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级经济师复习笔记(第十一-十六章)财政部分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十六章
2020/7/8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7
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
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市场经济成熟国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2020/7/8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12
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
【知识点三】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 从世界各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差异看,一般分为两种 模式或类型:
1、财政联邦制模式: (1)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权力 划分遵循“州余权主义”原则,即在宪法中未指明 或者未列举的联邦权属之外的事务,州有权立法和 实施。联邦与州在宪法规定的领域内相对独立、平 等、互不从属。
【知识点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 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 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1)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 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2)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将一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作为中央政府收入;对于体现国家 主权的收入(如关税),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对于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如使用费等),一般 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2020/7/8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8
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 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按排。即收 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 方政府为主。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十一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十一章在中级经济师的考试中,经济基础知识的第十一章涵盖了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对于理解现代经济运行中的公共领域以及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具有关键意义。
公共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范畴,具有独特的性质。
与私人物品不同,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可获得性和消费数量;非排他性则表示无法有效地将那些未付费的个人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例如,国防就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无论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如何变化,多一个人享受国防的保护并不会减少其他人所得到的保护程度,而且也很难将某个人排除在国防的保护范围之外。
公共物品的这些特性导致了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存在失灵的情况。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消费者存在“搭便车”的动机,即不愿意为公共物品付费却期望享受其带来的好处。
而市场主体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虑,往往缺乏提供公共物品的积极性。
这就需要政府介入,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
在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政府通常采用多种方式来确保其有效提供。
直接生产是一种方式,比如政府直接建立公立学校、公立医院等。
政府还可以通过合同外包的形式,将公共物品的生产委托给私人企业,同时对其进行监管和质量控制。
此外,政府也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赋予特定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经营公共物品的权利。
财政职能是第十一章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
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地区,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对高收入者征收更多的税款,同时通过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方式,为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和支持,从而缩小贫富差距。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则要求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中级经济师笔记
中级经济师笔记分别代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其中边际产量在总产量增加的情况下逐渐减少3、边际产量递减原因: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用递减,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4、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三、成本理论1、成本的分类: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2、成本的计算: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3、成本曲线的特征:U型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对应着最小成本的产量4、成本曲线的移动: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5、短期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区别:短期中,固定成本不变,长期中,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边际产量最大时,总产量迅速增加,随着边际产量的下降,总产量的增加变得缓慢,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下降。
当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交时,平均曲线最大。
规模报酬研究企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带来的产量变化的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成本和利润的含义包括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和总成本等。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而正常利润则是企业家支付的报酬。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包括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而长期成本则是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指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带来的可变成本(总成本)的增加数。
成本曲线包括总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线则呈反向抛物线。
市场结构理论中,主要依据包括数目、差别和障碍。
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依据则是差别(同质性)。
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
需求曲线、决策及收益则取决于市场结构。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中,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可以是引致需求(派生需求)或联合需求(复合需求)。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生产要素需求曲线也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求曲线呈右下方倾斜,竖轴表示W,纵轴表示L。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1章
第十一章财政支出第一节财政支出及其分类【本节考点】(1)财政支出数据的理解(2)财政支出分类方法(3)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本节内容】一、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简称“三看”)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传统上一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一)看财政支出规模(花多少钱)。
所谓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二)看财政支出结构(干多少事)。
所谓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并据此观察政府的职能和活动,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的广度和重点是什么,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是如何运用财政资金的。
(三)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具体是怎么花的)。
所谓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
它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何种职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干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等。
【例题1:单选】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A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B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C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D财政支出总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答案】A二、财政支出分类方法国际上常见的分类方法有: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1)支出功能分类:是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到底被拿来做了什么事(是用于办教育了,还是加强了国防。
