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欣考研政治任务包五
2013考研政治黄金模板23例---思修法基1---芦欣老师
长骄傲自大的情绪。
另一方面,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1分)
其次,我们要正确认识合作。
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合作往往能够积聚更大的力量来解决更多个体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1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个体还是团队,都应该积极地结成联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抵御风险,在合作中竞争,这样才能创造奇迹。
(1分)
关系类型试题对考生要求较高,要求考生做到:第一步,锁定考核的知识点设问的角度、范围和知识指向;第二步,联系所给材料与考点框架;第三步,回到材料嵌套框架。
2013年而言,关系类型命制大题的可能性很大,考生尤其要注意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因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道德与法律两种基本手段来调整和维护。
考研政治五轮复习计划表
考研政治五轮复习计划表第一轮复习计划:1. 完成政治教材的第一遍阅读,重点理解每个章节的核心概念和关键知识点。
2. 制作概念卡片,将每个章节的重要概念和定义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记录下来,方便日后复习和记忆。
3. 分析过往考研政治试题,找出重点考点和常考题型,制定解题策略和方法。
4. 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分配时间进行概念复习、习题训练和错题整理。
5. 配合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图表记录、朗读、讨论等,提高理解和记忆效果。
第二轮复习计划:1. 针对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深入学习和掌握,弄懂原理、机制和关键概念。
2. 制定章节复习计划,按照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进行优先复习,夯实基础知识。
3. 阅读相关参考书籍和教辅资料,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定期检测自己对于每个章节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和方法。
5. 多做政治模拟试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培养答题技巧和思维习惯。
第三轮复习计划:1. 温故知新,对上两轮复习的知识进行全面回顾,找出之前未掌握或不够熟练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攻克。
2. 根据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考点分布,修补知识短板,注重对容易出错的考点的复习和强化。
3. 与他人组队切磋,互相交流和讨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不理解的地方,加快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4. 制定每周的复习计划,明确重点和难点,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5. 针对常见的政治理论和思想分析题,进行反复练习和总结,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第四轮复习计划:1. 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比如如何快速理解题目、如何筛选信息、如何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等。
2. 针对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模拟考试,提高答题速度和应变能力。
3. 总结归纳以往考试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和题型,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练习和巩固,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4. 定期进行全面的知识回顾,温故而知新,既巩固之前学过的内容,又及时了解新的考点和题型。
5. 积极参加政治考试的模拟讲解和答疑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经验和解疑。
[海文考研]2010考研政治真题马原部分选择题试卷解析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马原部分选择题试卷解析万学海文教研中心政治教研室芦欣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
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3. 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
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4.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即马克思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
2013考研政治黄金模板23例
《2013考研政治黄金模板23例》使用说明----芦欣老师
马原理部分模板-----关键词绑定法
马原理分析题从马哲部分命题,对于材料命制,灵活多样,角度刁钻,可以使用惯用关键词绑定,如遇到“引起”,用原因和结果这对基本范畴。
可用真题套用模板,定位才分点。
用活学活用再次套用模板,标准定位掌握程度。
毛中特部分模板------模板嵌入法
毛中特部分命题,材料结合时政,命题度较容易定位,如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从现状、原因、举措、意义等角度命题,只要掌握这几个角度的关键句,结合材料套用即可。
思修法基部分模板---框架搭建法
思修法基部分请考生关注第一个模板,即四对关系,包括竞争和合作、道德和法律、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理想和现实,这四对都是对立统一关系,也是高频出题点,请认真记忆知识内容,今年的钓鱼岛问题,也容易结合爱国主义这个考点命题。
近现代史纲要部分模板---脉络梳理法
考生可以根据史纲部分模板整体掌握近现代史纲要的高频命题点,做到滴水不漏,用时间和年代脉络进行梳理。
注意注意:关于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内容,考生可见毛中特模板之构建两型社会。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百天复习教程
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百天复习教程2013考研政治芦欣老师百天复习教程---第一天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重难点内在逻辑系统图2. 本章重难知识点详解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典型例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考点分析】本题所考查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解题分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哲学史上就一直存在着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有的。
因此,选项A、B、C是错误选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在一切旧哲学那里,社会历史观上唯心主义一直占统治地位,虽然某些哲学家也试图或曾经用某种物质因素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剥削阶级的偏见,不可能提出系统科学的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在于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仅在于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更重要的在于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因此,D选项是唯一正确选项。
考生在做这类概念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理清相似的概念。
以此题为例,就需要理解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独创,这样才不会造成概念混淆。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知识点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典型例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单选)A.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B.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C.与时俱进D.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考点分析】本题所考查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海南新政治考研真题试卷
海南新政治考研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以上都是
2.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以上都是
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
A.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A和B
D. 以上都不是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25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2.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1.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及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
