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美——以《锦瑟》为例浅析李商隐诗中的美

合集下载

浅谈《锦瑟》_优秀作文800字

浅谈《锦瑟》_优秀作文800字

浅谈《锦瑟》_优秀作文800字《锦瑟》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抒发心情的长篇古诗,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锦瑟》以它清丽的文笔、深远的哲理、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读者。

下面我来谈谈我对《锦瑟》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个人觉得《锦瑟》的诗意描述和这首诗所传达的思想非常有趣和深刻。

一方面,诗人通过琴声来展现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

这样一种写法不仅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也通过琴声的形象象征,使作品的意蕴更加深刻、丰富。

另一方面,诗人用“弦”、“调”、“声”等词语来形容琴声,更是在诗歌意义上赋予了琴声一种深远意义,使诗歌情感升华。

其次,我认为诗人借琴声来描绘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是一种非常深刻、具有启示性的表现方式。

这种表现方法不但达到了引人思索的效果,也鲜明地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究和思考。

通过诗人对琴声的表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五味杂陈、欢愉与忧愁的交织。

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在探究和思考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对人生真谛、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不断把握和深入探求。

再次,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锦瑟》的诗句具有非常鲜明的象征意义和深远的哲理底蕴。

一方面,诗中的“银瑟”和“素弦”等词语,为整个作品赋予了超凡的风格和意境,赋予了莫名奇异的魅力。

另一方面,诗中描绘的琴声和心情交融的情形,具有象征意义,启示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幸福与忧悲、欢愉和灰暗等多种情况的人生态度。

总之,《锦瑟》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不仅表现出了诗人对琴声美的描绘,也反映出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探究。

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体悟,同时也可以从中领悟到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价值的探求。

锦瑟李商隐深度解析

锦瑟李商隐深度解析

李商隐《锦瑟》的意境的分析《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李商隐《锦瑟》的意境的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锦瑟》是李商隐在人生晚年的诗作,是诗人坎坷经历的产物。

《文心雕龙·事类》中“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说明用典的目的是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来例证现在。

此外,典故还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从而增加词句的形象性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

晚唐诗人李商隐是用典的名家,他常常借用众多典故抒发自己的情感,但他对典故的使用不是单纯的借用,而是根据原意,加上独特的眼光,赋予典故新的含义,创造出一种新的意境,从而在新的意境中渲染情感,抒发内心。

李商隐的《锦瑟》是用典方面的典范,王士祯对此有“獺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之叹,说明了其典故之多,但李商隐对原典可谓是“遗神取貌”。

一、“锦瑟五十弦”的悲哀《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一种瑟竟然有五十根弦,比任何一种乐器都繁复,所以它表达出的感情是悲哀至极的。

但李商隐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他加上了“无端”二字,使本来就悲哀的氛围又增添了一种想要了解而不得的无奈感,在情感推敲上可谓更上一层楼。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就使诗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可见李商隐在运用典故时并不是单纯的借用,而是经过一番精力改造的。

二、“庄周梦蝶”的迷惘颔联中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说的是庄周有天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然忘了自己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却不知蝴蝶已经去向何方了。

“庄生”“梦”此三字在《庄子》中本来就有,但李商隐加了“晓”和“迷”二字,此句的感觉完全被改变了。

李商隐《锦瑟》的美学意蕴

李商隐《锦瑟》的美学意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
虽然这首诗的中心难以定论,但是它的美学意蕴是确实存在的。

细品此诗,我们就会发现它蕴含的美学意义,即朦胧美,悲剧美,缺憾美。

一、朦胧美
朦胧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意境,当然也是一种美。

品读李商隐的《锦瑟》我们就会发现该诗的朦胧美。

这首诗的每一联都给我们描绘了一种朦胧的情境。

首联两句,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绪乱,惆怅难言。

千重往事,九曲情肠,形成了诗的多层次朦胧的内蕴。

颔联由庄周梦蝶,写到杜宇化为鸟。

庄周在虚渺的梦境中,忽而“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忽而又醒来,“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乎,蝴蝶之梦周欤?”这是朦胧的梦境。

杜宇号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每年暮春三月啼鸣求偶,口中流血,声哀情苦。

这里写的是空灵虚幻的人魂化鸟。

诗人写梦迷,写冤禽,所要表达的,仍然是朦胧的内心世界的悲戚与怨愤。

颈联以“泪”、“暖”为诗眼,写了明珠和美玉。

月为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中――形成了一个月、珠、泪三者难解的朦胧妙境。

下一句写的则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的朦胧景象。

纵观全联,写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异,而怅恨则一。

朦胧的自然景象所体现出的,是朦胧的感情世界。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摘要】《锦瑟》是李商隐的一首诗歌作品,通过运用比喻、对比、象征、意象和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法,展现出了诗人对爱情的思念和痛苦。

比喻手法使诗歌中的琴弦比喻为人的感情,对比手法则对照了琴弦的美丽和脆弱,象征手法则将琴弦与人心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意象手法通过描绘琴弦的形态和声音传达了诗人的心情,而音乐手法则为诗歌增添了动听的音乐感。

