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物中心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购物中心运营管理案例分享
购物中心运营管理案例分享购物中心是现代城市中一种重要的商业场所,其经营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商业秩序、消费者体验和商家收益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个购物中心的运营管理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案例概况这个案例发生在一个大城市的一家知名购物中心。
该购物中心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拥有大量的人流和商家资源。
然而,在运营初期,该购物中心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商家流失率高,顾客满意度低,导致了整体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
问题分析购物中心的经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商家流失率高:该购物中心在开业初期,招商策略并不很成功,导致了很多商家选择离开。
这样的商家流失率高,不仅对购物中心品牌形象有损害,也影响到了购物中心的整体运营。
2.顾客满意度低:由于商家流失率高,购物中心内的商家种类和服务质量都受到了影响,顾客对购物中心整体的满意度不高。
这也使得顾客选择其他购物中心作为购物和消费的首选。
3.销售业绩不佳:商家流失和顾客满意度低直接导致了购物中心的销售业绩不佳,作为商业运营主体的购物中心需要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以便实现长期的稳定运营。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购物中心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1.优化招商策略:购物中心重新制定招商策略,加强与地区商家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知名品牌商家入驻。
通过合理的商家选址和租金政策,吸引商家留住商家。
2.提升服务质量:购物中心加大对商家的服务和管理力度,提供完善的物业和管理服务。
购物中心设立了专门的客户服务中心,及时解决商家和顾客的问题,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3.改善购物环境:购物中心对整体购物环境进行了改造和升级,提升购物中心的形象和品质。
购物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装修和改造,提供更为舒适和美观的购物环境,吸引更多顾客前来消费。
4.开展营销活动:购物中心积极开展各种营销活动,吸引顾客增加购物中心的知名度和人流量。
购物中心组织了促销活动、打折活动等,为商家和顾客提供更多的优惠和福利。
我国百货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制约 温 州物 流 业 发展 的 因素 较 多 , 中物 流政 策 执行 乏 力 是 其
比较 突 出的 问题 之一 。
二 、温 州 物 流 业 的 发 展 基 本 情 况
近几 年 来 , 州 市物 流 业 从 初级 的 、传 统 的服 务 形 态逐 三 、温 州 物 流 政 策 措 施 存 在 主 要 问 题 温 步 向 第 三 方 物 流 、供 应链 管 理 等 现 代 化 物 流 形 态转 变 , 物 1 各 项 财 税 扶 持 政 策较 难 落 实 流 业规 模 快 速 增 长 , 流 基 础设 施 条 件 逐 步 完善 , 流 业 发 物 物 据 调 查 , 州 现 在 物 流 企 业 普 遍 采用 包 税 制 , 少 存 在 温 较 展 水 平有 了一 定 程 度 的 提 高 。根 据 浙 江 省 现 代 物 流 发展 联 营业 税税 率 过 高 问题 , 就 不大 存 在物 流 各环 节 税率 不 一 致 也
现代 物 流业 发展 的政 策措 施 , 必会 影 响物 流 业快 速 持 续健 不 清 晰 , 势 发展 总 体 水 平 仍 然偏 低 , “ 低小 散 ”状 况 没 有 根本 康 的发 展 , 而 影 响 温 州整 个 区域 经 济 的 发展 。毋 庸 置 疑 , 性 改 变 , 向 比较 发展 速 度远 : 进 横 及杭 州 、无锡 、宁波 、嘉兴 制定 好 发展 温 州现 代 物流 业 的 产业 政 策 , 是温 州 区域 经 济 发 等地 市 , 以适 应 温 州 大 都 市建 设 和 发 展 形 势 变化 的需 要 , 难
P 现代商业 MODE - O RN BUSNE S I S
商业流通 l H U IE SER U R E EB SN S IE L T T
我国购物中心发展策略探讨
较 明显。例如广 州市 的百货店里都进驻吉
之 岛, 国的购物 中心里大概都有麦当劳、 全 肯德基等餐饮店 。如果每一家购物 中心进 驻 的都是 同样 品牌店 的话 ,人们就会只到 习惯 的购物 中心 去而 不是按 照个 性有选择 的到希 望的购物 中心 去了。那么商圈就会
比预期 的要小 的多,因此不应一味地追 求
◆ 中 图分 类 号 :F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71
理性 ,专业化 能力迅速提升 。经 过几年的
内謇 擒 ■ : 本 文 从 探 讨 购 物 中 心 构 筑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角 度 , 结 合 对 发 达 国 家 和 地 区 购 物 中心 发 展 轨 迹 的 考 查 ,针 对 我 国购 物 中心发 展 现 状和 存 在 问
渐 明显 。 ( )商 业 地 产 正 由 开 发 时代 转 向运 四 营时 代
1 r 一对购物中 兴建如火如茶, 1 心的 而且
其兴建的速度 和规模惊人。 有资料
显示 , 目前全 国已经建成并营业 的有5 个 , 4 正在兴 建的有 2 0 0 多个 , 多分布在北京 、 大 上海、 广州等经济发达 的大 中型城市 。 笔者
探 索,购物 中心正 在从 以商铺 出售为主转
向以持有 为主 , 职业经理人 队伍发展稳健 , 购物 中心 的专 业化模式 逐渐 成为商业地产 新标准 ,使购 物中心在 整个 商业地产 中的 比重迅速上升 ,并将逐渐成 为商业地产 的
主 流 产 品。 ( ) 物 中心 招 商 难 、 址 难 将 继 续 三 购 选
中心 的影响力盘活周 围的房地产价格 。
是 自我招商 ,这部分所回收的租金将 占到
租金总收入的 7 %,按此运作十年可回收 0 投资。 目前从大部分 的购物 中心来看 , 但 其
购物中心招商难题及对策
购物中心招商难题及对策招商难!究竟难在哪里?招商难,已是业内不争的事实。
购物中心和商家本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在相互中依存、相互合作中才能得到发展。
倘若商家不愿进驻,其结论起码是商家对购物中心的依存度不够高,甚至可有可无。
于是,招商便成了投资商、开发商最难跨越的一道坎。
招商难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承租商资源越来越少了,而在于招商营销工作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缺乏对商户不同心态的具体了解和把握,缺乏对项目本身优劣长短的客观看待以及与之相应的营销举措。
而且,招商对购物中心成败的关键性作用,并不局限于招商这一个时段、一个环节,而是贯穿购物中心开发的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在每个环节方面,都要从承租商的角度看待问题,从承租商的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承租商的认同和攀附,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招商难的问题。
承租商的成功,就是购物中心的成功,更是开发商的成功。
为承租商负责,就是为开发商长远的投资与回报负责。
招揽什么样的商家进店?临近招商,如果才把这个问题提上桌面,确实有太迟之嫌。
目前招商中“不问张三李四,给钱就让进”的做法,看似为开发商投资收益着想,多拉进租户,一时也可能门庭若市,但从更远看,很可能离衰败不远,实际上是对开发商、承租商根本利益的致命伤害。
“招揽什么样的商家进店”,看似属于招商工作范畴,它实际上涉及购物中心开发经营的核心问题:整体定位、设计思想、经营理念等。
具体地讲,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应当回问项目本身的5个基本定位:其一,购物中心的商品和服务到底“卖给谁”(目标消费群体以及商圈范围)?居民社区型的购物中心,招商蓝图应围绕本社区千家万户妇孺老少的日常消费服务来设计;繁华闹市型的购物中心,则要考虑更大区域的中青年上班族的个人和公务购物、休闲、聚餐、娱乐等需求。
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与发展
