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传播中的模因研究
网络语言中的模因现象分析
“ 版主” “ ;稀饭” 喜欢” “ =“ ;竹叶” 主页” “ =“ ;水母情话” 水木清 =“ 华” “ ” “ ;GG = 哥哥” “ r= 晕倒(a t” “8 ” “ ;F ” “ fi ) ;8 6 = 拜拜喽 ” “1 7 = n ;8 4 ”
“ 不要生气 ” 。 22 网络语言 中的表现型模因 -
17 年所著的《 96 自私的基 因》 e e s ee 中首次提 到。 ( l h n) Sf G i 它是基 于基因( e一词仿造而来。m m 源 自 n ) ee 希腊语 , 意为 “ 被模仿 的东 西。” 因通过模仿而传 播, “ 慎 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在模 因论中, 因被描 述为“ 模 病毒 ”vrs 。 (i )它可 以感染 ( f t e ie ) nc
国人道歉 , 并征集 爱国律 师, 起诉 C NN的无耻行径 。 随后, 最新的 网
基因型模 因指 以传递信息 内容为主的模因 。表达 同一信息 的
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 的表现形式可能一样 , 也可能不一样 , 但其 内容却始终统一。
21 . 1相同的信 息直接传递 .
这类语言信息不改动任何 内容 , 直接用 在网络语言中 . 是通过 直接 引用 的方式 , 复制 和传递 的模 因, 如各种名 言、3 、 : 1号 经典 台词 等 。当遇到与原语相似或相近的语境, 因就往往以这种直接 的方 模
摘
要
本 文介绍 了模因的概念 , 着重分析 了基因型的网络语
言模 因和表现型的网络语言模 因, 并从对这 两种类型的语 言模 因分
析 中总结 出网络语言 的特点。文章以模 因论为基础, 通过 对网络语 言中的模 因现象的探析 , 为人们如何看待 网络语言提供一些有 益的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语言LANGUAGE网络流行语,又称网络热词,是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网民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生动形象、有趣,往往围绕着一些社会热点,越来越风靡,受到网友的追捧。
语言学家桂诗春教授曾说:在生活中通过模仿而传递的文化因素比比皆是,从“文革”的红卫兵运动到如今的媒体炒作都是其体现。
随着汉语的影响力扩大,有些中国的网络流行语还被创造了英语形式,进入了英语词典,如“给力”(gelivable)、“土豪”(Tuhao)等。
以往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多从社会语言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从模因论的角度阐释也是近些年来的探究热点。
1 模因论1.1 何为模因Memes一词是在1976年由英国动物学家理查·道金斯(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创造的。
在Blackmore的著作《谜米机器》(The Meme Machine)中指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就可以被称为meme。
我国学者何自然和何雪林于2003年将memes翻译为“模因”。
模因(meme)与基因(gene)的发音相似,表示“基因相同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指文化基因。
模因论 (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并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
这一研究成果可谓是生物学与语言学的“跨界”。
自从这一理论引入我国以来,就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1.2 模因的复制和传播D a w k i n s认为模因库中的模因作为复制因子(replicators),从一个宿主的大脑传到另一个宿主的大脑,语言、书本和网络也是传播的媒介。
当然,这种“复制”不都是完全“克隆”,而是形式和内容相似,不乏交际人的创造和改良,因此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影响,还会有宿主意图和语境两个方面的影响。
人脑中的信息只有在被“触发”,即复制、加工和传播之后才算是模因,在这一过程之前只能算是具有模因潜势的元表征信息。
网络语言传播的模因论解读
网络语言传播的模因论解读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通过语言复制和传播,同时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复制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方式。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网络话语传播的规律。
标签:网络语言;模因论;模因;基因型;表现型一、模因论的基本观点模因论的理论基础是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诠释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的本质特征。
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
模因(meme)一词是牛津大学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里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首先提出来的,在其著作The Selfish Gene中,他描述了基因复制因子的特征,从而设想出文化传播的基因——模因。
模因仿造了基因一词,指的是通过模仿而进行自我复制的现象。
任何一种思想或信息,只有通过模仿而被复制才能被称为模因,它可以是单个模因,也可以是互相支持的若干单个模因的集合,即模因复合体。
它实际上是文化基因,是语言的载体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话语流传的规则和语言传播的规律,从而推动语言的发展。
语言模因对翻译研究、文化研究及语言教学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有助于促进语言的进化和发展。
模因论解释了语言的演变,也为研究语言的交际和交流特别是网络时代言语行为交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二、网络语言模因的两种表现形式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模因的传播途径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运用本身、交际和交流三方面。
