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那些事儿汇总

合集下载

科举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科举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科举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总结科举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总结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项重要考试制度,它对于选拔人才、锻炼官员的能力和品德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举考试的内容涵盖了政治、文化、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下面将对科举考试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政治类知识点1. 周代的政治制度:太宰制度、封建制度、分封制度。

2.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度、郡县官制、官吏选拔制度。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察举制度、州郡官制。

4. 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度、节度使制。

5.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改革、乡试、会试、殿试、举人、进士、状元。

二、文化类知识点1. 古代文化经典:《诗经》,《礼记》,《左传》,《论语》等。

2. 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3. 古代文化思想家:孔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

4. 古代科技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

三、经济类知识点1. 古代的经济制度:封建经济、农耕经济、手工业经济。

2. 古代商业与贸易: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南海贸易等。

3. 古代的农业技术:水利灌溉、农田整治、肥料使用等。

4. 古代的税收与财政:赋税制度、钱币发行、财政收支等。

四、法律类知识点1. 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秦律、汉律、令、章程等。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魏晋律、南北朝律法等。

3. 唐宋时期的法律制度:唐律、宋律、乐府词、宋会要等。

4. 明清时期的法律制度:明律、大清律法等。

以上仅仅是科举考试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容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

在备考科举考试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准备,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注重阅读原文、理解文化背景、分析思想内涵等能力的培养。

只有全面深入地学习科举考试的知识点,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广大考生都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综上所述,科举考试涵盖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科技、经济和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科举制度的趣事

科举制度的趣事

科举制度的趣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世界上历史较长、规模最大的选拔制度之一。

在这个制度中,被选拔的人需要参加一系列考试,如果成绩优秀,就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成为官吏。

虽然科举制度非常重要且严肃,但也有一些趣事和附会在其中,下面是一些科举制度的趣事:
1. 篡考:为了中举,在考试中有一些考生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

比如有人弄假的文书,装做自己已经被录取,却再次参加考试,被发现后就被取消资格。

也有人收买监考官,从容不迫地在考试中作弊。

这些篡考者被抓住后,会遭受严厉的惩罚。

2. 状元及第后的庆祝:当一名考生在科举考试中成绩最好,名列状元时,他将被提升为进士,并享受一系列特权和荣誉。

在他回到家乡时,他的村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有时会有舞狮、舞龙、鞭炮等活动。

3. 牛皮癣考生:在科举考试中,有些人用各种手段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这些人被戏称为“牛
皮癣考生”,因为他们像牛皮一样光滑。

4. 考生的外貌:在科举制度中,面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有时候,考官会受到考生外貌的影响,发现考生的外貌对他们的判断产生了不利影响。

有些考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会用各种方法隐藏自己的外貌,如戴假发、戴面具或者故意穿得不起眼。

这些趣事和附会使科举制度更加生动有趣,也反映了人们在那个时代对于科举制度的热衷和复杂的心理。

历代科举考试内容

历代科举考试内容

历代科举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历时长达一千三百多年,从唐代开始,经宋元明清四代。

科举考试也叫"科考",
包括两种:举人科和进士科。

举人科:唐代开始设立的考试科目,考察候选人的识字、文化程度、基础知识等。

其内容涵盖《论语》、《孟子》、《诗经》、《书经》、《礼记》、《周易》等书,以及策问、诗赋等。

通过举人考试可以进入士庶(士人、庶民)。

进士科:唐代改称为进士科,考察的难度比举人科更高,通过进士科考试才可以进入官场,被称为"进士"。

考试内容包括策问、诗赋、论衡、经义等。

其中策问是一种杂文,要求考生分析时政,提出政治建议;诗赋则是要求考生写诗、写文章,体现才华。

论衡则是要求考生察言观色、辩驳论点,体现智慧。

经义是要求考生掌握儒家经典、哲学思想等,体现学识。

明清两代的进士科考试更加复杂,增加了诗词对句的考试内容,题目不仅要求能够抒发情感、描绘景物,还要求考生娴熟地运用典故、文学修辞等,体现文学造诣。

同时,考试还加入了对古代经典的解释、注释等内容,考验考生的学术水平。

古代经典科举考试故事

古代经典科举考试故事

古代经典科举考试故事古代总有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状元则出自于此,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代经典科举考试故事,希望对你有用!古代经典科举考试故事篇1:自封状元晚唐时,有位叫陆扆(yǐ)的书生进京赶考,不巧赶上当朝皇帝唐僖宗因黄巢起义逃离长安。

