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神疾病的抗脑抗体研究进展
最新: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最新: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视棉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避展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 NMOSD)是一种体液免疫介导的中枢禅经系统炎性脱髓鞠疾病,多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真高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主要的致病抗体为抗水通道蛋白4( A QP4)抗体。
约70%的NMOSD患者AQP4抗体阳性,女性较男性高发(9 : 1 ),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
NMOSD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包括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和血浆置换等。
经典的缓解期预防复发药物包括口服糖皮质激素、硫瞠瞟岭、他克莫司、环抱素等免疫抑制剂。
虽然这些药物仍是当前不可替代的治疗NMOSD的常用药物,但部分患者难以忍受真带来的广泛的免疫抑制、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开发安全高效的药物,对阜期治疗、预防复发以及提高NMOSD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近年来,己再多种单克隆抗体药物用于治疗NMOSD 因真靶点相对明确,作用效应较集中,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为该疾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为确定这些药物的中远期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等,已开展了一系列临床t鹉金。
本文就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NMOSD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01、NMOSD的发病机制AQP4抗体在NMOS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AQP4是一种位于细胞膜的转运蛋白,可根据渗透压的变化控制水分子进出细胞,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视神经和脑)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
AQP4抗体主要由外周的B细胞产生。
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血脑屏障(BBB)并与血管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足突表面的AQP4抗原结合,来诱导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前者指AQP4抗体和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对星型胶质细胞发挥裂解效应;ADCC是指AQP4抗体和抗原结合后,抗体的Fe段与杀伤细胞(NK细胞、巨睦细胞等)表面的Fe受体结合,杀伤细胞通过程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细胞毒物质直接杀伤星型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在疾病的根本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而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围绕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展开深入探讨。
一、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免疫治疗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系统,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免疫治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
其基本原理为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力,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受损。
目前,主要的免疫治疗手段包括细胞免疫治疗、抗体免疫治疗和细胞因子治疗。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应用1.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以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去,MS的治疗主要以免疫抑制剂为主,但长期应用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而近年来,免疫调节剂的应用为MS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在免疫治疗中,干细胞移植、抗CD20单克隆抗体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MS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一类脑炎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免疫抑制剂为主,但疗效不稳定且副作用较大。
近年来,针对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采用抗体免疫治疗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例如,通过使用抗细胞膜抗体(NMDAR抗体、VGKC复合体抗体)清除抗体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3. 脑肿瘤治疗传统的脑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性大、副作用明显等缺点。
而免疫治疗可以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的攻击,实现抗肿瘤效果。
例如,采用抗PD-1/PD-L1抗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攻击的免疫逃逸机制,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当前脑科学中最有意义的是对什么的研究
脑科学,狭义的讲就是神经科学,是为了了解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细胞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中枢功能控制系统内的整合作用而进行的研究。
(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广义的定义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还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等。
目前脑科学最有意义东研究应该是对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神经科学发展基础神经科学:侧重基础理论1、–神经生物学:研究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细胞水平上、神经网络或回路水平上乃至系统和整体水平上阐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基本活动规律的科学。
(认识脑)由六个研究分支:分子神经生物学(化学物质)、细胞神经生物学(细胞、亚细胞)、系统神经生物学、行为神经生物学(学习记忆、情感、睡眠、觉醒等)、发育神经生物学、比较神经生物学–计算神经科学:应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方法来研究脑功能的学科。
(创造脑)2、临床神经科学:侧重医学临床应用研究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及其诊断、治疗方法、技术等(保护脑)认知神经科学的最终目的是在于阐明人类大脑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人类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各个水平(层次)上阐明其机制,增进人类神经活动的效率,提高对神经系统疾患的预防、诊断、治疗服务水平。
基本目标:1、揭示神经元间各种不同的连接形式,为阐明行为的脑的机制奠定基础。
2、在形态学和化学上鉴别神经元间的差异,了解神经元如何产生、传导信号,以及这些信号如何改变靶细胞的活动。
3、阐明神经元特殊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性。
4、认识实现脑的各种功能(包括高级功能)的神经回路基础。
5、阐明神经系统疾患的病因、机制,探索治疗的新手段。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脑科学研究,美国101届国会通过一个议案,“命名1990年1月1日开始的十年为脑的十年”。
1995年夏,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在日本京都举办的第四届世界神经科学大会上提议把下一世纪(21世纪)称为“脑的世纪”。
欧共体成立了“欧洲脑的十年委员会”及脑研究联盟。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与神经精神性狼疮相关性研究
proteins
lupus erythematosus.AM J Med.1991.90:54-62.
