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捆艺术克里斯托的别样追求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第二部分(精华)宏利巨献

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第二部分(精华)宏利巨献

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第二部分(精华)宏利巨献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第二部分(精华)宏利巨献综合论述题1.分析阿喀琉斯的艺术形象。

2.分析奥德修斯的艺术形象。

3.分析赫克托耳的形象。

4.论述荷马史诗的结构艺术特色。

5.论述《俄底浦斯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6.论述但丁在《神曲》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两重性。

7.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

8.分析夏洛克的艺术形象。

9.分析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

10.论述答尔丢夫的艺术形象。

11.论述浮土德的艺术形象。

12.论述《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13.分析《恰尔德哈罗尔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年。

14.论述《悲惨世界》的主题内容。

15.论述奥涅金这一形象。

16.论述《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17.分析于连的艺术形象。

18.论述《红与黑》的艺术特色。

19.分析拉斯蒂涅的艺术形象。

20、分析高老头的艺术形象。

21.论述《欧也妮葛朗台》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

22.论述《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23.分析《死魂灵》中乞乞科夫和五个地主的形象特点。

24.论述《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艺术形象。

25.以《卡拉玛佐夫兄弟》为例,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复调”思想特征。

26.论述苔丝的艺术形象,兼论哈代的悲观主义思想。

27.分析聂赫伯朵夫的艺术形象。

28.分析安娜的艺术形象。

29.论述《玩偶之家》的思想主题及艺术特色。

30.论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

31.分析葛利高里的艺术形象。

32.分析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艺术形象。

33.论述桑提亚哥的艺术形象。

34.论述《永别了,武器》的思想意义。

35.论述《荒原》的象征寓意。

36.论述《四个四重奏》的宗教哲学意义。

37.以《城堡》为例,论述卡夫卡作品的主题意义。

38.论述《尤利西斯》的主题内容及艺术手法。

39.以<死无葬身之地>为例,论述萨特"境遇剧"的特色.40.论述《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

41.论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艺术特色。

体量的艺术表达

体量的艺术表达

体量的艺术表达文章以克里斯托夫妇的两件作品《包裹海岸》和《包裹德国国会大厦》为例,围绕着作品的巨大体量而展开。

剖析了体量因素对观赏者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影响,从普遍意义上揭示了心理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暗示在一件艺术作品艺术传达时的重要性。

包裹艺术克里斯托体量克里斯托夫妇的作品也被称为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活跃于美国的现代主义后期的艺术活动,它是介于工程与雕塑、艺术与大自然之间的一种边缘概念。

一般以广阔的大地、田野、海滩、山谷、湖泊为艺术材料,通过大规模地挖掘、堆叠、染色、包裹等方式改造自然的某一部分外观而呈现其艺术理念。

包裹是克里斯托夫妇作品中最常用到的形式语言,包裹艺术作品在其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所谓“包裹艺术”就是把公共建筑物、自然景观等包裹起来,形成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观。

它与极简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甚至传统雕塑等艺术形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对人类所生存活动的世界中的诸多物质实体的兴趣表达,是以艺术形式对回归自然理念的响应。

包裹艺术在精神上受到极少主义“回归艺术本身”理念的影响,但在材料运用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美学思想。

艺术家选择同类质感的材料,把注意力从作品的几何形体特征转移到它们的物理空间特性,如作品在空间中展现的密度、透明性或质感,在对客体原型进行创作之后,造成艺术依附于现实世界之上的结果。

其艺术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强调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精神空间与物质空间、历史与现实、艺术与技术的全面交叉与融合。

物体的原有存在面貌被艺术家主观加以“陌生化”。

从创作手法上看,多采用简洁的材料元素来实现既定却又充满悬念的作品。

将人们视觉记忆中的实体真相遮盖住,让客观存在消失,而代之以虚幻的另一种面貌的实体,却使人产生不确定的猜疑,使现实与虚幻进行了迅速置换,令观者产生梦幻般的感觉,创造出陌生而神秘的世界。