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材料中所反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材料:(此处应提供具体案例材料,此处省略)
五、综合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
1.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分析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试卷结束语:
本次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考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3届政治考研题目及答案
23届政治考研题目及答案1. 题目一: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新时代的开启,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成熟和自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2. 题目二: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答案: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包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
3. 题目三:分析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答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
同时,这也意味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 题目四:阐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及其重要性。
答案: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这一要求的重要性在于,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5. 题目五:讨论如何理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系。
从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命题规律与复习方法
从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命题规律与复习方法跨考教育产品研发中心政治教研室芦欣2012年硕士研究生政治考试刚刚结束,跨考教育政治名师已经第一时间对2012年政治考试真题进行最全面、最精细、最深度的解析,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真题变化。
新大纲变化的第一年,考生最关心的就是对于政治真题的新特点,今天我们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命题规律进行探寻,为2013考生提供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跨考统计出2012年考研政治试卷中有85分的试题和跨考学员平时训练的习题的考点内容及形式完全相同(其中有八道选择题为原题,4道分析题几乎完全相同),跨考学员也反映,看到试题就想起老师常讲的那些考点,上了考场才切实感受到跨考辅导对考研所起到的巨大帮助。
在此提醒2013届学员一定要在学习上与老师配合好,严格执行教研室学习规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命题规律分析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考察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范畴、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是整个政治理论的基础,它们的特点是理论的内涵小,外延大,考题最灵活。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门课程考查的特点鲜明:基本概念,原理和范畴众多,理论联系现实紧密,突出考查学员的应用分析能力。
1.基础性强――侧重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哲学”和“政经”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它们主要考两个问题:一是概念,二是观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利益和社会形态的阐述,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基本观点,二是重要依据。
均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综合性强——考查考点与考点的相互联系随着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考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命题规律都已不再孤立的考查考点,而是考查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对同学科不同章节或不同学科的考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生如果不能理解和掌握某考点与其它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想及时准确地做出回答是非常困难的。
2013考研政治大纲:马原分值提高比重加大
2013考研政治大纲:马原分值提高比重加大主持人:各位考生网友大家上午好!今天2013年正值考研大纲发布了,跨考教育请芦欣老师给各位网友解析。
芦欣:各位即将参加2013年考生们大家好!主持人:芦老师,今年考研纲你觉得和去年比较有什么变化吗?芦欣:今年考研大纲相对来讲和2012年比变化不大,我们可以用“稳定”这个字来形容,体现两点上:第一分值设置上有所调整;第二点知识点增减有所上升和下降,这是今年大纲总的特点。
如果说分值特点上马原理分值又提高两倍,我们知道马原理分值在2012年之前一直是22分值,在今年大纲改革之后变成24分,而相对来讲在100分值,思想道德修理由去年的18分变成今年的16分,其他学科的分值没有任何变化。
再知识点设置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今年在马中因为知识学科上知识点又进行了削减,大家比较熟悉的三个知识点,包括我们知道的第一个劳动生产率、还包括价值量、以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这三个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删除,并且在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部分它增加情感热点话题叫西方干涉主义,这个跟当代世界政治变化所切合,这是考纲两个变化之处。
主持人:今年命题趋向是什么?芦欣:2013年命题趋向如果用一句话解释的话,它更加倾向于市政内容,2013年即将召开十八大,同样政治、经济热点比较多,特别是体现大国关系上,还包括和谐理念上,因此今年变化走向,时政部分相对来讲内容有所增加,而且今年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增加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要特别注意,因为今年不管在题型设置和命题规律上它可能难度有所增加。
本来马哲历史课就是就是灵活的学科,它的命题不主要以背诵为主,主要以学科角度为主,今年相对去年的真题和变化来讲,马哲难度有所提升。
而马中特部分今年变化不大,也就是说在考点部分,只是在和谐社会说法进行细微的调整,去掉几个标点符号而已,可以大家按照跨考教育在暑期强化课程和基础课程角度分析,并不影响大家总体的规划。
而在近现代部分,其实史纲学科近几年争执,在命题上更加倾向于革命史,因为我们知道近现代史纲要如果说用框架式分析的话,用四部分框架是我们熟悉的,区别史、探索史、建设史和革命史,而革命史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部分,近几年一直是我们复习革命史的重点,当年今年这个情况还会依旧这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题万能句和答题技巧总结
万学海文2010年考研政治权威预测系列之考研政治点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题万能句和答题技巧总结万学海文教研中心政治教研室钻石卡高级教师芦欣考研临近,万学海文集合考研政治名师团队,深入研究2010年政治考试大纲及修订内容,并结合考研政治的命题趋势及特点,在经过反复锤炼之后,分析总结知识要点,为广大考研学子潜心搜集整理了最新信息和多方面精华资料,进一步对今年的考研命题进行预测,帮助学员把握出题重中之重。
做好最终的考前冲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题万能句万能依据:(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前提,检验标准。
(3)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统一即矛盾的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体现为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和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答题技巧点拨分析题五步法第一步:逆向审题。
第二步:锁定考点。
第三步:原理阐述。
第四步:展开分析。
第五步:简短结论。
针对考研政治的命题特点,同学们要从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综合运用相关概念、原理、观点、方法等,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点是紧扣基础,注重大纲。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综合性、灵活性还是现实性,都是以基础性为起点,都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扎实记忆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
因此,考生应注重对有关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将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吃深吃透。
