尖声细气”说明声音的高.37.弹吉他时,在振动,吉他手的手指在一根弦上移动,声音的在改变.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根弦的同一音时,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38.口技演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这些声音的;台下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传播的39.小明在教室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邻居张大伯,这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大伯说话“声音洪亮”,是指他说话声音的,40.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41.悠扬、悦耳的、令人心旷神怡的声音叫做,其振动波形是的.刺耳、难听的、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叫做,其振动波形是的.4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和的声音都称为噪声.4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3条:在减弱噪声,如在汽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在减弱噪声,如在路旁种植树木;在减弱噪声,如戴上耳塞(均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44.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图和图,响度相同的是图和图.45.观察图中甲、乙、丙三种声音的波形图可知:它们的音调,响度,音色〔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46.如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中可知: 是乐音的波形,是噪声的波形47.有人说:“任何物体在附近振动,我们的耳朵一定能听到它们的声音.”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试说明理由.不对;因为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如果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就听不到声音;另外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频率若是在人的听力范围以外,同样听不到声音.48.有一些手机有语音控制功能,只要手机的主人把好友的电话号码、称呼以及手机主人的声音储存到手机中,以后只要手机的主人对着手机重复对好友的称呼,便可自动拨通好友的电话,但是别人对着手机称呼这位好友却不会自动拨通他的电话.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因为每个人的音色各不相同,手机只能识别储存在其中的声音的音色,而别人的声音的音色不能识别,所以别人的声音不能使手机自动拨通电话.。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考题强化训练(二十二)——二力平衡I.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在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它们沿同一条直线,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它们才能使该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可概括为:“同体、等值、反向、共线”.3.应用:利用“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比较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一气球受到竖直方向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气球()A.一定静止B. 一定匀速向上运动C.可能加速向下运动D. 可能匀速向右运动3.如图所示,图中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4.某同学站在镑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B.镑秤受到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C.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D.人受到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5.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6.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7.如图所示,小蚂蚁背负着果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A.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果实所受的重力B.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果实所受的重力C.果实所受的支持力等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D.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8.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A.一定是平衡力B. 一定不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9.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汽车太重,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10.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P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其下端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现分别两次拉动物体P竖直向上运动,打出的纸带分别如图(a)、(b)所示,其对应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a、F b,则F a和F b的大小关系是()A.F a<F bB.F a>F bC.F a=F b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重力相同的甲、乙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同时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A.甲与乙的速度一样大B.运动6秒,甲通过的路程长C.甲受到钢索的拉力比乙的小D.甲、乙各自受到的合力相等12.起重机提吊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T之间的关系是()A.货物匀速上升时,T>GB.货物匀速下降时,T<G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T=GD.当货物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或静止时,T=G13.起重机匀速吊起同一重物,第一次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到某一高度,第二次静止2秒,第三次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次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A.上升时最大B. 静止时为零C. 下降时最小D. 始终不变14.一个重80牛的物体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当用40牛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合力为()A.40牛,方向竖直向上B.40牛,方向竖直向下C.120牛,方向竖直向下D. 015.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当它们沿,且、时,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处于状态或状态.16.依据,用“悬挂法”可以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17.如图所示,要使重为10牛的物体保持与水平成45°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物体施加牛的作用力,此力的方向为18.如图所示,物体A在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的阻力.19.重6牛的物块A在20牛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体受到的力.20.质量为5吨的小型直升机停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求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21.木箱重500牛,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地面用100牛的水平力推它时,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用150牛的水平力推木箱时,木箱将如何运动?木箱此时受到的合力是多少?22.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某小组同学利用定滑轮、钩码、细线、正方形轻质薄板、铁架台做了如下图实验,图(a)为正方形轻质薄板在两个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向左加速运动;在图(b)和(c)中,正方形轻质薄板静止;用手将正方形轻质薄板放置在图(d)中所示位置,松手后,正方形轻质薄板顺时针旋转.1)由图中(a)与(b))[或a()与(c)]所示情况可知: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同一直线上力的作用,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必须2)由图中(c)与(d)所示情况可知: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必须23.学习关于物体的平衡条件时,小明同学提出了下列疑问: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吗?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保持平衡状态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吗?为此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他将一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a)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落下,如图(b)所示;他又将一小球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c)所示,剪断其中的一根细线,小球发生摆动,如图(d)所示.通过实验他的疑问得到解决,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小明同学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图(a)和(b)可知:2)由图(a)和(d)可知:3)由图(a)和(c)可知: 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同学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2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或状态进行研究。

徐汇恒高补习班 精品教案

徐汇恒高补习班 精品教案

第一节图形的平移知识点归纳1.平移:将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距离:平移后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图形平移的距离3.平移的性质:(1)图形平移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

(2)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变。

(3)图形的平移是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4)图形上各点沿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Round 1 ☆小试牛刀1.对于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一定平行,但不一定相等;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一定相等,但不一定平行,有可能相交;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也有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④有可能所有对应点的连线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2.下列图形中,把△ABC平移后,能得到△DEF的是()(A)(B)(C)(D)3.将左图案剪成若干小块,再分别平移后能够得到①、②、③中的()(A)0个(B)1个(C)2个(D)3个4.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________.①②③2.如图所示,平移△ABC 可得到△DEF,如果∠A=50°,∠C=60°,那么∠E=____°,∠EDF=_____°, ∠F=______°,∠DOB=_______°。

3.如图所示,长方体中,平移后能得到棱AA 1的棱有________.4.小明的一本书一共有104页,在这104页的页码中有两个数码的,并且这两个数码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则这样的页共有________页.☆ Round 2 ☆ 考试必备1.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点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AB=10,DH=4,平移距离为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徐汇恒高补习班 精品教案

徐汇恒高补习班 精品教案

气体成分的探究1.(1)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课题组同学为验证水煤气的成分,做了以下准备:(一)资料收集:①H 2+CuO Cu+H2O ②CO+CuO Cu+CO2③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二)设计实验装置请分析上面信息后回答:①你认为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②装置C的目的是,装置D的作用是;③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④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请你设计一种尾气处理方案:2.某同学用下图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假设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

(1)该同学验证三种气体一定存在。

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的连接顺序应是:混合气体→ ( ) →( ) →D→( ) →( )(填A、B、C或E);(2)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3)混合气体通过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一男孩在排污井盖上燃放鞭炮,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男孩被井盖击伤。

【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

【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2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Ⅰ:有CO2、CH4 猜想Ⅱ:有CO、CH4猜想Ⅲ:有CO、CO2 猜想Ⅳ:有CO、CO2、CH4【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

【问题讨论】(1)装置A出现浑浊,证明猜想不成立。

(2)小明通过装置C处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小芳对此提出了疑义,小芳认为要在位置,再增加一个上图中(填序号)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2.2g,因此证明猜想成立。