克里斯托夫妇运用包裹这种传统却又崭新的语言方式,搭建了自己的艺术架构,于纷繁的艺术世界中,寻找到了与自身艺术品格相契合的创作方式。

转瞬与永恒: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包裹艺术的言说方式

转瞬与永恒: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包裹艺术的言说方式
转瞬与永恒 : 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 包裹 艺术 的言说方 式
文 / 郭林 凤
摘 要 : 克 里 斯 托 夫妇 的 包裹 艺术 是 大 地 艺 术 中不 可 忽视 的 一 个 部 分 ,他 们 的 对 自 由的 渴 望 、对 社 会 和 价 值 的 思
考 、对欢 乐与 美感 的追 求都融合在其 作品 中,7 O年代之后 ,克里斯托 夫妇 的包裹方式 以及使 用布料发 生 了一 些改变 ,
作品2 O件 , 其 中有 著名 的 包裹 海岸 、 飞奔 的 栅 篱 、 包 裹 国 会 大 厦 以及伞 系列 。室 内作 品 1 1件 , 主要 为包 裹美 术 馆 , 例如
包 裹贝纳美术馆 、 芝加哥美术馆 等 , 另有两件作 品正 在进行 中。
他 们的大型作 品每件 都能带给人视 觉震撼 , 这 些气势恢宏 的作 品给观 者带来 的震 撼让人 不得 不感 叹克里斯 托夫妇 野心勃 勃 的艺术理念 。 克里斯托夫妇在 接受采访 时曾经说 过 , 他 们坚持不懈 的做 这些 艺术作 品是 出于纯粹 的审美思 考 , 并不想 对任何作 品阐释
暂性 给该 展览 带 来 了特 殊 的意 味 ,遍 布 的伞 像 没有 墙 的房 子, 又像暂 时的休憩 处 , 创 造 出 了一个被邀 请 的内部空 间。伞
的布 置亦 因地 制 宜 , 当时 由于 日本 有 限 的空 间 , 伞 与伞 之 间 的间 隙较 小 , 有 的沿着 稻 田的几何 形状 排 列 , 有 的散 布在 路 旁 。在 加利福 尼亚广 阔的牧地上 , 伞 向各个 方 向散 去 , 远 处观 之, 正 如大地上一 个个彩色 的点 , 聚合 的紧凑 , 分散 的舒缓 , 这 些伞 点像是 有节奏般在大地上跳 跃 , 在 山野 中营造了疏密有致

转瞬与永恒: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包裹艺术的言说方式

转瞬与永恒: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包裹艺术的言说方式

转瞬与永恒: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包裹艺术的言说方式作者:郭林凤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第02期摘要:克里斯托夫妇的包裹艺术是大地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他们的对自由的渴望、对社会和价值的思考、对欢乐与美感的追求都融合在其作品中,70年代之后,克里斯托夫妇的包裹方式以及使用布料发生了一些改变,具有形式美的点、线、面的分割以及体量等因素都在传达着艺术家对作品的思考方式以及包裹艺术给观者带来的美的体验。

关键词:大地艺术包裹艺术克里斯托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大地艺术(Land Art、Earth Art或Earthworks)经过两次“大地艺术”展览而声名大噪,这一艺术形式迅速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并获得艺术界的认同。

这些艺术家以大地为基本依托,利用大地上可用的静态和动态材料尝试创造艺术作品,并借此探讨与大地有关的问题,表达他们对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

“大地艺术选择自然作为自身的艺术领域,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存的深度忧虑。

”作为一种室外艺术的大地艺术,其作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只能被欣赏而无法成为个人私有,亦无法进入博物馆进行展览,只有少量尺寸较小的可移动作品以及作品的手稿、纪录片、照片等能被其收藏,与此同时,它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又为大地艺术带来了瞬间性的特点,他们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一样能一直被留存在博物馆中,大地艺术家的创作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都付之一炬,如大地艺术的标志性作品的螺旋防波堤,随着湖水的上涨它已慢慢没入大盐湖之中。

出生于保加利亚的克里斯托?克劳德是大地艺术的核心艺术家,他虽未参与前两次“大地艺术”的展览,但他与妻子珍妮?克劳德参与了第三次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举办的名为“艺术元素:土、气、火、水”的展览,他们的包裹艺术成为大地艺术的典型代表。

从克里斯托夫妇的官网上可以看到,除了克里斯托前期完成的小件包裹作品之外,1961年的科隆海港(Cologne Harbor)是夫妇俩第一次合作,也是克里斯托第一件大型的室外作品,之后二人陆续完成了31件作品,包括室外作品20件,其中有著名的包裹海岸、飞奔的栅篱、包裹国会大厦以及伞系列。

不可不知的100幅世界名画,100幅美术作品。

不可不知的100幅世界名画,100幅美术作品。

不可不知的100幅美术作品1.《被囚禁的马里尤斯》让-热尔曼·德鲁埃法国画家把这一冲突性的场面,处理成象舞台剧一样,呈平面性展开:马里尤斯身披红袍,斜坐在椅子上,凛然地面对欲行刺的刺客,刺客掩面提剑欲刺之。

画家捕捉的就是这一瞬间,并把它定格在画布上,体现了明显的新古典主义手法;大块面的造型,色彩整体凝重,背景处理为帷幕状,突出前面两人的紧张气氛;但忠于新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使两人之间徒具紧张的形式,而不具备紧张的神情。

2.《拍卖奴隶》让-莱昂·热罗姆法国是一个西方艺术家眼中的东方场景。

近东地区司空见惯的奴隶拍卖,引起了画家的注意。

被剥去衣衫的女奴,裸体站在台上被拍卖,台下是争相竞价的商人,他们伸出手指--暗喻买奴隶的价格,女奴们茫然地望着这一切,听凭命运摆布……。

可以看出,热罗姆是怀着同情与怜悯之心创作这件作品的,表明了他的良知与对奴隶制的不满。

3.3.《笛子演奏会》门采尔整幅作品色彩辉煌华丽,冷暖、明暗的转换与过渡,与画面情绪相融,恰到好处。

人物刻划主次、身份、等级分明。

处在灯光照耀下的贵族们,服饰华丽,却被画家以灰调子淡化;处于暗部的乐手们,在烛光下显出全神贯注的神情。

真正处于焦点而又被人关注的,是那位笛子演奏家,他姿态潇洒、神情专注,陶醉于曲调中。

4.《玛利亚.美狄奇的教育》鲁本斯他的作品写实、写诗、写情、写力,突破古典的约束,歌颂人的力量,有着无止境的空间变化。

该画讲述玛利亚由阿波罗和水星带着进入音乐和演讲圣地。

在米罗瓦身边学习朗读,希腊美惠三女神在水星的介绍下,参与了对玛利亚的教育,赋予她美貌。

在画中鲁本斯重点突出了三女神的形体之美。

5.《贩卖孩子的商人》约瑟夫-玛丽·维安法国这是一幅人神合一题材的绘画,有着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人物造型严谨,肃穆而冷静。

