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大自然的警告

合集下载

10 大自然的启示

10 大自然的启示

课文主要讲
从前( 德国 )有个林木官,一上任就 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 灌木)、(杂草 )、 ( 枯枝败叶 )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 坏事), 把森林渐渐给( 毁了 )。
读了《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想想它 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可直接引用原文。
主要内容
《人类的老师》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 科学家( 蜻蜓 )、( 鲸 )等动物身上得到 ( 启示 ),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启示:
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 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 发,造福人类。
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 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 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 探究。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旋形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使每片叶子都能 得到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建筑师们 依照车前草叶子的形状,设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 的楼房,使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亮、温暖的阳 光,避免了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
鸡蛋
建筑上的“薄壳结构”: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
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 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 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 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 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蝙蝠和雷达》使我知道,科学家们探究蝙蝠 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那《大自然的启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回忆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你知道大 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目标导学

大自然的警告

大自然的警告
仔 细 读 下 面 的三 则 公 益 广 .
告 , 后 以 “ 保 ”为话 题 自 己再 然 环 创作 一则 。
①你 知道我 在等你吗 ?
( 该 段 中 与 “ 意 ” “ 无 2) 随 毫 顾忌 ”意思相 同的词语 是什 么? 写 出恣 意 开 发 破 坏 生 态 系统 的严 重情况 ? 4第 ( . 2)自然段从 哪三 个方面 植 。
墨—盈 ・资 琢
: 曼一 景 谏一 番一
K E C H E N G
7 Y A N I U
和岁 月长河 永远淹 没不 了的才气 让游 客们无 不心生敬 仰 。
匝 臣墅圜
欧阳修(07 17 ) 字永叔 , 1 — 02 , 0 号醉翁、 六一居士, 庐陵( 江
西 吉安 市 ) , 我 国 北 宋 时期 著 名 的 文 学 家 、 学 家 和 政 治 家 。 出 身 贫 人 是 史 他
意 的破坏 ,环 境危 机 日趋 严重 , 人 泽 。 类 遭到 了大 自然无 情的报 复 。以中
( 4) 无 怪 乎 有 人 这 样 叹 息 :
国为例 ,沙漠 面积 扩 大为 19 0 万平 “ 人类 在 自己杀戮 自己。” 然 , 诚 作 方 公里 ,水土 流失 总 面积 达 10 5 万 为有 智慧 的人 ,他具有无穷 的创造
家 ”( 代 的 韩 愈 、 宗 元 ; 代 的 欧 阳 修 、 洵 、 唐 柳 宋 苏 苏轼 、 辙 、 安 石 和 曾 苏 王
寒 , 资 聪 颖 , 奋 苦 学 。 宋仁 宗 天 圣 八 年 ( 0 0 进 士 , 任 谏 官 , 任 翰 天 勤 13 ) 曾 又
林 学 士 、 密 副使 、 知 政 事 等 要 职 , 参 与 范 仲 淹 的 “ 历 革 新 ” 遭 贬 , 枢 参 因 庆 而

《大自然的启示》课文原文

《大自然的启示》课文原文

《大自然的启示》课文原文打扫”森林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烂叶也不放过。

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林务官看着,心里美滋滋的。

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yāng)。

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pú)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sào)帚(zhǒu),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fǔ)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rǎng)的肥力。

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

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

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chěng)凶啦。

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人类的老师人类自古就想能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二三十年以后,由于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yì)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

其实蜻蜒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每只蜻蜒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lüè)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jiàn)。

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船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

