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西方经济学第9章
于职业培训,以减轻资源流动的阻力。如果它能够消除失业和空位并存
的局面,各部门的收入差距便会缩小,攀比行为所刺激的工资和物价上 涨势头便会削弱。
失业理论
1.失业的含义 • 失业(Unemployment)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 有工作能力且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工作(在最近一 段时间内寻找过工作)的人没有工作。 • (1)在一定年龄范围内 • (2)有能力工作。 • (3)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工作,为寻找工作付出过 一定的努力,即有求职活动。 • (4)目前没有工作
• 思考题: • 美国的就业“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通货膨胀的核心:货币价值
• 货币是人们愿意接受的资产。 • 一般具有三种职能: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 储藏 • 货币包含有六种种类:铸币(硬币)、纸币、存 款货币(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准 货币(如债券)、货币替代物(如信用卡) • 经济学中的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 • M1=现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 M2=M1+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失业的种类
• 1.摩擦性失业
• (1)定义 • 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即由生命周期、人口迁移及努力想得到更好的工作等 原因而产生的失业。 • (2)特征 • 摩擦性失业是充分就业下的失业,此时,不仅劳动供 求总量相等,而且劳动供求结构相适应。 • (3)决定摩擦性失业大小的因素 • 1)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 • 2)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通货膨胀理论
•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般价格水 平持续和明显的上升。理解通货膨胀的 含义要注意三点: • 1)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通 货膨胀期间,个别物价可以不变,有时 还可能下降 • 2)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 3)一般物价水平必须是明显的上升。
西方经济学第9章
9.1.3漏出和注入
1) 漏出 (1) 净储蓄S (2) 净税收T (3) 进口支出M 总漏出(W)是净储蓄、净税收和进口支 出的总和: W=S+T+M
2)注入 (1) 投资I (2) 政府支出G (3) 出口X 总注入(J)是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的总 和: J=I+G+X 3)漏出和注入的关系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价 格指数这三者的关系是: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9.3)
9.3.3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境内在一年中所创 造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 概念,强调的是一国本土的生产能力。而国 民生产总值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创造的全 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强调的是一国国民的生产能力。
表 9-5 国内生产总值
美国 2002 年 GDP 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10446.2 278.1 287.6 10436.7 1393.5 9043.2 800.4 44.1 -116.7
+ 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 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固定资本消耗 = 国民生产净值(NNP) - 企业间接税及非税收支付-企业转移支 付-统计误差
9.1.1流量和存量
流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国民收入的统计 中一般为一年)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 而存量指某一经济量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数 值。 流量和存量之间有密切关系。流量来自存 量,流量又归于存量。
9.1.2国民经济内部环流
假定一国经济是封闭型经济,对外贸易不占 重要地位,假定一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不起 什么重要作用,这样,经济中可以分为两大 部门,即“企业”和“家庭”。 家庭部门向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 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企业部门则向 家庭支付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如工资、利 息、地租、利润等。企业使用家庭提供的生 产要素生产出商品和劳务,并提供给家庭, 家庭则用其取得的要素收入向企业购买商品 和劳务。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的 工人可能提供较少的劳动,但高工 资也会吸引新的工人进来,因而总 的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一般仍然是 向右上方倾斜。
14
均衡工资的决定
W
D
W0 E
S
O
L0
L
15
第六节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一、洛仑兹曲线 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列,考虑收入最 低任意百分比人口的收入百分比,这样得到的人口累 计百分比(横轴)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纵轴)的对应关 系图形即洛仑兹曲线。 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指,在洛仑兹曲线中,不平等面积 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 距的指标。 G=A/(A+B), 0≤G≤1 G:基尼系数,A:不平等面积,A+B:完全不平 等面积
2
二、要素供给原则
效用最大化条件:作为“要素供给”的资 源的边际效用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 际效用相等。
1、要素供给的边际效应
