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复习:熟语(包括成语)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说说熟语、俗语与成语

高中语文说说熟语、俗语与成语

高中语文说说熟语、俗语与成语一、熟语与俗语1. 熟语。

按照《辞海·语言文字分册》的解释,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

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由此可见,熟语是长期以来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是一种形式简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料特殊的语言,包括成语和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种类。

2. 俗语。

《辞海·语言文字分册》说俗语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指谚语、俚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

熟语里,凡定意定型、四言格式的固定词组是“成语”;其他的定型词组或短语皆为“俗语”,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还包括四言的倍数,如八言、十六言。

八言、十六言的语言单位已不是单纯的词组,本质上讲是含有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短语;而四言成语则为定型词组,语法上往往充当句子的某种成分。

其实,这两大类是相通的。

比如,某项工作,若让一个门外汉干,可以说“一窍不通”,也可以说“擀面杖吹火”,前为四言成语,后为五言俗语。

又如“黄连树下弹琵琶”是俗语,“苦中作乐”是成语;“铁公鸡”是俗语,“一毛不拔”是成语。

综上所述,熟语和俗语是种属关系,前者包含后者。

俗语乃熟语的另一类,包括谚语、格言、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主要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通俗而定型的语句,具有形式简括、生动形象的特点。

它与四言成语不同,多口头语。

成语趋向于书面语,较为典雅。

然而在古代,统治阶段及一些文人鄙视俗语,以为“引车卖浆”之声,却崇尚所谓的“雅言正音”。

但这丝毫未能阻止俗语的流行和沿用,即使文人作品中亦不乏其例: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野谚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贾谊《过秦论》)俚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曹丕《典论·论文》)这都说明,平时总以为来自经传的“雅言”,其渊源实在民间。

二、成语史式《汉语成语研究》说:“凡在语言中长期沿用,约定俗成,一般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与组成部分,有其特定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在句子中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的定型词组或短句,谓之成语。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版):正确使用熟语(成语)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版):正确使用熟语(成语)

错置对象, 重点一 错置对象,张冠李戴
成语均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有的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 成语均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有的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的只适 用于特定的物,有着特定的“方向性” 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 用于特定的物,有着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 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 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 “方向性”,使用起来就会出现毛病。 方向性” 使用起来就会出现毛病。
2.(2009·浙江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浙江卷)下列各句中, 浙江卷 下列各句中 ( )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作出副科级以上干 .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 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 名不副实 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名不副实 ...... 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 . 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 ....... 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直言不讳 直言不讳) 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 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 .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 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蛇添足 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 ....... 画蛇添足) D.1977 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 . 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 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 ..... 的希望。 脱胎换骨 脱胎换骨) 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脱胎换骨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5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全套解析课件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5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全套解析课件
解析:这里成语使用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C )
A.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 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B.苏轼的《水调歌头》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 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C.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之 鳖。
这样的人才无疑是稀缺的,据悉,此次厦门领读者活动由厦门市妇联和厦门广电集团联袂推出,意在借助阅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培育良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尤里奇在HR转 型40版中提出由外而内的视角,强调通过HR的实践活动促成外部条件的变化,并对外部变化及时做出反应,5G无线宽带 https://,学校教职工近400人,图书馆藏书50余万册,师资力量 雄厚,管理规范严格,校园环境优美,学习生活条件优越,致力于为全国高铁、城轨、地铁行业输送优秀专业人才,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十一条 学校设立由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制定招生政策,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而以优质稳定的外教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爱英语,成为了培生新版B E(美语版)教材唯一的在线外教合作伙伴,为学校和教培机构提供在线外教服务
D.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 丝毫大意。
解析:A“左右逢源”意为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 也比喻办事圆滑。此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 上,而不是做,“左右逢源”不能作“说”的补语。 B“信手拈来”不能带宾语。C“瓮中之鳖”是名词性偏正结构, 作宾语,如误换成“瓮中捉鳖”,就成了动词短语,不能作 “成了”的宾语。D“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不能 错误地理解成“渐渐下降”之意。“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不能 与“每况愈下”搭配。

高中语文:考场作文素材(熟语中的成语13)

高中语文:考场作文素材(熟语中的成语13)

T667、同生死,共存亡——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66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

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669、他乡遇故知——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

指使人高兴的事。

670、塔尖上功德——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67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672、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673、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

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674、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