中国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与发展购物中心也叫shopping mall作为一种新兴复合型商业零售业态,它是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乃至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站式”大型商业体,包括百货店、大卖场、连锁品牌店以及中西餐饮、影城、歌剧院等在内的超级商业中心,具有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特征.购物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并且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购物中心是现代城市商业文明的商业文化体验主题乐园、都市文化商业核心.购物中心的业态有其特有的个性,具备以下特点:1、多业态的集合体,购物中心本身集聚了商业的所有业态.2、多功能的集合体,购物中心不仅仅是购物,还包括旅游、休闲、健身、娱乐多功能于一体.3、体验式购物,购物中心有优美的购物环境,不是一般的纯购物商场,是多元化消费模式的延伸.从零散的商店或者说马路商业形态,到百货公司、自助超市的经营形态,再到集生活消费用品、文化体育娱乐消费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大型购物中心,上海零售业态的每一步改变都是为了适应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如今,市民进入购物中心,所有的购物计划都能在这里完成,购物中心提供的休息、娱乐等场所也免除了消费者购物后的劳累.目前,上海已有54家大型购物中心,2007年总营业额达440亿元,同比增长%;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原来的8%上升到现在的10%.作为一种最先进的零售模式,购物中心已逐步成为引领中国未来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专业化能力和产业化程度取得了相当快的进展.然而,03年以来,在购物中心持续不断的开发热潮中,有关商业地产银行不良贷款、土地市场不规范以及商户纠纷方面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使人们对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产生迷茫和困惑.一、中国购物中心近年来的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商业改造和百货业建设;第二个时期是90年代中期大型超市和卖场的兴起,目前国内的零售业大多为这一业态,即以百货商场、超市、连锁店及小店铺为主,基本上停留在购物这一简单需求上.而如今的消费者工作繁忙之余,不仅要求购物方便,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以节省时间.显然这些需求在传统的零售模式中难以得到满足.为了迎合这种“一次性购足,休闲购物”的消费主流,继百货、连锁经营、仓储式货场这几大变革后,中国的购物中心迈进第三个时期---Shopping Mall超级购物中心时代.这种全新的商业形式一经推出,立即引发了国内零售业的强烈反响,日益成为现代商业的主流.国内的MALL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深圳铜锣湾广场、广州天河城、北京新世界中心、上海正大广场等的陆续开业,国内逐渐形成了一批规模面积较大、业态复合度较高的Shopping Mall.其中一部分购物中心,经过几年的合理规划与经营,开始进入到持续经营,稳健发展的阶段.如广州的天河城广场,2004年租金比开业初期的1998年涨了6倍,而且发展势头一直稳步上扬,2004年的盈利比2003年猛增20%.上海的来福士广场,开业一年来,目前周末人流量可达七八万人次,每天营业额以百万计,比开业之初翻了两番.这些Shopping Mall,以稳健有序的租赁经营、细水长流的租金回报,成为购物中心发展的成功典范.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MALL都能取得如此好的经营成果.不少Shopping Mall 匆忙上马后,发展得并不尽如人意.某些Mall由于经济实力不够,资金链条断裂,不得不中途搁浅或停建;还有一些勉强开业后,由于规划和经营失误,空置率日益增加,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许多城市都出现了这样一番景象:一些大型购物中心,占据黄金地段,但却只是开张一段时间内红红火火,然后就出现了经营日渐萧条,商户撤柜、业主停租的现象,甚至引起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如曾创下南京商铺最高价的盘谷亚泰广场,业主因开发商未能达到原来高回报率的承诺,多次集结起来冲击开发商所在地,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二、中国的购物中心采取的经营模式百货商场或便利店是经营商品的,Shopping Mall等则是经营商场,经营商品和经营商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显然Shopping Mall在经营中不能完全照搬原来的方法,并且其经营模式也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一些地产行业特点.目前世界上Shopping Mall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纯销售模式,二是租售并举,三是纯物业经营.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上述三种模式,看看究竟哪种更适合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1、纯销售模式.即出售商场的产权和经营权,业内人士称之为“产权式商铺”.它出现在国内Shopping Mall刚刚兴起时,曾经是商业地产商们手中屡试不爽的“法宝”.以广州为例,就有新中国大厦、名汇商业大厦、康王商业城、蓝色快线等采用此种模式.一般而言,商业地产商在资金实力不足和追求短期利益的背景下,为迅速回笼资金,通常采取这种纯销售的模式,将商铺拆零、分割成诸多小产权卖给小业主,而商场后期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导致了“先期销售火爆,后期经营惨败”的现象.由于卖散了业权,经营权无法集中,Shopping Mall成了一盘散沙式的小商品市场,商场经营境况相当难看.结果,一种全新的业态就成了比传统业态还传统的小商铺集成.对此,有业内专家认为,购物中心作为一种零售业的表现形式,其行业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能够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做出这种调整的前提就是掌握项目的控制权和所有权.部分Shopping Mall采取不持有而是出售物业的方式,无疑为将来的商业运营埋下了隐患.纯销售模式这种追求快速套现而忽视项目长远持续经营的收益模式,仅在销售过程中获取一次性收益,属于静态收益.这种经营模式,失去了潜在并且更为有利的物业收益,显然是商业地产在极不成熟阶段的产物.因此,目前很多Shopping Mall采取的这种纯销售的经营模式,“只卖不租”、只顾开发不管经营”,无疑是当前商业地产领域最大的硬伤.2、租售并举模式.这一模式指Shopping Mall以出租为主,销售为辅,通过对招商权的多数控制,来达到控制进场业态、业种,形成自己的经营定位.它是一些购物中心在认识到纯销售模式的种种弊端后采取的一种经营模式.在此模式中,经营者根据前期制定的销售比例和招商情况进行二度调控,在资金回收相对平衡的情况下,以出租为主,出售为辅,从而保持物业的持续经营,并通过产权出售和租金收益来获取双重利润.应当说,在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中,租售并举这种模式在操作上较为灵活.当然,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如经营权的统一性仍然不完全,租售比例的控制难以把握等.通常来说,租售比例应该控制在7:3之内才能较好地维持资金回笼和持续物业经营,如果出售的比例太高,业主很可能一次次地转让出售,这将会造成商业形态无法协调,不仅使业主的产业无力增值,同时也使出租能力下降,使项目难以稳定经营.目前的很多购物中心在招商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好这一点,无疑增大了经营管理的风险.租售并举模式介于第一种和第三种之间,应当是一种过渡模式.国内不少购物中心,在经历了纯销售模式的种种失败后,已经意识到出租商铺是物业增值的重要手段,但碍于经济实力的局限,现阶段大多采用此种模式.3、纯物业经营模式. 这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正规MALL模式,也是最为看好的经营模式,其特点是只租不售,以实现良好的整体管理和整体营销,在当今的欧美国家采用较多,国内部分有实力、有远见的购物中心也正陆续采用此模式.纯物业经营的操作方式是:购物中心在前期依靠合理的商业运作,获取稳定的租金收益,经过若干年的经营后,或将部分产权出售套现,或包装上市,或通过资产评估而获取金融机构的贷款,当然此时的售价已经远远高于最初的物业价值了.纯物业经营模式对购物中心的资金管理与经营能力要求比较高,主要依靠物业经营来创造出良好的商业氛围,从而使项目持续获得物业价值,为动态收益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资金回笼慢,但它既保持了项目的土地价值增值,又能持续地获得物业价值收益.如广州天河城广场,2004年比2003年的销售额只增长了16%,但是净利率却增长了53%,开发商持有商业物业的优势由此可略见一斑.2004年下半年,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做了一次统计,表明全国范围只租不售的购物中心项目只有64家.而这64家购物中心普遍具有较高的运营水准,在租金回报、商户调整、商家销售业绩、市场公众反映等方面相当理想,其毛利普遍高于70%,有的甚至达到90%,年租金增长率基本可以保证在5%左右的水平,这些都与产权式商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只有这种赢利方式才更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开发商的最大收益.由此看来,纯物业经营模式,能够确保对物业的长期持有,符合购物中心长线投资、资金回收期长的基本行业属性,并通过统一管理来保证零售商的效益,并不断提升不动产价值.