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时性到共时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变
马克思恩格斯发展史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历程
两个转变
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
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分三个阶段
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源
2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
3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恩格斯
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及其哲学
黑格尔(1770-1831)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前人的辩证法思想并加以系统化在哲学史上他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和基本。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绝对理念
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及其解体
方法和体系的矛盾决定了黑格尔哲学必然解体
波恩大学(1835.10-1836.7)
柏林大学时期(1836.10-1838.5)
柏林大学后期(1838.6-1841.4)
1837年底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受黑格尔影响很大加入黑格尔青年派成为以布鲍威尔为首的柏林”博士俱乐部“的成员马克思开始站在激进的民主主义的立场思考问题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从1839年开始马克思开始准备博士论文直到1841年3月底他的思想获得了较大的深化和完善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马克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题目
真的原因与青年黑格尔运动有关系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作为其哲学的基础认为自然意识体现了时代精神在他们看来这一哲学先驱就是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晚期的自由思想而之所有做这种联系最主要还是因为这一哲学为当时的德国掀起的反封建专制的自由民主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青年黑格尔派看来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与晚期希腊比较相近即自由精神受到摧残而追求自由则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在外部环境险恶不利于自由精神的生长时向内即向人的内心世界去寻找自由和快乐。
浅析历时和共时的关系、意义和局限性
浅析历时和共时的关系、意义和局限性作者:杨芳来源:《人间》2016年第33期摘要:索绪尔把语言区分为历时态和共时态,不仅在当时而且在结构主义发展到今天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我认为对于历时态和共时态的关系的研究将有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明白确立共时优先的意义以及它们的局限性。
关键词:索绪尔;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意义;局限性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50-01一、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关系索绪尔在区分语言和言语后又走到了语言研究的第二条分叉路:一条通往历时态,另一条通往共时态。
语言的共时研究〔synchronic study 〕和历时研究〔diachronic study 〕又称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
在语言学研究过程中,共时和历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关语言学的静态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有关演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
如朱德熙老先生的《语法讲义》属于共时研究的一个方面。
索绪尔指出“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相反的,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
索绪尔运用比拟来说明“共时”“历时”二者之间的关系,把历时态比作物体,而把共时态比作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用树干纵断面和横断面来比拟历时和共时研究的不同;在众多比拟中,下棋的例子最为精辟。
用通俗的例子来说,好比画家对一座山写生,他画中表现的只是就某一角度进行展示的一幅图景,而不可能是整个地壳变迁的过程,当然人们可以联想或推测这座山以往的变化情况,但这涉及到思维层面,与这幅画和整个山的现状无关。
同样语言在一定时期内展现的也是“共时”的情况,人们认识到的只是话语本身而已,不可能见到任何话语,都映射出它们自古至今的整个演变过程。
二、区分共时和历时的意义(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二元对立、普遍与特殊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思想,是社会不断前进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在不断發展。
其整个发展脉络可归纳为高潮和低潮两个阶段,呈现的特点是在实践中体现了多样性和具体化。
对其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进行研究,将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未来的发展。
标签: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历史走向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1.高潮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高潮阶段共经历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至巴黎公社成立这个时间段,即1848年以后的二十多年,马克思主义最初从思想理论转变成了欧洲工人运动的直接实践。
尤其是在《资本论》出版以后,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一次高潮发展,工人运动都将马克思作为领袖,马克思主义也成为他们开展运动的重要指导。
第二次是在俄国取得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直到中国也进入社会主义,即1917年以后的四十多年。
这一阶段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十月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马克思主义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制度。
并且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到1957年,莫斯科召开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团会议,将世界划分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重要阵营,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二次高潮阶段。