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675、汤里来,水里去——指银钱随手来随手去,留不住。

676、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

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

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67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67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679、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

比喻实至名归。

680、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

比喻代人受过。

681、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

原指登上某某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

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682、天高皇帝远——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

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X,不受约束。

68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684、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685、天下乌鸦一般黑——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高考语文_熟语类

高考语文_熟语类

【第一类望文生义】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第三类褒贬颠倒】褒词误用贬义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熟语积累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熟语积累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熟语积累一、比喻事物真、假,人好、坏混杂。

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

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指物。

泥沙俱下:不同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泥沙俱下只用于人。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侧重于人的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只能指人。

二、形容书法或文章。

天马行空:诗文书法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可用于自谦之词。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信手拈来:。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与司空见惯类似,后不加宾语。

率尔成章:形容写文章粗陋草率。

淋漓尽致:文章谈话详尽透彻,也只暴露得很彻底。

连篇累牍:文词冗长,叙述篇幅得多。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能干,也形容文章篇幅不长而有力。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才思充沛。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常误用为文章写得不好。

三、形容建筑物或器物或技艺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技艺精巧。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巧妙高超,只用于人工制造。

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漂亮。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结构奇巧,也形容人聪明伶俐。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好了要求更好。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社会地位,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四、用于夫妻,情人,男女之间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相互敬重。

破镜重圆:指夫妻分散或破裂后重新团圆。

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好。

青梅竹马:男女幼时亲密无间。

碧海青天:形容女子对爱情坚贞。

五、一般用于坏事长此以往:一般用于坏事,并且指以后要发生的。

无独有偶:不止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常用于坏事。

在劫难逃:旧时指注定要遭受某种灾祸,现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

趋之若鹜: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①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 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 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 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 ②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地笑起来。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 孑然一身地匆匆穿 ③ 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 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 ④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 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 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万人空巷,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 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 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球队望其项背 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 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 (“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 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 得上” 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 ③“国足挂帅 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 国足挂帅” ③“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 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 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 ④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 得不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 得不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 到法庭对质” “到法庭对质”)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成语中的熟语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成语中的熟语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知识成语中的熟语
【摘要】“
高中语文
知识成语中的熟语”以下是编者为大家提供的高中成语中的熟语,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2、一不做,二不休
3、一失足成千古恨
4、一动不如一静
5、一物降一物
6、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一蟹不如一蟹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9、一棍子打死
10、一鼻孔出气
11、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3、丁是丁,卯是卯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5、人怕出名猪怕壮
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7、三折肱为良医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万变不离其宗
21、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22、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3、上梁不正下梁歪
24、山雨欲来风满楼
2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7、千里送鹅毛
2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0、小不忍则乱大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熟语[1]

熟语[1]

谚语换成语:
7这山望着那山高 8树倒猢狲散 9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10井里打水往河里倒 11衣上有虱烧棉袄 12顾了吹笛顾不了捏眼 见异思迁 如鸟兽散 贪得无厌 劳而无功 因噎废食 顾此失彼
格言
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格 言和谚语都是句子,但谚语是群众的集 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语录。
如: 事实胜于雄辩
根据意思,写出惯用语 。
不讲原则调解的人 ( 和事佬 ) 非常吝啬、一毛不拔的人( 铁公鸡 ) 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 应声虫 ) 比喻老实肯干的人 ( 老黄牛 ) 喻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 鸿门宴 ) 比喻做有风险的事 ( 走钢丝 )
下面是现实生活中喻人的惯用语,请用简明的语言 分别解释是指哪类人:
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谚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心齐,泰山移 喝水不忘挖井人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 误砍柴。比喻事先做好充 分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谚语练习
谚语换成语:
1打开天窗说亮话 2赶鸭子上架 3横挑鼻子竖挑眼 4好虎架不住群狼 5躲过了风暴又遭雨 6此地无银三百两 直言不讳 强人所难 吹毛求疵 寡不敌众 祸不单行 欲盖弥彰
B、同学向你借用你的涂改液,最后只还你一个空 瓶子。 C、同学跟你借涂改液,你因为没法帮他而内疚不 已。 D、某同学十年前借去了你的一本参考书,但至今 仍音讯渺然。
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 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
答在序号后面。(04全国)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 偏偏有个 的习惯,就又追问 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正确使用熟语