于是,为了表现对朝廷的忠贞不贰,陆扆便跟随皇帝的御驾逃到了成都。

等到黄巢战败后,他又随朝廷返回长安,然而行至半路,却传来朱温在长安附近发动叛乱的消息。

京城是去不了了,这下可急坏了陆扆,眼看自己凭着保驾的功劳捞个进士头衔的希望落空,他非常懊丧。

然而,陆扆转念心生一计。

几天之后他找到了当时的宰相韦昭度,建议就地举行一次科举取士,说这样既可以显示朝廷的权威仍在,又可以稳定人心。

韦昭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乱中开科取士这事儿听起来虽然“不靠谱”,但却能造成朝廷正常运转的假象,朝廷保住了,自己的乌纱帽也可以更加牢靠,于是他就从逃难的队伍和周围各县中拉来一批考生,设了个临时考场。

考试虽然将就着进行了,可外面依旧兵荒马乱,因此并没有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到了写金榜时,官员们都在为自己的性命担忧不已,谁还顾得上考试这码事。

最后,还是陆扆自告奋勇地接了写榜这个活儿,不过他也一点儿不吃亏,不忘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榜单的最前面。

就这样,一个逃难路上的状元诞生了古代经典科举考试故事篇2:枪手与作弊古代科考造假作弊也很严重,尤为突出的就是选授官职的考试,当时的规定代笔是明令禁止的,但越是如此,枪手得到的贿赂和酬金也就越多,奇怪的是被查获的却是极为罕见,即使被逮住,也不会被制裁,为禁止这种行为,宋太宗规定,获选人员再由吏部长官予以复试,也叫帘试。

这种制度虽然完善,但执行起来如同一纸空文,考试作弊和造假现象也遭到一些大臣的指责和议论,但这种坏风气如同河水决堤、风吹草倒一样屡禁不绝。

宋真宗天禧二年九月,朝廷派员外郎任布、著作郎徐爽、集贤院麻温其共同担任开封府考试的发解官,十月又加派两位,十一月各地送来贡士104人,考试结束后,朝廷又派翰林学士钱惟演等五人对录取情况进行复审,结果除第一名郭稹外,很多人落选并被除名,先前的五名发解官全部贬职发配边关。

关于科举考试的文化常识

关于科举考试的文化常识

关于科举考试的文化常识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自隋唐时期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包括进士科、明经科、秀才科、俊士科、明法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科学等多个领域。

科举考试的流程一般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为秀才;乡试是由礼部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其中,殿试又分为三甲,一甲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

科举考试的题型和内容也很有特色,以明清时期的进士科为例,考试科目包括诗赋、经义、策问等,其中策问是针对时政或历史问题的回答。

进士科的考试难度很大,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因此,许多考生需要经过长期的准备和训练才能参加考试。

科举考试的文化常识还有很多,例如科举考试的制度、历史沿革、影响等。

此外,科举考试还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举考试中,儒家经典是必读书目之一,而许多
考生也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总之,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影响。

它不仅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选拔,也推动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科举考试的内容

科举考试的内容

科举考试的内容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从唐代开始,延续了一千多年。

科举考试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乡试和会试。

下面将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的初试,分为两个阶段:制举和贡举。

(1)制举:在乡试开始前,州县官员通过人口普查和走访调查,选择合适的考生进行制举。

制举的标准是以庶民为主,但也会有少量的贵族子弟。

(2)贡举:贡举是乡试的正式考试,包括文试和武试两个部分。

- 文试:文试主要考察文学功底和才能,包括作文和答题。

考生要根据所给的题目写文章,一般分为经义考和策问考。

经义考主要是考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应用,策问考主要是考察应变能力和政治智慧。

- 武试:武试主要考察军事才能和体力,包括射击、骑马、格斗等内容。

考生要通过这些考试项目来展示自己的军事技能和身体素质。

2. 会试:乡试合格者进入会试,这是乡试的终极考试,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会试一般在首都进行,以选拔出优秀的考生。

(1)论文:会试的主要考察内容是论文,会试前,考生都会事先获得一份题目,然后根据题目准备论文。

论文的内容通常是时事政治、治理国家、教育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2)状元问答:会试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状元问答,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