笔者认为,这一模式将是中国购物中心近年来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三、购物中心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1、主要集中在大都市一般来说年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16500元以上的地区适合发展超市,达到3000美元25000元以上的地区适合发展便利店,达到1万美元80000元以上才适合发展购物中心.但是,根据08年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咨询网购物中心项目数据库的统计,中国现有大型购物中心358家,全国各省会城市除了西藏和青海基本都有了购物中心.其中广东省有79家最多,上海48家,北京33家,浙江省23家等.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型购物中心从数量看没有发达国家多,日本2004年一年就开业64家;从地区看主要集中在各省会大城市;从类型上看主要是区域型购物中心,其基本商圈面向整个城市.2、求大求全的趋势“华南Mall”预示着我国购物中心开始走向二线城市的新动向,但是同时也开始了求大求全的趋势.广州市是近几年开业的主要大型购物中心,且呈超大型化发展.1991年天河城购物中心的建筑面积只有16平方米,但是这以后广州市的购物中心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中华广场开业时只有17万平方米,现在二期工程正在施工,2006年中华广州的建筑面积将达到29万平方米.2008年9月8日广州市城市商业规划与商业模式发展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指出“超大型购物中心是一个城市商业的标志性建筑,不可或缺、但是不能多建“.专家一致认为广州市要控制超大型购物中心的建设.问题在于超大型化究竟哪里不好现在广州大型购物中心盈利的店铺少;同时超大型商场挤压了中小零售商的生存空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中小零售商历来是解决就业关系一部分人生存的问题;并引发恶性竞争;以及造成资源浪费.3、高级志向的特点现在大型购物中心有取代百货店的趋势.这是因为其一,由于中国零售业独特的发展过程,百货店没有发展成为国外百货店那样代表高质量高价格世界品牌的零售店,百货店品牌的着名程度没有达到全国知名的水平.其二,2002年以来百货店无论是销售额还是营业面积都呈下降趋势.相反专业店的营业面积和销售额却在上升,百货店的综合优势越来越弱.这给了购物中心取代百货店的机会.这反映在购物中心不遗余力的追求品牌专卖店的进驻上.只要看一看广州等地大型购物中心的促销广告,都是在大力宣传本购物中心有多少知名品牌专卖店就能知道大型购物中心追求高级品牌的志向.4、千店一面的特点购物中心对品牌专业店的过分追求使一些购物中心形成千店一面的局面,特别是同一个城市内的大型购物中心这样的事例比较明显.例如广州市的百货店里都进驻吉之岛,全国的购物中心里大概都有麦当劳、肯德鸡等店餐饮.如果每一家购物中心进驻的都是同样品牌店的话,人们就会只到习惯的购物中心去而不是按照个性有选择的到希望的购物中心去了.那么商圈就会比预期的要小的多,因此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品牌店,而应该追求个性化的商店进驻.5、核心店铺的商圈引力弱大型购物中心的核心店铺主要是百货店和大型超市.以广州为例,天河城的主力店是吉之岛超市和天河城百货店,百货店是购物中心直营.中华广场的主力店也是吉之岛,百货店是中华百货店,百货店是购物中心直营.天河城百货店和中华百货店不是名店也没有什么特色.这样的百货店与其他知名品牌专卖店同时进驻购物中心使百货店经营的商品越来越少,百货店几乎失去了主力店的功能.而超市的商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超市的主要商圈是满足近邻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但是,根据调查去购物中心消费的人主要是18-31岁的年轻人,而且以女性为主,她们追求的是流行前线、轻松愉快的氛围、优雅的环境以及购物的乐趣而非平庸百货店或者超市.在中国购物中心的国家标准中规定核心店的面积不超过80%,可见核心店在购物中心的重要地位,如果占营业面积80%的核心店不能吸引50%的顾客,那么只能说明核心店对主要消费群的吸引力不够、商圈引力弱.四、购物中心的主要发展策略2008年7月27日英国的世界先驱报报道,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和购物中心开发商之一的西蒙房地产集团将与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以及一家中国国有企业联手在中国长三角地区建设12家购物中心.许多外国企业都希望在迅速发展的零售市场中获利,同时外国零售商也在中国积极地扩张,中国零售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那么,本土购物中心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加快提高现有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掌握发展趋势是应对挑战的途径之一.1、多元化发展多元化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店铺类型上的多元化,我国的购物中心比较集中在大都市,城市中心型区域型购物中心是我国的主流.但是随着百货店、大型超市以及大卖场等商业设施向购物中心的转型,购物中心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打破单一的现状发展方便顾客生活的社区型近邻型以及郊区型购物中心势在必行.当然,购物中心的设立与城市规划、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有关.其二是个性类型上的多元化.由于购物中心的经营特性,它几乎与所有的零售业态竞争.为了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购物中心有必要在店铺个性上建立更加明确的定位.个性化的新形象将会成为大型购物中心的营销战略.例如,突出时尚性流行性,突出文化性高雅性,突出趣味娱乐性,突出服务第一的特点等,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2、顾客多样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我国人口的老年化越来越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结果,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1982年占总人口的%,1990年占%,2000年占%.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老年人口呈上升趋势.同时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也由1990年的岁上升到岁.因此,我国老年人口将是一个呈上升趋势的大的群体.与年轻人比较老年人的经济负担比较少,购买力更强,但是,我们看一些购物中心的商品结构、娱乐设施、餐饮特色以及其他服务设施都看不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地方,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将是一些大型购物中心个性化特色服务的一环.3、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1992年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零售企业到现在,国际知名零售相继进入中国.例如德国的麦德隆、日本的伊势丹,伊滕洋华堂、法国的家乐福、美国的沃尔玛,荷兰的万客龙,香港的华润等世界知名零售企业,顾客已经感同身受到了外国零售业先进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顾客享受外企服务的同时也开始用国际标准来要求本土零售企业的服务.由于我国大型购物中心大都是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虽然管理也引进了港台的管理人员,但是大型购物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仍然欠缺.加强人员的培训、保证商品质量、提供服务种类等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本要素.4、重视单店的盈利状况购物中心的盈利依靠进驻商店的盈利能力.因此管理好核心店以外商店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无论核心店多么兴旺、购物中心多么热闹繁荣,如果核心店以外的其他商店不兴旺繁荣的话,购物中心整体也会失去活力.因此对单店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最近我们调查了广州的大型购物中心,发现购物中心与传统的百货店有相似之处.传统零售商品在店内所占的比例太多.随着购买习惯以及社会的发展有一些商品逐渐失去了盈利空间,如果用每平方米店铺的销售额来计算就会发现有一些商品的销售情况需要改进.如果购物中心不能很好的改进单店的商品结构,就会出现利润流失.例如大部分购物中心的商店组合中服装类太多,是否能适当减少服装类的店铺而增加一些服务类业务,如证券,保险、旅行社、彩票销售点等,使转移的利润能够留下来.五、纯物业模式下的购物中心如何确保持续经营据了解,2004年国内开业的20余家大型购物中心中,采取只租不售的纯物业经营模式项目大幅增加.