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纳米尿激酶的制备

合集下载

尿激酶的提取工艺

尿激酶的提取工艺

尿激酶的提取工艺一、前言尿激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其提取工艺的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尿激酶的提取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细胞破碎、分离纯化等环节。

二、原料准备1.菌株选择选择尿激酶高产菌株进行培养,如大肠杆菌BL21(DE3)。

2.培养基配制采用Luria-Bertani(LB)培养基进行预培养和发酵。

LB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NaCl10g/L,pH7.0。

3.预培养条件将选定的菌株接入含有适量抗生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中,在37℃下静置过夜。

4.发酵条件将预培养好的菌落接入含有适量抗生素的50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 LB液体培养基,在37℃下摇床震荡12h。

三、细胞破碎1.收获菌体将发酵好的菌液离心,收集细胞沉淀。

2.洗涤菌体用冷0.9%氯化钠溶液洗涤细胞沉淀三次,去除培养基和杂质。

3.破碎菌体将洗涤好的菌体加入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使用超声波、高压均质等方法进行破碎,使得细胞壁破裂释放出尿激酶。

四、分离纯化1.初步分离将经过细胞破碎的混合物离心,分离出上清液和沉淀。

上清液中含有尿激酶等目标蛋白质。

2.柱层析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层析柱对上清液进行进一步纯化。

常用的层析柱包括离子交换柱、凝胶过滤柱等。

在这些柱中,目标蛋白质会与其他蛋白质发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纯化。

3.浓缩和储存通过浓缩技术将纯化后的尿激酶浓缩到一定的浓度,然后进行储存。

常用的储存方式包括冷冻保存和干燥保存。

五、总结尿激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尿激酶的提取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细胞破碎、分离纯化等环节。

这些工艺步骤可以为尿激酶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尿激酶制作流程

尿激酶制作流程

尿激酶制作流程
尿激酶制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尿液收集:首先从健康人群的尿液中收集原料,要求新鲜并及时处理以保持活性。

2. 初步处理:调节尿液pH值至适宜范围(如6.5以下或9.0),通过沉淀、过滤去除杂质和不溶物。

3. 吸附纯化:使用硅藻土或其他吸附剂在特定温度下进行吸附,分离出含尿激酶的部分。

4. 洗脱与浓缩:采用适当的溶液(如氨水、盐酸、氯化钠溶液等)对吸附物进行多次洗脱,收集富含尿激酶的洗脱液,并进一步浓缩。

5. 冷冻干燥:将浓缩液真空冷冻干燥成尿激酶冻干粉,提高纯度和稳定性。

6. 质量检测:完成提取后,对所得尿激酶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活性测定,确保符合药用标准。

尿激酶的工艺流程

尿激酶的工艺流程

尿激酶的工艺流程
《尿激酶的工艺流程》
尿激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酶,广泛应用于医药、生化和工业领域。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尿激酶的生产工艺流程。

1. 选择原料:尿激酶的主要原料是尿素,因此首先要选择高质量的尿素作为生产原料。

尿素是通过合成方法制备获得的,质量越好,生产的尿激酶的质量也会更好。

2. 发酵:在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发酵基质和细菌种子,控制好温度、酸碱度和氧气供给,进行发酵过程。

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下会生长繁殖,并分泌出尿激酶。

3. 分离提纯:将发酵液经过澄清、浓缩等工艺步骤进行分离,得到尿激酶的原液。

接着通过过滤、离心等手段对原液进行提纯,去除不需要的杂质和细菌体。

4. 结晶干燥:将提纯后的尿激酶原液进行结晶处理,得到尿激酶结晶体,并经过干燥处理,得到最终的产品。

5. 包装储存:将干燥的尿激酶产品进行包装,进行质量检验,检查产品包装完好无损后,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尿激酶的生产工艺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尿激酶产品。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希望有
了解更多关于尿激酶的工艺流程的人士,能从中受益,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
目前尿激酶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种:
1. 基于微生物发酵的生产工艺
利用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发酵生产尿激酶。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扩大种子菌培养:将目标菌株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扩大种子菌。

