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天地有形外 玄通万物无形中——《老子》第一章解读

合集下载

对老子第一章的看法

对老子第一章的看法

对老子第一章的看法摘要:经过一学期《老子读解》课程的学习,谈谈对老子第一章所讲的个人看法,结合资料和所学对老子所讲进行解释。

以及学习老子第一章之后的感受。

关键词:道常道名常名无有欲一、我对老子第一章的逐句理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为什么说“道,可道,非常道”呢?“道”为什么说不出呢?我认为“道”是一种体验。

体验是无法传达的。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爱,当有人为爱献身的时候,你会觉得不可思议。

你可以在字典里找到这个“爱”字,但你会理解不了它的意义。

如果你真的爱过什么人,你就知道“爱”这个字的意义了。

意义来自于体验,当你有了体验,它就变得有意义了——否则它就是空洞的。

文字可以被传达,但文字只是一种容器。

如果你没有体验,你拿到的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容器。

当你看到它、或者听到它,你会用你的体验去理解它。

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爱过,他们一辈子也不能理解“爱”这个字的意义,当他们听到有人为爱献身的时候,他们会觉得那个人很傻。

尽管字典里也在解释这个“爱”字的意义,但他们理解不了,他们只能姑妄听之。

所以说,“道”是一种体验。

你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理解它,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就像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吃饭和恋爱一样。

所以说,如果“道”可道的话,那一定不是永恒的道(常道),或者理解为正确的道。

那又为什么说“名,可名,非常名”?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的看法是,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

对某事物进行定义,这个定义必然存在偏差。

天地万物首先都是没有定义(名字)的,但是我们要先给它一个定义,它才算某物。

认为可以称呼的名称都是应物而起的,它们随事物的发展而变迁,都不是永恒的。

(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个人的思路是,这句的重点在于有和无的含义。

有与无,是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

在《老子》书中专门讨论“有”、“无”问题的有十几章之多。

有,指有形,有名,实有等。

无,指无形,无名,虚无等。

老子提出这对范畴,他用无和有来指称“道”,表明“道”由无形向有形落实的活动过程。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笔记】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前言-“道”是老子哲学上的最高范畴-本章“道”,指一切存在的根源,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天地间万物蓬勃生长,都是“道”无限潜在力和创造力的表现“道”超越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如果可以说明白,解释的清楚,那就不是“道”了-“道”包含万物之理,无形状、声音、实体,且永恒不变-这包含万物大道理是无法给它个名称,因你称它甲,它不是乙,称它为白它就不是黑了-要了解大道,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和名称,完全靠心灵去体会“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开始时,没有实物、形象;这种情形可称之为“无”-“无”是“道”的本体,宇宙的本源-当“道”产生创生作用,万物就随之而生,可称之为“有”-“道”是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本体“道”即是“无”,也是“有”-从“道”的本质看,超越时空、名言、无形无象,所以是“无”-从“道”的作用看,由于万物因“道”才能存在、运作,所以是“有”-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儿-“无”和“有”可说同出于“道”,只是名称不同而已,都可称为玄妙-是幽深又幽深,一切奥妙的门径-这就是宇宙万物创生的本源“道”了结语-本章主要说明:一、道具有不可言说性,道是不可概念化的东西二、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始源-所谓“玄之又玄”,其实老子是在说明在那深远又深远的根源深处,就是万物所从出的“道”-所以整章都在写一个“道”字。

老子道德经一至六章讲解

老子道德经一至六章讲解

老子道德经一至六章讲解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哲学和道德的著作,内容涵盖了思想、修养、政治、宗教等方面,被誉为“道家哲学的集大成者”。

其中第一至第六章是论述道的本质和特征,下面就分点说明。

一、第一章
第一章是《道德经》的开篇,主旨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味着道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不应该用名称和定义来限制它的自然属性。

二、第二章
第二章主要解释了道的本质和存在形式,道作为宇宙的根本和根源,贯穿万物,生生不息。

三、第三章
第三章强调了纯朴、谦虚等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这些品质是人类处世的基石,能增长人的智慧和生命的力量。