考官会对状元进行提问,内容涵盖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外交等领域的知识。

状元需要回答这些问题,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知识水平。

除了正式的考试内容,科举考试还涉及到一些额外的辅助内容和规则:(1)考生背诵:考生要熟记各种经典著作,如《尚书》、《周礼》等,以展示自己的文学功底。

(2)有关礼仪:考生要熟悉官场礼仪和各种规矩,以展示自己的修养和仪态。

(3)书法和诗词:科举考试中,书法和诗词是加分项,考生如果擅长书法和诗词,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成绩。

总之,科举考试的内容广泛涵盖文学、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不仅考察了考生的知识水平和才能,还考察了道德品质、智慧和能力。

在这个选拔人才的制度下,中国古代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人和政治家,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学习资料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学习资料

童试
府、州、县学生员(秀才)的别称。清时在县学考取的叫“邑庠
生”,在府学考取的叫“郡庠生”。
初级入学考试
第二级:乡试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明、清时期,每三年举行
一次,又称“大比”。一般于八月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
亦称“秋闱”。各省多在城东南建立贡院,作为乡试的考
会试揭榜后,中式者于下月应殿试。
吴敬梓 《儒林外史》中的反面人物
第四级: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得到贡士资格 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主持 和出题,故又称“廷试”。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 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 三名称探花,合成“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 “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 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 二、三甲统称进士。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 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要经 过考核(称朝考),成绩较好及年龄较轻者获得进入 翰林院任“庶吉士”。其余成绩较次的进士则可能 任六部、中书、御史或知县等职。
院试:学政主持
生员分为三等:廪生、增生、附生。统称诸生。 廪生:秀才经过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政府月给廪食, 称“廪生”。
童生
府试:知府主持
增生:后又于正额之外增加名额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 生”,但无月米,地位次于廪生。
县试:县令主持
附生:因初入学,附于诸生之末,故称为附学生员。 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
录取名单因用黄纸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古代科举考试 民俗

古代科举考试 民俗

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它对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科举考试相关的民俗:
1. 考试等级:科举考试分为县试、院试(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五个等级。

每个等级的考试都有其特定的组织者和时间安排。

2.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要求考生按照八股文的格式撰写文章,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

3. 考试科目: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

进士科一般考查帖经、杂文、策论,而明经科则考查帖经、经义、策论。

4. 考试影响:科举考试不仅是选拔官员的途径,也成为了社会流动的重要渠道。

它影响了民间的教育观念,使得读书成为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

同时,科举考试也促进了文学和学术研究的发展,尤其是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

5. 民间习俗:科举考试还衍生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民间习俗,如考前的祈福活动、考后的庆祝仪式等。

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科举的重视和对功名的追求。

6. 文化传承:科举制度的存在,使得读书人的地位提高,文人墨客的文化影响力增强,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不仅在政治和社会结构上发挥了作用,也在民俗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影响了中国几百年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

明代科举知识点总结大全

明代科举知识点总结大全

明代科举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科举考试种类1. 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关,由县的主要文武官员组织考试,每三年一次。

参加乡试考试的人称为举人,通过乡试可以参加省试,但不一定能中举。

2. 会试:会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二关,由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的大员组织考试,每三年一次。

参加会试考试的人称为贡士,通过会试可以参加殿试,但不一定能中举。

3. 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由皇帝亲自主持,每隔三年举行一次。

参加殿试考试的人称为进士,通过殿试可以成为进士,获得官职。

二、科举考试内容1. 文科考试内容:文科考试以文章为主,包括经义、史学、子部和经部。

参加文科考试的考生需要掌握儒家经典,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2. 武科考试内容:武科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军事技能和战斗能力,包括射箭、骑马、剑术等内容。

参加武科考试的考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和体能。

以上就是明代科举制度的知识点总结,详细内容如下:明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特殊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科举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塑造了中国千年的封建社会,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考试的分类1. 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关,由县的主要文武官员组织考试,每三年一次。

参加乡试考试的人称为举人,通过乡试可以参加省试,但不一定能中举。

乡试考试内容以经义、史学、子部和经部为主,考试形式为文化考试,内容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2. 会试会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二关,由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的大员组织考试,每三年一次。

参加会试考试的人称为贡士,通过会试可以参加殿试,但不一定能中举。

会试考试内容主要是以政治、经济、军事等实务课目为主,考试形式为策论考试,内容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才能和实务能力。

3. 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由皇帝亲自主持,每隔三年举行一次。

参加殿试考试的人称为进士,通过殿试可以成为进士,获得官职。

科举考试那些事儿汇总

科举考试那些事儿汇总

科举考试那些事儿清代乡试共9天6夜考生吃喝拉撒全在号舍核心提示:因为乡试的三场考试,每一场都历经3天,这期间,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都在一个高6尺,深4尺,宽3尺的号舍里。

