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学15—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江汉油田高级中学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常年累月暗度陈仓一蹴.(cù)而就锲.(qì)而不舍B.攻城略地凭心而论鳞次栉.(jié)比韬.(tāo)光养晦C.必恭必敬唉声叹气挑.(tiǎo)灯夜战色厉内荏.(rěn)D.不甚感激惩前毖后掎.(jǐ)角之势弹.(tán)丸之地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娥眉枕藉文字因缘玉不琢,不成器B.意气黯然纨袴膏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C.笼统噩耗钟鸣鼎食百尺杆头,更进一步D.商榷悲摧责无旁待吃一堑,长一智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2010年5月富士康“N跳”事件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有关部门要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者,但是也要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B、“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C、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D、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桥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逐渐..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但对不同的劳动者,应该有不同的政策,不同岗位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B.不管..我国目前面临的海洋权益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但我们要坚信,随着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同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会得到圆满解决。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20210521234151)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2 月)高一语文试题时间 150 分钟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民谣谚语,是人们子子孙孙的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与优秀智慧的长久积淀,有着极为丰富、深沉的内涵,是极富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之一。
两宋期间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议廉洁、歌颂勤政的内容。
宋人认为:为官之要,曰廉曰勤。
岳飞更是坦直地指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升平矣。
至于名相范仲淹,则其境地更高。
他提出: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心当官,莫营私利。
这些至理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变为歌谣民谚。
此外,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
比如: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不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些或诗或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公众希望政界廉洁、官员廉洁、不豪华、莫敛财的优秀梦想。
据传,当时民歌谣谚中还广为流传着宋真宗写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一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诗歌中既有劝人好学苦读的意图,也将念书、当官、发达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楚理解。
但无论怎么说,学而优则仕,总比不学无术、只顾谋利钻营和贪污腐化要好。
所以,时人又唱道: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粟;但他们也深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何须为官去贪污;且荣华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两宋期间,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赃官污吏的恼恨,特别是对北宋末年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切齿之恨。
如赃官朱勔受宠,仅家奴即有百余人封官赐爵。
此中受金带者至有数十人。
当时民谣说: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拥有嘲讽意味的是,这些以贪污讹诈的钱财而换取的腰带得手后,又被高价转卖,进而大获其利。
所以,人们对贪污腐化之徒气愤至极,认为“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即是人间好世界” 。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5-2016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 月月考试题第 I 卷(18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苏轼的故土观综览苏轼对于故土、他乡的众多文字表达, 能够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重怀乡情结的人。
故土第一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
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 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他虽总在他乡流浪, 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
其次 , 故土是宗族意义的聚会地。
在异地他乡, 碰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土的心肠。
一是来自故土的村夫。
“我家峨眉阴 , 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 , 共饮玻璃江。
”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他乡的他难忘。
二是到故土去当官的人。
苏轼总会夸故土的山川、风光等: “胶西高处望西川 , 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 , 故土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
在他乡 , 苏轼常用故土的山川、风光、典故来对比 , 在黄州见到漂亮的海棠 , 他不由发出能否来自故土的疑问: “陋邦哪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 ”不单这样 , 他还将故土的文化移植到他乡 , 让他乡充满故土的气味。
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土的符号。
不断故土的苏轼 , 事实上倒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 , 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 , 长久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 , 不得不忘掉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土, 认他乡为故土。
但要认他乡为故土,又要经历几个必需的思想阶段。
第一将故土具化 ,与他乡对峙。
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川、云月来代表故土, 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
故土的具化必定程度上就是迁徙人对他乡的排挤,这既可发生在迁徙早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徙之苦的惠州。
其次是将故土泛化。
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 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回去”等泛化字眼, 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觉。
