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模型在地理深度学习中的应用——以“热力环流”模型为例

合集下载

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探究——以“热力环流”一课为例

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探究——以“热力环流”一课为例
课堂教学过程演示表 通过这节课的标题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 问询学生为什么地球表面会冷热不均? 大 气 运 动 是 导入新课 结果, 那么是什么导致的大气运动呢? 从而导入新课 内容. 活动一 让学生自主 阅 读 热 力 环 流 示 意 图 , 并以小组讨论的形 式, 对大气运动的形成和实质进行自主分析与探讨 . 活动二 讲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与根本原因 , 同时 转 接 热 力 环 流知识 , 复习气压有 关 知 识 , 讲解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 原因 . 通过学生学习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 列举现 实 生 活 中 由 冷热不均产生的热力环流而引发的典型案 例 , 从而转入 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分析 , 运用热力环 流 原 理 分 析 绘制海陆风 ㊁ 城市风的形成 .
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
三 ㊁培养学生的 自 主 学 习 能 力 应 渗 透 于 课 堂 教 学 的 各 个 步 骤中 ( 一 )设立场景 , 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 进 行 自 主 学 习 的 前 提 条 件 , 例如在« 冷 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 一课中 , 新课 导 入 时 , 可以以日常生 活中的实例 , 例如 : 我们通常把制冷机 安 装 在 墙 顶 , 而把取暖 机安装在墙底 , 原 因 是 什 么 呢? 以 此 激 发 学 生 的 求 知 欲, 从 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 带动对所学知识的热情 . ( 二 )小组讨论 , 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 小组讨论合作 是 课 堂 教 学 中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 教师为主 导, 让学生自己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 十 分 重 要 的 教 学 方 式 . 运用小组讨论的方 式 , 可 以 在 最 短 的 时 间 内, 获得较为高效 的学习成果 , 从而达到学生之间学习资源与学习成果的互 享, 培养学生的团 队 协 作 意 识 , 增 强 学 生 的 沟 通 能 力.例 如 在«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 的课堂 上 , 组织小组讨论大气 运动的形成和实质进行自主分析与探讨 . ( 三 )重视读图 , 注重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 图形在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 例如在«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 的课堂中 , 要引导学生熟读 热力环流示意图 , 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过 程 ; 熟读海陆风示意 图, 了解海陆间早晚风向的变化 ; 熟读城市风示意图 , 了解城市 的 热岛效应 的风向转换 . 通过对图形能力的学习 , 能很好地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四 ㊁结束语 本文以 « 冷热不均引起 的 大 气 运 动 » 一 课 为 例, 通过设立 相应的学习场景 , 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 ; 鼓励学 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 ; 运用地理图形 , 引导学生自主搜集 课 程 材 料 , 并用所学知识尝试解释现实生 活中的地理现象 , 探究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自主学习的能 力 . 但我们也应该 清 楚 地 认 识 到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是短期就能 实 现 的 目 标 , 千 里 之 行 , 始于足下 , 教师必须 时刻本着 以学生 为 本 的 理 念 , 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够 培养起自主学习的 好 习 惯 ,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 要性 ,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从而实现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 参考文献 : [ ] 金延风 . 自主与引导 : 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 1 策略研究 [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M] . 2 0 0 4, 5. 作者简介 : 王小菲 , 山东省滨州市 , 山东滨州博兴县博兴三中 .

3.3大气热力环流STEAM案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3.3大气热力环流STEAM案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3.3大气热力环流STEAM案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中的“3.3大气热力环流STEAM案例”为主,旨在通过实际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气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
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气的基本性质和气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然而,对于大气热力环流这一复杂的现象,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通过本案例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反思与评价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进步情况,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方向。同时,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参与度等方面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继续探索和运用更多的教学资源和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真实自然灾害事件为例,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对大气热力环流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展示事件中的气候、地形等因素,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理解大气热力环流与灾害之间的关联。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形象地展示大气热力环流的现象和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供问题和线索,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通过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通过问题导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以“热力环流”为例谈地理课堂转型