每年的农历八月,正值南京“秋老虎”季节,蚊虫张狂肆虐,气候闷热异常。

清代时江南贡院内的号舍资料图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戎丹妍赵杰,原标题为:《清代乡试共9天6夜考生吃喝拉撒全在号舍》。

眼下这个季节,正是古代学子赶考的时候,每三年举行一次的江南乡试在农历八月初进行,又称作秋闱。

多年寒窗苦读的学子能否加官进爵、鲤鱼跃龙门就看这一回了。

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作为乡试考点之一,每到此时也就进入最热闹的季节,大江南北的学子纷至沓来。

岁月流转,昔日江南贡院,今日变身为中国科举博物馆,并于近日正式开放。

在这里,大家可以全面了解古代考生是怎样参加科举考试的,并且还能亲身体验科举考试现场的紧张气氛。

考生们都要经过哪些考验才能进入考场?进入考场又会面对哪些考验呢?近日,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在江南贡院老馆长周道祥的带领下,走进了中国科举博物馆,体验了一把古代考生的酸甜苦辣。

科举考场江苏安徽学子都要到南京来参加“乡试”江南贡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孝宗年间,公元1168年,建康(南京)知府史正志在这里创建了建康贡院,此时的贡院只是作为县府学考试场所,占地不大,应考人数也不多。

如果遇到考生增多,则借用附近的寺庙举行考试。

直到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江南贡院才开始被用作科举考试中的乡试和会试场所。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但南京仍是留都,江南贡院依然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场所。

因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参与考试的士子日益增多,原有的考场显得越来越小,于是朱棣下令进行扩建,改建成“江南贡院”。

后来经明清两代不断扩建,到清光绪年间,江南贡院已经非常具有规模。

占地约30万平方米,拥有考试号舍20644间,另有主考、监临、监试、巡察、同考等官员的官房千余间,再加上膳食、仓库、杂役、禁卫等用房,更有水池、花园、桥梁、通道、岗楼等用地。

古代科举考试奇闻轶事

古代科举考试奇闻轶事

古代科举考试奇闻轶事古代的高考,就是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从设立时起就被确立为一种制度,有着严格的规范性操作。

但我们在阅读相关史书时,却发现科举考试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雷人的事。

榜眼不服气,肉搏成状元今天的高考虽然比较公平,但面对结果,仍会有考生不服气;古代,这种情况更不少。

北宋初年,王嗣中参加科举考试,以第二名的成绩中了进士。

但王嗣中却很不服气,认为排在第一名的进士赵昌言不如自己,于是就向有关部门投诉。

当时,考试名次虽然排出来了,但还没宣布状元是谁,所以王嗣中就想争一把,把这个状元争过来。

此事反馈到了宋太祖赵匡胤那里,赵匡胤没经历过这种事,就命人将王嗣中和赵昌言二人带到殿上来,让他们分别陈述理由。

于是,二人就在大殿上吵了起来,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

赵匡胤心想:这样吵下去,吵到天亮也吵不出结果啊!便对二人说:“你们别吵了,现在,你们二人以手相互搏斗,谁胜了谁就是状元!”众人一听,以为皇帝是在开玩笑呢,但王嗣中反应快,趁赵昌言还在发愣的时候,就抬手向赵昌言头上打去。

赵昌言是个秃头,当时戴着帽子,王嗣中一打,一下子把他的帽子打掉了,露出了明晃晃的秃顶;王嗣中捡起赵昌言的帽子,向赵匡胤说:“陛下,臣胜了!”众人见了,哈哈大笑起来,赵匡胤也大笑起来,宣布说:“好吧,那就以王嗣中为状元,赵昌言为榜眼吧!”惹恼皇帝,发配边区王嗣中实在是很走运,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好的运气。

明永乐四年,莆田人陈实考中了进士,那一年的头名状元也是莆田人,叫林环。

陈实这个人,心胸狭隘,嫉妒心强,十分自负,认为同乡林环平时的成绩和名声远不如自己,怎么他就能当上状元而我就没当上呢?于是便上疏给皇帝,说这次选取状元的结果不公平,应该存在暗箱操作情况,希望皇帝能明察。

