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必修)【解析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扬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高三生物2015.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10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面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N是组成细胞内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B.与糖类相比,脂肪的C和H元素比例高C.蛋白质与双缩脲反应显紫色D.DNA是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2.下图a、b、c表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以上三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C.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D.a、b细胞内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3.下列关于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不同部位的外表皮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用0.3g/mL的蔗糖溶液能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蔗糖分子不能通过细胞壁D.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4.关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B.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的合成C.红细胞中能贮存大量氧气分子,故氧气分子进入红细胞为主动运输D.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5.下列有关酶与A 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 TP的组成元素相同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6.下图表示某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①—④表示不同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C.③过程可消耗ATP,也可储存能量D.④过程可在叶绿体中进行,也可不在叶绿体中进行7.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衰老B.细胞分化导致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8.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设计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不同种类或者不同底物B.统计显微镜下各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期时间的长短C.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D.叶绿体中色素提取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越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绿色越深9.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及理由不.合理的是A.植物花粉数量多、易获取,适合用于培育单倍体B.黑藻小叶由单层细胞构成,适合用于观察叶绿体C.果蝇易饲养、繁殖快,适合用于遗传学研究D.甘蔗糖分含量高、近乎无色,适合用于还原糖鉴定实验10.下面左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右图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试题2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试题2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选修)试卷2015.1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2.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B.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会在1℃范围内波动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5.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6.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③中的氧气浓度低于④B.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C.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D.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7.下列关于血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 B.血糖调节的方式为激素调节C.高血糖者不一定尿糖 D.尿糖的人不一定高血糖8.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赛程长达21.0975公里,下列关于刚跑完全程的选手们生理状况描述错误的是A.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B.汗腺分泌增多C.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D.立毛肌舒张9.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②⑤⑥⑦10.西班牙的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MV A-B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程度。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1.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

下列各组精子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是 ( )A. AB、A’B’、A’B’、ABB. AB、A’B、A’B、ABC. AB、AB’、A’B、A’B’D. A’B、A’B、A’B’、A’BA【答案】【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名师点睛】配子来源的判断方法(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3)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2.如果有5个卵原细胞,5个初级精母细胞,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A. 20个B. 15个C. 10个D. 5个【答案】D【解析】5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5个卵细胞, 5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20个精细胞,而受精过程中1个卵细胞只能与5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若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5个。

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动物的受精过程3.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N标记,并供给含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只.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A. 0B. 25%C. 50%D. 100%【答案】A【解析】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DNA(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该精原细胞的DNA复制后形成的子代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全部含有15N、14N,没有只含15N标记的DNA。

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DNA分子的复制【名师点睛】本题将细胞的减数分裂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综合起来考查,需要考生掌握DNA分子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015-2016扬州市邗江区高二上学期生物(必修)期中试卷

2015-2016扬州市邗江区高二上学期生物(必修)期中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卷(必修)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道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C.细胞内液和血浆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 B.纤维素、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4.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5.正常情况下,不.属于人体血糖来源的是A.肌糖原分解B.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C.肝糖原分解D.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和吸收6.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7.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A.下丘脑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D.口腔上皮细胞和下丘脑8.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9.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的调节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10.下图表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11.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B.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D.剪断②后刺激④处,能发生反射1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C.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13.某人因交通事故导致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意思。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必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必修)

高二生物(必修)试卷 2013.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2. 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无机盐④激素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3. 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4.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它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5. 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B.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C.突触小泡与突触后膜接触后释放神经递质D.兴奋通常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6.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7. 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位于A. 大脑皮层B. 垂体C. 下丘脑D. 脊髓8. 下图表示离体神经元的结构简图,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A.只在a处B.a、b两处C.只在b 处D.不能确定9.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图中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A.生长激素、胰岛素 B.胰岛素、生长激素C.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性激素11.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有A.微量高效B.通过神经传导或体液的运输C.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D.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以保证生命活动调节的灵活性12.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13.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有A.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B.跳水运动员一刹那做出精美复杂的动作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C.体液调节的途径是血液的运输D.神经调节的途径是反射弧14.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描述是A.是仅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值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15.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有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人体的三道防线一定会同时起作用。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必修,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必修,含解析)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必修)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分)(2014•南京校级模拟)组成内环境的三种主要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淋巴→组织液2.(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内环境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就不会患病B.④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内环境主要由①、②、③组成D.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3.(2分)(2013•桃城区校级二模)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积累所致B.猪流感病毒的入侵很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兴奋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4.(2分)(2014•南通学业考试)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呼吸酶等都属于内环境成分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组织液、淋巴多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D.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5.(2分)(2007•宁夏)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6.(2分)(2011•北京)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7.(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甲状腺激素在哺乳动物激素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时,一般不会出现()A.有机物分解加强B.O2消耗量增加C.ATP形成增多D.体温明显升高8.(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体温调节和感觉的中枢分别是()A.小脑和大脑皮层B.下丘脑和脑干C.脑干和大脑皮层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9.(2分)(2015•苏州)当健康人处于炎热、缺水的环境中,会发生()A.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B.皮肤汗腺的分泌增强C.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D.皮肤毛细血管收缩10.(2分)(2014秋•临江市校级期中)在切除甲状腺10天后,物质代谢能力下降的老鼠的血液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激素是()A.胰岛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11.(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都能分解后进人血糖B.正常人在吃甜食过多引起高血糖时,就会出现糖尿C.运动员奔跑时,血糖浓度不会下降,所以没有肝糖原分解D.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12.(2分)(2013秋•姜堰市期中)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的过程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可以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都是蛋白质类物质13.(2分)(2009•闵行区一模)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14.