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
从学习内容看:九年级化学新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编写的一本全新的教材。突出学生的探究,转变了教材的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是按照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思路,从客观到主观、从静止到运动、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在人类生活、生产过程对化学规律本质的认识及其应用,使学生体验到化学学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
5.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6.学生能运用所的化学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实施内容
课时安排
绪言 第一章
6课时左右
第二章走进化学实验
3课时左右
第三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8课时左右第四章物质的构成6课源自左右课程目

1.初步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3.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4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常见的化学问题。
应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在实验、制作、理论学习、社会调查等某方面有突出的发展。不能削长补短,以同一个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岳村镇第二初级中学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谭勇
适用年级
九年级
总课时
50课时左右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九年级化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理解和掌握基本化学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以及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原子和分子结构1. 原子理论及元素周期表a. 还原分析和合成反应b.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以及电子能级的理解和运用2. 化学键和化合物a.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及性质b. 分子式和离子式的书写和理解c. 化学键选择性讲解及相关的应用3.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a. 熟悉质量百分比、摩尔百分比以及摩尔计算b. 具体质量的含义和计算二、化学反应和方程式1.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a. 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关系b.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常用判据2. 酸碱反应和盐的生成a.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b. 酸碱滴定过程和计算3. 氧化还原反应a.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b. 原子和离子的氧化还原数的计算方法三、物质及其性质1. 稳定性和放射性a. 化学反应的稳定性和反应条件b. 知识与近年来核能开发和核事故有关问题的探讨2. 酸碱性和pH值a. 酸碱性的判断和特性b. pH值的计算和应用3. 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a. 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b. 金属与非金属的离子化趋势和反应四、燃烧和氧化1. 燃烧反应和热能变化a. 燃烧的定义和类型b. 燃烧反应的热能变化及应用2. 碳的氧化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a. 碳的氧化反应及其环境和工业应用b.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性和分类3. 生物活性物质和化学反应a. 医药和生物科学中的化学反应b. 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前景五、化学实验1. 实验操作和安全性a. 实验室基本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b. 安全操作和废弃物的处理2. 基本实验技巧和数据处理a. 称量、稀释和加热等基本实验技巧b. 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方法和原则3. 实验报告和结果分析a. 实验报告的结构和要求b. 结果的记录、分析和讨论总结: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旨在为学生提供基础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程纲要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程纲要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程纲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彭海清一、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总目标做出如下描述。

1、了解化学的定义及学科特点2、熟记常用化学用语,熟记常见元素符号、物质化学式,化合价,化学反应方程式;熟记基本概念,理解物质构成、质量守恒等基础理论3、掌握氧气、水、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4、掌握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初步形成化学学科思想5、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6、熟练运用守恒思想解题7、初步运用辩证思维方式8、认识化学与生活、国家、环境的关系,提高对社会的责任感9、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二、课程内容:项目课时绪言1课时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6课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7课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妙6课时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5课时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课时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5课时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4课时三、课程实施建议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班班通系统、实物投影仪,通过直体验的方式,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运用“导学法”,引导学生完成自学、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检测达标等环节,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解的针对性、时效性;该讲则讲,尽量少讲。

尝试组建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课题。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难度有铺垫有梯度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落实纲要。

实验教学关注操作规范、现象、用量、描述、对比、归纳、总结等。

尝试“思维导图”的绘制,开发右脑功能,用形象记忆、情绪记忆提高学生记忆化学知识点的效率。

通过元素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形成学生发散思维及收敛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品质。

尝试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小组的亲和力、信任度和学习动力。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小组课堂展示从视、听、触、思维、记忆各个层面对每个学生形成较大的冲击,力争比老师讲得更精彩。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的第一个学期。

本课程将为学生介绍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变化、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变化、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的类型等。