布莱克摩尔认为模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传递:“对结果的拷贝和对指令信息的拷贝。
”即“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
何自然把模因基因型划分为相同信息直接传播和相同信息异形传播,把模因表现型划分为同音异义传播、同型联想传播和同构异义传播。
网络语言中成功复制传播的模因,主要表现为模因基因型(即相同信息异形传播)和模因表现型(即同构异义传播)。
网络流行语传播模因认知理据的研究
对 莒 县 方 言 词 缀 “ ” 语 义 分 析 , 利 于 我们 了解 子 的 有
是 寂 寞 。 之 后 一发 不 可 收 拾 , 网 友相 继 模 仿 “ × 不 ” 有 哥 的 是 ×. 寂 寞 ” 句 式 , :哥 上 的 不 是 网 , 寂 寞 。 ” 哥 是 的 如 “ 是 “
、
各种 媒体 的宣传
心 理 的 影 响 , 有 一 定 的 认 知 理 据 . 要 体 现 在 各 种 媒 体 具 主 的 宣 传 , 及 网 民 宣 泄 不 良情 绪 、 注 社 会 焦 点 等 方 面 , 以 关 具 有 轻松 有 趣 , 谐 幽默 , 洁 直观 等 特 点 . _ 定程 度 . 诙 简 在
德 、 格 特 征 和 行 为 规 范 , 些 支 配 和 影 响 着 民 族 语 言 性 这
行 语 的 强 势 模 因 . 到 广 泛 复 制 和 传 播 。给 力 ” 因 而 成 得 “ 也
为2 1q 最 热 的 网络词 语 。总 之 , 体 的宣传 , 网络语 00 z 媒 对
句 的 流 行 和 传 播 , 到 了 推 动 作 用 . 网 络 流 行 语 传 播 的 起 是
212号 旬 0-P 下 刊又敖赞 1-] q
网 络 流 行 语 传 播 模 因 认 知 理 据 的 研 究
伍 丹 阳
( 南 交 通工 程 职业 技 术学 院 , 南 衡 阳 湖 湖
摘 要 :网 络 流 行 语 传 播 模 因 受 到 民 族 文 化 和 社 会
一
4 10 ) 2 0 1
何 自然 认 为 :凡 是 获 得 广 泛 复 制 和 传 播 的 现 象 都 是 ’ 网 络 潮 流 . 用 网 络 新 词 “ 力 ” 于 是 “ 力 ” 为 网 络 流 “ . 采 给 . 给 成
模因论视阈下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研究
中图分类号 : 3 HO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35 ( 0 1 0— 18O 1 7 -3 x 2 1 ) 30 0一4
一
、
引 言
《 咬文 嚼字 》 志 于 2 1 杂 o O年 1 2月 2 7日公 布 了 21 0 0年十 大 网 络 流行 语 , 中 , 给 力 ” 词 荣 登 榜 其 “ 一 首 。有 媒体 考证 , 词最 先 出现在 日本 搞笑 动 漫《 该 西 游记 : 程 的 终点 》 的一 句 中 文 配音 —— “ 旅 中 这就 是 天 竺吗 ?不 给力 啊 老湿 ” 。这 个 被 认 为 极 具 创 造 性 的翻译 随后 在 网络 上流传 , 至 成为 人们 的 口头禅 , 甚 并 于南 非世 界杯 足球 赛 期 间被 广 泛 应 用 。 自《 民 人 日报 》 1 1 日在 头 版 位 置 刊 发 题 为 《 苏 给 力 1月 0 江 “ 文化 强省 ” 的报道 后 , 网络热 词 “ 》 该 再度 走红 ” 。 近年 来 , 随着 I 技 术 以及 电脑 在 大 众 中 间 的 T 普及 , 人们 越来 越 容易 接触 到新 技术 以及 互联 网 , 网 络语 言也 悄悄 地 在 网 民 中普 及 开 来 , 的触 角 甚 至 它 已经 延伸 到 日常 生活 中来 。网络流 行语 作 为 网上交 流 的工具 , 到互 联 网 自由化 、 受 虚拟 化 、 交互化 、 球 全 化、 限化、 无 电子 化 等 特征 影 响 , 渐发 展 为 一 种 新 逐 的社 会方 言 , 反映 并制 约着 大众 的文化 意识 。 ] _ 以文 1 本为 基 础 的交 流 方 式 的产 生 , 语 言学 的发 展 拓 开 给 了新 的空 间 。 目前 , 国有 许 多 学 者从 不 同 角度 关 我 注探 讨 网络语 言 现象 。例 如 : 秦俊 红 、 张德 禄等 借用 系 统 功 能语 言 学 理论 分析 网上 会 话 的话 轮 特 征 , _ 2 董 启 明 等 从 文 体 学 角 度 研 究 网 络 语 言 的 文 体 特 征 , 秀 白从语 体学 角度 论述 了网络 语言 的 构成 、 l秦 3 性 质 及 特 点 , ] 磊从 语 法 和 词 汇 层 面分 析 了 网络 l柴 4 语 言 的 变 异 问题 等 。 于达 尔 文 进 化论 来 解 释 文 [基 5 化 进化 规律 的模 因论 ( meis 为 网络语 言 的研究 me t ) c
网络语言传播的模因论解读
学都有 一定的指导 意义 , 并有 助于促进语 言 的进化 和发展 。
模 因论 解 释 了语 言 的演 变 , 为 研 究 语 言 的交 际 和 交 流 特 别 也
( , 哦 我明白了)C = e o ( ; U S eyu 再见 )X J “ ; D M= 兄弟姐妹” 等。 网络语 言 中还常 常 现字母 、 字 、 字 的混 用形 式 。 数 汉 例如 ,K ta k yu 谢 谢 你 ) me ( o ,我 也 是 ) 4 3 U( n o , h , 2 me t o ,U
型划分 为相 同信息 直接 传播 和相 同信息 异形传 播 , 模 因 把
表 现型 划分为 同音 异义 传播 、 同型联 想传 播和 同构异 义传 播 。网络语言 中成功 复制传播 的模 因 , 主要 表现为模 因基
收 稿 日期 : 0 0 0 — 3 2 1— 7 0
语 中的新 宠。随着“ 粉丝 ” 一词 的深入 人心 , 因使用者们 又 模
2 1年 9 00 月
河 南 社 会 科 学
HENAN S0CI SCI AL ENCES
S p , 01 e .2 0 Vo .8 11 No5 .
第 1卷 第 5 8 期
网络语言传播 的模 因论解读
任 凤 梅
( 南大学 外语 学院 , 河 河南 开封
摘
450 ) 7 0 1
态 学 家 里 查 德 ・ 金 斯 ( i a a kn ) 先 提 出 来 的 , 道 Rc r D w is首 hd 在
此类模 因以复制信息 内容为主 , 通过纵 向递进 的方式 传 播 , 管在 复制过程 中出现信息 变异 , 尽 但其复制 后的 内容仍 与复制前相 同 。这类 模 因在 网络语 言 中特别流行 。如“ 灌 水” 表示 “ 在网上发表冗长 、 空洞的文章” “ 仙” ;水 指级别 高的 灌水女 网民 ;纯净水” 无任 何实质内容的灌水 , “ 指 也称 “ 水蒸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一、模因是如何影响网络新兴语的1. 模因作为传播媒介模因是指在网络传播中被广泛复制和传播的符号、图像、视频、文本等,它是一种适应互联网传播的流行文化符号。
在网络中,用户可以通过制作、复制和传播模因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看法,而且模因具有非常高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整个网络。
2. 模因影响了新兴语的使用场景在网络世界中,模因经常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态度,成为了人们沟通的一种方式。