(2分)(2011秋•本溪县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15.(2分)(2008•上海)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16.(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后膜释放B.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膜电位变化C.神经递质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主要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17.(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反射发生的前提B.刺激③处,该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C.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D.兴奋在反射弧中⑥处是单向传递18.(2分)(2014秋•响水县校级期中)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语言功能在语言中枢也有细致分工D.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节19.(2分)(2012秋•徐州期末)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20.(2分)(2014•南京校级模拟)二次免疫中能直接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记忆细胞C.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浆细胞)21.(2分)(2013•涟水县校级模拟)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其病原体(HIV)有细胞结构B.艾滋病毒主要破坏人体T细胞,结果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丧失C.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D.患艾滋病的个体各种感染机会增加,最终免疫能力全部丧失22.(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B.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能产生多种特定抗体D.效应T细胞能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23.(2分)(2013秋•姜堰市期中)图乙表示对燕麦胚芽鞘尖端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A、B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如图甲),该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向左弯曲生长B.停止生长C.向右弯曲生长D.直立生长24.(2分)(2014•南京校级模拟)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的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5.(2分)(2013•涟水县校级模拟)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A.浓度增高,发育成枝条B.浓度增高,生长受抑制C.浓度降低,发育成枝条D.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26.(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可能相同B.保留有芽的插条因芽能产生生长素,扦插时更易成活C.生长素直接参与植物细胞的代谢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27.(2分)(2014•扬州学业考试)如图表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28.(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C.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最多D.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9.(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生长素类似物和动物激素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激素类药物,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而育苗B.给糖尿病患者口服胰岛素,以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而降低血糖C.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促进果实成熟D.摘除果树的顶芽后在顶端涂抹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侧芽的发育而多结果30.(2分)(2013•丰泽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保持稳定D.无法确定31.(2分)(2014•南通学业考试)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单独二胎”政策将影响人口的出生率C.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左右32.(2分)(2013•天津学业考试)“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A.食物(养料)充足B.没有敌害C.没有竞争D.资源、空间有限33.(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如图是某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B.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个D.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直线增长34.(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下列关于“S”型曲线中K值的说法错误的是()A.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B.K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C.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D.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末)下面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样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5.(2分)A.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B.样方大小一般是1m2C.适于调查动物种群密度D.种群密度为各样方密度平均值二、非选择题:36.(7分)(2013•广陵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甲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乙是图甲局部结构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图甲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是.(2)若图甲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内的电位变化是;图甲中兴奋在哪两个细胞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结构②中的液体为.(3)图乙中结构③上的“受体”与相应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的效应是.(5)图乙中结构①的形成与什么细胞器有关?.37.(6分)(2013•涟水县校级模拟)如图是高致敏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E为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过程①是指病毒经过细胞的处理和传递后,特有抗原刺激T细胞,经过②过程形成[B] 细胞.(2)T细胞成熟于.(3)图中细胞[A]为细胞.(4)[C]与[D]的结合,依赖于细胞[B]的作用.(5)[E]的最终消灭依赖于的作用.38.(6分)(2014•广陵区校级模拟)下面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1,其中a、b、c、d、e、f 代表人体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相应字母):(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其原因是.(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下丘脑分泌的e和垂体分泌的f就会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调节.(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 ] 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4)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图2: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目的是;将A瓶分别与其余装置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39.(5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此,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1)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2)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月季枝条,均分7组,将其中的6组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3)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其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1 2 3 4 5 6 72,4﹣D浓度清水10﹣1510﹣1310﹣1110﹣910﹣710﹣5生根平均值 2.0 3.8 9.4 20.3 9.1 1.3 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3)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组月季插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第七组月季插条没有生根.其原因是.(4)以下关于此探究实验的结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促进月季枝条扦插生根的2,4﹣D最适浓度在10﹣11mol/l左右B.一定浓度范围内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D.2,4﹣D溶液能促进插条开花.40.(6分)(2014•东台市校级学业考试)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1)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2)作出假设:.(3)实验步骤:①.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②.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模型.(5)结果分析:该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6)问题探讨:①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期间,每天定时取样计数C.用吸管直接从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培养液中取样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②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必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分)(2014•南京校级模拟)组成内环境的三种主要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淋巴→组织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血浆中的有些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同时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解答:解: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A正确;B、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B正确;C、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C正确;D、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中,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内环境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就不会患病B.④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内环境主要由①、②、③组成D.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据图示可知,①为淋巴,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①②③共同构成内环境.解答:解:A、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也有可能患病,如遗传病、传染病等,A错误;B、④为细胞内液,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正确;C、内环境主要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C正确;D、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和内环境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2分)(2013•桃城区校级二模)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积累所致B.猪流感病毒的入侵很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兴奋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考点:脑的高级功能;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动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两种调节协调作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解答:解: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乳酸积累所致,A正确;B、猪流感病毒入侵会引起发热、腹泻等内环境紊乱的症状,B正确;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通过体液运输,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中枢兴奋,C正确;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2分)(2014•南通学业考试)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呼吸酶等都属于内环境成分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组织液、淋巴多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D.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呼吸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与血浆相比,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B正确;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5.(2分)(2007•宁夏)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在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中,当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压力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而产生渴觉,因此,渴觉产生说明血浆渗透压升高了,在运动中,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除了CO2和乳酸增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大量出汗而失水过多.解答:解:AB、血浆中CO2浓度升高和乳酸浓度升高都不会引起口渴的感觉,AB错误;C、人长时间运动会大量排汗,造成体内水分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会产生口渴感觉,C正确;D、长时间运动不会使血糖升高,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6.(2分)(2011•北京)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原理.渗透作用是具有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原理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存在着浓度差,水分子就可以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原生质层扩散到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溶液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溶液中溶质分子物质的量越多,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人一次性饮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吸水膨胀,要使细胞恢复正常形态,必须使细胞中的水分渗出.又渗透作用原理可知,只有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浓度时,细胞中多余的水分才能渗出,使细胞恢复正常形态.