2) 发酵:将上一步得到的种子菌加入到含有培养基和适宜生长条件的发酵罐中,并控制好温度、氧气、pH等参数,使细胞在其最适生长条件下发酵生产尿激酶。

3) 离心分离:将发酵液离心分离,取得包含尿激酶的上清液。

4) 精制和纯化:通过蛋白质层析、过滤、洗脱、浓缩等多种技术对尿激酶进行精制和纯化。

2. 基于动物组织的生产工艺
利用异种动物肾及胎儿组织中的尿激酶进行大规模生产。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采集组织:从异种动物如猪、兔、牛等中采集肾或胎儿组织。

2) 提取组织:将采集的组织粉碎并加入适宜的缓冲液中,进行提取。

3) 精制和纯化:通过蛋白质层析、过滤、洗脱、浓缩等多种技术对尿激酶进行精制和纯化。

这两种生产工艺各有优缺点,基于微生物发酵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高、工艺简单,但产品纯度低;基于动物组织的生产工艺产品纯度高,但提取组织难度大,且存在伦理和安全问题。

因此,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和选择。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
尿激酶是一种由鲨鱼胃粘液提取的天然酶制剂,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选择质量优良的鲨鱼,并将其胃粘液采集出来。

同时选取鲨鱼胃粘液中尿激酶活力高的部分进行提取。

2. 蛋白质分离:将采集得到的鲨鱼胃粘液离心,分离出其中的固体和液体部分。

将液体部分中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富集。

3. 提取尿激酶: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技术方法对蛋白质进行分离与纯化。

在此过程中,通过调整溶液的pH值、
离子浓度,使尿激酶能够与其他蛋白质区分开来。

4. 活化尿激酶:通过一定的活化剂,如氢氧化钠或乙酸钠等,将提取得到的尿激酶进行活化,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催化活性。

5. 纯化与浓缩:经过活化后的尿激酶可能还含有一定的杂质,需要采用凝胶过滤、反渗透等技术手段进行纯化与浓缩,使尿激酶的纯度达到要求。

6. 质量检测和包装:对生产得到的尿激酶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活性测定、纯度分析等。

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通常以冷冻干燥的方式保存,以延长其有效期。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如温度、
pH值、离子浓度等,以确保尿激酶的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
提高产品纯度和产率也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目标。

为此,生产中还需要使用各种生物化学和分离纯化技术,如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逆浸透等。

总之,尿激酶的生产工艺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原料准备、蛋白质分离、尿激酶提取、活化、纯化与浓缩、质量检测和包装等。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控制条件,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尿激酶产品。

尿激酶生产工艺解析

尿激酶生产工艺解析

尿激酶生产工艺解析尿激酶(Urokinase)是一种可以溶解血栓的酶,广泛应用于临床血栓溶解治疗。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涉及到微生物发酵、提取纯化和制剂工艺等多个步骤。

首先,尿激酶的生产通常采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这一微生物进行发酵。

大肠杆菌经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改造,使其具有表达产生尿激酶的能力。

通过将尿激酶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大肠杆菌会自主合成和分泌出尿激酶。

其次,通过合理的培养条件和提取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尿激酶的产量和纯度。

培养基的配方和pH值的控制对菌体的生长和尿激酶的表达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培养基需要包含碳源、氮源、矿物盐和适量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同时还需控制合适的温度、搅拌速度和氧气供应等操作条件。

尿激酶的提取与纯化是生产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一般采用细胞破碎和固液分离技术,将尿激酶从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释放出来,然后通过过滤、浓缩、离心等分离纯化步骤,除去杂质物质。