比如“666”“6666”这些数字组合就来源于模因,用来表达欣赏、敬佩或者赞叹的情感。
这些数字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了网络新兴语的一部分。
由于模因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之广,它们往往会影响新兴语的使用场景。
一些模因在网络上的流行,会导致相关的新兴语言在特定场景或特定群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言语交流和沟通方式。
二、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现象1. 流行词的快速产生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上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兴语言,这些新兴语言往往源于模因,以及各种形式的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
这些新兴语言的产生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比如“996”“007”等词汇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网络上的流行词汇。
2. 传播方式多样化网络新兴语言的传播方式多样化,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的扩散,也可以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
而模因作为传播媒介的角色愈发凸显,网络新兴语言的传播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比如通过搞笑的视频、有趣的图片等方式传播新兴语言,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3. 影响力逐渐扩大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和传播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在年轻人群体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开始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比如“996”“007”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被广泛应用在工作、学习、休闲等场景中。
1. 积极引导网络新兴语的发展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和传播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特征,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论文
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论文•相关推荐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论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论文篇1论文关键词:模因复制网络语言论文摘要: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他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网络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
因此可以模因论为基础,对网络语言进行新的探析。
1、引言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新理论。
他借用生物进化模式探讨模因的复制、传播和进化,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中出现的诸多一脉相承的相似现象进行诠释。
随着模因理论的发展,他冲破了文化领域,走进了语言学家的视野。
在我国,何自然教授的《模因论与社会语用》一文的出现,[1]引起国内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并从不同角度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模因论为语言演变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
在模因作用下,新词语得到复制,创造新词语的创意也同样得到复制。
因此,模因论对研究网络交际时代的言语行为特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2、模因论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他靠复制、传播而得以生存。
模因这个术语由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Dawkins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使用。
[2]他指通过人类文化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思想。
RichardDawkins为他取了一个同基因(Gene)相似的名字。
他认为这个新的复制基因的名字要能表达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
“Mimeme”这个词缩短为Meme。
何自然教授考察了meme的理论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术语与“基因”的关系及其近似的发音,最后决定译为“模因”。
判断“模因”的基本依据是“模仿”,任何一个信息,只要他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
[3]因此,那些不断得到复制、模仿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可成为模因。
网络语言的模因顺应性研究
K e wo d y r s:m e e;a a t ton;n t pe k m d pai es a
随着 因 特 网 的 普 及 和 网 民 人 数 的 增 加 . 种 新 一 的 语 言 现 象 — — 网 络 语 言 ( 下 简 称 网语 ) 现 了 。 以 出
金斯 L 提 出 的。模 因主 要通 过 模 仿 得 到复 制 、 播 l 传 与发 展 。模 因本 身 靠 语 言得 以复 制 和传 播 , 因此 语 言本 身就是 一种 模 因 。模 因寓 于语 言之 中 , 任何 字 、 词、 短语 、 子 、 落 乃至篇 章 , 句 段 只要通 过模仿 得 到复 制和传 播 , 有 町能 成 为模 因 。任何 一 个 语 言信 都 息, 只要 它 能够通 过模仿 而 能 以语 言 的方式 复制 、 传