四、第四章
第四章讲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即道是产生一切事物的根源。

五、第五章
第五章解释了极度奢侈和铺张浪费是不符合道德的,叹上天的安乐,
得自由于良好的生活和平衡的状态。

六、第六章
第六章是关于人性的,强调了避免过度地关注功利和物质享受,追求纯粹的内在安宁和自我升华,才能充分实现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总之,道是一个哲学概念,它的思想涵义极其丰富,可以让人们更新自己的价值观。

道德经第一至第六章总分析了道的本质和存在形式、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万物由道而生的哲理思想、和平衡人生和物质享受、以及避免功利至上和追求纯粹的生命升华等方面。

这些思想对于指引人的道德修养和哲学思考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解释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道,非常道。

道,即宇宙的原理、规律和道义准则。

这个原理和准则无法用言语表达,超越了人类所能理解的范畴。

名可名,非常名。

名,指具体的事物名称。

尽管有名字来称呼各种事物,但这些名字都只是表面现象,不能准确揭示万物的本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在宇宙的初起之时,还没有具体的名称。

然而,万物诞生之后就有了各自的名字,这些名字是这些事物的根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人们应该保持无私无欲的心态,以观察宇宙的玄妙之处;但也需要适度地有欲望,以观察事物的边际作用。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宇宙的原理和具体事物虽然出自同一根源,但因为表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这就是玄妙之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妙之处更加深奥,无法言传。

而这种深奥也正是一切奇妙的开端。

道德经通过这一章的表述,引导人们去感悟宇宙的原理和众多事物的深刻含义,这是一个打开奇妙之门的方法。

总结:道德经第一章通过明确强调宇宙原理的无法言传和事物名称的相对性,提醒人们要超越形式和表象去理解事物,去感知宇宙的奥秘。

只有通过超越言语的限制,人们才能深入体会到事物背后的真实价值。

这种体会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还能引导人们在道德和行为上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道德经从第一章开始,就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智慧,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通往人生道路的指南。

《老子》五章知识点总结

《老子》五章知识点总结

《老子》五章知识点总结一、第一章在第一章中,老子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这一重要观念,表明“道”是超越言语和理性的,无法被言说或理解。

这一概念对于后世的哲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影响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

老子还讨论了“名”与“实”的关系,强调了实质的重要性。

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名”和“实”相对应的,但“名”只是表面的现象,“实”才是事物的真正本质。

通过这样的观点,老子提出了一种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对后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第二章在第二章中,老子深入阐述了“道”的概念,并将其与“无为”的观念相联系。

他认为“道”是一种超越言语和行为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规律。

而“无为”则是指不主动去追求功名利禄,不做过多的干预和干涉。

老子认为,只有随顺“道”,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然和谐状态。

老子在这一章中还阐述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他强调了柔弱的力量是最大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和军事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第三章在第三章中,老子讨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了以无为之事,来治理天下。

他认为,政治统治者应该保持谦逊和不争之心,尽量减少对人民的干预和束缚。

只有放弃私欲,保持谦逊和无为的态度,才能真正治理天下。

老子还提出了“智者不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等观点,强调了智者无为的处世态度和治国方针。

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后世的统治者们提出了深刻的思想挑战。

四、第四章在第四章中,老子讨论了“道”的无形和无名,他认为“道”无形无名,却包容万物,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规律。

这一观点强调了“道”是超越言语和理性的,只有超脱世俗,才能领悟和通达“道”的真谛。

老子还强调了“道”的包容和无为的态度,他认为只有放弃私欲,顺应“道”的规律,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然和谐状态。

这一观点对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第五章在第五章中,老子讨论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芻狗”的观念,强调了天地的无私和大爱。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解释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解释

老子道德经白话文解释老子道德经白话文解释《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

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

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

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儿。

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

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诊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

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

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第一章解读

《老子》第一章解读

《老子》第一章解读今天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多极化、全球化发展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更加激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凝聚民族自信心和创造力任务更加艰巨。

如何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如何用文化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凝聚民心,时代要求十分紧迫。

伴随着中国文化深入人心和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进程,“中国特色”为世界所瞠目。

中国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一切,无不深深打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

我们赢得世界竞争的文化实力,源远流长。

以思想分,有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与学术,凝聚着历朝历代专家学者的心血,体现了当时时代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精华,代表了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和技术的高峰。

