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在历史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70 分,考试时间--------------------此 60 分钟。
__ 第 I 卷(选择题共20分)_____ 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__ __ _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_ __ _ --------------------_ _ _ 卷 1.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权益之崩溃也,公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号_ _证_ 乱乘之于外,上无一致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_考_ _准_ 意在说明()____ _ A . 分封制的崩溃 B . 商鞅变法的作用__ _ --------------------_ _上_ _ C. 吞并战争的结果 D . 百花怒放的原由_ __ __ __ _ 2. 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更名广阳,后又避隋_ __ __ __ _ 炀帝名讳更名南阳。
这类地名的变化反应了()_ _名__ --------------------姓_ B. 战乱屡次_答 A. 外戚干政___ _ C. 皇权至高无上 D. 地方权益削弱__ __ _ 3_ _ .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一定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良。
”为此,太_ __ __ _ 宗()_ __ _ --------------------_ __ _ 题 A. 任人唯贤和虚心纳谏 B. 推行开通的民族政策_ __ _校_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 重视人民民众的作用学业4. 1902 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日毕这样高,我们与清代官员的联联系从未像今日这样亲密。
他这么说是由于()--------------------无A.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 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 义和团深重打击八国联军5. 如图是 1912 年 1 月 1 日第一版的《申报》,其表示《申报》()--------------------效------------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A. 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 特意报导政治新闻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 是革命派的机关报6. 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 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以后,出现于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发的本意。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开卷,总分70分,与政治同堂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018·安徽)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2018·安徽)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2018·安徽)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2018·安徽)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2018·安徽)5.图1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图1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2018·安徽)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湖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2018·安徽)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2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人亚大经合组织(2018·安徽)8.“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版)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 分封制的崩溃B. 商鞅变法的作用C. 兼并战争的后果D. 百家争鸣的原因2. 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 外戚干政B. 战乱频繁C. 皇权至高无上D. 地方权力削弱3.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A.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4.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A.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 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 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5. 下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A. 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 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 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 是革命派的机关报6. 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湖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这一阵波潮”是指()A. 袁世凯独裁 B. 北伐战争爆发 C. 新文化运动 D. 黄埔军校创立7. 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 中日两国建交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 中美关系改善D. 中国正式加人亚大经合组织8. “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哲。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 史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 )A .分封制的崩溃B .商鞅变法的作用C .兼并战争的后果D .百家争鸣的原因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 ( )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5.如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这一阵波潮”是指 ( )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日两国建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改善D.中国正式加入亚大经合组织8.“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安徽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目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考生需要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___曾说过:“自周之衰,___、___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这段话表明了什么?A。
分封制的瓦解B。
商鞅变法的作用C。
兼并战争的后果D。
百家争鸣的原因2.汉代陵阳县的故址位于今天的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
晋朝时,为避免使用___的名字,将其改名为广阳。
隋朝时,又为避免使用炀帝的名字,将其改名为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什么?A。
外戚干政B。
战乱频繁C。
皇权至高无上D。
地方权力削弱3.在贞观初年,___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这句话表明了___的什么特点?A。
善于任用人才和虚心纳谏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
倡导勤俭节约和轻徭薄赋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的一位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什么?A。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C。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
___沉重打击八国联军5.图中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
这份报纸表明了什么?历史试卷第1页(共18页)A。
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
专门报道政治新闻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___________,极大地促进了文字的传播和文化的发展。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一项目代号为___________。
3)21世纪初,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标志着我国进入了___________时代。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8)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8)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
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
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
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A. 种植作物B. 磨制石器C. 饲养家畜D. 打猎捕鱼【答案】A【解析】题干的“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可以证明河姆渡人会种植作物,故A符合题意;磨制石器是河姆渡人使用的劳动工具,题干材料不能佐证。
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饲养家畜和打猎,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A. 树立皇帝权威B. 重视选拔人才C. 削弱贵族势力D. 推崇儒家思想【答案】B【解析】题干的“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表明汉武帝重视选拔人才,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董仲舒、司马迁、张骞、卫青等人才。
故B符合题意;树立皇帝权威、削弱贵族势力、推崇儒家思想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
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
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
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A. 接受汉族文化B. 发展海外贸易C. 巩固东南海防D. 鼓励官员进谏【答案】C【解析】题干的“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
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治国理政方面,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曾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
【精品】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分析】本题以王国维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可知,这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原因,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主要流派及其主张。
2.(2分)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戚干政B.战乱额繁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
避讳,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避讳源于古老的语言禁忌,但最终演化为维护封建政治架构的工具。