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感慨和追求,使诗歌富有情感与音乐美感,展现出了深刻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李商隐, 《锦瑟》, 艺术手法, 比喻手法, 对比手法, 象征手法, 意象手法, 音乐手法, 文学作品, 引言, 正文, 结论, 背景, 重要性.1. 引言1.1 介绍李商隐《锦瑟》的背景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细腻、含蓄而著称。

《锦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离别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追求和失落。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对比、象征、意象和音乐等手法,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着读者,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锦瑟》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感受他那种深沉、含蓄的内心世界。

1.2 阐述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文学作品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传播文化、表达情感的载体。

文学作品可以带领读者探索人性的深层次,反映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李商隐的《锦瑟》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通过深邃的意象和精妙的艺术手法,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沉重,引发人们对爱情和生命的反思。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赏析,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艺术性和审美享受,更在于它对人类情感、思想的影响与启迪,成为人们心灵的一种精神食粮,滋养着人们内心的丰富与深度。

从《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

从《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

从《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李商隐的《锦瑟》属于咏怀诗,李商隐借瑟咏怀,抒发了自伤身世的感慨。

一从题目上看,《锦瑟》只取首联头两个字为题,应属无题诗一类。

无题诗中有一部分是以描写爱情为主题的艳诗,另一部分则是有寄托意义的朦胧性抒情诗。

如《无题》(何处哀筝随管急)一篇,即借贫寒女子无媒难嫁,自伤迟暮,抒写政治上失意的苦闷。

《锦瑟》当属无题诗中后者,此类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在内容的把握上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锦瑟》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时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结合写作的背景和张中行先生的注释,我们可以对《锦瑟》的内容作如下的诠释:“轻抚锦瑟,往事涌上心头,似乎一弦一柱都在追忆思索着已逝的美好华年。

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往事,简直一言难收。

曾经也有过梦想,就像庄子在拂晓时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也害过相思,就像杜宇把自己心中的幽怨寄托在杜鹃的哀鸣之中。

可如今,梦已破灭,情亦难终。

残留于我们的,只是一生的迷惘、无谓的追求,像晴日照耀下的蓝田宝玉,可望而不可及。

回想起来,旧情着实难忘,只是一切都不复存在,恍若隔世,如水东流。

”和中唐诗人相比,晚唐诗人无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有的只是理想无法实现的慨叹和雄才无法施展的感伤。

李商隐以瑟起兴,通过对流失年华的回忆,叙述自己理想完全变成虚幻,表达了他不能实现理想的遗恨和忧国伤时的感情。

和其他几位诗人相比,他不像白居易那样,借琵琶女之口抒发自己的心中之苦,不像李贺那样,运用一些神秘的虚幻的意象表现出自己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构思,也不像韩愈那样,用多种意象和陡健的笔锋来感染读者。

李商隐只在隐隐的瑟声中,将读者带回过去,让读者感受他的经历,用他那微妙的笔触、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去撩拨读者心中那根同情之弦。

以上是对《锦瑟》内容的粗略分析。

从《锦瑟》看开去,李商隐的无题诗还包括以描写爱情为主的艳情诗。

李商隐《锦瑟》赏析

李商隐《锦瑟》赏析

李商隐《锦瑟》赏析李商隐《锦瑟》赏析导语:《锦瑟》是唐代词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李商隐《锦瑟》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李商隐《锦瑟》赏析篇1锦瑟唐代: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喻指词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暗指词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注释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李商隐妻子故去,所以二十五根弦断后变为五十弦。

“思”字变读去声(sì),律诗中不许有一连三个平声的出现。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以《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

以《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

以《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以《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李商隐《锦瑟》主题是什么呢?主要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于李商隐《锦瑟》一诗,清代杜诏、杜庭珠《唐诗叩弹集》评语:诗以锦瑟起兴,“无端”二字便有自讶自怜之意,此锦瑟之弦遂五十耶?瑟之柱如其弦,而人之年已历历如其柱矣,即孔北海所谓五十之年忽忽至也。

庄生梦醒,化蝶无踪,望帝不归,啼鹃长托,以比华年之难再也。

感激而明珠欲泪,绸缪而暖玉生烟,华年之情尔尔。

不但今日追忆无从,而在当日已成虚负,故曰“惘然”。

持自伤说的何焯也认为“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

”史载,李商隐为没落贵族后裔,父早亡,幼时“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

少有文名,十七岁即被“牛僧孺派”重要成员令狐楚引为幕僚。

二十五岁中进士,次年入“李德裕派”王茂元幕中为书记,并娶其女儿为妻,从此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进退失据,痛苦不堪。

后来牛党得势,令狐楚之子令狐绹作相,李商隐屡启陈情,令狐绹均置之不理。

备受压抑的李商隐只能漂泊四方、依人作幕,年仅45岁便郁郁而终。

《锦瑟》实际上是李商隐一生遭遇踪迹的概括。

诗歌的首联是内容的总起,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

五十弦,《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

首联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颔联与颈联是诗人一生的写照,是全诗的核心,而理解这个核心的关键又是对四个典故的解读。