同时要注意区分各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对那些新增知识点和命题频率高的知识点更要重点掌握。
第二点是综合理解考点关系。
从命题特点可以看出,考研政治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包括五个层次:第一,概念与观点之间;第二,概念与概念之间;第三,观点与依据之间;第四,观点与意义之间;第五,观点与观点之间。
2021冲刺马原芦欣讲义
2021冲刺马原芦欣讲义课程铸就品质服务感动学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考点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后三者合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点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考点四: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考点五: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考点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唯物论部分考点一:哲学的定义1、哲学是一种世界观?2、世界观就是哲学?考点二:哲学基本问题:1、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什么? Who is the first2、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At the same time can together?考点三: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2)物体和物质是什么关系?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2)什么是形而上学?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2)什么是物质?考点四:意识产生的条件1、动物都有意识?2、人都有意识?3、意识产生有几个条件?条件一:人脑条件二:参加人类实践活动。
考点五:运动1、运动等于什么?2、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1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68-2190课程铸就品质服务感动学员3、脱离了物质的运动会怎样?4、脱离了运动的物质会怎样?考点七:时空1、时间是三维的?2、空间是一维的?3、时空的特征是什么?相对、绝对、有限、无限考点八:实践1、实践是人特有的活动?2、实践的三个特征实践的三个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1)物质生产实践(人与自然)(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人与人)(3)科学实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唯物辩证法部分概括:一个关系、两个特征、三大规律、四对辩证思维方法、无对基本范畴考点一:两大特征之一(联系)1、联系的定义?2、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3、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4、如何理解联系的多样性?考点二:发展1、发展和运动的关系?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3、如何判断新事物?4、如何理解发展的过程性?考点三:对立统一规律1、如何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2、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矛盾无时不在,时时有矛盾。
芦欣考研政治任务包五
第四部分唯物史观I 核心考点1.识记以下概念: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社会意识形态;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英雄史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区分以下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掌握以下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的本质及其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II 习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划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标准在于()A.是否承认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D.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实现C.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4.20世纪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致力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这在哲学上的依据有()A.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原理B.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原理C.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原理D.人类社会本质是人口增长的原理5.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A.道德、语言学、政治思想B.政治法律思想、文学、逻辑C.哲学、艺术、宗教D.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文字6.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8.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2014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单选高分1000题 8
2014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单选高分1000题---任务包(八)(2013-05-09 15:03:18)转载▼标签:2014考研政治单选1000题教育考研政治芦欣老师分类:2014考研政治单选高分1000题51.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资本家为了提高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通常会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A.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C.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D.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垄断市场和价格52. 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条件下,每个工人8小时内生产20个电子元件,每个电子元件生产资料价值为10元,每个工人每天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为1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某资本家企业率先采用新技术,并加强作业管理,使每个工人8小时内生产30个电子元件。
这时,这家企业的每个工人完成的超额剩余价值为()A. 150元B. 100元C. 50元D. 40元53. 资本家想方设法地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A.剩余价值中多出来的部分B.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C.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D.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54. 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55.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
但无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需要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获得的C.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D.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56. 史密斯先生的棉纺厂在1839年通过将工人的劳动时间从每天10小时延长为12小时,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到1848年,随着工人运动的加剧,其不得不恢复每天十小时的工作日,但此时棉纺织行业普遍更新了棉纺织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史密斯先生因此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制胜考研 考研政治高分能力 芦欣
考研制胜秘笈------从09考研政治真题命题特点剖析考研政治高分技巧万学海文教学研发部政治教研室芦欣2009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尘埃落定,与前几年试卷相比,2009年考研政治理论试卷在设置新情景,引导考生结合特定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做了更多的努力与尝试,从而使该份试卷更具有考察考生实际能力的倾向。
通过对于09年考研政治真题的细致分析,我们能获得更高效的学习政治的方法。
一、2009考研政治真题命题特点2009年的政治试卷稳中求变、难度适中。
具体特点如下:1、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在考研政治学习当中经常强调的一个点,就是基础知识,基本的概念。
09年考研政治试题的命题完全体现了这个特点。
特别是单项选择题,命题点都放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核。