徐汇最佳补习班恒高——实用教案

徐汇最佳补习班恒高——实用教案

考题强化训练(一)——长度的测量基础知识I.物理学的特点:物理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它研究力、热、声、光、电等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II.摆的等时性:1.摆的周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称为摆的周期,单位是秒.2.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是摆线的长度,摆线越长,摆的周期越长.3.摆的等时性原理:无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4.首次发现者: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多年之后惠更斯找到摆的等时性的定量关系)5.控制变量法: 每次只让一个因素改变,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科学探究方法III.测量1.测量的目的:为了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2.测量的要素:单位和测量工具(或仪器).3.测量能达到的精确程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分度值决定.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IV.长度1.国际单位:米,其它:千米(Km)、分米 (dm)、厘米 (cm)、毫米(mm)、微米(μm)等,关系为:1米=10-3千米=10分米= 102厘米=103毫米=106微米 .测量工具:刻度尺.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刻度尺前先观察刻度尺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且正对刻度线.4)记录测量的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例题解析1.如图所示,关于摆的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球从A→O→B→O→A所需的时间B.小球从B→O→A→O→B所需的时间C.小球从O→B→O→A→O所需的时间D.小球从A→O→B所需的时间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有关,与摆长和摆幅无关B.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每两点的时间间隔是0.2秒C.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D. 测量时,误差能避免,错误不能绝对避免3.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 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C. 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D. 有了精密的测量工具,就能实现零误差4. 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 ) A.米12.0米100112厘米12=⨯=B.吨105.110015.1.5千513-⨯=⨯=C. 克1500克1000千克5.1.5千1=⨯=克D.毫米厘米1201012厘米12=⨯=5. 我们的身体上接近50毫米长度的是 ( )A. 脚底的长度B. 拇指的长度C. 肩膀的宽度D. 拇指指甲的宽度6. 某中学生测暈书桌的长度,他以“拃”为单位,测得书桌的长度为5拃,则他的书桌的长度最接近 ( ) A. 0.1米B. 1米C.2米D. 4米7. 如图所示是某初中同学参观科技馆时与火箭模型的合影,请你估测火箭模型的 高度约为 ( ) A. 4米 B. 6米 C. 8米 D.10米8. 上海陆家嘴新建成的环球金融中心比它身旁的金茂大厦还要高72 米,则环球金融中心的高度约为 ( ) A.490米 B. 4900米C. 490千米D. 49000毫米用皮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伸,使尺变长,则测量结果相比实际值(A.偏大B. 偏小C. 不受影响D.可能偏小,可能偏大为了研究摆动的周期与摆线长度的关系,应保持()1)比较(a)和(b)两次实验,可以研究摆的周期与是否有关2)比较和两次实验,可以研究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是否有关,3)比较和两次实验,可以研究摆的周期与如图,小霞、小敏和小玲在公园里玩荡秋千.小霞把小敏、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细线、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 为验证猜想2, 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①成表格中的“摆动周期”一栏空格的填写.②分析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摆线长度和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无关.③分析比较第1 次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摆线长度和同时,D.2.1×103毫米D.10000米A.图①是正确的 B.图②是正确的 C.图③是正确的 D.图①②③都有错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以下方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在测量中,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样可以避免产生误差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将细金属丝在圆木棒上紧密地绕了72由此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为厘米1)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摆线的长度为1米时,单摆的周期为2)比较实验1和2可知,摆动的周期与摆动幅度无关.请在表格中填入第有关数据.3)比较实验1和3可知: .4)比较实验3和4,你认为在第4次实验中测得的时间应 20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全部放开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中考一模强化训练(三十一)——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I.实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i.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实验目的:测定待测电阻的阻值实验器材:待测电阻、几节干电池、电键、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2)按电路图将器材连接好.3)闭合电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填入表格中ii.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实验目的:伏安法测电阻,要求多次测量,求电阻的平均值.实验器材:待测电阻、2节干电池、电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画出实验电路图,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器材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闭合电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3)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共记录3次.4)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求出每次测得的电阻值,并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注意事项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2.隐含条件:1)实验器材完好:电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无故障;2)正确连接电路: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3)正确串联器材,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很可能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或电源两端;4)通过思考分析,重新实验:重新正确连接电路;5)操作步骤正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电键,电流表示数最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小.6)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大,等于电源电压.7)电源为几节新干电池: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3.分析方法:U0=U x+I·R p .1.(2012松江一模)“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相比较: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填“相同”或“不同”),实验目的(选填“相同”或“不同”).“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 .2.(2014闸北一模)如图所示电路为“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电路,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1)实验目的:伏安法测电阻,要求,求电阻的平均值.2):R=U/I.3)若某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出现了故障不能使用,为了测出电阻R x的阻值,该同学选添了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进行实验.a.请根据上述条件设计实验电路图(画在方框内)b.利用测得的数据,写出待测电阻R x的表达式:R x=(简要说明式中物理量的含义)3.(2012松江一模)小明同学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器材均完好,所用电源电压为6伏,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字样.1)在图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接)2)小明同学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帮助小明判断故障原因(均选填“待测电阻断路”、“待测电阻短路”、“滑动变阻器断路”或“滑动变阻器短路”).3)经讨论,该小组同学重新连接,并按照正确步骤实验,在滑片P移到中点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是安,这时候测得的待测电阻的阻值是欧.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必须多次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4.(2012杨浦一模)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小华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另一端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到0.58安,而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不变,则他在连接电路时存在的问题是.2)经过思考,小华重新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两电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仍与图所示一致.则小华同学在实验中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欧.3)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位于中点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则此时测得R x的阻值为欧.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作用.5.(2014嘉定一模)小明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电压表“0~15伏”量程损坏,但“0~3伏”量程完好.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2A”字样.1)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为,其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要求:当滑片向左移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2)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都为0,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x或滑动变阻器R上,这一处故障原因可能是.换用同样规格的器材排除这处故障后,再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4伏和0.18安,则所用的电源电压为伏.3)小明继续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同时在不更改器材的情况下,解决了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待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为伏.4)接着,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4安,则此次R x的阻值为欧.6.(2013虹口一模)小王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电源电压为3伏且保持不变,所有器材均完好.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最大阻值处,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且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与电压表相同.然后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至中点,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变小为0.6伏.接着他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28安.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7.(2014徐汇一模)小佳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佳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变阻器的滑片放置于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不变.经思考,小佳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两电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仍与图所示一致.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位于中点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安.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另一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8安.请根据小佳同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实验表格(注意: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的表格中,电阻计算精确到0.1欧).8.(2015杨浦一模)小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只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流表、标有“20Ω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两个电键及导线若干.他经过思考,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1)他按图示电路连接实验器材,闭合电键S1,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其错误原因可能是 .2)他找到问题所在后,按如下图方法进行了三次实验,电路图及闭合电键后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c)所示(a、b中滑片位于最右端,c中滑片位于最左端).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需写出计算过程):①小明同学所用电源的电压U.①待测电阻Rx的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9.(2012上海中考)小陆做“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 X、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0~0.58安,电压表示数相应的变化范围为4.0~0伏,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0.(2014松江一模)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按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为4.5伏且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Ω2A”字样.1)在闭合电键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图中端(选填“A”或“B”).2)他正确连接电路且规范操作,实验中分别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其两个端点,图示的电表示数分别为滑片在不同端点时电流或电压的情况.请在下表中将该同学尚未记录的数据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1.(2012长宁一模)小王同学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和若干导线,测定电阻R X的值.所有元件均完好,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即电源由几节干电池串联组成),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字样,电路连接正确.闭合电键,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的范围为0.12~0.58安;当滑片移动到某个位置时,两个电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器材及观察到的现象将有关的数据填入表格内,并求出R X的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___________12.(2013杨浦一模)小华做“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 X、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后,将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12安~0.26安,电压表示数相应的变化范围为2.4伏~0伏.他通过思考分析,重新实验.当变阻器滑片移动到中点附近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请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3.(2014静安一模)小王、小张分别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其中:电源电压相等保持不变,待用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分别标有“10Ω2A”、“20Ω2A”的字样),待测电阻R x规格相同.实验中,两位同学所用的变阻器不同,但他们在连接电路时都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一端.闭合电键,他们所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图(a)、(b)所示,接着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小王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小,而小张却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在思考并解决实验问题后,两位同学均完成实验,而其中一位同学将他所正确测得的两组实验数据记录在草稿纸上,如图所示.1)两位同学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伏.2)为完成其中一位同学的记录和处理,请根据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2013闵行一模)小李做了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所写报告如下,请你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1)根据小李所测量的数据,算出电阻阻值R x=欧.2)你认为这份报告是否完整?如不完整,应该填上的项目是:①;② .3)从实验步骤看,该实验存在的主要缺陷是:②;② .2.(2012黄浦一模)某小组同学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用若干节干电池作电源,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2A”字样.1)他们连接的电路中还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如图(a)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的电路能够测未知电阻R X.2)实验开始,他们闭合电键,发现无论是按补上导线后的图(a)还是按图(b)的操作,甚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所看到的现象均为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经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可能是电压表发生了故障.于是决定在不使用电压表的情况下继续实验,并且分别测出了电路中最小电流I1和最大电流I2.接着改变干电池的节数,又重复做了两次实验.请在方框内画出他们重新设计的实验电路图3)他们设计的实验数据表格如下,请你完善表格中的栏目并简单叙述设计此栏目的理由: .4)根据他们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计算未知电阻的表达式:R X= .3.(2013松江一模)如图(a)所示为某同学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实验的电路图,该实验的原理是,在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图中端(选填“A”或“B”),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造成这样的原因是: .排除错误后,该同学继续实验,测得某次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3安,电阻两端的电压如图(c)所示,则这时候测得的R x的阻值为欧.4.(2014杨浦一模)小明同学做“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所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请你帮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并画在方框中.2)小明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接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小,直到为零.经过思考,小明重新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1伏.本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欧.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欧(上面的空格需写出计算过程).根据实验目的,小明接下来要进行的操作是:(并写出操作的目的).5.(2012普陀一模)小明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要求.1)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2)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然后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为3伏,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3)小明调整了出现故障的器材后,按正确的步骤操作.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R X的阻值是欧;刚闭合电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欧.6.(2012静安一模)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自用完全相同的器材测定同一规格的电阻,且所用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连接电路时,他们均先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一端,然后将变阻器与其它所需器材串联,并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甲同学闭合电键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乙同学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和(c)所示.1)甲、乙两同学相互讨论后,发现了各自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其中乙同学的操作不当之处为 .2)该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欧.3)甲同学重新且正确实验,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7伏,0.16安,此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欧(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7.x有“20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源、电键用导线串联起来,然后将电压表并接在R x两端.1)在闭合电键S后,他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但指针偏转较小,且移动变阻器滑片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始终不变,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2)她找到问题后,按正确步骤重新实验,闭合电键后再度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为2~6伏,则电源电压为伏;当变阻器滑片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28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伏,待测电阻的阻值为欧.(精确到0.1欧)8.1)根据图所示电路,闭合电键前应该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________端(选填“左”、“右”).2)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字样,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所有元件均完好.闭合电键,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安~0.58安,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测出的电阻值分别为________欧和________欧.3)移动变阻器滑片p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欧.4)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接下来要做的一项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9.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 1A”字样.实验时小李按图正确连接电路.1)在闭合电键S前,她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端(选填“左”或“右”).闭合电键S后,电压表示数为2.3伏,而电流表出现如图所示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她找到问题后重新实验,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为0.22~0.46安,则电源电压为伏.3)当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3.5伏,电流表示数为0.36安,该位置在滑动变阻器中点位置的侧(选填“左”或“右”).4)通过实验测得R x的阻值为欧(精确到0.1欧).10.(2014金山一模)某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源2个(电压分别为6伏、4.5伏),滑动变阻器2个(分别标有“10Ω3A”和“20Ω1A”的字样),待测电阻Rx(估计阻值约为19欧),电压表、电流表、电键各1个和导线若干.他选用器材,按图连接电路,且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则1)该同学在实验中所选用的电源电压为伏,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欧.2)当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时(即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变阻器最大值的一半),电流表的示数为0.24安,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伏.他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3安,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伏,则测得Rx的阻值为欧.11.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1)在闭合电键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2)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并将其记录在序号1中,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接着,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序号2中,并计算出电阻值.他继续实验,发现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56安,将其记录在序号3中.请将上表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时,精确到0.1欧)12.(2013静安一模)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按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1)在闭合电键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图中端.(选填“A”或“B”)2)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序号1中.接着,他移动滑片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将电压表的示数2.5伏记录在序号2中.当他将滑片移动到A端时,将电流表的示数0.36安记录在序号3中.请在上表中将该同学尚未记录的数据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 .(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3.(2014闵行一模)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9伏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1A”字样.1)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接着,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06安.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34安.请将表格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时,精确到0.1欧).14.(2014虹口一模).小王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所有元件均完好.1)他将电源、待测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等串联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刚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a)、(b)所示.当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他经过思考,发现在电路连接中存在问题,他的问题是_____ ___.2)他重新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当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在下表中.他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26安.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5. (2015长宁一模)小明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电压表 “0~15伏”量程损坏,但“0~3伏”量程完好,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2A ”字样.1) 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5伏和0.12安,则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伏.2) 接着,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5欧),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0安.3)小明继续减小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实验中遇到了困难.在利用原有器材的情况下,小明经过思考,对电路进行了调整,然后继续移动滑片到某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2安,电压表示数如图20所示.4) 请帮助小明填写完整实验数据表格.(计算结果精确到0.1欧)(说明:每一序号1分,X R 1分.)(10)16.(2015静安一模)小明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所用器材如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0~15伏量程损坏)、待用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分别标有“5Ω3A”、“50Ω2A”的字样)、待测电阻R x、电键S以及导线若干.小明选择了一种规格的变阻器,正确串联电路且步骤正确,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合适的电路两端,闭合电键S后,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于实验序号1中,随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实验记录于实验序号2和3.此时,小明发现仅通过以上实验数据,无法得出每一次实验的结果.小明在分析、思考后,选择了另一种规格的变阻器,重新正确串联电路且步骤正确,并将电压表并联在合适的电路两端,闭合电键S 后,记录此时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为0.1安、1.0伏.这样利用第4次实验数据,解决了前3次不能得出实验结果的问题.1)求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本小题需要写出计算过程)2)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徐汇最好的恒高初中补习班 实用教案