第三次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依的,改革开放不仅对中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全世界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对比参照的意义,因为中国始终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融合的创新成果,并且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
2.低潮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中,可以看到两次低潮发展阶段:第一次是巴黎公社出现失败到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即1871年之后的三十多年。
由于巴黎公社失败,无产阶级革命也被迫中断。
同时,欧洲产业革命出现重大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捍卫者出现了一定的机会主义立场,很多政党对马克思主义再也不是笃信不疑,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低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阐述和系统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理。
在这些原理中,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被视为基本原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分析和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所提出的基本观点,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历史过程,而这种发展又受到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驱动。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物质生活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社会存在是通过生产活动来实现的。
人类必须通过生产来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而这种生产活动又受到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的各种发展也都源于对物质生活的不同组织方式。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力量,包括劳动力、生产资料等。
生产关系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包括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得旧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引发社会变革和革命的出现。
再次,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阶级,这些阶级之间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了社会的不断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通过阶级斗争,人类社会可以逐渐走向更为先进的形式。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社会形态替代的历史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同的社会形态代表了不同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
当一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旧的生产关系无法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引发社会形态的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完成标志新探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完成标志新探作者:祝新宇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9期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是指马克思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许多学者认为两个转变完成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实《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非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
这两个转变开始于1842年《莱茵报》时期的文章,完成于1845—1846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才是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性著作。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转变;标志一、我国理论界在两个转变问题上主要有四种不同观点理论界在两个转变问题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完成两个转变的时间和标志性著作的不同看法上。
第一种观点认为两个转变完成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第二种观点认为完成于1843—1844年写作的刊登于《德法年鉴》上的文章和书信,第三种观点认为完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四种观点认为完成于1845—1846年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我比较赞同第四种观点,不同意第一、第二和第三种观点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成是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为什么说我不同意呢?说它不是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我的理由是,关于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是否完成了第两个转变,分歧的焦点在于马克思在该书中所说的“不是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而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论断,是否已经是后来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非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我们来看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在回顾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时,把“市民社会”解释成为“物质的生活关系”,从而认为自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中,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已经是后来形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历史发展动力思想的唯物主义转向
马克思历史发展动力思想的唯物主义转向王清涛王光荣***【内容提要】在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动力思想的整体脉络中,存在一个从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向过程。
以1845年为界,之前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以人的预设的本质为前提,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以及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收回、重新占有。