因“订单模式”在国内商业地产界名声大噪的万达集团,头痛于与小业主们的销售纠纷,开始下决心改变原来出售部分购物广场的商业面积的做法,实行全部自己持有产权的开发策略,这也表明中国的Shopping Mall 经营商正在摆脱初期的短视行为,而日益看重购物中心的持续发展.选择了先进的经营模式,还需要良好的操作水平才能确保购物中心的持续经营.从目前国内Shopping Mall的发展状况来看,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无疑是一个致命的软肋,而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项目规划设计时的不合理、招商过程中的混乱和粗放及经营时的市场应变不足.Shopping Mall这种购物中心作为商业与房地产的结合,包含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房地产的,如地段、区位、商圈、建筑形式、建设规划等.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商业的,如业态、卖场布局、经营定位等.项目规划之初,除了地段、商圈等这些公认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外,一些设计和布局的细节也要引起重视.如:外形特色设计,最好是别致而不突兀;电梯要分层,继续上楼时要环绕一个小圈,这样可以使消费者逗留时间长一些,增强其购买欲望;商场食肆分开,不宜全放在顶楼,因为消费者一般都是累了饿了就近去吃饭,这会让他们感到很贴心; 同时楼外可多设立咖啡店、凉茶铺、保龄球馆、射箭场之类的地方,增加人流量;最好还能引进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如今电影院走弱,结合电影院并实行低价政策,有望提高竞争力;还可以经常举办展览、展销会,增强品牌影响力等等......人气旺了,自然商家就会增多.往往这些细节问题,最能体现出经营者的管理经验和人性化理念.而对招商过程中的混乱和粗放现象,有专家认为集约经营和互补经营是商业形态中较受欢迎的形式,购物中心在进行招商之前,应该对本区域的商业形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明确项目的商业主题,对主题的产业链进行分析,如:业态之间的互补性如何两者的消费群体的重叠性如何与周边可替代性购物场所相比,便利性如何等等......上海新天地的开发商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就曾说:“新天地最重要的特点是找好的租户,而不是付最高租金的住户.”因为零售商家们关注的是销售力,而购物中心的作用正在于依靠功能组合,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优势吸引力,帮助零售商实现更多的利润.而优势吸引力的形成就需要特色定位、商品结构、租户结构、人性化的购物环境和行销活动作为支撑条件.因此购物中心经营者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商业运作能力,确定本项目内的商户范畴.在经营过程中还要遵循严格控制和灵活调整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持项目的利好经营.Shopping Mall的“一站式购物”是一个很好的商业形态,但随着国内各城市购物中心数量的增多,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购物中心必须及时以主动性的租户调整来提升市场应变能力,进一步保持其竞争优势.去年以来,部分城市的购物中心,因竞争的加剧,已经陆续开始进行租户结构和市场策略的调整.如北京东方新天地对租户结构进行了调整,并将写字楼底层做成商业,使商业面积从10万扩大到12万平方米;广州天河城广场对广场、物业公司、百货公司实行统一的品牌战略,将租户实行分类,强化饮食、娱乐功能,使大范围租户结构调整成为整体发展策略的有机部分,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知名度和营销能力;大连和平商业广场则引进方特高科技主题乐园,产生良好市场反应……购物中心是公认的长线投资专业,其获利必须经过运营和持有才能获得,这一点已经被中国成功的购物中心所验证.为确保购物中心的持续经营和良好发展,开发与经营Shopping Mall时,一定要把握好三点:。
浅析当前国内购物中心发展的几个问题
这 些 问题 提 出对 策 。
关键词 : 购物 中心 ; 展 ; 发 策略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F 1 文献标识号 : A 文章 编 号 :6 1 6 2 (0 6 0 - 0 1- 3 1 7 — 7 8 20 }3 0 0 7 0
一
、
国 内购 物 中 心 发 展 回 顾
析。
二、 目前 购物 中心发 展 中存在 的一些 问题 从 总体来 说 . 由于购 物 中心这一 “ 新鲜 事物 ” 在大 陆发 展 的时间 还 比较短 .在具体 的运营 过程 中免不 了出现这样 或是 那样 的问题 , 开政府 的宏观 规划不谈 . 就企业 运作 和管理 抛 单 来说 , 出现 了一 些失 误 。这 些失误 主要集 中在选址策 略 、 也 营
都 比较大 . 内部店 面林 立 , 要有 较 大的 客流 量作 为支撑 , 需 但 国内 目前人均 G P还 比较低 . D 家庭 汽车拥 有量 还处 在一个 较
低 的水 平 上 . 加 上 城 市 交 通 环 境 不 太 理 想 , 再 因此 购 物 中 心 必 须 建 在 城 市 主 要 商业 区 . 码 是 人 流 相 对 集 中 的地 段 。在 选 址 起 策 略 方 面 . 内 购 物 中心 主 要 有 两 个 的 误 区 : 是 选 址 过 于 追 国 一
商业 向几何 中心发 展 离开 几何 中心 ,向郊 区聚集
从 不 完 全 统 计 来 看 . 目前 全 国 已 开 业 和 正 在 投 产 建 设 的
大型购物 中心和摩 尔项 目共 4 0多个 .全世 界建筑 面积最 大 0 的1 0个 购物 中心 里 中国就 占了 6个 .并且 随着经 济的 发展 , 私家车拥有 数的增长 . 建在 市郊 的购物 中心 也开始 出现。同时
购物中心项目营销转淡原因剖析
购物中心项目营销转淡原因剖析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购物中心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形态,在城市中快速发展起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购物中心项目发现营销效果逐渐转淡,导致商业表现不佳。
本文将对购物中心项目营销转淡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以帮助购物中心运营者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策。
2. 竞争加剧购物中心行业竞争激烈是导致营销转淡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购物中心数量的增加,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加。
购物中心项目需要与其他购物中心、商场和电商平台竞争,争夺顾客资源。
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对购物中心的营销效果造成了压力。
3. 顾客消费习惯变化顾客消费习惯的变化也是购物中心项目营销转淡的原因之一。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
顾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线下购物方式,线上购物的便捷性和价格优势也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
购物中心项目需要与线上渠道竞争,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4. 产品与服务差异化不足购物中心项目营销转淡的另一个原因是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不足。
一些购物中心项目缺乏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导致无法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在市场上,顾客有很多选择,购物中心需要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以增强吸引力。
缺乏差异化的购物中心项目可能会失去一部分潜在顾客。
5. 品牌形象问题购物中心项目营销转淡的另一个原因是品牌形象问题。
购物中心需要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提升顾客对其的认知度和好感度。
一些购物中心项目在品牌定位、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品牌形象不佳。
品牌形象不佳的购物中心难以获取顾客的信任和忠诚度,从而影响营销效果。
6. 商业租金上涨商业租金上涨也是购物中心项目营销转淡的原因之一。
一些购物中心面临商业租金上涨的压力,导致商家不愿意在购物中心租赁店铺。
商家的减少可能导致购物中心的产品种类和质量降低,从而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和购物意愿。
7. 高昂的运营成本高昂的运营成本也是购物中心项目营销转淡的原因之一。
购物中心品牌组合策略
-
-满足目标消费群购物 、餐饮、娱乐/休闲和服务类全方位需求的商业品类选择
购物 医药保健 社交聚会 运动休闲 教育培训
-
服装服饰 3C及数码体验 汽车用品 商务礼品/精品 红酒/雪茄 图书/音像 化妆品/药妆店
-
保健产品 保健器材 保健咨询 保健培训 药店
举例:现代城市购物中心的主要业态构成
SPA会所
COFFE SHOP
高级餐厅
国际品牌店
高级百货店
面包房/西饼店