2、学会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

4、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物质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类型及性质2、物质的分类及转化3、物质的量及其单位4、溶液的组成及性质第二章:元素和化合物1、元素的分类及性质2、化合物的分类及性质3、酸碱盐的性质及应用4、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三章:化学反应的类型1、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判断方法3、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特点及实例4、置换反应的特点及实例5、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实例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原因分析7、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实验测定8、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移动原理9、电离平衡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分析10、水解反应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分析1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分析12、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特点及实例13、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反应特点及实例14、有机化学中的加成反应特点及实例15、有机化学中的酯化反应特点及实例16、有机化学中的聚合反应特点及实例第四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7、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及事故处理方法18、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9、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方法4.实验报告的写作技巧与实例分析第五章:生活中的化学应用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2.环境与化学污染问题3.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作用4.材料科学中的化学应用5.食品科学中的化学应用四、课程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价2.平时作业评价3.期中考试评价4.期末考试评价五、教学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技能。

九年级上化学提纲

九年级上化学提纲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提纲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1物质的分类1.1.1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1.1.2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1.2物质的性质1.2.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1.2.2物质的观察与判断1.2.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第二章:常见物质及其变化2.1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2.1.1常见金属元素及其特点2.1.2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2.2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2.2.1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特点2.2.2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2.3酸和碱的性质和应用2.3.1酸和碱的定义及常见性质2.3.2酸碱反应和其中的离子方程式2.4常见气体的性质和应用2.4.1常见气体的特点和制取方法2.4.2气体的扩散和溶解性质第三章:化学方程式3.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3.1.1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定义3.1.2方程式中的符号和说明3.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3.2.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量之间的关系3.2.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2.3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第四章:水和溶液4.1水的性质4.1.1水的结构和特点4.1.2水的溶解性和晶体水合物4.2溶液的概念和性质4.2.1溶液的定义和组成4.2.2溶解度和饱和度的关系4.3pH和pOH的概念4.3.1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应用4.3.2pH和pOH的计算和物质酸碱性判断第五章:化学实验5.1常见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5.1.1常规实验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5.1.2化学方程式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分析5.2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5.2.1酸碱中和和酸的强弱测定实验5.2.2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及其应用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6.1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6.1.1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概念6.2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6.2.1大气污染和水处理的方法6.2.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是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的初步提纲,涵盖了基础的物质性质、常见物质及其变化、化学方程式、水和溶液、化学实验,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九年级上册化学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提纲

下面是一份九年级上册化学的提纲,内容涵盖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概念。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状态和相变2.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3.化合物的性质三、化学反应基本概念1.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式2.反应类型和平衡反应3.化学反应速率和能量变化四、溶液和酸碱1.溶解度和饱和溶液2.浓度和稀释3.常见酸和碱的性质与鉴别五、金属与非金属1.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2.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3.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能的转化和储存2.燃烧和酸碱中和的能量变化3.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七、空气中的氧气1.空气中的气体成分2.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和应用八、电解和电池1.电解和电解质的作用2.常见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九、碳的化合物1.化学键和共价键2.碳的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3.常见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十、化学燃烧和化学能1.化学燃烧的过程和特点2.化学能与化学燃烧的关系3.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一、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和反应量1.质量守恒定律和反应质量计算2.摩尔和物质的量3.反应的热量和反应热十二、合成与分解反应1.合成反应的条件和特点2.分解反应的条件和特点3.合成与分解反应的应用十三、酸碱中和和盐的形成1.酸碱中和的常见反应和应用2.盐的定义和性质3.盐的合成和应用十四、指标溶液和氧化还原反应1.指标溶液的原理和用途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鉴别和应用这份提纲是根据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的内容整理而成,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反应基本概念、溶液和酸碱、金属与非金属、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空气中的氧气、电解和电池、碳的化合物、化学燃烧和化学能、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和反应量、合成与分解反应、酸碱中和和盐的形成、指标溶液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进行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进行相关实验和应用。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
(二)学习方式
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三)实施对策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在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通过学校教研组听评课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打分评析。
2、通过学生的评教活动评定教师的教学行为。
3、依据学生成绩评估教师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教育。