如果我们打乱一下四个典故的顺序,会发现其间贯穿着一条线索,那是诗人一生之坎坷路:胸怀大志-力显才华-怀才不遇-郁郁寡欢。

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也可喻指年轻时的梦想,理想。

李商隐诗《锦瑟》赏析

李商隐诗《锦瑟》赏析

李商隐诗《锦瑟》赏析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李商隐诗《锦瑟》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锦瑟唐代:是说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及注释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本句诗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本句诗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注释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是说《周礼·乐器图》:是说“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是说“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是说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李商隐妻子故去,所以二十五根弦断后变为五十弦。

“思”字变读去声(sì),律诗中不许有一连三个平声的出现。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是说《庄子·齐物论》:是说“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李商隐《锦瑟》浅谈朦胧美

李商隐《锦瑟》浅谈朦胧美

朦胧美,几乎是所有艺术的审美形式之一,不论绘画,书法,音乐,交往,都普遍存有着。

画家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哲学家说:距离产生美,诗人说,诗贵在浑涵委婉,书法家说,书贵气韵神采,音乐家说,音乐贵在飘逸空灵,这些都是不同领域里对朦胧美的提法。

烟雨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钟声里的江南”“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以及拂晓时的莺歌燕舞,午夜里的万家灯火,正是由于它的朦胧,让多少人柔肠百转,神驰梦饶,又让多少人彩笔绘秃,丹青洒尽……烟波浩淼,雾气缭绕黄山,由于有制造朦胧的云海,吸引了古今中外多少骚人墨客,为她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篇,赢得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称。

贺敬之的一首《桂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用云,雾,神,梦,水洋溢朦胧韵味的诗句,给本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又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遐想联翩,荡气回肠。

让多少人为睹风采,倾尽钱囊。

我们看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毛驴,韩美林的猴子,与真实的物品相差甚远,但却打动了千百万人的心。

在他们的笔下,太阳不是圆的,桌子脚不是直的,字是歪斜的,线条是扭曲的,但没有人指责他们,由于艺术领域里没有“精确”这个词汇。

朦胧诗人的开山鼻祖李商隐,写下了多少令人如痴如醉的诗篇;“风波不信菱枝落,月露谁叫桂枝香”。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震撼过多少读者的心,但如我们却难以判断=定,他究竟是倾诉对情人的离愁,还是发泄不得志的牢骚。

也难以对每句话作出较准确的解释。

小时侯看读欧阳修的词,读到《生查子》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句,总想不通,为什么约会要在黄昏后,恋爱时,终于明白了,原来,黄昏后,不但有清风徐徐,而且月光里的人和物,都分外动人。

尽管是月色,也是明月不如淡月好,月光没有星光好,我们看咏情高手李后主的词,许多思念情人的篇章里,都是月色朦胧的,星光暗淡的:“朦胧澹月云来去”“烛明香暗画楼深”“花明月黯笼轻雾”“樱花落尽阶前月”有一次,在戏院里看京戏,旁边一位老先生,半闭着眼睛,手轻轻的跟着音乐的节拍上下挥着,那种欲醉欲痴的样子,扎实可爱,初想,他既然来看戏,为什么不看呢,既而明白了,原来他是有意识的制造朦胧。

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

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

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诗中描绘了一个少年英俊、才华横溢,却因为悲痛而自缢的形象。

诗歌风情典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爱情、和人性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从诗歌的语言艺术和情感内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语言艺术方面1.1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既增强了艺术效果,也突显了诗意。

首先,李商隐使用了比喻。

例如,“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万树梨花”来比喻美好的春天;“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他把月光比喻为笼罩着冷水、沙滩的烟雾,以形象生动的手法表现寒冷的夜晚。

此外,“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形容少年容貌破好,使用了形象而生动的表达方式。

“红酥手,黄藤酒,想死就已成灰烬”中“红酥手”比喻少年脸蛋红嫩秀美、五官端正均匀,而“黄藤酒”则寓意少年爱情甜美且短暂,所以他想死也已经没有留恋。

其次,诗人用了对偶和排比的手法。

如“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些对偶和排比不仅构成了诗歌的美感,还点明了所表达的情感。

再次,诗人在《锦瑟》中采用了人物形象比拟和象征。

例如,“绿树杳杳,别离晚凉”中的“别离晚凉”,通过绿树的暗淡和抽象的别离与昏暮凉爽的联想,意味着少年离别的悲凉和孤独。

诗歌故事中少年是被心爱的姑娘所伤而自杀,诗歌中少年代表了一个爱情中征程远离另一人的人,道德和情感都愈发地黯淡且混杂。

人物形象比拟和象征的采用,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1.2 结构组合《锦瑟》的结构和组合是它成功的关键之一。

首先,诗歌采用七律的形式,每个句子以七个字为一个单位,行韵平仄平仄平平仄。

这种结构感带来了一种诗意的流动感,增加了读者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其次,诗歌通过几种重复手法不断强化了情感内涵。

如开头的“锦瑟无端五十弦”,结尾的“悲死了谁”,以及服饰的互相呼应(红酥手和黄藤酒)。

其中“锦瑟无端五十弦”标志着诗歌核心:无常和宿命。

无论是人性还是非人性的事件,都拥有去正印和繁荣的朝向,以此反射诗人认可生命与爱情中途所发生的不完美。

李商隐《锦瑟》一诗朦胧美的表现

李商隐《锦瑟》一诗朦胧美的表现

李商隐《锦瑟》一诗朦胧美的表现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商隐的“无题诗”所描绘的画面唯美、感情真挚、逻辑跳跃、意蕴含蓄,为其增添了许多朦胧之美、悲怆之美、生命之美。

