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试题

合集下载

新课标模拟试题(一)

新课标模拟试题(一)

新课标模拟试题(一)一、判断题1、新课标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X)2、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V)3、不管这法那法只要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就是好法。

(X)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V)5、《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仅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在数学课上也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V)6、教师即课程。

(X)7、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V)8、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X)9、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X)10、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

(V)11、从纵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贸易独立性。

(V)12、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V)13、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V)14、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X)15..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间的关系. (V)16.素质教育就是把灌输式与启发式的教学策略相辅相成. (X)1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X)18.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师生致力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V)19.新课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V)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初中数学课程为课标中规定的第几学段【第三】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本次课程改革明确了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共强调了几个改变【6个】5、课标中要求“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最新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部分答案

最新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部分答案

精品文档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填空。

(60 分,每空 2 分)4、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 )、( 地方和(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

6、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7、了解信息技术的( 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8、建立对计算机的( 感性认识 ),了解信息技术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 兴趣和意识)。

9、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 年龄特征相符 )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0、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 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 、与他人沟通,开展( 直接)和(独立 )的学习,发展个人的( 兴趣和爱好)。

11、知道(负责任 )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 习惯)和(责任 )意识。

1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

教学内容分为: (基础型 )和(拓展性 ),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精品文档满分: 100 分)姓名: 成绩:1、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 )的义务教育课程。

2、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 )为主。

3、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以及 劳动与技术教育)。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判断。

(20 分,每题4分)1、新的课程体系涵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对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计划,规划地方课程。

()对3、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试。

2019-2020年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试题(答案)

2019-2020年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2、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3、课程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分为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

4、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5、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7、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8、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9、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10、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1、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13、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4、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15、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16、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7、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全)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四、课程教学内容小学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2)学会绘制图形(3)学会给图形着色(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模块七 LOGO绘图(1)学会用LOGO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2)学会用LOGO音乐命令演奏乐曲(3)了解用控制命令操作机器人的方法(4)了解LOGO简单编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详细答案(2022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详细答案(2022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详细答案(2022版)一、选择题1、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A、直接的B、指导性的C、限制较死D、控制严格2.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的综合性基础课程。

A.传统文化B.信息技术应用C.数学运算D.科学本质3.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

A.知识B.素养C.活动D.科学4.()是在认识科学本质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A.科学观念B.科学思维C.探究实践D.态度责任5、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问题对实验数据有怀疑时:()A、凭感觉判断B、随意涂改C、重复实验,重获数据D、以上方法都不可行6、“科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表达与交流D、大胆想象7、“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A、不迷信权威B、尊重证据C、想知道、爱提问D、珍爱生命8、“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B、珍爱生命C、尊重证据D、选择探究的问题9、“认识科学探究”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A、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B、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C、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问题。

D、应用知识经验解释现象。

10、“思考与结论”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A、能倾听不同观点B、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C、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D、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二、填空题1、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逐步培养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2、学生是科学的学习主体,科学学习要以()为核心,科学课程内容要满足()和()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

3、()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4、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习的(),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与(),又是科学教育的()。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全)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四、课程教学内容小学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2)学会绘制图形(3)学会给图形着色(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模块七 LOGO绘图(1)学会用LOGO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2)学会用LOGO音乐命令演奏乐曲(3)了解用控制命令操作机器人的方法(4)了解LOGO简单编程。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全套试卷带答案(人教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全套试卷带答案(人教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全套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
简介
本文档包含了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的全套试卷和答案。

试卷按照人教版教材编写,共计800字以上内容。

目录
1.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本操作
2. 第二单元:网络安全
3. 第三单元:信息获取和利用
4. 第四单元:多媒体技术
5. 第五单元:计算机程序设计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本操作
1. 选择题:
- 问题1: 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计算(B)打字(C)听音乐
- 问题2: 操作计算机时应该使用哪种姿势?(A)直立坐姿(B)侧躺姿势(C)趴在桌子上
2. 填空题:
- 问题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____和____。

- 问题2: 我们使用____键进行复制和粘贴操作。

3. 答案:
- 问题1: A
- 问题2: A
- 问题1: CPU;显示器
- 问题2: Ctrl
第二单元:网络安全
1. 选择题:
- 问题1: 在网络上聊天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A)保护个人信息(B)随意发布地址(C)分享所有密码
2. 填空题:
- 问题1: 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____。