1845年之后,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发生了唯物主义的转向,他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对不合理的给定存在的改造。
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有一个从他为到自为的逻辑线索,只有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的思想,才能洞察马克思哲学的真正含义,才能还原真实的马克思。
【关键词】历史发展动力异化人本质实践辩证发展在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动力思想的整体脉络中,存在一个从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向过程。
这一过程以1845年为界限,1845年之前,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还伴有黑格尔的影子,在《论犹太人问题》《〈黑格*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起点研究”(19CXSXJ34)的阶段性成果。
**王清涛,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光荣,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
马克思历史发展动力思想的唯物主义转向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早期著作中有所体现。
1845年之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逐步摆脱思辨哲学的体系,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向,这种转向主要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
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有一个从他为到自为的逻辑线索,只有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的思想,才能洞察马克思哲学的真正含义,才能还原真实的马克思。
一马克思历史动力理论中人本质思想与历史发展的关系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存在密切的关系。
在早期,马克思哲学以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为理论来源,认为人类本身的某个神秘之处存在人本身的规定性,也就是人的本质。
意识形态:历时性递进与共时性互构的集结--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时性与共 时性 的集结 ,其经历 了 “ 意识 的理 论产物”“ 虚幻的共 同体” 以及 “ 历史的最 高统治”三种表现
形态的递进式发展 。同时 ,在现 实生活 中,特殊表现 为唯物 史观 与唯 心史观两种世界观基础 的对 立以及政 治 、法律 、道德 、哲学 、宗教等 意识 形态 多种表现载体的共 时互构 。这一集结 突出了经 济关系对 意识 形态 具有 “ 归根 结底 ”意义上的决定作用 ,对 于今 天 日益 分化的社会推进社会主义 意识形 态建设 具有 重要 指导
意义。
关 键 词 :意 识 形 态 ;历 时 维度 ;共 时 维 度
中图分类号 :Al 1 9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5 1 2 4( 2 0 1 4) 0 3—0 0 6 3—0 5
“ 意识形 态 ”这 一概 : 自提 出 以来 , 经 历 了
一
识” 。马克 思认 为 ,“ 意识 ”即想象 、 思维 、 精神 ,
、
意识 形 态发 展 的历 时维 度
在《 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 对意 识形 态 表现 形态 的发 展作 了历 史 考察 。 基 于
分T 的不 同 、 发展 阶段 以及 人类 认识 和思维 发 展
识, 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 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 人 和 其 他 物 的狭 隘联 系 的一 种 意识 ” 。… ” 这
第 一作 者简 介 : 刘友 女 ( 1 9 6 8 一) ,殳, 浙江 舟 山人 , 副 教授 , 博士 , 主要 研究 方 向 : 马 克思 主义理 论 和意 识形 态 。 E — m a i l : 1 i u v o u n u @n h u . e d u . t 2 n
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 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三维向度
作者简介:王伟杰(1992—),男,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研究”(18JZD008)。
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三维向度摘要:历史视野是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三维向度的有机统一。
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宽广深厚的历史视野是讲好思政课的必然要求。
作为历史视野建构中的基础视域,历时向度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把握历史的相续性、丰富性与整体性;作为历史视野建构中的理性遵循,规律向度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坚持历史发展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作为历史视野建构中的现实关怀,共时向度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将现实社会作为透视历史的一个基点,从中国社会的特殊共时结构和国际比较两个层面把握现实。
构筑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的逻辑整体,对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全面认识国情,把握时代大有裨益。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历时性;规律性;共时性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20)12-0143-07(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1)王伟杰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视野要广,应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的要求以来,学界重点阐释了“视野要广”的必要性、内涵、价值旨归以及提升路径等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但是,从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切入的成果还不多见,有待拓展深化。
历史视野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反映历史呈现中的价值导向,体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1](p3-8)如何从整体上认识并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关涉对“历史”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深刻洞察与全面把握。
毋庸讳言,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历史”最深刻的理论阐释。
从马克思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一种思想的演进
从马克思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一种思想的演进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思想体系。