礼品/饰品店 酒吧
星级酒店
精品生活超市
书店
红酒坊
儿童游乐场
电影院
购物中心品牌组合策略解析 20
购物中心功能配置与业态组合的比例确定
取决于购物中心的定位类型 、经营目标主题和商业概 念设计。
购物中心品牌组合策略解析 17
商业业态是组成购物中心的核心元素;实际操作中,主 要划分为四大业态类型:
购物、零售类业态(百货、超市、大卖场、便利店、连锁店、 专卖店、面包房、) 餐饮类业态(中式酒楼、法意西餐厅、日韩餐、咖啡厅、快 餐店、休闲餐饮、主题餐厅) 休闲、娱乐类( 酒吧、茶馆、KTV、影院、网吧、SPA、美 容、纤体、瑜伽、电玩城、儿童游乐场、保龄球、台球馆、 温泉、游泳、健身中心、) 服务类业态(邮电、通讯、银行、美发、教育培训、齿科、 体检中心、)
③ 中国奢侈品牌销售约占全球5%,香港奢侈品销售额的约35% 来自于中国 内地。中国人在海内外消费国际奢侈品额约占全球15%~20%。 ④ 中国消费者对于国际品牌的认知度仍然偏低;还有众多的各类国际消费 品品牌和商业服务品牌尚未被中国商业地产和零售行业所认知。 ⑤ 国际中高端品牌在中国零售市场上持续强势,保持较快速度的发展,甚 或供不应求。 ⑥ 由于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消费力已经向一线城市看齐,国际品牌拓展正在 加快走向中国二、三线城市发展。
购物中心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购物中心行业竞争态势分析概述购物中心作为商业地产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是每个购物中心经营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篇文章将对购物中心行业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是评估竞争态势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购物中心作为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模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因此,购物中心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2. 品牌与定位策略在购物中心行业中,品牌与定位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知名品牌的引入和定位的准确选择能够有效提升购物中心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购物中心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消费群体及其消费需求,制定不同的品牌和定位策略,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3. 体验营销购物中心需要提供独特的购物体验,通过创新的营销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例如,购物中心可以举办主题活动、推出限时优惠等,以吸引顾客的兴趣和参与度,增加客流量。
同时,购物中心也应该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提升用户体验。
4. 租金和成本管理租金和成本是购物中心经营者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
租金水平的设定应该与购物中心的地理位置、品牌等相关要素相协调,确保租金回报与各方的利益相衔接。
此外,成本管理也是经营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来提升盈利能力。
5. 商户管理与合作购物中心的商户是其经营的关键。
购物中心应积极与商户合作,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同时,购物中心也应该进行商户的评估和选择,以确保商户与购物中心的定位相符合,共同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6. 商业模式创新购物中心行业竞争激烈,为了在市场中立足,需要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购物中心可以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例如引入在线购物、加强线上线下结合等。
通过创新,购物中心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竞争力。
7. 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购物中心作为城市商业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保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升级。
购物中心形势分析
购物中心形势分析购物中心通常被设计为舒适、时尚和现代化的环境。
宽敞明亮的走道、舒适的休息区和高品质的装修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购物体验。
购物中心还经常组织各类活动和促销活动,增加消费者的购物乐趣,提升购物体验。
购物中心可以与知名品牌合作,推出独家合作款式或系列,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
购物中心还可以通过平台联动,引入其他相关行业的商家,形成良好的商业生态系统。
例如,与餐饮企业合作,提供消费者既可以购物又可以品尝美食的综合性体验。
购物中心作为一个商业综合体,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和供应商。
消费者的增加和供应商的入驻为购物中心周边的商业环境带来了繁荣。
购物中心也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和促销,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促进商业的发展。
购物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城市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购物中心行业在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方面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但也面临着电商冲击、租金成本上涨等挑战。
购物中心需要不断调整策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购物中心形势购物中心是指为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建筑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购物中心行业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行业规模与发展趋势1、行业规模的扩大:购物中心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2、区域发展不平衡:购物中心的发展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线城市和核心商圈的购物中心规模较大,经营状况相对较好,而二三线城市以及新兴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
3、多元化发展:购物中心的业态不断丰富和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购物和餐饮业态外,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开始引入文化、娱乐、健身等新型业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如何解决购物中心经营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行的话题。在 20 年北京商业市场中将有大量颇具规模的新商业 07
项 目开业经营, 如新光三越 、 四季商城 、 西单 MA L等 , I 这些项 目大
多以购物中心的模式进行运营。但是, 在购物中心的开发运作过程
却出现了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 , 促进购物中心市场的健康发展。 购物中心的经营是开发商直接与消费市场联接的纽带 。 如何做 好房地产开发商与消费者 、 承租者三者利益的平衡 , 最终将商业地 产 的前期运作 , 投资与开发转化成稳定的现金流与收益 , 是房地产 开发商所必须要考虑的关键 , 也是房地产开发商在运营过程 中的行
购物 中心开发 商行 为的理 论分析
经营行为的理论基础来自于新古典零售理论 ,该理论认为 , ~ 个购物中心内单个零售商店发现它的需求还会随着购物中心作为
~
个整体的吸引力而发生变化。商品的销售等价于消费者到购物 中
心的概率与在某个商店进行购买的概率的乘积。 消费耆到购物中心 的概率 , 由购物中心的全部商店的行为 , 该中心的所有者或者经营 者的行为所决定。一个购物中心拥有更为合理的商店组合 , 消费音 就越多。另外 , 购物中心其他商店的联合价格策略也会影响购物音 选择该 中心作为其购物 目的地的可能性。而联合价格策略又是购物 中心的所有者相经营者昕决策制定的。 由此可见 , 购物中心的经营者的行为对于整个购物中心的发展 有着重要 的作用。对于经营者到底需要在哪些方面参与币 进行干 口 预, 才能给购物中心带来最大的收益 , 古典主义零售商业理i也 新 仑
况是 比较普遍的。