尤其是哲学部分,题干材料较长,但问题设置和选项安排均很明显的显现基础知识的考核是重中之重,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题的考点均较为综合,从给出的材料内容及特点看,均要求考生对相关历史,政治、经济热点焦点问题作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材料和问题中均存在隐性考查点,在考研政治试题中,夯实基础是重中之重,没有基础知识的积累,任何高楼大厦都是空中楼阁。
2、通过社会“热点”命题考纲和试题中都将十七大报告精神,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作为考察重点。
如:试卷第36题就考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更加密切09年考研政治真题很多题目既是热点问题又是理论上的重点问题,如:对我国今年的财政政策的考察。
分析题35题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考察了我国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第38选做题考察了中国在国际事物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秩序发展。
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的基本特征是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路;是一条依靠自身力量、挖掘自身内涵、注重全面协调之路;是一条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自我完善之路;是一条在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振兴中华之路。
2013考研政治“六韬三略”之六大密押专题四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芦欣老师
2013考研政治“六韬三略”之六大密押专题四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芦欣老师韬略四: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理论热点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概括地说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
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摘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考点直击侵略史和抗争史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从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到中法战争中“法国不胜而胜,清政府不败而败”,再到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资本——帝国主义势力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1841年5月广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既反国外侵略势力又反国内封建势力的斗争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面对民族危亡和帝国主义带来的灾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 1为帮助广大考生及时更新对考研政治大纲信息的认知,有效指导大家有针对性地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中特)进行高效复习。
考研教育网芦欣老师帮助大家详细掌握毛中特考点“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纲领”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发展和体现,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
1.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
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民在内的一切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政权性质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
3.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新的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一切权力,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最直接、面地体现这一核心内容和准则。
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
四、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属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
2.“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知识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实行的土地革命路线是——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前冲刺必备精华六板块
万学海文2010年考研政治权威预测系列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前冲刺必备六大板块万学海文教研中心政治教研室钻石卡高级教师芦欣考研临近,万学海文集合考研政治名师团队,深入研究2010年政治考试大纲及修订内容,并结合考研政治的命题趋势及特点,在经过反复锤炼之后,分析总结知识要点,为广大考研学子潜心搜集整理了最新信息和多方面精华资料,进一步对今年的考研命题进行预测,帮助学员把握出题重中之重。
做好最终的考前冲刺。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发展历程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
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叫做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观点)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唯物史观I 核心考点1.识记以下概念: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社会意识形态;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英雄史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区分以下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掌握以下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的本质及其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II 习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划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标准在于()A.是否承认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D.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实现C.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4.20世纪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致力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这在哲学上的依据有()A.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原理B.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原理C.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原理D.人类社会本质是人口增长的原理5.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A.道德、语言学、政治思想B.政治法律思想、文学、逻辑C.哲学、艺术、宗教D.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文字6.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8.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这说明()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9. 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国家推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这在哲学上的依据有()A.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原理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原理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D. 矛盾的力量不平衡性原理10.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11.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A.劳动者B.生产工具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12.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阶级斗争D.社会基本矛盾1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A.生产资料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D.是否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14.政治上层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国家政权B.政党C.军队D.宪法15.下列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是()A.政治法律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治法律思想D.国家政权16.在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中,上层建筑属于()A. 思想关系B. 物质关系C. 经济关系D. 财产关系17.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最终取决于()A.它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B.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它是否能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8.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社会发展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