徐汇最好的恒高初中补习班 实用教案

2013秋季高一语文辅导十六2013、12、21【考场常见名句积累】(1),何人不起故园情。

(2)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防民之口,。

(《国语》)(4),半九十。

《战国策》考试高分对策——文言文的翻译(一)基本方法1、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信(准确)、达(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雅(不仅准确、通顺,且生动、优美)。

2、文言文翻译原则:遵循“直译为主,字字落实,直译、意译结合”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1)留如:1、2005年辽宁卷: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换如:万钟于我何加焉(3)删如:我有亲父母(4)调如: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何陋之有马之千里者(二)文言文翻译的几点建议:一定要建立审题意识。

看句子时应注意几点:1、审查句中有无通假字,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词2、审查句中有无考纲内虚、实词3、审查句中有无特殊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歌决: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关注点一、词类活用例1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译:例2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译:例3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例4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译:关注点二、特殊句式例1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

译:例2乃招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例3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译:关注点三、一词多义例1范氏富,盍已乎?译:例2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译:关注点四、成分省略例1因乞李氏以归。

译:例2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译:例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译:关注点五、古今异义例1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译:例2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译:例3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译:关注点六、单音节词例1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第八讲第一部分:课本知识Unit 11.in the morning / in the afternoon / in the evening / atnoon / at night /on Sunday / on Sunday morning / on the afternoon of October 15th / on a cold night2.sb. come down the stairs 反: sb. go up the stairs3.at a time 一次,同时We can’t do two things at a time.4.sb. be gone = sb. disappear →disappear v. / disappearance n. (c,u)反: sth. appear →appear v. / appearance n.(c, u)5.sb. cry 哭/ sb. cry out = sb. shout (out)6.sb. no longer do sth. = sb. don’t do sth. any longer = sb. do sth. no more = sb.don’t do sth. any more7.sb. listen to sth. 听/ sb. hear sth. 听见cf. sb. hear from sb. = sb. receive a letter from sb.8.seconds later = after seconds / 3 days later = after 3 days (一般过去式)9.sb. stand on sth.10.the high wall of the city of Troy →Trojan n. (c ) / a.11.sb. look down (at sth.) 向下看……/ sb. look down on / upon sb. / sth.轻视sb. look up 抬头看/ sb. look sth. up 查看/ sb. look up to sb. / sth. 尊敬12.empty a. empty + sth. / A be empty (of B)empty v. sb. empty sth. out (of sth.) / sth. empty13.sb. win / sb. win sth. / sb. beat sb. = sb. defeat sb.14.Greece n. / Greek n. (c ) / a.15.sb. try to do sth. 尽力去做某事,设法做好(往往不成功)sb. try doing sth. 试试做某事(不一定能做好)16.sb. capture sth. 夺取, 占领, 俘虏17.sb. sail away →sail v. sb. sail for sp. /sail n. ( c) 帆/ sailor n. (c ) 水手/ sailing n. (c, u)18.sb. take sth. with sb.19.sb. leave sth. + prep. phrase 把某物忘在某处★sb. remember to do sth. 记得去做…… sb. remember doing sth. 记得做过……★sb. forget to do sth. 忘记去做…… sb. forget doing sth. 忘记做过……★sb. regret to do sth. 遗憾去做…… sb. regret doing sth. 后悔做过……20.outside sth. 反: inside sth.21.Outside the main gates of the city stood a huge horse made of wood.= A huge horse made of wood stood outside the main gates of the city.Outside stood the Greek army. = The Greek army stood outside.22.A be made of B A由B 制成(看得出) / A be made from B A由B 制成(看不出)sth. be made in sp. / sth. be made by sb.A be made up ofB = B make up A = A consist of B = A be composed of B A由B 组成23.wood n. (u ) / wooden a.24.sb. get some help25.pull v. 拉反: push26.difficult a. 反: easy sth. be difficult to do The question wasdifficult to answer. /It is difficult (for sb.) to do sth. It is difficult (for m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difficulty n. (u, c) sb. have difficulty / trouble with sth. / sb. have difficulty / trouble (in) doing sth.27.sth. be on wheels28.sb. interrupt sb. →interrupt v. / interruption n. (u, c ) withoutinterruption29.must / have to(1)★must 表示主观上“必须”sb. must do sth.Must sb. do sth.? Yes , sb must. / I'm afraid sb. must.No, sb. needn't / 助动词(do/does/did)+not have to.sb. mustn't do sth. / sb. needn't do sth.禁止,不准不需要,不必★have to 表示客观上“不得不”(较must时态更多)sb. have / has / had to do sth.Do / Does / Did sb. have to do sth.?Yes, sb. do / does / did. No, sb. do / does / did not.sb. do / does / did not have to do sth.(2)must 表示肯定的猜测"一定,必定"sb. must do sth.否定: sb. can't do sth.e.g. 1) He must be at home. 否:He can’t be at home.★sb. must have done sth. 肯定已经做过某事★sb. must be doing sth. 肯定在做某事30.sb. obey orders 反: sb. dis obey orders31.sb. move sth. / sth. move 搬动,移动sb. move from sp. to sp. 搬家32.drag v. 拖动(重物) sb. drag sth. + prep. phrase + (with ropes)33.in the main square of the city34.all the citizens of Troy35.celebrate v. →sb. celebrate (sth.) How do you celebrate Christmas? celebration n. (u, c) →sb. hold a celebration →in celebration of…为庆祝……→the celebration of…celebrated a. 著名的→celebrated + n. →sb. / sth. be celebrated for sth./ as + n.celebrity n. (c ) 名人,名流/ n. (u ) 名声,著名36.sb. sing and dance around sth.37.joke n. (c ) sb. make jokes (about sth.) / sb. tell jokes / sb. playa joke on sb.joke v. sb. joke with sb. / sb. joke about sth.joker n. (c ) 爱说笑话的人38.sb. make sure of sth. / sb. make sure that…39.enemy n. (c ) sb. make an enemy of sb. / the enemy of / to sb.40.secure a. 安全的反: insecure a. secure + n. / A besecure from / against Bsecure v. sb. secure A from / against Bsecurely ad. 反: insecurely ad. / security n. (u, c ) 反: insecurity n. (u )41.sb. go to sleep = sb. fall asleep cf. sb. go to bed42.include v. A include B 包含(一部分) / A contain B 包含(全部)including sth. = sth. included43.the gate guards →guard n. (c ) / guard v. sb. guard sb. / sth.(from / against sth.)44.by midnight45.giant = huge a.46.●besides There were three more visitors besides me.□●except Everybody was abl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except John. □●except for The movie was good except for the ending.cf. I know nothing about his career except that he is a graduate of Oxford University.cf. He goes to the library every day except when he is not well.47.sb. wait for sb. / sb. wait to do sth. / sb. wait for sb. to do sth.48.to be sure 确实To be sure, he is kind. / Father isn’t rich, to be sure, buthe is a gentleman.49.quiet a. 安静/ quietly ad. cf. quite = very50.secret a. in secret / sb. keep sth. secret (from sb.)secret n. (c ) sb. keep a secretsecretly ad. sb. do sth. secretly51.on this side of the street /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city / on either sideof the river52.sb. climb out of sp. 反: sb. climb into sp. / sb. climb up / down sth.53.the main gates54.return v. = come / go back →sb. return to sp. / sb. return from sp. return v. = give back sb. return sb. sth. = sb. return sth. to sb.return n. (u, c ) one’s return from sp. / one’s return to sp.in return (for sth.) 