神经节苷脂在神经系统中的含量丰富。是构成细胞外表 面的蕈要成分。在中枢神经受损后,神经节苷脂可调整细胞 对各种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使受损的神经组织得以修复,其
151曾小峰.如何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检测.中国实用 内科杂志,2001,21:709—712. 【6】6 潘庆刚,陈志刚,朱诚,等.神经节苷脂GMI对实验性脑损伤 后Na+一K*-ATP酶的保护作用.铁道医学.2001,29:104—106. 【7】Mahadik SP,Makar TK,Murthy JN.et a1.Temporal changes
公司提供。其中,血清标本1:200稀释,脑脊液标本不用稀释。
标准品及样本均双孔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 明书进行。 1.4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F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 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 果
2.1血清AGA检测结果:68例SLE患者血清,AGA IgG阳 性率为21%.其中33例NPSIJE患者阳性率为18%,35例 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阳性率为22%。2组之间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0.05);AGA IgM阳性率为24%。其中33例 NPSLE患者阳性率为18%。35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 阳性率为29%。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2.2脑脊液检测结果:18例SLE患者脑脊液,AGA IgG阳性 为lO例,其中10例NPSLE患者阳性为7例。8例非NPSLE 的SLE患者阳性率为3例。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and 18 cerebrospinal fluids (10 with NP!.E.8 without neuropsychiatric lupus)were examined for anti— ganglioside antibodies 1)v ELISA method.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AGA were 2 l% (19G)and 24% (19M)in patients with SLE.111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ierence between NPLE and nO—NP!。E in sel31m AGA
神经再生疗法的研究进展
神经再生疗法的研究进展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其疾病治疗一直是医疗领域的难点之一。
随着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神经再生疗法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神经再生是指受损神经细胞再生,回复其生理功能的过程。
神经再生疗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干细胞移植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的能力的细胞。
干细胞移植是指将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神经组织中,使其分化成神经细胞,用于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
干细胞移植最早应用于血液学领域,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病。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也被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例如,在寻常性斑秃(脱发)的治疗中,使用皮肤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头发再生。
2.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基因转染技术把治疗基因导入到患者体内,修复受损细胞的基因缺陷,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神经系统领域,基因治疗被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
例如,针对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策略主要是利用腺病毒载体将正常或修饰过的基因导入锁骨下区(Subthalamic nucleus, STN)。
3.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造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例如,将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改造成能够与受损细胞的表面结合,从而起到再生作用。
在神经再生疗法中,细胞工程被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
例如,2019年5月,一项使用人工免疫细胞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试验开始招募患者。
这项治疗使用的是自体抗体细胞治疗技术,将患者的脐带细胞改造成能够产生能杀死人类免疫力抑制剂药物的抗体细胞。
4. 脑机接口脑机接口(Brain-Machine-Interface,BMI)是指通过外部设备将人脑电信号转化成机器可以读取和处理的信息,以实现外设的控制。
脑机接口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恢复和功能重建。
例如,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脑机接口可让患者通过思想控制实现肢体动作,从而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MOG抗体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MOG抗体相关疾病研究进展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是一种特异性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少突胶质细胞上的髓鞘糖蛋白,定位于CNS 髓鞘最外层,由218个氨基酸组成,为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
在所有髓鞘成分中,MOG的表达丰度很低,仅占不到0.05%[1]。
目前有关MOG的生物学作用仍不明确,根据其结构推测可能具有维持髓鞘结构稳定、调控细胞骨架以及激活补体等作用[1]。
尽管MOG表达量很低,但其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自身抗原,动物实验表明MOG抗体(anti-MOG antibody,MOG-Ab)为炎性脱髓鞘疾病动物模型的致病性抗体[2]。
近年来,MOG-Ab也在一些脱髓鞘疾病患者中被检出。
这些患者在临床表现、疾病病程、影像改变以及对治疗的反应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且与以往认识的经典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和水通道蛋白4抗体(anti-aquaporin 4 antibody,AQP4-Ab)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具有诸多不同;同时免疫学研究发现,人MOG-Ab具有致病性[3]。
因此目前认为,MOG-Ab介导了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即MOG-Ab相关疾病(MOG-Ab associated disorders,MOG-AD)。
本文就MOG-AD相关抗体检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MOG-Ab的发现及检测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中检出MOG-Ab,并证实该抗体具有致病性,可加剧实验动物的脱髓鞘[2],进而研究者开始尝试在MS等脱髓鞘患者中检测该抗体。
早期研究多以大肠杆菌合成的MOG胞外段作为抗原,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或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抗体[4],但此种方法只能检测到针对MOG胞外段线性表位的抗体(此抗体在健康人和MS患者中均可被检出),而漏检了针对立体表位的抗体。
LINGO-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
LINGO-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摘要LINGO-1是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的Nogo 受体作用蛋白-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特异性表达。