本文通过对购物中心开发经营者行为的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
分析 , 金源 时代” 以“ 购物中心为具体案例 , 得出购物 中心开发经营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购物中心是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
这种商业集合体内通常包含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服务场所,业态涵盖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饮食店、杂品店以及娱乐健身休闲场所等。
二、发展历程《2021-2027年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发展潜力报告》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没有购物中心,常见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供销社、百货大楼。
90年代中期,随着上海港汇商城、广州天河城、北京国贸中心的陆续建成开业,开始拥有了一批业态复合度较高、规模面积也较大且经营也较成功的真正的购物中心。
三、发展环境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2019年中国GDP达990865.1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71584亿元,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势必带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原有产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元,首次超过40万亿元,同比增长8%,显著优于整体经济增速。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显现,消费支出增长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动力。
网上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
随着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以及网购用户数量的增多,网上零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19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85239亿元,同比增长21.4%。
与此同时,传统业态加快融合发展。
为应对网上零售等新模式对实体店零售的冲击,传统零售业态加速转型升级,购物中心应当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渠道数字化模式将成为行业主流。
三、发展现状现状近年来中国每年新建购物中心数量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每年新建购物中心数量为530家,较2017年增加了26家;2019年中国每年新建购物中心数量为982家,较2018年增加了452家,购物中心正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2019年全国综合发展力指数录得56.8,高于荣枯线 6.8,表明整体购物中心市场处于健康发展的区间内,但购物中心综合发展力连续两年下滑。
购物中心的顾客消费行为分析与策略
购物中心的顾客消费行为分析与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购物中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吸引并保持顾客成为了购物中心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顾客消费行为的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以帮助购物中心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其竞争力。
一、购物中心的顾客消费行为分析1.冲动性消费冲动性消费是指顾客在购物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诱惑,而产生的非计划性消费行为。
这种消费行为通常表现为顾客在进入购物中心之前并无明确的购物目标,而是在购物过程中受到商品的吸引、促销活动的诱惑或氛围的影响,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冲动性消费在年轻人群体中尤为常见,他们更容易受到时尚、个性等因素的影响。
2.目的性消费目的性消费是指顾客在购物前已有明确的购物目标,具有较强的购买意愿和决策能力。
这种消费行为通常表现为顾客在进入购物中心之前已经了解了所需的商品信息,如价格、品牌、质量等,并在购物过程中迅速找到目标商品进行购买。
目的性消费在家庭主妇和中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他们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
3.体验性消费体验性消费是指顾客在购物过程中,更加关注购物环境的舒适度、服务质量和娱乐性,而不仅仅是商品本身。
这种消费行为通常表现为顾客在购物中心内消耗较长时间,参与各种活动、品尝美食、享受休闲娱乐等,从而提升消费体验。
体验性消费在年轻人和家庭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需求。
二、购物中心的顾客消费行为策略1.提升商品吸引力购物中心应根据顾客的消费需求和喜好,引进具有特色的商品和品牌,以吸引不同类型的顾客。
还应注重商品的质量和性价比,让顾客在购物过程中感受到物有所值。
2.加强促销活动策划购物中心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如打折、满减、赠品等,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同时,应注重活动策划的创意性和独特性,让顾客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购物中心的魅力。
3.优化购物环境购物中心应注重购物环境的舒适度,如保持整洁的卫生、合理的布局、舒适的温度等。
在市中心建购物中心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在市中心建购物中心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在市中心建设购物中心对公司发展有以下影响:
1. 增加公司知名度和客户群体:市中心是城市中最繁华、最热闹的区域,建设购物中心可以增加公司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从而提升销售业绩。
2. 市场竞争加剧:建设购物中心会吸引更多的商家进驻,增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公司需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3. 提高公司形象:在市中心建设购物中心,公司可以借助高端的商业氛围和环境来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增强品牌价值。
4. 市中心地价高昂:市中心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往往是全城最高的,因此在市中心建设购物中心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财力和实力,则难以承担这种投资风险。
5. 交通、物流等问题:市中心地区交通、物流等问题都要考虑到,这也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设购物中心可能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需要在公司发展策略和资金规划中综合考虑,以确保发展能够顺利实施。
购物中心半年度总结范文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2023年已过去一半。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我购物中心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以提升顾客体验、优化运营管理为核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本半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顾客体验优化(1)提升购物环境:我们对购物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清洁、维护和美化,确保顾客在购物过程中享受到舒适、整洁的购物环境。
(2)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使顾客在购物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购物体验。
(3)丰富活动形式:我们举办了多场特色活动,如亲子活动、美食节、文化节等,吸引顾客参与,提升购物中心人气。
2. 运营管理优化(1)调整经营策略:根据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对部分店铺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购物中心整体竞争力。