女主人被刻划得高贵而矜持,女商人则从提篮里抓出一个带翅膀的小男孩(无疑这是小天使),构成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场面。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篇)《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还未读过这本书,我却被封面上的这句话吸引了,我并不理解它的意思,只是觉得其中蕴含着深意。

读过书后,我明白了,月亮高挂于天空中,周围满是星星的衬托,令人遥不可及,看似伸手就能碰到,实则距我们三十多万千米,如同人们的理想。

而六便士,是当时英国面额最小的钞票,象征着人们的生活,象征着人们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文章主人公查尔斯为了理想,放弃了眼前的六便士,去到了异国他乡,勇敢自由地追逐理想。

文章吸引我的,还有一句话“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无论你见到什么都是你对人生的理解,对人生意义的阐述。

没有人能阻碍你实现梦想,同时也没有人能帮助你,代替你去实现你自己的梦想。

世界上有着千千万万的人,有些人敢爱敢恨,追逐心中的梦想;有些人屈服于命运,平平凡凡地生活;有些人不问世间凡事,隐居山林,安逸地度过一生。

人生的不同,取决的并非出身,而是你站在现实和梦想的岔路口时你的选择。

查尔斯人至中年,事业有成,本可以就这样平凡地生活着,但他不甘于命运,追求内心那绘画理想,弃家而走。

查尔斯一生都在追逐星辰,努力朝着月亮靠近,终其一生,却默默无闻,直至他逝去,他的画作才让人发现,在艺术界大放异彩。

这却让我想起荷兰画家梵高和法国画家莫奈,他们的遭遇同查尔斯一般,穷困潦倒或遭人排斥。

短短一生中,受尽了磨难,却在逝去后,影响了人类上百年,直至今日,仍有无数人热爱着他们的画作。

梵高一生有数不尽的画,他曾在给家人的信中描述自己的画,几乎每一幅画都有他用自己细腻的语言描述,可见他是多么热爱绘画,热爱着自己所创作出来的心血啊!人生路口的选择不同,你的人生就不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你选择向生活低头还是勇敢追逐梦想,那都是你看待生活的意义。

可能你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却获得了你所想象的美好人生;可能你追求自己的梦想,穷困潦倒,一生都在磨难中度过;也可能你选择了平凡地度过着一生,轻松自在,安逸享受,不受权利压迫,不受金钱诱惑……有人说,选择你的人生,你可能会因一念之差错过一夏天的六便士,迎着一冬天的孤独寂寞。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

艺术史和美学史上的6种解释:美学标准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什么成就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艺术家的技艺一直不是哲学史和美学史关心的重点,通常也不构成任何哲学家之艺术观的核心。

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全无关系,这等于说人们不需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技巧。

罗杰·斯克鲁顿“一个人若觉得风雨侵蚀而成的塑像与手工雕刻的作品之间毫无区别,他就没有阐释作品甚至理解作品的能力。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被视为艺术价值的关键,但强调“适度”。

康德清楚的区分,他认为,真正的审美愉悦是非功利的。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欣赏者。

托尔斯塔认为,艺术作品旨在诱发观众、读者或听众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托尔斯泰认为,无论我们沉浸在一件艺术作品当中还是以其他方式来欣赏它,完全是个主观问题。

任何试图对审美趣味标准作出客观规定的尝试注定都会失败。

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那就是它的道德内容。

席勒认为,通过艺术,我们得以向世界敞开;一个创造性的戏剧给我们的启示,甚至都能使我们了悟世界的意义。

艺术使我们的身心得以修养,帮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而是体现在它以何种形式组合而成。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通过揭示现实世界的一些重要的一般特征,艺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荀子,音乐反映了天道的和谐,通过养成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终极真是。

叔本华,艺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基本特征——意志,它是宇宙一切活动背后的动力。

第五章 空间

第五章 空间

(二)艺术性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主要体现于公共艺术作品具 有审美特性。公共艺术作品是以审美形式为基础 的,它通过其形象、质地、肌理、色彩等等构成 要素向人们传达美的理念和情感,从而感染公众, 得到美的启迪和感受。
(三)与环境(自然、人文环境)的契合 1、公共艺术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强调艺术与大自然契合方面我们将谈一下大地艺 术,它是艺术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 大地艺术(地景艺术) 大地艺术是利用大地材料、在大地上创造的、关于 大地的艺术。
喷泉、瀑布、水池等
(三)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公共空间艺术的主要表现类型,此类 作品是根据当地的人文背景、生活习俗和历史特 征而创作的。因此,人文景观分为以下几类: 1、依据人文背景创作的公共空间艺术作品 依据人文背景创作的公共空间艺术品中以景 观纪念性作品为主,且常以建筑的形式出现。
收租院之一
第五节 公共空间艺术教育的功能与效应 一、 公共空间艺术教育的功能 (一)公共空间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 1、审美能力的培养 (1)培养审美的敏感能力 (2)培养审美的创造能力)
2、审美境界的塑造 (1)培养超越现实功利的精神境界 (2)审美境界的培养,就是对人性的一种培养。 (二)公共空间艺术教育的非审美功能 1、知识经验的积累2、思想道德的修养3、精神意志 的激发,促进公共的体育活动
2、起引导、指示以及方位确定作用的标志性设施。 包括指示牌、路标、公交站牌、时钟、广告、 招牌、展示橱窗等形式。此类设施设计时,可采 用有意义的符号,但应注意其可识别性。同时这 些作品又能点缀公共空间,为环境增添生机。
3、为人们公共空间行为方便而设立的便利性设施。 它包括候车亭、地铁出人口、公厕、贩卖厅、 售票厅、邮筒、座椅、烟灰缸、垃圾筒、电话亭、 报亭等形式。这些设施的设计应注意与周边环境 的协调一致。