解答:解:A、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 1.8% NaCl 溶液),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A正确;B、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错误;C、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不会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C错误;D、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会增加细胞外液液体总量,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渗透作用原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的细胞一定是一个活细胞.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验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最佳实例是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一次施肥过多引起“烧苗”,是由于土壤溶液的浓度突然增高,导致植物的根细胞吸水发生困难或不能吸水所至.盐碱地里大多数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之一也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造成的.淹制的鱼、肉等不易变质,是由于高浓度的盐溶液使细胞等微生物失水死亡之故.7.(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甲状腺激素在哺乳动物激素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时,一般不会出现()A.有机物分解加强B.O2消耗量增加C.ATP形成增多D.体温明显升高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其生理作用为: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增强,有机物分解增加,A正确;B、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B正确;C、在有机物分解增加的同时,ATP合成增加,C正确;D、正常人的体温相对稳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能够根据生理作用对现象进行判断;明确正常人的体温相对稳定,体温维持稳定的机制就是产热等于散热.8.(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体温调节和感觉的中枢分别是()A.小脑和大脑皮层B.下丘脑和脑干C.脑干和大脑皮层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分析:下丘脑地位和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控制人体的中枢神经,属于高级神经中枢,分为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能够思考、学习、记忆.解答:解: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中枢和感觉中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9.(2分)(2015•苏州)当健康人处于炎热、缺水的环境中,会发生()A.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B.皮肤汗腺的分泌增强C.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D.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必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必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生物(必修)2014.11一、单项选择题(2’×35,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血浆2. 人体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直接从下列哪种细胞外液中吸收葡萄糖()A.血浆、血浆B.淋巴、血浆C.血浆、组织液D.组织液、组织液3.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4. 正常情况下,当某人进行慢跑锻炼时,腿部肌肉活动增强,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处肌肉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减少B.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多C.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多5.当我国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冰盖之颠”时,下面哪一点不属于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A.机体耗氧量降低 B. 皮肤血管收缩C.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D.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6.吃东西过咸时,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神经中枢位于()A.下丘脑B.垂体C.大脑皮层D.脊髓7. “断食清肠”的减肥方法主要就是绝食,科学证明这种做法对身体危害较大。

在绝食期间,体内分泌量比正常进食明显增加的激素是()A. 胰高血糖素B. 胰岛素C. 生长激素D. 性激素8.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B.胰岛素既能减少血糖的来源,又能增加血糖的去路C.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形成的主要原因D.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合成分泌的9.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高。

为了检测人体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选用的试剂是()A.斐林试剂B.苏丹III染液C.龙胆紫溶液D.碘液10.下列与下丘脑无关的是()A.对体温的恒定具有调节作用B.对语言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C.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有调节作用D.对垂体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11. 2013年12月,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暴增,许多人出现高热症状,医生必须给病人降温。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试题1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试题1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必修)试卷2015.11.09一、单项选择题(2’×35,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血液C.细胞外液 D. 细胞内液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DNA B.呼吸氧化酶C.血红蛋白D.抗体3、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A. 血浆B. 组织液C. 淋巴D. 细胞内液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 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D. 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较少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下列有关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体温下降,耗氧量降低B. 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 人的体温是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D. 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7、人体内水的来源包括()①饮水②食物中含的水③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④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8、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9、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来源不包括()A.肌糖原分解B.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C.肝糖原分解D.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和吸收10、以下可以口服的是 ( )A.胰岛素 B. 生长激素 C. 抗体D. 甲状腺激素11、如图是某动物一反射弧模式图,b处细胞膜外接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代表感受器,②代表效应器B.c处兴奋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C.③处完成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a处接受适宜的刺激,b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12、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A.外正内负B.外负内正C.外负内负D.外正内正13、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2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2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二生物(选修)2016.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6页,第Ⅱ卷6—10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中的A、B分别代表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B.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①②C.若③→①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D.图示中的A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2. 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应包括A.运输O2的血红蛋白B.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维持渗透压的血浆蛋白D.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的胰岛素3. 右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 兴奋在③处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 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尿意D. 憋尿行为说明了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调控4. 下图为人体水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中的B、C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B.图示A是由垂体分泌,并通过体液运送才能发挥作用C.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D.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5. 下图为激素调节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所示激素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蛋白质或多肽B. 图中“A”表示膜的载体蛋白,它可协助激素分子进入靶细胞C. 若“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则其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和肌肉细胞D. 图示信息表明,激素可作为催化剂,催化细胞的代谢反应6.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B. 糖尿病形成的原因一定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D. 人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7.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卷(必修)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图是与人体体液组成有关的概念图。

图中①②③依次为A. 细胞外液、血浆、内环境B. 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C. 细胞外液、内环境、血浆D. 血浆、内环境、细胞外液2.下列物质不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尿素 B.氨基酸 C.呼吸酶 D.钠离子3. 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A. 血浆B. 组织液C. 淋巴D. 细胞内液4.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稳态的维持可以通过反馈调节实现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C.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稳态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疾病发生5.炎热夏季中午,室外作业工人体内可能出现的变化是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B.汗腺分泌增强C.皮肤血管收缩 D.汗腺分泌减少6. 2014年12月,扬州遭遇严重连续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暴增,许多人出现高热症状,医生必须给病人降温。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体温是指人体的口腔温度B. 病人体温升高是由于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 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D. 降温有利于维持病人机体内酶的正常活性7. 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 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 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 饮食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8. 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正B. 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形式传导D.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9.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走路不稳、语无伦次、呼吸急促。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必修) 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必修) 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必修)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血液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DNA B.呼吸氧化酶C.血红蛋白D.抗体3.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 明显下降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较少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下列有关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体温下降,耗氧量降低B.机体通过神绛﹣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人的体温是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D.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7.人体内水的来源包括()①饮水②食物中含的水③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④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③④8.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