这说的是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A.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B.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19.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20.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这表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最终动力C.唯一动力D.直接动力21.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C.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D.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22.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A.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B.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的妥协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D.对社会基本制度进行改变23.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最大的错误是()A.没有认识到人性恶的方面B.夸大了人的善良方面C.没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人的本质D.没有看到善恶的辩证关系24.下列关于普通个人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A.普通个人对社会历史都起同等作用B.普通个人对社会历史发展不起作用C.普通个人创造历史D.普通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25.在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辩证法观点26.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指出:“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如今,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以人为本”,这两者()A.思想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B.思想实质是一样的,都重视人民群众对国家的作用C.前者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不具有积极意义D.思想实质是不同的,前者是统治人民,后者是服务人民27.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必然的B.偶然的C.有些是必然的,有些是偶然的D.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28.在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之中B.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意志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完全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
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和是否承认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是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所以选项A和选项C错误。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两种历史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所以选项B正确。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是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非决定论的区分标准,所以选项D错误。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所以生产力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所以,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见生产方式反映双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所以,选项D正确。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可见社会存在包括自然物质,二者的关系不能表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故选项A 不选。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并不体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故选项B错误,至于选项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认识和实践领域的基本关系,不反映生产力,也不反映生产关系,所以不选。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地理环境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自然前提,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取得所需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推进或延缓的影响,主要通过作用于物质性的生产过程来实现而不是通过作用于精神性的东西而实现,选项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选项B(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实现)、选项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都是从精神层面角度即社会意识角度而言的,所以都是错误的,只有选项C(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实现)正确说明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方式。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所以选项A错误。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故选项B错误,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实践,实践是社会的发源地,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故选项D错误。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C。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形态”。
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高低不同,我们把低层次、自发的社会意识称为社会心理;把高层次、自觉、系统的经过思想家加工的社会意识称为社会意识形式。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直接地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思想体系称为意识形态,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
意识形态因为反映经济基础,所以具有阶级性。
那些不反映经济基础、没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非意识形态,包括语言文字、形式逻辑、自然科学等。
选项A中道德、政治思想属于意识形态,选项B中政治法律思想、文学属于意识形态,选项C中哲学、艺术、宗教都是意识形态,只有选项D(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文字)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所以符合题干要求的是选项D。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
在四个选项中,选项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选项C“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选项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是所有的社会意识,既包括先进的社会意识,也包括落后的社会意识所共同具有的特点,而选项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是先进的社会意识所独有的特点,也正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从整体上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