)。
(2)支出经济分类:是按照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办教育的钱是发了工资,还是买了设备、盖了校舍)。
中级经济师-财政D第16章
区域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区域性划分政府间 事权;
技术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大小、技术难 易程度划分政府间事权。
• 3.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 (1)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
标准; (2)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划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集权原则: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 (二)划分原则 • 1、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 • 2、兼顾政府职能与行政效率 • 3、实现权、责、利相统一 • 4、激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 • 5、做到支出责任与财政事权相适应
• (三)内容 • 1、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 • (1)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 • (2)保障地方履行财政事权 • (3)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 • (4)建立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
• 【例题·多选题】我国现阶段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任 务有( )。 A.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 地区的转移支付 B.促进地区间财力均衡 C.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D.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E.增加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 『正确答案』ABCD
• 四、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 • (一)总体要求 •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党的领导 • 2、坚持财政事权由中央决定 • 3、坚持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4、坚持法治化规范化道路 • 5、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2)财政单一制模式: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 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权财力划分, 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模式。如:法国、英国、 日本等。
• 2.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1)1980—1993年:以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财政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速记(11-17章)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速记(11-17章)第11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一)公共物品的概念:指增加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
(二)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非竞争性(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派生特征)(三)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政治机制(四)公共物品的融资方式1、政府融资(强制融资),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2、私人融资(自愿融资),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3、联合融资,常见的是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五)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政府生产、合同外包(六)公共物品的制度结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包括决策制度、融资制度、生产制度、收益分配制度。
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元的、竞争性的、有效率的、均衡发展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
二、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一)市场:市场就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是在无数个买者和卖者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商品交易机制,并且是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
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①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生产低迷;②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库存减少,生产增长;③通过价格和产量不断的波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二)政府经济活动范围1、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2、矫正外部性3、维持有效竞争4、调节收入分配5、稳定经济三、财政的基本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2、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①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②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③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
3、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①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③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④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⑤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机制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2016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2016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d(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七、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1)E s>1,供给富有弹性。
(2)E s<1,供给缺乏弹性。
(3)E s=1,供给单位弹性。
(4)E 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5)E 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是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考点四:预算约束线1.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2.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2)如果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会使预算线会发生旋转。
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
)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
(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4)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端点不变)考点五: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1.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
2.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1)偏好不变(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3.“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不变,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组合。
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名师讲义整理资料-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财政政策 年份单选题 多选题 合计 2015年1题1分 1题2分 3分 2014年1题1分 1题2分 3分 2013年2题2分 1题2分 4分 2012年2题2分 2题4分 6分第一节、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本节知识点】1.财政政策的功能2.财政政策的目标【知识点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功能(一)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二)财政政策的功能------协、导、稳、控(谐音:斜倒稳控)(1)导向功能。
(2)协调功能。
(3)控制功能:。
(4)稳定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供求平衡①在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措施,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②在经济萧条、存在通货紧缩时,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例题1:多选题】财政政策的功能包括()。
A 导向功能B 协调功能C 统筹功能D 管理功能E 稳定功能 【答案】ABE 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 财政政策的工具与类型 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 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的功能; 财政政策的目标 财政政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类型 财政政策的乘数; 财政政策的时滞 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经验【知识点二】财政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