8%NaCl 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9.正常情况下,不属于人体血糖来源的是()A.肌糖原分解B.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C.肝糖原分解D.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和吸收10.以下可以口服的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C.抗体D.甲状腺激素11.如图是某动物一反射弧模式图,b 处细胞膜外接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代表感受器,②代表效应器B.c 处兴奋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C.③处完成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a 处接受适宜的刺激,b 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12.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A.外正内负B.外负内正C.外负内负D.外正内正13.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14.注射肉毒杆菌毒素除皱是目前常用的新型除皱技术之一.肉毒杆菌中存在肉毒杆菌毒素,它能阻遏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主要影响的结构是()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D.受体15.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的关系是()A.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影响B.彼此联系,高级中枢调控低级中枢C.有高级中枢存在,低级中枢不能起作用D.有低级中枢存在,高级中枢不能起作用16.关于人脑各部分对生命活动的调节,错误的叙述是()A.大脑皮层是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功能C.脑干是调节身体活动的低级中枢D.下丘脑中有调节体温、水平衡等功能17.在安静高考考场里,当考生在专心作答英语听力试题时,不需要参与的高级中枢是()A.大脑皮层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B.大脑皮层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C.大脑皮层V 区(视觉性语言中枢)D.大脑皮层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18.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内容物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②处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当兴奋沿b 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19.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20.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B.有体温调节中枢C.有渴觉中枢D.能分泌抗利尿激素21.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A.唾液腺B.汗腺C.胸腺D.肝脏22.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 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C.过度饥饿﹣﹣胰岛素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2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24.下列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B.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增加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25.人体器官的移植不易成活,根据现代免疫学分析,移植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A.淋巴细胞B.疫苗C.抗体D.抗原26.下列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B 淋巴细胞B.浆细胞C.T 淋巴细胞D.效应T 细胞27.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一定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28.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是一种遗传病B.病原体侵人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 淋巴细胞C.病人的直接死因是各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D.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染29.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 浓度大小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cD.用NAA 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30.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直立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不生长不弯曲31.从某被子植物体上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选材是()A.老叶B.幼嫩种子C.果皮D.成熟种子32.下列各组激素中,生理作用最相似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乙烯33.对植物进行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在未受粉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二是在雌蕊授粉后去掉发育着的种子,结果依次是()A.子房发育成有子果实,果实正常发育B.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果实停止发育C.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果实正常发育D.子房发育成有子果实,果实停止发育34.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棉铃虫D.一片草原中的全部草本植物35.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 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 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 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 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 只B.42 只C.92 只D.160 只二、非选择题36.如图1 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 表示结构,a、b、c、d 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内环境包括(用字母表示).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用字母表示).在图 2 方框中试以箭头表示a~d 四者物质交换概况.(3)图中a~d,O2浓度最高的是.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C 利用.37.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 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1)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是,激素 A 的名称是.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3)如果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 和B 含量的都会.这是一种调节机制.38.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甲图中的(填写序号)表示感受器.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b、c 中处于兴奋状态的部位是(填写字母).(3)甲图②中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结构称为,两个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是,该物质可以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39.如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属于免疫.B 细胞识别抗原后,受到刺激后,经增殖并分化为细胞和细胞.(3)当病菌进入细胞内部时,则细胞可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并使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该过程属于.40.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性,即.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比单子叶植物(填高或低),单子叶农作物可用图中曲线表示.(3)要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据图分析,应该把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控制在段.41.某生物社团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按如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试管编号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A B C 1010﹣﹣﹣100.10.10.128528(1)该生物社团研究的课题是.该生物社团的同学在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①用滴管吸取样液前,应将培养酵母菌的试管轻轻震荡几下,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②将样液稀释10 倍,采用板(规格为1mm×1mm×0。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必修)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是( )A.浮肿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手足抽搐 D.尿毒症2.体液免疫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B淋巴细胞B.浆细胞C.记忆细胞 D.浆细胞或记忆细胞3.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包括3、4、5中所含有的液体B.3和5可以相互渗透C.2内的O2到达4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经过5层生物膜D.3中的液体有40%是水分,其余是无机盐和蛋白质等4.反射是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A.反射弧B.感受器C.神经中枢 D.效应器5.有关健康成年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若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则会导致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B.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冷觉中枢分布在下丘脑,呼吸中枢位于小脑D.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大量积累使血浆pH明显下降6.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 )A.树突和轴突B.细胞体和突起C.细胞体和轴突 D.细胞质和细胞膜7.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C.切除垂体的动物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8.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途径是(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手部感受器④脊髓⑤牵动上下颌的肌肉⑥脑.A.③①⑥②④⑤ B.③①⑥④②⑤ C.③①④⑥②⑤ D.③⑥④①②⑤9.如图的反射弧中,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结果是( )A.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递B.可使效应器发生反应C.可使感受器产生兴奋D.可使大脑产生感觉10.H7N9禽流感病毒已经导致多人患病,我国正在加紧研发相应疫苗,接种疫苗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C.抗体能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的抗原D.相同病毒二次入侵时,抗体产生多而快11.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B.免疫器官有扁桃体、胸腺、脊髓、脾和淋巴结等C.自身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过于强大而引起的D.当人第一次接触花粉时,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12.寒冷时,减少人体热量散失有关的结构( )A.皮肤毛细血管 B.甲状腺C.心脏 D.肝脏13.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分泌细胞和靶细胞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垂体 B.甲状腺→下丘脑C.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 D.胰高血糖素→肝细胞14.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照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具有向重力性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15.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16.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与于靶细胞17.如果某人下丘脑受到损伤,医生给他作检查时会发现下列哪些指标发生变化( )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②组织液中的O2的含量;③甲状腺激素的浓度;④血糖浓度;⑤血浆蛋白的含量;⑥体温.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18.艾滋病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关于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寄生在宿主细胞内B.HIV变异能力强是研制HIV疫苗的主要困难C.HIV可通过性接触、母婴、血液等途径传播D.HIV病毒破坏人体B细胞,导致机体无法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B.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植物体的任何部位均可合成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促进落叶20.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然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极性运输 D.渗透21.如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22.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控制甲状腺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C.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D.垂体的分泌活动只受下丘脑的影响23.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在细胞免疫中,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 )A.记忆细胞 B.效应T细胞C.浆细胞D.吞噬细胞24.燕麦胚芽鞘经如图一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其甲、乙两块琼脂,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B的相同位置上,A以单侧光照处理如图二所示.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生长素含量和乙一样多 B.A和B弯曲生长的方向相反C.A、B均直立生长D.A的弯曲程度小于B25.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C.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26.下列疾病中,是因为缺乏生长激素而引起的是( )A.呆小症B.甲亢 C.侏儒症D.糖尿病27.如图所示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B.兴奋在整个反射弧上传导的速度与突触数量多少有关C.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可在①③点测到膜电位变化D.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可在④②点测到膜电位变化28.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范围广④作用时间短⑤作用部位准确⑥作用时间比较长.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⑥D.②③⑤29.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改变了生长素的分布,使植物的茎( )A.向光侧生长素的分布减少,使该侧生长快B.背光侧生长素的分布增加,使该侧生长快C.向光侧生长素的分布增加,使该侧生长慢D.背光侧生长素的分布减少,使该侧生长快30.血糖平衡是由多种激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激素是(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抗利尿激素D.甲状腺激素31.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C.增长型和稳定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32.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是( )A.农田中的田鼠 B.太湖中的鲫鱼C.城市中的乌鸦 D.作物植株上的蚜虫33.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B.C.D.34.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抗体 B.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免疫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35.(1998•上海)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A. B.C.D.二、非选择题:包括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36.如图是与人体体液组成有关的概念图,据图回答问题:(1)如正常情况下,②中的物质可以进入血浆中也可以进入③中,则②是__________.(2)图中的④是指__________.(3)毛细血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__________;人体的红细胞直接从上述哪种细胞外液中吸收葡萄糖__________.(4)①②③④中,O2浓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5)②③与血浆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37.