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天线基础知识
WLAN天线各种天线介绍

WLAN天线各种天线介绍1 什么是天线WLAN作为一项无线技术,其信号以电磁波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而能够有效的向空间中某个方向辐射电磁波,或者能从空间某特定方向接收电磁波的器件,我们称之为天线。
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设备,是WLAN的基础。
2 天线相关技术点2.1 振子当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就可以形成电磁波的辐射。
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短和形状有关。
如图1 所示,若两导线的距离很近,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将两导线张开,电场就散播在周围空间,因而辐射增强。
通常将此装置称为振子。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对称振子是一种经典的、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天线。
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单个半波对称振子可简单地单独立地使用或用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也可采用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组成天线阵。
图2:半波对称振子组成的经典天线2.2 方向性发射天线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把从馈线取得的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基本功能之二是把大部分能量朝所需的方向辐射。
垂直放置的半波对称振子具有平放的“面包圈” 形的立体方向图。
在振子的轴线方向上辐射为零,最大辐射方向在水平面上;在水平面上各个方向上的辐射一样大。
若干个对称振子组阵,能够控制辐射,产生“扁平的面包圈” ,把信号进一步集中到在水平面方向上。
也可以利用反射板可把辐射能控制到单侧方向平面反射板放在阵列的一边构成扇形区覆盖天线。
下面的水平面方向图说明了反射面的作用------反射面把功率反射到单侧方向,提高了增益。
2.3 增益天线通常是无源器件,它并不放大电磁信号。
天线的增益是指:将天线辐射的电磁波进行聚束以后,比起理想的参考天线,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在空间同一点上接收功率的比值。
增益定量地描述了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
一般,增益的定义是:增益=输出功率(W)/输入功率(W),是一个无量纲参数。
dB是增益取对数底再乘以10的结果:增益(dB)=10×log(增益)。
wifi天线原理

wifi天线原理WiFi天线原理。
WiFi天线是无线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WiFi来上网、观看视频、进行在线游戏等,而WiFi天线的性能则是这些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此,了解WiFi天线的原理对于提高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和速度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WiFi天线的工作原理。
WiFi天线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来实现无线网络的连接。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电磁波的传播,通过天线内的电路产生电磁场,将电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并将其发送到空气中。
同时,它也可以接收空气中的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路传输到设备中。
这样一来,就实现了无线网络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其次,WiFi天线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天线的类型,常见的WiFi天线类型包括定向天线、全向天线、板状天线等。
不同类型的天线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定向天线适合于远距离传输,而全向天线适合于覆盖范围较广的场所。
其次是天线的增益,增益越高,天线的信号传输距离就越远。
另外,天线的工作频率、极化方式、阻抗匹配等也会对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WiFi天线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环境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另外,WiFi天线的安装位置也对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WiFi天线的安装位置应该尽量避免遮挡和干扰,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此外,天线的高度和角度也会影响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距离,因此在安装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最后,WiFi天线的调试和优化也是提高性能的关键。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度和位置来优化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速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信号放大器、使用信号增强器等设备来进一步提高WiFi天线的性能。
总的来说,WiFi天线作为无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对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和速度有着重要影响。