[ 章 编 号]1 0 —4 8 ( 0 0 0 - l 80 文 0 3 6 4 2 1 ) 60 8 - 3
网 络 语 言 的模 因顺 应 性 研 究
孙 炳 文 ,张 崇
( 北 工 业 大 学 外 I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0 6 ) 湖 N语 3 0 8
[ 摘 要]以 网 络话 语 为语 料 , 探 讨 语用 学 中模 因论 和顺 应 论 之 间是 否存 在 某 种 关 联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来 网络 语 言
播 , 可 以 称 为 语 言 模 因 。 模 因 充 当 复 制 因 子 的 角 就
然而, 如何 认识 和使用 网络语 言 , 它更 好地 为人们 让 服务, 成为 当今语 言 学 界一 个 重 要 和亟 待 解 决 的课 题 。网络语 言是语 言 的一 种变 异 , 因此 有 很 多专 家
网络谐音流行语的模因学探究——以“蓝瘦香菇”为例
语言研究网络谐音流行语的模因学探究——以“蓝瘦香菇”为例魏 然【摘 要】网络流行语根据形成方式有多种分类,其中谐音型是极为常见的一种。
本文以“蓝瘦香菇”为例,从模因学角度探究其复制与传播的原理和意义,并由此推知网络谐音流行语的流行模式。
【关键词】谐音 网络流行语 蓝瘦香菇 模因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及谐音型流行语概述网络流行语以其生动形象、经济幽默等特点,不仅在网友群体中广为流传,也从线上走向线下,更引起了诸多语言研究者的关注。
根据之前研究者的总结,网络流行语可以分为旧词新解、谐音、缩略和表意数字等,其中谐音型可以分为普通话谐音、方言谐音、外来词谐音、字母谐音和数字谐音等。
谐音,即“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条件来表情达意,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1],广泛存在于各年代的文学作品和各民族语言文字中,是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值得研究的重要语言现象。
二、网络谐音流行语“蓝瘦香菇”的起源、含义及流行情况兴起于2016年10月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是“难受想哭”在广西口音的普通话(即“桂式普通话”)中的发音,来自一位广西南宁的小伙录的短视频。
这种独特的发音是由于广西壮语没有翘舌音,没有送气音。
本在某特定区域内被该方言群体掌握与运用的方言,因为网络中的跨地域交流,得以被其他区域甚至全国人民了解熟知,其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词句能够成为新兴流行语。
通过数据可见其流行程度,笔者于2016年11月26日通过搜索引擎“百度”搜索“蓝瘦香菇”,得到约20,900,000条相关结果;通过社交媒体“新浪微博”搜索,该话题有2.7亿阅读量,33.6万条相关微博。
经过持续观察,发现它在2016年10月初至11月末之间的流行度呈总体上升趋势,在10月11至13日期间热度达到顶峰。
三、以模因论阐释网络流行语的传递过程“模因(meme)”一词的创造者是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他在1976年出版的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阐释了模因学理论,提出将模因作为与生物传递单位即基因相对应的文化传递单位。
网络语言传播——从模因论角度
摘要互联网和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但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必然导致语言在网络这一领域中产生新的变化,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网络语言根植于传统语言,但又个性鲜明、独俱特色,因而在网上得到广泛使用和传播。
诸如“灌水”、“斑竹”、“MM”这样的常见表达已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语言当中。
鉴于此,作者试图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
本研究认为网络语言的传播不仅依赖自身的优势条件,它也模因主体人为控制作用的结果。
为此,作者从词汇、句法、话语三个层面上收集语料。
本文涉及到的语料有两个来源:网上收集的语料主要来自BBS,聊天室,MUD (多用户网络游戏),即时通讯(如QQ, MSN),网络文学,及公共网站论坛;网下收集的语料主要来自有关网络语言的专著和字典。
考虑到中国网民中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年轻网民占大多数,本研究将研究对象确定为中国年轻网民所使用的汉语网络语言。
本研究对所收集到的语料进行定性分析。
就理论基础而言,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为研究网络语言的模仿、复制,以及研究网民主体意识对网络语言传播的控制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将语言变异视作构建身份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解释网民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
模因论由英国科学家理查德 • 道金斯在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提出,是研究模因复制、传播和进化的新理论。
模因是文化传递单位,或者是文化复制因子,它的核心是模仿。
模因的进化受模因宿主有意识的行为的影响。
模因论出现后,被广泛引入到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然而,模因论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值得开发的地方还很多。
本文就模因论对网络语言传播机制的解释力进行探索性研究。
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是对研究选题和意义的简单介绍。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 作者分别对网络语言和模因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摘要】:本文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首先介绍了模因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定义了网络新兴语及其形成和流行机制。