从马克思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演进,是一种历史性的转变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家们对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的认识逐渐深化,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发展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探讨这种思想体系的演进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提出是一场思想的革命。
在19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进行的,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反对压迫、解放被压迫阶级的革命性特征,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来说,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思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逐渐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进行的,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规律,认为历史的前进是不可阻挡的。
在这一阶段,思想家们更加强调对历史演进过程和社会变革的研究,试图找出规律和趋势,以指导社会的发展和改革。
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证明了其在指导社会发展和变革方面的重要性。
在20世纪,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奉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试图通过改革和革命来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和公平的方向发展。
然而,也有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和挑战,这也促使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总的来说,从马克思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演进是历史的必然。
这种思想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为人类的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然而,也要看到其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愿这种思想的光芒永远照耀人类的前行道路,为我们共同的美好未来指明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变革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分析方法,它对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变革是指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重大变化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社会变革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包括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有其自身的历史任务和规律。
这些历史任务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个人的意志和主观想法的左右。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推动和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调整共同推动的。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产生矛盾时,社会就会面临变革的需求。
这种矛盾和需求最终会引发社会变革。
第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是阶级斗争的存在和发展。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社会的演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最终会导致社会变革的发生。
第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革是革命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变革的实现需要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行动来实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革是通过革命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统治阶级来实现的。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基础。
它认为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是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来实现的。
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心路历程解析
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心路历程解析引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探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心路历程来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和思想。
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探索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他在长期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早期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但他很快就认识到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都无法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他开始尝试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来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
马克思从他的哲学和经济学研究中提取了一些基本的原则,例如辩证法、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商品交换理论等。
然后,他将这些原则应用到社会历史的研究中,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的分析和比较,发现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本质是一种不断变革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其矛盾和变革的特点。
而这种变革的本质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他提出,只有理解了这种矛盾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找到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力量,也才能找到解决生产关系中出现的矛盾的途径。