永乐帝朱棣接到举报后,对这件事很重视,亲自召见陈实当面询问。

陈实便向朱棣说:“陛下如果不相信我的才学在林环之上,可以任意出一百道题,我肯定都能答得上来。

”朱棣见他如此自信,就让有关人员草拟了一道百问策,自己亲临考场,命陈实和林环当面答题。

关于科举考试的记载

关于科举考试的记载

关于科举考试的记载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自隋朝开始,直至清末废除,历时一千三百余年。

以下是关于科举考试的记载: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期在八月,
故又称“秋闱”。

3.会试: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
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
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历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宋徽宗授武状元),明代戚继光(明世宗嘉靖年武进士)等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查阅历史书籍或咨询历史专业人士。

童试、解试、省试、乡试、会试、殿试?古代科举的那些事儿

童试、解试、省试、乡试、会试、殿试?古代科举的那些事儿

先秦以前,官员主要是世卿世禄,汉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也就是地方官员的推荐,魏晋南北朝则是九品中正制,但都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弊端甚多。

直到隋炀帝杨广,他创造性的发明科举制度,居功至伟。

隋朝科举一共有十科,到唐朝初年逐渐发展至五十余科,经过武则天的大胆改革,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朝的科举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是每年固定时间考,制科则皇帝根据需要特招。

常科分为三级,州府一级叫解试,礼部主持的是省试,最后是殿试,殿试是武则天时开始的。

常科必须按照规定一级级的考,唐朝时进士名额极少,每次不过二三十人,或者几个、十几个,整个唐朝录取进士名额不过数千人。

宋朝的制度大致沿袭唐朝,刚开始也是每年都考,名额也不多,后来逐渐延长至二年一考,最终确定为三年一考,名额越来越多,一科有数百人,遂成定制。

宋朝还改进了考场规范,首创誊录和糊名,大大减少了徇私舞弊的可能,历朝历代对于科场舞弊的处罚都非常重。

科举制度到了明朝后,进入它的鼎盛期,名称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州府一级的改称乡试,礼部主持的改称会试,而且增加了资格考试——童试。

唐宋时期并无会元的说法,只有解元和状元。

解念jie,第四声,解送京师之意。

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制科没有资格要求,也没有名额限制,但实际上名额极少,必须有公卿推荐。

制科分为五等,但一、二等是虚设,最高只授予三等。

随着常科制度的日益完善,制科逐渐衰微。

每个朝代考试的内容也大有不同,唐朝初期主要考经义和策论,从武则天时代起,诗赋逐渐成为主流,唐玄宗时达到顶峰,有唐一代诗赋都是重要内容。

宋朝初期也很重视诗赋,在王安石的建议下,科举逐渐取消了诗赋,后来虽曾恢复,但诗赋已经不是科举最主要的方面,策论才是重头戏,特别是殿试。

明清时代越来越重视经义,逐渐发展出八股文,严格规定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导致科举内容越来越僵化,最终和时代脱节。

从科举的内容可以看出,各个时代的进士气质也有很大区别,比如,唐朝进士善写诗,宋朝进士喜议论,明清进士则被八股文累得够呛,纯粹是应付考试。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趣闻轶事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趣闻轶事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趣闻轶事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趣闻轶事中国科举考试,是古代帝王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

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而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而告终。

一千多年以来,科考为历代皇朝招揽选拔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古时没有发明照相技术,科考时对考生身份的查验,是靠文字描绘的。

清代有一姓胡的考官督学监考,他做事认真,监考时按照名册,对考生的年龄相貌等,查核非常严格。

名册中将考生有须却不浓密者描写为微须,因此,他便把那些长着胡须的考生通通都拒之门外。

一考生不服据理力争,胡考官怒斥道:你难道不懂得朱熹注微“无也”的意思吗?该考生并不示弱,也反唇相讥说:照大人的说法,《论语》中孔子微服过宋岂不是说老夫子一丝不挂、赤身裸体经过宋国了!清末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政策论后,命题多涉历史,据说有位考官出题要求考生比较中西史事,题曰:项羽拿破仑论。

诸考生虽皆熟读四书五经,却均不知拿破仑为何物。

有一考生的文章开头即破题云:夫项羽力能拔山,岂一破轮而不能拿夫?接着便论证说: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凡夫即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力难施,其效不著,岂非知人善用之举哉!满洲镶红旗人乌尔恭额,任浙江巡抚时,有一年科考,他亲莅书院视考。

正值诸生用饭时间,见大家争先恐后、你抢我夺,感觉斯文扫地,乌巡抚不禁皱眉说道:好一群老鼠!众生一听,面面相觑,其中一生即拟联相讥曰: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都姓乌。