离心技术可以将尿激酶与其他细胞成分分离开来,从而提高尿激酶的纯度。

最后,利用各种纯化技术,如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可以使尿激酶更加纯净。

最后,经过纯化的尿激酶需要进行制剂工艺的设计。

制剂工艺主要包括冻干和冷冻贮存等步骤。

冻干是指将尿激酶在低温下进行干燥,以便长期保存。

在这个过程中,尿激酶溶液会被冻干机中的真空状态下蒸发掉,最后得到干燥的尿激酶粉末。

冷冻贮存是将尿激酶制剂冷冻在低温下保存,以保持其长期稳定。

总结起来,尿激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提取纯化和制剂工艺等多个步骤。

通过合理的培养条件和提取纯化工艺,可以获得高产量和高纯度的尿激酶。

制剂工艺的设计可以使尿激酶得以长期保存和使用。

这些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将有助于提高尿激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尿激酶生产工艺

尿激酶生产工艺

尿激酶生产工艺尿激酶(urokinase)是一种通过分解纤维蛋白形成纤溶酶原活性,在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上具有重要作用的酶。

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的溶栓治疗和血栓防治。

下面将介绍尿激酶的生产工艺。

尿激酶的生产通常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实现。

首先需要获得尿激酶的基因序列,这一步可以通过PCR扩增技术来实现。

得到目标基因序列后,需要将其插入到合适的表达载体中,常用的表达载体包括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等。

插入目标基因序列后,细菌或酵母菌的宿主将会表达尿激酶蛋白。

表达载体和目标细菌或酵母菌的宿主选择是尿激酶生产工艺的重要环节。

通常,选择表达载体时要注重宿主的工艺特性、产量和成本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对目标蛋白稳定性和活性的影响。

大肠杆菌是常见的宿主,在使用大肠杆菌进行尿激酶生产时,可利用内毒素缺陷株和表达工程菌的方法来提高产量和纯度。

在尿激酶的生产工艺中,还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来促进目标蛋白的表达和生长。

培养基的选择要考虑到乙酸的产量、氮源和碳源的适宜性以及对目标蛋白产量和纯度的影响。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和搅拌等,要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和宿主的生长特性来进行优化。

在发酵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目标蛋白的提取和纯化。

目标蛋白通常包含在细胞内或细胞外的培养液中,提取和纯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细胞捕获、融合蛋白技术、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

提纯过程会涉及到过滤、浓缩、沉淀、洗脱、再结晶等步骤。

最后,需要对尿激酶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

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 blotting和ELISA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尿激酶的纯度、活性和稳定性等,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总之,尿激酶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基因工程技术、培养和发酵、提取和纯化以及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

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尿激酶的产量和纯度,为临床上的溶栓治疗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尿激酶生产流程

尿激酶生产流程

尿激酶生产流程尿激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主要用途是治疗血栓病,因此其生产流程对于医药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尿激酶的特点、生产流程、检测质量等方面详细介绍。

尿激酶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可溶于水,酸、碱和氯化钠等物质对其稳定性无影响。

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培养、提取和纯化三个步骤。

细胞培养是尿激酶生产的第一步,其主要通过选择发酵菌种,进行纯化和扩增,使其能够产生尿激酶。

一般来说,尿激酶的生产菌种是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等。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菌种的预处理,包括接种前的准备、接种、增殖和保持等,然后进行生物反应器的制备,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控制温度、酸碱度、通气、营养等因素,以获得较高产量的尿激酶。

提取是尿激酶生产的第二步,其主要步骤是通过破碎、裂解细胞壁等手段,将尿激酶从培养菌中提取出来。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三步法提取,即初步分离、分级分离和合并等。

初步分离主要是通过低渗、离心、过滤等手段,去除杂质,分离出目标产物。

然后进行分级分离,通过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方法进一步提取纯化。

最后是合并等步骤,适量地混合不同的纯化产物,构成最终的成品,即尿激酶。

纯化是尿激酶生产的第三步,其目的是使产物纯度达到一定要求,满足药品制造的质量要求。

常用的纯化技术包括离子交换、凝胶过滤、亲合层析、逆流层析、柱层析等。

在纯化过程中,需要根据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选用适当的纯化方法。

然后,根据进一步的检测质量要求,对纯化产物进行混合、溶解、浓缩、干燥等处理,以得到良好的尿激酶成品。

在尿激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步骤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的质量、生产工艺的控制、生产环境的卫生控制、检测分析的质量控制等。

