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

合集下载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

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4].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

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

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

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

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

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

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

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

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

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改革开放后土地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土地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土地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土地政策经历了重大变化。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变化:
1. 农村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实行了农村土地集体经营的政策,允许农民租赁土地并承包经营。

这一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逐步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允许农民有相对的自主权,可以选择自己的居住地和宅基地的使用方式。

这一改革使农民在土地使用上更加灵活,有利于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经济发展。

3. 城市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建立了城市土地市场,并实行了土地出让制度。

这一改革使得土地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发展。

同时,也给城市居民提供了个人产权保护的环境。

4. 农村土地承包期延长:为了稳定农民的积极性,中国政府多次延长了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

这使得农民在土地上可以长期稳定地进行经营,提高了他们的投入积极性。

5.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政策调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

为了应对城市土地供应不足和高房价问题,中国政府通过推行土地供应制度改革、土地增量使用计划等措施,调整了城市土地政策,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些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中国的农村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前后土地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后土地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1949一1978)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1949. 10-1956. 9)第一阶段: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1949. 10一1953春)第二阶段:初步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政策(1953. 4一1956. 9)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1956. 9一1966. 5)开始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宣告结束。

(1956. 9一1958年底)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1966.5 -1976. 10)土地政策基本处于停止不前,乃至倒退、混乱或被砸碎的不正常状态。

4徘徊时期的土地政策(1976. 11-1978. 11)比文化大革命时期虽有所好转,但起色不大,突出的特点是徘徊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变迁(1978 – 2002)一、人民公社后期的土地政策(1978.12-1982.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变和拨乱反正的完成,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召开标志着人民公社开始解体二、家庭联产承包政策的演变((1978.12-2002.12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带有浓厚的人民公社色彩,后20多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

第一阶段是大突破阶段(1978. 12-1984. 12 )所谓大突破指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一阶段的体制特征是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全而解体,新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基本确立。

这一时期,土地政策走过了一个不平凡阶段。

第二阶段是大磨合阶段(1985. 1一1991. 12 )。

所谓大磨合,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

这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其体制特征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转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领域,向计划经济时期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统购统销制度”发起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中国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主要经历两轮高潮。

一个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是以农村土地权属改革和城市土地收归国有的改革为主要内容,其手段是进行土地的没收、征收和分配。

另一个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农村土地联产责任制和城市征收合资企业土地使用费为主要内容,其手段是土地使用权的下放和有偿使用。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土地制度演变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行政划拨,二是土地无偿使用,三是无限期使用,四是不准转让。

其实质就是土地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土地使用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和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的扩大,这种土地制度的弊病日益显现。

主要问题是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出现浪费和资产价值的流失;另一方面大量的单位又无法获得土地资源,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分布和合理布局形成体制障碍;企业成本失准,难以准确衡量经济效益;城市的房地产业无法进入良性循环,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土地制度演变过时的土地制度严重制约了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导致文革结束不久中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而土地制度改革又成为大陆改革开放的先声和贯穿整个过程的主要内容。

从那时开始对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在不改变国家对土地的所用权的前提下,变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变无限期使用为有限期使用,变无流动使用为流动使用,沿着土地市场化的道路摸索前进。

1.开始向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收取土地使用费1979年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首开国有土地有偿使用之先河,以法律的形式首次打破大陆延续了将近30年的国有土地无偿使用制度。

该法规定:“中国合营者的投资可包括为合营企业经营期间提供的场地使用权,如果场地使用权未作为中国合营者投资的一部分,合营企业应向中国政府缴纳使用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沿革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6月/26日/第007版大课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沿革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刘新卫第一节1978~1985年耕地保护意识觉醒期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序幕的掀起,我国经济增长驶入快车道。

由于经济发展形势好转和粮食安全压力减小,各项建设开始有计划展开,一批大中型工程项目陆续建成或开工,收入提高后的农民开始建房,乡镇企业也逐步兴起。

所有这些不可避免地产生耕地占用问题,导致耕地数量较快减少。

根据统计数据,1978~1985年间全国耕地净减少330万公顷,年均净减少47.14万公顷。

政策发展脉络由于粮食安全压力尚未消除,中央政府察觉到耕地减少的苗头及其渐显的不利影响。

为确保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这个阶段中央政府多次强调保护耕地。

197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通过开垦荒地,促使耕地面积逐年增加。

1981年《政府工作报告》认为,“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们的国策,并且要求基本建设和农村建房不能乱占滥用耕地。

