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内容、结构》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内容、结构》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当初上帝造人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背了一个大包袱。

人类常向上帝抱怨,怨自己的包袱太重,别人的太轻。

有一天,上帝叫这些人交换包袱,可是把别人的包袱背过来以后,反而觉得更沉重,觉得不如以前轻松。

感悟: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二、复习预习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12、线索:时间、地点、题目、人物、事物、事件、感情变化等作用: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将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的统一起来,使结构清晰、条理清楚。

3、题目的作用4、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2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

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概括层意(段间)1. 摘句法: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2. 概括法:记叙了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抒了怎么样的感情)3. 叠加法:有些文段的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把要表达的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总的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概括文章主旨1、掌握概括方法: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

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提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知识点23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法【特点】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2、倒叙法【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公开课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公开课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记叙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答记叙文阅读题的技巧。

4.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及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分析3. 记叙文人物描写手法4. 记叙文情节安排技巧5. 记叙文环境描写作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结构、人物描写、情节安排和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战演练。

5. 讲解答案:讲解练习题答案,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问答法: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练习题解答:评估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 长期效果:观察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表现,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 经典记叙文案例:《背影》、《一课》等3. 练习题:历年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及模拟题4. 教学课件:PPT课件,包含知识点、案例分析、练习题等5. 视频资料:关于记叙文阅读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记叙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战演练,解答记叙文阅读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及特点2. 第二课时:讲解记叙文的结构分析3. 第三课时:讲解记叙文人物描写手法4. 第四课时:讲解记叙文情节安排技巧5. 第五课时:讲解记叙文环境描写作用6. 第六课时:案例分析,练习与讲解7. 第七课时:总结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3.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结构、人物描写、情节安排和环境描写等方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十、教学反思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跟上教学节奏2. 案例分析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思考3. 练习题是否具有针对性,学生是否能通过练习提高解题能力4.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学生的参与度如何5. 课后反馈是否及时,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评价如何十一、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让他们在课后进行阅读,以提高阅读量和文学素养。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公开课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公开课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了解记叙文的类型、结构、特点及作用。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记叙文的能力,提高阅读记叙文的技巧。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阅读中的问题,提高中考记叙文阅读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类型及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及作用3.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4. 记叙文的叙事方法及作用5.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记叙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类型、结构、特点及作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探讨记叙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4. 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题目,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特点及作用。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典型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的阅读技巧。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解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中考成绩:关注学生在中考记叙文阅读方面的成绩,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记叙文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中叙事方法的把握,理解叙事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

3. 提升学生对记叙文表达方式的辨识能力,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应用。

4. 通过典型题目分析,让学生能够独立分析记叙文结构,提炼文章主旨。

5. 加强学生的阅读策略训练,提高其记叙文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记叙文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记叙文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记叙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语文记叙文阅读的技巧2、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考点3、通过练习加以强化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步骤2、记叙文考点的讲解教学难点:1、重点字词句子的赏析理解2、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提问导入:记叙文的定义是什么?(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平时你是怎样做记叙文的?(学生回答)现在就让我们系统的来复习一下记叙文的做题技巧吧。

一、中考考点知多少: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1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记叙的要素: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3、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针对语文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2(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三、记叙文的阅读步骤: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写了什么事?是怎么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

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重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重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记叙文阅读考查重点复习(一)修辞赏析:①比喻,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四维角度)②反复,通过重复……,强调了……(四维角度)③夸张,通过“……”,突出了……(四维角度)④排比,加强语势,强调了……(四维角度)⑤拟人,将……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四维角度)⑥设问: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自问自答,引发读者的思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强调了……(四维角度)⑦反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语气,态度鲜明表达了……(观点),强烈抒发了……(思想感情)。

⑧对偶: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四维角度),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二)词语赏析1.叠词,富有音韵之美,生动地写了……(四维角度)2. 褒义词贬用,生动地……(四维角度),语言幽默,有讽刺色彩。

3.贬义词褒用,强调了……(四维角度)4.双重否定,强调了……(四维角度)5. 大词小用,突出渲染……(四维角度),强化读者印象。

6. 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四维角度)7.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四维角度)8.用某种感官写另一种感官,生动地描写了……(四维角度)(三)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概括情感脉络):1①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

(依然要有分层的意识,写了哪些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②答题时,先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③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④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