对于尿激酶的质量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凝血时间测定法、色谱法、电泳法等。

其中,凝血时间测定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体外血凝作用反映尿激酶的生物活性和药效。

总之,尿激酶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及废水处理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及废水处理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及废水处理
尿激酶(Urokinase)是一种酶类药物,常用于溶解血栓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下面是关于尿激酶的生产工艺和废水处理的一般概述:
1. 尿激酶的生产工艺:
a. 培养基准备:选择适合尿激酶生产的培养基,添加适量的碳源、氮源、矿物质等。

b. 发酵过程:将适量的发酵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过程。

控制合适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条件,促进尿激酶的生长和产量。

c. 细胞收获:在发酵结束后,通过离心等方法将菌体和培养液分离。

d. 提取与纯化:采用多步酶解、沉淀、过滤、层析等技术,将尿激酶从细胞中提取出来,并进行纯化。

2. 废水处理:
a.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可能含有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成分,需要进行处理以符合环保要求。

b. 废水处理工艺可以包括初级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步骤。

c. 初级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如沉淀、过滤等,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d. 生物处理:利用生物菌群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常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e. 深度处理:根据废水成分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化学沉淀、吸附、氧化等
方法进一步处理废水,以达到排放标准。

请注意,具体的生产工艺和废水处理方式可能因不同的生产厂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工艺优化和环保要求的符合。

尿激酶生产流程解析与优化

尿激酶生产流程解析与优化

尿激酶生产流程解析与优化尿激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

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催化功能,并且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深入探讨尿激酶的生产流程,并提出优化方案,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质量。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尿激酶的生产流程。

尿激酶的生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菌种培养、发酵、酶液提取和纯化。

以下是对每个步骤的详细分析。

第一步是菌种培养。

在菌种培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菌株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菌株包括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等。

菌种的培养基应包含适当的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矿物盐等,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温度、pH值和气体传质条件等因素,进一步提高菌株的生长速度和产酶能力。

第二步是发酵过程。

发酵是生产尿激酶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发酵过程中,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大规模的发酵罐中,以较高的效率生产尿激酶。

发酵条件的选择对尿激酶的产量和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和搅拌速度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优化,可以提高发酵过程的产酶效率和质量。

第三步是酶液提取。

在发酵结束后,需要对发酵液进行酶液提取,以获取尿激酶。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离心、超滤和膜分离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尿激酶和其他杂质,从而获得较高纯度的酶液。

最后一步是酶的纯化过程。

酶液中常常存在着多种杂质,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这些杂质对尿激酶的活性和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酶液中进行纯化是非常必要的。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离子交换、凝胶过滤、亲和层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组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提高尿激酶的纯度和活性。

以上是尿激酶生产流程的基本步骤。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优化这个生产流程,以提高尿激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菌株筛选和改造来提高菌株的产酶能力。