(2)加强安全管理:加强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安全管理,确保顾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 品牌拓展与合作(1)引进优质品牌:在保持原有品牌优势的基础上,成功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丰富购物中心品牌矩阵。
(2)深化合作:与周边商业体、社区、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问题:部分区域客流量不足,导致部分店铺经营困难。
改进措施:(1)针对客流量不足的区域,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区域知名度。
(2)举办特色活动,吸引顾客前往。
2. 问题:部分员工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1)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服务意识。
(2)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1. 继续优化顾客体验:提升购物环境,加强服务意识,举办更多特色活动,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
2. 深化运营管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 拓展品牌与合作:引进优质品牌,深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4. 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高效、团结的团队。
购物中心工作不足与反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购物中心工作不足与反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购物中心在现代都市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作为商业、休闲和社交活动的中心,购物中心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同时也成为人们放松和聚会的场所。
然而,在购物中心的运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购物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对购物中心工作不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首先,购物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素质存在一定的缺失。
购物中心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对于提供优质的服务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购物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相对薄弱,导致一些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存在态度不好、不耐心甚至无礼的情况。
这给顾客带来了不好的消费体验,同时也对购物中心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购物中心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存在不足。
购物中心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需要各个环节的协调与配合。
然而,一些购物中心在管理和运营上存在着混乱和不规范的现象。
例如,购物中心的安全管理体系、消防设施和经营者的合规性检查等方面存在漏洞,可能对顾客的人身安全和权益造成潜在威胁。
同时,一些购物中心的租赁和经营模式也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导致了商户经营困难和购物中心品牌形象的下降。
最后,购物中心在环境和服务设施方面存在不足。
购物中心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其环境和服务设施对于顾客的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一些购物中心的卫生清洁、设施维护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存在着不足,给顾客带来了不便和不满。
例如,购物中心的卫生状况不佳、停车场管理混乱、导览信息不准确等问题经常出现。
综上所述,购物中心工作不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素质、管理和运营机制以及环境和服务设施等方面。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购物中心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反思,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接下来,本文将逐一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月(上)总第448期2004年我国限额主要连锁零售业总销售额为558亿元,其中百货店占总销售额的13.34%、超市占43.18%、专业店占39.54%、专卖店占1.43%、便利店占2.48%。
超市无论是门店数、营业面积还是销售额都超过百货店并成为零售业的主力。
零售业的成熟与业态齐全为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6月29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不是在美国也不是在加拿大而是中国的“华南Mall”。
“华南Mall”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万江大道,是中国首家超大型主题公园式购物中心。
遗憾的是商业统计中却没有购物中心的基本数据,这说明购物中心在商业中的定位在目前还比较模糊。
但是2004年10月1日实施的新零售业态国家标准分类中购物中心被列在其中,那么购物中心仍然是零售业的范畴。
本文将从零售业的角度分析我国购物中心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一、中国购物中心目前的主要特点一般认为,90年代初北京”赛特购物中心”的开业是我国大型购物中心真正的开始,以后购物中心开始大量出现。
清华大学商学院的李飞教授把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期、摸索期、发展期。
第一阶段是购物中心的名称受到追捧,全国各地的大小商场都热衷于改名为购物中心,但是从功能和面积来说他们都不是名副其实的购物中心。
第二阶段是由房地产开发商,港台海外华商投资兴建的购物中心,这一时期的购物中心都具有了购物中心的外形,也具有了吃、喝、玩、乐、购物的综合功能,但是从购物中心的类型来说还比较单一,管理上还在摸索阶段。
第三阶段是发展期也就是现在。
下面我们从几个主要方面看一看我国现阶段购物中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集中在大都市一般来说年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16500元)以上的地区适合发展超市,达到3000美元(25000元)以上的地区适合发展便利店,达到1万美元(80000元)以上才适合发展购物中心。
2003年我国年人均GDP上海达到46718元、北京达到32061元、天津达到26532元、广东17213元、浙江20147元。
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没有达到发展购物中心的程度。
但是,根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咨询网购物中心项目数据库的统计,中国现有大型购物中心358家,全国各省会城市除了西藏和青海基本都有了购物中心。
其中广东省有79家最多,上海48家,北京33家,浙江省23家等。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型购物中心从数量看没有发达国家多,日本2004年一年就开业64家;从地区看主要集中在各省会大城市;从类型上看主要是区域型购物中心,其基本商圈面向整个城市。
2.求大求全的趋势“华南Mall”预示着我国购物中心开始走向二线城市的新动向,但是同时也开始了求大求全的趋势。
广州市是近几年开业的主要大型购物中心,且呈超大型化发展。
1991年天河城购物中心的建筑面积只有16平方米,但是这以后广州市的购物中心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
中华广场开业时只有17万平方米,现在二期工程正在施工,2006年中华广州的建筑面积将达到29万平方米。
广州市是如此,其他大城市又是如何呢?我并不认为超大型化就不好,而是超大型化是不是适合中国的国情。
9月8日广州市城市商业规划与商业模式发展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指出“超大型购物中心是一个城市商业的标志性建筑,不可或缺、但是不能多建“。
专家一致认为广州市要控制超大型购物中心的建设。
问题在于超大型化究竟哪里不好?现在广州大型购物中心盈利的店铺少;同时超大型商场挤压了中小零售商的生存空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中小零售商历来是解决就业关系一部分人生存的问题;并引发恶性竞争;以及造成资源浪费。