正确使用熟语

1.从历史故事中来的;
2.从寓言故事中来的;
3.从神话或其它传说中来的;
4.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摘引的。
1、结构的相对定型性;
2、 意义的整体性;
3、 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
1、并列关系:披肝沥胆、披星戴月
2、承接关系:见异思迁、先斩后奏
3、因果关系:水落石出、水滴石穿 4、主谓关系:毛遂自荐、夜郎自大
(对象不当)
2002全国高考:
答案:A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 出发,吸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 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 来了。 (褒贬误用)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 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 皆碑 (对象不当) 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 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 鼓,没有太大动作。 (自相矛盾)
2004年全国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 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同学纷至沓 来,踊跃报名。 形容连续不断地纷纷到来。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 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 过是九牛一毛。 指众多数量中的一点点。 C .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 2.1 亿元自有资金 获取了 13.7 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 指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 确实匪夷所思。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 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 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只能事倍功半。

熟语-

熟语-

惯用语是口头上常用的习惯用语, 具有简明、生动、形象的特点。
惯用语和成语的区别: 惯用语通俗易懂,具有口语色彩;成 语显得文雅,含义深,具有书面语特点。 惯用语大都是三个音节的动宾短语, 成语大都四个音节。 惯用语大都能拆开,在动宾之间能插 进其它成分;成语一般不能随意拆开插入 别的成分。
常见惯用语举例
者接触看看,问问他们到底想要干哪个.所以,俺们需要弄清楚,外来者之中是否有主事人,若能与主事人谈壹谈,或许能够有大帮助.”鞠云说道.“议长大人说の有道理,俺同意.”“嗯,先接触接触也好.”“只是,不知道呐些外来者愿意不愿意出面与俺们谈壹谈.”“……”众人都轻轻点 头.“议长大人!呐样,俺先找外来者接触壹下,了解壹下呐些人の信息.如果顺利,便让他们の主事人来开天城谈谈.如果他们不愿意与俺们谈,那俺们再商议接下来如何对付他们!”端木至尊沉声说道.端木至尊是宇宙内最为枯老の初始生灵之壹,当年与鞠言还发生过壹些小矛盾,不过后来 呐些小事也就随着事间烟消云散了.现在の端木至尊,也是开天城联盟客卿身份.端木至尊,是植物生命,防御能历在整个宇宙内都是首屈壹指の,端木至尊主动去与外来者去交流,鞠云等议会人员也都觉得合适.“端木客卿,那就麻烦你老了.”鞠云客气の对端木说道.“行,那俺现在就动身, 外来者毫不隐藏,很容易就能找到他们の踪迹.”端木至尊点了点头,而后便向鞠云告辞.“诸位,最近你们也就不要离开开天城了,俺们就在开天城内等端木客卿の好消息.”鞠云对在场众人说道.(未完待续.、,您の支持,就是俺最大の动历.):肆玖:叁伍第贰零零伍章父亲消息端木至尊出了 开天城议会大殿,便立刻动身.外来者の踪迹,确实很容易查探.呐些外来者都没将宇宙生灵放在眼里,当然就不会刻意の隐藏行踪.在外来者看来,宇宙生灵不过是壹些土著罢了.所以,端木至尊仅仅用了几天の事间,就与壹名外来者有了接触.呐名外来

高中生掌握的熟语

高中生掌握的熟语

高中生掌握的熟语熟语的类型: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一、成语(一)常见的易混误用成语1.溢美之词:指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2.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3.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4.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5.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多误用于惊人消息。

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误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

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1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错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

1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12. 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1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常扩大误用为形容所有美好事物。

1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常扩大误用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1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1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常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1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1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9.一言九鼎:指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20.上行下效:指上级怎么做,下级也就怎么做,贬义。

常误用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21.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误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