即使用现在的眼光检验,传统国学不仅在中国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国学同样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尊重和追捧。

重温和正确解读他们的成果,对当今社会大有裨益。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出生于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被《纽约时报》列为古今中外十大作家之首,被大不列颠博物馆列为影响世界的十大名人之一。

他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一书,共81章,分为上下两篇,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为下篇德经。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译成外文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当中,《老子》仅次于《圣经》排名第二。

《老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哲学经典,虽只有五千言,但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具有向多种理解开放的巨大张力,哲学、文学、宗教、经济、政治、伦理、管理、军事、外交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智慧的源头。

自该书诞生以来,读者众多、流传甚广、释者如云。

历史上曾有4位皇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亲自注解《老子》。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老子热”的兴起,《老子》一书愈益引起外国政要(如里根、潘基文、梅得韦杰夫、施罗德等)和平民百姓的关注。

《道德经》注译析——第一章

《道德经》注译析——第一章

《道德经》注译析《道经》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道可道”句:第一个“道”“名”是名词,第二个“道”“名”是动词,意思为表述描述。

【译】用言语表达出的道,已经不是道的原本模样了,而只是道的部分面貌;对于万物的语言描述总和,也已经不是万物的原本了,而只是它们本身的部分性貌。

道无名无别时,已孕育天地;混沌而开之际,乃万物方成。

故而,我们应该以万物的共性来观察“道”的永恒与自我,以万物的区别来找寻道的端倪感触其无所不在的广大。

这种永恒不变和瞬息万变,只不过表象不同,而本源却是相同,都源于玄。

保持永恒不变,而又瞬息万变,这才是世间万物形成的根本。

【析】道,可悟不可言,可点不可传。

各人对“道”的理解是有所不同,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林黛玉,这种见解的差异与各人的生活阅历有关,也与各人的思想境界有关。

《道德经》仅五千字,所以道德经要细读小读,要小到每一个文字的要旨,这样才能更好的领会“道”。

“大道无形”,很多人觉得“道”是“玄之又玄”的东西,不可捉摸不可参悟。

其实“道”以“德”“名”的形式又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展现,如“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只不过我们熟视无睹不加思悟而已,是谓之道不远人,是人远道。

但同时《道德经》又要从无字之处读起,所谓身在山中可以见景而不能观山。

我们很多人,往往执着于文字本身,或者说执迷于“可道”之“道”,“道法自然”,自然而得道,如若执迷于求道学道,而不是悟道,那就是缘木求鱼刻舟求剑了,故而“道”亦远“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不管各人对“道”“德”和“名”的理解产生多大的分歧或者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道”“德”和“名”依旧是它本身,而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不管是“成岭”还是“成峰”,只是“横看”和“侧”观的不同,可庐山终究还是庐山,而并没有化成华山。

老子道德经全文注释及翻译

老子道德经全文注释及翻译

老子道德经全文注释及翻译【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

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

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

《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

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

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

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老子》第一章解说

《老子》第一章解说

《老子》第一章解说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第一章,按说,应带有序言或绪论的性质;我则以为确实如此:此章正是开宗明义地宣告,本书是要阐释一个恒能指导人的整个一生的,也即对于人的任何活动都具有最高指导意义的主张、理论、学说,质言之,为人之道和治国之道,可简称为“大道”。

【解说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1、这开头两句(两个复句)是帛书本的文字,王本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本”即东汉末经学家王弼编定的《老子》版本,今人使用的多是王本,所以也常叫“今本”。

)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后人要避讳汉孝文帝刘恒的“恒”字,就用“常”字替换老子原文中的“恒”字了。

这对文义倒是没有影响:在这里,“恒”和“常”都是“长久不变”义。

但少了四个“也”字,意思就不同了。

例如前句,没有“也”字,不管怎样句读,都可以作两种解释:一,两分句间是并列-转折关系,意思是,(通常所谓的)道确实都是可道的,但都非常道;二,两分句间是假设关系,意思是,一个道,如果可道,则非常道。