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LINGO-1在神经胶质瘢痕形成、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LINGO-1会抑制少突胶质细胞活化,阻止轴突和髓鞘的形成和功能恢复,因此被认为是神经元存活、神经突延伸及轴突髓鞘化的负调节剂。
LINGO-1水平的变化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联系。
该文对LINGO-1的生理功能进行阐述,并对LINGO-1在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新生儿脑损伤及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寻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新生儿脑损伤、癫痫、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etem,CNS)感染等,具有高致残率及病死率,严重威胁儿童健康[1 ]。
目前研究发现脑组织中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Ig)结构域的Nogo 受体作用蛋白-1(LINGO-1)是神经再生的抑制因子,在髓鞘的形成和神经突的延伸中发挥重要作用,LINGO-1作为髓鞘再生治疗的新兴分子靶标,其表达水平可能是评估脑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2 ]。
本文主要综述了LINGO-1在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新生儿脑损伤、癫痫、SCI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能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1 LINGO-1的生物学功能1.1 LINGO-1的来源、结构和表达特点LINGO-1是一种重要的跨膜蛋白,由12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和一个Ig结构域组成,共编码614个氨基酸。
LINGO-1基因位于15q24染色体上,具有强大的细胞外结构区域,包括N末端和C末端覆盖结构域、Ig结构域、一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短的细胞质尾部。
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一例
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一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是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大脑和/或脊髓导致的。
一般来说,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会在血清或脑脊液中检测到特定的抗体,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有时患者的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这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介绍一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阴性的病例,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的挑战。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6岁,因精神错乱、抽搐和行为异常入院。
既往健康良好,无特殊家族史。
急性起病,病程数周。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神志不清,言语不连贯,面部表情淡漠,双侧肌张力增高,存在不自主性抽搐。
脑部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
血清抗体检测包括抗NMDA受体、抗VGKC、抗中枢神经元、抗AMPAR、抗GABA受体和抗GAD 抗体均为阴性。
诊断与治疗:由于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临床医生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自身免疫性脑炎。
抗体检测结果的阴性却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排除其他可能性的情况下,医生最终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诊断进行治疗。
患者治疗方案包括抗炎症药物(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以及抗精神病药物。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抽搐症状逐渐得到了缓解,显示出治疗的有效性。
讨论:对于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阴性的病例,临床医生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医生还应考虑到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以辅助诊断。
在治疗方面,针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阴性的病例,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制定治疗方案。
通常来说,抗炎症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症状,改善其神经功能。
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阴性的病例虽然相对较少见,但并不罕见。
对于这类病例,临床医生应该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以尽早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作者:孔文文李勇强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2年第19期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encephalitis,AE)是一种由抗神经元抗体作用产生的自身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损害、记忆缺陷、行为障碍和癫痫发作,AE在过去10年中发病率有所增加,且常与肿瘤发生有关[1]。
AE病程通常持续数月至1年,病情严重者治疗时间延长,康复后仍有许多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行为、认知或神经后遗症。
免疫治疗是AE重要的治疗措施,与神经元表面抗体相关的AE患者通常更容易对免疫治疗产生反应,70%~80%的患者恢复良好,早期进行免疫治疗是AE患者预后良好的重要影响因素[2]。
1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脑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抗体脑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行为或精神障碍、记忆缺陷、癫痫发作,可进一步发展为具有紧张特征的无反应状态、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不稳定等[3],该病以儿童和青年多发。
抗NMDAR抗體脑炎早期具有精神流行病学特征,患者通常因精神问题住院,该病通常可以治愈,无后遗症,其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研究发现早期治疗(1个月以内)是预后良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脑炎早期发作时使用免疫治疗与较低的复发率相关(P=0.038)[4]。
研究显示,94%(472/501)的患者在临床上均接受一线免疫治疗,84%(421/501)的患者服用类固醇,69%(346/501)的患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同时使用类固醇和IVIg的患者占40%(202/501);约1/3的患者接受二线免疫治疗,包括利妥昔单抗(101/501,20%)、环磷酰胺(81/501,16%)和其他免疫治疗(31/501,6%)(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或他克莫司)[5]。
抗NMDAR脑炎的治疗具有挑战性,对症治疗通常侧重于镇静和改善睡眠–觉醒周期,但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
28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特征分析
9例,压力波动在202 ~ 380 mmH20;白细胞计数 升高12例,水平在(12~56) x 109/L,主要以淋 巴细胞升高为主;2例蛋白含量升高,水平在 2.22 -1.56 g/L。8例患者脑电图正常,8例脑 电图轻度异常,5例脑电图中度异常,2例脑电图 重度异常,异常脑电图占比71.43%,主要表现为 弥漫性中、高波幅慢波,以单侧或双侧颛、额叶异