高一语文12月考试卷和答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十二月月考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本试卷考生自己保存。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在中国文字诞生之前,我们的先人就开始了有目的的诗创作活动,作为这种集体创作的记录,即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
《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作品,故又称《诗三百》。
《诗经》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众多的生活场面和生活希望,题材广泛,笔法多样,情调各异,涉及到劳动、祭祀、爱情、战争、阶级对立等诸多领域,深刻宽阔地显示出我们先人高度发达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既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在世界文学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几乎与《诗经》的同时,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人民创作了一种体裁的诗——楚辞(楚地之诗)。
与《诗经》基本上四行一句的格式不同,楚辞的写法较为灵活,句式参差多变,且注重想象,虚幻性强,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经由伟大诗人屈原之手,楚辞得以发挥和完善,形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的现实主义交相辉映,代表着中国诗的两大文学传统。
两汉时代,是我国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汉诗总的风尚,是对质朴的写实主义的推崇,不重华丽,反对空洞,因而,诗的现实性都很强,生活气息浓郁。
这一时期,中国诗经历了从四言诗向五言诗的转折。
多了一个字,既加大了容量,又多了一种表现形式,诗作的技巧也有了更多的经验。
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诗进入了另一个重要阶段。
一方面,魏晋诗人继承了汉诗直面人生的艺术精神,产生了曹操那样慷慨悲歌的豪气诗人。
另一方面,由于魏晋时的阶级斗争更加剧烈,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更为无情,稍有不慎,性命不保,因而,文人们表面上只谈玄学,从空到空,实则是痛不欲生,对现实极为不满。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20210521200512)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共六个大题温馨提示:请将客观题1— 9 题涂在答题卡1— 9 题地点上,主观题(含作文)整书写在答题纸10— 15 题地点上。
10— 15 题工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27 分)一、基础知识部分( 1— 6 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漫溯(sù)伶俜( pīng)蓊蓊郁郁( wěng)敛裾( j ù)....B.岌岌可危(.j í)遗施( wai )驯鸽( xún)玉玦( ju ?) \...C.乘彼垝垣( guǐ)祷告( qí)戌时( xū)淇水汤汤( shāng)....D.芰荷( j ì)偏言( bi àn)弄堂( l ?ng)叱咤风云( zhà)....2.在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适合的一组是()A.他近来的状态向来不好,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收入差异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原来就不雄厚的一般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C.关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有的老师不认为意,感觉这些问题不用较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D.我们商铺里的各样商品,固然说不上汗牛充栋,但也有许多的数量。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市烟花办节前表示,正亲密关注空气质量,并将经过媒体向市民发出“为提升空气质量,创建优秀环境,在春节时期请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鞭炮”。
B.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惹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虑。
C.为应付暑期读者顶峰,市图书室组建了一支多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志愿者队伍,以保证在开馆的时间段能实时为读者服务。
D.为加强者们的国家领土意识,近来推出的新编竖版中国地图将过去作为缩略图放在右下角的“南海诸岛”与大陆同比率显现,全景式的表现中国陆海域域。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A1.A(“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没有依据。
原文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
孔子忧虑的“这一现象”是贫富差距。
)2.D(“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错,原文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
”)3.C(原文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它”指“均”。
“虽无必然联系”也不当,原文为“并非完全没有关系”。
)4.A5.D(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
6.B(“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7.(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他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道:取道,经过;急:猛烈;驰:骑马快跑;画:策划;计:方法。
每点1分,通顺1分)(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
(呐:说话迟钝,嘴笨;具:写;援据:援引;洞中:切中,窾会:空处,引申为要害。
每点1分)8.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
(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9.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③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④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0.(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
(C.“马虎”一词概括不准确。
D.“愤然地离开”没有依据。
E.“赶出门外”没有依据。
)(2)①表现简进的执着以及我对简进的厌恶与反感。
②为后文故事情节做铺垫。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语文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6.11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15—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3)
学益学区2015年12月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搽.粉(chá)执拗.(niù)扫帚.(zhou)混沌.(tún)B.骷髅..(kūlóu)宛.然(wǎn)房檩.(lín)对称.(chēng)C.颤.动(chàn)谄.媚(chán)癖.好(pǐ)蠕.动(rú)D.夙.愿(sù)垝垣.(yuán)侘傺..(chàjí)兰皋.(gǒo)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岌岌可危蛮横揩油嗑头咳嗽B.蒙蒙细雨淹映瞩目拭泪屏彰C.博闻强记巅倒渲染喋血箫条D.蓊蓊郁郁惦记参差椭圆厮打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1)这则消息引发了现场所有人的,会场顿时乱成一团。
(2)日本地震灾害已经发生两周,许多企业正在或开始灾后重建计划。