作为回报55.in the darkness = in the dark darkness n. (u ) / dark n. (u ) / a.56.sb. enter sp. = sb. go / come into sp. / sb. enter for sth 报名参加……enter v. / entrance n. (u, c ) the entrance to sth.57.seize v. ,抓紧, 抓住sb. seize sth.58.fight v. (fought, fought) sb. fight with / against sb. / sb. fight over /for sthfight n. (c, u) sb. have a fight / sb. win a fight / sb. lose a fight59.succeed v. sb. succeed in (doing) sth.success n. (u, c) sb. have success in sth. / sb. make a success of sth. successful a. sb. be successful in (doing) sth.successfully ad. sb. do sth. successfully60.trick n. (c ) sb. do sth. through / by a trick / Trick or treat!trick v. sb. trick sb. into doing sth.tricky a. 狡猾的, 奸诈的Unit Two1.sb. sit on the side of the river2.sb. cook a meal★一日三餐前;不用冠词- sb. have (one’s ) breakfast / lunch / dinner / supper☆特指某一餐时,也可用冠词e.g. I’ve cooked you a nice hot dinner.e.g. The lunch we had in the restaurant was wonderful.☆sb. have / eat a meal, sb. prepare / fix a meal, sb. serve a meal, sb. take three meals3.sb. be of average height4.sb. be fit = sb. be healthy / sb. keep fit = sb. keep healthy5.an elderly man 年长的,近老年的/ one’s elder brother 反:one’s younger brother/one’s eldest brother 反:on e’s youngest brother / He is two years older than I.6.sb. control sth. / sb. be in control of sth. = sth. be in the control of sb. 反:sb. losecontrol of sth.7.in the river8.sb. live with sb. / sb. work with sb.9.sth. be a meter long10.sb. be good at (doing) sth. = sb. do well in (doing) sth.11.sb. catch fish / fish n. (c ) 鱼→n. (pl.) fish (强调数量) / fishes(强调种类)fish n. (u ) 鱼肉/ fisherman n. (c )12.sb. / sth. swim well under water13.sb. used to do sth. 过去常常做某事Did sb. use to do sth.? = Used sb. to do sth.?sb. didn’t use to do sth. = sb. usedn’t to do sth.★sb. be used to (doing) sth. 某人习惯于某事★sb. get / become used to (doing) sth. 某人渐渐习惯于某事★sth. be used to do sth. = sth. be used for doing sth. 某物被用来干什么14.through the water15.sb. push sth. 反: sb. pull sth.16.sb. dive from sth. into sth. 跳水/ sb. dive (for sth.) (为……)潜水/ sb. divedown 25 metersdive n. c ) sb. make a beautiful dive / diver n. (c ) 潜/跳水者17.sb. stay under water for up to 2 minutesup to sth. 直到,到……为止(用于地点,时间,数量,程度等) The 3-year-old boy counted up to a hundred.sth. be up to sb. 由某人决定It’s up to him to decide it.sb. be up to sth. 计谋…….(坏事) I see what you are up to.sb. be up to sth. 胜任She’s not up to the job.18.require v. sb. require sth. / sb. require sth. of sb. / sb. require sb. todo sth. /sb. require that sb. (should) do sth. / sth. require doing = sth. require to be done19. a fishing rod / a fishing trip20.sb. do sth. for sb.21.sth. begin★begin →be on The film began 10 minutes ago. →The film has been on for ten minutes.sb. begin sth. / sb. begin to do sth. = sb. begin doing sth. = sb. start to do sth. = sb. start doing sth.22.in the late afternoon23.sb. set out / off (from sp. ) / sb. set out / off (for sp.)24.on the bamboo raft25.sb. reach sp. = sb. arrive in / at sp. = sb. get to sp.26.the right place 反: the wrong plae27. a piece of grass28.tie v. sb. tie sth. (up) / sb. tie sth. around sth. / tie n. (c ) 领带29.the neck of each bird→each + n.(sing) = every + n.(sing)→each of sb. / sth. √every of sb. / sth. ×★each 一般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侧重个别;every / every- 一般用于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或物,侧重全体e.g. 1) Each of the two has won a prize.e.g. 2) Every student in the class likes English.★复数主语+ each, 谓语动词用复数。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诗歌知识——意象五、器物类(五)灯烛现代作家巴金在散文《灯》中提到各种灯:“扫淡了黑暗的颜色”的半夜的“几点灯光”、给行人指路的风雪之夜的“豆大”的灯光、哈里希岛上姐姐为远航的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的孤灯”、古希腊女教士照着情人夜泅海峡的“火炬”、给绝望的友人以生还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盏油灯”……这些灯光是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

在中国古典诗人笔下,灯烛更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是反映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

杜甫所谓“乐极伤头白,更深爱烛红”,直接表明烛红带给人的审美愉悦。

漫漫长夜,一灯相伴,它有抗击黑暗的力量。

独坐窗下,烛影摇红,那是一种迷离温馨的情怀。

《全唐诗》共有1563次写到灯的意象,烛光意象也有986次之多,足以说明古代文人对灯烛的由衷喜爱。

晶莹灯火,摇曳红烛,照亮了中国诗坛,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风韵。

1.灯象征光明与希望。

当漫漫长夜降临,一点灯光烛焰温暖着诗人的心灵。

可以说,光明是灯烛最为基本、也是首先为诗人所注意的艺术品格。

2.灯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浓浓夜色衬着一点烛红构成的优美意境是安全而温馨的。

它们的光焰温暖迷离,给人梦境般的感觉。

3.灯是相思的象征。

每当夜幕降临,游子思妇独处一室或独守空房之时,惟有一灯相伴。

他们自然地把目光投到灯烛上,孤单的心对着孤独燃烧的灯,相思之情便悠然而生。

4.灯是孤独的象征.当人孤身独处时,看见荧荧的灯光,最易触发孤独之感。

古人往往用孤灯、寒灯、残灯来反映孤独之情。

在这些意象下,实际上是反映了很多失意诗人命运的坎坷与无助,在沉浮不定中,心灵无时不被孤单与寂寞所包围、所侵袭。

1.寓意:衬悲情,引乡情,有田趣。

【例】庭燎《诗经》夜如何其①?夜未央②,庭燎③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④。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⑤晨,庭燎有辉。

君子至止,言观其旂⑥。

注释:①其(jī):语尾助词。

②央:尽。

③庭燎:宫廷中照亮的火炬。

徐汇精品恒高补习班——教案鉴赏

徐汇精品恒高补习班——教案鉴赏

I.光的直线传播特点1)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无论反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光的反射都遵从反射定律;3)镜面反射(图甲)和漫反射(图乙)都遵从反射定律1.要使眼睛看到一个物体,则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叫入射角B.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C.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反射面的两侧D.以上没有正确的下面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在空中飞动,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的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阅读以上材料,你认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C.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D.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如图所示,两平面镜A和B相交成角如图是发光点S经平面经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和反射光,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在研究“光的反射”的活动中,某同学用同一束光分别投射到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和光滑的金属表面,研究光在不同物体表面所发生的反射现象如图甲着又进一步研究光在同一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间角度变化所发生的反1)由图甲a与b与c可知:2)由图甲a与b与c可知:利用光的反射实验器材,我们可得到,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会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且反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该实验中,打开小门后,在小门上就看不到光线说明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0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1)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 ,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通过研究,你还能发现哪些其他的规律?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得数据如下表: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1.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在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角的方向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的O点,如图所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60°角,将平面镜绕入射点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将平面镜绕入射点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平面镜绕入射点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光发生反射时,、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一束光与镜面成20°角入射,则入射角为射光线的夹角为,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为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 画出入射光线A0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能使入射光AO的传播方向顺时针改变如图所示,S为光源,AB、CD为该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线,请完成光路图.在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所示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1)分析比较A或B或C可知2)分析比较A和B和C可知34.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N为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自行车尾灯的设计非常巧妙,当后面的光线从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向射回”,即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平行(选填“平行”或“垂直”)说明其中的道理 .1.发生日食时是如图所示,两平面镜OA和OB夹角为α,入射光线平行于OB镜且在两镜面间经反射后不再与镜面相遇.则两镜面之间的夹角α可能为()A.13°B.14°。