随着唐王朝的日渐衰弱,唐代诗歌的风格也由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时所表现的开阔胸怀、恢宏气度、积极进取的精神走向了由李商隐所建立的深婉精丽、富于感伤、带有象征暗示色彩的诗歌演变与发展。

在人们看来,李商隐“无题诗”的总体基调是“浓厚的感伤”,“凄艳而不轻佻”,“浓烈而凄清”。

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将李诗的基调概括为“凄艳浑融”,认为“他把感伤的情绪注入朦胧瑰丽的诗境,融多方面感触于沉博绝丽之中,形成凄艳之美”,“并能以艳丽通于浑融,使诗歌在艺术上有博大的气象和完整性”。

在意境方面,则是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朦胧美。

“它们要表现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情绪;不是一幅时间、地点清晰可考的画面,而只是一种空灵缥缈但是可以把握的意境……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具有可以意会、较难言传的特点。

”这也是从唐向宋蔓延的一种过渡情感,不同于豪放、张扬的“盛唐之音”,而是寻求一种含蓄蕴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趣”。

作为“无题诗”之一的《锦瑟》也具有以上特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复义理论构建起一幅幅缥缈、朦胧的美丽画卷,书写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世事沧桑,感伤之余又产生无尽的共鸣,朦胧之间又给人余味不尽美的体验。

复义理论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理论之一。

新批评的代表人物瑞恰慈将语义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文学语言的分析,他强调对文本进行细读式的解读,从文本的意思、情感、语调、用意入手,结合语境分析来把握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意义,最终达到与作者情感经验进行有效交流的目的。

燕卜逊在《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对“复义” 所做的定义是“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映”。

他认为在古典诗歌中,复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为中国所有的字词都是具有多重意义的整体,复义理论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美学原理:以李商隐《锦瑟》看美

美学原理:以李商隐《锦瑟》看美

以审美角度评李商隐《锦瑟》之朦胧美学院:文学院班级:中师151 姓名:王颖虹学号:1501021049 成绩:笔者作为一名中文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有幸听了一学期李老师美学原理课程后,对于此考察作业,以审美角度评自己喜欢的作品,理所当然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文学作品,李商隐的《锦瑟》。

学生才疏学浅,论资历才能远不如前者,然此文乃学生精心之作,鄙薄之处请老师不吝指教!下面附上《锦瑟》一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先,学生认为,美之一字何其朦胧。

世说朦胧美,是意指不张扬、不咄咄逼人,空谷幽兰般,静谧美好,让人看来舒服之美(学生自己的看法)。

美人分很多种,艳光四射者是为美人,小家碧玉者是为美人,精致如玉者也是为美人。

然,依己之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美得不刺人者才为美人,换言之,朦胧美的美人。

是以,以学生的眼光,古往今来的诗,最美者为李商隐之《锦瑟》也。

其次,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锦瑟之朦胧美与作者李商隐之生平遭遇大有干系。

学生在这里对此稍作解释。

李商隐因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虽然一生不懈探索追求,可前途依然渺茫,这使得他的性格始终抑郁沉重。

他有感于自身,有感于世事,心中徘徊,转辗反侧,有难言之隐;他欲说还休,委婉其情,曲折其意,隐晦其事。

遂他的诗风表现在《锦瑟》中便有种独特的风味。

李商隐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

可以说,意境的朦胧,正是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个性,朦胧是模糊,就像雾中花,水中月一样,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虚无缥渺的独特的美感。

然这种独特的朦胧美却也不是李商隐之独创。

早在他一千多年前出现的《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构成的一片苍茫迷离的境界,那位若隐若现,可望不可及的“伊人”形象,以及早他六百多年的曹植笔下那位若远若近,似有似无的洛水女神,都富于朦胧美。

唐诗的美——以《锦瑟》为例浅析李商隐诗中的美

唐诗的美——以《锦瑟》为例浅析李商隐诗中的美

唐诗的美——以《锦瑟》为例浅析李商隐诗中的美高一9 余瑞麒【关键词】:唯美主义锦瑟意象并置言尽而意不尽【内容摘要】:从“庄生……”一句一直到“蓝田……”一句,两句之间对仗工整巧妙。

“沧海”对“蓝田”,既是地名,“沧”指暗绿色又可以对上“蓝”,“海”对“田”,海对山。

两句之中,一山一水,一明一暗,一阴一阳,一珠一玉,处处都是工整的对偶,让人读起来不仅啧啧称奇。

除却形式美,这几句中透露的意境美也是令人感叹的。

浩淼的沧海上高悬一轮明亮的月,晶莹的珍珠仿佛流淌的眼泪;玉之气淡淡地萦绕在蓝田上空,和着温暖的阳光,愈加温润。

远望时依稀似有,近观时茫然却无,写景写境之妙,全在远近这数步之间了,全在这似有似无之间了。

这,就是李商隐诗中最标志性的美,也是唐诗中最标志性的美。

在源远流长的我国古典诗歌长河中,唐诗以其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美的情趣,美的音律,美的色彩,使古往今来无数的读者为之沉醉、情随梦迁。