大自然警号长鸣

大自然警号长鸣

空气污染环境的图片:
土地污染的图片:
水污染的图片:
森林污染的图片
词语学习
血缘 珍稀 倾诉
减少 捕获 污染
历历可数 世界之首
舍近求远
乱砍滥伐
词语解释:
1.血缘:血统。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 系, 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2.配种:使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细胞结合以 后繁殖后代,分天然交配和人工授精。
3 交配:雌雄动物发生性的行为。
4 珍稀:宝贵的、很少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滥伐:过度、没有限制地砍。
生态: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恶化:情况向坏的方向变。 行猎:打猎。 锐减:急剧地减少。 先天不足: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也泛指事物的根基差。 舍近求远:舍弃近的寻找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
人们哪些行为在不断的恶化生态环境? 它们各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水的污染使鱼虾减少了 乱砍滥伐使山林面积缩小了 无节制的行猎使禽兽锐减了
3.为什么说“大自然已到处发出紧急警 号”?
破坏自然环境,大自然会给人类造成灾 害。
课文最后几句发出紧急呼吁:为了人类, 救救大自然。
1、“警号”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大自然的“紧急警号” 指哪些?
2.人们哪些行为在不断的恶化生态环境? 它们各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3.为什么说“大自然已到处发出紧急警号”?
1.课文重点写了哪些野生动物在不断减少?
92页: 答:东北虎、华南虎和鹤类。
为什么还要写“我们大家”和“你我他”呢? 这样的反复强调,避免了平铺直叙,可以使内 容层层扩大,证据节节另重,读来铿锵有力、 激动人心.
拓展2:
40年前美国的工业产值 的过剩导致许多的 轮胎无法处理, 40年的海水浸泡, 轮胎开端分化, 释放出有毒物质, 海域受严重污染

第10课大自然的启示-课件3鄂教版七下

第10课大自然的启示-课件3鄂教版七下
相辅相成的和谐步调
大自然让我们懂得生活的和谐
寂静,石头的扔入, 池惊波平
静静伫立听音
大自然让我们懂得平静对待生活
云朵
变化---似人心, 如命运
抱持坦城谦虚的胸怀
大自然让我们懂得要有坦城谦虚的胸怀
归纳:
确定景物
(要有选择)
加以描写
(注意观察)
得到启示
(恰到好处)
芬兰语:Kiitos
景物
描写
启示
云朵
变化---似人心, 如命运
抱持坦城谦虚的胸怀
大自然让我们懂得要有坦城谦虚的胸怀
景物
描写
嫩芽
一日一日成长,摇身长成饱 满的绿叶,迅速变化
启示
涌现无穷生命力 大自然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力的坚强
小白花 小鸟
池水
雨要下就下吧 骄傲,洁白,坚毅 风要吹就吹吧 拍动,敞开,回荡
与大自然依存,构成
景物
描写
启示
小白花
雨要下就下吧 风要吹就吹吧
骄傲,洁白,坚毅
与大自然依存,构成
大自然让我们懂得生活的和谐
景物
描写
就吹吧 拍动,敞开,回荡
与大自然依存,构成
相辅相成的和谐步调
大自然让我们懂得生活的和谐
景物
描写
启示
池水
寂静,石头的扔入, 池惊波平
静静伫立听音
大自然让我们懂得平静对待生活

教科版语文四上《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参考课件

教科版语文四上《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参考课件

7
“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 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 遭受了破坏的环境。 • 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鸟类的生存环境 不复存在。鸟类难以生存,是人把鸟类 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 以鸟类减少为例,引出谁破坏了环境。
8
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 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 惩罚。
9
10
11
阅读小提示
• 1.作者都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 “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 到惩罚”。
• 2.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3.说明了什/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大自然的警告

大自然的警告

大自然的警告
公元2037年,巴黎和费城到处张贴着预报洪水即将到来的告示,纽约市的街道水深四溢。

各大洋看不到虾和蟹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人类确实由于自己的狂妄无知和贪得无厌而正在处于涉临巨大灾难的边缘。

人类按照自己的好恶随意改造自然,毫不顾忌地开发。

为扩大耕地而大量砍伐森林,为获取劳动力而大量繁衍后代,生态系统遭到恣意的破坏,环境危机日趋严重,人类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煤的发掘、石油的开发显著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可是,这也严重地污染了水源。

水面上开始飘浮着一层油膜,垃圾堆里也发出阵阵恶臭。

就以中国为例,沙漠扩大为109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总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被称为第二次国土沦丧,温室效应又将导致两极融化,海上上升,土地淹没。

试问,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还有种地的可能吗?那他们又吃什么呢?这些不都是破坏自然环境所导致的吗?
其根源难道不是人们的无知、短见和专横而造成的吗?
在众多的城市里,每天早晨随着成千上万辆汽车涌入街道,无数家工厂锅炉的运转,蓝黑色的烟雾四起,经久不散,鸟瞰全城则如一片烟雾浩渺的沼泽。

无怪乎有人这样叹息:“人类自己在杀戮自己。


一味地征服自然,不权自然要报复,人类自己也会“玩火自焚”。

人类确实是自然的主人,但必须尊重自然,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保护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大自然的警告600字"由收集整理编辑.。