接着分析了模因视角下网络新兴语的传播特点和在社交媒体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模因视角为解析网络新兴语流行及传播提供了新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语言现象。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网络新兴语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规律和影响力,以及如何应用模因理论来引导和分析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网络新兴语的传播规律和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模因视角、网络新兴语、流行、传播、社交媒体、模因理论、形成机制、传播特点、作用、解析、新视角、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新兴语的出现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网络新兴语是指在网络空间中迅速流行起来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往往具有独特的用词、句式和特定的含义,能够成为网民沟通交流的媒介。
网络新兴语的产生和传播机制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解析。
1.2 研究意义网络新兴语是当今社会中非常流行的语言现象,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迅速传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沟通方式。
对于研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网络新兴语的形成和流行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社会的文化特征和变迁。
通过研究网络新兴语的传播特点,可以揭示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的交流方式和偏好,为促进信息传播和沟通提供参考。
深入探究网络新兴语在社交媒体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语言现象,拓展社交媒体的应用领域,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
研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把握信息时代的语言变迁和发展趋势。
2. 正文2.1 模因理论概述模因理论是由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的。
【推荐下载】探究模因在网络语言中的语用效应
[键入文字]
探究模因在网络语言中的语用效应
模因在网络语言中的语用效应,本文将从模因入手解读网络语言变异现象。
一、引言
语言模因,尤其是网络语言模因的变异传播具有积极的语用效应。
近年来,随着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热点,语言模因,尤其是网络语言的模因变异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例如:曹进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词汇的特点;张云辉用模因理论解读网络文化中的图片模因和恶搞模因;王蓓以网络新词为语料探讨网络词语模因得以复制、传播的认知过程;吴燕琼从语音,词汇,词义的角度进行解读网络语言变异的模因.而本文将从模因入手解读网络语言变异现象,以期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二、模因和模因论
模因(meme)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复制基因推动着生物进化的进程。
而在文化进化中,也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基因在生物进化中所起的作用的复制因子,这就是模因。
Dawkins后来认为在大脑、书本、计算机等媒介中相互传播的信息都是模因。
(Dawkins,1982)。
现今,模因一词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已经被收录
1。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新兴语言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新奇的词汇、表达方式或者特定的网络用语,它们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的一部分。
这些网络新兴语言的诞生和传播背后,涉及到了人们的认知、交流方式以及网络文化的形成。
从模因的角度来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的起源和变迁,还能为我们揭示网络语言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模因是什么。
模因一词源自于希腊语mimeme,意为“模仿”。
模因理论最早由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它被定义为可以在人类文化中复制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模因可以被人们模仿、传播、变异,最终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网络新兴语言中的各种词汇、表达方式和梗都可以被看作是模因的一种形式,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和流行起来。
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与传播与模因的传播机制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互联网上,一旦有了一个新的表达方式或者梗,它往往会在各种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开来。
一些网红的短视频、搞笑的图片、有趣的文案等,都有可能成为模因,被用户转发、模仿,最终引发一波网络热点。
而这些网络新兴语言往往拥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表达性,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新鲜、有趣、独特的需求,因此更容易在网络中流行起来。
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与传播也受到了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