它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性质,而且给人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戕害。
故地名的变化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2分)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广开言路,选用良吏的措施。
【解答】由材料:“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
”可知,意思是要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才能知道自己的过错与不足。
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戚干政B. 战乱频繁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5、图1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宣传报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2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中日两国建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8、“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这一仪式应出现于A.古代印度河流域B.中世纪的欧洲C.封建社会的日本D.古代两河流域9、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
2018届初三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8届初三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推荐文章内江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热度:内江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热度:孝感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热度: 2017届高考文综历史测试卷答案热度:临沂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热度:2018届的初三同学,中考备考的过程中,历史的知识点是最多最难记忆的,我们应该结合试卷一起复习,才更高效。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届初三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届初三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14、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我们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选择时,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B.兴趣和爱好成为我们作出选择的唯一依据C.选择时,要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D.选择时,要考虑客观的社会需要15、在实现理想时,如果遇到障碍,我们应该A.向现实低头,放弃理想B.固守既定策略,即使失败也无所谓C.修定理想,让它与现实条件的差距越小越好D.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适时地改变策略16、2016年,四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107.8万人,2,437个贫困村脱贫,5个计划摘帽县贫困发生率全部降至3%以下。
下列有利于脱贫攻坚的措施是①易地扶贫搬迁②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③从实际出发发展县域工业、服务业④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③④C. ①②④D.②③④17、1839年,林则徐下令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请问销毁鸦片的地点在A.南京B.上海C.虎门D.北京18、从1858年到19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下列符合以上条件的条约组合是①中俄《瑷珲条约》②中俄《改订条约》③中俄《北京条约》④中俄《辛丑条约》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19、同学们学习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发现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哪一项不是它们的相似之处A.赔款B.开放通商口岸C.割地D.允许开设工厂20、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我们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C.红岩精神D.井冈山精神21、今年8月1日是我国人民军队诞生90周年纪念日,标志人民军队建立的历史事件是A.广州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 井冈山会师22、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时代终结的标志。
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doc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毎小题2分,共50分)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你的选项所对应的大写字母涂黑1、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禹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B.秦朝C.随朝D.清朝3、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A.钟繇B.王羲之C.颜真卿D.柳公权4、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正式诞生于A.唐朝B.明朝C.隋朝D.清朝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 文景之治B. 开皇之治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6、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五铢钱B.贝币C.圆形方孔钱D.交子7、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唐朝B.元朝C.明朝D.淸朝8、开辟荆榛逐荷夷,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岳飞C.文天祥D.郑成功9、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10、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武昌起义D.辛亥革命11、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12、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不包括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台儿庄战役1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4、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15、2017年是香港回归多少周年A.19周年B.20周年C.21周年D.22周年16、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水稻专家是A.邓稼先B.魏源C.严复D.袁隆平17、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于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罗马18、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当时执政的是A.汉谟拉比B.凯撤C.屋大维D.伯利克里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C.新经济政策D.苏联解体20、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论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里大转折点的事件是A.1861年农奴制改革B.査理马特改革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2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C.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22、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国家对农业的调整B.国家对银行业的调整C.国家对工商业的调整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23、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及解析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2.(2分)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戚干政B.战乱额繁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3.(2分)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4.(2分)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5.(2分)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宣传报6.(2分)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7.(2分)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中日两国建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改善D.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8.(2分)“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试卷(历史)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装订线内不要答题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开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 .分封制的崩溃B .商鞅变法的作用C .兼并战争的后果D .百家争鸣的原因2. 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为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 .外戚干政B .占乱频繁C .皇权至高无上D .地方权力削弱 3.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A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4.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查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A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 .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 .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 下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A .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 .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 .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 .是革命派的机关报6. 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这一阵波潮”是指A .袁世凯独裁B .北伐战争爆发C .新文化运动D .黄埔军校创立 7. 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 .中日两国建交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 .中美关系改善D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8.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2018年安徽省中考真题历史