有“也”字,则只能看作是由两个判断句构成的并列复句(第二分句承前省去了主语),就只能作上述前一种理解了。

后句可仿此分析。

——我认为,四个“也”字决不会是帛书本抄写者添加的,所以帛书本可靠些,故选从之。

2、前句头一“道”字无疑是名词,充当全句的主语,是本章讨论的“话题”;第二个“道”字放在“可”字后面,显是用作动词。

是什么意思呢?我以为:既然这是一个主谓句,那就要先行弄清作为主语的“道”字之所指,才能确定谓语“可道”的含义,因此就应该先从“道”字用作动词时的各个义项中,选出可以同充当主语的“道”相搭配的义项,如果可以搭配的义项不止一个,就还要联系下文、全章就以至全书来作决定。

这样得到的才会是、必定是此字和此句的确解。

《老子》解读

《老子》解读

字词释义
• “夷”、“希”、“微”这三个词都是用来 形容感官所不能把握的道的。“夷”指无 色。希指无声。微指细之不可寻,即指无 形。搏:触摸。致诘:究诘、追究。一指 “道”。皦:光明。昧:昏暗。绳绳:渺 茫,不清楚。惚恍,即恍惚。若有若无, 闪烁不定。执:凭借,用。御:驾驭、支 配。有:指具体的事物。古始:宇宙的原 始或道的端纪。
《老子》第十六章 老子》
•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 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 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 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字词释义
• 1、致,或作至,达到。致虚极,达到心灵空明的 极境。2、笃:心意坚定,不为外相所移。守静笃, 保持心灵清明宁静的状态,即外无所见,内无所 思,凝神内守。3、作:生成活动。观复:静观万 物的往复循环。4、芸芸:纷杂茂盛。5、根:本 原。指道。归根,回归本原。6、复命:复归天命 自然的本性。常:大道运化的规律。7、明:清澈, 不为所惑。8、容:宽容、包容。9、公:不偏不 私。10、全:周遍。11、天:顺乎自然。天乃道: 顺乎自然就是合符道。12、没身:终身。没身不 殆:终身无虞,不会遭受危险。
今译
• 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到,名叫 “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这三者的形 象无从追究,它是浑沦一体的。它的上面不显得 光亮,它的下面不显得昏暗,它绵绵不绝而不可 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回复到不见具体事物的状 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叫 它“恍惚”,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随着它, 又看不见它的后面。把握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 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这就叫 做道的规律。
今译
• 道体是空虚的,而其作用却无穷无尽。渊 深啊,它好象是万物的宗主;隐微啊,似 亡而又实存。

赏析《老子》第一章

赏析《老子》第一章

赏析《老子》第一章赏析《老子》第一章2009-08-08 19:38 星期六《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节是老子在为道命了名的基础上,进一步讲出他对无名与有名这两个概念在内心的感知与见解,从而过度到他对万物的感知与见解。

现在我试着来分析这一节里语句的构成关系。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这句话,字面意思我想人人都会觉得很好理解,但对于老子是站在何种角度来写,又是以怎样的内涵来写,却很少有人能领悟得透,故此对这句的理解争议就比较多了。

前文第二十五章老子给道这种概念感知进行了命名,结合上下文之间的构成关联,这节老子就对道这个名要进行讲解,从而过度到后面之句对无名与有名这两个概念感知的讲解。

理清此篇文笔的结构关系,那么对这句所指的内涵就易于理会得多。

‘道可道’,这第一个道字,作者应是指概念上的道,第二个道字,就应是指名称的道,结合‘非常道’这句来理解的话,其意我认为可以理解成‘道如果可以用道来讲出的话,就不是平常所讲的道’,其写这句的意思是说道这个混成之物是很难用人们时常使用的语言来讲解得出的。

‘名可名,非常名’与‘道可道,非常道’在这里有着同等的文笔构成关系,其意可以理解为‘名可以用名来说出的话,就不是平常所说的名’前面老子对道这个无形之物以道这个字来命名,他感到用名难以指出道的内涵实质,而以名称来命名对事物的认知他同样感到不足以指出这个名称的内涵实质,故此老子在这里再一次提出他的这种内在见解与感知,从而自然过度到他对有名与无名的内在见解与感知。