⑤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用词语或短语概括,不要用句子,更不能去描述。

不要用否定表述。

)(四)对比的作用:对比+对比点概括+强调点概括(四维角度)(五)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①含义:表面意和深层意表面意:内容要素概括(文章哪些内容与题目相关,把它概括下来)深层意:主题要素概括(人物形象、作者思想感情、文章揭示的道理)②注意分析并转述题目中的关键词口诀:表层看内容,深层看主题,题目换主语③作用(也要答内容):线索,贯穿全文揭示文章内容(交代文章写作的……)点明中心,或暗示中心(散文后者居多)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看修辞(比喻拟人反复),生动形象看问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2有文学色彩,富有诗意(朦胧性、优美性、诗歌)有对比,反差强烈(《柔软的父亲》《雪山那么冷,棉衣那么暖》)新颖巧妙等(一般是引用,化用,有悖常理的题目)(六)语句含义理解①分层锁定关键词②联系上下文概括直接信息③通读寻找概括相关信息④长句转换“冗杂”,短句扩展“内容”⑤概括情感或主题⑥转换词语表述⑦学会推理⑧首尾段内容反复看,比较看⑨能“由点到面”思考问题⑩检查转换后的语言能否呼应文章内容和主题(七)某段(句)在文中的作用:(1)写法:插叙,景物描写,对比,过渡,欲扬先抑,引用(2)内容:四维角度(3)效果:①丰富文章内容【插叙,多角度描写(一般指“人”或“物”),象征内容(托物喻人),引用相关内容,次要人物或事物并突出主题】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多数为前文内容,看内容是否符合“含蓄”“设疑”“趣味”等特征)3③引用类:诗文:增添文采,丰富文章的意蕴神话传说:增添神秘色彩,文章可读性故事寓言:生动,增强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用名人的话:真实可信,有权威性④形成强烈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欲扬先抑,对比)⑤奠定情感基调⑥小说类(结尾):情节设置出乎意料,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及小说的可读性,/②内容表达含蓄隽永,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发人深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环境更有典型性,/突出小说的主题⑦小说类开头:造成悬念(开头)(4)结构:前后呼应(呼应什么内容要概括具体)/首尾呼应/呼应标题/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铺垫(显性)/伏笔(隐性)/引起下文……/总领全文/总结全文/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铺垫不用答)(八)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先概括该景物描写的内容(注意概括的层次)①景物描写在开篇】交代故事(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②渲染……气氛(突出……特点),③衬托人物……心情(含蓄表达情感)④暗示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暗示故事……结局(要回答具体,一般针对小说文体)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文章……做铺垫(散文只答后一句)⑥突出人物形象(要回答具体)⑦与其它处景物描写形成对比,突出了……(内容相同相似答“呼应”)4⑧【景物描写在结尾】含蓄委婉的表达了……思想感情。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写作升格攻略》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写作升格攻略》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图难于易化大为细——叙述性文章场面的定格与分解写作策略教学目标1.理解场面的定格与分解为叙述性文章写作带来的便利;2.明确场面的定格与分解的操作方法;3.尝试进行场面的定格与分解后“点”的详细描写。

教学重点通过场面的定格与分解化大为小,简化叙述性文章的写作头绪。

教学难点1.选择怎样的场面进行定格;2.如何分解、描述场面中的“点”。

教学用具 PPT、黑板板书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预先板书好副标题“叙述性文章场面的定格与分解写作策略”,并投影本课的标题)齐读本课的标题。

请学生解释标题中的两个概念——“叙述性文章”“场面”。

(简单地说,1“叙述性文章”是指整体侧重叙述事件、塑造形象的文章,“场面”是指由人景物多种内容共同组成的画面。

)你能随口说出在课文中学过,或者生活里经历的一个场面吗?(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一个场面,至少包含这个大报告厅、台上的我们和台下的老师们。

)可见场面的内容是丰富的,而由场面组成的事情可以写的内容自然就更多。

怎么才能够简化写作头绪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两个写作策略——叙述性文章场面的定格与分解。

二、场面的定格1.请阅读学案“习作评价”部分两位学生写的习作,加以比较,并讲一讲你认为哪一篇写得更好及理由。

注意阅读思考后及时做好批注。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这是开放性的习作评价,学生讲得有道理的都应当予以认可。

)2.这两篇习作虽然选择了相同的素材,文章整体字数也相仿,但是第一篇显然写得更好,其实我认为两位作者动笔之前就分出了高下——他们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方式不同。