浅析莱辛“包孕性顷刻”的美学特征

浅析莱辛“包孕性顷刻”的美学特征

达永恒情感以及提供丰富想象的美学特征。下面就从时间、 恒的。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在著名作品
空间及内容几个方面入手,以具体的艺术作品为论据,来重 《蒙娜丽莎》中刻画的微笑,这个笑容不是到达顶点的狂
点论述“包孕性顷刻”的美学特征。
笑,而是一种平静的微笑,极富神秘感你,又能引起人们
(一)包前孕后、概括瞬间
的联想。
“包孕性顷刻”它是代指的一个状态,是指的某一个点,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著作
但不是所有,它所代表的只是一个瞬间,而所指的这一瞬间 中论及诗与画的界限,提倡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古典主
出现的那一刻有着明确的要求。在艺术创作中创造“富有包 义并强调温克尔曼以斯多噶派立场出发对拉奥孔群雕不哀号
作者简介:邵倩,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贾舒捷,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 97
艺术大观 Art Panorama
美感。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承袭了造型艺术雕塑中美的表达方
式,电影监督在面对画面中人物动作的安排时,也会面临同 样的抉择,究竟哪一种表达方式才能体现剧中人物性格并为 剧情服务,做出最优选择是导演面临的真正的选择困难症。 莱辛看到诗与画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的差距同王维“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强调诗画一体的观点有区别,莱辛认为, 画由于媒介的限制描写动作时只能选用动作的某一顷刻,诗 则必须“化静为动”或借“美的效果”来写美,两种艺术形 式对美有不同的表达。电影艺术形式更接近于画和雕塑等造 型艺术。
小陀螺本身就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它是一种图腾是男主用来区别现实与梦境的工具当男主深处梦境中时小陀螺会一直不停的转动下去影片的结尾男主见到了自己的孩子接着画面转向最后一幕特写的旋转的陀螺转的越来越慢慢到将要倒下的那一刻画面戛然而止影片结束观赏者对小陀螺的含义有一个前期的认识作为铺垫但在影片结束的时候还能激发想象力使之耐人寻味富有暗示性这便是包孕性顷刻所具有的包前孕后概括瞬间的美学特点

大地艺术伉俪克里斯托夫妇的“包裹”艺术

大地艺术伉俪克里斯托夫妇的“包裹”艺术
1958年,克里斯托在巴黎结识了让娜·克劳 德,当时克里斯多是个一贫如洗的艺术家,而让娜 则是法国陆军上校的女儿,身世显贵,当 时她正值新婚,克里斯托的出现使让 娜的这段婚姻仅维持了21天。之 后,两人突破门第悬殊的压力 成为伴侣。
在遇到克里斯托以前,让娜未 曾从事艺术创作。两人结婚后,让 娜开始跟随克里斯托学习创作, 并且逐渐成为克里斯托最默契的 艺术搭档,二人几十年如一日,共 同缔造包裹艺术传奇。 1962年,克里斯托夫妇创作了第 一个户外作品《铁幕,油漆桶墙》——用 240个油桶做了一个临时围墙,将塞纳河边 的威斯康辛小街堵塞了八小时。这一作品是为了 呼应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克里斯托作为来自东欧饱 受流亡之苦的艺术家,对冷战时期欧洲的分裂颇有感触。这个具有“反柏 林墙”寓意的作品,让他们名震法国。1964年两人定居纽约,踏上他们惊世 的“包裹艺术”之旅。 1969年到1976年,克里斯托夫妇完成了三个庞大的、惊世的地景艺术 作品:《包裹海岸》、《包裹峡谷》、《奔跑的栅篱》。《包裹海岸》用92900平 方米的防腐布料和56公里的绳索完成了对澳大利亚悉尼附近1609米的海 岸的包裹,海岸峭壁被银白色织物覆盖,由峭拔嶙峋之美蜕化成神秘柔软 之美,呈现出一片不可知的朦胧。
文化·生活
西方艺苑
ART
栏目主持:寒一一
大地艺术伉俪 克里斯托夫妇的
“包裹”艺术
世界冒出一种新的艺术,是由于艺术家在不断的创作过程中, 也在不断地寻求突破。有时还带有反叛精神,比如诞生于美国 上世纪60年代晚期的大地艺术就是如此。
文:寒一一
大地艺术最初出现在世人面前主要是凭借两次艺术展览。第一次是1968年10月 在美国纽约的Dwan画廊举办的“Earthworks”展览。另一个名为“Earth Art”的 展览1969年2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While博物馆举行。这两个展览展出的一系列 全新的艺术作品迅速成为一种新的艺术风潮—大地艺术风潮.也因此产生巨大 的影响,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最伟大的公共艺术:包裹凯旋门那些看不懂的艺术,到底在说什么