了解WiFi天线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WIFI天线基础知识

WIFI天线基础知识1天线1.1天线的作用与地位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
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
对于众多品种的天线,进行适当的分类是必要的: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等;等等分类。
*电磁波的辐射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就可以发生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度和形状有关。
如图1.1a所示,若两导线的距离很近,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将两导线张开,如图1.1b所示,电场就散播在周围空间,因而辐射增强。
必须指出,当导线的长度L远小于波长λ时,辐射很微弱;导线的长度L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1.2对称振子对称振子是一种经典的、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天线,单个半波对称振子可简单地单独立地使用或用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也可采用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组成天线阵。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
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见图1.2a。
另外,还有一种异型半波对称振子,可看成是将全波对称振子折合成一个窄长的矩形框,并把全波对称振子的两个端点相叠,这个窄长的矩形框称为折合振子,注意,折合振子的长度也是为二分之一波长,故称为半波折合振子,见图1.2b。
抛物反射面的使用,更能使天线的辐射,像光学中的探照灯那样,把能量集中到一个小立体角内,从而获得很高的增益。
不言而喻,抛物面天线的构成包括两个基本要素:抛物反射面和放置在抛物面焦点上的辐射源。
wifi天线技术标准

wifi天线技术标准是一个涉及到无线通信和天线设计的重要话题。
下面我将从wifi天线的物理特性、传输特性、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回答,以800字左右进行表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wifi天线的物理特性。
wifi天线通常采用同轴电缆进行连接,同轴电缆的一端连接路由器,另一端连接天线。
天线的物理结构会对信号的传输产生影响,例如长度、形状、材质等。
因此,wifi天线的设计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佳的信号传输效果。
其次,wifi天线的传输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wifi信号是一种电磁波,其传输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距离、障碍物等。
因此,wifi天线需要具备较高的增益和定向性,以减少信号的衰减和干扰,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此外,wifi天线还需要具备较高的频率响应和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wifi天线技术标准的应用场景也是非常广泛的。
例如,家庭用户通常使用无线路由器来提供wifi信号,而企业用户则可能需要使用更多的wifi设备来满足办公和生产的需求。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wifi天线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wifi天线技术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wifi天线技术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
未来的wifi天线可能会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例如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信号传输路径,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此外,随着5G、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普及,wifi天线技术标准也需要与这些技术进行更好的融合,以满足更高的通信需求。
总之,wifi天线技术标准是无线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
它涉及到物理特性、传输特性和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未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wifi天线技术标准也需要不断升级和优化,以满足更高的通信需求。
wifi天线发射原理

wifi天线发射原理
WiFi天线的发射原理涉及到无线通信和电磁波传播的相关知识。
WiFi天线是用来发送和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装置,它通过一系列的
物理原理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首先,WiFi天线通过无线路由器或者其他无线设备发送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会被转换成无线电波,这是通过WiFi天线内的电路和天
线元件来实现的。
这些天线元件包括导线、电容和电感等。
当电信
号通过这些元件时,它们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从而形成电磁波。
其次,这些电磁波会在空间中传播,就像水波在水面上传播一样。
这些波会以光速传播,经过一定的距离后会被接收设备(比如
手机、电脑)的天线所接收。
接收设备的天线会将接收到的电磁波
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设备的电路进行处理,最终实现数据的接
收和解码。