选择拥有较高尿激酶产量的菌株,并通过遗传工程的手段,改造菌株的代谢途径和表达系统,以提高尿激酶的产酶能力。

纳米尿激酶的性状研究

纳米尿激酶的性状研究

纳米尿激酶的性状研究金海将;张皓;张柏根;孙敏莉【摘要】背景:尿激酶半衰期短,需持续大量给药,并发症也不小,故有必要研制具有缓释作用的溶栓药物.目的:了解包载尿激酶的水溶性壳聚糖纳米粒子的性状.方法:将壳聚糖和三聚磷酸钠以离子凝集法制备尿激酶纳米粒子后,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采用粒径仪测纳米粒子粒径,酶标仪比色法测粒子包封率,纳米粒子冻干法测其载药量,并检测体内外纳米粒子缓释特性.结果与结论:当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尿激酶的质量比为7∶1∶1时,不仅溶液稳定,形成的纳米粒子粒径小,而且包封率和载药量均合适.制备出包封率最高达94.8%的尿激酶纳米粒子,载药量为14.5%,此时平均粒径236 nm,透射电镜观察示粒子形态较规则,呈球形;粒子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表明将尿激酶包被于纳米粒子中,避免了消化酶的直接作用,延长了半衰期,不仅在体内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活性,而且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BACKGROUND: Because urokinase has a short half-life, and has a sustained large dose, resulting in in negligible complications,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s low- release thrombolytic drugs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urokinase chitosan nanoparticles.METHODS: The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via the self-assembly of chitosan and sodium tripolyphosphate. Themorphololywas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Particle size was measured with particle size instrument The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was tested by ELISA Reader. Drug loading efficiency was measured by the way of weighing lyophiizedpowder.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RESULT SAND CONCLUSION: When the mass ratio of chitosan,sodium trip olyphosph ate, and ur ok in as was 7:1:1, the solutionwas stable, the nanoparticle size was small, and drug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loading efficiency were appropriate. When thehighest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was 94.8%. the drug loading efficiency was 14.5% and mean diameter was 236 nm. TEMdisplayed that the morphology of nanoparticles was spherical and regular. The nanoparticles had better sustained-releaseproperties, avoided the direct effect of digestive enzymes, and prolonged the halflife of urokinase to maintain a long-term activityin vivo.【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1(015)042【总页数】4页(P7839-7842)【关键词】尿激酶;水溶性壳聚糖;尿激酶纳米粒子;包封率;离子交联法;缓释【作者】金海将;张皓;张柏根;孙敏莉【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上海市,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上海市,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上海市,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上海市,20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 引言尿激酶是1957年由Plong等从人尿液中首次分离提纯并于1958年由Sokal首次成功运用于临床治疗血栓症,现在治疗学认为处于疾病急性期,且没有溶栓禁忌的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血栓形成的患者都可以施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尿激酶的制取和检验

尿激酶的制取和检验

尿激酶的制取和检验摘要:尿激酶是由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种碱性蛋白,等电点在PH 8.7左右。

目前我国主要从男性尿液中提取尿激酶有三种方法:浸泡法、沉淀法、吸附法。

生产上多采用吸附法,根据选用吸附剂的类型又分为树脂吸附和硅藻土吸附两种工艺。

成品尿激酶为无色(或米色)澄清或白色冻干粉末,每毫克蛋白的活力不得低于120000IU。

关键词:尿激酶;性质;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标准;正文:尿激酶是从新鲜人尿里提取的一种溶血栓药物。

它能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纤溶酶, 纤溶酶能使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转变为可溶性的肽,从而使血栓溶解。

因此,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等症。

尿激酶与抗癌剂合用时, 由于它能溶解癌细胞周围的纤维蛋白,使得抗癌剂能更有效地穿入癌细胞, 从而提高抗癌剂杀伤癌细胞的能力。

所以,尿激酶也是一种很好的癌症辅助治疗剂,而且它是无抗原性问题,可长时间使用。

一、产品性质尿激酶是由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种碱性蛋白,等电点在PH8.7左右。

为白色非结晶状粉末,易溶于水。

稀溶液性状不稳定,必须新鲜配用,且不得用酸性溶液稀释。

冻干状态可稳定数年。

尿激酶是专一性很强的蛋白水解酶。

对合成底物的活性与胰蛋白酶和纤溶酶近似,也有酯酶的活力。

无抗原性,不使体内产生抗体。

体内半衰期为(14±6)min。

尿激酶主要有高分子尿激酶(H-UK),分子量为54000和低分子尿激酶(L- UK),分子量为34000两种,前者为天然存在形式,后者为H-UK的降解产物。

这两种UK 均有生物活性,但从体外进行的酶动力学试验和临床表明,H-UK比L-UK更有效,因此临床使用上均要求以它为主的产品。

二、尿激酶制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尿激酶的制取方兴未艾,精制方法多有报道,但回收率偏低。