2021年最伟大的公共艺术:包裹凯旋门那些看不懂的艺术,到底在说什么

2021年最伟大的公共艺术:包裹凯旋门那些看不懂的艺术,到底在说什么Imagining 音乐: Judie Tzuke -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编辑:耀匀 | 图:Google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2021年9月18日至10月3日期间,法国凯旋门被包裹起来,「消失」了16天。

这个行为出自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构思于60年前的艺术项目,名为《包裹凯旋门》(L'arc de Triomphe, Wrapped)。

作为克里斯托夫妇最后的遗作,由他们的侄子和蓬皮杜艺术中心共同实现。

但现实往往不如想象中美好,惊喜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争议,这个耗资一亿的「艺术」让很多人惊呼:「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无数人质疑: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多时间金钱,来实现之时短暂存在的作品?克里斯托夫妇回答:「艺术之所以存在,本身就是非理性的,艺术是无用的,它的作用也仅仅是为了'美’而已。

」这些争议本身也代表了作品最重要的主题「自由」。

这也是当代艺术的精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换言之,每个观者都不自觉地参与演绎了这场极致浪漫。

《包裹凯旋门》被认为是2021年全球最伟大的公共艺术。

创造和欣赏艺术,是人类的天性。

但艺术并不意味着阳春白雪,更不该是少数人享用的专利。

本文就深入浅出地分享艺术的一些基本概念,让每个人都可以真正明白艺术,感受它为我们打开的精神新天地。

艺术的真正使命就是让情感可见▼如今,艺术在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即使你对艺术丝毫不感兴趣,也仍然很难忽视无处不在的艺术:绿化带里的雕塑,餐厅墙壁的油画,街头广告的设计,甚至街边建筑的造型,都浓缩着视觉艺术的精华。

镜像雕塑,安尼施· 卡普尔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不但会提升品位和境界,更能擦亮眼睛和心灵,发现世间充满未曾留意的美,唤醒内心沉睡已久的情感与思绪。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艺术虽然近,却依旧遥不可及。

2023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合集15篇)【实用】

2023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合集15篇)【实用】

2023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合集15篇)《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刘瑜曾如此评价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

以高更为原型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艺术,放弃了优渥的生活,用画笔绘画出光辉灿烂的生命。

有人嘲笑他的痴,但我却佩服那追月的勇气。

在这个喧嚣的年代,鲜有人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有追逐心灵的超远的勇气,那种追逐诗与远方的勇气。

诗与远方从来都不应该是我们为了眼前的苟且而该舍弃的。

王尔德曾呐喊“我不想谋生,我想要生活。

”故不论是在玫瑰庄园还是在阴暗监狱,他都不曾沉沦与苟且,他用那心底的美好写下一篇又一篇令人沉醉的'故事,铸就了更深刻的灵魂。

亦如那埋头于黄金小巷22号的卡夫卡,其父亲是一名有名的商人,而卡夫卡却放弃了那可以给他带来优越生活的职业,以孤独作伴,以梦为马。

《变形记》《城堡》……在这孕育而成,给孤独的送去慰藉。

让人即使在物欲时代,也能在意这精神上的锤炼。

但让人为了诗和远方放弃眼前的苟且,又是多么的异想天开,是多么的不真实。

可如果放不下,为什么不二者兼得,在这充满物欲的年代,“诗意地栖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是某个秋日的雨后,王摩诘登高远望,浅吟此句,心境定是闲适幽静的,暂离了书案,尽管物质上并不富足,但他依然从空明的秋景中找到了精神的闲暇,得到灵魂的超脱。

无独有偶,苏子被贬黄州,生活过得十分拮据,但他也未囚于这拮据生活,仍在明月夜里与友人漫步亭中,赏月弄影。

由此可见,精神的闲适是不同于物质的闲适,当灵魂足够富足、丰厚,即使物质匮乏了,奔波于生活,人依旧可以觅得精神的栖息地。

荷尔德林的话仍然萦绕在我的耳畔:“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所谓“诗意的栖居”不就是享受精神之闲暇吗?同样,“我就要走了,去往茵尼斯弗利岛,筑起泥巴房”,一座湖岛,一间泥房,九排豆垄,一个蜂巢,伴着云雀的拍翅声,叶芝于心中茵尼斯弗利岛获得了灵魂的滋养,享受着精神的闲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篇)《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我选六便士,你呢?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题记看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其实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追寻他心中的月亮的故事,而是里面那个傻傻的,憨憨的甚至滑稽的倒霉人迪尔柯?斯特罗伊夫的故事。

其实整本书花了将近1/3的笔墨去描写有关这个人的故事。

他的太太布兰奇在非常时期爱上了他非常欣赏的斯特里克兰德,而他抛下了所有的尊严去乞求他的太太回心转意,无论布兰奇如何羞辱他,他都始终如一的深爱着她。

而在布兰奇死后,他竟然愿意将斯特里克兰德带回老家荷兰,甘愿为斯特里克兰德的梦想之路铺上石子。

他善良得让人心疼,不是吗?他的父母好不容易把他培养成一个艺术家,他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点的成就,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安稳的家,然后呢?他的同行们嘲笑他,讥讽他的画作如同烂泥,向他借的钱从来不还,他的太太爱上了别人还为别人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前半生可怜又可笑。