而唐诗的美,却又是最扑朔迷离,难以演说的。

李商隐是唐诗之美最有力的代表者之一,他的诗歌善于文采,充分地代表了唐诗的绮丽。

在此,我想以李商隐和他的一篇《锦瑟》为例,浅析诗中的美。

一、李商隐与其诗(一)生平: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

开成年间考中进士,历任县尉、秘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等低级职务。

一生都受党争影响,饱受排挤,政治上落寞失意。

诗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

(二)其诗特点李商隐是唐代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句中处处用典,若非饱览诗书的人,很难看懂。

李商隐的诗句,既有杜甫浩瀚千古般喟然叹史,又有李贺精雕细琢般深情缠绵,这些便一齐构成了李商隐诗的特点:沉郁顿挫、华丽浓艳,有时有些缥缈的幻想,有时有融入些绮丽的辞藻。

更令人赞叹的,是他用典的能力。

他可以运用各种典故,隐晦地表达对当时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的一些想法和态度。

李商隐的诗中,写作手法也很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诗歌写作所涉及到的各种象征、赋比兴的手法,使每句诗既有用典带来的历史的沉重感,又有读起来的美感与意境,让人能感受到最细微的感情。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摘要】李商隐的诗作《锦瑟》描绘了一个内心矛盾的人物形象,通过运用象征手法展现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地突显了诗歌的主题,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品的含义。

在诗歌的音美方面,李商隐运用了精妙的音韵,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节奏感。

诗中富含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张力。

通过抒情手法,李商隐打动了读者的情感,让人产生共鸣和感悟。

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展现了他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关键词】李商隐,锦瑟,艺术手法,象征手法,对比手法,音美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内心矛盾,主题,表现力,读者情感,总结。

1. 引言1.1 介绍李商隐《锦瑟》的背景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婉约柔媚、情感细腻而著称。

《锦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古琴这一古老乐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情与矛盾。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了他对爱情和生命的复杂思考和感悟。

通过对琴声的叙述,他巧妙地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纠结,将个人情感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心灵震撼。

《锦瑟》不仅仅是一首描写乐器的诗歌,更是一首抒发诗人内心矛盾的情感之作。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的艺术手法展现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让人感叹其诗歌才华和才情之丰沛。

2. 正文2.1 运用象征手法揭示内心矛盾在《锦瑟》中,锦瑟被描绘为“空山不见人,但听人语响”,这种描写呈现出乐器的空虚和荒凉,与人物对它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内涵,让读者通过乐器的形象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痛苦和纷扰。

通过这种方式,诗歌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的感慨,还展现了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通过象征手法揭示内心矛盾,李商隐的《锦瑟》成为一首富有思想性和表现力的经典之作。

2.2 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主题李商隐的《锦瑟》中也运用了对比手法来突显主题。

在诗中,他通过描述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与外在的美好和平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锦瑟赏析范文

锦瑟赏析范文

锦瑟赏析范文《锦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名篇,是由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

这首诗以一种深沉、悲凉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苦闷。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种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首先,诗人通过对乐器“锦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绚丽多彩的美感。

诗中提到“锦瑟无端五十弦”,形象地描绘了这种乐器的华丽和富丽堂皇。

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乐器的细致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细腻的美感。

这种美感不仅仅是对于乐器自身的赞美,更是对于人生的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种美感的映衬下,诗人对于人生的苦闷和无奈显得更加深刻。

其次,诗人通过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无奈和苦闷。

诗中提到“况是金丝牵细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苦闷。

这种无奈和苦闷并不仅仅是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更是对于整个人生的感慨。

在这种感慨的映衬下,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和苦闷显得更加深刻。

最后,诗人通过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命运的无奈,表达了一种深沉、悲凉的情感。

诗中提到“但得鸣条有暇时”,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命运的无奈。

这种深沉、悲凉的情感不仅仅是对于诗人自己命运的感慨,更是对于整个人生的感慨。

在这种情感的映衬下,诗人对于人生的深沉、悲凉显得更加深刻。

总之,《锦瑟》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命运的无奈的诗篇。

这首诗以一种深沉、悲凉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苦闷。

通过对乐器的描绘和对命运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种对于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命运的无奈的表达。

李商隐诗《锦瑟》赏析

李商隐诗《锦瑟》赏析

李商隐诗《锦瑟》赏析李商隐诗《锦瑟》赏析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李商隐诗《锦瑟》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锦瑟唐代:是说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及注释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本句诗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本句诗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注释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是说《周礼·乐器图》:是说“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是说“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是说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李商隐妻子故去,所以二十五根弦断后变为五十弦。

“思”字变读去声(sì),律诗中不许有一连三个平声的出现。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是说《庄子·齐物论》:是说“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解读李商隐的《锦瑟》

解读李商隐的《锦瑟》

解读李商隐的《锦瑟》解读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是李商隐诗中最难解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锦瑟的一些见解,欢迎大家阅读!诗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生,是晚唐的著名诗人。