AbsOrcC: Objective To summanzd thd clinicai featrrds and tredtmedis of autoimmrad edcedPalitis (AE) patieniu with meatai disorclaa uu initiai symptoms. MetOods Tda clinicai manifestatioau, auxilian examinatiouu ani treatmediu of 28 AE patieaiu witi meatal disornaa nu initial symptoms were analyzed retrosyectively. Resolts Amoug id 22 patieats,25 cases were eaceaPalitis wii positive 11^x001001111 G (IgG) of anti-glutamata receatoa (NMDAR) ntinoUy,of whom 5 casau were com plicated wii ovaann cyst on teratomn. Two cases were encepPalitiu wii positive IgG of ant- cautactinnsociatea protein receator 2 (CASPR2) antiboUz- 0— case wuu eaceapalitiu wii positive IgG of gammn aminoUutync uciV type B receatoa ( GABABR) ^—。也. Wii the prooresu of ia disease,17 pn tiats hat seizres,and 10 pniats hat dimereaa dedaes of disturnancy of 0—00X1110. Mos, pntm—s hat aUnomiat eUctrcaacephnouam. Finaltp,26 patieatu were treated with first-line immrnothaanp,25 patienas haU gooU effeca,and o— pUint haU no effeca. Conclusion Foo patienas wii meatal disornert ss initial symptoms, if iey huve epimpsy,disturnadcy of 0—00X0^0 and oier symptoms, AE sUodU be hightp susyected,and the heaU maunetic aesouancy imdui— (MRI),electroeaceaPalogram,ceredrosyinat fluif exui—tion and othea related exui—tions sUodU be performed as soon as possible. If AE is diaanosed, immrnotaeraup and otheo symptomatic treatmea-s $00X0 be givea as socrn us possible to improve ie prounosis of patieats.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脑炎的研究进展
炎病情危重 , 有潜在致死风险, 且需接受长期重症监 护 治疗 , 但在 接受 肿 瘤切 除和 免 疫 治疗 后 多 数 患 者
最 终 康 复 。2 0 0 7年 D a l a ma u等 在 此 类 患 者 体 内
2 诊 断及鉴 胞膜 的抗 N M D A R抗 体, 并首次命名了抗 N M D A R抗体脑炎 , 认为该病是
目前 抗 N M D A R抗 体 脑 炎 确 切 发 病 率 尚 不 清 楚, 在 一项 对重 症监 护 病 房 中不 明原 因的脑 炎 中抗
9 2
山东医药 2 0 1 4 年第 5 4卷第 3 期 乱、 通气 障碍 等 ' 。①精 神症状 ] 。在成人 , 大
多 患者 最初 出现 精神 症状 , 如 焦虑 、 烦躁 、 情绪 不稳 、
脑炎过去一直认为临床少见 , 如抗 N . 甲基. D . 天 冬
有别于其他脑炎 , 多数脑炎是 由 T细胞介导的神经 元细胞毒性作用或由抗体及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导 致的神 经元缺 失或 脑组织 萎缩 J 。由此 可见 , 抗 N M D A R抗体脑炎可能有其特殊的作用机制。研究 表明, 抗N MD A R抗 体 主要 在 蛛 网膜 下 腔 合 成 ' j ,
现为语 言 、 睡眠 、 运 动 障碍及 频繁 的 自主神经 功能紊
过 免疫 介导 而产 生 的副肿瘤 性脑 炎 。主要表 现 为严 重 的精 神症 状 、 行为异常、 急 性记 忆 力 缺 失 、 抽 搐 发
作、 运动障碍、 通气不足和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后来 发现抗 N M D A R抗体脑炎可见于任何年龄 , 但主要 是儿童和年轻女性 , 且多数并不伴有肿瘤。
波谱分析 、 2 - 氟- 2 一 脱氧. D 一 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 影( F D G - P E T ) 、 T c . d , 1 一 H M P A O单光子发射计 算
神经变性疾病的诊治与研究进展
神经变性疾病的诊治与研究进展神经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是指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总称,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都是由于神经细胞逐渐损伤和死亡所导致的,最终会导致神经系统萎缩和功能失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目前,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依然不是非常清楚,但是与遗传、老化、氧化损伤、神经炎症、环境和饮食等因素有关。
其中,遗传因素是一些神经变性疾病特别是亨廷顿病和某些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而老化是一些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如老年性帕金森病和老年性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诊疗方面,目前的神经变性疾病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症状缓解治疗,比如阿尔茨海默病的抑制乙酰胆碱水平下降的药物、帕金森病的补充多巴胺的药物和抗炎治疗等。
但是,这些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治愈疾病。
近年来,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被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前景的希望。
其中,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和生物制剂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基因治疗是一种将和疾病相关的基因转入体内,纠正异常或补充缺陷的治疗方式。
在神经变性疾病方面,基因治疗已经成功地将基因编码了神经生长因子的质粒转入了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大鼠脑内,可以明显恢复损伤的神经元,促进脑功能恢复。
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免疫系统增强抗体水平,减轻破坏性炎症反应的治疗方式。
例如,在亨廷顿病的治疗中,使用单克隆抗体HTT-SA1可以降低大脑中毒素蛋白的含量,缓解病情。
干细胞治疗是一种将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促进受损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再生的治疗方式。
在神经变性疾病方面,干细胞移植已经在帕金森病和脊髓损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该治疗方式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验来证实其有效性和长期性的可行性。
生物制剂治疗是一种使用生物制剂来干预疾病的治疗方式。
例如,迪米克孜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突破,该药物能够抑制帕金森病的病情恶化。
GABAABZ受体显像剂在神经系统疾病及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PET中心
GABA A/BZ受体显像剂在神经系统疾病及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鲍伟奇邱春管一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PET中心摘要GABA A/BZ受体是嵌于神经细胞膜上的异质性多肽五聚体,不同的亚单位组合发挥不同的神经抑制性药理作用,如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焦虑等。
GABA A/BZ受体PET 显像剂分为拮抗剂、激动剂、反向激动剂三类,其中以拮抗剂显像剂11C-flumazenil 最为成熟,在癫痫、心境障碍、植物状态、成瘾等领域应用广泛。