以“热力环流”为例谈地理课堂转型

以“热力环流”为例谈地理课堂转型作者:殷爱新来源:《新课程·教师》2016年第02期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课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应用新的教学手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以“热力环流”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对高中地理课堂转型进行了论述,展现了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热力环流;地理;课堂转型“热力环流”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知识点,也是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由于大气运动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对于“热力环流”这一知识点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难度较大。

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需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一、课改前地理课堂“热力环流”的课堂设计在课改之前,地理课堂是以知识为主的课堂,对于“热力环流”这一地理课堂中的重要知识点,由于涉及“气压”“密度”等物理知识,并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应以讲清每个概念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形式,主要是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对于“热力环流”的课堂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首先,向学生交代“气压”的概念,也就是让学生了解“单位面积空气柱的重量”,这是进行“热力环流”学习和理解的基础;其次,教师对“热力环流”的过程进行剖析,并以让学生掌握每个步骤的形成原因为教学目标;最后,将“热力环流”的过程总结归纳为三句话,即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导致大气的水平运动这三句,主要目的是方便学生背诵。

在教学过程中,以讲解为主,以反馈练习为辅,这样的课堂设计对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要求较高。

在地理课堂转型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辅助教学的工具还未得到普及运用,因此,在“热力环流”的课堂设计中,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功底。

【地理教学论文】以《热力环流》为例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

【地理教学论文】以《热力环流》为例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

【地理教学论文】以《热力环流》为例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地理教学论文】以《热力环流》为例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一、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对象、环境分析)(一)教学内容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使自然界水热得以循环,而且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可以说没有大气就没有生物界,因此本单元在自然地理学中地位极其重要,大气环境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大气的运动。

而本节所讲的热力环流是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学习三圈环流和气候的基础,所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从动态角度来研究大气环境,而大气运动又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呈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1.情感认知特点学生已具备热胀冷缩和力学等相关物理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与热力环流和风有关,虽然很少有学生意识到这是大气运动的结果,但这种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2.困难点这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时期,空间概念较差,对于本课这种属于地理运动规律的学习,对高一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环境单纯靠老师的讲述,学生很难理解,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室环境让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探究地理过程,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媒体教室环境来实现教学目的,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等。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目标科学、准确、全面、具体、要有层次性,符合各类学生实际情况,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以《热力环流》教学设计为例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以《热力环流》教学设计为例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以《热力环流》教学设计为例摘要:本文以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热力环流》内容为例进行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中,以2017年版的新课标为依据,对课程标准、学生学情、教材等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和说明,并且还进行了具体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试图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在丰富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高中生地理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热力环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当中,在高中地理课堂中也并不例外。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在学习一些难以理解而又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及过程时,比如说热力环流,这部分内容如果单靠老师的讲解,不配合一些视频或动画的演示,那学生是较难理解的,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使得地理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变得更加的丰富,还能够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给予学生刺激,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1]。

比如说在学习热力环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特效音乐,或者是在PPT中多运用一些动画特效,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完善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多媒体技术是向学生传递地理知识的重要媒介,无论是在课前导入,还是在授课中,还是在新课小结环节,多媒体技术都能够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来完善这些环节[1]。

比如说,在上热力环流一节内容时,可以在PPT中插入一些标志符号,并设置好超链接,在上课过程中只要点击超链接就可以跳跃到相关内容。

3.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之前传统教学的封闭模式,在提升教学的质量、效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2]。

有研究表明,人们获取的绝大部分信息是来源于视觉,其次是听觉,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实时向学生呈现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热力环流》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热力环流》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真实的案例分析:本节课以我国实际的气候变化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候变化,探究其背后的热力环流原理。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通过分析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热力环流的成因、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地图、数据等资料,自主探究热力环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其地理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情感,提高其地理素养和人文关怀。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和实践,自主探究热力环流的原理和特点,提高其地理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其地理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成因、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候变化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气候差异,激发学习兴趣。
2.以我国实际气候变化为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背后的热力环流原理。
3.设计生活实例,让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热力环流的影响,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如:“为什么冬季北方寒冷,南方温暖?”“夏季为什么北方炎热,南方潮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热力环流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热力环流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候变化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如寒潮、暴雨等。
2. 提出问题:“这些地理现象背后有什么规律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简要介绍热力环流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热力环流与这些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二)讲授新知
1. 详细讲解热力环流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地理意义。
2. 教师给予每个小组指导和建议,帮助其深入理解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其地理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热力环流的定义、形成原因、地理意义等。
2. 强调热力环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地理意义。
2. 使学生了解热力环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候形成、天气变化等。
3. 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地理思维能力。
4.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学生了解热力环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其地理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动画和图片形式展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一概念。同时,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其地理思维能力。
此外,我还结合课堂讨论和课后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如城市热岛效应、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其地理实践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如城市热岛效应、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其地理实践能力。