在WiFi天线的发射过程中,天线的形状和材料也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形状和材料的天线会对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产生影响,例如指
向性天线可以集中信号发送到特定方向,增强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
输距离。
总的来说,WiFi天线的发射原理涉及到电信号的转换成电磁波、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以及接收设备的接收和处理过程。
这些原理
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也是WiFi网络实现无线连接的关键。
天线基本知识汇总

天线基本知识汇总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电能转换为电磁波,将信号从传输介质(如空气)中发射出去或接收回来。
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无线通信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是关于天线基本知识的汇总。
1.天线的分类:根据应用领域和工作频率不同,天线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定向天线、全向天线、扇形天线、微带天线等。
2.天线的工作原理:天线的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电流通过天线时,它会产生一个电磁场,从而形成电磁波。
接收时,电磁波会被天线吸收,然后产生电流。
3.天线的参数:天线的主要参数包括频率范围、阻抗、增益、方向性、辐射效率等。
这些参数决定了天线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4.天线的性能指标:-增益:天线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的能力,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增益越高,天线的发射和接收距离越远。
-方向性:天线辐射或接收信号的特定方向能力。
定向天线具有较高的方向性,可以减少多径传播和干扰。
-阻抗:天线的输入或输出端口的电阻性质。
与发射端口匹配的阻抗可以最大程度地传递电能,减少反射损耗。
-波束宽度:天线主瓣的角度范围。
较窄的波束宽度意味着更好的方向性和更高的增益。
-辐射效率:天线将输入功率转换为有效辐射功率的能力。
辐射效率高的天线可以更好地实现远距离通信。
5.天线的结构和设计:天线的结构包含一个或多个导体元件,并且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设计。
常见的天线设计包括垂直极化天线、水平极化天线、天线阵列、圆极化天线等。
6.天线的应用:天线在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雷达、无线电广播等。
7.天线的安装和调整:为了确保天线的性能,需要正确地进行安装和调整。
安装位置和方向的选择对天线的性能和覆盖范围至关重要。
8.天线的特殊设计:根据应用需求,一些特殊设计的天线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室内小型天线、宽带天线、增强型天线等。
9.天线的未来发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线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路由器天线原理

路由器天线原理路由器天线是无线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那么,路由器天线的原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天线的基本原理。
天线是一种能够将电磁波转换为电流或者将电流转换为电磁波的装置。
在无线通信中,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会被转换为电流,然后通过无线设备进行处理和解码,最终转换为我们能够理解的信息。
同样,无线设备发送的信息会被转换为电流,然后通过天线转换为电磁波进行传输。
路由器天线的原理和普通天线基本相同,它们都是利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来进行无线通信。
但是,路由器天线相对于普通天线来说有一些特殊的设计和工作原理。
首先,路由器天线通常采用的是多天线技术,即采用多个天线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这样可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多天线技术包括了天线分集、空间复用、波束赋形等技术,能够更好地利用空间资源,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
其次,路由器天线通常会采用定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
定向天线可以将信号集中在某一个方向上,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穿墙能力,适用于需要远距离传输的场景。
而全向天线则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提供均匀的覆盖,适用于室内环境和近距离通信。
另外,路由器天线的工作频段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无线网络标准和频段对天线的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
比如,2.4GHz和5GHz 频段在无线网络中应用非常广泛,路由器天线需要能够支持这两个频段的信号传输。
总的来说,路由器天线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进行无线通信,采用多天线技术、定向天线或者全向天线,以及支持不同工作频段的设计。
这些都是为了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在选择路由器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路由器天线的设计和性能来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无线通信需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路由器天线的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日常使用和选购路由器提供一些参考。