徐汇初中秋季补习班恒高实用学案

徐汇初中秋季补习班恒高实用学案

七年级春季班语文辅导九一、文言实词讲解漫【练习】1.日高人渴漫思茶()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3.其远古刻尽漫失()4.漫卷诗书喜欲狂()5.漫不知何事()6.雪消千河漫()7.以其河水浸漫,堤岸陷溃()8.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二、古诗词鉴赏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

三、文言文阅读【训练】秀才读别字一秀才嗜书,而别字良多。

一日,读《水浒》,适友人造访,见而问曰:“君读何书?”答曰:“《水许》。

”友人怪之,曰:“书亦多矣,《水许》一书未之见也”又问:“书中所载,均为何人?”秀才曰:“有一李达,手持大爹二柄,有万夫不当之男。

”友人又问:"更有何人?”“有和尚鲁智沉。

”友人愕然,既而哑然失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而别字良.多()(2)适.友人造访()(3)友人怪.之()(4)均.为何人()2.翻译下列句子。

(1)友人愕然,既而哑然失笑。

3.文中秀才,读了哪些别字?四、现代文阅读(一)只是一个普通人①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②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生,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

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

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

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③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

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④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

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会交车。

一住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

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

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但什么也没有说。

⑤公交车来了,老妇人慢吞吞地、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徐汇恒高初中补习班 精品教案

I.力的合成: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合力的过程。

1.起重机的钢绳在提升工件的过程中,牛,它们为同一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则它们的合力可牛,方向与F2的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则这两个力一定大小,方向牛,方向向南,已知F1=15牛,方向向北,牛,最小为8牛,则这两个力分别为1)比较较图中(a)与(b)或(a)与(c)可知,此探究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2)分析比较图中(a)与(b)中拉力的方向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的结论是3)分析比较图中(a)与(c)中拉力的方向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的结论是某小组同学学习了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知识后,通过实验研究两个大小相等的力不在同1)分析比较图(a)和(b)橡皮筋的形变程度和受力情况,可知:.2)分析比较图(b)和(c)橡皮筋的形变程度和受力情况,可知:.1)分析比较图(a)弹簧形变程度和受力情况,可得出初步结论:2)分析比较图(b)弹簧形变程度、受力情况及两力夹角大小的关系,可得出初步结论:18.某同学利用弹簧受到拉力后产生形变的现象来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他将弹簧悬挂起来,这时弹簧的指针指在A处,如图(a)所示,然后将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勾住弹簧下端,同时竖直向下拉,使弹簧伸长,指针指在位置B,如图(b)所示,记下1)实验中,分别用两个测力计和一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同一位置的目的是.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点相同的两个力,当它们的夹角和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合力随1.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其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一定等于F1 D.一定等于F2一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它们的大小分别为与笔尖接触的手指却感1)分析比较(a)、(c)两图可知:2)分析比较(b)、(c)两图可知:小华学习了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的知识后,通过实验研究不在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问题他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沿竖直方向拉伸同一弹簧,使弹簧分别伸长到L1、L2、L3L1<L2<L3,如图(a)、(b)和(c)所示.接着,他用大小相同、成一定夹角θ的两个力拉伸此弹簧,并逐渐减小两力间的夹角,使弹簧仍分别伸长到L1、L2、L3,如图(1)分析比较图(a)和(d)、(b)和(e)、(c)和(f)弹簧形变程度和受力情况,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2)分析比较图(d)、(e)和(f)弹簧形变程度和受力情况,可得:______________ _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亮同学将橡皮筋的左端固定于P点,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O点,如图(a)所示,然后他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如图(b)、(c)所示.1)在图(a)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2)实验中,小王同学每次均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3)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小明研究如何用一个力等效代替同方向且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力皮筋左端固定,然后用两个测力计通过绳套沿同方向拉橡皮筋的右端到达所示,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F2.然后小明又换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绳套,用力拉橡皮筋的右端同样到达O点,又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b)所示上述实验,每次把橡皮筋的右端分别拉到O′和O”点.小明记录的数据表格如下所示: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某小组同学发现用两个力F1和F2拉拉弹簧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F来代替,如图所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与7,2与5与8,3与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替代,如果两个力F1和F2的方向相同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 __的数据及现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替代,如果两个力F1和F2的方向相同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徐汇恒高初高中补习班实用教案

徐汇恒高初高中补习班实用教案

第二讲杠杆平衡条件基础知识I.杠杆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杠杆静止不动或绕支点匀速转动2.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 × l1= F2 × l23.基本规律:1)使用杠杆的好处是省力或省距离和改变用力方向2)当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与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连线相垂直的动力最小3)当阻力臂与动力臂比值越大时,越省力4)若F1 × l1> F2 × l2则杠杆向F1的方向倾斜。