2.1.1热力环流优秀教学案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1.1热力环流优秀教学案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观察、分析和模拟热力环流现象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案例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热力环流的成因和特点。
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如地图、遥感图像等,观察和模拟热力环流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促进互动: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共同完成小组报告。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教学评价全面客观: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检测学生对热力环流的掌握程度,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然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分享学习经验和改进建议。最后,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设置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检测学生对热力环流的掌握程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通过对热力环流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热力环流的成因、特点和作用。例如:“什么是热力环流?它是如何形成的?”、“热力环流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等问题。通过问题导向,使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热力环流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环流模式图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环流模式图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环流模式图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王曦(古城高级中学北京 100043)摘要:地理环流模式图是针对自然地理教学内容所创造的一种“纲要信号”式的教学方法。

本文从实际的自然地理教学内容出发,以案例的形式研究了地理环流模式图在大气的运动、水的运动、地壳的运动的实际教学操作环节中所呈现的突出特点,并探讨了利用地理环流模式图的优势和局限性。

关键词:地理环流模式图;自然地理教学;纲要信号法1 引言在对地理必修一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各组成要素以及(各自然综合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这种内部的联系是物质运动的必然结果①。

平时在上大气的运动、水的运动、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这部分自然地理教学内容时,发现这些要素内部和要素与要素之间均存在着复杂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关系,要想将其一一解释透彻,就需要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解决,而其中之一的重要方法就是地理环流模式图。

2 地理环流模式图在实际的地理教学的过程中,灵活优选和组合地理教学方法是上好一节地理课的前提,而“纲要信号法”就是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教师所讲内容的图表,它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文字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大段大段需要记忆的内容概括成简单的“纲要信号”。

这些信号形象、直观、充分地利用了形象思维、事象联系以及视觉记忆等人类思维和记忆所具有的特点,因此教学效果明显②。

在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中,构建合理的模式图,是探究自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和规律,学习自然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③。

因此,它是“纲要信号”教学方法的最典型体现,地理环流模式图最大的特点,是在处理教材大段大段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上有独到之处,它充分利用了因果、联想和记忆等几种方法,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教学生学会分析、概括和表达地理原理、方法的能力,长此以往能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3 地理环流模式图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一般来说,地理环流模式图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自然地理的要素或事物,在这里的要素或事物可以指多种,随环流模式图表达的自然地理现象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用大写字母指代;②自然地理要素或事物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运动”和“交换”在自然世界中是比较复杂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可以①刘南威等.综合自然地理学[J].科学出版社,1993(9):53.②陈澄主编.新编地理教学论[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2-83.用动态的符号简要地表示,一般来说用箭头来表示“运动”和“交换”,一般情况下用单向箭头,但若自然地理要素或事物间有多重的“运动”和“交换”,也可以用双箭头来表示此过程,如图1所示。