前清时,为了表示对人才的重视,曾规定,童生考试,每县至少要录取三名。

某县地处偏僻山区,教育文化非常落后,有一年全县报考的,却只有三人。

考试完毕,主考官把试卷收上来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原来三人中一个抄了题目,只写了且去二字;另一个只抄了试题,什么也没写;第三个考生,干脆连考题也没抄。

主考官无可奈何,只好大笔一挥,把抄了题目并写了且去二字的那位考生,取为第一,并批道:但观且去二字,必定满腹经纶。

小升初科举知识点总结高中

小升初科举知识点总结高中

小升初科举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初期是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

唐代开始正式定型,科举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

科举制度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明清时期也一直延续。

科举考试经历了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如增加科举科目、设立乡试、省试等。

二、科举考试的类型1. 乡试:每三年一次,由县官举办,考生来自全县范围,需要参加乡试合格后,才能参加省试。

2. 府试:由州府官员主持,对应州县的乡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进行选拔。

3. 会试:在京城举行,考生需要在朝廷官员面前进行考试,考察其政治、文学等方面的才能。

4. 状元、榜眼、探花:考试成绩优异者,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是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

三、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命题特点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义、经史、诗赋、章奏等,以及政治、军事、法律、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命题特点是注重经传、兼及策问,考察学生的文学功底和政治智慧。

四、科举制度的影响1. 选拔官员: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能够发掘和培养大量的政治和文学人才,为政府提供了稳定的官员队伍。

2. 促进文化繁荣: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使文学、经义等学科得到普及和发展。

3. 维护统治秩序:科举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官员的约束和管理,有利于统治者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五、科举制度的变革和衰落科举制度在晚清时期遭遇了很多问题,如腐败、阻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等。

终于在清朝末年被废除,改为实行学制招生,取消科举制度。

【结语】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其内容和命题特点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对社会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下,科举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学制招生。

通过对科举制度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传统,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

古代科举考试趣事

古代科举考试趣事

古代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选拔制度,也是一种特殊的考试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趣事和有趣的情节。

以下是一些古代科举考试的趣事:
1. "有诗无字":据传,明代时期有一个考生名叶梦得,他在应试时忘记了字,只记得诗。

面对这种尴尬的情况,他非常机智地将自己的诗歌作品背诵给监考官听。

监考官被他的才思和文采所打动,最终给予了他及格分数。

2. "五代同考":在宋代,有五位姓赵的考生同时参加科举考试,他们的姓名、籍贯和父亲的名字都相同。

这个巧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考官们都不知道如何评判,于是只好以他们的文章内容来做区分。

3. "求婚成功":据说,在唐代有一位富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他在考试前特意写了一篇表白的文章,并把它放在了答卷里。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这篇文章在评卷时被评为极高分数。

这位考生最终不仅通过了考试,还顺利地与心仪的女子成婚。

4. "科举夫妻":有时候,在科举考试中会出现情侣或夫妻同时参加考试的情况。

他们会互相鼓励、。

古文化常识~科举那些事

古文化常识~科举那些事

察举】汉代确立的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常科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李密在《陈情表》中说:“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中说:“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指孝悌;廉,指清廉二,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

实际上察举孝子廉吏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

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土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唐至清代,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制度,共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

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的《四书集注》.【童生试】童生试也叫‘重试工明清两代以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

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厅、州)试和院试三个阶段.每三年举行两次。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中的“操童子业”是指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中试的举人原则上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古代科举那些事

古代科举那些事

古代科举那些事古代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始于隋朝,终于清朝。

下面我将就古代科举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进行解释。

一、古代科举的起源古代科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

当时的汉武帝曾经命令地方官员选拔贤才,但由于官员往往会推荐自己的亲戚好友,导致选拔的贤才不够公正。

因此,汉武帝在公元前140年设立了乡试,选拔才德兼备的人才,以填补官员空缺。

随着时间的推移,乡试的范围逐渐扩大,从地方官员选拔贤才,到国家选拔贤才。

到了隋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通过这三个级别的考试,最终选拔出的人才可以成为官员。

二、古代科举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分为两个阶段:进士科和明经科。

其中,进士科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只有通过进士科才能成为高级官员。

明经科则是选拔学术人才的考试,目的在于培养儒家思想。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宋朝的科举分为三个级别: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初试,会试是中试,殿试是终试。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殿试的人才可以成为高级官员。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朝时期,科举分为三个级别:乡试、会试和殿试。