wifi 天线 原理

wifi 天线原理
WiFi天线是用来接收和发送WiFi信号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无线电波的传输和接收。
WiFi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而WiFi天线则是用来捕捉这些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进行发送。
WiFi天线的原理基本上是利用天线的结构来捕捉和发送无线电波。
天线的长度和形状会影响它接收和发送无线电波的效率。
一般来说,WiFi天线会被设计成一定长度的导线或者 PCB 板,以便捕捉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
当无线电波通过天线时,它会在天线中产生电流,这个电流会被接收设备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被设备处理成数据或者声音等信息。
另一方面,当设备需要发送WiFi信号时,它会将数字信号转换成电流,然后通过天线发送成无线电波。
天线的设计和结构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向和范围,不同类型的天线会有不同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性能。
除了天线的结构,WiFi天线的放置位置也会影响其性能。
合理的放置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度,
而不合理的放置位置则可能导致信号覆盖不均匀或者信号被阻挡的
问题。
总的来说,WiFi天线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无线电波的传输和接收,以及天线的结构和放置位置对信号的影响。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
WiFi天线,可以实现更稳定和高效的无线网络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无线路由器单天线、双天线、三天线等多天线对无线信号强度、范围的影响是否有增强用事实拆穿双天线成倍增益的神话双天线只能减少覆盖范围内的盲点先看总结:性能的区别主要来自芯片而不是品牌这次参加横评的产品一共14款,但他们的芯片只有4种,而使用相同芯片的产品在性能上的差距根本不大,所以购买前了解产品的芯片组是一个重要环节。
当然也不是说要放弃品牌的概念,各个品牌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还是不一样,这也会让产品造成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
现阶段802.11N无线路由器已大幅度超越54M从54M到11N,经历了好几年的时间,不过这次横评我们看到了11N的优势,看到了希望。
实际测试表明,11N产品在产品整体性能上高出54M很多,速度、覆盖都有了质的飞跃。
天线根数与速度没关系虽然这次评测分了两个组,双天线和多天线,但测试结果说明单从速度上来讲,双天线与三天线区别不大。
(天线原理介绍过了,和我们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当然是同一类芯片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不同种类芯片没有可比性)但是覆盖上确实有区别,所以要购买的用户不用总是迷恋多天线,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般环境双天线已经足够了。
新的功能将改善人们使用无线网络的习惯譬如WPS快速加密这样的新功能,将会改善人们使用无线网络的习惯,按下终端和路由器上的两个键就会自动连接并加密,拒绝输入繁琐的密码,进一步降低了无线网络的门槛,让用户更轻松使用。
802.11N是构建数字家庭的主干除了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802.11N的传输速率已经可以完全应付高清影片的流畅传输,而传说中的数字家庭也可以由802.11N网络担当主角,撑起整个平台:无线播放高清媒体文件、无线控制家电产品、各种终端都无线,让你的家远离布线烦恼。
目前产品单调需要更多个性化产品问世不过话又说回来,任何东西都是需要发展的,现在11N可以算是刚刚出道,所以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譬如这次评测的产品除了提供无线上网之外,附加功能都比较少,让IT产品更个性,这是一个发展方向,让看不到的无线也能多姿多彩。
802. 11N横评第一波结束更多低价产品会接踵而来这次评测历时1个月,在测试过程中又出现了多个新品,它们没有赶上这次横评很遗憾,但是我们还有的是机会,因为低价11N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各个品牌都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产品放出,请继续关注泡泡网无线频道,更多的精彩会接踵而来.....资料一:802.11g 802.11n 覆盖范围对比● 11g的覆盖相比目前主流的11g,802.11n标准同样宣称在覆盖范围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如英特尔称“新的无线技术比现在普遍使用的802.11g网络在接收信号的范围上扩大了两倍”,而多数网络设备大厂在宣传资料中也称“802.11n技术可以将信号覆盖到更远的范围”,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多数的802.11g所宣称的最大传输距离为室内最远100米,室外最远400米(因环境而异),而少数采用了无线扩展传输技术产品,则号称其802.11g产品无线传输距离是普通11b、11g产品的2~3倍,传输范围扩展到4~9倍,传输距离室内最远可达200米,室外最远可达830米(因环境而异)。
增强型54Mbps无线路由器的覆盖性能也大幅增强当然,这与无线产品所标称的速度一样,只是最大理论覆盖范围和传输距离,其大多是在比较的理想的环境中测试获得的。
无线信号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比如各种障碍物,很多物体会部分或完全吸收无线信号,或者反射它们、衍射它们,比如金属和水、人体等等都趋向于吸收和反射无线信号,空气、木头和玻璃虽趋向于让信号通过,但也会弱化它们。
其它WLAN设备、蓝牙、微波设备(如微波炉)、电池电话、2.4GHz无绳电话和复印机等都会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甚至包含天气,晴天和阴天无线信号的最大传输距离差别很大。
所以各种实测表明普通802.11g产品的实际传输距离一般为室内最远30米左右,室外最远100米左右(因环境而异)。