【例题2:多选题】我国财政政策目标包括()。
A促进充分就业 B物价基本稳定 C预算收支平衡 D国际收支平衡 E经济稳定增长【答案】ABDE第二节、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本节知识点】1.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2.财政政策的分类【知识点一】财政政策的工具---用以达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财政政策工具的使用如下表所示:财政政策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繁荣,抑制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萧条,刺激总需求)预算政策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税收政策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来增加税收。
2016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汇总第二部分 财政
第二部分财政【本部分教材知识体系】第11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第一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知识点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1、定义: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
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
2、“纯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2非)(1)非竞争性:指的是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这一特征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
(2)非排他性:指的是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出来,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尽管技术上排他是可行的,但这样做的成本过高。
这一特征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中非竞争性是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
正是因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若是由于个人没有付费而阻止他的消费,则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
【知识点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们用出价多少表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
但同样的机制对公共物品并不完全有效。
原因在于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如果阻止未付费者消费,从社会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是缺乏效率的,也就是说排他性消费不符合效率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政治机制(投票,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总结】1.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2.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知识点三】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公共物品的供给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公共物品的融资;二是公共物品的生产。
【知识点四】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1、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理性的社会成员将利用其智慧,通过规则的创新,以获取来自公共物品交易的共同利益,并公正地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
2、内容:该制度结构涉及以下四方面内容:①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何种物品应当被公共地而不是私人地提供?提供多少?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
2016经济师经济基础难点记忆点强化背诵版资料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1.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最关键)、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2.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生产要素的价格及国家政策等3.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保护消费者利益,出现供给短缺,严重排队,黑市高价,政府配给制;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刺激生产,导致市场供给过剩,出现变相降价,政府应收购过剩产品予以储备。
保过4.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5.需求价格弹性>1时,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减少,薄利多销;小于1时,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6.需求交叉弹性>0为替代,<0互补负补7.收入弹性>1高档品,<1必需品,<0为低档品8.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首要因素、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1. 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分析。
2.关于偏好的基本假定①完备性②可传递性,保证消费者偏好一致性③消费者总是偏好多而不是少3.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 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
5.消费者均衡实现的三个条件收偏价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6.对正常品而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对低档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1.生产要素劳资土才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2.各类成本曲线的关系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1.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
2.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数目差别障碍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进入障碍的大小3. 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4. 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第一,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第二,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的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中级经济师笔记
1、基数效用论(直接加总、边际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论(不可直接加总、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两者结果相差无几。
多选题必定有一个是错的,少选得分。
2、消费者偏好的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多多益善3、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征: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线,2种商品的组合能够带来相同效用的曲线为无差异曲线,曲线的平移代表效用的大小。
越远越好:多多益善不能相交:可传递+多多益善自左向右、凸向原点、斜率为负: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斜率的绝对值为商品边际替代率4、预算约束线:一定收入下对两种商品可以拥有的数量,斜率为两种商品价格的负值。
预算约束线的变动:可支配收入或者商品价格的变化。
平移的意义,斜率的意义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为效用的最大值,因此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价格之比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均衡的前提条件:偏好、收入、价格均不变价格-消费曲线: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导致预算线变化,形成不同的效用最大化均衡点,这样就形成了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因此需求曲线上的商品数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最大效用6、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决定的收入效应:名义收入不变,价格增加,则需求数量减少替代效应:实际收入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增加会导致另一种需求量增加收入及需求量之间的变化大部分都是反方向的,只有低档商品的收入及需求量之间的变化为同方向的,这反映出的是收入效应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组织形式和企业形成理论1、生产者组织形式:个人独资、合伙制、公司制2、依据“经济人假设”,生产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3、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追求经济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唯一动机:但从长期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企业形成理论1、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交易费用不同的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二、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曲线1、生产函数:技术不变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及最大产出量之间的函数(边际产量)2、生产曲线:三点三线(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三个抛物线,边际产量最大时,总产量快速增加,边际产量下降,总产量增加变缓,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最大,边际产量负数,总产量下降边际产量及平均产量相交时,平均曲线最大3、规模报酬:研究企业长期生产决策问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带来产量的变化三、成本和利润的含义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