李商隐十岁丧父,幼年生活凄苦。

他一生坎坷,四十岁丧妻,四十七岁病逝。

李商隐在唐诗当中的地位并不是最高的,远远不及李白、杜甫等诗人。

然而,李商隐却是一位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

在北宋初年时,还曾掀起了一股学习李商隐诗的高潮。

正如王安石所言:要学杜甫,应当从李商隐入门。

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属于晚唐诗中的朦胧诗,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自古以来,诠释《锦瑟》者不下百家,《中山诗话》称“锦瑟乃当时贵人爱姬之名”,也有现代学者明确地指出此诗是李商隐为追忆他所爱的宫嫔而作,宫嫔赠他乐器锦瑟,他则报以玉盘等等;诗人苏东坡还曾这样解读此诗:“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

’案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

一篇之中,曲尽其意。

”①苏东坡在解读《锦瑟》时,将“锦瑟”理解为实物,他按照锦瑟这种乐器所弹出的音调来理解这首诗,可谓是独具匠心;清代学者汪师韩则认为李商隐其实是以古代的瑟来暗喻自己,托物抒怀。

古代的瑟有五十弦,而今天的瑟却只有二十五弦,说明古代的瑟已经不流行了,正如自己一样虽有文章才学却不得意,不得志。

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解读,竟然如此众说纷纭,不免让人惊叹这首诗的魅力。

正所谓如“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上述的每个观点都是有其一定的道理。

如果读者们要想确切考证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其中包含的写作事实,又几乎是无法做到的。

正如梁启超先生在谈到读《锦瑟》诗的感受时说道:“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其实,对于读者而言,能够弄清楚诗中的相关史实固然是一件好事,这样我们就可以知人论世。

从《锦瑟》看李商隐的诗词特点

从《锦瑟》看李商隐的诗词特点

从《锦瑟》看李商隐的诗词特点从《锦瑟》看李商隐的诗词特点《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

诗题“锦瑟”,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锦瑟》看李商隐的诗词特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从题目上看,《锦瑟》只取首联头两个字为题,应属无题诗一类。

无题诗中有一部分是以描写爱情为主题的艳诗,另一部分则是有寄托意义的朦胧性抒情诗。

如《无题》(何处哀筝随管急)一篇,即借贫寒女子无媒难嫁,自伤迟暮,抒写政治上失意的苦闷。

《锦瑟》当属无题诗中后者,此类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在内容的把握上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锦瑟》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时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结合写作的背景和张中行先生的注释,我们可以对《锦瑟》的内容作如下的诠释:“轻抚锦瑟,往事涌上心头,似乎一弦一柱都在追忆思索着已逝的美好华年。

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往事,简直一言难收。

曾经也有过梦想,就像庄子在拂晓时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也害过相思,就像杜宇把自己心中的幽怨寄托在杜鹃的哀鸣之中。

可如今,梦已破灭,情亦难终。

残留于我们的,只是一生的迷惘、无谓的追求,像晴日照耀下的蓝田宝玉,可望而不可及。

回想起来,旧情着实难忘,只是一切都不复存在,恍若隔世,如水东流。

”和中唐诗人相比,晚唐诗人无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有的只是理想无法实现的慨叹和雄才无法施展的感伤。

李商隐以瑟起兴,通过对流失年华的回忆,叙述自己理想完全变成虚幻,表达了他不能实现理想的遗恨和忧国伤时的感情。

和其他几位诗人相比,他不像白居易那样,借琵琶女之口抒发自己的心中之苦,不像李贺那样,运用一些神秘的虚幻的意象表现出自己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构思,也不像韩愈那样,用多种意象和陡健的笔锋来感染读者。

李商隐只在隐隐的瑟声中,将读者带回过去,让读者感受他的经历,用他那微妙的笔触、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去撩拨读者心中那根同情之弦。

李商隐的《锦瑟》鉴赏

李商隐的《锦瑟》鉴赏

李商隐的《锦瑟》鉴赏李商隐的《锦瑟》鉴赏李商隐,晚唐诗坛的创作主将,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李商隐的诗歌成就直追盛唐大家,代表了晚唐诗歌创作的最高艺术水准。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商隐的《锦瑟》鉴赏,欢迎大家阅读!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鉴赏: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谿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

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

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要想欣赏玉谿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的美——以《锦瑟》为例浅析李商隐诗中的美高一9 余瑞麒【关键词】:唯美主义锦瑟意象并置言尽而意不尽【内容摘要】:从“庄生……”一句一直到“蓝田……”一句,两句之间对仗工整巧妙。

“沧海”对“蓝田”,既是地名,“沧”指暗绿色又可以对上“蓝”,“海”对“田”,海对山。

两句之中,一山一水,一明一暗,一阴一阳,一珠一玉,处处都是工整的对偶,让人读起来不仅啧啧称奇。

除却形式美,这几句中透露的意境美也是令人感叹的。

浩淼的沧海上高悬一轮明亮的月,晶莹的珍珠仿佛流淌的眼泪;玉之气淡淡地萦绕在蓝田上空,和着温暖的阳光,愈加温润。

远望时依稀似有,近观时茫然却无,写景写境之妙,全在远近这数步之间了,全在这似有似无之间了。

这,就是李商隐诗中最标志性的美,也是唐诗中最标志性的美。

在源远流长的我国古典诗歌长河中,唐诗以其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美的情趣,美的音律,美的色彩,使古往今来无数的读者为之沉醉、情随梦迁。