七年级语文第十课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第十课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第十课知识点七年级语文第十课《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描写自然美景的散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作者怀念家乡山间的风景和声音的故事。

以下是本文的知识点。

一、文体特点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是主要用于叙述、描写和说明的一种文体,通常以平实、自然、真实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没有严格的诗歌形式和格律要求,富于变化和灵活性。

二、描写手法本文通过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视觉描写作者通过生动的视觉描写,描述了山间的美丽风景。

2.听觉描写作者通过声音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3.比喻和拟人作者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三、语言特点本文的语言平实自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1.以叙述为主文章主要是以叙述为主,通过一个青年人怀念家乡的故事,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2.语言生动文章用色彩丰富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间。

3.音律韵律作者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让文字充满音乐感和节奏感。

如:“松涛”、“柳叶素带飘摇”等。

四、主题思想本文的主题思想是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

1.家乡情怀作者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深深地怀念家乡的山水人情。

2.对大自然的颂扬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以上就是《大自然的声音》的相关知识点。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美妙的散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课讲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课讲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课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课文,主题是“观察与发现”。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发现它们的变化和特点,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首先,课文开头介绍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蚂蚁搬家、蜘蛛织网等。

这些现象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想要去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接着,课文通过描述作者观察到的不同季节里树叶的变化,让孩子们了解到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化和适应能力。

这种观察和发现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此外,课文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动植物的知识,比如蜻蜓的翅膀、青蛙的跳跃等。

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内容,还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生物奥秘。

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变化和特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验和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

比如,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后进行一个小实验,观察不同季节里树叶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总之,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课是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它通过生动的描述和丰富的知识点,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和发现身边的事物。

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课笔记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课笔记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课笔记
第十课《学说理解身边的自然现象》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讲述了科学知识进入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本课文章主要围绕着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展开,以“学说”和“理解”为关键词。

文章告诉我们,要学说就要深入学习科学知识,通过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的事实和原理;要理解就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通过观察、实践、推理等方法,去理解身边的各种自然现象。

文章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为例,比如薄雾、色光、火光等,引导读者思考和推理,进而了解到和这些现象相关的一些科学知识,比如水珠、光的反射和折射、物体的发光原理等。

通过这些例子,读者可以感受到学说和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对科学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例来说明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我们身边的各种现象,同时也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思考和推理能力。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方式。

因此,我们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世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大自然警号长鸣》教案

《大自然警号长鸣》教案

《大自然警号长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现状,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技能。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现状:生态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变化等。

2. 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生态平衡、人类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等。

3. 环保知识与技能: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

4. 环保法律法规: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简介、公民环保法律义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环境的现状,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环保知识与技能。

2. 教学难点: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与践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环境的现状、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环保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环保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技能。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自然环境现状、环保知识与技能的课件。

2. 案例资料:收集典型的环保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环保实践活动:联系相关部门,安排环保实践活动。

4.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进而引出本课主题《大自然警号长鸣》。

2. 讲解自然环境的现状:运用课件,详细讲解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包括生态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变化等方面。

3. 分析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结合实例,阐述保护大自然对于生态平衡、人类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义。

4. 学习环保知识与技能:讲解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环保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实用的环保技能。

5. 探讨环保法律法规:介绍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情况,讲解公民环保法律义务,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法律意识。

《大自然警号长鸣》教案

《大自然警号长鸣》教案

《大自然警号长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源,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2. 大自然警号:全球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沙漠化等。

3. 保护大自然的方法:倡导绿色生活、节能减排、保护野生动植物、参与环保志愿活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全球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环保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 提前与相关部门联系,安排环保活动场地和事宜。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讲授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讲解人类活动如何导致全球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

3. 分析环保案例: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提出具体的环保建议。

5. 总结讲解:总结学生提出的环保建议,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为大自然的保护可以做哪些事情。

2. 设计一份环保活动计划,包括活动主题、目标、内容、方式等。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相关的环保资料,了解环保知识。

2. 调查身边的环保活动,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效果。

《大自然警号长鸣》教案

《大自然警号长鸣》教案

《大自然警号长鸣》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教案主题的意义和目的。

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重要性。

讨论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第二章:大自然的破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目前所面临的破坏和问题。