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贡献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即通过对历史事实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揭示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矛盾。
这种理论探索是对以前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提升。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主要贡献如下:矛盾辩证法矛盾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方法。
它强调了对事物发展中内在的矛盾和对立面的认识,认为这种矛盾和对立是运动和变化的根本动因。
通过矛盾的发展,事物才得以不断发展和变化,从而推动历史的进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认为,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驱动社会历史变革的主要力量。
生产力是指人们用来创造和生产物质财富的各种手段和技术。
马克思是怎样完成从唯心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
马克思的转变过程,主要是通过哲学——政治批判的途径实现的,即通过积极参加现实的政治斗争和批判黑格尔哲学实现的。
马克思写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德法年鉴》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他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
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1836年10月至1841年的大学生时期。
这一时期是马克思初步确立自己世界观的时期,他接受了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运动,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
马克思参加青年黑格尔激进派的活动,但很快转向对专制国家的政治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对专制政权深恶痛绝,渴望民主政治。
青年黑格尔派公开批判普鲁士国家制度,宣传空想共产主义,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立场批判宗教和黑格尔哲学。
1837年马克思显现出了不同于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的唯物主义立场,认为要从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矛盾研究事物的内在理性。
马克思这样评价黑格尔:“我读过黑格尔哲学的一些片断,我不喜欢它那种离奇古怪的调子。
我想再度潜入大海,不过有个明确的目的,这就是要证实精神本性也和肉体本性一样是必要的、具体的并有着坚实的基础……”。
这个论断,揭示了精神来自物质实体这个唯物主义命题。
1841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在伊壁鸠鲁哲学的基础上,吸取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显露出扎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理念,伊壁鸠鲁的原子辩证唯物论构成了他后来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2)1842年初至1843年3月的《莱茵报》时期。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积极参加了现实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认识到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以《莱茵报》为阵地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莱茵报》活动中提出的“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的命题,其核心是革命民主主义范畴。
他为《莱茵报》撰写是的文章中,一方面以黑格尔哲学为武器进行斗争,把国家和法看成是理性的表现,认为法律是实现自由的客观形式,深信社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家的改革,而现实的理性国家正是通过哲学的批判才得到发展的;另一方面,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中,马克思又有许多唯物主义的因素。
马克思思想的转变过程
马克思思想的转变过程马克思是伟人,千年伟人,不仅在中国如此,在西方同样如此,不仅在哲学领域、在经济学领域、社会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我觉得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有天才的思想,而且在对现实问题的阐述中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并且他的观点更容易让人理解,除此之外他之所以阐述这些思想,又具有着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改造世界,因此,既有深度又联系实际,又能有用处,想不流传都难,因此做学问也好,做别的也好,玄思冥想,脱离实际的思想是没有什么受众的,不怨别人,只能怪自己,试想如果连社会都认识不清楚,那这样的人又能阐述出怎样的思想,再者,如果联系了实际,但是指导思想错误,这样的人的思想更是没有价值,也不会有什么根基,因此做学问首先要有一个实在的指导思想,然后能够认识现实,不要局限在某一个方面,经济学、政治学、各方面不懂得都要去学,都要去钻研,随随便便是不会有什么创造的,尤其是知识进化到了现在,具备了上面两点之后,还要务求自己思想的深邃,只要你有不明白,模棱两可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不能糊弄自己更不能糊弄一次然后一辈子。
马克思父亲是律师,家里并不穷,父亲使他了解了法国启蒙思想,进入柏林大学后学习法律,后来觉得法律不过瘾,在老师的影响下学习哲学和历史,在柏林大学良好的氛围里,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坚持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这时候的辩证法应该还是唯心主义的。
此时的马克思希望做一名大学教授,讲授哲学但他的推荐人,因为批判神学被解雇.自己也就做不成教授了,在23岁的时候获得博士学位,估计也是一个不怎么样的大学的学位,因为他的博士论文并没什么名气,后来在别人的推荐下,做了莱茵报的编辑,这是一家激进报纸,十个月后成为主编,之后对家乡农民问题作了调查,在报纸上连写三篇文章,反映农民的贫困生活,开始关注社会现实。
因为抨击沙皇,被逐出普鲁士,去了巴黎,开始与社会主义者联系,1844年创办《德法年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提出工人阶级应该掌握哲学这一批判的武器,标志着其立场站在无产阶级上,并向共产主义转变,但这时候的观点很多仍然是逻辑推论。
完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三条路径
2016年2月 学 术 交 流 Feb.,2016总第263期 第2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63 No.2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收稿日期]2015-01-1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方法论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12XZX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整体性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转化研究”(14JDSZK102);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马克思主义逻辑整体性研究”(310811155008)[作者简介]代建鹏(1979-),男,江西九江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完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三条路径代建鹏(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710064)[摘 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旨在贯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与观点。