高考复习专题之熟语

高考复习专题之熟语

(四)使用对象配错 例:逛逛街市,你会发现商店里各种各样的商 品琳琅满目、浩如烟海。 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等多得无法计算。 不能形容商品。 例:今天的合肥人才市场,来参加招聘会的人 济济一堂。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的人才聚集在一起。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事物而身心愉快。主语 是人,如果主语是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 目”。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众多、宏伟壮丽。 不能用来形容美好事物。
注意:成语在最初形成时,大都代表一定的 意义,具有一定的适用对象和感情色彩。
2、谚语:“说句俗话”
定义:民间广为流传的通俗简练而蕴义深广的固 定短语 内容:一是反映人生哲理的,二是反映生产经验 的,三是反映阶级斗争的。 如:“打肿年充胖子”“十年树木,百年树 人”“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纸包不住火”“只 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情人眼里出西 施”“天下乌鸦一般黑” 3、格言 定义:广为沿用的富有劝诫、启发、教育作用 的短语。
来源:书面记载的和口头流传的 书面记载的见于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古代诗 文等,口头流传的包括一些俗语和人们按照成语的 结构规律仿造出来的一些词语。 历史事件: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卧薪尝胆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愚公移山、鹬蚌相争 名言名句:老骥伏枥、学而不厌、殚精竭虑、 满招损谦受益 口头用语:七手八脚、欢天喜地、过河拆桥 流行用语:自力更生、舍己救人、百花齐放 来自外语:火中取栗(法国寓言)、天方夜谭 (阿拉伯故事)
(一)(提示: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希腊对夺冠)
伯 乐 相 马
(二) (三)
马 失 前 踢
熟语的种类 1、成语 定义:人们相沿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 定型、表达精炼、含义丰富的固定词组,在语 言运用中常常作为独立的语言单位来使用。 形式:一般是四个字,如“狐假虎威、 叶公好龙、呆若木鸡、弄巧成拙”等; 也有个别不止四个字,如“醉翁之意不 在酒”、“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入虎 穴,焉得虎子”、“既来之,则安之”、“鹬 蚌相争,渔翁得利”等。

特须重视的熟语(包括成语)

特须重视的熟语(包括成语)
22、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23、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24、缠绵悱恻:形容内心苦闷难以排遣,也指诗文等感情深沉,言辞婉转。
25、从一而终:始终如一。多指感情专一,不三心二意。封建社会还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终身守寡的封建教条。
92、穷形尽相:既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指丑态毕露。
93、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94、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95、千锤百炼:形容对诗文多次加工润色,精益求精。也比喻经过多次斗争和考验。
59、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可指工事,也可指决心意志。
60、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61、金声玉振: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也比喻文辞优美。
6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96、琴瑟不调:谓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比喻夫妻不和。
97、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 用以比喻高人雅士的风致。
98、清规戒律: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多指不合理的。
99、沁人心脾:渗入到人的内脏。多形容吸人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进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美好、动人,使人深受感动。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高考语文 成语熟语解释素材

高考语文 成语熟语解释素材

语文成语熟语解释1.不足为训:不能当作X例或法那么。

2.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3.惨淡经营:煞费心思,着意布置、谋划和管理某项事业。

4.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5.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6.改弦更X: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

引申为改革变更。

7.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

8.起死回生:救活垂危的人。

形容医术高明。

9.苦心孤诣:用心良苦,造诣极深。

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

10.身临其境:亲自到某个地方,应与“设身处地〞相区别。

11.文不加点: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

形容文思敏捷。

12.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遭遇灾难。

13.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14.两小无猜:指幼年男女天真无邪,相处融洽。

15.目无全牛: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

典出《庄子·养生主》。

16.紧锣密鼓:多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X的舆论准备。

17.明日黄花:指过了重阳赏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时过境迁,那么徒然感慨。

18.祸起萧墙: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19.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20.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21.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22.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23.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24.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

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熟语包括哪些内容

熟语包括哪些内容

熟语包括>、习惯用语、>三大类,本文就此作了简要分析,欢迎使用。

一、成语(一)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如:四面楚歌歌功颂德德才兼备首屈一指首当其冲虎头蛇尾生活中运用的成语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成语的特征及其运用1、意义的整体性它是意义往往并非其构成的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的整体意义。

如:“油头粉面”,表现意义是“抹了油的头和擦了粉的脸”,实际含义是“形容人打扮得妖艳轻浮”。

“破釜沈舟”表面意义是“砸破饭锅沉下船”,实际含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

(秘书工作网>栏目)“虎头蛇尾”表面意义是“虎的头,蛇的尾”,实际含义是“做事有始有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运用成语的时候要注意,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

除了要弄清表面意义与内部含义的区别之外,有些成语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还要弄清成语的褒、贬义。

例:再接再厉——变本加厉侃侃而谈——夸夸其谈深思熟虑——处心积虑前面的带有褒义,而后面的一组带有贬义。

2、结构的凝固性成语的结构形式(字数、词序、成分)是定型的、凝固的。

一般必须沿用原型,不能随意变换和增减其中的成份。

“殃及池鱼”不能变换为“殃及塘鱼”“战略部署”不能改为“战略和部署”当然,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形和读音,不能写错、读错,这我们在“纠正错别字”时也讲过。