关键词:GABA A/BZ受体;放射性显像剂;受体显像;PETApplication of GABA A/BZ receptor imaging for study of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brain functionsWei-qi BAO, Chun Qiu, Yi-hui GUAN(PET Center , Huashan Hospital , Fudan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235 , China) [Abstract] GABA A/BZ receptors are heterogeneous polypeptide pentamers. Different subunit combinations educe different neuro-inhibitor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sedative, hypnosis, anticonvulsion, and anxiolysis. PET radioligands of GABA A/BZ receptor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3 sorts: antagonists, agonists, and reverse agonists, of which antagonist radiotracer11C-flumazenil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epilepsy, mood disorders, vegetative 实用文档state, addiction and so on.[Keywords] GABA A/BZ receptors, radiotracers, receptor imagin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前言: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通过GABA A/BZ 受体介导苯二氮卓(BZ)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焦虑等过程,与癫痫、心境障碍、植物状态、成瘾等疾病密切相关。
MOG抗体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MOG抗体相关疾病研究进展最近的研究进展表明,MOG抗体相关疾病是一类以自身免疫反应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有一定的关联。
早期研究发现,MOG抗体相关疾病患者的大脑和视神经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和破坏,但与MS患者不同,MOG抗体相关疾病患者的脑脊液中未检测到免疫球蛋白的碎片或进一步衍生物。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MOG抗体相关疾病的病理变化不仅局限于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性损伤,还包括脑组织的神经元变性和胶质细胞的变化。
研究发现,MOG抗体能够结合中枢神经系统中的MOG蛋白,并引发伴有炎症反应的免疫细胞浸润,进而导致细胞损伤和脱髓鞘。
此外,MOG抗体还可能通过激活复合物、依赖亚细胞分子的免疫反应信号途径,以及介导免疫细胞与胶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途径来参与病理过程。
临床上,MOG抗体相关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急性的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癫痫、行走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MOG抗体相关疾病患者的脑脊液中有大量的白细胞和蛋白质,脑脊液的免疫球蛋白增高。
脑磁共振成像显示脑部结构异常,尤其是视神经和脊髓病变。
治疗上,目前尚无针对MOG抗体相关疾病的特定治疗方法。
一般采用激素冲击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来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减轻症状和防止病情进展。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针对MOG抗体的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针对MOG抗体的人工合成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显著降低MOG抗体的水平,并改善患者的症状。
尽管MOG抗体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尚不清楚,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我们对该疾病的认识提供了新的线索。
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MOG抗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和策略。
《自身免疫性脑炎》课件
免疫治疗
01
02
03
血浆置换
通过置换血浆中的自身抗 体,减轻炎症反应和脑损 伤。
免疫吸附
利用吸附剂吸附自身抗体 ,达到清除体内自身抗体 的目的。
注意事项
免疫治疗过程中,需注意 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并监测治疗效果。
康复治疗
认知康复
针对认知障碍进行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语言康复
针对语言障碍进行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具有结核中 毒症状,脑脊液呈米汤样,白细胞计数减 少,糖和氯化物降低等表现。
自身免疫性疾病
副肿瘤综合征
如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具有相应 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自身抗体检测阳性。
由肿瘤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神经精神 症状,但无肿瘤证据,自身抗体检测阳性 。
CHAPTER
03
《自身免疫性脑炎》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自身免疫性脑炎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康复 • 预防与护理 • 研究进展与展望
CHAPTER
01
自身免疫性脑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自身免疫性脑炎
指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脑炎, 通常由抗神经元抗体引起。
分类
根据抗神经元抗体的不同,自身 免疫性脑炎可分为NMDAR抗体 脑炎、GABABR抗体脑炎等不同 类型。
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免疫学检查
神经心理评估
其他检查
可能出现血常规、肝肾 功能异常。
可能出现免疫球蛋白、 补体异常。
评估认知功能、情绪状 态等。
如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视觉诱发电位等。
鉴别诊断
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神经免疫疾病相关抗体介绍
DIBA+CBA
异常免疫球蛋白综合征诊疗+免疫比浊法游离轻链
固定电泳+免疫比 浊法
,
保持了抗原 决定簇旳天 然构象 敏感 性、特异性 较高;
指南推荐
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NMOSD
抗体检测临床意义
靶抗原
临床意义
血清和脑脊液中旳敏感性
AQP4(水通道蛋白4)
血清AQP4抗体是 NMOSDs旳标志性抗体, NMOSDs患者(阳性率大约 70-80%);MS患者 (多为阴性,<5%)
自身免疫性脑炎旳诊 断原则
A 临床体现: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3 个月),具有下列 1 个或者多种神经与精神症状或者临床综合征。
1. 边沿系统症状:近事记忆减退、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3 个症状中旳 1 个或者多种。
2. 脑炎综合征:弥漫性或者多灶性脑损害旳临床表现。
▪
基底节:体现为肌张力旳变化,运动异常,震颤
神经免疫疾病有关 抗体检测简介
1、本身免疫性脑炎 2、小脑炎 3、副肿瘤综合征 4、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 5、周围神经病 6、重症肌无力
病毒、结核、真菌、寄生虫、 SY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检测
免疫
遗传
感染
药物
1、片段分析 2、MLPA技术 3、一代测序 4、二代测序
药物浓度、 药物基因组学
神经系统本身免疫病及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Autoimmune Neurological Diseases,AND)是一类由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系统引起的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征、肌无力等。