这时我们应该明白,老子已经认识到概念上感知的事物,与名称上命名的事物之间是有着很大的距离,也就是说给出的名称是很难把握在概念上的认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不难理解,意思是说‘无’这个名称是天地产生的根源,‘有’这个名称是万物存在的母体。

道德经第一章

道德经第一章

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释义:我们先把第一个“道”定义为“无形的客观规律”,第二个“道”定义为“说出来、描述”,“常道”理解为“原来那个道”,进一步解释为“客观规律本身”。

第一个“名”定义为“客观存在的有形物质”,第二个“名”定义为“言说、描述”,“常名”理解为客观存在物体的本身(包含其中所有的信息)。

“名天地之始”的“名”可以理解为“定义、命名”。

今译:道(客观规律)如果经过人为描述出来之后,就不是原来那个道(客观规律)了;名(有形的物体)如果经过人为的言说之后,也不是原来那个名(物体)了。

我们把无形的天地开始的状态定义为“无”(混沌未开的状态),我们把有形的万物开始的状态定义为“有”。

要想了解客观世界(无形的规律和有形的物体的总和)的奥妙,我们就要回归到无的状态,就是回归到其本原的状态(如种子是植物的本原,胚胎是动物的本原)。

我们要想了解万物之间的不同(边界区分;徼,边界之意),应该注意观察其成熟的样式(动物之于胚胎为成熟,植物之于种子为成熟)。

无和有都是来自一个本原,只是不同阶段的定义不同罢了,我认为他们都很玄妙,都是很难简单的描述出来,世间一切的变化都脱离不了“无”和“有”的相互转化和作用。

启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有局限的,任何人为的对无形的客观规律的描述,都很难真实全面的反映客观规律的本身;任何人为的对有形物体的描述,都不能全面反映物体所包含的信息。

这样来理解道德经第一章的意思,就对我们做人做事很有帮助,警示我们不要盲目自信,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对什么都了解。

老子是在开篇就告诉我们认识世界是不容易的,很容易陷入主观偏见。

许多人就字面意思纠缠,说老子说“道”是不可以说的,其实是自己陷入了偏狭的角度。

老子的意思是告戒我们:你的认识未必是全面客观的,不小心就会陷入主观偏见,做人要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和观念,应该谦虚呀!牛顿通过苹果落地的启示,努力地描述了他对宏观物体之间力的作用关系的认识,就有了万有引力定律,表达的公式F=G*Mm/(r*r)。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原文对照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原文对照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原文对照开经语道妙德善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第一章(道经)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第二段: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三段: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观,guān,下同)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jiào)第四段: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第五段:同谓之玄。

第六段: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常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以言说的道不是常道。

【常道是存在的】常名是不可称名的,可以称名的名不是常名。

【常名是不存在的】天地诞生的初始一刻没有显形,因而是无名的,后来万物显形了,于是无名的万物之母赋予了名。

所以绝对观察者深入无欲的甚深禅定中,观出宇宙法界是妙,宇宙法界无边际,未显形,未固化;绝对观察者在常定中深入有欲众生的心,原来有欲众生所观出的是徼,宇宙法界有边际,已显形,已固化。

妙和徼二者本性相同,观察者的心境不同,所以观出不同。

妙和徼的同是真谛的玄同,不是俗谛的相同。

玄是一根细长的细线,一头连着妙,一头连着徼,玄代表宇宙法界的联系,无法被肉眼看见,但真实存在。

宇宙法界的微妙联系不因为肉眼看不见而不存在,觉知玄的存在是接近宇宙法界真相的第一步。

宇宙法界的玄是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

有形与有形有玄的联系,有形与无形有玄的联系,无形与无形有玄之又玄的联系,肉眼看不见,徼心也不能觉知,但妙心可以玄览。

所以宇宙法界是妙的,妙中更妙的。

妙是无限的,所以称为众妙,又称为妙藏,在妙藏中含藏无量妙的种子,一切妙都从中源源不断的流出。

重读老子《道德经》第一篇

重读老子《道德经》第一篇

重读老子《道德经》第一篇◎读老子《道德经》之一章原文: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它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抽象运动规律。

(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名称,是事物面貌的反映,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