在社交媒体上,用户之间可以快速地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新兴语言。
一条有趣的微博、一个搞笑的段子、一张有创意的图片,都可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轮转发和评论,迅速传播开来。
而一旦一个新兴语言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一定规模的关注和讨论,就更容易形成传播效应,进而快速流行起来。
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与传播还与网络文化和群体认同密切相关。
网络文化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它包括了网络用户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
网络新兴语言往往会与网络文化相互影响,它既受到网络文化的塑造,又能够影响和改变网络文化。
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
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摘要]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
语言模因论有利于语言的发展,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为我们进行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文尝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去剖析网络流行语中模因的传播现象。
重点分析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传播方式以及网络语言模因变为网络流行语即强势模因的原因。
[关键词]模因论网络语言与模因传播方式强势模因一、引言当今社会,网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已蔓延了整个地球。
它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它的附属品——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
网络语言由于它特殊的载体和现实虚拟性,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
所以,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之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流行语。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探讨。
例如,从语体学角度论述网络语言的构成、性质及特点;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框架内,有学者分析了网上会话的话轮特征;也有学者从语法和词汇视角解释网络语言的变异问题等。
本文则尝试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来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
二、模因论与网络语言中的模因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
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
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
该术语是由新达尔文主义( Neo- Darwinism)倡导者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到。
Meme一词来源自希腊语mimeme,它的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为了在读音上与gene相似,道金斯去掉了词根mi-变成了meme。
这样容易让人联想到英语单词memory(记忆)或者联想到表“自己”或“同样”的法语单词même。
模因论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模式研究
的复制 因子驱动着文 化的进化 。 因通过 遗传 而繁 衍 , 基 而模 因通过模 仿而传播 。 在模 因论 的基 础上 , 自 何 然提 出了语 言 模 因论 , 样就 可 以解 释语 言发展 的规 律 。 这 他认 为 , 言本 语 身就是模 因, 因也 寓于语 言之 中, 言之所 以能够流 传至 模 语 今, 与历代语言使用者 的不断模仿 、 复制和传播是分不开的 。
与原始 信息 的发音 近似 。竹 叶 ” “ 这个模 因是从 “ 页 ” 主 复制而来 ,斑竹 ’“ “ , 版主”水饺 ’ 睡觉” _ “ “ 。 复制后变 为英语 、 数字 的模 因。 网站 主页直接从 原始 如 模 因 h me a e自我复 制为 “ o pg 烘培 鸡 ”E mal .- i复制 为“ 妹 伊 儿 ”“ .亲亲你 ”气死我 了”不要生气 ” “ “ 分别复制成数 字 “7 ” 7 0
关键 词 : 因论 ; 模 网络流行语 ; 传播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网络 已成 为我 们生 活 中不 可缺少 的
一
借称 。青蛙 ”菌 男” “ “ 的原始信息 是“ 丑男 ”前者 意指 丑 , 陋 的癞 蛤蟆 ( 吃天 鹅 肉 )后 者作 为 “ 男 ” 想 , 俊 的同 音反 语 ;
部 分 。 有关数 据显 示 , 国网民 目前 已达 4 7亿人 , 据 我 . 7 网
络 已成为人们 日常生活 中不 可或缺的一 部分 。语言是 一切 “
“ 龙 ”霉 女 ” 恐 “ 的原始 信 息是 “ 丑女 ”前 者 表示 “ 得像 《 , 丑 侏 罗纪 公 园》 中难看 的 动物 ”后者 则 是 “ 女 ” , 美 的同音 反 语 ; “ 才”= 天生 的蠢材 ”“ 鸡 ”“ 家 的计 算机 ”“ 天 “ , 公 =公 ,偶像 ” = “ 令人作 呕的对象 ” 。
《2024年模因论视阈下“梗”的生成与传播研究》范文
《模因论视阈下“梗”的生成与传播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中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现象——“梗”。
这些“梗”不仅是网络交流的独特语言,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符号。
本文将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梗”的生成机制、传播途径以及其在网络文化中的影响。
二、模因论概述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它将文化的基本单位视为模因。