消费者之所以供给生产要素是为了获得 收入,正是这种要素带来的收入具有效用, 因此要素供给的效用是一种间接效用。
3
假设要素供给增量为△L,由此引起的收入 增量△Y,而由收入增量所引起的效应增量为△U, 则:
12
2、当闲暇价格即工资变化时,对闲暇商品的需 求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反方向变化 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同方向变化 总效应:随着闲暇价格的变化,闲暇需求量上 升还是下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如果收 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 而下降;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 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上升。 3、在工资较低时,闲暇商品价格变化的收入效 应相对小于替代效应;一旦工资较高之后,其收入 效应相对大于替代效应。因此,闲暇商品的需求曲 线向前上弯曲,从而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发生道德危险。 道德危险就是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 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 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 信息不对称之下产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逆向 选择。 逆向选择指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 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
三、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行为 市场机制本身完全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中心是如何得到私人信息。私人信 息是要付出代价才能得到。如果获得这种信息得 到的收益大于成本,那么缺少信息的一方就会去 寻找私人信息。这时不对称信息市场上的交易行 为就可以正常进行了。 主要是要善于从反映信息的各种信号中,找出能反 映真实私人信息的信号。 发现能反映真实私人信息的信号有时是一件专业性 的工作,考虑到成本问题,需要专门从事这种搜 集信息、分析信号的机构。
第三节 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行为 一、不确定性与风险 不确定性是指可能出现一种以上的情况,但我们并 不知道会是哪一种的状态。 为了说明不确定性,我们使用了概率和风险这两个 概念。 概率是0与1之间的某个数,它衡量某些可能发生的 事情的机会多少。概率可以进行推测。 不确定性引起了风险。如果一件事情未来的可能结 果无法用概率表示,就是不确定性。如果一个时 间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风险。
不同的人对风险的态度不同,可以分为风险 偏好型、风险厌恶型和风险中性型。经济 学中假设人都是厌恶风险的。保险业的产 生正是为了回避风险的。 保险业能存在首先在于人们厌恶风险的本性, 保险业为人们回避风险服务。保险业之所 以能存在是因为风险有概率,可以通过保 险来分摊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危险与逆向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信息是不对称的。一般是卖者 拥有的信息多,买者拥有的信息少。信息 不对称就是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 相同。 经济学家把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开信息, 一种是私人信息。在市场交易中,一方只 有公开信息,而另一方既有公开信息又有 私人信息。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工资变化之后,消费者对劳动供给和 闲暇的分配就会相应改变,改变量由闲 暇和收入之间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决 定。 1,替代效应 工资上涨后,消费者会更多地提供劳 动,减少闲暇 2,收入效应 工资上涨后,消费者得到同样的收 入只需提供更少的劳动即可,所以会减 少劳动供给,增加闲暇时间。
r 价格扩展线 C 贷款供给曲线 s
Y0(1+r2)
B
Y0(1+r1)
A
斜率1+r3 斜率1+r2 斜率1+r1
储蓄s=Y0-C0
Y0
C0
s
r
s
w
S
r0
r0
D
s0 s
消费者的储蓄供给曲线
s1 资本市场的贷款供给曲线
s
市场供给曲线是每个消费者的个人供给曲线在水平方向的叠加, 随着资本价格利率的上升,尽管个人的储蓄供给有可能减少,但高 利率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所以市场的贷款供给曲线比 较平坦并且一般不会向后弯曲。
2,均衡条件
明年消费C1(仅指今年收入用于明年的部分) Y0(1+r) S0(1+r)
E
U2 U1
U3
-(1+r)
y1
s0
Y0
今年消费C0
年利率是r,今年的全部收入是Y0,所以预算线在横轴的截距就 是Y0,在纵轴的截距是Y0(1+r),则预算线斜率是-(1+r)
消费者的最大化选择是在E点,图中s0即为今年储蓄。 均衡条件是:增加一元钱今年消费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U 今年消费的边际收益是: dC0
dU 今年消费的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是: (1 r(1 r ) dC0 dC1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二,国民收入的几个总量及其关系
4.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 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通 常为一年) 常为一年)内,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税+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税+ 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政府对个人支付的 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政府对个人支付的 利+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工资和薪金+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 工资和薪金+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 个人利息收入+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公司 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三,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引进国外部门. 引进国外部门.它包括本国以外的所有的国家和地区.