1982年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将保护耕地视为与控制人口一样重要的国策,并且要求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城市附近的菜地。

该年《政府工作报告》还将滥占耕地建房看作当时农村中必须刹住的两股歪风之一。

1983年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在将“耕地减少”列为当时农村三大隐患之一的同时,更是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房”和“爱惜每一寸耕地”。

1978~1985年间,为了落实中央政府要求,相关部门陆续通过或颁布了一些有助于耕地保护的法规或规章等,但数量并不多,如1982年5月颁布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就在一定程度上涵括了保护耕地的内容。

政策主要特点由于1978~1985年间恰值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色彩仍较浓,加之粮食生产形势总体看好和发展经济愿望强烈,这一时期耕地保护政策呈现如下特点:粮食安全与结构调整协调困难。

改革开放前后土地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后土地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后土地政策的演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1949一1978)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1949. 10-1956. 9)第一阶段: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1949. 10一1953春)第二阶段:初步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政策(1953. 4一1956. 9)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 (1956. 9一1966. 5)开始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宣告结束。

(1956. 9一1958年底)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1976. 10)土地政策基本处于停止不前,乃至倒退、混乱或被砸碎的不正常状态。

4徘徊时期的土地政策(1976. 11-1978. 11)比文化大革命时期虽有所好转,但起色不大,突出的特点是徘徊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变迁(1978 – 2002)一、人民公社后期的土地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变和拨乱反正的完成,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召开标志着人民公社开始解体二、家庭联产承包政策的演变(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带有浓厚的人民公社色彩,后20多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

第一阶段是大突破阶段(1978. 12-1984. 12 )所谓大突破指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一阶段的体制特征是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全而解体,新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基本确立。

这一时期,土地政策走过了一个不平凡阶段。

第二阶段是大磨合阶段(1985. 1一1991. 12 )。

所谓大磨合,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

这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其体制特征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转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领域,向计划经济时期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统购统销制度”发起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改革
产业结构调整
土地改革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了 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
农民收入的增长
土地权益保障
农村土地改革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使他们能够从土地上获得 更多的收益。
多元化收入来源
土地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和收入来源,如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
明确农民的土地权利,保障农民的土地权 益。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规范 土地流转行为。
推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
加强土地利用监管和执法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 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防止 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05
对未来农村土地改革的展望和 建议
加强土地权益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02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改革农村土地制
度,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03
通过农村土地改革,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村土地改革的历史进程
0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集体所有的土地
人口流动
土地改革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人口交流 和融合。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扩张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 断提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了城市的承载 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加速了工业化、信息化 和现代化进程。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
建国以来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
目录
我国目前的耕地形势
建国以来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
制定耕地保护政策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耕地形势
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人均耕地 面积排在126位以后
数 字 出 形 势
我国已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 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 0.8亩的警戒线以下
数 字 出 形 势
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排110位 以后,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
1955 年开始的农 业合作化运动使 耕地产权由农户 私有转为集体公 有。受“以粮为 纲”战略影响, 垦荒运动在全国 范围内展开,耕 地数量得以增加。
二、 1978—1985 年耕地保护 行政政策约束为主阶段
197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开垦荒地,促 使耕地面积逐年增加
1981年《政府工 作报告》提出 “十分珍惜每寸 土地,合理利用 每寸土地”应该 是我们的国策, 要求基本建设和 农村建房不能乱 占滥用耕地
2005的 《政府工作 报告》要求 严格保护耕 地特别是基 本农田
2008年10 月中 央《关于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 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提出 “坚持最严格 的耕地保护政 策,层层落实 责任,坚决守 住18亿亩耕地 红线”
• 加强耕地保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内在要求 • 加强耕地保护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 加强耕地保护是保障粮食安全,维护 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证
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滥占耕地建 房看作当时农村中必须刹住的两股歪风 之一
1983 年《当前 农村政策的若干 问题》认为耕地 减少、森林砍伐 和人口膨胀是农 村的三大隐患, 明确提出“爱惜 每一寸耕地”、 “严格控制占用 耕地建房
三、1986—1997 年耕地保护正式政 策初步形成阶段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一、论文报告标题1.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的趋势分析2. 耕地保护政策的实践与探讨3.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4. 农民财产性收入提升与耕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分析5.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耕地保护政策的融合二、中国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分析近2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面对着严重的耕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此,中国政府在保护耕地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政策。

然而,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国的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并不乐观。

首先,查阅相关数据,可以得知1997年到2017年的20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约1500万公顷左右,年均减少约750万公顷,占到全国土地面积的2.2%左右。