(教师在黑板图解两文写作思路和结构方式的差异:第二篇重点放在第三段,先后简要叙述了八个返乡过程中的场面,而第一篇侧重三个场面的描写:奶奶场上脱粒、爷爷回来、清晨放鸭,所以后者有足够的篇幅来具体描述这三个场面,而第二篇只能简要概述每个场面。

)3.我们不妨通过场面的定格的方式简化写作头绪,跳跃性叙述(板书)。

场面定格是指2在叙述事情时将写作的目光聚焦在2—3个场面上详细描述,在保持事情整体完整的前提下避免事无巨细什么都写,什么也写不好。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一、考纲解说1. 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局部精读的前提。

2. 明确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理清行文思路。

3. 理清文章的线索并理解其在组织内容、表达中心方面的作用。

4. 准确地摘取重要细节——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5. 能找到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语句——把握思想感情的脉络(显性的关键词语,隐性的具体描述)。

二、考点要求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利用文中信息和日常积累对关键词句、重要段落、写作手法、情感认识等,进行合理的解释。

知识精讲、易错指津:1立足于文章的重要词句,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作用、表达效果。

重要词句:1. 文章题目。

(上一讲内容,请同学们回顾)2. 与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上一讲内容,请同学们回顾)3. 文章中议论抒情句。

4. 结合文章中某一信息点,概括回答“为什么”。

示例:一、文章中议论抒情句①有助于揭示和概括文章段意或中心思想的句子。

②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且蕴含哲理的词语和句子。

③能够很好地照应文章的题目,点睛并升华主题的句子。

④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的领起句、总结句,段落之间的过渡句。

例 1 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宛如英雄》)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2例2 第⑥段中划线句子“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的含义是什么?(《你遗失了感动吗?》)例3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送你一束花》)●最后一段,连用九个问句,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分条简要回答。

(《古井》)◆答题技巧:这类题目有时只考含义理解,但有时还和作用一起考。

议论抒情句一般在文章中都有揭示主旨、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作用。

所以答题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文章的主题和所表达的情感来组织语言。

先是分析句子中关键词的所指,再结合主旨回答。

‘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交代及主题的突出。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如抓取关键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等。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记叙文。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和答题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记叙文,并准确答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记叙文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特点。

2.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阅读心得和分析方法。

3. 采用练习法,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和模拟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2. 收集一些典型的记叙文文章,用于分析和讲解。

3. 准备教学PPT,包括记叙文的特点、阅读方法等要点。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交代,以及主题的突出。

3. 阅读方法指导:教授抓取关键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等阅读方法。

4. 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记叙文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5.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6.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分析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布置作业:提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评价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记叙文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广度。

2. 推荐一些优秀的记叙文阅读平台或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记叙文阅读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记叙文阅读的准确性和理解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分类2. 记叙文的结构特点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结构特点3. 讲解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4. 进行记叙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第二章:记叙文的人物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重要性2. 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人物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人物描写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人物描写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2. 写一段人物描写,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第三章:记叙文的场景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场景描写的重要性2. 掌握场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场景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场景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场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场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场景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场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场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场景描写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场景描写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2. 写一段场景描写,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第四章:记叙文的情节安排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情节安排的重要性2. 掌握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情节安排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情节安排的作用和意义2. 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3. 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情节安排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情节安排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情节安排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安排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情节安排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安排方法和技巧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情节安排第五章: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表达方式的重要性2. 掌握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表达方式的作用和意义2. 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3. 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表达方式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表达方式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表达方式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表达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表达方式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表达方法和技巧2. 写一段表达方式,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表达第六章:记叙文的分析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分析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作用和意义2. 分析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分析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分析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自拟一个,并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第七章:记叙文的线索梳理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线索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梳理记叙文线索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线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线索的作用和意义2. 梳理记叙文线索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线索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线索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线索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梳理记叙文线索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线索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线索梳理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梳理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线索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线索梳理第八章:记叙文的写作手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记叙文写作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写作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记叙文写作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写作手法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记叙文写作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写作手法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第九章:记叙文的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记叙文修辞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记叙文修辞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记叙文修辞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修辞手法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修辞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修辞第十章:记叙文的写作建议与拓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写作的建议和技巧2. 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拓展方法3. 提高记叙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写作的建议和技巧2. 记叙文写作的拓展方法3. 记叙文写作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分类是学习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中考复习课外现代文阅读教案(记叙文)人教版