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2 教学内容讨论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如污染、森林砍伐等。

介绍大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研究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具体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第三章: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讨论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介绍环保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3 教学方法使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第四章:环保行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方式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个人和社区层面的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讨论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和效果。

4.3 教学方法使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使用案例研究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具体问题。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责任和行动计划。

5.3 教学方法使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爬山虎的脚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爬山虎的脚课堂笔记

序号1:引言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第十课《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让人印象深刻的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爬山虎的蔓藤,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蔓藤攀缘的姿态,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山间,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本文将深入探讨《爬山虎的脚》一课,带领读者从简到繁,逐步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意与内涵。

序号2:对课文的整体评估让我们对《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进行整体评估。

这篇课文以描写爬山虎的蔓藤为主线,通过对蔓藤攀缘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奇。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蔓藤“攀援追随下”、“心悠悠荡漾”等动人的姿态,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文章还通过爬山虎的蔓藤,表达了对家园的热爱和追求,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在描写自然景观、展现情感与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序号3:对课文的细节评估接下来,让我们从细节方面来评估《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

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形象描写,比如“攀援追随下”,“心悠悠荡漾”等词语,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蔓藤攀援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文章还通过对蔓藤攀援的描写,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蔓藤与家园之间的深厚情感纽带。

文章还通过对蔓藤攀援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在细节描写方面表现出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家园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序号4:总结回顾《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描写、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课文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密切联系。

读完这篇课文,我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珍视家园,也更加珍惜与家园息息相关的一草一木。

个人观点:作为我个人对《爬山虎的脚》一课的理解,我认为这篇课文不仅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而是一篇富有哲理与情感的文章。

陇西县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组 10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新人教版

陇西县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组 10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新人教版
古生物学家们对中华龙鸟身上的似毛表皮衍生物的功能进行了讨论,一些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表明性别的“装饰”物;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一种保温装置。后一种解释似乎是更为合理的,因为小型的恐龙和小的始祖鸟为了高效率的活动应该需要具备高的新陈代谢率,因此也就需要保持体温.由此推论,中华龙鸟身上的似毛表皮衍生物表明,小型的恐龙有可能是温血动物(也就是恒温动物)。也有一些古生物学家推测,这种“毛”是羽毛进化过程的前驱,因此称其为“前羽”。目前,古生物学家还在使用新的方法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从化石骨骼来看,中华龙鸟拥有很多典型的恐龙特征:它的头骨又低又长,脑壳(解剖学上称为脑颅)很小;它的眼眶后面有明显的眶后骨,“下巴”
(解剖学上称为下颌)后部的方骨直;它的牙齿侧扁,样子像小刀,而且边缘还有锯齿形的构造;它的腰臀部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中耻骨粗壮,向前伸;它的尾巴相当长,有60多个尾椎骨,尾椎骨上还有发达的神经棘和脉弧构造;它的前肢特别短,只有后肢长度的三分之一,前肢的特征显示它的生活时代要比德国的美颌龙晚.陈丕基等研究人员在1998年1月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认为中华龙鸟是一只小型的兽脚类恐龙。当然,根据生物命名法则,季强最初给它定的名字“中华龙鸟"则依然使用。
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
1.《“打扫”森林》让我们知道了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人类的老师》让我们知道了人类要虚心向大自然学习,从中得到启示,造福人类.其实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些.
2.交流资料。
3.师总结:
(1)大自然不只给我们启示,还告诉我们许多可贵的哲理,愿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人.继续留心观察大自然,你会收获得更多。
(3)汇报学习结果。
①人类从蜻蜓、鲸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造福人类;蜻蜒、鲸都是人类的老师……

教科版语文四上《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参考课件

教科版语文四上《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参考课件
• 3.说明了什么?
12
13
9
10
11
阅读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
• 1.作者都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 “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 到惩罚”。
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学习的好伙伴,受更多优惠哟!
减 jiǎn 减少 旦 dàn 元旦 循 xún 循环 惕 tì 警惕 浮 fú 漂浮 愚 yú 愚笨 欧 ōu 欧洲
6
不毛之地 无家可归 鸟语花 生态平衡 赖以生存 气象万千
警惕 循环 干涸 枯萎
7
“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 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 遭受了破坏的环境。 • 人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学习的好伙伴,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学习的好伙伴,受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学习的好伙伴,受更多优惠哟!
4
5
生字学习
警 jǐng 警告 虾 xiā 虾米 亡 wáng 灭亡 滥 làn 滥用 逼 bī 逼迫 尸 shī 尸体 蠢 chǔn 蠢笨
不复存在。鸟类难以生存,是人把鸟类 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 以鸟类减少为例,引出谁破坏了环境。
8
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 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学习的好伙伴,受更多优惠哟!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火山和地震》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火山和地震》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火山和地震》
知识点整理
1、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两种自然灾害。