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由此判断应该是 1910—1920 年;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里,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可以看出是辛亥革命 以后的历史史实,也就是新文化运动;因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选项 C 符合题意;而选项 A 袁世凯独裁统治,没有真正建立,因为只有 83 天,就死掉了; 选项 B 北伐战争爆发,是在 1926 年,属于 20 世纪第三个十年里;选项 D 黄埔军校创立, 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 1924 年,属于 20 世纪第三个十年里;因此选项 ABD 不符合题 意;所以“这一阵波潮”是指新文化运动,故选 C。 答案:C
5.下图是 1912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2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申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 年《申 报》创刊后,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内容丰富;1912 年 1 月 1 日出版 的《申报》报道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选项 C 符合题意;而选项 A 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不符合史实,因为《申报》创刊于 1872 年,处于洋务运动时期;选项 B 专门报道政治新闻,不正确,因为《申报》创刊后,紧密结 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选项 D 是革命派的机关报,不正确,因为辛亥革命的 机关报是《民报》;因此选项 ABD 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C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完整解析)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完整解析)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
这反映出孟子主张()A. “兼爱”“非攻”B. 实行“法治”C. “无为而治”D. “仁政”治国【答案】D【解析】题干孟子的“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体现的是以农为本的思想,这反映出孟子主张“仁政”治国。
故D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故A不符合题意;实行“法治”是法家韩非的思想主张,故B不符合题意;“无为而治”是道教的思想,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A. 统一全国 B. 统一文字C. 实行分封D. 建立郡县【答案】A【解析】“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意思是“秦始皇扫灭六国,虎视天下,(这样的气势)是何等英雄啊!”。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由此可见,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统一全国。
故A符合题意;统一文字、建立郡县是秦始皇的功绩,与李白的诗句不符。
故BD不符合题意;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科举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选拔人才”可知是一种考试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由此可知,科举制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 分封制的崩溃B. 商鞅变法的作用C. 兼并战争的后果D. 百家争鸣的原因【答案】D【解析】由材料“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可知,这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原因,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
故选:D。
本题以王国维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主要流派及其主张。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 外戚干政B. 战乱额繁C. 皇权至高无上D. 地方权力削弱【答案】C【解析】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
避讳,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避讳源于古老的语言禁忌,但最终演化为维护封建政治架构的工具。
它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性质,而且给人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戕害。
故地名的变化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
故选:C。
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答案】A【解析】由材料:“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
”可知,意思是要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才能知道自己的过错与不足。
所以唐太宗时期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北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试题满分7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图1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图1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湖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这一阵波潮”是指()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2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人亚大经合组织
8.“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
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哲。
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城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9.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
“相同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民族独立
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废除君主专制
10.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
这些措施()
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改善了国际关系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1)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撰写的《》,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2)“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毕昇发明的的称赞。
(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对医药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2.改革往往是时代的诉求,历史的选择。
(1)北魏孝文帝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将都城从平城到。
(2)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公年上书”轰动全国,揭开了运动的序幕。
(3)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家概括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2)《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3)以___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4)我国著名化学家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制出纯碱,打破欧美对碱业的垄断。
三、辨析改错(8分)
14.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古代希腊城邦雅典在屋大维主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权利法案》宣称了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启蒙思想家但丁猛烈抨击天主教会,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英国使臣马夏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
(4分)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
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创桥中国晚清史》(上卷)(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
(2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
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1)“这本书”是指什么?它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分)
材料二: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
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
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据周尚文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2)根据材料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
(4分)材料三: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应用它。
——毛泽东《论新阶段》(3)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例,阐释材料三的观点。
(4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读图3,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图3中A、B两处发生的事件分别是和,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4分)
(3)指出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图中所示地区政治局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答出2点即可,4分)
参考答案
1-10.D C A B C C D B A B
11.(1)齐民要术 (2)活字印刷术 (3)本草纲目
12.(1)洛阳 (2)维新变法 (3)地主
13.(1)牛顿 (2)进化论 (3)内燃机
(4)侯德榜
14.(1)x,屋大维改为伯利克里
(2)x,权利法案改为人权宣言
(3)x,将但丁改为伏尔泰
(4)√
15.(1)政策:闭关锁国
原因:①清朝统治者的短见和无知②小农经济自给自足③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具有抵制作用
(2)对外态度:进行谨慎外交接触体现:洋务运动
(3)原因:①自然经济的崩溃和解体②鸦片战争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③清朝统治者意识到与西方的巨大差距,欲师夷长技以自强
16.(1)《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
(2)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负面影响:①民主法制建设受到破坏②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追求重工业的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发展不协调③个人崇拜现象盛行
(3)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线路
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7.(1)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
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使美国参战,标志着太平洋战争拉开序幕
(2)原因:①中国统一民族战线的建立②同盟国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
③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3)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
越南,老挝,柬埔寨脱离法国实现独立。
朝鲜半岛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