(3)对于不熟悉车的消费者来说,或许不知道保时捷、宾利,但对于车头前着的三叉星徽车型,绝对不会陌生。
(4)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鸦捕鱼的事了。
A.振动制定竖立赢利B.震动制定竖立营利C.振动制订树立营利D.震动制订树立赢利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5.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1968年,巴金被监禁;1972年8月,由于妻子萧珊病逝,使巴金陷入巨大悲痛中;1973年回上海,在四平米的小屋翻译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的作品,直至“文革”结束。
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度阶段性测试高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54 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抗生素的“末路来生”楚云汐世纪40年代,许多人做完阑尾手术后却没能活过来,但让这些人丧生的并不是手术本身,而是随之而来的病菌感染,在那个没有青霉素的年代,医生们对那些感染束手无策。
不过,青霉素等抗生素出现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因此,抗生素是很多病人的救星,自从有了它们,许多绝症变成了可以轻松治愈的普通病症,比如肺炎等,而人类的寿命也因此得以延长。
可是现在,由于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抗生素发展正在逐渐走向尽头。
未来,我们甚至有可能重新退回到抗生素没发明之前的时代,仅依靠最原始、最天然的抗生素来帮助维持我们的生命。
实际上,关于抗生素危机这件事,早在1945年就曾有人提过,而此人正是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
他在领取当年诺贝尔医学奖时警告世人说,如果人们缺乏科学常识,造成抗生素使用不当,那么,就会让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引发严重后果——不幸的是,这事儿让他言中了。
现在,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了困扰医学界的巨大难题,而造成此后果的最主要原因正是抗生素的使用不当。
一个医学常识是,抗生素可以用来对抗细菌,但对病毒无效,可是,许多患了病毒性感冒或者流感的病人都要求医生给他们开抗生素处方。
而为了尽快摆脱患者的纠缠,增加自己的收入,医生们常常会如他们所愿——反正,开出无用处方的医生不会受到处分,而那些使用抗生素对抗病毒感冒的病人也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
可正是这样滥用抗生素,才使得人体细菌百炼成钢,产生了抗药性。
有时,即使医生遵守规范开出了抗生素,相当多的病人不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这同样会给细菌提供适应环境、伺机还击的机会。
另外,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可以轻易获得人们想要的抗生素,而这进一步增加了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几率。
可以说,那些“超级细菌”都是在这些机会中悄悄诞生的。
等人类发现它们时,为时已晚。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徽州文化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
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
“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
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
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二程与朱熹皆与朱熹皆与徽州有极深渊源;儒学观念和儒学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谓“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并且逐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
儒学兴盛,加上徽州相对隔绝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家庭文化十分凝重,“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擅入者。
其风最为近古……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
家庭、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上,是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原则的典型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排斥商业精神的,但徽州山多田少地瘠,因此,外出经商是谋生的重要手段。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著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他们在长期商业经营实践中创造出股份式、承揽式等经营方式,并在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利润分配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
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还直接刺激了数学、地理水文学的发展,如程大位(算法统宗)、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等。
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质某些端倪。
徽州文化正是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在正统中原文化基础上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发展成为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并演化为当地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和广博精深的诸种具象文化风采。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第Ⅰ卷为阅读题,共70分;第Ⅱ卷为表达题,共80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阅读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孔孟(节选)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高兴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
所以大成至圣能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
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
《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
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备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看察而产生。
孟子则曾斩钉截铁的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虽不屑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前往拜他。
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
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
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
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
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
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安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每个3分,共9分)(一)课内文言文1、下列加点“相”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及时相.遣归B、会不相.从许C、嬉戏莫相.忘D、仰头相.向鸣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又申.之以揽茝(重复,再三)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言)B.溘.死(突然)偭规矩而改错.(错误)C.忍尤而攘诟.(侮辱)延伫乎吾将反.(返回)D.苟余情其信.芳(确实)怨灵修之浩荡..兮(水势大)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贸:交换。