其中,一些较发达的地区(如长三角地区等),耕地面积减少幅度更为严重。

其次,对于耕地面积的利用率,中国虽然实行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力图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然而,还是存在了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益,把耕地流转给了其他人,导致耕地闲置、荒废等问题,这些都给土地资源的利用造成了损害。

三、耕地保护政策的实践与探讨在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中国政府不断地完善和调整政策,以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

具体来说,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耕地基本信息的统计和管理。

政策的核心是落实好“耕地占用指标管理制度”,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

同时,加强耕地资源的监管和管理,落实耕地的区划和登记制度,遏制非法侵占和乱占耕地现象。

二是加强对农民的资金支持。

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取有偿退出、产权流转等措施,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加强耕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扩大农民资本收益,推行农户产权分置,让农民享受到土地资产的红利。

三是推行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

政策鼓励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化农业模式,借助科技进步等手段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

同时,对农业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引导农业向优势方向发展,以减少对耕地资源的需求。

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农村改变与发展

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农村改变与发展

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农村改变与发展近几十年来,改革开放以及党的农村工作方针的不断提升,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农村改革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也催生了众多的成功案例。

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是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

从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变革到近年来的承包地制度改革,中国农村逐渐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多种形式承包经营为主体、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共同发展”的经营格局。

这种格局的优势在于,通过家庭承包经营的模式,土地规模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承包经营的方式,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而这种格局还可以顺应市场需求,实现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逐渐多元化,包括养殖业、林业和旅游业等等,都成为了农村经济的亮点。

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产业正在向更加集约化和产业链化的方向发展。

比如,在产业的引导下,一些地方开始发展休闲农业等等产业,这些产业的出现不仅有利于吸引外来游客,同时也使得乡村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对农村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逐渐增大。

如今,各类现代化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已经在中国农村普及。

此外,随着电商、物流等新兴业态的进入农村,农村物流网络也在快速发展,而这对于乡村振兴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为了加强农村文化的传承,中国不断开展各种农村文化活动,如“中国农民丰收节”、“春耕文化节”等等,都是为了活跃农村文化氛围,加深群众文化认知。

同时,农村文化创新也是现在的重要方向之一。

比如,一些地方强化了农村扶贫,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引进和发展,使得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们得到了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大变身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大变身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大变身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长期面临的问题。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改变了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了不适当的生产关系;清除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体制障碍,放松了户籍限制,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促进了乡镇企业、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基础服务得到巨大的提高,这些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不仅有力推动了农村的快速发展和历史巨变,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下面我主要想从三方面讲讲这30年来农村的巨变:一农村改革模式的转变从农村改革开始到2003年前后,农村改革以“减弱控制”为主要特征;2004年以后,农村改革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农村公共品供应为主要特征。

党的十七大以后,农村改革进入统筹城乡发展、深化综合改革新阶段。

第一阶段1978—2003年:以“减少控制”为主的农村改革模式。

我们对农村改革经验的概括着重于国家、集团和农民之间利益关系调整的得失成败。

农村改革必须打破来自国家权力对农民的高度控制,让农民依据市场关系自由地安排生产;在改革的关键步骤上,中央政府的决断具有重要意义;从改革目标的确立到最后实现,比之中央政府的率先行动,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推动制度创新,是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从推动农村发展的政府行为方面看,除几次农产品价格调整出自中央政府之外,一些重要的改革行动最初都来自地方政府的创新性行动。

如包产到户、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等。

农村发展的根本障碍,是我们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并大体延续至今的对农民实行的控制,农民应该享有的公正权利得不到保障和尊重。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农民权利变革。

1.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家庭联产承包制在1978年后迅速推广,当时的迅速变革固然与新制度符合农民利益有关,但从变革的可操作性上看,农民内部没有分化,利益要求比较一致,特别是精英分子的积极性很高,是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一、改革开放前农业的困境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是生产技术落后,农民使用的工具和设备都是传统的手工制造,缺乏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

其次是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导致土地质量下降,耕地面积减少。

再者是农民收入低,大部分农民都处于贫困状态,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来维持生活。

二、改革开放后农业发展的历程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土地流转更加灵活,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2. 农业技术进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科研力量等措施,中国农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型肥料和种子等。

3. 农产品市场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农产品也逐渐走向市场化,农民的收入也随之提高。

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水利、电力等方面的改善,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1. 农业总产值显著增长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367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9771亿元,增长了20多倍。

这表明我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2. 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从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粮食总产量逐年递增,2019年达到了6.64亿吨。