- 问题2: 在网络上遇到陌生人问个人信息时,应该____。

3. 答案:
- 问题1: A
- 问题2: C
- 问题1: 身份证号码;联系家长或老师
- 问题2: C
(文档内容继续,不再列举)。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试题和答案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试题和答案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根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开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根底。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开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历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表达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展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展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展学习开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容附后〕教学容分为根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根本模块是对学生的根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根本模块容的根底上,适中选取拓展模块的容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开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那么进展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应,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察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四、课程教学容小学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根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机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根本组成和作用〔3〕比拟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根本操作〔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根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学会使用根本的绘图工具;〔2〕学会绘制图形〔3〕学会给图形着色〔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根本操作〔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根本方法〔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了解有关网络的根本常识〔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1〕学会用LOGO根本绘图命令绘制根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2〕学会用LOGO音乐命令演奏乐曲〔3〕了解用控制命令操作机器人的方法〔4〕了解LOGO简单编程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局部答案一、填空。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试题(三)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试题(三)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试题(三)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1.2022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

A.课程重点B.课程理念C.课程实施D.课程方案2.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 )。

A.培根铸魂B.立德树人C.素质教育D.国家意志3.信息科技课程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

要引导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学顺应时代发展、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推进教与学方式改革,着力发展学生()。

A.全面发展B.实践能力C.创新能力D.核心素养4.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段目标中“在实际应用中,能按照操作流程使用数字设备,并能说出操作步骤。

”属于()方面的核心素养。

A.计算思维B.信息社会责任C.信息意识D.数字化学习与创新5.体现正确的学业质量观,明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与具体表现,注重对价值体验与践行、知识综合运用、( )等表现的考查,建立有序进阶、可测可评的学业质量标准。

A.问题解决B.知识运用C.拓展D.实践6.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为目标。

A.等级B.技能C.数字素养与技能D.分数7.循序渐进原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对于()尽快接触到学科前沿却成为障碍。

A.实践能力B.分析能力C.综合能力D.创新思维8.单元与期末评价是对学生阶段学习情况的总体评价,结合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 )发展水平。

A.阶段性B.全面性C.心理D.信息9.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为基本原则,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A.民族性B.阶段性C.普遍性D.整合性10.通过体验和认识身边的过程与控制,了解过程与控制可以抽象为包含输入、()和输出三个典型环节的系统。

2023年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部分答(共三套)(2022版标准)

2023年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部分答(共三套)(2022版标准)

小学科学(2022版)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

1.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认识(),树立(),崇尚(),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以()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3.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过程性评价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与学生的学习交融在一起的,包括课前、课中、课后针对学生的及所进行的评价活动。

5.过程性评价包括:(1)(2)(3)。

6.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让学生画或、观察等。

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及时调整,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

8.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

二、单项选择。

1.科学课程设置()个学科核心概念,是所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A 10 B18 C 13 D 112.在指导学生学习工程设计与物化这一核心概念时,可以采用以下()展示交流活动?A发布会B舞台表演C嘉年华D以上皆可3.关于评价建议中,非纸笔评价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

A科学探究能力B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C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D以上皆是4.2022版科学课标提出:应以()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A教师B学生C学困生D教师和学生5.2022版课标提出:应以()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A 探究实践B观察C项目研究D实验探究三、简答题。

1、科学课程理念是什么?2、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意义是什么?3、对于“工程设计与物化”这一学科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是什么?四、案例解析。

(共18分)一、仔细阅读下面的题目并回答问题:小佳将一株带根的君子兰放在盛有水的玻璃花盆中。

2022年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小字号

2022年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小字号

1.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2.信息科技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3.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4.义务教育科技课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5.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

6,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

7.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8.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9.义务教育信息基础课程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帮助全体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方法。

10.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

11.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

12.小学低年级注重生活体验,初中阶段深化原理认识,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13.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从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4.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挑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体现“科”与“技”并重。

15.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支持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16.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注重评价育人,强化素养立意。

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7.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坚持基本知识考核与实践应用考核相结合,综合运用纸笔测试、上机实践、作品创作等方法,全面考查学生学习状况。

18.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含答案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含答案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含答案E卷1.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答: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学业质量内涵。

答: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信息科技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在每个学段的学习结束后,对学生在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学业成就及表现特征进行的总体描述,是考试评价的主要依据,对教学活动.课程资源建设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命题原则有哪些?答:(1)坚持素养立意。

强化育人导向,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

试题设计应重视网络道德.科技伦理.信息安全等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考核。

(2)严格依标命题。

坚持教考一致,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制订命题框架,创设试题情境,确定任务难度,科学命制题目;注重情境材料.测试任务与课程内容密切关联,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3)创新试题形式。