而唐诗的美,却又是最扑朔迷离,难以演说的。

李商隐是唐诗之美最有力的代表者之一,他的诗歌善于文采,充分地代表了唐诗的绮丽。

在此,我想以李商隐和他的一篇《锦瑟》为例,浅析诗中的美。

一、李商隐与其诗(一)生平: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

开成年间考中进士,历任县尉、秘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等低级职务。

一生都受党争影响,饱受排挤,政治上落寞失意。

诗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

(二)其诗特点李商隐是唐代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句中处处用典,若非饱览诗书的人,很难看懂。

李商隐的诗句,既有杜甫浩瀚千古般喟然叹史,又有李贺精雕细琢般深情缠绵,这些便一齐构成了李商隐诗的特点:沉郁顿挫、华丽浓艳,有时有些缥缈的幻想,有时有融入些绮丽的辞藻。

更令人赞叹的,是他用典的能力。

他可以运用各种典故,隐晦地表达对当时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的一些想法和态度。

李商隐的诗中,写作手法也很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诗歌写作所涉及到的各种象征、赋比兴的手法,使每句诗既有用典带来的历史的沉重感,又有读起来的美感与意境,让人能感受到最细微的感情。

因为我们如今很难再对李商隐诗中每一个典故做最精确的阐释、分析,所以很多李商隐的诗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难确定诗人最初的写作目的为何。

我们更多的,则是欣赏李商隐诗中一种唯美的意境。

所以早在五十年前,就已经有学者将李商隐的事抬升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而不只是局限于诗歌本身,不仅仅局限于对于典故的认识和翻译。

他们用“唯美主义”这个来自西方的现代标签贴在李商隐的身上。

(三)其诗评价褒贬不一,几经沉浮1.李商隐的诗并非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以近代为例,在提出李商隐的诗歌是一种“唯美主义”时,恰逢那时提倡现实主义和阶级斗争,所以唯美主义这一路的诗人不是接受批判,就是遭到冷落。

在历史上,受“诗必盛唐”的影响,李商隐作为晚唐诗人,再加上他的诗本身晦涩难懂,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直到清朝,李商隐的诗才被上层主流社会所重视,不过到新中国后又遭遇了三十年的冷遇。

可以说,李商隐的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几经沉浮,难寻归处的。

2. 为什么李商隐的诗歌大部分时间饱受冷落?(1)不合儒家正统,他的作品有很多过于凄凄婉婉,沉溺于男女之情。

(2)根据以人品论诗的传统,人们都觉得李商隐人品不好,属于“文人无行”的那种。

(3)李商隐的一些诗写得太“前卫”,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被主流社会接受综合以上几点,我想以《锦瑟》为例略作浅析,因为《锦瑟》恰恰突出了李商隐作诗各方面的特点。

二、《锦瑟》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但是我就是觉得美,读起来感觉很愉快。

要知道美是多方面的,是含有神秘性的。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篇《锦瑟》解人难”——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一)从诗题看诗的类别与主旨李商隐写诗,常有一些有题目的无题诗,就是把首句的前两个字当作题目,并没有特殊的意思。

正所谓“无题”胜“有题”,李商隐不想直接地把诗歌的主旨表现出来,而是迫于社会、政治的情况,隐晦地寄托一些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或执着的追求,凄婉迷离、静谧深邃;有时还会讽刺当时社会或含沙射影地讲述男女之情,让读者能够有所猜想。

这类无题诗的题目,例如李商隐的《为有》中,首句是“为有云屏无限娇”,选出“为有”二字作诗题看起来没有什么单独的意思,和诗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关系。

这种说法是解释得通的。

《锦瑟》这首诗的首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所以选出“锦瑟”二字当作题目是很符合李商隐的一贯做法的。

但是,“锦瑟”确确实实指一个物体,那么取这个题目,有没有可能是一首咏物诗?1.咏物诗苏轼就赞同《锦瑟》是一首咏物诗,并以此解:锦瑟这种乐器有五十根弦,也有五十个弦柱,《古今乐志》上说锦瑟这种乐器奏出的音乐有“适、怨、清、和”四调。

而“庄生晓梦迷蝴蝶”是为“适”,“望帝春心托杜鹃”则为“怨”,“沧海月明珠有泪”为“清”,“蓝田日暖玉生烟”为“和”。

(《靖康缃素杂记》)可是,若按照这样的理解,看似能很恰当地梳理全文。

但尾联两句却和整首诗格格不入了。

2.怀人诗又有一种说法,认为“锦瑟”是一个人名,可能与李商隐有很多感情、恩怨的纠葛(刘攽《中山诗话》)。

如果按照这样理解,“锦瑟”确实有点像侍女或是歌妓的名字。

但鉴于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太少太薄弱了,很难成立。

3.自伤年华金代人元好问提出,说《锦瑟》是诗人自伤年华之作。

甚至还写了一组《论诗》绝句,涵盖了对李商隐的评价。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元好问一面感叹李商隐的诗风晦涩难懂,一面说《锦瑟》意在于自伤年华。

这一说法是我们最为熟悉的。

(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锦瑟锦瑟,其实就是瑟,加一个“锦”字是为了华丽,给人以高贵华美的感觉。