没有名称是天地形成的本源;有名称是区别万物的基础。

因此,人类常常假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通过具象之有来认识微妙的道。

无和有是同时产生的,然而名称又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妙的学说,这种神秘而深邃的理论,它们是各种学说的基础。

认识:老子看来,自然法则仅仅是藴藏在天地的抽象运行之中,看不见,也摸不着,因而是“无” 的体现;以名称特性出现的事物,由于它们均来源于天地,因而其本质也是由藴藏在天地抽象运行之中的“道” 所决定。

其实,“道”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客观现象的个性与共性完美呼应才形成的,一是个性结构下形成的。

“道” 的普遍法则就体现在1、2、3中。

老子没有将二者区分开来,容易使读者产生误会。

“名” 是事物的个性反映,也与现代的“概念”一词的意思相仿。

宇宙中的各个天体系统总是以其个性形式出现,只不过人类所处的天体系统实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因而出现了最完美形式的“道” 。

可见,有名并不等于有最佳境界的道,只是在我们所处的天体系统中实现了道与名的并驾齐驱。

二者又形成了局部的万物。

对老子“道”学理论该如何理解,这是把握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在老子笔下,“道”是运动规律的反映。

“可道”,就是可遵循的自然法则,而这种运动是看不见的,是天地间固有的,它依附于天体万物,但不受天体万物左右:“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在老子笔下,自然界有些方面是背道而行的。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在他看来,人们只有背道而行才是人们正常的选择。

同时他又认为,“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总有一个开端,我把道作为形成天下万物的原因)”,意在表明,万物是顺应“道”的法则的。

道德经第一章浅析

道德经第一章浅析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和“无”的辩证在众多的道德经第一章有不同版本的断句,我个人认同的就是这一版。

其释意大致就是“可以说明的道,不是恒常不变的道。

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不变的名称。

没有名称之时是天地的起始;有名称之时是万物的发端。

所以。

常从‘无’的角度思考,就能看到事物的妙处;常从‘有’的角度思考,就能看出事物的形状。

‘无’‘有’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都是玄妙深远的,是天地万物奥妙的门户。

”《道德经》洋洋五千言,其主旨就是道。

何谓“道”,我窃以为道者为天地万物运行的终极之理。

得道就能岔万物生长之理,明盛衰之变。

立身不遭其害,谋事不失其时,天地之理应乎一身,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但道的玄妙非言语所能名状,人之言辞为天地间之一小技,焉能以一小技之巧妙,而穷天下之大道,万物的名称也是如此。

正如我们可以简述降雨形成的机制,因为水气升腾,集聚成云,降而为雨。

但看似正确的逻辑也并非根本的终极道理,其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如水为什么会气化升腾,水蒸气为什么会集聚、云为什么能飘在天上,为什么云又能形成降雨,这样的问题再衍生还能有无数问题。

所以,我们阐述的所有道理都是建立在对其他原因的忽视之上,只是用习以为常的表象,作为分析的基础,而得出的结论。

“名可名”的理解亦然。

正如我们今日所称中国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放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维度上“中国”二字所代表的内涵又有不同。

所以,你不可能用一个称呼对事物进行全面准确的描述。

因此,道德经开篇就告诉我们“道”不可言,“名”不名。

而要穷究天地之道,唯有“悟”道一途。

要悟道,就必须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正确认识“有”和“无”的关系。

就人类来说天地的起始就是虚无寂灭的状态,人类出现并认识世界后才有了万物的意义。

并非说人类出现之前世界上没有物质,而是人类出现之后才让物质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意义。

《道德经》第一章,从没有过的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从没有过的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从没有过的解释。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以观其所妙(眇),恒有欲,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短短几十个字,古老而神秘,争议非常的多,被解读了两三千年,有无数的解读方式。

其实,它是非常的简单,没有那么神秘,老子只论述了三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第一种,恒无欲,以观其所妙。

第二种,恒有欲,以观其所徼。

第三种,恒无欲加上恒有欲,获得第三种能力,叫做“道知”。

我们下面就一起分析分享,老子论述的三种认识世界的能力,重点是第三种认识世界的能力,什么是“道知”。

在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实意篇中,鬼谷子详详细细论述了什么是道知,以及拥有了道知可以获得什么样的认知能力。