基于案例的地理教学——以热力环流原理为例

基于案例的地理教学——以热力环流原理为例

问题提 出 1 . 学 习 动 机 不 强

是 实话 ; B在 口供 里 也 说 自 己心 情 烦 闷 , 跑到海边 散步 , , 对知识 的迁移应用能力不 马懿见此情形感叹“ 天不亡我” , 诸 葛亮也感叹道 “ 谋事在人 , 成事 强, 将原理和现实 问题割裂开来 , 单纯从试题 的角度 分析知识点 , 在天 ” 。你如何 看待这场火烧葫芦谷的战役?
理, 之后 , 习题 训 练 。
三、 反 思
1 . 设 计思路 为分析 案例在地理教学 中的意义 , 在 A班采用传 统教学法 ,
通过测评 , A、 B班 听课效果差距显著 , 表现为 :
通过 “ 雾霾天 ” 这 一案例 , 成功地吸 引了学生 的注意力 , 之 后 又以“ 抓小偷 ” 的案例缓解了听课过程 中的倦怠情绪 , 调 动了学习
可以说 , 就内容而言 , 是一般原理 到具 体问题的拓展 ; 就思维 而言 , 是 由简 到难 , 由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 的能力提升 。 所提 出的
所有案例 , 源于生活 而又 高于生活 , 因为它都有着 明确 的知识指
案例一 : 向性 , 这就决 定 了随着课 堂的深 入 , 学 生在每个 案例 中都 能学 习 上周 天到昨 天( 1 1月 2 9日至 1 2月 1日) , 西安 一直 被雾霾 到相应 的知识 , 训练相应的思维 , 感受 到一 定的学科乐趣 , 最终利
课零篇
基 于案 例 的地 理教 学
苗 园 园
以 热 力环 流原 理 为例
( 陕西省西安 电子科技 中学 )

要: 针对学 生在 学习中出现 的学习动机 不强、 注意力不集 中、 知识迁 移应用 能力差等问题, 结合新课标关于“ 学 习生活 中的地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探讨 ——以“热力环流”为例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探讨 ——以“热力环流”为例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探讨 ——以“热力环流”为例发表时间:2019-12-27T10:04:47.8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作者:姚秋莉[导读] 情境教学作为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高效地提升地理教学质量摘要:情境教学作为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高效地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本文以热力环流为例,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开展探究学习,纵深剖析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实践力,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境教学热力环流一、引言教育部自2015年初开始,既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又直面我国基础教育的紧迫问题,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

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新时期的教育不再只是看重学生眼前的分数,而是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更加重视培养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上。

情境教学则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设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可以分为模拟情境、实体情境、想象情境等类型。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的基本理念,并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及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地理实践力。

下面就以高中地理必修1“热力环流”一课为例,如何创设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真实情境以推动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开展作如下探讨:二、教学过程1、利用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李明和张丽计划今年年底结婚,为了留下美好的回忆,他们打算去海边拍摄一组婚纱照,长长的头发、白色的纱裙在海风的吹拂下向后飞扬的照片一定会很美,让人感觉眼前一亮!为了实现这样的拍摄效果,摄影师应该选择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段拍摄呢?由于这个问题的创设源自真实的生活情境,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争着回答。

高中地理实验课设计——以模拟热力环流为例

高中地理实验课设计——以模拟热力环流为例

【概述】热力环流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地球上气候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高中地理实验课中,通过模拟热力环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的大气环流系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设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分析等角度,详细介绍一节高中地理实验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实验目的】1.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及其在地球大气环流中的作用;2.掌握模拟热力环流的实验方法和步骤;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热力环流是地球大气环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地球自转和不同地区日照热量的差异导致了地球表面温度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分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它们的存在影响着地球大气运动规律和气候分布。

【实验器材】1. 温度计2. 热源3. 水槽4. 冷热水【实验步骤】1. 将水槽放置在实验台上,并将温度计放入水槽中;2. 在水槽的一侧加热,另一侧放冷水;3. 测量并记录水槽中的温度变化;4.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加热的一侧,水温上升形成低压带,在另一侧冷水形成高压带,两者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现象。

这个实验结果生动地模拟了地球大气环流中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了热力环流的概念及其在地球大气环流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心得】通过这次模拟热力环流的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方法和步骤,还培养了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也加深了对地球大气环流系统和热力环流的理解,为学习和探究地理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上述实验设计以模拟热力环流为例,展示了一节高中地理实验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大气环流系统和气候形成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相信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和实施,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促进地理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高中地理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

高中地理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

高中地理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高中地理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高中地理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文章摘要: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即: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热上升或冷下沉)→水平气压差异→水平运动(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即形成风)注:①冷热不均是导致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即知道冷热差异可以画出热力环流,反之知道热力环流可以找出冷热差异;②热力环流引起的大气运动总是先垂直后水平;③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同一地点在垂直方向上永远是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④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遵循“高凸低凹”原则:等压面凸起是高压区(如上图A、D处),下凹是低压区(如上图B、C 处)。

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观察实验方法1实验器材: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厘米左右,宽30左右,高40厘米左右)、胶合板或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