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咎:责备。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
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顺心、满足。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每题3分,共12分)谢贞,字元正,阳夏人。
贞幼聪敏,有至性。
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往往如是亲族莫不奇之。
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
八岁,尝为《春日闲居》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
”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
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初,父蔺以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
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往华严寺,请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
太清之乱,贞于江陵陷没。
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辟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自疏于王,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独不坐。
后主仍诏贞入掌中宫管记。
府长史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
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
”后主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
顷之,敕起还府。
贞累启固辞,敕报曰:“省启具怀,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礼有权夺,可便力疾还府也。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
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B(解析:“这使得文明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样式”错,具有不同风格和样式的是文化。
) 2.D(解析:“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形式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小”使得“全球文化面貌日渐趋同”,这不是文化世界一体化的好处,应该是坏处。
) 3.D(解析:“云南纳西族人的东巴文字被‘强势文化’所改变是人类文化的进步”理解错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4.D(解析:预:参与。
) 5.C(解析: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
小臣怯懦,私怀战栗。
) 6.B(解析:根据原文“杂用汉仪,事难全采”,“而汉朝礼仪不能采用”是错误的,应是“也难全部采用”。
) 7.(1)薛举在陇西超越本分称帝号,任用褚亮为黄门侍郎,委托他重要职务。
(关键词:僭、以、机务;省略句:薛举僭号陇西)(5分) (2)即使有孟贲在左边保护,夏育在前边护佑,但是如果猛兽猝然扑击,还可能 发生意外。
(关键词:虽、抗、卒然、虑)(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8.①运用叠词。
“忧忧”、“悠悠”,突出了世事的纷乱繁多,让人忧愁思虑不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②质朴(通俗易懂)。
全诗语言不事雕琢,近而不浅,质而不俗;③率真。
全诗议论抒情自然率真,直截爽利,好恶分明。
(6分)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厌倦世事、鄙弃儒家传统观念、追求自由(或“任情”)人生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人生百年纷繁,表达对世事的厌倦;颔联以日出日落之随意、河水流淌之任情反衬人生的不自由,表达对自由的渴望;颈联指责“礼乐”囚禁“姬旦”,“诗书”缚住“孔丘”,表达对儒家观念的批判和鄙弃。
最后一联写诗人宁愿以睡忘世,以酒消愁,表达其忘怀世俗、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
(5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 10.(1)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E.3分;C.2分;B.1分(目的并非单一)(解析:A不能暗示来人真实身份;D,无法判断莫谷青看出王景文又在让棋。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6.11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6.11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歌批评庸俗化普冬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
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
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
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
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鸠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
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
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
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
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
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
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
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
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
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
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
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
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
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
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
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
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
1.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B.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C.诗够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不少诗歌批评存在用概念代替文本,用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这在于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
B•有些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肆意升华,甚至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另起炉灶,凭空畅想。
C•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