针对AND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神经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介绍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一、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诊断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临床表现、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AND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神经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肌无力等。
医生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询问症状和体格检查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可能。
2. 外周血检查外周血检查可以包括自身抗体、炎症标志物和免疫球蛋白等的检测。
例如,寻找某些特定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等)有助于特定疾病的诊断,而检测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补体等)可以评估病情的活动度。
3. 检查神经系统影像学神经系统影像检查(如脑部和脊髓的MRI)可以帮助捕捉异常改变,如脑病灶、炎症和出血等。
4. 神经生理学检查神经生理学检查(如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等)可以提供进一步的信息,评估潜在的神经系统损伤和功能异常。
5. 神经肌肉活动电位检测神经肌肉活动电位检测(NMJ)可以帮助确定肌无力、神经炎等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病因。
二、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治疗旨在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并减少神经系统受损。
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抑制剂被广泛用于AND的治疗。
例如,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而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则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活性。
2. 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是将人体提取的免疫球蛋白通过输注给患者,以增强其免疫功能或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该疗法常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表现的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相关脑炎1例
中国乡村医药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表现的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相关脑炎1例戚锡铅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神经元细胞表面和突触蛋白相关抗体介导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中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相关脑炎是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类型。
本文报告以发作性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1例,供临床参考。
1 病历摘要患者女,43岁,工人,因“精神行为异常5个月,伴肢体抽搐4个月”于2019年12月31日入院。
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功减退病史,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无精神病史。
入院前5个多月,患者在墓地受惊吓后出现情绪紧张,易激惹,偶有自言自语、答非所问;自诉四肢麻木,并有消极厌世言语,睡眠差。
当地医院先后予劳拉西泮、阿戈美拉汀、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助眠治疗,症状无改善;1个月后转至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头颅MR、经颅多普勒、动态脑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
考虑诊断“分离性障碍”,先后予度洛西汀、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改善情绪,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抗精神病,奥沙西泮缓解焦虑。
住院期间患者多次夜间出现面部、上肢肌肉紧张性抽搐,持续数秒后自行缓解,每日发作10余次。
治疗后患者情绪稍稳定,上述癫痫样发作持续存在,清醒时认知能力明显减退,以近事记忆损害为主。
出院后继续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12月初因症状仍反复出现再次至精神专科住院治疗。
住院期间患者多次出现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持续3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
24小时动态脑电图示,脑电信号轻度异常改变(当时未捕捉到发作)。
12月底患者精神行为异常加重,不停地脱下自身衣物,将被子当衣服穿,伴睡眠中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表现为突发全身四肢肌肉抽动、呼吸急促、牙关紧闭,持续数分钟后缓解。
逐渐发展为睡眠时间延长,对周围环境无反应,交流困难,偶能自行睁眼,指令、言语不能,但能自行完成吃饭、上厕所等日常活动。
后转至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
入院查体:体温35.0℃,血压94/65mmHg;嗜睡状态,交流困难,言语含糊,粗测记忆力、定向力减退,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Ⅴ级,双上肢腱反射(+++),余腱反射(++),余下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突发精神异常,警惕抗NMDAR脑炎
精神异常使人痛苦不堪,甚至会毁掉一生。
“疯子”“精神病”等不雅称号存在于现代人的记忆中。
在这些词语的背后,我们要高度警惕一个不易觉察的幕后黑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
抗NMDAR脑炎并不多见,但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少见,更多的是缺少发现。
在讲这个病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两例我们亲身诊治的典型病例。
康某某,男,17岁,学生,在校期间突然出现精神异常,有恐惧感、幻觉,夜间休息时自感有人在叫他,并偶有半夜无目的外出游走的行为发生。
家中老人怀疑他是“鬼附身”,从外地请来“神婆”驱鬼,效果不佳。
无奈之下将其送至当地精神病医院,经过一系列精神药品治疗后仍然没有效果。
武某某,女,23岁,职员,同事发现其近期突然情绪低落,易哭泣,本来性格开朗的人变得孤僻,不合群。
同事误以为其可能受到了精神刺激,劝说下送其到心理诊所治疗,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症状愈演愈烈,变得易激惹,时不时与人发生口角,并偶有殴打家人的情况发生。
上述两位患者转来我院就诊后,均及时进行了腰穿检查,随着结果出炉,病因也水落石出。
两位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呈阳性,确诊“抗NMDAR脑炎”无疑。
经过一系列规范化免疫治疗,患者精神异常症状消失,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首先我们先初步了解一下什么叫脑炎。
脑炎按病因主要分为直接感染性、感染后性及非感染性三大类。
其中感染后性及非感染性脑炎中的自身免疫性脑炎(AE)约占全部脑炎患者的20%左右。
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本质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而激发一系列的炎性症状。
抗NMDAR脑炎则是AE中最常见类型,2007年由Dalmau等首次提出概念,占AE患者的54%~80%。
该病发病年龄6~64岁不等,以儿童和青年为主,发病率在5~10/10万/年,男女患病比例为1∶3,其中女性患者中约52%伴有肿瘤,而男性医诊通全科80RRJK患者仅为5%。
抗NMDAR脑炎虽多以精神异常起病,但属神经内科治疗范围,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世界中约77%成人病例首诊于精神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10]MeRae A,Dahlstr6m A,Polinsky R,et a1.Cerebrospinal fluid
s
potential diagnostic markers for immune
Alzheimer’S
disease[J].Behav
psychiatric
patients[J].Int J
Neurosci,1991.60(1/2):119—127.