2、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有火山。

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

3、火山根据活动状态,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三种类型。

4、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但火山喷发也能为人类造福,为人类带来矿产资源、地热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有益的资源。

5、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引起房摇地动,这就是地震。

6、地震也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

7、地震的能量大小用震级来表示,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烈度来表示。

8、地震发生时应保持镇定,采取正确的避震和逃生方法,避免错误的做法。

就地避震时要选择安全
场所、保护好头部。

逃生时要走安全通道,到空旷的广场。

9、地震逃生口诀:
震来莫慌张,就近藏一藏。

厨房有危险,厕所把身藏。

就近三角地,护头要牢记。

高楼遇地震,电梯不能乘。

楼梯要通畅,沿墙安全撤。

阳台不能站,顶层可上房。

切忌胡乱跑,目标是广场。

10、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唐山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伤亡。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

大自然警号长鸣的教案设计

大自然警号长鸣的教案设计

大自然警号长鸣的教案设计大自然警号长鸣的教案设计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自然警号长鸣的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自然警号长鸣的教案设计1教学目的一、认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区别议论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理解议论中的说明;三、进一步理解段的知识,学习丰富的语言。

重点难点一、表明了什么主张,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反复朗读,领会作者的主张;二、议论文中说明的作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什么是生态系统》一文告诉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极为重要的,可是有的人对这个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有拓资料表明,美丽的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被誉为国宝的大熊猫已濒临绝种,某些城市的风沙日益严重。

所有这些,既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我们今天学习《大自然警号长鸣》,看一看我们赖以自下而上的自然环境被破坏到何种程度,想一想为了人类目前和将来的利益,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题解:警号长鸣生动形象地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引起读者注意,给读者一种警笛呜呜声不断于耳的感觉,让读者感到破坏大自然的恶劣行径已到了不能不迅速制止的地步。

三、检查预习1、从括号中找出与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如数家珍(历历可数数不胜数数量可观)跨越重洋(重山峻岭心情沉重污染严重)2、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1)我扭开收音机,静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

(记叙)(2)我国的鹤类本来是很多的,丹顶鹤、黑颈鹤和白鹤现在还居于世界之首。

(说明)(3)在这场搏斗中,谁也不是局外人。

(议论)四、划分段落:第一部分(第1段):用一则引进东北虎的消息作文章的引子。

第二部分(2~6段):说明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自然已发出紧急警号。

第三部分(7~9段):阐述大自然警号长鸣的原因以及必须跟生态环境破坏者作坚决斗争的意图。

人教版4年级下第3单元第10课《大自然的启示》预习课件

人教版4年级下第3单元第10课《大自然的启示》预习课件

的外形特点设
计出了流线型的轮船。
2.[字词难点] 预习本课生字词,完成下面的练习。 (1)熟读下面的词语,不理解的查一查字典。 遭殃(yāng) 扫帚(zhou) 腐烂(fǔ) 关键(jiàn) (2)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ǎo sào] 扫帚( sào ) 打扫( sǎo )
大自然的启示
自主预习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 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1.[初读感知] 填一填,选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中国 (2)《人类的老师》中,人们根据 鲸
3.[课文链接]查一查,填一填。
(1)写两个含有“鸟”的成语: 鸟语花香 、
乌鸟私情。
(2)写两句与蜻蜓有关的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大自然的警告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并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

2、要求学会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环境问题的形成,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

3、通过学习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增强环境意识,在实际中能学以致用,做到知行统一。

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两个框题:“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第一框题“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先介绍生命的存在离不开适宜的环境,环境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类疾病的70%—90%与环境污染有关。

而工业生产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突发性环境污染。

接着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有哪些,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第二框题“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先告诉我们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是自然进程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产物。