如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1)皮肤出现上述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2)体温调节过程中,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某些激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__________.它们都具有促进产热、抵御寒冷的作用,二者的相互关系是__________.(3)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6℃,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__________ 散热总量(在“>”、“<”或“=”中选择).(4)临床上采用低温麻醉是因为人体温下降(不低于28℃)时,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其原因是__________.38.图甲表示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乙是甲中③结构的放大,其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物质.(1)在进行膝跳反射时,兴奋的传递方向是④__________⑥(填“←”或“→”);兴奋在①和②上以__________形式传导.(2)a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入⑤,然后与[b]__________结合,从而引起⑥发生__________.(3)膝跳反射完成后,小王才产生了被敲击的感觉,从结构上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39.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F表示相关激素,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时,激素A释放量增加.(2)正常人饥饿时,血液中__________(填字母)激素含量明显增多,该激素通过__________使血糖浓度发生改变.(3)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B、E、F中分泌量首先增加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F的增多对B、E分泌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一段时间后测定血液中的激素D的含量,预期与对照组相比,血液中激素D含量__________.40.某兴趣小组选择“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不同植物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实验步骤:①取刚萌发的黄豆、赤豆各60粒,分别随机分为6组,每组10粒.②取12个培养皿,在培养皿底部垫上滤纸,分为两大组,一组放置黄豆,另一组放置赤豆,分别编号1、2、3、4、5、6.③在1号培养皿中喷洒适量清水,2~6号喷洒等量的2.55×10﹣8g/L、2.55×10﹣6g/L、2.55×10﹣4g/L、2.55×10﹣2g/L、2.55g/L的2,4﹣D溶液.④将培养皿放在阴暗处培养,每天定时喷洒相应的2,4﹣D溶液.5天后测量胚轴的长度并计算胚轴平均生长量.实验结果:各组胚轴平均生长量如表(单位:cm)组别 1 2 3 4 5 6黄豆芽0.69 1.36 1.61 1.19 0.12 0.06赤豆芽0.50 0.511 0.53 0.592 0.532 0.37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④需将培养皿放在阴暗处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2)为了5天后能得到胚轴的生长量,需要在实验开始前测量__________.(3)2,4﹣D浓度为2.55×10﹣2g/L时,对黄豆芽、赤豆芽胚轴生长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4)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豆芽中对生长素类似物(2,4﹣D)更为敏感的是__________.(5)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__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必修)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是( )A.浮肿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手足抽搐 D.尿毒症【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专题】信息转化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化学成分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若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则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如血钙含量过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而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解答】解:A、浮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引起的,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A正确;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引起的,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B错误;C、手足抽搐是由于血钙含量过低引起的,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C正确;D、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导致内环境中尿素等成分增多导致的,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理论联系实际,准确判断各选项中疾病形成的原因;识记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及类型.2.体液免疫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B淋巴细胞B.浆细胞C.记忆细胞 D.浆细胞或记忆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解答】解:A、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A 错误;B、浆细胞可以合成并分泌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B正确;C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抗体的产生,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难度不大.3.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包括3、4、5中所含有的液体B.3和5可以相互渗透C.2内的O2到达4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经过5层生物膜D.3中的液体有40%是水分,其余是无机盐和蛋白质等【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分析题图可知,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组织细胞,5是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不同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不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A、4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B正确;C、红细胞内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要穿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膜、线粒体膜(2层膜)共6层膜,C错误;D、血浆中的液体有90%是水分,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内环境概念和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4.反射是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A.反射弧B.感受器C.神经中枢 D.效应器【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解答】解: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知识,考查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5.有关健康成年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若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则会导致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B.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冷觉中枢分布在下丘脑,呼吸中枢位于小脑D.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大量积累使血浆pH明显下降【考点】脑的高级功能;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专题】热点问题;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内环境与稳态.【分析】(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脊髓.(2)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则导致患者不会说话,A错误;B、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C、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或内脏器官表面,冷觉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 错误;D、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脑的高级功能、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和意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6.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 )A.树突和轴突B.细胞体和突起C.细胞体和轴突 D.细胞质和细胞膜【考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专题】信息转化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解答】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元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神经元的结构的识记、理解与运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7.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C.切除垂体的动物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解答】解: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A错误;B、患糖尿病的动物,尿液中的糖带走了大量的水分,尿量增加,B错误;C、切除垂体的动物,不能释放抗利尿激素,导致尿量增加,C错误;D、摄入过多的食盐,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调控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排出,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调节与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途径是(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手部感受器④脊髓⑤牵动上下颌的肌肉⑥脑.A.③①⑥②④⑤ B.③①⑥④②⑤ C.③①④⑥②⑤ D.③⑥④①②⑤【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解答】解: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手指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着的手部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至脊髓灰质中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从通过脊髓白质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感觉到疼.大脑再产生新的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给腮部的肌肉(效应器);腮部的肌肉(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收缩,牙关咬紧.故选:C.【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9.如图的反射弧中,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结果是( )A.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递B.可使效应器发生反应C.可使感受器产生兴奋D.可使大脑产生感觉【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反射弧上的兴奋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是双向性的,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传到突触后膜,是单向性的.【解答】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所以,在S点刺激,兴奋可向效应器和中枢方向传导,A错误;B、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兴奋可以传到效应器,使其发生反应,B正确;C、在S点刺激,兴奋可向效应器和中枢方向传导,但由于突触处兴奋传递的单向性,无法传到感觉器,感觉器无法产生兴奋,C错误;D、在S点刺激,兴奋可向效应器和中枢方向传导,但由于突触处兴奋传递的单向性,无法传到中枢,大脑无法产生感觉,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0.H7N9禽流感病毒已经导致多人患病,我国正在加紧研发相应疫苗,接种疫苗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C.抗体能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的抗原D.相同病毒二次入侵时,抗体产生多而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专题】正推法;免疫调节.【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解答】解: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A正确;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要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D、相同病毒二次入侵时,抗体产生多而快,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B.免疫器官有扁桃体、胸腺、脊髓、脾和淋巴结等C.自身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过于强大而引起的D.当人第一次接触花粉时,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专题】对比分析法;免疫调节.【分析】人体防卫功能由三道防线的组成,人体内的正常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但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强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自己的组织当作外来的成分处理,出现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2.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3.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B.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会在1℃范围内波动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5.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6.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③中的氧气浓度低于④B.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C.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D.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7.下列关于血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6。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