模因的概念类似于基因,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
模因通过模仿、传播等方式,不断在人类文化中流传。
三、“梗”的生成1. 生成背景:“梗”的产生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要源于网络社区、社交媒体等平台。
它们以独特的形式、幽默的内容吸引着广大网民。
2. 生成机制:“梗”的生成往往源于社会热点、流行文化、网络用语等,通过网友的创意加工、模仿、再创作等方式,形成新的“梗”。
这些“梗”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易于传播和接受。
3. 类型分析:根据内容和形式,“梗”可分为文字类、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等。
其中,文字类“梗”是最常见的一种,如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等。
四、“梗”的传播1. 传播途径:“梗”主要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短视频平台等途径进行传播。
这些平台为“梗”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形式。
2. 传播特点:模因论认为,模因的传播需要具备易复制性、易传播性等特点。
“梗”的传播同样具备这些特点,它们易于复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3. 影响因素:影响“梗”传播的因素包括时效性、创新性、共鸣性等。
一个成功的“梗”往往能引发广大网民的共鸣,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创新性。
五、“梗”在网络文化中的影响1. 文化意义:“梗”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特色和网民的心理需求。
它们以独特的形式、幽默的内容丰富了网络文化的内涵。
2. 社会影响:“梗”的流行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不仅推动了网络语言的发展,还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同时,“梗”的传播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网络语言传播中的模因研究
网络语言传播中的模因研究谭晓闯【摘要】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时尚流行语是近年来引起较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它传播速度快,使用范围广,频率高.网络语言的传播和使用离不开文化基因--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基于模因理论,本文从模因传播的阶段、途径以及方式等方面分析网络语言的成因及传播.【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39)003【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网络语言;模因;传播【作者】谭晓闯【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0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一种语言,它体现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并随之发生变化。
在2010年3月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工人短缺,供不应求现象,这一现象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闹工荒”,一时间“闹工荒”成为当月网络流行语,当笔者在Google引擎上搜索该词时,词条项为1210000,究其成因,结构颇似众所周知的“闹饥荒”;而作为2010年网络另一热点人物的“犀利哥”Google搜索引擎高达89300000项查询结果,同时,与“犀利哥”结构相似的“xx哥”,应运而生,如“街头哥”,“数学哥”等。
这些结构简单、意思易懂的字、词、句由于被普遍使用、模仿和传播,从而成为强势模因。
由此可见,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传播依赖于模因的复制与传播。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文化的传播与人类遗传相类似,即它也能导致某种形式的进化,而语言的进化就是通过非遗传的途径进行的。
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meme)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根据道金斯(1976)的观点,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都属于模因。
模因不但被当作有生命的结构,它还往往被描述成与电脑病毒相类似的“思维病毒”[1],可以感染他人的大脑或者传染到其他人的大脑中。
模因传播问题研究方法初探
模因传播问题研究方法初探引言: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模因(Meme)作为传播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
模因传播对于人类文化的演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模因传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模因的定义、传播机制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模因传播问题进行初探。
一、模因的定义模因一词最早由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他将模因定义为“以符号、行为、理念或其他信息形式表现并通过模仿传播的精神实体”。
模因可以是一个笑话、一个表情包、一首歌曲,甚至是一个理念。
模因具有表达力强、易被传播、易被模仿的特点,成为了文化传播和社交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模因传播机制模因的传播机制对于研究模因的传播问题至关重要。
传统上,模因的传播主要通过口耳相传,也就是人们通过交流传播模因。
而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模因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得模因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
此外,人们的接触面也扩大了,社交媒体使得人们可以直接分享模因,进一步促进了模因的传播。