接下来重点介绍了人类对自然界实行的掠夺性利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灾害性后果,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第一课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随着人口的膨胀和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大,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处处都遭到人类的干预;从大漠到极地,从无边无际的海洋到高耸入云的山脉,我们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深深地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

人类活动的范围每扩展一步,环境的污染就会加大一步。

人们在人迹罕至的南极的生物体内发现了农药,在世界的屋脊——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被油烟污染的痕迹。

我国的母亲河——长江已成为白色的垃圾场,从上游漂下来的一次性塑料袋、饭盆等垃圾成百上千吨淤积于葛洲坝,已严重地危及到大坝的安全和电站发电机枢纽的正常运转。

现代的城市简直处在垃圾的海洋之中。

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渣超过5亿吨。

由于处理能力跟不上,一些城市的废渣堆积如山。

在武汉市青山区的一家电厂旁边,几十年前有一个十几平方公里的小湖,该电厂就将此湖当倾倒垃圾的地方。

如今,这个小湖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粉煤灰小山。

像这样的情况,在全国不在少数。

有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积存的垃圾量达60亿吨,人均6吨。

另据统计,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有6000万吨,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

在全国600个城市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城市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

仅北京三环、四环路之间就有大型垃圾山4500多座,占地面积超过7000亩。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每24小时就有4000吨垃圾被收集、压缩。

然后把它们扔在五个巨大的垃圾坑里。

但这些垃圾坑已经快被塞满了,今后如何处理垃圾已成为城市当局的一大难题。

这么多的垃圾扔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里,并不只是像在漂亮的衣服上涂抹一些污物,有碍观瞻,更重要的是这些垃圾会毁坏我们的衣服——环境,危机到人类及整个生物的生存。

工业和生活垃圾只是一些看得见的污染,而我们看不见的污染对人类的危害甚至比这些看得见的污染更为严重。

现在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里。

每年有1500万人因空气严重污染而难以生存。

废气的排放量在逐年递增,以二氧化碳为例,1973年,全球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总量为162亿吨,到了1995年,这一数字猛增到221亿吨。

1973年时,经合组织所属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61.7%,其余为发展中国家和公海运输的排放量。

到1995年,前者的排放量下降了10%强,而发展中国家则增加了18%以上。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绝对数排在世界前列,但人均排放量不算太高。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在以年平均5.28%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已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甲烷、氨气、一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的排放量也在增长。

使得空气中的废气和温室气体不断上升。

有资料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了30%,甲烷的含量增加了145%。

环境的污染和人口的膨胀,导致人类及生物的生存条件不断恶化:——气候变化无常。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主席布朗特兰曾警告说,气候变化对人类来说,"将是一次仅次于核战争的灾害"。

这并不非是危言耸听。

有资料显示,由于全球工业化的发展,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持续变暖。

在过去100年中,全球地面气温上升了0.3到0.6℃,1995年、1997年和1998年全球年平均最高气候被不断刷新。

科学家预计,如果人类还不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在今后40~50年内全球的平均气温每10年就要上升0.2℃,到2100年将相当上升1~4℃,气温上升,导致气候变化无常。

厄尔尼诺,拉尼娜一个接一个地光临地球,造成的损失无以数计。

——水土流失。

研究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到400年的漫长岁月。

现在,世界每年损失的土壤已远远超过新土壤的形成量。

目前,已有110个国家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

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草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的情况非常严重。

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

据统计,全球土壤流失量现已增加到每年254亿吨,其中印度47亿吨,中国约43亿吨,前苏联25亿吨,美国17亿吨,仅这四个大国土壤流失量就达132亿吨,超过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

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

——土地荒漠化。

根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Wordwatch Institufe)1995年公布的一份资料,自1945年到1994年的近50年间,全球由于过度开垦和放牧所造成的退化土地分别为552万和679万平方公里,合在一起比中国、巴基斯坦和蒙古三国面积的总和还要多。

目前荒漠问题正威胁着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一百多个国家,受其影响的人口达9亿之多。

其中非洲荒漠化最为严重,在73%的可耕旱地面临荒漠威胁,受危害的人口达4.5亿。

我国也是一个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目前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是全国耕地面积的两倍多。