推进试题形式改革,增加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试题,探索在线模拟情境.实践实验.虚拟仿真等类型试题的命制。

4. 计算思维。

答: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

5.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内涵。

答:(1)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6. 信息科技课程总目标?答:(1)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2、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3、课程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分为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

4、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5、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7、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8、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9、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10、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1、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13、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4、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15、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16、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7、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18、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19、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

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型)和(拓展性),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20、小学信息技术初步模块内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和(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21、小学用计算机作文模块内容安排有: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和(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22、小学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内容安排有: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和(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23、PowerPoint有五个视图,它们分别是:(幻灯片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备注页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

24、在制作电脑小报时,利用(文本框)更便于文字内容的定位。

25、人们通常把(CPU )叫做电脑的心脏。

26、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7、Excel中,若要计算某列数值的总和,可使用的统计函数为(SUM)。

二、简答题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熟悉学生学习和教学等相关软件的使用;教师学习能力强,能够接受新生事物,并对新生事物快速的做出响应;教师表达能力强,能够在课堂中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教师写作能力强,能够通过文字,记录、提炼教学经验;与学生、同事沟通能力强,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同他人进行实质的沟通;协作能力强,在信息化社会中,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大型任务。

3、如何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答: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吃饱吃好,早日成才。

4、简述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讲授,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

各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

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是什么?答:(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提出了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体现这一宗旨?答:在义务教育法中,指明学生在接受教育方面有“平等的权利”,信息技术课堂中,也要让全体学生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要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所以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体现出平等接受教育这一要求。

7、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特别注意贯彻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哪几个?答: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原则,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知识积累和智能发展相结合原则,高难度与量力性相统一原则,统一要求和个别发展相结合原则,教学内容的顺序编排要有灵活性。

8、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要求有哪几个方面?答:(1)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程(2)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3)要跟踪一个学科的发展(4)要虚心接纳别人的知识,特别是自己学生的知识。

9、简述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与原来小学计算机课程目标的区别?答:①由原来的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转变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②新课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课程目标体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的三维目标10、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来组织教学,请列举几种常用分组方法?答:同质分组、异质分组,按位置分组、按兴趣分组、随机分组等11、国庆节快到了,小李的单位请他制作一个宣传单位成就展的演示文稿。

领导审核时要求他:(1)将第15张幻灯片与第16张幻灯片的次序调换。

(2)将第18张幻灯片删除。

请你写出操作过程。

答:切换至“普通视图”状态,选中第16张幻灯片,然后按住鼠标不放,将第16张幻灯片拖到第15张幻灯片上,松开鼠标,即完成互换。

选中第18张幻灯片,单击Delete键,即可删除。

12、小王用Word 2000输入了下面的一段文字。

现在请你帮他完成排版:设置“行距”为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

请写出操作步骤。

答:按Ctrl+A 选中全文,将光标移至选中区域,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段落”,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行距为“固定值”;然后在“设置值”里填写20磅。

点击“确定”,设置完成。

13、简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主要方法。

答:(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2)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4、简述教学课件的特点。

答:(1)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习兴趣。

(2)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4)不存在万能课件。

15、在Word中制作5行5列的表格,再在第3列后新增加一列,第1行第2列拆分成两列,写出操作过程。

答:点击“表格”/“插入”,设置列数为5,行数为5,单击“确定”;选中第4列,点击右键,选择“插入列”;在第1行第2列单元格内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拆分单元格”,设置列数为2,行数为1,单击“确定”。

三、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案要点】(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3)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爱岗敬业,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中;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关心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为人师表,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将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钻研,不断进取。

2、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不能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提供支持,就会使学生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很高,但是网上的纷繁复杂使小学生无法控制自己,有很多学生出现“上瘾”现象,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学生在电脑面前抵制诱惑,控制自己吗?【答案要点】(一)加强心理疏导,创造学生人际沟通的条件。

(二)激发主观意识,促进自主戒瘾。

(三)家校联动,共建戒瘾网家长要适时监督,把握孩子在家上网或去网吧的质、量、度,孩子自制力差,综合判断能力较弱,父母要适时提醒,适当督促孩子上网有度,并郑重告诉孩子不要光顾色qing网站。

3、如何看待当前教育观的转变?它对信息技术教育有何影响?【答案要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注重教学生掌握书本的知识,绝大多数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的探究,所以这样的教育必将使我们的教育呆板,没有创造力,课程改革后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来学生脱离了老师依然可以发现新问题并通过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

先进的教育观念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获得成功和进步;而落后的教育观念则产生消极的教育行为,导致教育的失败,甚至害了我们的受教育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