经济利润(超额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正常利润=企业家支付的报酬四、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长期成本是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的产量,可变成本(总成本)的增加数1、成本曲线(总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右上倾斜,固定不变)2、平均总成本、平均价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边际成本线(反向抛物线)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1、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数目、差别、障碍划分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依据:差别(同质性)2、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很多、同质、了解、自由垄断竞争:很多、不同质、自由寡头垄断市场:很少、不自由、影响价格完全垄断市场:一个、没有替代品、进入市场困难3、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需求曲线、决策及收益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线原则:利润最大化: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是行业的需求曲线取决于是不是一个企业价格需求弹性:价格对需求的影星程度(看替代品的多少)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三线合一:价格=边际收益=平均收益为需求曲线(为水平线)完全垄断市场:二线合一:边际收益线在平均收益线和需求曲线的内部,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线重合四、完全垄断企业定价法则及价格歧视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加价比例=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弹性低,定价高,弹性高,则定价低价格歧视基本条件:1、划分不同的消费者2、能够隔离开原则: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五: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形成的模型协议制:卡特尔模型、领袖制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派生需求)、联合需求(复合需求)二、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三、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生产要素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竖轴为W,纵轴为L,边际收益曲线=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水平线,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供给曲线四、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五、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的提供者的曲线)向后弯曲的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六、土地、资本的供给曲线短期的资本供给曲线是垂直的,长期的资本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土地的供给曲线为垂直的,不论长短期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1、资源最优配置的有关概念一般均衡或瓦尔拉斯均衡:供求平衡,效用最大。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11章
第十一章财政支出【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财政支出及其分类【本节考点】(1)财政支出数据的理解(2)财政支出分类方法(3)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本节内容】一、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简称“三看”)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传统上一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一)看财政支出规模(花多少钱)。
所谓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二)看财政支出结构(干多少事)。
所谓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并据此观察政府的职能和活动,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的广度和重点是什么,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是如何运用财政资金的。
(三)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具体是怎么花的)。
所谓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
它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何种职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干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等。
【例题1:单选】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A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B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C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D财政支出总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答案】A二、财政支出分类方法国际上常见的分类方法有: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1)支出功能分类:是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到底被拿来做了什么事(是用于办教育了,还是加强了国防。
)。
(2)支出经济分类:是按照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办教育的钱是发了工资,还是买了设备、盖了校舍)。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202x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读书笔记模板
第一节经济增长 第二节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第三节经济发展 同步自测 同步自测解析
第一节价格总水平 第二节就业和失业 第三节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 同步自测 同步自测解析
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 同步自测 同步自测解析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 与财政职能
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第十五章财政管理 体制
第十四章政府预算
第十六章财政政策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第二节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 第三节财政的基本职能 第四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第五节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同步自测 同步自测解析
第一节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第三节我国的财政收支矛盾与支出结构优化 第四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同步自测 同步自测解析
第一节无差异曲线 第二节预算约束 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同步自测 同步自测解析
第一节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第三节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同步自测 同步自测解析
第一节市场结构的类型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同步自测 同步自测解析
第一节合同概述 第二节合同的效力 第三节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 第四节合同的担保和保全 第五节合同的转让、变更和解除 第六节违约责任 同步自测 同步自测解析
第一节公司法和公司概述 第二节公司的设立与公司法基本制度 第三节公司治理结构 第四节公司的股份(权)转让和股份公司的股份发行 第五节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 同步自测 同步自测解析
作者介绍
这是《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202x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 的介绍。
2016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教材笔记
需求曲线:收入(预算约束线)或偏好变化引起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偏好、互补品价格、消费者收入、预期供给曲线:生产成本会引起供给曲线位移。
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重要性、商品用途多少、时间的长短。
供给价格弹性影响因素:时间、生产周期与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基数效用论,可以直接度量,绝对值,运用边际效用论来分析序数效用论,偏好次序,相对值,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为负预算线影响因素:(相对价格,收入)相对价格不变,收入改变,预算线平移。
收入增加,右移;收入减少,左移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平移。
同比例上升,左移;同比例下降,右移两种商品价格和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消费者均衡前提:偏好,收入,价格不变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与需求曲线关系正常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
总效应反方向,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低档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收入效应作用小于替代效应,从而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更陡峭。
边际产量等于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成本函数表总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分短期和长期成本函数。
区别在于是否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短期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管理人员工资)和可变成本(工人工资)。
成本曲线短期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点开始,岁产量增加逐步上升。