在可怜他的同时,又是否觉得某一刻似曾相识呢?被载入史册的人有很多,可那终究不是我们,我们都是普通人。

斯特罗伊夫是不是像极了大多数的人,开始时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相信这世上的人们同自己一样善良温柔,不惧怕挫折和磨难。

那个时候,有梦,有爱,有对生活的热情,每天都想着新的一天什么时候开始。

可是,生活,浇灭了那心中之火,渐渐地,就盼望着一天快点结束。

为什么呢?善意总是被肆意地践踏,善良的人总是被踩在脚下,理想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像风一样,在耳边却又抓不住,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吗?或许,我们只能向生活低下头颅,俯首称臣;或许,那些曾经被点亮的火花只能留下灰烬;或许,我们只能带着某些遗憾过一生;或许,斯特罗伊夫就不该成为画家,他应该在荷兰继承父亲的手艺,安稳度过一生。

比尔德说,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可有些人大概一直都是身处阴天吧,只有无尽的黑暗,何来星辰?我们不能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评判这些事,指责谁不去追寻梦想,真的有力气有激情还会轮得到其他人来指指点点吗?妥协的从来都只是疲惫的心。

【知识解析】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主题图集

【知识解析】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主题图集

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主题图集
这幅画大小为182*320cm,是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乌切洛的代表作 品《圣罗马诺之战》的第一幅。圣 罗马诺之战指的是佛罗伦萨与邻邦 进行战争的场面。第一幅内容是特 伦提诺带领佛罗伦萨军队发起进攻, 他骑白马,手持黄色指挥棒。在画 的远处,有几个正在厮杀的士兵。 乌切洛的主要特点是精研透视法, 在一幅画中运用透视法,很好地计 算出每个人物的大小和方位,从而 创造出画面的深度感。
大卫这一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艺术家对“人”的赞美, 对人所拥有的力量的赞美,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主题图集
板上蛋彩《杜利圣家族》
作者: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1475—1564)
时间:约1504年
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此画作直径120㎝,画作内容是一个传统题材,主要 是描绘圣母、圣约瑟和圣婴基督。不过,画家在这一幅画 上已经把三个宗教形象完全变成了如同民间生活中的普通 人物。画家把约瑟、玛利亚表现在专注于圣婴的天伦乐趣 之中。画面通过三个人物戏剧性的组合,得到了和谐的、 世俗化的体现。圣家族就在一块草地上休憩,背景上还有 几个裸体像,好像有一个野外浴池。构图紧凑,色调和谐, 给人以亲切之感。。
时间:1501—1504年
现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此雕塑为大理石雕像,高3.96米,连基座高5.5米。 雕塑取材于《圣经·旧约》中以色列少年英雄大卫在战场 上杀死敌方巨人歌利亚的故事。
米开朗琪罗塑造的大卫站姿充满自信,头部微微转向 左方,双目紧紧凝视着敌人,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 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他左手持握肩上 的投石器,右手自然下垂,但是从手背凸起的筋脉能够感 受出大卫的力量和紧张。
板上蛋彩画《圣罗马诺之战》

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赏析《泰坦尼克号》

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赏析《泰坦尼克号》

实用文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倾向性和真实性分析《泰坦尼克号》文学艺术的倾向性、真实性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现实主义要求文艺的真实性,而“细节的真实”,构成了文艺真实性的前提与基础。

现实义义还要求典型性,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且环境也是典型的。

环境的渲染在影片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轮船出发前,影片极力渲染了码头与船上极其热闹的场面,烘托出女主人公露丝的高贵身份与气质。

另一方面,男主人公杰克正在赌博,影片通过对杰克在赌博过程中进行作弊这一细节的描绘,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而很受感染。

影片重视的是对典型人物作为个性存要的整体性的描写。

露丝所受的压抑和苦闷导致她想自杀。

影片对露丝的自杀过程的描述也颇具激发情绪与情感的力量。

影片一方面描绘轮船的高大与速度,另一方面影片又尽力表现露丝自杀的决心与行为,让观众的情绪一度十分紧张。

这时杰克出现了,他用智慧和令人感动的语言与行为打动了露丝,同时也让观众稍微感觉到了一点希望。

但这时露丝的脚突然滑落,一下子又让观众的心提到了喉咙嗓子,好在随着两人的努力,露丝终于脱离了危险,这一细节的刻画让观众沉浸在露丝与杰克相遇的戏剧性之中。

典型之所以典型,不仅仅在于其具体的个别独特性或个性,还在于它与人物普遍的代表性或共性所构成的整体的有机统一。

露丝和杰克是富家女与穷小子式的经典爱情的写照,但是却置身在这样一个船触冰山即将沉落的背景之下,让这份不俗的爱情更具真实感和震撼力,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还特别强调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统一,也就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在当时封建家长制度下,露丝尊母命与不爱的卡尔订婚,这成为后来与杰克相爱的阻力之一。