3. 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例如:中国茶叶、葡萄酒等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4. 农民收入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的推进,农民收入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例如: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50倍。

四、未来农业发展趋势1. 绿色发展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是绿色发展,即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历史性转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管理政策经历了历史性转变,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土地经营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和保护政策的出台保障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为农民提供了安居乐业的土地保障。

展望未来,需要加强土地管理政策的精细化和综合化,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助力实现农村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土地管理政策、历史性转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承包制度、土地流转政策、城乡统筹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宅基地制度、推动作用、未来趋势。

1. 引言1.1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土地管理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性转变,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土地管理政策的变革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土地管理政策的变革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让农民有了稳定的土地承包权,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土地要素的流动性,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也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城乡土地资源,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城乡经济的互补性,拉动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并减少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性在于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支撑,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这些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未来的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力借鉴和倡导。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经历了深刻的变化。

这一阶段性的改革给中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转变,以及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这些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

一、前期准备阶段:改革初期,中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困难。

过早阶段的农村面临着耕地有限、生产力低下、农民收入较低等问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奠定基础。

这包括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等。

这些措施为农业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传统的小规模农业向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在这一过程中,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机的广泛应用、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中国农业实现了由以人力为主向以机械化为主的生产方式的转变。

这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而且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求。

为了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中国农业开始大规模发展农业产业化。

这包括农业企业化、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等。

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市场资源,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技术创新与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科学发展。

农业科技的进步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优秀的农业科学家和专家,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在农业生产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和化肥,合理地安排农作物的品种和轮作,都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减少农药的使用。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图11949-1986年的耕地总量变化情况[1]收稿日期:2007-06-18;改回日期:2007-09-06作者简介:傅超(1982-),男,副主任科员,从事土地经济与城市经营研究。

①虽然也有学者认为该数据由于受各级利益关系和调查误差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质量不高(郑云阳,2003)。

但已是当前所能获得的相对精确的耕地面积数据。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傅超1,郑娟尔2,吴次芳2(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北京100013;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摘要:分三个阶段对我国建国以来的耕地数量变动史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阶段耕地数量的变动情况及相应的政治、社会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以供现行耕地保护参考,同时提出耕地减少分析对宏观调控的意义以及耕地保护政策需要严格执行的必要性。

关键词:耕地;耕地数量;历史考察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来保护耕地,并采取了用途管制、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等措施,但耕地总量仍呈逐年递减之势,这成了耕地保护中的怪现象。

“耕地保护”在“两会”被如此重视,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本文将对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的递减史进行回顾并总结相关经验,以史明鉴,以供现行耕地保护工作参考。

一、耕地面积变动的历史足迹(一)数据标准在国土资源部成立以前,我国存在两套数据:国家统计局数字和1979-1985年组织的全国范围(除港、澳、台、南海诸岛外)的土地概查数据。

耕地问题研究组认为概查数据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部门规划的主要依据[1]。

本文以此为准,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1949-1995年耕地面积变动的历史数据。

1996年以后的数据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详查数据为准①。

(二)耕地总量变动史耕地面积的变动包括总量的变动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动,这里先分析总量的变动。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变迁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变迁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变迁作者:暂无来源:《资源导刊》 2019年第11期张艳琳“民以食为天”,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进步,粮食安全已由供给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的稳定阶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安全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也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

根据耕地保护制度的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耕地保护制度的萌芽时期(1978~1985年)据统计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耕地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耕地保护问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导致耕地快速减少。

1982~1985年,耕地保护问题急切性初步显现,主要特点就是土地多头管理、耕地被大量无序占用。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在农牧渔业部内成立了土地管理局。

经过农村制度的改革、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基本建设的发展、非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农民建房导致耕地被大量占用,出现了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现象。

但由于国家还没有颁布土地管理法,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仍受部门局限,无法全面形成统一管理全国土地的权限和职责,耕地被大量占用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在此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逐步引起重视,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耕地保护,中央政府也对耕地减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总结,并通过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颁布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对认识到的问题进行重点部署。

这一时期耕地保护意识逐步觉醒,并成为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萌芽时期。

耕地保护制度的启动时期(1986~1996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迅猛,城乡基础设施以及各类工业建设等全面铺开,加之农业结构调整及灾毁等原因,这一时期我国耕地流失速度仍然较快。

据统计,1986~1996年期间全国耕地净减少4655.70万亩。

耕地保护取得的成效

耕地保护取得的成效

耕地保护取得的成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耕地的减少和质量下降。

为了保护耕地资源,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我国采取了耕地保护制度,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和管理。