[2]李柏青.孙建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自身抗脑抗体测 定口].蚌阜医学院学报,1999,24(6):380—381. [3]林忠东,胡鸿文.癫痫患儿血清和抗脑抗体的改变[刀.中华儿 科学杂志,i997,35(8):434. [4]Zimmerman AW.Connors SL,Matteaon KJ,et a1.Maternal
unaffected
siblings[J].
Neuroimmun01.2006.178(1/2):149—155.
[61
Semenov SK,Maizelis Mla,Kogan
RD.et a1.Penetration of
anti—cerebral antibodies through the blood--brain and placen— tal barriers of
antibrain antibodies 2l(3):351—357.
in
autism[J].Brain Behay Immun,2007,
PN.et their
[5]Singer HS.Morris CM,Williams
ies in
a1.Antibrain antibod・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Brain
Res。
1993.57(2)1225—234.
[11]Schutzer SE,Berger JR,Brunner M.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antibody
markers
in
HIV—associated
dementia[J].J
indicators
Neuro-
the
sera
from schizophrenic patients[J].
Schizophr Res.1994.14(1)115—22.
[8]
Schott K.Batra A,Richartz E,et a1.Antibrain antibodies mental disorderl
no
in
evidence for antibodies
基金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基金(07KG3),天津市环湖医 院科技基金(08HHKY03) 作者单位:300060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 作者简介:日华(197z一),男.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颅脑刨 伤救治。 通讯作者::刘唉"y-a-ffhua20042007@sina.∞血’
许与孤独症发病机制相关。通过对产前、产后母亲 和新生儿血清抗脑抗体的检测,提示抗脑抗体能够 通过胎盘并且改变胎儿脑发育。Singer等[s]应用 ELISA和Western免疫印记技术,对罹患孤独症的 儿童以及其未患病同胞和健康儿童进行检测,发现 孤独症受试者比对照组更多的在尾状核、壳核和前 额皮质等脑组织于100kDa处出现条带;除此之外, 患)L/b脑和扣带回脑组织于73kDa处出现峰高。而 且患儿和他们未患病同胞相对于健康儿而言,在小 脑和扣带回脑组织73kDa处出现致密带(峰高和/或 曲线下面积)。结果提示孤独症患儿和他们未患病 的同胞在特殊的脑区具有特殊自身免疫抗原决定簇 定位。Semenov等[6]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通 过实验证实母体大鼠抗脑抗体(131 I标记)能够通过 胎盘,在胎鼠脑内和其他内脏蓄积,这些事实对于出 生前脑病理改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实验结果提示我们,对存在抗脑抗体的该 病患儿进行相应免疫治疗以及对存在抗脑抗体育龄 妇女在孕前进行适当的免疫治疗,提前应用免疫治 疗手段消除或将该抗体控制在安全范围后再考虑怀 孕,将从交叉学科角度,为妇产科和儿科的优生优育 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2.2精神分裂症Henneberg等[7]通过对精神分 裂症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 血清和脑组织中存在抗脑抗体。当然也有学者并不 赞同抗脑抗体攻击突触膜,Schott等凹3检测了严重 的抑郁性障碍、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 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每组20例)的血清中针对突 触膜抗体的反应,显示所有患者并未有针对突触膜 的免疫反应,检测的患者和对照组抗体基线活性提 示这些抗体可能是天然自身抗体,并且认为没有证 据证实精神疾病存在抗脑抗体。 3抗脑抗体与神经疾病 早老性痴呆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Singh[9]通过 回顾文献,分析也许抗脑抗体通过细胞专一性的自 身免疫攻击导致早老性痴呆的神经退行性变。 Mcrae等n们则总结文献研究结果,分析认为:既然该 病典型病变处充满了激活的免疫活性小胶质细胞,
immun01.2004.157(1/2):120一125.
[1z]Kislitsyn luV.Changes
with supratentorial
of
Neurosurgery,Huanhu
Yah Hua,Liang En—he,Liu Kui,et a1. Hospital,TianJing 300060,China
[Key words]Brain;
Antibrain antibody
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三大系统组成了机体最 大、最复杂的调控网络。近年来,由于神经免疫学的 进一步发展,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后抗脑抗体变 化及对机体影响的研究逐渐增多,涉及神经退行性 疾病、脑出血、癫痫、精神疾病、感染免疫疾病、慢性 酒精中毒、颅脑肿瘤、颅脑创伤等。抗脑抗体是由免 疫系统产生的针对脑组织抗原的自身抗体,抗脑抗 体包括针对脑组织¥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酶、髓磷脂碱蛋白等的自身抗体u]。现就相关研究 进展综述如下。 1抗脑抗体产生的机制 关于抗脑抗体产生的机制,目前认为有2个途 径:一是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使脑组织及血机体免 疫系统,即可成为异己抗原而启动免疫反应,产生抗 脑抗体;二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表面sIgA的缺 陷,使机体局部抗体的屏障作用减弱或消失,外界大 量的异种蛋白就有可能未经处理而进入机体,在这 种情况下导致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启动,产生抗脑 抗体[2q]。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的血清内可以有 少量抗脑抗体的存在,这主要因为:(1)脑属于部分 免疫豁免器官,抗原与免疫系统并非完全隔绝,在血 脑屏障缺失的部位(如隔区),脑细胞正常代谢死亡 后,释放出在生理范围内的自身抗原进入血液循环 刺激免疫系统而产生抗脑抗体;(2)血脑屏障的结构 基础是毛细血管,可以允许小分子颗粒通过。所以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会有微量的脑组织抗原进入血 液循环后启动免疫反应,产生少量抗脑抗体。 2抗脑抗体与精神疾病 2.1 孤独症 是一种神经发育疾病,免疫机制参与 其发病过程的证据逐渐增多,Zimmerman等n]认为 尽管遗传因素是主要病因,但产前母亲免疫反应也
against
synaptic
membranes[J].J Neural Transm-1998,105(4/5):517—524. [9] Siogh VK.Neuroautoimmunity:pathogenic implications for Alzheimer’8 disease l-J].Gerontology,1997,43(1/2):79—94.