例:委曲求全——委屈求全(×)不计其数——不记其数(×)言简意骇(gāi)不能读作“hài”呱呱坠(zhuì)把不能读“duò”或“duì”至于成语的来源,大家只要看书稍作了解即可。

二、惯用语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简明生动,通俗有趣,口语色彩浓,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

并且惯用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

例:动宾式:耍滑头、耍花招、放空炮、开绿灯、揪小辫子炒鱿鱼、扯后腿、钻空子、吹牛皮、绕弯子、傍大款偏正式:铁公鸡、马后炮、过后计、空城计、铁饭碗、墙头草、下马威、耳边风、绊脚石主谓式:天晓得其他:巴不得三七二十一三、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1.成语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音节多以四字为主,大部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

有的来自古代寓言,如“揠苗助长”“望洋兴叹”;有的来自历史故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有的来自古代诗文,如“扑朔迷离”“秋毫无犯”;等等。

当然,也有很多来自现代人的生活与著作,如“古为今用”“尘埃落定”等。

成语最能体现熟语的两个特点,即结构的稳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

我们学习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望文生义。

如“文不加点”“如履薄冰”“七月流火”“石破天惊”等,常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当然,成语也并非永远固定不变,有的意义、色彩可能发生变化,如“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2.谚语谚语是口头俗语,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谚语也叫“俚语”“俗语”“直言”,是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口耳相传和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是它的两个基本特点,它一般都能揭示一个客观规律或反映一个领域内的事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

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

谚语与成语的区别: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谚语多是口头俗语;成语一般做句子成分,谚语是完整句子;成语形式比较固定,谚语较为灵活,容许有改变。

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喻世明言》),也可说成“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金瓶梅》)。

3.惯用语惯用语是指具有特定含义、形式短小、口语性很强的固定短语。

首先,惯用语一般不使用字面意义,而是通过比喻或引申概括出一个新的意义。

如“打预防针”,字面义指注射预防疾病的针剂,比喻预先进行提醒、教育,使人有所警惕,以防发生不利的事情。

其次,惯用语的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厚。

如“拍马屁”“穿小鞋”等。

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也有多字的,如“解铃还须系铃人”“远水救不了近火”等。

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色彩浓;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其间可以依据表达的需要插入定语或补语,如“敲边鼓——敲了一阵子边鼓”,而成语一般不能随意插进别的成分。

4.歇后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表意重点在后半部分。

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前半部分“外甥打灯笼”只是引子,称为“头”,后半部分,谐音双关,点明整个歇后语的含义,称为“尾”。

歇后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双关。

如“老虎驾车——谁赶(敢)”,用“谁赶”对“老虎驾车”作字面上的解释,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是指某件事情没有人“敢”去做。

歇后语的艺术效果主要有两方面:形象生动和风趣幽默。

这主要体现在“引子”部分。

“引子”部分的以下三个特点都有助于形成这种艺术效果:①取材广泛,人物、鬼神、动物、植物、食品、器物、民俗等,无所不包。

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②想象新奇,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塑造出种种人们意想不到的形象。

如“老虎戴佛珠——假充善人”(拟人),“三张纸画张脸——好大的面子”(夸张)等。

③深具悬念性。

拿去歇后语后半部分,“引子”能引发人们许多联想,待答案揭示,又恍然大悟。

如“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光看其前半部分会使人们想到老鼠“给人带来麻烦”“令人讨厌”等语言,但看到后半部分,自然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5.格言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大部分是出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高考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过写作体现。

如“知识就是力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

格言和谚语的区别:第一,来源不同。

谚语来自人民群众;格言是名言记录,大都可见于文献记载。

第二,意义色彩不同。

谚语通俗,口语色彩鲜明;格言书面语色彩浓厚,有些必须加以解释才能理解其意义。

第三,格言比谚语的哲理性和教育意义更深刻,大都意味深长,令人警醒。

辨析使用熟语“十看”“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以否定形式应用。

这里误解了词义,导致使用不当。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久假不归”“明日黄花”“细大不捐”“石破天惊”“危言危行”“文不加点”等。

[解析]C项“不赞一词”,形容文章写得很好,不能增添一句话。

此处合适。

其他各项,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

A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属于望文生义;B项“鹿死谁手”,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