实验步骤:①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②用平整的胶合板或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在胶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④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能否发现什么规律?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方法2:关闭教室的门窗,尽量保持教室的气流稳定。

点燃两根较粗的香,两支香摆放的距离大约在30~40厘米左右,一支香旁边放一个1000瓦的电热炉、另一支香旁边放一个较大的冰块,将电炉通电5分钟后,让学生观察卫生香烟的飘动方向。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地理情境创设与实施——以“热力环流”为例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地理情境创设与实施——以“热力环流”为例

⑩学研究您以?期参? 41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地理情境创设与实施—以“热力环流”为例阮成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广东广州)摘要: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地理课堂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由了解性、识记性为代表的浅层学习上升到以 应用、综合、分析、评价为特征的深度学习。

以“热力环流”为例,阐述通过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引导学生 实现深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情境创设;问题链;建构知识;知识迁移深度学习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 学生主动性,学生积极总结归纳所获信息,通过独立 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探究 原理,总结规律,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迁移应用 到全新的情境中,为提高认知能力,解决更加复杂的 实际问题提供借鉴。

相对于浅显易懂的低阶学习,深 度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高阶思维、深度理解、迁移能 力和认知思维的整合与提升[|]。

这种学习方式更加 符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所提到 的“学生能以综合思维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 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 系[2] ”的要求。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在地理课堂中运用 生活化、情感化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原理,吸收 内化,建构知识体系,并将知识迁移到相似问题情境 中,举一反三[3]。

合理创设真实、有价值的学习情境 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地理学科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现实生活中有 较多的地理现象可作为教师创设课堂情境的素材。

本文以“热力环流”为例,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地理课 堂的深度学习。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真实情境活动,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经验积累、情感认同和行为理解,进而掌 握知识,实现深度学习目的。

例如,在“热力环流”一 节课中,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疆博斯腾湖开渔季新 闻视频为例创设情境,如图1所示。

博斯腾湖有“中 国西海”的美誉,古朴的开湖仪式让游客领略了博斯 腾湖“鱼文化”的深厚底蕴。

地理热力环流实验报告(3篇)

地理热力环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如何引起大气运动,以及这种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当地表某一部分受热时,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区;当地表另一部分受冷时,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区。

由于气压的差异,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水平运动。

这种垂直和水平运动共同构成了热力环流。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装置:一个透明的塑料盒,内装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和热水。

2. 实验工具:温度计、风扇、湿度计、秒表。

四、实验步骤1. 将干冰放入塑料盒底部,然后加入适量的热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记录初始温度。

3. 开启风扇,对塑料盒进行吹风。

4. 观察干冰升华过程,记录温度变化。

5. 观察空气流动方向,记录气流运动情况。

6. 使用湿度计测量空气湿度变化。

7.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干冰升华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说明热量从水面传递到干冰,形成冷热不均。

2. 随着干冰升华,塑料盒内温度差异逐渐增大,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

3. 风扇吹风作用下,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热力环流。

4. 观察到干冰附近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远离干冰处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

5. 湿度计显示,干冰附近空气湿度较高,远离干冰处空气湿度较低。

6. 实验过程中,温度、湿度和气压变化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相符。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过程。

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共同构成了热力环流。

这种环流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对天气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七、实验讨论1. 实验中,干冰升华速度和空气流动速度受实验装置和条件限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2. 实验过程中,温度、湿度和气压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实验装置、环境温度等。

3. 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反映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路径探索——以《热力环流》一课为例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路径探索——以《热力环流》一课为例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路径探索——以《热力环流》一课为例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提出“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1]。

”本文主要从热力环流实验入手,探索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方法和途径,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热力环流;实验正文: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实践力,在高中新课程设置的大背景下,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一、什么是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地理实践活动中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如考察、模拟实验等。

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使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在真实情境中得到更好的观察、感知和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1、高中地理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提出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地理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是人地关系;两大突出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而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活动。

高中地理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就很强,这就要求学生在获取人地关系重要知识的实践活动中,能够运用全面的思维和地域的认知。

“宁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因此地理实践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很多学生无法通过抽象的课本文字掌握地理知识,但只要让他们“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把抽象的知识实体化,变抽象知识为立体的真实体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会更加直观且印象深刻。