我国人口众多,尿源十分丰富,因此以尿为提取尿激酶的原料,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由于尿激酶在尿中含量很低,从尿中提取尿激酶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吸附剂。

缓释纳米尿激酶的制备

缓释纳米尿激酶的制备

缓释纳米尿激酶的制备金海将;张皓;张柏根;孙敏莉【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31)006【摘要】目的制备包载尿激酶的水溶性壳聚糖(WSC)纳米粒子,观察纳米尿激酶的活性.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包载尿激酶的WSC纳米粒子;检测尿激酶纳米粒子的包封率,分析WSC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尿激酶浓度、磁力搅拌速度和时间、超声时间和功率等条件对包封率的影响,获得包封率最高的制备条件;粒径仪测量尿激酶纳米粒子粒径;超滤离心法纯化尿激酶纳米粒子,注入新西兰兔体内(纳米尿激酶组),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尿激酶活性,以注射单纯尿激酶的动物作为对照组.结果室温下,将三聚磷酸钠溶液(0.6 g/L)滴加入包含尿激酶(1 mg/10 mL)的WSC 溶液(1.0 g/L),磁力搅拌速度800r/min,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60 min,冰浴条件下超声30 s(功率10 W),成功制备出包封率为94 8%的尿激酶纳米粒子;对照组血尿激酶活性达到峰值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纳米尿激酶组血尿激酶活性达到峰值后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成功制备了包载尿激酶的WSC纳米粒子,纳米尿激酶具有缓释功能并保持了尿激酶的活性.%Objective To prepare urokinase water soluble chitosan (WSC) nanoparticles, and investigate its activity. Methods Urokinase WSC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ionic crosslinking method, and 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of urokinase nanoparticles was measured. The effects of quality ratio of WSC to tripolyphosphate, concentration of urokinase, time and velocity of magnetic stirring, and time and power of ultrasound on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were determined, and theconditions for the highest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were obtained. The diameters of urokinase nanoparticles were measured by particle size instrument. Urokinase nanoparticles were purified by centrifugal ultrafiltration, and were injected into New Zealand rabbits (urokinase nanoparticles group).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rabbi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the activity of urokinase nanoparticles was examined. Rabbits injected with single urokinase were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Results Under room temperature, when tripolyphosphate solution (0. 6 g/L) was dropped into WSC solution (1.0 g/L) containing urokinase (1 mg/10 mL), urokinase nanoparticles with the highest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94.8%) were obtained with the time and velocity of stirring of 60 min and 800 r/min respectively, and the time and power of ultrasound in ice bath of 30 s and 10 W respectively. The serum activity of urokinase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ime after reaching the peak in control group, while that maintained at a higher level after reaching the peak in urokinase nanoparticles group. Conclusion Urokinase WSC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which possess not only sustained-release function, but also activity of urokinase.【总页数】4页(P862-865)【作者】金海将;张皓;张柏根;孙敏莉【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上海20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83【相关文献】1.rhBMP-2-mPEG-PLA纳米缓释微球缓释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实验研究 [J], 罗菲;卢来春;张纲2.纳米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J], 朱茂电;靳雅莉3.强的松龙纳米微球缓释膜制备及缓释特性 [J], 李强;林燕玉;齐鹏;沈佳祚;李林;练克俭4.强的松龙纳米微球缓释膜制备及缓释特性 [J], 李强;林燕玉;齐鹏;沈佳祚;李林;练克俭;5.防治核桃干腐病的新型纳米生物基农药缓释胶囊制备及缓释性能 [J], 曾楚楚;娄钧翼;郭明;王冰璇;卢闻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激酶的制备