中考复习课外现代文阅读教案(记叙文)人教版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思维品质:通过分析文章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学生需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进行论证。
2.文化意识:文章《成长的脚步声》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了解并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
答案:文章的主题是通过人物的经历和成长,展现了成长过程中的勇气和坚韧。文章通过主人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不断努力,传达了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文章也强调了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超越,鼓励读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地迈出脚步,不断成长和进步。
4.写作技巧分析题
题目:请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并指出其在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方面的作用。
最后,我应该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中,更加注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例如,我可以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提供一些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题型整理
1.人物描写分析题
题目:请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并指出其对主题和情节发展的作用。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答案:文章的写作技巧在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例如,文章中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其次,文章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和情节发展,使主题更加突出和深刻。例如,文章中通过一系列事件的安排和转折,使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入人心。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鉴赏》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鉴赏》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兄弟四人同乘一艘小船,决心飘洋过海,去寻找理想的圣地。

途中,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如箭……老大吓得灵魂出窍,颤抖着说:“快点掉头,退回去吧!”老二吓得面如土色,结结巴巴地嚷着:“快!快改变方向,另选目标!”老三蜷缩着身子,躲在船舱里,死也不肯出来。

只有老四,依然紧握船舵;决心乘风破浪,坚定不移地向前。

1这时候,一个巨浪卷来,把小船劈成了碎片,兄弟四人一同葬身大海……等到太阳重新照耀海面的时候,人们看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老大变成了一尾虾,喜欢向后退着游走;老二变成了一只蟹,总是横着爬行;老三变成了一只鳖,时时躲在甲壳里面;只有老四,变成了一条大鱼,始终迎着风浪,面向阳光。

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感悟:遇到困难坚持到底,一定会迎刃冰解。

二、复习预习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设问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本段(本句)运用了……表达方式。

2记叙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的……感情,引发读者共鸣,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1、描写及作用a肖像、神态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b语言、行动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心理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2、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交代时间、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性格品质,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3、细节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的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3品质。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复习教案(含答案)

课题《中考阅读—记叙文答题技巧》时间备课人审核人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学习记叙文阅读的相关考点及常见题型。

过程与方法: 掌握记叙文六大题型答题思路及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们有充分的准备迎战中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记叙文六大题型答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教师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掌控中考》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课时流程教学活动(课前预设)备注1一课题导入目标导航一、导入同学们,中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拼搏吧!青春的脚步,为我们敲响了出征的战鼓;誓言的手臂,为我们扬起了奋蹄的长鞭,让我们展开飞翔的翅膀,迈开坚定的步伐,跨过命运的门槛,朝着理想奋勇出击。

剩下的日子里,每天都是冲刺,每天都是挑战,每天都得搏击,每天都得奋斗。

困难再大,诱惑再大,我们都得咬紧牙关,迈大步子。

同学们,中考的战鼓已经擂响,我们别无选择。

“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不搏何时搏!我们唯有以高昂的斗志,百倍的信心,坚定的意志,扎实的基础,高超的技能,全身心的奋战中考,以优异的成绩,向学校、家长、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无悔青春!二作品简介夯实基础首先面对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

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是小说,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捷径: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

2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记叙文常识一.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6、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7、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记叙文进行评价和分析。

4.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表达。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解释记叙文的特点,如时间顺序、事件发展等。

2. 记叙文的构成要素: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介绍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如抓住主题、理解情节发展、分析人物形象等。

4. 记叙文的评价和分析:教授如何评价和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内容,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5.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讲解如何运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写作,包括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以及阅读和评价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3. 练习法:设计阅读练习题和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设计记叙文阅读题目,评估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写作练习评价:评估学生在写作任务中的表现,包括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方面。

3.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五、教学计划1. 授课时间: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安排:第1-2课时: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讲解记叙文的构成要素。

第3-4课时:讲解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分析经典案例。

第5-6课时:教授评价和分析记叙文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

第7-8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第9-10课时:进行阅读理解测试和写作练习评价,总结复习。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记叙文教材或课外阅读材料。

‘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实例分析4. 记叙文练习题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讨论,让学生回顾已学的记叙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以及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选取一篇记叙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4.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以及对答案的准确性。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以便进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记叙文阅读教材或辅导书2. 记叙文练习题库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教案示例:【引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散文、小说等文体的阅读方法,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文体——记叙文。

请大家回顾一下,记叙文是一种怎样的文体呢?【讲解】1. 时间性:记叙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2. 情节性: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的发展变化,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3. 人物描写:记叙文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情感状态。