2、地理实践力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的重视在近年的高考命题中,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

2022年福建卷第19题,用十分的分值对地理实践力进行了考查:“为了提高贵州省高原峡谷喀斯特地貌区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下图),新增了带有出水孔的反射镜面面板、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等。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新增设计,分析其如何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探究实验让高中地理再现自然科学之美——以热力环流实验为例

探究实验让高中地理再现自然科学之美——以热力环流实验为例

探究实验让高中地理再现自然科学之美——以热力环流实验为例摘要:地理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兼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但是根据人们的一般认识,长期以来都将地理科学视为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

在高中阶段,虽然在课程安排上将地理学科安置在兼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位置,但是,对于地理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仅仅是人文科学的观点。

本文围绕热力环流实验展开研究,并以此为例,让学生领略地理学科的自然科学之美。

关键词:高中阶段;热力环流;自然科学一、新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的重要性在高中地理新课标中,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对于地理问题的探究,教师必须要提起高度重视,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行有效培养,多组织与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包括地理实验、地理考察以及地理观测等;在日常授课过程中,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要注重将其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带领学生正确梳理和分析地理事实,从而掌握更多的地理原理,并用其探索各种地理问题,包括成因和过程等;面对地理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和兴趣,使其提出探究方案,学会与他人合作,促进地理审美情趣的提高等。

根据上述新课标内容,可见学生综合能力和地理素养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作为最有效落实这些目标的方式,探究实验的开展十分有必要。

事实上,无论是哪个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在自然地理部分都涉及到很多小的研究实验,精心设计探究实验,使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并让学生透过地理学科感受自然科学之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现状分析—实验操作次数有限实际上,对于高中地理实验的重要性,教师也都明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部分教师经常会放弃一些实验操作。

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课时有限;其次,器材不足;再次,学生参与度较低;最后,实验效果不理想。

以热力环流为例,在人教版课本中包含一个相关试验,但是一部分教师却选择不做实验。

主要是考虑到学校经费不充足,尤其是在农村学校,相关实验器材难以准备充分,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演示效果并非每次都十分明显,而且实验器材相对比较庞大,不适合采用分组操作的方式,导致部分一线教师产生放弃热力环流实验的想法。

高三地理复习中情境问题探究式课堂的构建——以“热力环流”的复习为例

高三地理复习中情境问题探究式课堂的构建——以“热力环流”的复习为例
(M2017A041)。2. 广州市白云区教育
科研小型课题“高中地理行星地球特色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
(2017XKT180)。
中学教学参考
2020·5 上旬
2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理·学科视点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情境;问题探究;热力环流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3-0080-03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文科)》的地理学科部分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
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课
难取得好的成绩。高中生抽象思维还处在提升发展
阶段,对于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
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文以高三地理“热力环流”的复
习为例,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索如何在课堂上通过
创设情境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
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热力环流基础知识回顾
热力环流是高中地理重点知识,高考要求学生能
个由高压(B 地近地面)流向低压(A 地近地面)的空气
情境问题探究式课堂以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环流圈。我们把这种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形
为核心,
借助相对复杂和陌生的
“现实情境”

设计具有
式叫作热力环流(教师边讲解,
边板书演示,
见图 2)。
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
[基金项目]1. 广州市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地理综合考察引入中学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建勋(江苏省镇江中学, 江苏 镇江 212000)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增强学习能力,去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1]。

地理的学习涉及到纷繁复杂的地理因素,宏观和微观等多种地理尺度。

而在课堂、教材这些有限的时空和资源条件下,以被动听讲、机械记忆为主的浅层学习方式屡见不鲜。

笔者认为,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充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指导学生建立地理模型,有助于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将新知识融入自身的认知体系,并在适应新的学习情境中不断提升学习的层次,增强学习能力。

一、模型的含义模型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标、图像和数学公式等。

建立模型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2]。

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模型主要有实体型(如火山结构等)、符号型(如地图图例、公式等)、图像型(如洋流模式图)、角色型(如由学生扮演行星等)。

显而易见,建立模型,对于地理学习而言,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主导因素,从而深入理解地理现象或成因,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效表达和交流。