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D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了非常纯熟的地步,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答案] C[解析]A项,“敬谢不敏”意思是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

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句中是感激不尽之意,用得不妥。

B项,“狗尾续貂”为谦辞,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东西的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符合语境。

C项,课堂上争论不能说是“班门弄斧”。

D项,“洗耳恭听”,谦辞,指恭敬而认真地听,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听自己讲话。

[答案] B3.看范围,忌忽视语境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

成语也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则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所致。

而命题者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讲范围,设置迷局。

[解析]A项,“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完全不合语境。

B 项,“冰山一角”含有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的意思,符合语境。

C项,“翻云覆雨”是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贬义,与句意不合。

D项,“洞若观火”形容有敏锐的观察力,非常清楚地看出事物的本质,好像看火一样清楚,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答案] B[解析]A项,“望其项背”指能够望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其用法多用于否定句中。

句中要表示的意思是许多明眼运动员比不上她,使用正确。

B项,“乐此不疲”即乐于做某件事,沉浸其中,不知疲倦。

一般作谓语、定语,但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

此句可改为“似乎对这份伤感乐此不疲”。

C项,“贻笑大方”即让内行见笑,前面再加一个“让人”,显得赘余,不通。

D项,“不可开交”是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可加“忙得”“打得”等,作动词的补语。

[答案] A5.看对象,忌张冠李戴有些熟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

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

如果对这些熟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指行医济世。

指处理政务很勤劳。

形容书籍多。

用于青少年的才能、本领。

形容医术高明。

指著书立说。

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比喻文章或议论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

家人之间。

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

[解析]B项,反目成仇:翻脸成为仇敌。

“抗议者”并非仇敌,这里对象不合。

C项,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

属于使用对象错,应为“相得益彰”。

D项,大有可为: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

主语应为“事情”。

[答案] A[解析]A项“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鲜艳娇美,而菊花虽美却不能代表各种花卉。

这是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B项“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为是可以通过劝导加以改正的,用在该句显得语义很轻,应用“不劳而获”。

C项,这里的“络绎不绝”应改为“源源不绝”。

这两个成语都有连续不断的意思,使用时多数情况下可以相通,但有时有区别。

“络绎不绝”多指车、马、船、人的来往,而“源源不绝”比较广泛,不仅可以指车、马、船、人的来来往往,也可以指别的事物,如信息等。

[答案] D7.看多义,忌顾此失彼有些熟语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往往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含义。

如“淋漓尽致”,既可用来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

对于类似的成语,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容易顾此失彼。

再如:(1)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此句中的“粉墨登场”用的就是本义。

“粉墨登场”出自明代张岱的《蔡义伶文》:“汝身前,粉墨登场,努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

”“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原指演员化装上台演戏,但现在一般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

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

8.看表达,忌重复赘余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使用某个熟语时,熟语的语义可能与句子中的某些词语意义重复,造成语言表达运用中的重复赘余。

这种类型的误用,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

如: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

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使句子表意简明。

[解析]A项,“不期而遇”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含有“意外”的意思;而“突然”是指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出乎预料,也含有“意外”的意思,因此句中“不期而遇”和“突然”重复。

B项,“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C项,已经“丰富多彩”,怎么还“十分”?重复累赘。

D项,“真知灼见”意即正确透彻的认识,用“到位”来修饰它,亦显重复。

[答案] B[解析]D项,空谷足音:空旷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A项,一掷千金: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含贬义;B项,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对事情认真,一点儿也不含糊、不马虎。

属于感情色彩不合语境。

C项,煞有介事:指大模大样,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贬义。

[答案] D[解析]A项,“春意阑珊”的“阑珊”是指“将尽,将衰”,这正好与句首的“初春”相左。

B项,“豆蔻年华”是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候,这与语境中所说的“大学生”相矛盾。

C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

用在此处,与语境相合。

D项,“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与“只顾眼前”相矛盾,可换成“目光如豆”。

[答案] C解析:D项,曲终人散:乐曲结束后听众散去,比喻某一件事情结束,人们各自离去。

A 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此处应用“因势利导”;B项,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意。

不合语境。

可改为“大手大脚”;C项,不合语境,“今非昔比”意为“当今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今盛昔衰),此处应用“今不如昔”。

答案:D解析:D项,“琴瑟和谐”比喻夫妻情深意笃,非常和美融洽。

用在句中使用对象不当。

A 项,“昙花一现”比喻好的景象一出现很快就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