实意篇: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

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

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

虽然老子在九九八十一章中,没有提到“道知”二字,但是道知,却是第一章论述的重点。

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20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第28章,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第49章,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55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在《道德经》这几章中,反反复复的要求人们回归到婴孩的状态,因为只有回归到婴孩的状态,才可以获得“道知”的能力,才可以获得高水平认知世界的能力。

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人们把“无名”,解释为无形,把“有名”,解释为有形。

人们这样解释无名和有名是不对的,牵强不通,这几个“名”字,都是名字的意思。

1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1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1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道德经》是证悟的经典,宣说道妙德善,以济世救人,弃争得和,弃野蛮得文明。

人们应从宇宙观来观察人类文明的道路。

《道德经》建立在宏大宇宙架构之上,从古老的天地人三元宇宙观发展为道天地人四元宇宙观,强调了宇宙的法则性和终极性。

老子告诉世人在神秘的天之上,还有更神秘更抽象的道存在。

道才是最高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抽象性、真实性。

道是理解宇宙真相的钥匙,只有道的思维才能窥探宇宙万物的有序性、稳定性、法则性,离开道的思维,宇宙将失去存在的依据,社会将陷入混乱,秩序永不可得。

道的存在确立了人生修行的正确方向。

老子四元道天地人宇宙观的转变意义重大,第一章的意义在此。

释德清说“观”字为入道之要,智者大师说“观为策发神解之妙术”。

观以禅定为前行,禅定以止为发端。

定能发慧,作为华夏文化第一经典,以深刻理念为内涵,《道德经》的深刻理念来自于老子的玄同大定(禅定)。

玄是老子的独特术语,是老子对宇宙的神解,从玄入道。

《道德经》只对玄和道下了定义,“同谓之玄”就是老子的定义。

玄是一根细长的丝线,与弦同源,一端牵连遥远的另一端。

老子在甲骨文中特选玄字,代表宇宙中遥远而看不见的联系。

玄就是联系,含义有二,一是真实性,二是看不见。

玄把现实地与究竟地联系在一起,要理解现实地,必须理解究竟地,这就是道思维。

人类社会现实虽然纷乱,但最终归向于“和”已经确定,不可改变,故“自古及今,其名不变”(21)。

古人善懂音律,老子从音律中悟道,玄、妙都是音律语言,妙是对音律的最高赞美。

玄是超越眼耳鼻舌身的,只有妙心才能独照。

《易经·系辞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道”和“器”把统一的宇宙分为二个世界,道世界和器世界。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宫延庆释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世代人们读他、解释他,总是受益匪浅。

几年来,我从另一个视角——认知学的视角去解读他,顿觉豁然开朗。

虽然与许多前贤们很有出入,但还是愿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共享。

道可道也,非常道。

名可名也,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这个东西是可以用语言来说一通的,但说一通的道与世间本来存在的那个道不是一回事。

(其中的道理也是容易理解的,要说一通就要用名称、概念这类语言材料,)名称、概念是可以解释的,但这种解释与它背后所指事物的丰富内涵也不是一回事。

(比方说)“无”这个词,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初始状态。

“有”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原因或母体。

但“无”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细微精致之处,而“有”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整体框架方面。

“无”也好,“有”也好,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由于着眼点不同,才有不同的说法。

这种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的方法就叫做“玄”。

反反复复地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这是认知万事万物的根本法门。

第一章的逻辑思路是很清晰的,由“道”引出“名”,由“名”引出“无”和“有”,再由“无”和“有”归结为“玄”。

“道”是出发点,“玄”是归结点。

由此看来,第一章讲的既不是道、名,也不是无和有,而是“玄”。

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方法。

《道德经》八十一篇,其余的八十篇用的就是玄的方法,理解了“玄”就理解了《道德经》的篇章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玄字经常被理解为玄奥,通过这一章,使我们意识到,玄字并不玄奥。

它其实就是指多视角的认知方法。

这种多视角的认知方法,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经常见到。

在逻辑上叫“同出而异名”,现在经常说“辨证的看问题”,其意思和玄字也有些相近。

中医诊病望、闻、问、切,可看成是玄的方法,西医看病要做切片化验,做CT扫描也是是玄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