下面以“热力环流”模型为例,探究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季风环流等模块的层层深入深度学习,以之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二、基于热力环流模型的相关地理知识的深度学习1.热力环流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图1 热力环流模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城市热岛环流为例,分析其形成过程: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是地面。

地表冷热不均带来大气的垂直运动:较热地点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而使近地面气压降低而高空气压增大;较冷地点大气冷却下沉使得地面气压增加而高空气压下降。

这样造成了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导致了大气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了大气的环流运动。

这就是热力环流的模型,也可用可视化方式表达出来(见图1)。

这个模型,是对大气运动成因与基本规律的抽象和简单表述。

当然,世界上并没有纯粹的热力环流,但如城市热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都可用这个模型解释其成因。

摘要: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不断将新的知识、能力和感悟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不断提升学习的层次。

建立和运用模型,对于地理学习而言,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主导因素,深入理解地理现象或成因,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表达和交流。

这种基于模型建构和运用的地理教学过程,使学生可以应用简单明了的基本认知模型深刻理解复杂地理现象的发生机理和发展规律,使地理学习摆脱机械记忆和被动接受的浅层学习状态。

关键词:模型;地理;深度学习;热力环流论模型在地理深度学习中的应用*——以“热力环流”模型为例*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期重点课题“基于IMVT框架的高中理科深度学习研究”(课题编号:2013JK10-Z050)的研究成果。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探究图2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明确赤道与南北两极的冷热不均和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转偏向力是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

再指导学生根据热力环流模型,聚焦赤道低气压带,分析得出其形成原因是赤道附近太阳高度高,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热量多,导致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强烈而使地面气压降低。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每年6~7间,赤道低气压带还在赤道地区吗?”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于赤道地区,且白昼时间也长于赤道地区,从地面获得热量大大高于赤道地区,从而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得更加强烈,所以该地带地面气压值应该低于赤道。

这就相当于赤道低气压带移到了该地”。

教师点评:“有道理!的确此时全球最热的地区到了北半球低纬度地区而非赤道。

由于从地面受热到大气的升温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从而北回归线附近一般不可能达到气压最低,通常赤道低压的中心可以移动到5°N附近。

”同样基于热力环流模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此时北极地区太阳高度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且白昼很长,地面获得热量增加使得大气冷却下沉的趋势渐弱,从而极地高气压带的强度和覆盖范围减少。

极地高气压带的强度降低和覆盖范围的缩小,又导致了极地东风势力的减弱和起源地点纬度的升高。

同时,赤道低压的北进又导致了副热带高压的北进,这必然引起西风带的北移。

北移的西风带与北退且减弱的极地东风带相遇的地点也必然北移,这就导致了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北移。

”至于南半球的情况,学生可以据此如法炮制。

这样的基于热力环流模型的分析过程,使得学生深刻认识到,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深层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了全球冷热不均形势的变化,引起了全球大气环流形势的纬度变化。

3.东非高原热带草原的成因探究一般说来,赤道附近常年在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下,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但东非高原地区却是热带草原气候。

这使得学生很难理解。

其实我们只要应用热力环流模型,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析就很容易对此构建出正确的认知。

图3 非洲的气候分布与东非高原赤道附近(1.5°S)内 罗毕气候特征以图3创设情境,学生分析得出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干湿分明: 4月前后和11月前后为湿季,同时气温较高;而1月2月和7月8月为干季,此时气温较低。

这种干湿分明显然很难用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来理解。

图4 非洲沿赤道附近地形剖面与湿季环流示意图 (用谷歌地球高度配置文件生成)再进一步提供图4,引导学生从地形起伏和热力环流模型进行探究。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3、4月和9、10月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东非高原上大气升温显著,为同一海拔高度上大气的热源,形成低气压,导致西侧的刚果盆地和东侧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过来补充,从而降水明显增加而形成湿季(如图4)。

1月和7月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附近,东非高原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较小值,地面获得热量达到一年中的较小值,地面冷却显著而成为这一海拔高度的冷源,大气以下沉运动为主,因此降水明显减少而出现干季。

气候的成因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影响。

正是因为有诸如东非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等不能简单用某一因素解释其成因的 “异常”分布的存在,气候知识历来都是地理学习的难点。