要素收入
家庭
金融中介
厂商
消费支出 政 府 国 外
图9-3 四部门收入循环流动
三,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Y=C+I+G+X ;Y=C+S+T+M 均衡 C+I+G+X=C+S+T+M (I-S)+(G-T)=(M-X) )+(G )=(M 储蓄缺口与政府预算缺口 对外贸易缺口 漏出(Leakage) ● 漏出(Leakage) ● 注入(Injection) 注入(Injection)
金融市场
厂商
商品市场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03
国际经济学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各国应专注于生 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
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提出,即使一国在所 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 ,仍可通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品并从贸易中获益。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密 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 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核算
02
与国内生产总值相似,但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取得的收入,同
时减去外国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
国民收入(NI)的核算
03
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和
利润等。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AD)的构成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主要代表人物
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等。
政策主张
公共选择理论主张通过改革政治制度,限制政府权力,提 高政府决策效率,减少政府失灵现象。
THANK YOU
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 净出口需求,反映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经 济中所有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经济达到均 衡状态,此时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 为均衡物价和均衡产出。
总供给(AS)的构成
指在各个价格水平下,经济中所有商 品和劳务的供给总量,包括国内生产 供给和进口供给。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新凯恩斯主义
基本观点
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思想,强调市场的不完全竞 争和信息不对称,认为价格黏性和工资黏性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西方经济学第9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2)经济均衡增长的稳定性 4.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收入均衡的条件相同:I=S; ②增长率相同: (2)不同点 5.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途径 6.经济增长的黄金律 (1)定义 (2)意义 (3)两者不等时的调整
8
第二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阶段
1.经济周期的含义 2.经济周期的阶段
29
图9-10国际收支逆差下的调整
30
(四)IS-LM-BP模型的应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在实现国内外同时均衡时的作用的分析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货币政策的作用 (2)财政政策的作用 2.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 (1)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作用 (2)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作用
第9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学习目标
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类型; 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 了解经济增长模型; 掌握经济周期理论和乘数-加速原理 。
1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1.经济增长的含义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2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对于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 法。亚当· 斯密强调分工、专业化生产与国际贸易中的绝 对优势;李嘉图强调比较优势与自由贸易;马克思和恩 格斯以及熊彼特强调创新;而索洛等人强调生产要素; 贝克尔和舒尔茨则强调教育与人力资本;新经济增长理 论中,罗默和卢卡斯强调内生性增长,特别是规模报酬 递增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其实质是强调内生性技术创 新;诺斯等人强调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近, 鲍默尔在新书中强调了自由市场机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增 长的关键。
(2)假定投资是收入的函数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ie
E
O
Ke
K
第五节
欧拉定理
欧拉定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 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不多也不少, Q L MPL K MPK 即
证明:以两种生产要素情况说明,
Q f ( L, K )
由于生产函数是齐次的(规模报酬不变)
Q L K K f ( , ) f 1, k (k ) (k ) L L L L Q L (k ) dk (k ) L ' (k ) L L dL Q L (k ) ' (k ) K K Q Q L K Q L K