3.高级志向的特点现在大型购物中心有取代百货店的趋势。
这是因为其一,由于中国零售业独特的发展过程,百货店没有发展成为国外百货店那样代表高质量高价格世界品牌的零售店,百货店品牌的著名程度没有达到全国知名的水平。
其二,2002年以来百货店无论是销售额还是营业面积都呈下降趋势。
相反专业店的营业面积和销售额却在上升,百货店的综合优势越来越弱。
这给了购物中心取代百货店的机会。
这反映在购物中心不遗余力的追求品牌专卖店的进驻上。
只要看一看广州等地大型购物中心的促销广告,都是在大力宣传本购物中心有多少知名品牌专卖店就能知道大型购物中心追求高级品牌的志向。
4.千店一面的特点购物中心对品牌专业店的过分追求使一些购物中心形成千店一面的局面,特别是同一个城市内的大型购物中心这样的事例比较明显。
例如广州市的百货店里都进驻吉之岛,全国的购物中心里大概都有麦当劳、肯德鸡等店餐饮。
如果每一家购物中心进驻的都是同样品牌店的话,人们就会只到习惯的购物中心去而不是按照个性有选择的到希望的购物中心去了。
那么商圈就会比预期的要小的多,因此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品牌店,而应该追求个性化的商店进驻。
5.核心店铺的商圈引力弱大型购物中心的核心店铺主要是百货店和大型超市。
以广州为例,天河城的主力店是吉之岛超市和天河城百货店,百货店是购物中心直营。
中华广场的主力店也是吉之岛,百货店是中华百货店,百货店中国购物中心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杨宇帆14《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月(上)总第448期是购物中心直营。
天河城百货店和中华百货店不是名店也没有什么特色。
这样的百货店与其他知名品牌专卖店同时进驻购物中心使百货店经营的商品越来越少,百货店几乎失去了主力店的功能。
而超市的商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超市的主要商圈是满足近邻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但是,根据调查去购物中心消费的人主要是18-31岁的年轻人,而且以女性为主,她们追求的是流行前线、轻松愉快的氛围、优雅的环境以及购物的乐趣而非平庸百货店或者超市。
在中国购物中心的国家标准中规定核心店的面积不超过80%,可见核心店在购物中心的重要地位,如果占营业面积80%的核心店不能吸引50%的顾客,那么只能说明核心店对主要消费群的吸引力不够、商圈引力弱。
二、购物中心的主要发展策略7月27日英国的《世界先驱报》报道,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和购物中心开发商之一的西蒙房地产集团将与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以及一家中国国有企业联手在中国长三角地区建设12家购物中心。
许多外国企业都希望在迅速发展的零售市场中获利,同时外国零售商也在中国积极地扩张,中国零售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那么,本土购物中心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加快提高现有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掌握发展趋势是应对挑战的途径之一。
1.多元化发展多元化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店铺类型上的多元化,我国的购物中心比较集中在大都市,城市中心型(区域型)购物中心是我国的主流。
但是随着百货店、大型超市以及大卖场等商业设施向购物中心的转型,购物中心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打破单一的现状发展方便顾客生活的社区型(近邻型)以及郊区型购物中心势在必行。
当然,购物中心的设立与城市规划、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有关。
其二是个性类型上的多元化。
由于购物中心的经营特性,它几乎与所有的零售业态竞争。
为了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购物中心有必要在店铺个性上建立更加明确的定位。
个性化的新形象将会成为大型购物中心的营销战略。
例如,突出时尚性流行性,突出文化性高雅性,突出趣味娱乐性,突出服务第一的特点等,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
2.顾客多样化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我国人口的老年化越来越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结果,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1982年占总人口的4.91%,1990年占5.57%,2000年占6.96%。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老年人口呈上升趋势。
同时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也由1990年的68.55岁上升到71.40岁。
因此,我国老年人口将是一个呈上升趋势的大的群体。
与年轻人比较老年人的经济负担比较少,购买力更强,但是,我们看一些购物中心的商品结构、娱乐设施、餐饮特色以及其他服务设施都看不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地方,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将是一些大型购物中心个性化特色服务的一环。
3.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1992年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零售企业到现在,国际知名零售相继进入中国。
例如德国的麦德隆、日本的伊势丹,伊滕洋华堂、法国的家乐福、美国的沃尔玛,荷兰的万客龙,香港的华润等世界知名零售企业,顾客已经感同身受到了外国零售业先进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
顾客享受外企服务的同时也开始用国际标准来要求本土零售企业的服务。
由于我国大型购物中心大都是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虽然管理也引进了港台的管理人员,但是大型购物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仍然欠缺。
加强人员的培训、保证商品质量、提供服务种类等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本要素。
4. 重视单店的盈利状况购物中心的盈利依靠进驻商店的盈利能力。
因此管理好核心店以外商店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无论核心店多么兴旺、购物中心多么热闹繁荣,如果核心店以外的其他商店不兴旺繁荣的话,购物中心整体也会失去活力。
因此对单店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最近我们调查了广州的大型购物中心,发现购物中心与传统的百货店有相似之处。
传统零售商品在店内所占的比例太多。
随着购买习惯以及社会的发展有一些商品逐渐失去了盈利空间,如果用每平方米店铺的销售额来计算就会发现有一些商品的销售情况需要改进。
如果购物中心不能很好的改进单店的商品结构,就会出现利润流失。
例如大部分购物中心的商店组合中服装类太多,是否能适当减少服装类的店铺而增加一些服务类业务,如证券,保险、旅行社、彩票销售点等,使转移的利润能够留下来。
以上阐述了我国购物中心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以及新型零售业态的不断涌现,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起来,日常购物习惯也从原来追求方便性”节约时间型“商业设施——超市,逐渐开始追求非日常购物、同时能享受购物的方便性和娱乐性的”时间消费型“商业设施——新型购物中心。
在那里人们能够与朋友、家人、恋人等一起慢慢地轻松愉快地游逛,寻找自己喜欢的或者感兴趣的东西。
人们并不是有什么一定要买的东西,也不是为了”我想去买那个“而去,而是”就是想去玩而已“而去。
现在所有的机关和大多数企业都是双休制,年轻人以及年轻家庭希望有一些能够提供慢慢地轻松地消磨时间,同时又有餐饮、娱乐、文化设施、能与人交流、又促进消费的场所。
我们希望新一代购物中心能够满足以上需求,成为人们心目中休息日的理想去处之一。
参考文献:[1]李 飞:《零售革命》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2]蔡建梅:《模式宣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3]陈建明:《中国超级购物中心》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4]郭东乐 宋 则 荆林波主编:《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咨询网:http://www.mallchina.net[6]世界经理人网/国家地产网:http://www.icxo.com[7]中国商业排名网:http://www.tops500.org[8]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网[9]日本购物中心协会网[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