譬如一个“玉笛”,并非指笛子一定是玉做成的,而是代指君子情怀。

这只是诗人为塑造意境而主观加上的修饰,不可当真。

这些就是诗歌中的意象符号,是一种传统的诗歌语言。

2.无端“无端”一词在唐代用得是比较特殊的,在唐代最普遍的意思和现在一样,表示“没来由”、“无缘无故”。

这一点颇有李商隐以老来者自居,感叹年轻人的喜怒哀乐往往比较简单,高兴是什么、伤心是什么,都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说得清、道得明。

可人一上年纪,情随事迁,经历的坎坷多了,情绪和事情便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了,正所谓“中年心事浓如酒”。

于是高兴与伤悲,都是“无端”的,就像琴瑟为什么一定要五十弦?没有什么必要缘由的。

3.柱“柱”是琴瑟上系弦、调弦的小木棍,和提琴、吉他上的小旋钮是一样的。

如果把“柱”粘住,弦就不能调了,这件乐器也就不能演奏了。

这就是后来“胶柱鼓瑟”的来由。

4.整体两句联系上句,诗人从锦瑟没来由的五十根弦里联想到自己已然行年五十;“一弦一柱”指代一音一节,是说诗人从锦瑟奏响的复杂旋律里勾起对青春往事的浮想联翩。

(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庄生晓梦迷蝴蝶这一句用到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

《庄子》中讲到:庄子一日睡觉,梦到自己化为蝴蝶,翩翩起舞,完全忘了自己是谁了。

忽然醒来后,惊奇地发现自己还是庄周。

这恍惚的一瞬间,庄子竟分辨不清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一只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诗人在这一句运用这样的一个典故,是用它来形容一种似梦似真,亦真亦幻的感觉。

当诗人沉浸在锦瑟的音乐中,想起联翩飞逝的年华与岁月,还依稀在眼前流连而过。

到底是老成的自己梦到青春韶华,还是青春的自己梦到老来听琴?这迷离间,恰犹如庄周梦蝶,诗人竟也分辨不清了。

梦蝶,在此其实也是一种意象的寄托。

诗人通过这似真似幻的迷离间,透露出一种岁月似水,年华远逝的悲哀。

2.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一句用到的典故是:望帝是传说中的古蜀国的国君,后来国破身亡,化为啼血的杜鹃鸟,啼声悲切哀恸。

于是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杜鹃”便成为了一种固定意象,来表达“归去”、“凄厉”、“亡国之痛”、“命途之痛”的意思。

比如文天祥的《金陵驿二首·其一》中的“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一句;又如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还有“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都是运用到了这个典故。

但是,无论是“归去”还是“啼血”,都是一种极其悲恸的感情,和“春心”这个看起来阳光明媚、欣欣向荣的词很难和谐地放在一起。

“春心”一词,一指春天一般阳光明媚的心境(骆宾王《蓬莱镇》:“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二指男女相思的情怀(李白《江夏行》:“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越女词》:“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也可以一语双关,兼含两种意思,即望帝托春心于杜鹃,佳人托春心于锦瑟。

可是,望帝又何来“春心”?这是这首诗里最难解的部分之一。

综合很多前人的看法,我比较同意这种理解:“春心”在李商隐这里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悲情式的相思,也有关于身世、抱负等的感慨与寄托。

如李商隐另外一首《无题》中所写:“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心既然托于了杜鹃,那势必是要飞过千里山河路而归去的,可归去哪里呢?是回家和家人团聚,还是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安于故土?春心托于杜鹃,也可以让人们想到发自肺腑的家国之情——一种啼血不止、无尽无穷的执念。

(四)“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在整首诗中起到了一个转折的作用。

上一句还是眼前模糊的近景,而下一句就仿佛站在山巅上俯瞰大地,从沧海月明,再到蓝田日暖,都是天地间的“大事物”。

这些宏大、壮阔的景观,瞬间将诗人从上一句那种小小的、局促的悲情中解放出来,以致豁然开朗,境界为之一开。

1.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句把两则有关珍珠的传说嫁接到了一起。

第一则是说海里的珍珠,有同天上的月亮一般阴晴圆缺。

每到月圆之夜,就是珍珠最饱满、闪亮的时候;另一则是说南海有鲛人,他们的眼泪会凝结成珍珠。

2.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一句说,蓝田山生产玉石。

玉光洁温润,蕴藏在山中,在日光之下,隐隐约约地有如一层光晕冉冉升腾(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古人相信所谓“气”,认为宝物都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在隐隐地发挥着作用。

我们现在常用的“珠光宝气”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前句正好讲“珠光”,这句正好讲“宝气”。

3.美从“庄生……”一句一直到“蓝田……”一句,两句之间对仗工整巧妙。

“沧海”对“蓝田”,既是地名,“沧”指暗绿色又可以对上“蓝”,“海”对“田”,海对山。

两句之中,一山一水,一明一暗,一阴一阳,一珠一玉,处处都是工整的对偶,让人读起来不仅啧啧称奇。

除却形式美,这几句中透露的意境美也是令人感叹的。

浩淼的沧海上高悬一轮明亮的月,晶莹的珍珠仿佛流淌的眼泪;玉之气淡淡地萦绕在蓝田上空,和着温暖的阳光,愈加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