4. 环境描写:记叙文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氛围,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实例分析】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这篇记叙文《难忘的一件事》,大家边阅读边思考,这篇文章符合记叙文的哪些特点呢?【练习】师:请大家完成这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题目是:这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件?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文章通过哪些人物和情节来展现这个事件?【教学评价】师:请大家谈谈自己对这篇记叙文的看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准确判断记叙文。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a. 记叙文的定义b. 记叙文的特点: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叙述2.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a. 快速浏览,把握文章大意b. 细读重要段落,理解人物、事件、地点等关键信息c. 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d. 关注文章、开头、结尾,寻找答题线索3.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a. 人物描写题b. 事件概括题c. 观点态度题d. 细节理解题e. 推理判断题4. 记叙文阅读训练实例分析a. 选取中考真题,进行实例分析b.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解题步骤展示c. 分析错误选项,总结答题规律5. 记叙文阅读巩固练习a.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进行讲解和解答c. 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针对性辅导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记叙文阅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3. 利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记叙文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3. 中考真题模拟,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六、教学内容6. 记叙文中的重要概念与术语理解a. 叙述视角: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b. 叙述手法:顺叙、倒叙、插叙、平叙c. 描写手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7. 记叙文中的人物分析a. 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区分b. 人物性格的分析与归纳c. 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与评价8. 记叙文中的事件与情节分析a. 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理解b. 情节的转折点及其作用c. 事件与情节的内在联系和主题的体现9. 记叙文的背景与主题分析a. 社会背景与时代背景对记叙文的影响b. 记叙文中的隐含主题与显性主题c. 主题的深化与延伸十、教学评价10.1 课堂讨论与问答,评估学生对记叙文概念与术语的理解程度。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归纳艺术手法》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归纳艺术手法》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一、课堂导入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

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

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

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赏析:这一段话充满哲思,意味深长。

作者从悲观和乐观两方面说起,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了悲观和乐观者的不同心态和表现,让人感受到乐观的力量。

接着又说道卓越和平原,论述说卓越者常乐观,平庸者常悲观。

多方对比论证之下,论述乐观的巨大力量。

1二、复习预习1、修辞手法及作用2、表达方式3、艺术手法4、鉴赏表达效果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修辞手法及作用1、比喻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2、拟人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作用:强调某个意慧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7、设问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作用:引发思考,增强语气。

29、反语作用: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知识点2记叙文表达方式:1、记叙: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

其中要注意: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人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淡和结构的单调;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和常见结构。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记叙文内容,把握记叙文主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记叙文的效率。

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文体特点:人物、事件、环境、情感。

2. 记叙文的常见结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3. 阅读策略:快速浏览、细读理解、概括总结、推理判断。

4. 批判性思维:分析评价人物、事件、情感、写作手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常见结构和阅读策略。

3. 练习:提供若干篇记叙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理解。

4. 讨论:分组讨论,分析评价文章的人物、事件、情感、写作手法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知识和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理解,写出阅读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程度。

3. 批判性思维:评价学生在分析评价文章时的逻辑性和深度。

4.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记叙文案例,分析其文体特点和结构。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记叙文的心得和方法。

3.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记叙文的关键信息和主题。

4. 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编写短篇记叙文,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记叙文素材库:收集各类记叙文,用于教学实践和课后阅读。

2. 阅读策略指导:提供关于阅读策略的资料,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

3. 批判性思维工具:提供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思考框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4. 通过对记叙文的阅读复习,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定义:记叙文是一种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说明、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特点:真实性强、情节生动、人物鲜活、情感丰富。

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结构:引子、主体、结尾要素:人物、事件、环境、情感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策略抓住,预测内容细读开头,掌握主题分析人物,理解事件关注环境,感受情感提炼要点,概括总结4.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词语理解题句子理解题段落理解题文章主旨题人物分析题事件分析题环境描写题情感把握题5. 记叙文阅读练习与反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记叙文进行阅读练习对照答案,分析错误原因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习效果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结构、要素等基本知识。

2. 实例分析:分析记叙文阅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策略。

3. 练习讲解:针对记叙文阅读练习,讲解答案及解题技巧。

4. 针对性训练:根据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5. 测试反馈: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 学生在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部分取得优异成绩。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记叙文的学习内容。

2. 教辅: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库。

3. 网络资源:有关记叙文阅读的优质教学视频、文章等。

4. 参考书籍: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解析、策略指导等书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记叙文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对记叙文阅读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一、掌握记叙文阅读的基础知识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结合议论和抒情的文体。