马克思主义有三大存在形式,即思想形成、学科体系与实践转化。
完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需要三管齐下: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形成史,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与思想原型;详细梳理马克思主义学科史,体悟前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与认知结构;努力追踪马克思主义经验史,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存在样态与现实境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形成史;学科史;经验史[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2-0026-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成果。
同时也应看到,很多研究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与方法。
本文认为这一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内容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其间的内在统一性也会具有较强的静态性,而基本立场与方法易于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而变得抽象与空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 的依次 更替 , 仅 从 时间 的纵 向角 度看 , 我们 只能断 定所 谓历 史无 非是 时 间之 流变 。如 青年 马 克思 就 以
在《 资本 论》中 , 马克 思 阐 释 了商 品 、 货币 、 资本 “ 共
【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4— 0 3
【 作 者简 介 】 邹亮春 , 女, 宜春学 院高安校区教师 。研究方 向义 的异化 逻辑 为理 论 出发 点把人 类历 史理 解
所 遮蔽 ” 。从 而 , 马 克 思 开 始 深 入 批 判 资 本 主 义 社
为人 的本质 的 异化 和 复 归 。这 样 , 历 史 的终 结 与 人 的解放 只是 出 自于逻 辑 的必然 性 , 即“ 是” 与“ 应当” 的逻 辑张力 。因而所 谓 的历史 规 律便具 有普 遍性 的
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变马克思从人道主义转向历史唯物主义从异化理论转向历史维度从而使其理论中心不再关注历时态的本质一异化一复归的哲学逻辑而是开始科学地分析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运行的逻辑
第3 3卷 2 0 1 4年 第 3期 2 0 1 4年 6月 出版
攀 登( 双月 刊 ) N e w H e i g h t s ( B i mo n t h l y )
会 内在生 产结 构决 定 其 内部 蕴 含 深 层 矛 盾 , 并 且 这
一
历 史 性 的暂 时 性 的 社 会 形 态 终 究 是 会 “ 烟 消 云
散” 的。
一
、
马克 思历 史唯 物 主义 思想 的转 变
马 克思从 人 道 主 义转 向历 史 唯 物 主 义 , 从 异 化
质及 其作 用 。马 克思将 资 本主 义 的 内在 结构 作 为逻
贯穿 于 马克 思哲 学著 作始 终 的是其 关 于历 史 的 理论 , 以马 克思 相关 著作 为基 点 , 通过 对其 历史 唯物
主义思 想加 以梳理 和 解 读 我 们 可 以发 现 , 马 克 思关 于历史 的理 论 有 一 个 转 变 的过 程 : 在其《 1 8 4 4年 经
时 陛” 的内 在 运 行 机 理 , 通 过 剖 析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现 象探 索 人类 历史 发展 的 内在逻 辑 。这样 的历史 才是
“ 宏大 叙事 ” 之嫌 。而且 , 这 种 历 时性 的历 史逻 辑 缺 乏共 时 陛的人 类生 存 状 态 , 缺 乏 生 产 力 与 生产 关 系
会 这一 特定 的 社 会 形 态 的 内在 结 构 , “ 根 据 资 产 阶 级 社会 生产 的条 件 , 根据 它 的根本 法则 , 它 必然要 产 生 不幸 , 资 本 主义存 在 的 目的并不 是要 让 工人挨 饿 ,
念 系统 。 阐释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思想的转 变。论证 这一转 变的哲 学意蕴在 于马克思走 出“ 哲 学” , 着 力于剖析 资
本主 义社会这一特 定的社会 形态的 内在生产结构 , 并将这一“ 共 时结构” 作 为逻辑本 身呈现其唯物 史观 。这 样将共
时结 构 置 入 历 史 的 时 间之 流 中 , 在 使 得 对历 史 的 思 考 有 了 空 间性 反 思 特 征 的 同 时 , 也 超 越 了唯 心 主 义 目的 论 历 史 哲 学 的思 想赋 予历 史 以 目的 必 然 性 的 逻 辑 。 关键词 : 历 史唯 物 主 义 ; 共时性 ; 历 时性 ; 结构 ; 解 构 中 图分 类 号 : A 8 1 1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5 6 4 7 ( 2 0 1 4) 0 3 —o 0 3 6 _ _ o 5
真 正 的人类 历史 , 其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才 能 揭示 人 类 历 史 发展 规律 。而按 照 结 构 主 义 思潮 的理 解 , 这 意 味
着 马克 思 着 眼 于 资 本 主 义 “ 深层结构 ” 和“ 实 际结
济 学哲 学手 稿 》 等 早期著作 中, 马 克 思 认 为 历 史 过
程就是人 向其 自身本质的“ 全 面复归” , 从而 , 折射
出的是 一种 人 本 主 义 思 想 , 强 调 的是 “ 动 态 的历 史
构” 研究 , 昭示 着 其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思 想 从 历 时性 到 共 时性 的转 变 。
变化之流 ” ; 而在《 1 8 5 7 —1 8 5 8年 经 济 学 手 稿 》 《 资 本论》 中, 马 克 思 更 加 注重 对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这 一 特
理论 转 向历史 维 度 , 从 而 使 其 理论 中心 不 再 关 注 历
时态 的本质一 异 化一 复 归 的哲 学 逻辑 , 而 是 开 始 科 学地 分 析现 实 的资 本 主义 社 会 中资 本 运 行 的逻 辑 。
辑本身 , 将共时结构置人历史的时间之流中, 使得对
历史 的思 考有 了空 间性 反 思 的特征 。历 史不 过 是时
V0 I . 33 N0 . 3 . 2 O1 4 J un e 2 0l 4
从历 时 } 生到 共 时 陛 : 马克 思 历 史 唯 物 主义 思 想 的转 变
邹 亮春
( 宜春 学院 高安校 区, 江西 高安
摘
3 3 0 8 0 0 )
要: 马 克 思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是 一 个 经典 而 又 时 尚 的 课 题 , 本 文 将 结 合 结 构 主 义 的 历 时 性 与 共 时性 这 一 对 概
定“ 共 时结 构 ” 的解 剖 , 并 进 一 步 揭 示 出 资本 主 义 社
在 结构 与要 素 的二 元 关 系 中 , 结 构 作 为 本 质性 的原 因决 定 了各 要 素 之 所 是 。各 要 素 在 这 种 结 构
中, 不 再是 “自在 ” 意 义 上 的独 立 存 在 , 而 是 受 制 于 结 构 的 内在 逻 辑 , 各 种要 素是 表象 , 其 背后 的根据 是 结 构 。对结 构 的分 析 是 要 上 升 到 哲 学 的 高度 , 反 思 其 内涵 , 发 掘其 本质 , 明细其 意义 。只有 在这 个意 义 上 才 能既 深入 结构 的细 节 , 又 能 从 总 体 上 掌 握 其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