尿激酶的制备

尿激酶的制备
冼志雄
【期刊名称】《适用技术市场》
【年(卷),期】1990(000)004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冼志雄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4.8
【相关文献】
1.纳米尿激酶的制备 [J], 金海将;孙敏莉;张柏根;张皓
2.载尿激酶脂质微泡制剂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检测 [J], 康小宁;廖怡然;齐超;任淑婷;王威;赵兴华;荆晶;冯素玲;王冰
3.缓释纳米尿激酶的制备 [J], 金海将;张皓;张柏根;孙敏莉
4.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尿激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J], 张雅娟;俞洁;张冬未;梁洪泽;梁明明;赵玲玲
5.重组人膜联蛋白的尿激酶原融合蛋白衍生物的复性及制备 [J], 王苹;井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Vol.31No.6Jun.2011[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课题(0852nm05100)(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Foundation ,0852nm05100)。

[作者简介]金海将(1984—),男,博士生;电子信箱:jinhaijiang521@163.com 。

[通信作者]张皓,电子信箱:chlzhcx@163.com 。

[文章编号]1674-8115(2011)06-0862-04·技术与方法·缓释纳米尿激酶的制备金海将,张皓,张柏根,孙敏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上海200001)[摘要]目的制备包载尿激酶的水溶性壳聚糖(WSC )纳米粒子,观察纳米尿激酶的活性。

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包载尿激酶的WSC 纳米粒子;检测尿激酶纳米粒子的包封率,分析WSC 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尿激酶浓度、磁力搅拌速度和时间、超声时间和功率等条件对包封率的影响,获得包封率最高的制备条件;粒径仪测量尿激酶纳米粒子粒径;超滤离心法纯化尿激酶纳米粒子,注入新西兰兔体内(纳米尿激酶组),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尿激酶活性,以注射单纯尿激酶的动物作为对照组。

结果室温下,将三聚磷酸钠溶液(0.6g /L )滴加入包含尿激酶(1mg /10mL )的WSC 溶液(1.0g /L ),磁力搅拌速度800r /min ,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60min ,冰浴条件下超声30s (功率10W ),成功制备出包封率为94.8%的尿激酶纳米粒子;对照组血尿激酶活性达到峰值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纳米尿激酶组血尿激酶活性达到峰值后仍保持较高水平。

结论成功制备了包载尿激酶的WSC 纳米粒子,纳米尿激酶具有缓释功能并保持了尿激酶的活性。

[关键词]水溶性壳聚糖;尿激酶纳米粒子;包封率;离子交联法[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6.041[中图分类号]TB383[文献标志码]BPreparation of sustained-release urokinase nanoparticlesJIN Hai-jiang,ZHANG Hao,ZHANG Bai-gen,SUN Min-li(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Renji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urokinase water soluble chitosan (WSC)nanoparticles,and investigate its activity.MethodsUrokinase WSC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ionic crosslinking method,and 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ofurokinase nanoparticles was measured.The effects of quality ratio of WSC to tripolyphosphate,concentration of urokinase,time and velocity of magnetic stirring,and time and power of ultrasound on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were determined,an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highest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were obtained.The diameters of urokinase nanoparticles were measured by particle size instrument.Urokinase nanoparticles were purified by centrifugal ultrafiltration,and were injected into New Zealand rabbits (urokinase nanoparticles group).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rabbi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and the activity of urokinase nanoparticles was examined.Rabbits injected with single urokinase were served as control group.ResultsUnder room temperature,when tripolyphosphate solution (0.6g /L)was dropped into WSC solution(1.0g /L)containing urokinase (1mg /10mL),urokinase nanoparticles with the highest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94.8%)were obtained with the time and velocity of stirring of 60min and 800r /min respectively,and the time and power of ultrasound in ice bath of 30s and 10W respectively.The serum activity of urokinase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ime after reaching the peak in control group,while that maintained at a higher level after reaching the peak in urokinase nanoparticles group.ConclusionUrokinase WSC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which possess not only sustained-release function,but also activity of urokinase.[Key words]water soluble chitosan;urokinase nanoparticles;encapsulation efficiency;ionic crosslinking method临床上常用尿激酶(urokinase )治疗血栓性疾病,但尿激酶半衰期短,需持续大量给药,故实际应用不便。