而清朝则取消了乡试,只有会试和殿试两个级别。

此时,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化的制度,被视为社会阶层固化的工具。

三、古代科举的影响古代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选拔人才,科举制度为中国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通过科举考试,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脱离贫穷和社会底层,成为社会上层的一员。

这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科举制度过于依赖考试,有可能忽视了人才的真实能力和实际表现。

同时,科举制度也容易导致贪污腐败,因为许多人会通过行贿等手段来获得高分数。

总之,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社会阶层的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如吴承恩、吴敬梓,因为这条实现“金榜题名”的路途实在是太艰辛了。
26岁考到42岁都没能考上
(今江苏淮安)。吴承恩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小学士”,左邻
上私塾时,吴承恩学习非常勤奋,在入县试时,以全县第一名考中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闻”。这是封建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获取功名富贵,走上
(1531年),吴承恩从山阳县码头与学友一起乘船起航,来南京
3天,这期间,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都在一个高6
4尺,宽3尺的号舍里。每年的农历八月,正值南京“秋老虎”季节,蚊虫张狂肆虐,
据说曾经有位才华横溢的考生就因为坐在巷尾的“粪号”
抢号就成了考生的头等大事,考生抢号的方法是:陪送考生的家属先将竹制的空
等到龙门一开,立刻快步赶入院内,将考篮放在号舍案头,此号也
但因为三岁丧母,生活困难。二十四岁时他参加童试考取了秀才,
他不得不放弃仕途去做了私塾老师。直到雍正十年秋天,四十岁的郑板
留下了诗篇。乡试中他考取举人,悲喜交加。从二十四岁到四
(1736年),郑板桥来到北京,参加会试,考中贡士,不久参加殿试,考中第
到乾隆十一年时,郑板桥被调往潍县做官。这也是郑板桥一
打小就是一个公子哥,养成了一掷千金、大肆挥
29岁那年到南
“范进中举”的故事正是他对科举制度不屑和嘲讽的真实写照。
于是吴敬梓决定离开全椒,到
把全家接到了南京。在这里,他和第二任妻子叶氏到处游山玩水。
“博学鸿词”学者,吴敬梓因学识
散尽钱财后的吴敬梓只能靠卖文为生,最后贫病交加,很快就去世了。
比如誊卷官,他们在接受了贿赂后,便对某人的卷子认真抄写。否则便书写潦草,
试卷的姓名是被弥封的,誊卷官是无法辨认的,但他们自有妙招,方法叫做“用
”。就是任意选择两个字,约定在卷中第几行使用,并制定上文的第几格必须用某字,下
“襻”。这些“襻”字,都是誊卷官
“送襻”。有的誊卷官不仅送襻,还私自带
张謇等一大批著名人物都曾来这里赶考。但即便是这些历史名人,很多人也没能在这里
“比如慈禧太后六十大寿那年,就开设了一次恩科,张謇也是这次恩
”周道祥说。
基本都会从水路前
路上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往南京。家
路途遥远的学子就可怜了,首先盘缠怎
中,范进就因到老丈人胡屠户那借钱被骂得狗血淋
落下脚来,接下来更严峻的考验来了,那就是如何度过接下来的漫长
9天6
考场的挑战从进门前就开始了。因为江南贡院的考生众多,常常达到一
“或竹或柳,应照南方式样考蓝编成玲珑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检。”
“奇书”
下有
就收藏有清代考生作弊的夹带。这些夹带纸张相当薄,十几张叠
4厘米左右直径的纸片上,用毛笔抄录了《论语》
“文士靴”的后跟里发
是一位江南乡试士子的后裔在给这双靴子拍打灰尘时发现的,他没想到从这双靴子的
。这
70页正文纸张洁白细腻,薄如蝉翼,书长6.5厘米,宽4.5厘米,厚
58名,占整个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
所以清代的乡试仍沿用明制,即江苏和安徽两省的学子都要到南京来参加“江
”。
今天夫子庙内平江府路的得名就是因为这条路周围当时
苏州考生的号舍。
除了要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还要经过重重关卡,一路过关斩
特别到了清代,学子必须先通过童试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
那时的考生要想参加科举,首先要有参加考试的资格,比如必须身家清白,不能在服
如果发现有一条违反规定,不仅本
”周道祥说。