然而,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知模型,从实地的地形、太阳辐射、大气运动的相互影响及其变化综合探究,深刻认识了东非高原热带草原的两干两湿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即使探究季风气候的成因,应用热力环流模型,在海陆风探究的基础上,基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变化和地转偏向力,通过知识迁移也能够很自然达成。

4.南亚东北季风环流的成因探究现行的高中教材都强调了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则是形成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主要原因,但这种表述往往很难自圆其说。

初中学生都知道,由于地势高峻,或离冬季风源地遥远,且中间有层层高山阻挡,我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地区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同理,距离亚洲高压更远,且中间还有世界最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的南亚地区,显然更不可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了。

图5 南亚地区的季风示意图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按照教材体系贯彻教学内容,反正学生不问,咱就不深究,任由这种前后矛盾的结论困扰许多学生一辈子。

其实,要让学生真正深入认识南亚冬季风,也只需要应用热力环流模型即可。

图6 印度半岛和青藏高原沿75°E地形剖面及南亚季风示意(谷歌地球高度配置文件生成)青藏高原高峻广阔,对亚洲季风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热力环流模型入手分析:冬季(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青藏高原地区太阳高度变小,白昼时间较短,地面冷却显著而成为同一海拔高度的冷源,高原面上大气冷却下沉,干冷的空气沿着地势向青藏高原周边下滑运动。

在青藏高原的南缘,便形成了东北季风。

由于干冷空气在下滑中气温上升,相对湿度下降,从而导致了印度半岛的干季。

而青藏高原的北缘,由于相对高差较小,所以强度较弱,但也抵消了冬季风的势力,从而青藏高原地区很难受到冬季风的影响,甚至强劲的寒潮也影响不到。

夏季(7月)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青藏高原地区太阳高度变大,白昼时间变长,高原面升温显著而成为周围同一海拔高度的热源,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上升,从而形成这一海拔高度的低压中心,周边的大气源源不断过来补充,在青藏高原的南缘,来自印度洋的大气过来补充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而形成了西南季风。

因其水汽极其丰富且很不稳定,故导致大量降水而出现雨季。

当然,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的北移也对西南季风起到了增强的作用。

地理之所以难以形成严密的学科体系,主要原因是对于同样的地理现象有着不同的甚至矛盾的成因解释。

而组织学生从最基本的认知模型出发,从地理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实际状况入手进行分析研究,是走向真相的开始。

这种方法的习得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可视化模型在地理深度学习中的应用实践思考相对于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和被动接受的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复杂的、深层次的知识为学习对象,以沉浸、投入的心态,运用高阶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的相关能力,实现分析、综合、评价等高层次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

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更要探究其成因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等深层次问题,因而深度学习是地理教学的必然目标。

而模型作为人类的抽象化认知,本身就是对复杂现象和规律的深层次认知。

再回过头看一看热力环流模型,我们不得不慨叹这个深层次的认知却并非艰难晦涩,而是十分的简单明了。

但正是基于这个简单明了的模型,我们可以认知许多地理领域难以理解的现象。

人类往往是基于错综复杂的问题而去学习知识,只有学生面对的知识内容沉浸在非良构的复杂的问题域和真实的社会境脉中,他们才可能有机会将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应用到不同的情境和知识领域中,使知识条件化。

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创设接近真实地理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唤醒”已有的知识和体验,激发学生将适当的认知模型应用到学习情境中,运用地理学独特的宏观、综合、统略的方法对地理问题进行探究,地理的深度学习即可得到落实。

从而,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

基于模型的深度学习,其实质是用简单明了的认知模型探究复杂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发生的机理和规律,其目的是让学生摆脱机械记忆、被动接受式的浅层学习。

合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助于创设有效地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

通过复习回顾、定点聚焦、地理认知冲突等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和引导,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假设、反思等建立经验及培养过程技能将有利于深度学习的实现。

参考文献:[1]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计算机教与学,2005(5):29-30.[2]Michael.J.Padilla,Ph.D, Loannis Miaoulis,Ph.D,Martha Cyr, Ph.D,Scince Explorer Earth ’s Changing Surface[M].PRENTICE HALL, 2003.吉云松, 王张华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