70年代以来,土地沙化面积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有一个中等县的土地被沙化。

建国以来,全国共有66.7万公顷耕地沦为沙地,平均每年丧失耕地1.5万公顷;有235.3万公顷草地变为流沙,平均每年减少草地5.2万公顷。

土地的大量荒漠化,使植被的覆盖率不断降低,由此不仅会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而且还会引起许多环境问题,如沙暴、尘暴等了。

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年沙暴频率多达15次以上。

1993年5月5日,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内蒙古的阿拉善地区和宁夏一带,发生了历史上特大的沙尘暴,数百万亩的农作物和果树被沙暴损坏,80人死亡,21失踪,386人受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3亿元。

——臭氧层空洞扩大。

在30多年前,臭氧层的臭氧含量基本保持在稳定的平衡状态。

然而,最近30多年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类物质,使臭氧层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臭氧含量逐年减少,并出现了南北两极及喜马拉雅山地区的臭氧空洞,而且这些臭氧空洞正在不断地扩大。

1993年,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只相当于美国的国土大小,到1995年,这个空洞面积达1000万平方公里,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是1993年的两倍。

而1997年,南极臭氧空洞的面积已达1859万平方公里,比整个南极大陆的面积还要大0.3倍。

1998年9月,臭氧空洞又创新记录,达2500平方公里。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和扩大,将使大量太阳紫外线毫无阻挠地直达地球表面,从而可能导致许多浮游生物死亡,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最令人担忧的是,臭氧层空洞的扩大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生物资源锐减。

由于过度采伐和开垦,世界上的森林几乎每年减少约1%,热带雨林地区每年减少1130万公顷。

据世界观察研究所布朗教授估计,热带上近170多万个已被鉴定的物种中,目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即每年近9000种的速度消失着。

我国的生物资源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形势。

有资料表明,我国有200种植物已经绝灭,高等植物中,有1069种濒临灭绝;动物的情况则更为严重,仅脊椎动物就有398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毁树容易种树难。

一个物种可以毁于一旦,而形成一个新的物种则需要上万年。

在地球生物进化的历史上,总的说来,物种形成的速度大于灭绝的速度,由此才出现了今天生物的多样性。

而在近现代,物种灭绝的速度却比新物种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

目前,许多物种还没有被人类认识就永远地消失了。

大量物种的灭绝,很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活动天地收集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如果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环保部门会采取哪些具体的应对措施?第二课时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朝闻天下》报道一则新闻,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的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

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省沅江市、大通湖区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亩稻田。

专家介绍,这次鼠害的主要原因还是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老鼠的天敌-—蛇、猫头鹰、老鹰等数量急剧减少。

特别是湖南人开始大吃口味蛇后,野生蛇的数量急剧下降,失去天敌的东方田鼠大量繁殖,终成祸患。

看着镜头下,肆虐爬行的“田鼠大军”,除了毛骨耸然之外,脑海里闪现的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未遭污染的土地---我们都承认这些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但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又愿意为之付出多少呢?如果我们无视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的限制,人类又将遭受一种什么样的惩罚呢?沙尘暴、洪水、干旱、无锡市的太湖蓝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当我们在报怨灾难的同时,有没有深刻反思?我们每天在生产大量的垃圾,我们在破坏植被,我们在污染空气,我们一直都在破坏生态平衡…砍伐树木挖掘河沙杀伤动物,大自然愤怒了,在咆哮,在颤抖,他在用风、雪和干旱,报复着人类;这是大自然在怒吼,在咆啸,在报复!报复这地球上最自以为是的生灵!人类啊,是否知道,和滥伐森林,污染河流,大气污染一样,人类在毁灭别的生物并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之后,正走在日益艰难孤独的路上。

人类对大自然征伐的每一次成功,都不是胜利,而是失败,是一步步走向毁灭。

超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局部温室效应。

恶意捕杀导致有些物种灭绝,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过度捕猎野生动物,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造成的污染、植被破坏,无控制的旅游,土壤、水、空气的污染,全球变暖等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引起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一段话,意思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因为每一次大自然都进行了报复。

爱德华.艾比说:“为了增长而增长乃癌细胞生存之道。

”我们都干了些什么啊?过去的,现在的,以后呢?真不敢想象……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吗?遍地的田鼠是对人类的挑战;咆哮的洪水是对人类的警告:再不能继续漠视任何有悖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所谓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许我们会一时的“人定胜天”,但长此以往,人类终究要自食生态恶化的恶果!!!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这是我们共同的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