制定了《耕地保护法》、《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等法律和规范文件,建立了耕地保护责任制,确保耕地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其次,我国加强了耕地用途管制,划定了农村建设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的界限,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

同时,实行了土地整治政策,对土地进行分类整治和改良,提高了耕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

第三,我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了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了他们的种植和管理水平。

最后,我国还实施了土地承包政策,保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增强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和土地保护的自觉性。

总之,我国的耕地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切实利益,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1 -。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后的农业变化,真的是一幅大变迁的画卷,想想在那之前,农村的日子可真不容易。

那时候,农民们一亩三分地,辛苦劳作,收成也就那样,家里的生活水平低得跟小河里的水差不多。

种粮食就像是在跟命运打交道,天公不作美,干旱、洪水,简直是农民心头的大石头,时常让人愁眉苦脸。

你想啊,吃饭都得看老天爷的脸色,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后来,改革开放了,哎呀,真是如沐春风。

国家开始鼓励发展,农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记得我听老爸说,以前农民种的都是集体的,现在可好了,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种什么,想种啥就种啥。

比如说,稻谷、玉米,甚至是一些特色农产品,大家纷纷试水,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农民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土地的生产力也随之提升,真的是让人刮目相看。

说到科技,这也是个大变化,过去农民靠天吃饭,种地全凭经验。

现在,哎呀,科技真是给农业带来了新生命。

比如,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化肥和农药的科学使用,让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像坐火箭一样,一年比一年好。

更别提那些高产的种子,真是让人惊叹。

现在农民用手机就能查天气、看病虫害,真是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农业让人乐开了花。

再说说市场,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风暴席卷而来,农产品的流通变得畅通无阻。

以前农民卖菜得去集市排队,现在电商平台层出不穷,随便一点,农产品就能飞到消费者的手里,简直是“飞一般的感觉”。

以前是“种田吃饭”,现在是“种田也能赚钱”,农民的收入直线上升,生活条件改善,过上了小康生活。

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大变样,想当年,乡间小路坑坑洼洼,天晴下雨都得打泥巴,现在可好了,铺上了柏油路,走起路来就像走在阳光下的宽大大道。

村里有了自来水、宽带网络,真是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大家都乐得合不拢嘴。

那种“富裕起来”的感觉,简直像是变魔术一样,让人忍不住想笑。

环境保护的问题也开始引起大家的重视。

过去农业发展不讲究,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在可不一样,大家都开始追求绿色、有机的种植。

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引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在经济和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改革开放后农业取得的成就,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拓展农业面积和提高耕地利用率1. 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分配农民土地使用权•鼓励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稳定农民土地权益2. 增加耕地面积•实施水利工程,开垦荒地•灌溉设施和排水系统建设•山地和沙漠地区的土地开发3. 提高耕地利用率•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流转土地利用优化•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多种植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1. 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方法•推广新品种和新农艺技术•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出口3. 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支持和扶持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农民培训计划的实施•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农业大学和职业学校的建设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1.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灾害预防和农业保险制度2.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发展农村旅游和乡村文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直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生活改善1. 加强农村教育和文化设施建设•农村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图书馆和文化广场建设•农民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性2. 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农民工收入保障和权益保护•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3. 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农村社区自治和参与•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农民权益维护和农民代表制度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通过拓展农业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农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同时,这些成就带来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农民生活的显著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
进入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

由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更为侧重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因而对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和湿地等类型的土地覆被变化投入了较多的精力。

其实,另一种土地覆被变化可能对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威胁更为直接,这就是有限的耕地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丧失。

就这种变化来讲,中国大陆在近20年来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地区。

考虑到下个世纪初人口高峰到来时中国农业所面临的压力,耕地资源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耕地资源的概况
与淡水资源一样,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

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资源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变,总面积持续减少。

在“谁来养活中国”的论争和全球食物安全危机之背景下,耕地损失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我国政府为了遏制耕地持续减少的势头,提出了以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为目标的耕地保护政策。

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

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

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

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

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

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

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

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

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

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

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2.耕地数量变化的构成和分布
1988年以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每年公布耕地增减的统计资料,被认为是这方面比较权威的数据。