除了人际关系的传播,模因还可以通过网站、应用程序和搜索引擎等在线媒介进行传播。
三、模因传播问题的研究方法1. 模因的内容分析研究者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模因的内容进行分析,以了解模因的主题、形式和元素特征。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模因在传播过程中所携带的信息,以及人们对模因的认知和反应。
2. 社交网络分析社交网络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揭示模因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
研究者可以使用数据挖掘和网络分析的方法,分析模因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以及传播的影响程度。
此外,社交网络分析还可以研究模因在不同社交群体中的传播特征,揭示模因的传播是如何受到社会网络结构和个体关系的影响。
3. 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行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对模因的接受程度、转发行为以及对模因进行创作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年 5月 01
吉林 师 范大 学 学 报 ( 文社 会科 学 版 ) 人
J u a f inNoma iest( ma i e o r lo l r l v ri Hu nt s& S ca ce c dt n n Ji Un y i o ilS in eE io ) i
格 调 , 至 手 势 或 脸 部 表 情 。【由 此 可 见 , 言 本 身 就 甚 2 J 语 可 以 作 为 一 种 模 因 , 因 又 寓 于 语 言 之 中 , 靠 语 言 模 并 得 以复制 和传 播 . 者 关 系极 为密切 。 二
二 、 络 语 言 模 因 复 制 的 要 素 网
网 络 语 言 是 伴 随 着 网 络 的 发 展 而 新 兴 的 一 种 有
别 于 传 统 平 面 媒 介 的语 言 形 式 。 它 以 简 洁 生 动 的 形
式 . 诞 生 就 得 到 了 广 大 网 友 的偏 爱 , 展 神 速 。 从 一 发
Go ge搜 索 引 擎 高 达 8 3 0 0 ol 9 0 0 0项 查 询 结 果 , 同 时 , 与 “ 利 哥 ” 构 相 似 的 “x 哥 ” 应 运 而 生 , “ 头 犀 结 x , 如 街 哥 ”. 数 学 哥 ” 。 些 结 构 简 单 、 思 易 懂 的 字 、 、 “ 等 这 意 词
之 发 生 变 化 。 2 0年 3月 全 国 各 地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在 01 的 工 人 短 缺 , 不 应 求 现 象 , 一 现 象 被 人 们 形 象 地 供 这 称 为 “ 工 荒 ” 一 时 间 “ 工 荒 ” 为 当 月 网 络 流 行 闹 , 闹 成 语 , 笔 者 在 Go g e引 擎 上 搜 索 该 词 时 , 条 项 为 当 ol 词 1 1 0 0. 其 成 因 , 构 颇 似 众 所 周 知 的 “ 饥 荒 ” 200 究 结 闹 ; 而 作 为 2 0年 网 络 另 一 热 点 人 物 的 01 “犀 利 哥 ”
是 通 过 遗 传 而 繁 衍 的 , 模 因 me ) 通 过 模 仿 而 但 me 却 传 播 , 文 化 的 基 本 单 位 。 根 据 道 金 斯 (9 6 的 观 是 17 )
点 , 因 是 一 个 文 化 信 息 单 位 , 些 不 断 得 到 复 制 和 模 那
模 因 论 f meis是 一 种 基 于 新 达 尔 文 进 化 论 me t ) c
的 观 点 来 解 释 文 化 进 化 规 律 的 新 理 论 。 文 化 的传 播 与 人 类 遗 传 相 类 似 ,即 它 也 能 导 致 某 种 形 式 的 进 化 ,
而 语 言 的 进 化 就 是 通 过 非 遗 传 的 途 径 进 行 的 。 基 因
No3 . Ma . 011 y2
d i1 . 6  ̄i n1 0 - 6 42 1 .30 5 o:03 9 .s .0 7 5 7 . 0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 01
网络 语 言传播 中的模 因研 究
谭 晓 闯
( 林 师 范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吉 吉林 四平 1 6 0 ) 3 0 0
[ 摘
要 ] 网络 语 言 作 为 一 种 时 尚流 行 语 是 近 年来 引起 较 多关 注 的热 点话 题 之 一 。它 传 播 速 度 快 ,使 用 范 围
广 , 率 高 。 网 络语 言 的 传 播 和 使 用 离 不 开 文 化 基 因— — 模 因 的 复制 与 传 播 。基 于 模 因理 论 , 文 从 模 因传 播 的 阶 频 本 段 、 径 以 及方 式 等 方 面分 析 网络 语 言 的成 因及 传 播 。 途 [ 键 词 ] 网络 语 言 ; 因 ; 播 关 模 传 [ 图分类号] H 0 中 3 [ 献标识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0 7 5 7 (0 10 — 0 7 0 10 — 6 4 2 1 )3 0 5 - 3
病毒 ” 交 际过 程 中高 频使 用 。 网络语 言 形式 多样 , 在 它 包 括 拼 音 或 者 英 文 字 母 的 缩 写 ,如 B , S等 ; F BB 含
有 某 种 特 定 意 义 的 数 字 , 8 6, 2 如 8 5 l等 ; 及 形 象 生 以
动 的 网络符 号 , :, 等 。 如 ): D
网 络 语 言 的 形 成 是 因 为 网 虫 们 为 提 高 网上 聊 天
的 效 率 或 某 种 特 定 的 需 要 而 采 取 的 方 式 。久 而 久 之
就 形 成 特 定 语 言 。 网 络 上 冒 出 的 新 词 汇 主 要 取 决 于
它 自身 的 生 命 力 ,那 些 充 满 活 力 的 网 络 语 言 经 得 起 时 间 的 考 验 . 定 俗 成 后 成 为 了 我 们 的 日常 用 语 。 约 尽 管 网 络 语 言 新 词 新 意 层 出 不 穷 ,但 在 内容 上 经 常 超 越语 言 的语法 规 则 , 此 网络语 言失 范 化现 象 严重 , 因
引 言
信 息 单 位 , 存 在 于 大 脑 中 的 一 个 复 制 因 子 。在 现 实 是
世 界 里 , 因 的 表 现 型 可 以 是 词 语 、 乐 、 像 、 饰 模 音 图 服
网络 语 言 是 在 网 络 上 广 泛 流 传 、 家 喻 户 晓 的 一 种语 言 , 体 现不 同时期 社 会 文化 的发 展 变化 , 随 它 并
句 由 于 被 普 遍 使 用 、模 仿 和 传 播 ,从 而 成 为 强 势 模 因 。由 此 可 见 , 络 语 言 的 产 生 和 传 播 依 赖 于 模 因 的 网 复制 与传播 。
大 众 对 “ 力 ” 认 可 与 支 持 到大 街 小 巷 流传 的 “ 给 的 神 马 都 是 浮 云 ”, 络 语 言 尽 管 失 范 , 类 似 一 种 “ 维 网 却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