实施内容
课时安排
走进化学世界
8课时左右
我们周围的空气
9课时左右
自然界的水
7课时左右
物质构成的奥秘
11课时左右
化学方程式
11课时左右
碳和碳的氧化物
9课时左右
燃料及其利用
5课时左右
(一)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
4.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4.通过对化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使学生能够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性。
2.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推理、探究等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四)课堂练习
在小组讨论之后,我会安排一些课堂练习,以便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练习题目将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以及简单的化学计量计算。我会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反馈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新学的知识。
(五)总结归纳
课程的最后,我会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首先,我会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练习体会。然后,我会系统地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反应在实际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最后,我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通过一个生活化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生锈的铁钉,并提出问题:“为什么铁钉会生锈?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防止铁钉生锈?”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够激发他们探究化学原理的欲望。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今天的课程内容——化学反应及其类型——做好铺垫。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精简版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精简版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设计教师:王建锋授课课时:40课时左右授课对象:郑东新区94中毕业班学生课程目标1.通过分析、类比、归纳、实验等方法,总结身边常见物质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举例说出大气、水污染来源及危害,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初步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通过实验与记忆、精练与纠错、归纳与概括,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取与用途的学习线索,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

4.通过实验、调查、观察、讨论等方法,提高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教育意义。

课程内容与实施1.学习活动2.课程资源(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对教材进行校本的二度开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速。

(2)实验室: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发实用教具,以提高实验和探究性教学的效率。

(3)学案:根据校情、学情编制导学案。

(4)网络: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视频、图片、文字信息等。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网(5)试卷:根据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编制单元测验。

(6)期刊:学校图书馆征订期刊,《中学化学教与学》、《试题与研究》等。

(7)自制:根据需要本教研组制作的图片,录像,实物模型等。

3.教/学策略(1)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班班通,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2)学案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

(3)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学生生成、探究、交流问题。

(4)引导探究,在实验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引导探究和自主探究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教学大纲

九年级化学教学大纲

九年级化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实验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应用-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 溶液与离子反应-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酸碱中和反应和滴定法- 离子间的化学反应3. 燃烧与氧化还原反应- 燃烧反应的基本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电池反应和腐蚀4. 酸碱中和反应与盐类的应用- 酸碱反应的理论和实验- 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盐的性质和应用5. 化学能和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能的基本概念和变化-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实验测定- 动态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结合学生讨论- 教师通过讲解引入新知识,学生通过讨论提问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2. 实验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图片和实物展示- 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材料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来评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 学生根据实验活动撰写实验报告,教师通过评价实验报告来评估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考试评价- 定期进行化学知识的书面考试,以评估学生对各个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教辅材料2. 图片和实物展示材料3. 化学实验室设备和试剂六、教学安排本教学大纲按照九年级学年的学习周期进行安排,具体的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七、教学参考标准本教学大纲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化学教学标准和教材,以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级水平相适应,并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应用。

八、教学反馈和改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反馈,教师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不断优化化学教学效果。

九年级化学教学大纲

九年级化学教学大纲

九年级化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学科。

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本大纲旨在为九年级化学教学提供指导,促进学生在化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 了解化学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等。

- 掌握常见元素的性质、周期性规律以及元素的分类与命名法。

- 理解和掌握常见离子的成因和命名规则。

- 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思维与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并进行结果分析。

- 培养学生提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进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 强调科学实验的安全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的认识。

三、课程设置本大纲涵盖九年级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内容,共划分为十个单元。

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物质的性质: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的常见性质和变化2. 元素的分类和周期性- 元素的分类:金属、非金属和过渡金属-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 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上的周期和族3. 元素的命名和周期表应用- 元素的命名法和化学符号- 二价和三价阳离子的命名规则- 通过周期表解读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性质4. 离子的成因和离子反应-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成因- 强酸、强碱和盐的离子组成- 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5.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 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应用6. 酸碱中和反应- 酸和碱的性质和定义-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 酸碱指示剂和pH值的概念7.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的性质和常见金属的应用- 金属的反应性和金属离子的成因- 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特征8. 化学能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应用燃烧反应计算能量变化- 蓄能与能量转化的应用9. 碳的化学- 碳的特殊性质和构成有机化合物- 碳的同素异形体和碳的同分异构体- 碳的共价键和碳的氧化反应10. 聚合物和生活中的化学- 聚合物的概念和类型- 塑料和纤维素的制备与应用- 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和实际应用四、教学方法与评价1.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