例题解析1.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A 静止不动 B. 静止在水平位置C. 匀速转动D. 以上都有可能2.下列图中,不可能使杠杆平衡的是()3.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橘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橘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A.苹果的重力B.橘子的重力C.杆对橘子的支持力D.苹果对杆的压力4.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平衡在水平位置,此时()A.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两个小孩的质量一定相等D.两个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一定相等5.一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那么()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杠杆中点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杠杆多受了一个力的作用6.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的钩码下,各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杠杆( )A.仍保持平衡B.A端下降C.B端下降D.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杠杆在F1和F2的作用下平衡,已知PO > QO,若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则()A.杠杆Q端下沉B.杠杆P端下沉C.杠杆仍然保持平衡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要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则可以(杠杆上每小格等距) ()A.减少两个钩码B.减少三个钩码C.把钩码向左移一个小格D.把钩码向左移两个小格9.杠杆已处于平衡,如图所示,若在杠杆右边的钩码下面再挂一只钩码,仍要使杠杆平衡,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在左边钩码下再加上1只相同的钩码B.调节杠杆两端螺母都向左移C.将左边钩码向右移1格D.将左边钩码向左移1格10.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挂在中点时刚好处于平衡,如图(a)所示.如果将右端弯成如图(b)所示的情况,铁棒将()A 顺时针转动 B.逆时针转动C 静止不动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11. 如图所示,AOB 为轻质杠杆,O 为它的支点,AO=OB ,B 端所挂物体P 的重为G 牛.当 在A 端施加如图所示的力F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不动,则力F 的大小 ( ) A. 小于G 牛B. 等于G 牛C. 大于G 牛D. 无法确定12. 如图所示,杠杆OA 在力F A 、F B 的作用下保持水平静止状态,杠杆的自重不计,O 为杠杆的支点,F B 的方向与OA 垂直.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FA • OA = FB • OB B. F A • OA < F B • OB C. F A • OA > F B • OB D. 无法确定13. 如图所示,杠杆右端挂一重为G 的物体,在杠杆左端的A 点施力为F ,或者在B 处施力为F ’,使杠杆保持平衡,那么F 、F ’大小的关系是 ( ) A. F>F ’B. F <F ’C. F =F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4. 如图,轻质杠杆AB 可以绕O 点转动,在A 点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B 点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若将动力的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 ( )A. 动力臂增大,动力增大B. 动力臂增大,动力减小C. 动力臂减小,动力减小D. 动力臂减小,动力增大15. 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 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 增大动力臂,省力D. 减小阻力臂,省力16. 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根木棒,某人用力将木棒的一端匀速抬起,在抬起木棒的过程中,若所用力的方向始终与木棒垂直,则所用力的大小()A.始终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17.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升重物P,用一个跟杠杆保持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18.如果有架托盘天平是不等臂的,天平的左臂比右臂稍长,则用这架天平来称量物体的质量,称出物体的质量数值比实际物体的质量()A.大些B.小些C. 一样大D.可能大些,也可能小些19.如图所示,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工人师傅常在扳手柄上再加一节管子,这是为了增大______,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拧动螺母.20.在图中,OA是轻质杠杆,已知QB=2AB,B点所挂重物的重力为6牛,A端竖直向上拉着,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则力F的大小为______牛.这时的杠杆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保持作用点不变,当力F向左倾斜时,为使杠杆仍然保持静止,则力的大小需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1.用撬棒撬起一块重800牛的石块,已知动力臂是1. 6米,阻力臂是20厘米,撬起这块石头至少要用______牛.若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变,而人最多只能用80牛的力,则动力臂应比原来长______厘米.22.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直杆0A能绕0转动.B处挂重力为12牛的重物,A处用竖直方向的弹簧测力计拉住,OA处于水平位置. 若OB=20厘米,BA=40厘米.那么弹簧测力计示数是______牛.如果弹簧秤倾斜到如图所示位置,OA仍保持水平,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3.如图所示,为一直角弯曲杠杆,O为转轴,AO=BC=4厘米,OC=3厘米,A处挂一个重力为30牛的物体,若在B端加一个最小的力F1使杠杆平衡,则该力的方向______,该力的大小是______牛.并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大小和方向.2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牛,现把一只重为1牛的钩码挂上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钩码在图中的适当位置.25.如图所示,O为杠杆AC的支点,在B处挂一小球,AO=OB=BC.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1的力臂l1,并标出F1的方向.26.在图(a)中标出,当动力F1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01;在图(b)中标出,当动力F2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02,并在(a)图和(b)图中分别画出最小的动力F1和F2.27.在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点最小的力和这个力的力臂(图中0为支点)28.如图所示的杆秤质量不计,OA为5厘米,OB为25厘米,秤砣重19. 6牛,挂在B处.当杆秤水平平衡时,求:(1)物体重力;(2)物体质量.29.我们知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得超过其量程.但小明和小英想利用一个粗细均匀的直棒作为杠杆(直棒总长1m,均匀分成10份),并利用直棒和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超过它量程的物重.小明和小英设计的方案均是将直棒在O点悬吊起来(O点固定不变),用一绳套吊着重物(重物位置可移),并从B端挂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1)请你分析说明,上述设计方案中谁的更科学?(2)若采用小英的方案,可以测量出的最大物重是多少?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30.一条扁担长1.2米,左端担100牛的重物,右端担50牛的重物,那么肩头应担在距离左端多少米处才能使它平衡.31.如图(a)所示,一根长80厘米的轻质杠杆,它的一端可以绕固定点O转动,另一端A用线竖直向上拉着.在离O点60 厘米的B点挂一个重力为120牛的重物.(1)当杠杆水平平衡时,线的拉力为多大?(2)如果重物的悬挂点位置不变,将线的作用点移到OB的中点C,如图(b)所示,当杠杆水平平衡时,线的拉力又为多大?32.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尺AB长1米,重20牛.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如图所示,在B端悬挂一重为30牛的物体.问:当直尺的B端最多能伸出桌面多长时,直尺恰好不翻落下来.33.如图所示,一把杆秤自重不计,已处于平衡状态,巳知CO=4厘米,OD=36厘米,秤砣的质量为0.4千克,求:(1)被称物体的质量;(2)若CB的长度为60厘米,求这把秤的最大称量.3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BCD支点为O点,在A端悬挂G为100牛的物体.已知AO=OB=CD=20,并求出此厘米,BC=30厘米,要求画出作用在D点使轻质杠杆达到平衡的最小的力F1的大小最小的力F课后作业1.两个力作用在杠杆的两端,使杠杆达到平衡,那么()A.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B.这两个力的力臂一定相等C. 力臂较长的那个力较大D.力和力臂的乘积一定相等2.如图所示的等刻度轻质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若物体A重为3牛,则竖直向上拉着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 0.5 牛B. 1 牛C. 2牛D. 3牛3.如图所示,一根均匀木条,支点在中点时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将左端锯下全长的1/4,并叠放在左端剩余部分的上面,则此时木条的平衡情况是()A.仍保持平衡B.右端下沉C.左端下沉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MO = NO,M点处挂一重200牛的物体G,在N点施加一个F=200牛的竖直向下的力,则曲杆()A 逆时针旋转B.顺时针旋转C 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是用长棒撬石块的示意图,当在A点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长棒时,石块未撬1动.采取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把石块撬动的是()方向A.把垫着的小石块移得离大石块近一点,且用力方向改为F2方向B.把垫着的小石块移得离大石块近一点,而且力方向仍为F1C.把垫着的小石块移得离大石块远一点,且用力方向改为F方向2方向D.把垫着的小石块移得离大石块远一点,而且力方向仍为F16.如图所示为等刻度的轻质杠杆,A处挂一个重为2牛的物体,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B处施加的力()A.可能是0.5牛B.—定是1牛C.可能是2牛D.—定是2牛7.用水平杠杆吊起重物,若杠杆长为1.5米,阻力臂为0.3米,则用150牛的动力,最多能吊起重物的重力为()A. 50 牛B. 600 牛C. 750 牛D. 900 牛8.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一小格的长度都相等,两边挂上钩码后杠杆平衡,如果把两边的钩码都同时向里移动一个格,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A端上升C.不能平衡,B端上升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等刻度杠杆两边各挂4只和2只相同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按下列方式增减或移动钩码,仍会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的是()A.两边钩码下面各加1个钩码B.两边各减一个钩码^C.两边钩码下都增加各自1倍的钩码.D.两边钩码都移动1格10.如图所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中能使弹H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的是()A. 减少钩码的个数B. 将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向右移C. 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弹簧测力计向右移D. 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的位置不变,使其向右倾斜11. 一根粗细均匀的杠杆AB ,在两端A 、B 处分别作用竖直向下的力F 1、F 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若使力F 1、F 2同时各减少2牛,则杠杆失去平衡,且A 端上升,B 端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杠杆AB 的支点位置 ( ) A.在杠杆的中点B.不在杠杆的中点,而靠近A 端C.不在杠杆的中点,而靠近B 端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 如图所示,用轻质杠杆提升重物G ,重物固定挂在中央,当杠杆分别 在A 、B 、C 所示位置静止时,拉力分别为F A 、F B 和F C ,方向均竖直 向上,则F A 、F B 和F C 的大小关系是 ( ) A. F A > F B > F C B. BF A = F B = F C C. F A < F B < F C D. F B < F A < F C13. 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14. 如图所示,杠杆OA 的B 点挂上重物G ,A 端用细绳吊在圆环M 下,此时OA 恰好水平,且A 点与圆弧架EF 的圆心重合,在圆环上,绳子从E 点逐渐滑至F 点的过程中,绳对A 端拉力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 A 保持不变 B. 先减小,后增大 C 一直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15.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 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在这个过程中,力F 作用在A 端且始终与铁棒垂直,则用力F 将 ( ) A. 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 D.先变小后变大16.如图所示,在轻质杆中点挂一个8牛砝码.在H点用一个始终与杆垂直的力使杆绕O均匀转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F大小()A.始终大于4牛B.始终为4牛C.大于2牛,小于4牛D.不大于4牛1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B端挂一重物G,在杠杆OB中点A处作用一个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A匀速转至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若力F始终都与杠杆OB垂直,则力F的大小()A.一直在增大B.保持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18.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A.动力臂逐渐变大B.阻力臂逐渐变小C.动力F逐渐变大D.动力F逐渐减小19.一杆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其秤砣上粘上一块重物,那么用它称东西时,其读数()A.将比实际质量大B.与实际质量相同C.将比实际质量小D.大小难以确定20.______或者____________的杠杆都叫做杠杆平衡.21.如图所示是火车上出售食品的手推车.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C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作______,支点是______点;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______点,此时比前轮遇障碍物时较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22.用棒挑着同一重物像图中甲、乙那样扛在肩上行走,手握棒的位置离肩距离相同.比较两种方法,甲和乙的______相同.乙比甲的______大, 所以乙比甲的______ 大(选填“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徐汇最佳补习班恒高——实用教案

徐汇最佳补习班恒高——实用教案

考题强化训练(二)——质量、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I.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符号:m.2.特点: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国际单位:千克(Kg)。

其它:吨(t)、克(g)、毫克 (mg) 等4.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5.常见物体的质量:II.托盘天平的使用1.托盘天平的构造2.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3)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指针相对于中央摆幅相同),使天平平衡;4)将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5)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6)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3.两点补充:1)平衡螺母向横梁翘起的那端调节,即横梁右端翘起,平衡螺母向右移动,横梁左端翘起,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2)在右盘中由大到小增减砝码,直到用最小的砝码仍不能使天平平衡,则需要调节游码。

4.注意事项:1)每一架天平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2)不能将潮湿的、腐蚀性的物体直接放在托盘中。

3)砝码要用镊子夹取,用毕及时放回砝码盒中。

4)称量过程中,要使天平平衡,不可以调节平衡螺母,只能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砝码个数、标尺的最小分度值、所用单位要看清。

5.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1)如果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物体的质量 = 左盘中的砝码总质量一游码对应的示数。

2)如果砝码破损了,测量值将偏大; 如果砝码生锈了或粘了杂物,测量值偏小。

3)如果调平时,游码忘记归零,则测量值偏大。

III.时间1.国际单位:秒(s)。

其它:小时(h),分钟(min)等。

2.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常用)、打点计时器、原子钟等(古人用计时工具:铜壶滴漏、沙漏、日晷)3.打点计时器:通电时,振针每秒上下振动50次,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