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必修)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和氧④Na+⑤血浆蛋白A.①②③ B.①④⑤C.①③④ D.②③④⑤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3. 下列属于人在寒冷中的身体变化的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液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⑥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⑦骨骼肌颤栗⑧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⑤⑥⑦ C.②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4.对维持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5.一般来说,当人吃得过咸时,其体内的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6. 右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 A 细胞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 B 细胞C.激素乙是胰岛素D.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7. 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的实验措施是A.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 B.向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C.用碘制剂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8. 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易受细菌感染,这主要是什么免疫功能受损所致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9. 吞噬细胞不参与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10.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免疫时,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B淋巴细胞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血浆中的抗原 C.效应T细胞可直接消除抗原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11.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D.人体免疫系统把自身正常的组织、器官当做抗原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12.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B.艾滋病毒破坏B 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D.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可能会感染 HIV13.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感觉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 B.运动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C.神经中枢具有分析、综合各种变化的功能,并以此来调节机体的各项活动D.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14.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15.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与Na+和K+的分布不均有关。

扬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考试(必修)

扬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考试(必修)

江苏省扬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必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所有有机物都含有碳原子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C.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D.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它的特性和功能2.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B.核苷酸C.丙酮酸D.肽键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创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B.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换为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A.①③④⑤ B.⑤④③① C.⑤④③② D.④⑤③②5.如图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模式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B.①位于细胞膜的外侧C.Na+通过细胞膜不需要②协助D.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6.如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是()A.吸收光能的色素主要分布在②上B.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③上C.光反应的产物有O2、[H]、ATP等D.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④中完成7.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①性激素②抗体③淀粉④胰岛素.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如图是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进行的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哪组物质的运输方式与图示符合()A.O2、CO2B.H2O、K+C.葡萄糖、氨基酸D.甘油、脂肪酸9.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含量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A.①无色②绿色 B.①红色②绿色C.①红色②无色 D.①红色②红色10.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B.一个ATP分子中只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C.ATP中的高能磷酸键非常稳定,不容易断裂D.ATP直接为生物体的各种需能反应提供能量11.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B.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C.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D.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12.下列对光合作用相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如果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会导致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B.用14C标记CO2,可追踪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CO2合成有机物的暗反应过程C.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瞬间细胞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会增多D.向一组植物同时提供H218O和C18O2,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1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温室内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提高产量B.对板结土壤及时松土,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C.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D.温室种植蔬菜,夜晚可适当降温,以减少呼吸消耗14.动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A.核膜、核仁消失B.染色体出现C.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15.如图表示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乙→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甲→乙的全过程.A.④B.③C.①②④D.①②③16.如图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细胞的分裂顺序依次是②③①④B.细胞①和②中均含有8条染色单体C.细胞③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细胞④中新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17.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18.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呼吸速率减慢B.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C.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基因决定的D.人体正常细胞中都存在原癌基因19.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分别表示体液的不同成分,其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A.①B.②C.③D.④20.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正B.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只能单向传导21.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与多种激素有关,进食后,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降低血糖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升高血糖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降低血糖D.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升高血糖22.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用来检测尿糖的试剂以及反应后的颜色是()A.斐林试剂砖红色B.双缩脲试剂紫色C.碘液蓝色 D.苏丹Ⅲ染液橘黄色2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的是()A.正常人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抗利尿激素维持血浆中的水分含量C.通过呼吸排出肺中的二氧化碳D.狼和羊的种群数量的此消彼长24.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①分泌增加时,激素②分泌会减少B.激素②分泌增加时,激素③分泌会减少C.激素③分泌增加时,激素①分泌会减少D.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5.艾滋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衣物和洁具B.血液和精液C.食物和空气D.蚊虫和老鼠26.如图表示人体感染病毒后,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此免疫方式和图中⑤所示细胞分别是()A.体液免疫、浆细胞 B.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C.体液免疫、效应T细胞 D.细胞免疫、浆细胞27.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公园中的草本花卉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D.一个蜂巢里所有的蜂28.如图所示的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表示衰退型种群的是()A.B.C.D.29.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B.样方内各年龄段的个体均需统计C.不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D.不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0.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有关操作错误的是()A.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B.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C.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后,再盖上盖玻片D.将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取样计数31.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B.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C.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3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C.产生的植物种类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33.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A.为增加耕地面积,大量围湖造田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喷洒农药杀虫C.为增加生物多样性,大量引进外来物种D.为防止土地荒漠化,人工建造防护林34.一个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密闭生态系统,要使其中的生物长期存活,必须提供()A.太阳能B.水C.有机物D.氧气35.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A.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B.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C.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D.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36.如图甲是细菌细胞模式图,乙是动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1)图甲细胞与图乙细胞相比,其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图甲细胞,它们都具有的细胞器是[].(2)图乙细胞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如果将图乙改为高等植物细胞模式图,则必须去除的结构是[].(3)图乙细胞中②结构中通过的方式增大膜面积,该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中.37.甲图是生物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图解,乙图表示小麦在适宜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下净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的变化,净光合作用速率是指总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之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A物质产生的场所是.反应①~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植物长期遭遇水淹会造成烂根现象,其原因是.(2)当小麦处于乙图中B点光照强度时,小麦的总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C点时,小麦的总光合速率为mg/100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38.如图甲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甲中表示感受器的是.(2)刺激Ⅱ处时Ⅰ、Ⅲ两处能测到动作电位的是.(3)图乙是图甲中标号为的部分放大,图中a物质是,该物质通过方式进入⑤中,与⑥上的b物质特异性结合,b物质的化学本质为.39.如图为某种植物的根和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1)图中A、B代表不同的器官,则代表根的是.(2)e浓度的生长素对B器官的作用是.(3)单侧光照射会引起茎向光弯曲生长,若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应在之间.该现象(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4)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时,设置了多组浓度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每组需选用多粒黄豆的目的是.40.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A为大气中的CO2.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B属于,E属于.(2)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若生产者有200kg,位于图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至少可增重kg.(3)C→D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是,D产生CO2的场所是(填写细胞器名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所有有机物都含有碳原子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C.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D.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它的特性和功能【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专题】正推法;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生物细胞中的有机物主要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主要是由C、H、O 3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包括DNA和RNA,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解答】解:A、所有有机物都含有碳原子,A正确;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最多的无机物是水,B正确;C、有机物有些是大分子,如多糖、核酸、蛋白质等;有些是小分子,如单糖、二糖等,C 错误;D、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它的特性和功能,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细胞中有机物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B.核苷酸C.丙酮酸D.