D.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学术含量低,甚至沦为学术游戏的道具,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批评庸俗化,会丧失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如果文艺批评家再不反省,对诗歌和读者来说,都是灾难。
B.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求,而不可为制造噱头而作。
C.文艺作品需要揭示生命本质,表现真善美;文意批评则要把文艺作品中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将价值沉淀。
D.现在的诗歌批评家都习惯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给诗歌创作造成恶劣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江天一传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
尝语人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
”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f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
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
家贫屋敗,躬畚土筑垣以居。
覆瓦不完,盛喜则暴酷日中。
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
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
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
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
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公与他县相掎角。
”遂筑丛山关。
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
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
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天一甚急。
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
”遂被执。
有知天一者,欲释之。
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
”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
”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
”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
”遂牵借通济门。
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痤之。
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县令傅岩奇其才奇:认为……奇异B. 麾下狼兵4于途哗:喧哗C. 以少骑缀夫一于绩溪缀:牵制D. 大帅购夫一甚急购:悬赏捉拿5. 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B. 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C. 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D. 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天一有着纯厚的本性,深受歙县县令傅岩喜爱,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
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
B. 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听说江天一的名声,便委任他为监纪推官。
任职后天一对佥事金声说明徽州地势险要而绩溪那一面正当交通要道,那里地势特别平坦,必须多加戒备,于是在绩溪筑起了丛山关。
C. 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我就是江天一。
”于是被逮捕。
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
但他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D. 这篇文章表现了江天一不计贫贱的秉性以及以读书为乐的超然心态。
作者为明清鼎革之际抗清义士江天一立传,重点叙其智谋和失败被捕、慷慨就义的经过,以顺叙为主,间用补叙、插叙,有详有略,笔法灵活有致。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
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译文:(2) 遂牵诣通济门。
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胡铨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
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
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②。
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③。
【注】①庆符:名张伯麟。
当时秦桧主和,庆符说:“夫差,而忘勾践之杀尔父乎?”秦桧听说大怒,将庆符关入监狱,打得体无完肤,流放到吉阳军。
时作者亦因上书力抵和议,请斩秦桧,被诬为“讪谤”,也被贬到吉阳军。
②巾聊岸: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不拘形迹。
③卢仝碗:唐代诗人卢仝饮茶的、碗。
卢仝写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有“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句。
8. 有人说这首词的“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词的上片加以赏析。
(5分)答:9. 简要分析这首词中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6分)答:(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 (1 )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
(2)其声呜呜然,,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乙选考题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你好,时间!叶延滨①你好,时间。
每逢佳节,都会想到时间。
像一个恋人,追求过,也逃避过;等待过,也消磨过。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时间就是我自己,就是流入我生命的一切,也是从我生命流走的一切,我才认真地打量时间,像对着镜子打量自己的模样,有了白头发了,额头也有了皱纹,只是眼睛里还藏着笑意,好像说,你真的认识我吗?②时间最早是床边的一只双铃马蹄钟。
它一响,我就醒了,我不知道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只知道我开始自己的生活,就是那座会吵会闹的钟,告诉我时间到了。
时间是起床,是上学,是作息时间表,是家庭作业,是我的逃学记录与鉴定书上的评语,也是老师严厉的批评。
大人说,这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就是批评你不听话,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时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就像孔夫子,也像老城区高塔上的大钟。
多少人在它面前走过去了,老钟依然走着,不管是在宫中威严的皇帝还是拼命造反坐了天下的老百姓。
③上年纪的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时间珍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然而年少不知愁滋味,其实就是不知道时间可贵。
用时间爬格子换学问,也用时间打游戏换快乐,用时间找朋友换爱情,也用时间编大网捞虚名。
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有的就是大把的时间,轻抛不心疼,直到有一天有人对自己说:“没有时间了,真可惜。
”自己才发现,捏在自己手上的是一把无用之物,而时间的存折上已经支付得所剩无几。
时间是有价的,电视上的“鉴宝”节目里,那些专家凭什么叫专家,是因为他们能看出凝聚在瓷片和铜锈上的时间,那些变得苍老和憔悴的器物凭什么叫古董,是因为它们拥有久远的时间。
可惜的是,人们总喜欢犯错误,当这些古董向人们展示时间的价值时,人们记住了钱币的数量,忘记了那不是古董巧价值而是时间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