显然,效用只取决于土地收入而与自用土地数量大小无关。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⑵
⒊土地的供给曲线
①由于效用只取决于土地收入,为获得尽可能多收入,不管价格是 多少,都应将所有土地全部供给,因此,土地的供给曲线将在其总 量位置垂直。(左图) ②用无差异曲线分析,如右图 Q 、 :全部土地数量及非土地收入 ;EK0 、EK1:对应土地价格 Y R0、R1时的预算线; U1、U2为无差异曲线。水平的无差异曲线表 示效用与自用土地数量无关。可见,均衡点全部落在纵轴,即自用 土地数量为零。也就是说,无论土地价格为多少,土地供给量为 Q
AC P0 D G AVC Q0 MC C B D S
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⑴
⒈资本和利息
资本:由经济制度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 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 利息:资本服务的价格称为利率,资本服务的年收入称为利息。
⒉资本的供给
特别之处:资本数量是可变,而劳动和土地的数量都是固定的,因而 先讨论最优资本拥有问题,然后是这是既定量的最优供给问题。 事实上,最优资本拥有问题就是将既定的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 分配的问题。消费者之所以储蓄,是为了在将来能够得到更多收 入,从而在将来进行更多消费。所以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 的问题转变成现在消费与将来消费之间的选择问题。因此,最优 资本供给问题就成为了消费者长期消费决策问题。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分配理论
04 利润决定与资本分配
利润的决定因素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
利润水平受到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生产 要素的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其价格将下降,进而导致 利润水平下降。
生产成本
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必须支付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 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等费用,间接成本 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根据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即生产要素的增量所带来的 产出的增量。当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为正值时,企业会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当边际 生产力为零或负值时,企业会停止使用该要素。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要素的需求量是由市场价格和生产技术条件共同决定的。市场价 格决定了企业愿意为生产要素支付的最高价格,而生产技术条件决定了企业所需的最低生 产要素数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租水平的高低 决定了土地的分配,高地租水平的土 地往往被优先分配给对土地需求更高 的使用者。
地租最大化与土地配置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地租最大化 是土地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
地租最大化意味着土地资源得到了最优 配置,能够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
为了实现地租最大化的目标,需要建立 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保障土地 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在某些情况下,公平和效率可能 会产生矛盾。例如,为了实现更 平等的收入分配,政府可能会采 取一些限制市场自由的政策,这 可能会影响经济效率。
社会收入分配的调整政策
01 02 03
政府宏观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等手段来调整社 会收入分配。例如,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政府 可以减少高收入者的收入,并通过转移支付和社会福利来 帮助低收入者。
西方经济学 第九章
Economics 第九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一、局部均衡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的含义第一节一般均衡2、分析一般均衡的必要性3、一般均衡分析的目的局部均衡是指单个经济主体的均衡与单个市场的均衡;所有市场的同时均衡叫做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中,对均衡的分析分三个高低不同的层次进行:单个经济主体的均衡、单个市场的均衡与所有市场的同时均衡。
前两种均衡叫做局部均衡,最后一种均衡叫做一般均衡。
(1)在局部均衡分析中,产品与要素的价格没有真正被决定。
在局部均衡分析中,假定各种产品与要素价格的决定是彼此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实际上各种产品与要素的价格的变动相互影响,任何一种产品或要素的价格都不能独立决定。
(2)任何一种产品与要素的价格,只有在所有其它产品与要素的价格都被决定时(均衡时)才能真正被决定。
因此,为了真正说明产品与要素价格的决定,在分析局部均衡以后,还要进行一般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体系中存在一组价格,这组价格正好使各种商品与要素的供求相等,所有市场同时出清,以至于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有两种方法。
尽管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分析最为典型,但为了简化,往往采用意大利经济学家埃奇沃斯的一般均衡分析法。
第一节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1、假定2、居民户的经济行为模型3、厂商的经济行为模型4、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5、瓦尔拉斯定律6、一般均衡的搜寻过程(1)产品市场上有r种产品,数量为Q1、Q2、…、Q r,价格为P1、P2、…、P r;要素市场上有n-r种要素,数量为Q r+1、Q r+2、…、Q n,价格为P r+1、P r+2、…、P n。
(2)所有居民户既是产品的需求者,又是要素的供给者。
(3)所有厂商既是要素的需求者,又是产品的供给者。