徐汇恒高补习班 精品教案

徐汇恒高补习班 精品教案

高考数学 数列的递推与n a 的求法※必杀技巧与要点※必杀: n a 的求法1.待定法:用于B Aa a n n +=-1⎩⎨⎧-=-+=⇔-)(1x a A x a BAx x n n例:14,311+==-n n a a a ,求n a2.双待定法:用于C Bn Aa a n n ++=-1,[]⎩⎨⎧-+--=-+=⇔-AxC n x a A xn a BAx x n n )1(1例:143,111-+==-n a a a n n ,求n a3.除比法:用于nn n q B Aa a ⋅+=-1。

).()(1111注意:下标和指数对齐优先使用B qa q A q a Aq B A a A a n n n n nn n n n +⋅=⋅+=----例:nnn n a a a 423,211-+==-,求n a4.通式法:n n n q B Aa a ⋅+=-1,1211--+=⇒n n n q A a λλ C Bn Aa a n n ++=-1,321λλλ++=⇒n A a n n B Aa a n n +=-1,21λλ+=⇒n n A an n n n r C q B Aa a ∙+⋅+=-1,131211---++=⇒n n n n r q A a λλλ例:n n n n a a a 423,211-+==-,求n a5.阶差法:定义:{}n a 的一阶差n n n a a a -=∆+1;{}n a 的二阶差n n n a a a ∆-∆=∆+12;···;{}n a 的k 阶差n k n k n k a a a 111-+-∆-∆=∆;定理:{}n a 的k 阶差)0(≠=∆c c a n k ,则n a 是k 次多项式,n S 是1+k 次多项式。

例:把n a n =排列如图,求2017所在位置 12 3 4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6.取倒法:用于DCa Aa a n n n +=--11或011=++--n n n n Ba Aa A a已知函数f (x)=x xarctan 2+,⎪⎭⎫ ⎝⎛-∈2,2ππx ,数列{}n a 满足,()()*+∈⎪⎪⎭⎫ ⎝⎛-==N n a a f a f a n n n ,21,4029111()2015a f = .7.不动点法:用于分式递推:D Ca B Aa a n n n ++=--11,⎪⎪⎪⎪⎩⎪⎪⎪⎪⎨⎧=<∆⎭⎬⎫⎩⎨⎧-=∆⎭⎬⎫⎩⎨⎧-->∆++=⇔+Tn n n n n aa AP x a GP x a x a D Cx B Ax x 枚举转证:转证:,01,0,012例:14,61111++==--n n n a a a a ,求n a8.特证方程法:用于21--+=n n n Ba Aa a ,⎪⎪⎩⎪⎪⎨⎧<∆⋅+==∆+=>∆+=⇔---枚举设设,0)(,0,01211221112n n n n n x n a x x a B Ax x λλλλ。

徐汇最佳补习班恒高——实用教案

徐汇最佳补习班恒高——实用教案
批注 [020]: B, 竖切变横切; 或逆向 推理
21. (2014 虹口一模)如图(a)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 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 . 若此时甲′、 乙′对地面的压力、 压强分别为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则 A. B. C. D. F 甲′>F 乙′,p 甲′>p 乙′ F 甲′<F 乙′,p 甲′>p 乙′ F 甲′=F 乙′,p 甲′=p 乙′ F 甲′=F 乙′,p 甲′>p 乙′




批注 [021]: D, 高度变化量比例法
h h F F V V p p m m

22. (2012 浦东二模)图示的圆柱体甲和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 m 甲= m 乙, ρ 甲> ρ 乙. 现准备分别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部分物体后,再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 .以 下截法中,有可能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 B. C. D. 水平截去相同的高度 水平截去相同的体积 水平截去相同的质量 按原来高度的比例,水平截去相等比例的部分高度 ( )
批注 [05]: A,一般方法
6.
(2012 杨浦一模)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相等,已知ρ 甲>ρ 乙>ρ 丙.若在甲、乙、丙三个正方体的中央分别施加一个沿竖 直方向的同方向的力(所施加力的大小小于正方体的重力) ,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仍大小相等,则所施加的力的大小 A. 一定是 F 甲<F 乙<F 丙 C. 可能是 F 甲>F 乙>F 丙 ( )
1 / 11
编写人:郭老师
4.
(2011 奉贤二模)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 系是 P 甲﹥P 乙﹥P

徐汇最好的恒高初中补习班 实用教案

徐汇最好的恒高初中补习班 实用教案

作文范文心中的花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能让自己在失落、沮丧、悲伤等负面情绪充斥的时候进入其中修复受伤的心。

我心中的花园中种满了玫瑰,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喷水池,要想进入其中,必须首先闭上眼睛,将脑袋放空一会儿再想想心中的花园,一条乡间田园风格的石子路就会在一片黑暗中悄然出现,沿着它向前走,突然有了光亮,再加紧几个跨步,花园就出现了。

石子路的尽头是花坛喷泉,总有一个人在坛边上坐着,晃荡着双脚。

谁最了解我?当然是我自己,常驻于心中。

花园的人当然是另一个我。

他会在我志得意满时细数我的不足,他会在我落寞失意时给我一个拥抱,一句鼓励;他会和谈论我讨厌的事,我喜欢的事…‥心中的花园也不是什么时候都一样的。

当我对人情世故感到难以接受时,他便会穿上黄色的卫衣,让心一看到就觉得温暖的衣服加上幻想场景固有的梦幻背景,闪闪发亮的一切首先打破了我的心防。

当我们背靠背坐在地上,我表达对人情世故的不解,他总能找出例子来说服,明明是我也听过的事,他说起来总是更能让人信服。

当我对世界上频发的灾难感到悲伤与不解的时候,他总穿白底红字的文化衫出现,有时是“众志成城”有时是“加油,中国”……他总劝我看开一些,再担忧日子还是一样过,与其担惊受怕度日如年,不如放下一切,轻松自在地生活。

有时我也疑惑,他明明是另一个我,为什么总能说服我,感觉永远比我成熟呢?难道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总是比自己认为的更成熟吗?那么是不是可以得出,其实我们都拥有比自己认为的更深邃的思想,更成熟的能力,更值得人们深入挖掘的潜能。

心中的花园能指点我们迷茫的内心,治愈我们的感伤,树立目标。

住在心中的花园里的人是我们内心定义的完美,也是我们可能达到的完美。

为什么不去心中的花园看看,必定会有许多收获。

心中的花园你知道吗,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这么一座花园,一座深藏心中的不被尘世沾染的美丽而纯净的花园。

那你,又是否常去那花园逛逛呢?读过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后,我拿到了属于我那座花园的钥匙。

徐汇恒高补习班 精品教案

徐汇恒高补习班  精品教案

6.25讲座备课讲义(无例题版本)杨HN老师一、关于2017年高一合格考1)考试日期:6.292)答卷时间:1小时(满分100分,选择题40题共80分,综合填空题20分)3)内容占比(统计新高考后2015与2016近两年数据)选择题(80分):上册约占60%(1-24题),下册约40(25-40题)综合体(20分):第一题为上册内容占10分,第二题为下册内容占10分。

——2-4分钟近两年选择题具体分析:上册:1-6题主考上册第一篇宇宙内容(共12分,占12%)涉及知识点有(加粗为两年皆考到):天体性质、太阳系八大行星、月相、区时、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包含周期、二分二至图反映的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以及昼夜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其规律。

)7-13题主考上册第二篇岩石与地貌内容(2015年为9-13题,2016年为7-12题,约10分,占10%)涉及知识点有(加粗为两年皆考到):等高线地形部位、板块交界处、岩石特征、地貌类型特征14-24题主考上册第三篇大气与第四篇水圈内容(2015年与2016年出题顺序不同,两篇各占10分或12分,占总分22%)第三篇涉及知识点有(加粗为两年皆考到):大气保温作用、气候特征(热稀)、行星风系、大气垂直分层、天气系统第四篇涉及知识点有(加粗为两年皆考到):河流补给形式、海洋权益、洋流分布性质、淡水资源、渔场、水循环过程下册:25-28题主考下册第五篇人口内容(约占8%)第五篇涉及知识点有(加粗为两年皆考到):人口金字塔、人口稠密区、人口素质构成、人口性别比、人口容量29-30题主考下册第六篇城市内容(约占4%)第六篇涉及知识点有(加粗为两年皆考到):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城市群31-37题主考下册第七篇产业内容(约占14%)第七篇涉及知识点有(加粗为两年皆考到):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工业区、运输方式、城郊农业。

商业区位38-40题主考下册第八篇地域文化内容(约占4-6%)第七篇涉及知识点有(加粗为两年皆考到):中国地域文化、世界文化圈、文化整合*下册第九篇3S技术内容在2015年选择题7-8题,2016年选择题第40题,约占2-4%考点仅区分RS、GPS、GIS及分析其应用场景。

徐汇恒高补习班 优秀教案

徐汇恒高补习班 优秀教案

1高考阅卷组长教你写作文(一)真实有品位,高考作文不吝高分高考阅卷组长教你写作文(一) 真实有品位,高考作文不吝高分一方面,教师在辛辛苦苦地教“应试作文”;另一方面,高考作文已经确立了“开放、灵活、包容、多元”的评价原则,在把“思想、真实、创新、规范”作为高考优秀作文标准的今天,靠应试已经不可能赢得考场作文的高分。