肽键【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专题】正推法;蛋白质的合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解答】解:A、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A正确;B、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B错误;C、丙酮酸是葡萄糖酵解的产物,C错误;D、肽键是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不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的区别识记.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创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B.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专题】正推法;细胞学说.【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答】解:A、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A正确;B、病毒无细胞结构,B错误;C、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C正确;D、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换为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A.①③④⑤ B.⑤④③① C.⑤④③② D.④⑤③②【考点】细胞观察实验.【专题】实验基本操作;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移动装片,使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解答】解:由题图可知,甲→乙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按照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知,图甲转换为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③调节光圈→②转动细准焦螺旋.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熟练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如图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模式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B.①位于细胞膜的外侧C.Na+通过细胞膜不需要②协助D.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考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生物膜系统;物质跨膜运输.【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解:①糖蛋白(糖被):细胞膜的外表.细胞识别、保护、润滑、免疫等.②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嵌入磷脂双分子层;有的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膜功能的主要承担着.③磷脂双分子层:亲水的“头部”排在外侧,疏水的“尾部”排在内侧.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此模式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正确;B、①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B正确;C、Na+通过细胞膜需要②蛋白质的协助,C错误;D、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细胞膜的特征:①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②功能特征: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6.如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是()A.吸收光能的色素主要分布在②上B.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③上C.光反应的产物有O2、[H]、ATP等D.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④中完成【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模式图;细胞器.【分析】1、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基质中还含有DNA.2、由图可知:①是叶绿体外膜,②是叶绿体内膜,③是垛叠形成的基粒,④是叶绿体基质.【解答】解:A、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③类囊体上,A错误;B、水在光下为光反应过程,分解发生在③类囊体上,B正确;C、光反应的原料是水、ADP等,产物有O2、[H]、ATP等,C正确;D、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为暗反应过程,在④叶绿体基质中完成,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7.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①性激素②抗体③淀粉④胰岛素.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专题】正推法;细胞器.【分析】细胞中的核糖体是颗粒状小体,它除了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之外,还有一部分游离在细胞质中.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解答】解:①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由滑面内质网合成,①错误;②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②正确;③淀粉在叶绿体中合成,③错误;④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器的功能,考生要识记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8.如图是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进行的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哪组物质的运输方式与图示符合()A.O2、CO2B.H2O、K+C.葡萄糖、氨基酸D.甘油、脂肪酸【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分析】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比较: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协助,并消耗能量,所以为主动运输.【解答】解:A、O2、CO2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A错误;B、H2O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K+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C、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葡萄糖、氨基酸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C正确;D、甘油、脂肪酸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9.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含量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A.①无色②绿色 B.①红色②绿色C.①红色②无色 D.①红色②红色【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质壁分离指的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裂,发生的条件是细胞外液大于细胞液,细胞失水.图中①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细胞外液,②原生质层.【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图中①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细胞外液,②原生质层.而本实验的细胞外液是含有少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该细胞外液可以到达①处,①为红色;由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红色的细胞外液不能到达②处,而②是苔藓植物的原生质层,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所以该处为绿色.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学生必须了解苔藓植物叶片原生质层的颜色以及质壁分离后质与壁之间是什么物质.10.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B.一个ATP分子中只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C.ATP中的高能磷酸键非常稳定,不容易断裂D.ATP直接为生物体的各种需能反应提供能量【考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在细胞内含量少,A TP和ADP能快速转化,生成速度快,生成总量多.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 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A 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 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糖类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A 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B、一个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C、ATP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不稳定,容易断裂,C错误;D、ATP直接为生物体的各种需能反应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1.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B.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C.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D.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考点】酶的特性.【专题】坐标曲线图;正推法;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该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在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增大,说明该段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大,说明该段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反应物浓度,可能是酶的数量.【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A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因此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A正确;B、由题意知,该曲线是最适宜温度条件下的曲线,升高温度,酶活性会降低,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B错误;C、由分析可知,影响B点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C错误;D、由题图可知,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不变,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酶浓度、温度、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分析题图曲线进行推理、判断.12.下列对光合作用相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如果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会导致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必修)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血液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DNA B.呼吸氧化酶C.血红蛋白D.抗体3.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 明显下降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较少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下列有关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体温下降,耗氧量降低B.机体通过神绛﹣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人的体温是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D.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7.人体内水的来源包括()①饮水②食物中含的水③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④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③④8.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 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9.正常情况下,不属于人体血糖来源的是()A.肌糖原分解B.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C.肝糖原分解D.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和吸收10.以下可以口服的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C.抗体D.甲状腺激素11.如图是某动物一反射弧模式图,b 处细胞膜外接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代表感受器,②代表效应器B.c 处兴奋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C.③处完成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a 处接受适宜的刺激,b 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12.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A.外正内负B.外负内正C.外负内负D.外正内正13.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14.注射肉毒杆菌毒素除皱是目前常用的新型除皱技术之一.肉毒杆菌中存在肉毒杆菌毒素,它能阻遏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主要影响的结构是()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D.受体15.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的关系是()A.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影响B.彼此联系,高级中枢调控低级中枢C.有高级中枢存在,低级中枢不能起作用D.有低级中枢存在,高级中枢不能起作用16.关于人脑各部分对生命活动的调节,错误的叙述是()A.大脑皮层是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功能C.脑干是调节身体活动的低级中枢D.下丘脑中有调节体温、水平衡等功能17.在安静高考考场里,当考生在专心作答英语听力试题时,不需要参与的高级中枢是()A.大脑皮层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B.大脑皮层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C.大脑皮层V 区(视觉性语言中枢)D.大脑皮层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18.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内容物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②处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当兴奋沿b 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19.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20.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B.有体温调节中枢C.有渴觉中枢D.能分泌抗利尿激素21.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A.唾液腺B.汗腺C.胸腺D.肝脏22.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 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C.过度饥饿﹣﹣胰岛素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2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24.下列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B.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增加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25.人体器官的移植不易成活,根据现代免疫学分析,移植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A.淋巴细胞B.疫苗C.抗体D.抗原26.下列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B 淋巴细胞B.浆细胞C.T 淋巴细胞D.效应T 细胞27.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一定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28.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是一种遗传病B.