九年级上册化学部编版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部编版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部编版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1. 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针对九年级学生设计的,采用部编版教材,主要教授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 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3. 教学内容3.1 教学重点- 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

- 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 一些复杂化学反应的解释和理解。

4. 教学策略与方法4.1 教学策略-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4.2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 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验技能。

- 期末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我对九年级上册化学部编版课程纲要分享课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大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大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原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基本概念1.1 化学与物质1.2 原子、分子及其化学式1.3 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1.4 常见物质的组成及混合物的分离1.5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2. 元素与化合物2.1 元素的性质及其分类2.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2.3 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分类2.4 化学键的形成和化合物的命名3.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3.1 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分析3.2 元素周期表周围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3.3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趋势3.4 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化学键的性质4. 化学反应4.1 化学反应的条件和速率4.2 化学平衡4.3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5. 新材料与绿色环保5.1 新型材料及其应用5.2 能源与环境保护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结合实验教学,提倡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物展示引发学生的兴趣。

3. 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考试和测试:通过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实验报告: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态度等,综合评估学生素养的培养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图片、动画等。

3. 实验器材:提供适合该教学大纲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六、教学时数分配1. 化学的基本概念:12课时2. 元素与化合物:12课时3.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4课时4. 化学反应:20课时5. 新材料与绿色环保:6课时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化学的基本概念、元素与化合物、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纲要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化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初中九年级课时:54设计者:一、背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对课程的认识,体现了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的文化观和课程的设计观等诸多方面。

国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理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差异性”、“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本册教材内容涉及课程内容的5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身边的化学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物质构成的奥秘”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必须研究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入化学课堂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很多有关化学的知识,对于化学已经不再陌生。

但学生所知道的只是零碎的、表面化的的化学常识,系统地认识化学是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任务。

九年级的学生在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方面已具备了学习化学的条件,且该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很多化学问题充满了好奇,渴望了解更深的化学知识。

所有这些,都为学好化学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目标1通过观察与探究,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体会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实验、讨论、观察、想象,知道化学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手实验,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能独立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如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讲解、模仿、练习,能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初步形成化学计算能力,体会定量计算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九上化学课程纲要

九上化学课程纲要
2、进行一次计算能力的检测。应主要考察学生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及应用。
3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略)
3、我们周围的空气:能说出空气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的体积分数;会描述出氧气的性质,能判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会说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操作步骤、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说出工业制氧气和实验室制氧气方法的区别
4、自然界的水:能说出水的组成,会区分软水和硬水;能从微观角度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会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正确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信息交流。
3、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4、收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活动报告化学小论文。
5、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画图平均错误率在15%以内,综合应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30%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6、碳和碳的氧化物:通过实学习。
7、燃料及其利用:通过演示实验对燃烧条件的探究进行学习,并由此总结出灭火的方法和原理;通过阅读本单元内容,进行学习常见的化石燃料以及一些清洁能源。





(一)学生物理学习过程的评价
1、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
5、物质构成的奥秘:会说出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会正确写出常见元素符号,能叙述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正确书写化学式,并能叙述出化学式的意义;能说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做相关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
郑州市66中陈俊枝
一、教材分析:
九年级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

本教材特别注重以探究学习为主线,精心设计主题内容呈现,实施功能性栏目的内在组合,促进知识迁移和运用。

其显著特点是功能栏目普遍加强,围绕章的课题设有:章导学、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活动与探究、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交流与讨论、你已经知道什么、整理与归纳、本章作业及某些隐性栏目如科学方法介绍、实验安全操作规则、化学史实等。

这些特定功能性栏目根据相关主题或课题内容,灵活运用,优化组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推进自主性、合作性、体验性、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体现了人的建构性学习方式与真实的本质、知识的本质、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以及科学的本质的联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刚开始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争取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本期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重,九年级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
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二周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单元测试、空气。

第三周:氧气、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四周: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

第五周:十一长假
第六周:元素、单元测试、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
第七周:水的组成、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八周: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九周: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周: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一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金刚石。

第十二周:石墨和C6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三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单元测试。

第十五周: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十六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单元测试。

第十七周:期末复习。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