要走出这一怪圈,教师首先必须改变理念,这比起教给学生“高分技巧”、“制胜秘诀”的纯技术操作,重要且有用得多。

本刊今天起推出“高考阅卷组长教你写作文”专栏,长期担任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为本报独家撰文,厘清对高考阅卷标准的误区,教你如何真正写出一篇好作文。

周宏对一篇毫无依据的空洞作文,因为他的立意就判为高分,这就不是引导学生向善,而是引诱学生趋恶。

对高考作文中故意拔高的伪崇高,如果不制止,伤害的不仅是学生的作文能力,更是影响学生一生的人品。

为求高分而不惜造假的行为,在中小学生作文中至今还有一定市场。

为了深刻、升华,可以在毫无铺垫、论据单薄甚至似是而非的情况下,突然在作文结尾拔高;为了表现自己的坚强,可以在高考作文中把自己伪造成双目失明,双腿残疾,父母双亡……怎么可怜怎么写,为的是能够得个高分。

而根据调查结果,写这些题材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四肢健全、明眸善睐、父母双全。

有学生写《我的偶像》,说“我的偶像是环卫工人,因为他们每天早起晚归弄脏了自己干净了城市。

”“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

”接下来便是一段一段的抒情议论,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叙述描写。

我曾经多次问不同学校的高三学生:“把环卫工人当成偶像的请举手”,数百位听讲同学每次都无一人举手。

而恰恰是和他们同龄的一些人,为了体现“感情健康、积极向上”,在作文中“表露”虚情假意。

其实,把环卫工人当偶像未必虚假,未必写不出好作文。

有一位学生写的偶像就是环卫工人,这位环卫工人是他的父亲,所以他的作文写得情节具体生动,感情真挚含蓄,没有多少抒情议论,却用丰富的事实和细致的描写打动了读者,得分当然是很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一模强化训练(七)——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1. (2015浦东一模)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

若在两容器中再分别加入部分原液体(液体不溢出),小明认为:若加入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等于乙;小红认为:若加入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大于乙.你认为 ( )A. 两人的观点均正确B. 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C. 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D. 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2. (2012宝山一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液体内M 、N 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设M 、N 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M和p N,则这两处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 ( )A. p M小于p NB. p M等于p NC. p M大于p ND. 无法判断3. (2015松江一模)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若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m 甲′、m 乙′,则 ( )A. m 甲′<m 乙′B. m 甲′>m 乙′C. m 甲′=m 乙′D. 无法比较4. (2013上海中考)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V V 甲乙、,则( )A. 甲V 可能等于乙VB.甲V 一定大于乙VC. 甲V 可能小于乙VD. 甲V 一定小于乙V5. (2015奉贤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B ,S A >S B (容器足够高),放在两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 )A. 倒入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等于V 乙B. 倒入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大于h 乙C. 抽出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小于V 乙D. 抽出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大于h 乙6. (2014嘉定一模)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和乙的质量相等.现从容器中抽取部分液体甲,并沿竖直方向切去部分乙后,甲对容器底的压强P 甲′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P 乙′,则原先甲对容器底的压强P 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P 乙的关系是 ( )A. P 甲可能大于P 乙B. P 甲一定大于P 乙C. P 甲可能小于P 乙D. P 甲一定等于 P 乙7. (2014松江一模)在图中,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S 甲>S 乙)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两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从甲、乙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力F 甲、F 乙与压强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为 ( )A. F 甲<F 乙,p 甲>p 乙B. F 甲<F 乙,p 甲=p 乙C. F 甲>F 乙,p 甲>p 乙D. F 甲>F 乙,p 甲<p 乙8. (2012杨浦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方法是 (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9.(2012金山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A.p A<p B,F A=F BB.p A<p B,F A>F BC.p A>p B,F A=F BD.p A>p B,F A>F B10.(2012松江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液面相平.已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后,且无液体溢出,则()A.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B.甲对容器底部压力可能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C.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D.甲对容器底部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11.(2011金山一模)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A、B中,盛液体的柱形容器相同,将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剩余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如图所示.可以确定小球取出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A、F B和压强p A、p B的关系是()=F B,p A>p BA.FB.F A<F B,p A<p BC.F A<F B,p A=p BD.F A>F B,p A>p B12.(2015杨浦一模)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现在两液体中分别浸没一个体积相同的金属球(液体不溢出),甲、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分别为△F甲和△F乙、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分别为△p甲和△p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13.(2010上海中考)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S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14.(2014静安二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抽出液体的质量∆m甲、∆m乙的关系是()A.∆m甲一定小于∆m乙B.∆m甲可能等于∆m乙C.∆m甲一定大于∆m乙D.∆m甲可能大于∆m乙15.(2012闵行二模)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里面放入相同的金属球,如图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将两金属球从液体中小心取出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B.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能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定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16.(2015普陀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B,已知A液体的质量小于B液体的质量,则两种液体的密度ρA____ ρB;将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A、B液体中,此时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 A___F B.(均选填“>”、“=”或“<”)1.(2014浦东一模)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如图所示。

现有铁、铝两个金属实心小球(m铁>m铝、V铁<V铝),从中选一个浸没在某容器的水中(水不溢出),能使容器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方法是()A.将铁球放入甲中B.将铁球放入乙中C.将铝球放入甲中D.将铝球放入乙中2.(2013徐汇一模)如图所示,左右两柱形玻璃管形状、大小均相同,分别注入水和煤油,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和煤油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相等.两管距离底部相同高度的地方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位于水平管中央,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液面水平.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A.向左流动B.向右流动C.不动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3.(2014金山一模)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质量忽略不计,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从容器中抽取部分液体、将圆柱体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则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V甲、V乙,则()A.V甲一定大于V乙B.V甲可能等于V乙C.V甲一定小于V乙D.V甲可能小于V乙4.(2014杨浦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D.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5.(2012黄浦二模)水平放置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甲和S乙,分别装有水、酒精(ρ水>ρ酒精)及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铝块,液面的高度为h水和h酒精.若将铝球和铝块取出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p酒精,则取出前两容器内液体的情况可能是图中的()6.(2013长宁一模)水平放置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的高度分别为h水和h酒精.当在两容器中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倒入液体前的情况可能是图中的()7.(2014崇明一模)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p B>p CA.pB.p A=p B=p CC.p A<p B<p CD.p A=p C>p B8.(2013松江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无液体溢出)()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B.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C.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D.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9.(2012普陀二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经下列变化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A和p B,其中可能使p A=p B的是()①甲、乙各自抽取相同体积的原有液体②甲、乙各自抽取相同质量的原有液体③甲、乙各自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④甲、乙各自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A.①B.①与②与③C.①与③D.①与③与④10.(2012奉贤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已知A液体的质量小于B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容器中有液体,也无液体溢出)(ρ铁>ρ铝)()A.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B.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C.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质量的实心铁球和铝球D.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体积的实心铁球和铝球11.(2013静安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液面仍保持相平,若甲对A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大于乙对B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A.p A<p B,F A=F BB.p A<p B,F A>F BC.p A>p B,F A=F BD.p A>p B,F A>F B12.(2011普陀二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现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铝球(ρ铜>ρ铝)分别浸没在甲、乙两个容器中,且均无水溢出,这时两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13.(2013嘉定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煤油和水(ρ煤油<ρ水) ,现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铝球(ρ铝<ρ铜),并且都浸没在液体中,液体没有溢出,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是()A.甲一定大于乙B.甲可能大于乙C.甲一定小于乙D.甲可能小于乙.14.(2012奉贤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均为h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则一定成立的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C.甲球的浮力小于乙球的浮力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15.(2011宝山二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已知水的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在下列措施中(保证容器中有液体,且无液体溢出),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将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实心铝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D.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空心铜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16.(2012静安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若在容器A中浸没金属球甲,在容器B中浸没金属球乙后,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乙两金属球相比,不可能存在的是()A.甲的质量大B.甲的密度大C.乙的体积小D.乙的密度小17.(2011长宁二模)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将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三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p CB.p A=p B=p CC.p A<p B<p CD.p A=p C>p B18.(2011闵行二模)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液体,已知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下列做法有可能使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与P乙大小关系不变的是(无液体溢出,ρ铜>ρ铁)()A.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B.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C.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D.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19.(2012闸北一模)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S B),有一个小球甲浸没在容器A的液体中,另一个小球乙浸没在容器B的液体中,两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等,这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若将两个小球分别从液体中取出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下列选项中一定正确的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20.(2011徐汇一模)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分别盛有某种液体,液体中分别浸没一个金属球,容器内的液体对各自底部的压力相等.将A容器中的甲球及B容器中的乙球取出后,两容器中剩余液体液面等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一定有()A.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21.(2012黄浦一模)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S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B.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C.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D.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22.(2013黄浦二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抽出液体的质量△m甲、△m乙的关系是()A.Δm甲一定小于△m乙B.△m甲可能小于△m乙C.△m甲一定大于△m乙D.△m甲可能大于△m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