病原体侵人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 淋巴细胞C.病人的直接死因是各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D.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染29.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 浓度大小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cD.用NAA 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30.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直立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不生长不弯曲31.从某被子植物体上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选材是()A.老叶B.幼嫩种子C.果皮D.成熟种子32.下列各组激素中,生理作用最相似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乙烯33.对植物进行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在未受粉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二是在雌蕊授粉后去掉发育着的种子,结果依次是()A.子房发育成有子果实,果实正常发育B.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果实停止发育C.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果实正常发育D.子房发育成有子果实,果实停止发育34.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棉铃虫D.一片草原中的全部草本植物35.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 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 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 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 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 只B.42 只C.92 只D.160 只二、非选择题36.如图1 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 表示结构,a、b、c、d 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内环境包括(用字母表示).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用字母表示).在图2 方框中试以箭头表示a~d 四者物质交换概况.(3)图中a~d,O2浓度最高的是.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C 利用.37.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 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1)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是,激素A 的名称是.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3)如果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 和B 含量的都会.这是一种调节机制.38.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甲图中的(填写序号)表示感受器.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b、c 中处于兴奋状态的部位是(填写字母).(3)甲图②中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结构称为,两个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是,该物质可以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39.如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属于免疫.B 细胞识别抗原后,受到刺激后,经增殖并分化为细胞和细胞.(3)当病菌进入细胞内部时,则细胞可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并使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该过程属于.40.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 性,即 .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比单子叶植物 (填高或低),单子叶农作物可用图中曲线 表示.(3)要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据图分析,应该把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控制在 段.41.某生物社团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按如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A BC 10 10﹣ ﹣ ﹣ 10 0.1 0.1 0.1 285 28(1)该生物社团研究的课题是 .该生物社团的同学在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①用滴管吸取样液前,应将培养酵母菌的试管轻轻震荡几下,目的是 ,防止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②将样液稀释 10 倍,采用 板(规格为 1mm ×1mm ×0.1mm )计数,观察到的一个小方 格中酵母菌分布如图所示,计数时该小格中酵母菌数量应计为 个.③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着培养液中 而逐渐减少.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必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血液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解答】解: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DNA B.呼吸氧化酶C.血红蛋白D.抗体【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据此答题【解答】解:A、DNA 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 错误;B、呼吸氧化酶为胞内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 错误;C、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因此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 错误D、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静脉注射时,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浆中,血浆在血管中.注射疫苗时没有直接注射到血管中,而是通过肌肉进入人体,此时细胞所处内环境为组织液.【解答】解:肌肉注射乙肝疫苗时,由于肌肉细胞之间是组织液,所以疫苗最先进入的是人体的组织液.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知识的要点,本题中要理清内环境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 明显下降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较少【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A 错误;B、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乳酸在血浆中含量先增加,后由于缓冲液的作用而减少,B 正确;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 由于缓冲液的作用而不会明显改变,C 错误;D、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较少,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对内环境概念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只要考生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下列有关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体温下降,耗氧量降低B.机体通过神绛﹣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人的体温是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D.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A、在寒冷环境中,耗氧量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机体体温维持相对恒定,A 错误;B、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其中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 正确;C、人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感觉中枢是大脑皮层,C 正确;D、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使得血流量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D 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在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过程,属于中档题.7.人体内水的来源包括()①饮水②食物中含的水③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④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③④【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专题】正推法;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血糖调节.【分析】人体所需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和代谢产生的水,主要来源是饮水、食物.排出途径是肾脏、皮肤、肺和大肠,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脏.【解答】解:人体所需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和代谢产生的水,代谢产生的水包括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和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等.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水平衡调节机理,考查水调节的具体过程,要求考生识记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8.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 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原理.渗透作用是具有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原理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存在着浓度差,水分子就可以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原生质层扩散到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溶液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溶液中溶质分子物质的量越多,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人一次性饮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吸水膨胀,要使细胞恢复正常形态,必须使细胞中的水分渗出.又渗透作用原理可知,只有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浓度时,细胞中多余的水分才能渗出,使细胞恢复正常形态.【解答】解:A、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 1.8% NaCl 溶液),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A 正确;B、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 错误;C、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不会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C 错误;D、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会增加细胞外液液体总量,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渗透作用原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的细胞一定是一个活细胞.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验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最佳实例是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一次施肥过多引起“烧苗”,是由于土壤溶液的浓度突然增高,导致植物的根细胞吸水发生困难或不能吸水所至.盐碱地里大多数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之一也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造成的.淹制的鱼、肉等不易变质,是由于高浓度的盐溶液使细胞等微生物失水死亡之故.9.正常情况下,不属于人体血糖来源的是()A.肌糖原分解B.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C.肝糖原分解D.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和吸收【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 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解答】解:人体血糖的来源有三个: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和吸收、肝糖元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类物质的转化,其中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和吸收;但肌糖原不能分解.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血糖的来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10.以下可以口服的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C.抗体D.甲状腺激素【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类衍生物,不会被分解,可直接口服;胰岛素、生长激素和抗体均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水解失去功能.【解答】解:A、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内蛋白酶及肽酶水解为氨基酸,A 错误;B、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水解失去功能,B 错误;C、抗体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水解失去活性.应该采用注射,C 错误;D、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类衍生物,不会被分解,可直接口服,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化学本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1.如图是某动物一反射弧模式图,b 处细胞膜外接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代表感受器,②代表效应器B.c 处兴奋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C.③处完成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a 处接受适宜的刺激,b 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③为突触前膜结构.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根据①处右侧的神经节和突触的结构图,可推断①代表感受器,②代表效应器,A 正确;B、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c 处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B 错误;C、③处是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出来,所以完成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 正确;D、由于兴奋能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所以a 处接受适宜的刺激,能通过c 向下一神经元传递,因此b 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D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A.外正内负B.外负内正C.外负内负D.外正内正【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当神经纤维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答】解: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迅速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3.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指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而逐渐形成的,即与高级神经中枢脑有关,也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有关.【解答】解:A、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A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