● 11n的覆盖而有趣的是,虽然各大网络厂商都宣称802.11n技术可以将信号覆盖到更远的范围,但限于目前标准的不成熟,都“谨慎”的没有给出802.11n实际覆盖距离。
只是笼统的认为“3发3收MIMO架构比常见的2发3收或单发单收架构能提供更好的无线传输性能和稳定性;SST技术的应用可提升中远距离和干扰大的环境下无线传输性能;CCA技术可自动避开频道干扰并充分利用频道捆绑优势”等等。
那802.11n在覆盖范围和传输距离究竟有没有质的提升呢?目前的评测表明,相比11g产品,802.11n在覆盖范围和传输距离上并没有大提升(至少目前的草案产品是如此),通过多天线和各种新技术的应用,802.11n更多突破是增加了实际覆盖距离内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减少了产品互联时可能出现的盲点。
但11g产品难以穿透的钢筋混凝土墙,对11n产品来说同样是天堑,这是无线信号的特性所决定的,不是产品所能改变的。
资料二:双天线无线路由器、无线AP的天线与信号分析说到无线产品产品,很多人多关注无线产品的信号,一般的ap在空旷的环境下理论上有100米到300米的笼罩范围,在办公的环境下有35米到100米笼罩范围。
事实上,理论跟现实有点差别,一个ap到底的无线范围不能统一确定,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范围大家知道无线ap都带有天线,主要目的是大幅增强信号的增益,增加传输距离,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很多产品都有一根天线的ap和两根天线的ap,很多人城市疑问,到底一根天线的ap的发射信号范围广还是两根天线的发射信号范围广?两根天线的ap的发射信号范围一定比一根天线的广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这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的切磋。
影响信号笼罩范围的因素一个无线ap的信号笼罩范围与很多因素有关,除了环境因素之外,还有ap本身的参数有关其中,ap的发射功率和天线的发射功率是主导的两个因素,另外跟全般ap对信号的处理编码有关系。
ap的发射功率坦白讲影响到信号笼罩范围,这个也就价格高的ap跟价格低的ap 的差别,发射发射功率大的价格也会比较高厂商要改进ap的功效,主要是在ap 的发射功率长进行技术的研发我们可以看看底下这条简单的公式:功放输入真个信号水平(db)=设备输出功率(db)-电缆衰减(db)-连接头衰减(1db),从这个公式就可以看出,功放输入真个信号水平跟设备输出功坦白接的关系例如:设备输出是64mw(180dbm),40米lmr400电缆的衰减是8.8db,功放输入真个信号为:18dbm-8.8db-1db=8.2dbm≈32mw另一个方面,天线的发射功率也是影响到信号笼罩范围天线的分类的标准很多,大概的可以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对于同一个网段来讲,一般是使用定向天线,对于不同网段,就要使用到全向天线一般来讲,目前大部门的ap都采用双天线预设,可以这样说,较新一个的ap都采用双天线预设,以前生产的ap都采用一根天线预设比较合适。
采用两根天线的ap阐发双天线ap能提高有效笼罩面,专业的access point城市供给两个高频插头,分别接到两支同类型天线,两支天线的安装位置距离并不严格,大约一米多便可当发射讯号时,无线组件只会通过其中一个插头 (主插头),但当接收讯号时,无线组件会在两支天线之间去选择讯噪( signal noise ratio)比较高的一个去接收讯号基于多途径反射,两个相隔一米多的天线会有不同的接收讯噪比,如果无线客户端计算机发射无线讯号到access point时,在复杂的使用环境中,一支天线的预设,同时会收到直接讯号及反射讯号,假若这两个讯号出现某程度的“反相”,最终接收的讯号便会因为能量抵消而令讯噪比衰减,与此同时,采用双天线预设,一边的天线因为离开另一边天线有一米多,收到直接讯号及反射讯号可能会出现某程度的“同相”,从而令最终接收的讯号有较好的讯噪比双天线设置会平均带来约3db的讯噪比增益,从而令有效笼罩面提升。
总的来讲,ap上所使用简单型双极天线的增益值约为2.2dbi不过两组天线并不会得到总值4.4dbi的增益,但却可以或者也许支持双天线自动选讯(antenna diversity)以通过一种特别技术来改善wlan网络的性能。
资料三:发射功率与增益的关系资料四:2008年802.11N无线路由横评概括的说一下802.11N的优势,也就这几个关键字:双频、MIMO、WPS、更快、更远。
双频:大家都知道数据传输需要信道,而2.4Ghz只有三个独立信道1、6、11,曾经的54M产品都只占用一个频道,而802.11N产品为了更快的无线速率会占据两个,这样原本就稀有的频道就更紧张了。
说是个好技术,但也不完全,今后无线信号打架的问题应该会越来越多,所以与5Ghz结合的话,能有更多的空间,这应该目前无线产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无线网络通过多根天线进行同步收发,所以可以增加资料传输率;其实原理是网络资料通过多重切割之后,经过多重天线进行同步传送,因此接收端也会同时具备多根天线接收,然后利用DSP重新计算,根据时间差,将分开的资料重新作组合,然后传送出正确且快速的资料流。
因为传送的信息经过分割后传送,所以单一资料流量降低,可以扩大传送距离,因此MIMO技术不仅可以增加无线网络传输速度,还能增大覆盖范围。
WPS:全称WiFi Protected Setup,它是Wi-Fi联盟提供的一个可选的认证项目,主要用于简化无线局域网环境下的设置和安全配置,这批产品中都附带这个功能。
(有的叫做AOSS、有的叫做QSS,不过功能都一致。
)对于初级用户来说,WPS逃开了繁杂的加密设置,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这个功能将在今后得到广泛应用,无线路由、无线网卡都会加入这个系统,以后的无线连接就会变得十分简单。
更快,更远:刚才说了由于加入了MIMO、双频等技术,所以在速度和覆盖上都有很大提升。
54M产品的无线标准传输速度为3MB/s,这一批的802.11N都可以超越10MB/s,更快是没的说了。
而通过我们的实际测试,在覆盖范围上确实也有不少长进,54M真的可以退休了。
双天线与三天线的故事虽然刚刚大体介绍了MIMO,不过关于无线路由器的2、3天线的区别,我想还要具体解释解释。
总体来说,2天线产品主要为1T2R MIMO或2T2R MIMO 两种架构,3天线产品主要为2T3R MIMO或3T3R MIMO两种MIMO架构。
2T2R(2发2收)是目前2 Streams比较标准的MIMO技术,两个数据流通过2根天线发送,接收部分也是2根。
而2T3R(2发3收)发送部分和2T2R一样,但接收部分增加了1路接收,可以在更远、更嘈杂的环境下接收到更多有效信号,而且可以在3路接收到的信号中择优处理,目前大部分3天线的11N产品均使用这种2T3R的MIMO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