(妓女)、优(唱戏的)、隶(皂隶)、卒
士兵)的子孙,都不能参加童试。因为在封建社会,考中举人进士之后,便有可能获得官职,
“冒籍”,就会挤掉本县士子的名额。另外参加科举的
所以即使你胸有成竹,也要耐心等到开考那一年,除非你
比如皇帝过大寿或大婚了,那就可能在这年开设恩科,给学
(1813年),考生们露宿街头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九点才得以全部进门。
1832年刚好是壬辰科江南乡试之年,于是道
林则徐经过调查,发现了考场管理上的很多弊端,
并且把入场的时间、场门、顺
3点开始点炮入场,林则徐亲自点中门号炮,之后每隔一小时放炮一响,三处同时换旗,
沿着甬道分别找到属于自己的号舍,这样点名到午时即可结束。江南贡
26岁。明代射阳士子一般都坐船南下考试。船头插着“乡试”的彩旗,
书籍。整条大运河上大小船只大部分都是各州府的秀才。在
所以第一次乡试,他落榜了。回到家中,父亲被吴承恩气得一
年),吴承恩又一次来到南京赴考,但又失败而归。嘉靖十六年,吴承恩再次赴考,
42岁那年,他还在赴考。
让吴承恩对封建官场、科场的腐败有了清醒的认识,因此他把一生心血都
(唐寅)也曾在江南贡院参加乡试,并且考中解元。
(1470年),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门
”。
1497年,监察御史方志到江南试
(明代科举乡试前的一次考试,考中者才能参加乡试)。方志是一位“先德行,后艺文”的道
“不管唐寅考得多好,都不予录取”。
在这次选拔考试中唐伯虎名落孙山。好友祝允明、文征明得知后极为不平,托人向苏
资料图
赵杰,原标题为:《清代乡试共9天6夜考生吃喝
正是古代学子赶考的时候,每三年举行一次的江南乡试在农历八月初进
位于南京
作为乡试考点之一,每到此时也就进入最热闹的季节,大江南北的学
并且还能亲身体验科举考试现场的紧张
考生们都要经过哪些考验才能进入考场?进入考场又会面对哪些考验呢?近日,现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才让唐伯虎得以
年,唐伯虎来到南京参加乡试。所出考题为“古之欲明”三节,“礼之用和”一节,主
感叹不已。乡试张榜之日,唐伯虎高中该科南京乡试第一名
唐伯虎与大财主徐经一同前往北京参加会试,不料徐经贿赂得到考题,唐伯虎
他回到苏州,在城北桃花坞建桃花庵,致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南京考中举人
著名的“扬州八怪”在画坛崛起,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郑板桥就是其中之一,
举考试那些事儿
代乡试共9天6夜 考生吃喝拉撒全在号舍
因为乡试的三场考试,每一场都历经3天,这期间,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都在
6尺,深4尺,宽3尺的号舍里。每年的农历八月,正值南京“秋老虎”季节,蚊虫
每场考试,最严格的当然还是考场纪律。不许作弊是千百年来对考生的基本
“皆穿拆缝之衣服、单层鞋袜,止带篮筐、小凳、食物、
”。到乾隆年间,礼部又发新场规,如考生的帽子,大小衫、袍等都只能用单层,
如卷袋不许装里,砚台不许过厚,笔管要镂空,注水入砚台用
防止里面夹带纸条等。此外,风炉、防风灯等用品,也可以携带,但都必须严格查验。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流传于世的墨迹。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难得糊涂,聪明中带点
毫米。书虽小,却包括《大学》《中庸》《论语》三部书的全部内容和宋代大儒的详尽注
其印刷技术之高令人拍案叫绝。该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调查后,确认为中国现存十万余
“作弊奇书”。
还有一种作弊方法就是买通考官。在清代,对主持乡试的官员也是
比如不用本县的官员,主考官员赴任时,不许携带家眷,不许携带过多随从,
“乡试”
1168年,建康(南京)知府史正志在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江南贡院才开始被用作科举考试中的乡试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但南京仍是留都,江南贡院依然作为科举考
因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参与考试的士子日益增多,原有的考场显得越来越
“江南贡院”。
30万
20644间,另有主考、监临、监试、巡察、同考等官员的官房千余
在此之前,考生都是有规定的号座的,能不能安排到
在这样一个鸽子笼般的号舍里呆上几天也是相当不易的。一位曾参
人悉
……
所以他穿了厚衣服进场,但第二天突
于是到第二场进场时,他就穿了单衣进去了,没想到晚上天又下起
想要成功,谈何容易。江南贡院每次乡试,参
有一个张贴皇榜的大照壁,照壁上如今有一幅瓷画,就是描绘当年科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