生活在家庭中的露丝从小接受着“淑女式教育”。

杰克教露丝吐唾沫,让人颇感恶心,但又被那种自由随性的生活所打动;在三等舱,露丝和杰克尽情狂欢;种种事迹挖掘出女主人公性格的另一面,激发了她的叛逆精神和自由意志,为后文写露丝摆脱卡尔,追求自己的爱情埋下伏笔。

包裹艺术

包裹艺术

Christo克里斯托是一个很难去划分定义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艺术品的范畴,简直可以算是环境工程。

但是,克里斯托坚持他是个艺术家,他认为是在进行艺术创作,那是一种“大地艺术LandArt”。

1953年,家境贫寒的克里斯托出生于保加利亚,以后辗转移民到了法国,又到美国发展。

他年轻时就对物体因捆扎包裹后而产生的效果产生了兴趣,这样一来物体的原有形式就被改变了,它已经被人主观加以“陌生化”。

而“陌生化”正是艺术所需要达到的效果,这就是艺术创作。

克里斯托开始把他的这一观念无限制地扩展开去,从包裹一辆自行车到一位脱衣舞娘,再到包裹一座美术馆、一座商店、一条街道,后来扩大到了一座摩天大楼、一条跨越河流的桥梁。

他的想法越来越大胆,直到最后,他将一整座悬崖都用白布包裹了起来,最后竟然包裹了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

他认为他的这种做法,是对现代工业生产的文明,提出了另外的一种解释,把它们又还原成物体,而这种物体是带虚无性的艺术品。

克里斯托对于包裹大建筑大空间的做法入了迷,他的做法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从1958年出道至今,克里斯托相继推出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巨作: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开始小试牛刀,尝试包裹了巴黎的一条街道。

怀着成功的喜悦,他甚至想包裹纽约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但未获成功。

只把两座美术馆包裹了起来,但两座的包裹手法各有所不同,一座只是包裹外部,另一座则是进行了内外包裹。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花了7年时间,完成了对澳大利亚悉尼附近海岸的包裹,用尼龙布把整个海岸都包裹了起来,作品的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

原先嶙峋峥嵘的悬崖绝壁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竟然变成了一片陌生的人造世界,银白色的织物绵延着,长达16公里,海岸从刚性的变为柔软,呈现出一片不可知的朦胧。

克里斯托的尝试受到成功的刺激,胆也越来越大,他1970年在美国的科罗拉多的峡谷中开始了一项巨大的工程,用一幅巨无霸的尼龙布帘幕,悬挂在两山夹峙的险峻的U型峡谷间,橘黄色的帘幕傲然矗立在荒芜人烟的野山中,呈现出一种惊世之美。

Style and Purpose

Style and Purpose

两例商务英语写作语言分析表
非正式 项目 称谓 主题 致谢方式 运用缩写 时间表达 词汇选择 电子邮件 Alan / Thanks for your call yesterday Here’s,I’ve Yesterday,9:0016:00 正式 书信 Mr. Alan Pickering √ Thank you for your enquiry of… / 16,April;am;pm
Dear Miss zhang, Thanks so much for yesterday’s practice. I’m a little leery of binding the experience into the straitjacket of words, but I do want to capture a little bit of what happened and share it with you. As we began by talking about prana and perception of it, there was a familiar feeling of basic honesty, of reality that I profoundly appreciate when I work with you. I think that that basic background makes a lot of perceptions possible that otherwise can’t happen. One of those perceptions was this: I think I remember that in our discussion, even though I was the one who brought up the topic of the jump forward from down dog to standing forward bend, I didn’t feel as though it was my idea. And when you suggested the jump-forwards be the focus of yesterday’s yesterday s practice, I felt a little resistance arise in me. It started as a “this is just the same-old, same-old” response. But the basic orientation I have toward bhakti readily overrode the initial resistance to the practice. The important part was that shortly after I felt the resistance arise, I noticed it. As we worked on position and jump-forwards, you described the flow from feet to hands to feet to hands, comparing it to those wave toys that some people have on their desks. That visual connected to our discussions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perception of prana. And so with a jump, there came the awareness of energy from feet into legs into buttocks, and what felt like the “end” of the energy at the spine, below the back ribcage. The energy sequence-flow just seemed to stop at that point, and the legs came back down to the floor, the hips never reaching alignment with the shoulders or the hands, the energy never reaching the palms. Through that practice I perceived the energy stopping, and the place where it stopped. I had not seen that before, though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内容提要:王尔德的《莎乐美》是唯美主义的一部代表作。

这部诗剧表现出强烈的非理性主义和肉体崇拜,以及唯美主义当前即永久的时间观念,是英国文学中反对启蒙现代性的艺术作品。

但是,莎乐美作为艺术形象以及《莎乐美》在中国上海的传播与接受却完全表达了商品文化的物化逻辑。

中国唯美主义者在实际生活中卷进了当时都市文明和消费文化的海洋。

不过,在郭沫若和田汉那里,唯美主义背后的商品关系和感觉的物化现象却被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所替代。

《莎乐美》体现的颓废主义瞬间观念被"再生"的现代性时间观念所置换。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莎乐美表现为一个反抗传统的启蒙主义艺术形象。