根据该局1988~1995年的数据分析,8年中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荒地开垦,占76%;农业结构调整和复垦所占的比例较小,分别为13%和11%.在损失耕地的构成中,农业结构调整,包括转变为果园、鱼塘、林地及草地的耕地,占有最大的份额,为62%.其次为非农建设占地,占20%.自然灾害损毁(风蚀、水蚀、沙压、洪涝)的耕地面积占18%.
新开垦的耕地主要来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新疆、云南、黑龙江、内蒙古及广西等省8年间荒地开垦面积最大,占全国开荒总面积的60%.有趣的是,这几个省份也正是灾害毁损耕地最为严重的地区。

从结构调整占地的情况看,果园和鱼塘占地问题较为严重的省份包括广东、江苏、辽宁、湖北及陕西等,主要是东部和中部地区;而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有内蒙古、陕西、新疆、西藏和云南,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非农建设占地比较严重的地区明显地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此外,湖北、河南及安徽等中部省份也比较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1988~1991年期间,沿海12个省份非农建设占地在全国此类占地中的比重维持在40%左右,而在此后的4年,比重上升到50%~55%.
3.耕地面临的问题
农户耕地规模经营太小
规模经营过小带来的问题是劳动生产率极低,在开放的国际贸易条件下,大田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基本上没有国际竞争力。

在大宗粮食作物中,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东南亚国家。

小麦、玉米都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目前是最重要的油脂作物。

因此,耕地规模过小实际上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耕地规模过小,而且每户的耕地还分成几块,所以,我国的农户在生产的许多环节中无法独立操作。

在灌溉、排水、机耕、植保、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农户很难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

这就是我国在实行分户经营以后,必须搞双层经营体制的客观原因。

由于种种原因,双层经营体制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达到高峰后逐步消亡,现在几乎不存在了。

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只有寻找其他一些费时费工费力的办法。

最明显的是,现在农田基本建设已经全面停止;大量灌溉系统都因水费收不上来而报废,农户争相打井以代替灌溉系统,由此带来更多的环境和效益问题。

这种现象几乎没有进入中央农村政策研究者的视野,更没有引起领导层的关注。

承包地只强调稳定,不允许调整
从一些实地调查的情况看,承包地是否稳定,立场不同,结论相反。

所以,究竟是要稳定,还是要调整,关键是要全面考虑,衡量各种利弊。

目前的法律规定是出于稳定的目的,在全国实行“一刀切”的30年承包期。

承包期内,耕地不得调整。

这必将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是新生儿及新婚嫁者没有承包地,各户人口变化出现耕地占有的明显差别。

积累多年,无地人口会以亿计,农户之间的占有不均等也将很严重,将会形成很大的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承包权的稳定并没有造成承包地块经营权的稳定。

随着劳动力和人口的城市化、非农化,会有大量耕地流转,对接包者、承租者来讲,所面临的是更不稳定的局面。

所以对承包权的稳定要全面衡量、不可绝对化,尤其不可认为只要是稳定了承包权就是稳定了使用权。

耕地流转比重很低
耕地的转包和流转在实行分户承包之初就开始提倡。

但过去几十年了,与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比重相比,差距甚大。

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近40%,而耕地流转只占耕地面积的5%左右,两者相差8倍。

这说明我们的政策是不力的。

另外,在耕地流转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是2/3的流转没有促进规模经营。

农户间的流转占了整个流转的2/3。

而农户之间的流转大多由于没有集体统一调整地块,虽然接包户所种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但无法实现连片的机械耕作,所以这些转移基本上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向无关。

二是在实行规模经营的基本上是农业企业,而不是家庭经营的农户。

三是在实行规模经营的转移中,种植大宗粮棉油作物的很少。

据农业部经管司的统计,目前农户之间流转土地中用于种粮的比重占71.9%,而规模流转入企业主的土地中用于种粮的比重仅为6.4%。

公司制企业已经成为规模经营的主体
根据各方面的数据估算,在实现规模经营的三种形式中公司型种植农场按耕地面积算占60%以上,集体农场和以自己家庭劳动为主的家庭农场合计不会超过40%。

公司制农业企业已经成为我国规模经营的主体形式。

我国农业经营形式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是按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模式走,还是另走他路?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中央现在对公司制农业企业只是采取不提倡的态度,这在政策上没有任何作用。

农村中农户的兼业情况已经相当普遍
我国农户兼业经营已经显示了与日本等国相同的规律:兼业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以非农业为主的兼业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与美欧等国国情不同,在人均耕地很小的东亚国家,对兼业化要采取不同的政策。

我国必须鼓励二兼户离农,把耕地转移给其他务农者。

我国耕地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耕地问题,是政府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必须意识到的问题是,耕地问题不是一方面导致的,只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得到相应的配合,才能够真正解决耕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