它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2.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一篇记叙文中,并不是都清楚地交代出六要素,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其中的某个或几个要素也可以不交代。

3.记叙文的线索及其作用线索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记叙文的线索有多重形式,常见的有(1)以人物为线索;(2)以人物感情变化为线索;(3))以具体事物为线索;(4)以时间为线索;(4)以空间为线索(6)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作用: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记叙文的人称1记叙文的人称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记叙。

“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第二人称:以“你”或“你们”的口吻展开叙述,使用第二人称叙述的文章较少,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

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一般多是出现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5.记叙的方法(方式):记叙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照事情发展过程的先后来叙述叫顺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倒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事情的结局先交代出来,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一种是将事情的高潮提到前面叙述。

2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6.记叙的语言特色记叙文中语言特色,因文而异,阅读时要细加体会,既要求宏观上整体把握文章,又要有具体而微的细致分析。

1、朴实自然的语言特色用词(1)朴实无华;(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2、生动优美的语言特色用词(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3(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有多种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以叙述、描写为主。

(1)描写是指对人物的活动过程或事件的经过作述说和交待。

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A人物描写又细分为:a肖像描写;b外貌描写;c神态描写;d动作描写;e语言(对话)描写;f心理描写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a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4b渲染气氛;c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d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2)议论是指在写人、叙事时进行的分析和评论。

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抒情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

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

二是间接抒情。

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

记叙文中的抒情的作用:点明文章的题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主题,揭示所记事件的意义等作用。

8.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1、表现手法: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2、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5写得“……”3、表现手法的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9.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6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

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二、记叙文的考试要点1.体味重要词语/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文章内容,梳理和概括文章要点。

3.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把握文章主旨。

4.体会各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作用。

75.鉴赏评价作品的形象、情感和语言。

三、记叙文的阅读技巧⑴看标题信息。

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

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在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中,到底是以哪个为主。

⑵抓记叙要素。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

因为记叙文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⑶理行文线索。

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⑷辨叙术方式。

即辨析志读文章的主要采用顺叙、倒叙,有无间有插叙、被叙或追叙等叙述方法。

⑸挖中心思想。

目的是“理解作品的意义”,这是记叙文在思想内容方面要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

⑹析表现手法。

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为自己的习作寻求借鉴。

这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语文表达方式,象片、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文学手段,8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但由于记叙文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阅读时间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记叙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

【典型例题】例1. (甲)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天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晨雾和碎末。

(乙)①海终于愤怒了。

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缝隙里,又拨拉着岩石的壁垒。

②音响越来越大了。

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③“彦,这里会塌了!”妻战栗起来叫着说,“我怕!”④“怕什么。

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

”我说。

⑤退潮的时候,我扶着她走过窗边,指着海说:“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多么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啊!一样的美。

”1. 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对大海的赞美,具体地看,(甲)文赞美的对象是__________,(乙)9文赞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

解析:(甲)文中写了乌云、雷声、狂风和波浪,表现波浪与乌云、狂风等恶势力进行的斗争,赞美的是波浪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乙)文主要写海潮的声音,从“我”与妻子的对话中可以得知,作者赞美的是海潮。

答案:波浪海潮2. (甲)用象征手法描写了两种力量的抗争,其中,象征反动势力的有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很容易,只要了解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答案就十分清楚。

答案:乌云、雷声和狂风象征了反动势力。

3. (乙)前三节文字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方法表现大海的美。

其中第________节就是间接描写。

解析:本题要求了解间接描写,首先要清楚这段文字写的内容是海潮涨潮达到高峰时发出的各种音响,表现海潮的壮美。

其中,海潮声音都采用了直接描写,只有“妻子”战栗地叫着“这里会塌了”、“我怕”。

通过妻子的话,衬托出大海涨潮时的伟大力量。

答案:③4. (甲)里有7个加“”词语,其中最能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三个动词是__________。

10解析:解答此题主要是认真读题干,看清要求。

题目要求找出三个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动词。

先从文中7个加“”的词中找出动词,有4个:压、抱、甩、摔,再从这4个动词中选择3个最能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动词。

其中,“抱”表示把“海浪”抱起来,不足以表现猖狂,把它去掉,剩下的“压、甩、摔”符合题意。

答案:压、甩、摔。

5. (乙)文中“我”说“海的美就在这里”,这里的“美”指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