一、欧洲文化传统中的莎乐美形象图1《幻影》。

居斯塔夫· 莫罗作。

1874-1876。

于斯曼笔下的主人公德· 艾散特对此画有如下描绘:"面带忧郁、庄严、甚至令人敬畏的表情,她跳起了淫荡的舞蹈,旨在唤醒希律老王沉睡的感觉。

她的乳峰上下颤抖,晃动的项链轻擦着硬起的乳头;钻石在她湿润的皮肤上闪闪发光;她的手镯、腰带、指环也闪烁不已;在她宏伟的长裙之上,珍珠镶边、银色的花纹衬出金光闪耀,宝石串起的胸铠燃烧起来,射出一束束火焰,在乌暗的肉体、褐红色的皮肤上滚动,如同一只巨大昆虫的幼虫。

它光彩夺目的翅壳布满暗红色的大理石花纹,点缀着菊黄色斑点,钢蓝色斑点和孔雀绿条纹。

"从文学史上看,莎乐美是从浪漫主义到唯美主义文学传统中一系列"致命的女性"(femmefatale)形象中的一个。

这样的女性或神秘莫测,或激情满怀,通常是美丽无比但又冷酷无情。

比如济慈《无情美女》中来去无踪的无名女性,梅里美的卡门(Carmen),戈蒂耶的克利奥佩屈拉(Cleopatra),福楼拜的萨朗波(Salammbo),以及斯温伯恩和邓南遮(1863-1938)笔下的某些女性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捆艺术克里斯托的别样追求
□王嘉
去年2月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展出的国际著名艺术家克里斯托的巨型艺术作品《千重门》,至今还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

高约5米的7500个橙色门框,在公园的人行道上以12英尺的间距排开,前后蔓延了长达23英里的距离。

这件艺术品从策划到实施经过了26年的漫长过程,就像克里斯托的其他大型艺术作品一样,在最终实施阶段必须依赖众多人员的参与,通过带有社会性劳动的集体力量得以完成。

《千重门》在展出前仅组装工程就动用了600余名工作人员,连续工作了5天。

这件总投资约2100万美元的庞大艺术品,把冬季的中央公园搅得人气翻腾,并为纽约市带来了2.5亿美元的经济收益。

克里斯托是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跟许多传统艺术类的艺术家相比,他是前卫的,他所追求的视觉景观跟传统审美方式之间拉开了足够的距离,以至于在汹涌的观众人群当中,透过新奇的目光和兴奋的表情,仍有相当数量的观众对他的艺术表示陌生和疑惑。

跟许多和他一样追求前卫的艺术家相比,克里斯托又是朴素的、现实的。

他的作品总是跟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不管是视觉构成的基本元素还是创作的动机、理念和效果,都离不开他所关注的生活,甚至几乎无一例外地跟作品实施地区的人们的生活建立了某种对应或呼应的联系。

他的不少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史的事件,成为吸引公众参与的文化艺术盛事,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取决于他的这些别样的艺术追求。

“除了时间、金钱和官僚,没有什么能阻止他把公众建筑物包捆起来。

”这是克里斯托的朋友、美国艺评界前辈大卫·巴顿在1965年写下的话,是对克里斯托的最简练的概括。

克里斯托1935年生于保加利亚,1956年毕业于保加利亚的索菲亚艺术学院,1958年开始走上以“包捆”为主要方式的艺术创作之路。

他的早期作品以生活日用品为包捆对象,桌子、椅子、劳动工具乃至摩托车等,规模和范围都不大,展示方式也以室内为主。

他构想的第一个涉及包捆建筑物的计划是1961年提出的,计划的内容是用一万米柏油帆布把巴黎军事学校包捆起来。

从这个时候开始,克里斯托的创作就走向了更为开阔的公共视野,克里斯托计划着包捆他感兴趣的所有对象,体育馆、会堂、博物馆、货仓、桥梁、喷泉、树木、海岸、地板、人行道、山谷,等等,只要是能被包捆,或者能被遮蔽的对象,都有可能激起他的创作热情。

1969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实施的《小海湾一百万平方英尺被包裹的海岸》,花耗当地工人、教师、艺术家及学生等的1.7万个劳动小时,仅包捆所用的多纤维捆绳就长达56公里。

1972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莱弗(Rifle)峡谷实施的《山谷幕帘计划》,以总面积1.3万多平方米的幕帘悬挂在山间峡谷。

1985年在巴黎实施的《捆包新桥》以4万平方米的金沙色丝面多纤维布捆包了巴黎新桥的12个拱门、桥面、路灯和附近的广场。

1991年在美国和日本分别实施的《雨伞计划》共使用了三千多把高6米、直径8.66米的雨伞覆盖于山谷、山坡、稻田和溪流之上。

1995年捆包柏林国会大厦的计划,以10万平方米的铝面强力厚纤维布,把整座国会大厦严密包捆。

这一作品成为克里斯托的经典杰作。

克里斯托的作品展示时间都不长,一般维持两三个星期就结束。

而作品的策划和准备时间,从现场考察、数据测绘到制作模型以及说服有关方面支持项目的实施,常常需要经过数年、十余年乃至数十年的精心筹备。

比如捆包柏林国会大厦的计划,从策划到实施经历了25年之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克里斯托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他的妻子,跟他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法国艺术家珍尼·克雷始终都是他的同盟者和贤内助。

他们的艺术追求,正如克利斯托自己所说的那样:“一个宏大壮丽的景观骤然落幕,会让人产生一种对美的扼腕和怜惜,而
这,正是我希望获得的美学效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