开始时递减增长率上升,产量一定水平后,递增的增长率上升。
短期总固定成本曲线: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总可变成本曲线:产量为0时,总可变成本为0,随产量增加上升,变动规律与总成本曲线相同。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开始降低幅度很大,以后降低幅度越来越小。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财政部分》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财政部分》:// bjtbxx 2009-03-05 北京通博2008年经济师考试将于11月1日举行,考试临近,考生不要再做大量的模拟题了,建议大伙儿将往常做过的试题再看一遍,重点查看起初做错的试题。
在此,我们将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容易考到的知识点再次排列出来,期望对大伙儿最后时期的复习有所关心!中级经济基础财政部分--公共财政职能1,什么是公共财政财政是国家(政府)的理财活动。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公共财政是与打算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相对而言的。
公共财政的差不多特点:第一,公共财政是补偿市场失灵的财政;第二,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公共财政的动身点和落脚点;第三,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第四,公共财政具有非市场营利性的性质;第五,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
2,公共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固和进展。
中级经济基础财政部分--财政支出概述1,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的成本。
财政支出规模和范畴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和深度。
在安排和执行财政支出时必须坚持一定的反映客观规律性的差不多原则:公平分配原则,效益原则,稳固与进展原则。
财政支出分类:第一,按政府职能分类;第二,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第三,按支出经济分类;第四,按财政支出能否直截了当得到等价补偿分类。
我们把握的重点是:按政府职能分类与按支出经济分类的区别,这是07年的新增内容;另外,按财政支出能否得到等价补偿能够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趋势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西方关于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理论观点要紧有四类:第一,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第二,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第三,马斯格雷夫——“经济进展时期增长理论”;第四,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
二、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矫正外部性、维持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
三、财政的基本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
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五、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1、统计分类为:功能分类(产出性质,类、款、项三级共17类)和经济分类(成本投入、类和项两级12类)
2、根据交易性质分类为: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可以看出政府是偏好于资源配置(购买性支出比重大)或者是收入再分配(转移性支出比重大)
3.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和经济性质(反映政府实际履行何种职能)
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我国有两个相对指标:当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边际倾向(后两项是与GDP之间的关系)。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1、德国瓦格纳、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2、英国皮考克、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3、美国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4、美国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
5、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选民、政治家、官僚行为及民主制度,财政幻觉。
三、我国的财政收支矛盾与支出结构优化
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转变。
我国要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各类专项转移支付。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绩效考评原则是3E到4E,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后又加入公开性。
指标选择原则: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
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
财政集中度即宏观税负
二、税收应征税额=课税对象*税率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按征税对象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消费税和关税属于中央,增值税和所得税及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与地方分享。
拉弗曲线: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但过高会抑制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三、税负转嫁
前转(消费者)、后转、消转(自己消化)、混转、旁转和税收资本化(资本还原,是现在承担未来的税收)。
影响负债转嫁的因素:
1、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关键因素,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不易转);
2、课税商品的性质(消费基础广泛,易转嫁)
3、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直接对纳税人征的不易转);
4、课税范围的大小(课税范围大,易转)
四、国债
国债是自愿、有偿和灵活性
偿还国债的方式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
国债的发行方式有:公募招标、承购包销、直接发售和随买方式。
第十四章政府预算
一、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
是一个法律性文件,其职能是反映、监督和控制
其原则是完整性(所有财政收支)、统一性、可靠性(谨慎性)和合法性、公开性、年度性(历年制和跨年制,美国、英国日本)
单式或复预算(资本、经常)、平衡或差额预算、投入预算或绩效预算或规划项目预算
二、我国政府预算职权划分
三、我国政府预算体系
我国完整的预算体系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包括税和非税,非税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性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由财政部审批,重要的报国务院,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列赤字,统筹兼顾、适度集中;相对独立、相互衔接;分级编制、逐步实施,主要用于对重要企业补充资本金和弥补一些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等)和社会保障预算(不能用于平衡公共预算等其他预算,但其他预算可补助社会保障基金,由人社部编制,财政部审核
后联合报国务院,不得随意调整)
四、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
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制度的核心
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部门收入预算编制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部门支出预算编制用于零基预算法,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其中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
项目支出预算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安排,纳入项目库,编制中长期项目安排计划,结合财务状况,在预算中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
确立了部门作为部门预算主体的地位,实行综合预算。
2011年起将按预算外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中央部门预算外收入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其中交通运输部集中的航道维护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预算执行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
五、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十五章财政管理体制
一、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
财政管理体制狭义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包括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备、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受益、效率、区域和技术四原则)、政府间财政收入(税种属性。
集权、效率、恰当和收益与负担对等四原则,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的划分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联邦制和单一制,我国是分税制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其特点是:完整性、对称性、科学性、法制性、统一和灵活相结合
财政转移支付分类: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我国分国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
第十六章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功能(斜倒稳控)与目标(不包括预算平衡)
二、财政政策工具(预算、税收、公债、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与类型(自动稳定和相机抉择(汲水和补偿))。
三、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内在时滞(认识、行政)和外部时滞(决策、执行、效果)
税收乘数(-b/1-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b)和平稳预算乘数(1倍的扩张效应)。
b为边际消费倾向。
四、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