本研究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包载尿激酶的水溶性壳聚糖(water soluble chitosan ,WSC )纳米粒·268·No.6金海将,等:缓释纳米尿激酶的制备子,探索缓释纳米尿激酶药物的制备条件。

1材料与方法1.1空载纳米粒子的制备WSC溶于去离子水(10g/L),经一次性滤膜(直径2.5cm,孔径0.45μm)过滤,滤液稀释成7种浓度(1、2、3、4、5、6、7g/L);同法配制13种浓度(0.5、0.75、1.0、1.25、1.5、1.75、2.0、2.5、3.0、3.5、4.0、5.0、6.0g/L)的三聚磷酸钠(tripolyphosphate,TPP)溶液,与WSC溶液两两配对反应(WSC与TPP溶液体积比5ʒ1)。

在持续磁力搅拌下将TPP溶液以20 40滴/min的速度匀速滴加入WSC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然后冰浴下超声,空载纳米粒子制备完成[1]。

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经粒径仪测定空载纳米粒子的粒径。

1.2尿激酶纳米粒子的制备参照空载纳米粒子制备所得浓度范围,将尿激酶加入WSC溶液,搅拌(800r/min)混匀,然后在持续磁力搅拌作用下将TPP溶液以20 40滴/min的速度匀速滴加入WSC溶液中,出现乳光停止滴加,继续搅拌,然后冰浴下超声,尿激酶纳米粒子制备完成。

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经粒径仪测定尿激酶纳米粒子的粒径。

1.3尿激酶纳米粒子包封率的测定采用蛋白浓度检测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标准品在波长595nm处的吸光度,然后根据所得数据绘制蛋白标准曲线。

尿激酶纳米粒子悬液高速离心后,采用蛋白浓度检测试剂盒测定上清中游离尿激酶溶液在595nm处的吸光度,并结合蛋白标准曲线获得上清中游离尿激酶量,计算尿激酶纳米粒子包封率。

尿激酶纳米粒子包封率=[(总尿激酶量-游离尿激酶量)/总尿激酶量]ˑ100%。

1.4尿激酶纳米粒子与游离尿激酶的分离将制备的尿激酶纳米粒子悬液经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0万的超滤离心管离心,分离得到纯化的载药纳米粒子浓缩悬液。

1.5尿激酶活性测定新西兰兔8只,由上海宝牧实验动物养殖场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码为SCXK(沪)2004-0007,动物使用许可证号码为SYXK(沪)2009-0069。

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米尿激酶组,每组4只,分别经耳缘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液8mL和纳米尿激酶浓缩液8mL(每组含100000U尿激酶)。

分别在注射前及注射后2、6、12、40min和1、1.5、2、3h和4h时间点自兔耳中央动脉取血2mL,静置30min等待自然凝固,4ħ下2000ˑg离心10min,取上清,按血液尿激酶活性测定试剂盒步骤检测尿激酶活性,绘制尿激酶活性曲线比较两组情况。

2结果2.1空载纳米粒子2.1.1WSC与TTP溶液反应结果①溶液:WSC 与TTP质量比>15ʒ1时,WSC与TTP溶液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澄清,且不随时间改变。

②悬液:WSC与TTP质量比为5ʒ1 15ʒ1时,WSC与TTP溶液反应生成悬液,为乳光液体,稳定至少1周;在生成悬液的体系中,当WSC浓度恒定时,随TTP浓度增大,乳光白色增强,从最初的蓝色乳光至最末的乳白色;当TTP浓度恒定时,随着WSC浓度的升高,乳光白色减弱。

③沉淀:当WSC与TTP质量比<5ʒ1时,TPP溶液滴加完毕后立即生成絮状沉淀。

2.1.2空载纳米粒子的粒径①当WSC与TPP质量比一定时,随两者浓度增加,空载纳米粒子粒径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