・158・
坏、免疫功能异常,这主要是因为上述疾病都出现血 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脑组织的损害,为抗脑 抗体水平升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6.1引。值得一提的 是,抗脑抗体和血脑屏障开放的因果关系至今未明, 如果以抗脑抗体为标志的免疫攻击促进血脑屏障开 放理论得到证实,那么利用免疫抑制治疗打断此种 恶性循环将为今后神经、精神疾病防治提供一个新 的研究方向。
・综述・ 神经、精神疾病的抗脑抗体研究进展
闫华 粱恩和 刘暌只达石
【关键词】脑I抗脑抗体 doi:10.3969/j.issn.1009—6574.2009.02.026
Advances in antibrain antibody in Department
nervoos
and mental diseases
参考文献
[11
Jankovie BD.功ordjijevie D.Differential toantibodies
tO
appearance
of
au‘ eno。
human brain¥100 protein,neuron specific
protein in
lase and myelin basic
animals[J].Zh Nevropatol Psikhiatr Im S S
Korsakova,1976,76(2):229—233.
[7]Henneberg AE,Horter S.Rufferr S.Increased prevalence of
antibrain antibodies
in
・157・
万方数据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2009,V01.!!堕壁!!
提示免疫失常也许参与了发病过程。可能小胶质细 胞在痴呆前就已经参与了最初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小胶质细胞产生的抗体被发现存在于脑脊液中。为 此提出炎症反应,特别是一些免疫机制是该病的发 病基础。另外,许多学者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体内也 检测到抗脑抗体,进一步提示免疫机制参与该病的 发生发展过程。 4抗脑抗体与感染免疫疾病 Schutzer等¨u对12例HIV伴发的痴呆患者血 清和脑脊液进行抗脑抗体免疫印记检测时证实,11 例存在抗脑抗体,对照组患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提示抗脑抗体可以作为HIV伴发的痴呆患者标记 物。其他一些类似的感染免疫疾病研究,诸如系统 性红斑狼疮、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也被检测 出存在抗脑抗体,提示免疫因素对于脑疾病的发生 发展和转归越来越被学者重视。 5抗脑抗体与脑膜瘤 Kislitsyn等【121研究发现幕上脑膜瘤患者术前存 在T淋巴细胞减少和抗脑抗体水平升高,同样术后 3~5 d和15~18 d存在自身免疫脑损害征象,提示 术前神经致敏是术后脑水肿和并发症的可能原因。 6抗脑抗体与慢性酒精中毒 Henneberg等【13]通过对3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 者以及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正常人检测,发现40%患 者和6.7%正常人存在抗脑抗体,并通过实验分析出 抗体主要为IgM,其次是IgA和IgG。 7抗脑抗体与颅脑创伤 随着交通和生产活动增多以及人类活动范围的 增大,颅脑创伤以其快速增高的发病率、高病死率和 致残率,被称为危害社会发展的“文明社会病”。De- tlav_[]14通过对292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和194 例此类患者的脑脊液应用Hoigne方法进行抗脑抗 体检测,并相应的对上述检测目标进行远期跟踪检 测,发现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抗脑抗体很常见,而且 持续时间长,轻型颅脑创伤患者则不常见抗脑抗体。 相对于血清抗脑抗体而言,脑脊液中抗脑抗体出现 早、更常见、持续时间更长。这些数据支持局部形成 抗脑抗体的可能。笔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在颅脑 创伤特别是中重度颅脑创伤后动物血清中的确有抗 脑抗体水平的增加,这可能是因为:(1)颅脑创伤后, 短时间内大量坏死的脑组织可以通过通透性增加的 血脑屏障做为抗原进入血液,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 生抗体;(2)颅脑创伤患者度过急性期后,各种原因 引起脑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的细胞成分也可以通过 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做为抗原,或者被迁移来的免疫 细胞以及脑内小胶质细胞吞噬,从而刺激脑组织内、 外的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脑抗体;(3)颅脑创伤后急 性期由于应激等原因,免疫系统功能可较正常情况 亢进,易接受抗原的刺激,产生抗体u引。 综上所述,上述疾病的共性无外乎血脑屏障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