(4)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1)对产品的需求函数:Q d1= Q d1(P1,P2,…,P r;P r+1,P r+2,…,P n)Q d2= Q d2(P1,P2,…,P r;P r+1,P r+2,…,P n)… … … … … … … … …Q dr= Q dr(P1,P2,…,P r;P r+1,P r+2,…,P n)(2)对要素的供给函数:Q s(r+1)=Q s(r+1)(P1,P2,…,P r;P r+1,P r+2,…,P n)Q s(r+2)=Q s(r+2)(P1,P2,…,P r;P r+1,P r+2,…,P n)… … … … … … … … …Q sn= Q sn(P1,P2,…,P r;P r+1,P r+2,…,P n)(1)对要素的需求函数:Q d(r+1)= Q d(r+1)(P1,P2,…,P r;P r+1,P r+2,…,P n)Q d(r+2)= Q d(r+2)(P1,P2,…,P r;P r+1,P r+2,…,P n)… … … … … … … … …Q dn= Q dn(P1,P2,…,P r;P r+1,P r+2,…,P n)(2)对产品的供给函数:Q s1=Q s1(P1,P2,…,P r;P r+1,P r+2,…,P n)Q s2=Q s2(P1,P2,…,P r;P r+1,P r+2,…,P n)… … … … … … … … …Q sr= Q sr(P1,P2,…,P r;P r+1,P r+2,…,P n)n 种商品(1)一般均衡时,存在一组均衡价格体系:),,,(21*****=n P P P P P (2)第i 种商品的需求函数:)(*=P Q Q di di (3)第i 种商品的供给函数:)(*=P Q Q si si (4)一般均衡条件式:n21 , )()(、、、 ==**i P Q P Q si di 说明:一般均衡条件式中有n 个方程,n 个未知数,即n 个价格,瓦尔拉斯认为,有一个价格可作为一般等价物,衡量其它商品的价格,如令P 1=1,则未知数为n-1个,未知价格为n-1个,这n 个方程并不完全独立,可由其他n-1个方程推导出。
西方经济学第9章资料
3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3.一个例子 当某种要素价格发生变化后,原来的一般均衡会
发展到新的一般均衡。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4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二节 经济效率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 2.规范经济学 3.福利经济学
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 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 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 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 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7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6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问题和假定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4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要使两种要素L和K在两个生产者C和D之间的分配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生产者来说,这 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即:
MRTSCLK=MRTSDLK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处在生产者C和D的两条等产量线的交点上,则它就不 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2.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它
处在生产者C和D的两条等产量线的切点上,则它就是 帕累托最优状态,并称之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西方经济学第9章
二、劳动和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具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 分。
收 入 更大的效用
0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首先,可以将劳动供给看成是闲暇需求的 反面。 其次,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实际上就是闲暇 的机会成本,可以将工资看成是闲暇的价 格。 劳动供给量随工资而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 给曲线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而 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加以说明, 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现在变成了解 释闲暇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前上斜。
从理论上讲,要素的实际报酬应当等 于要素的实际贡献,因而各要素的实际报 酬总和应当等于整个社会的总产品,即全 部总产品应当刚好分配完毕。 欧拉定理又称产品分配净尽定理认为, 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 状态,且社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则各 要素的报酬之和正好等于社会生产的总产 量。
根据分配的边际生产力论,要素的实际 贡献就是其边际产品,即某种要素的投入量 乘以该要素的边际产品等于该要素对于社会 生产的总贡献。所以,产品分配净尽定理就 是指各种要素投入量分别乘以其边际产品相 加的总和,正好等于该社会的总产品。 假定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 Q=L•MPL+K•MPK 设生产函数为:
均衡工资水平由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 且随着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供给曲线位置的变化显然有如下几个 原因: 第一,非劳动收入即财富; 第二,社会习俗; 第三,人口。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经济学上的土地,泛指一切自然资源,其特点被描 述为“原始的和不可毁灭的”。土地的“自然供 给”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会随着土地价格的变化 而变化。 一、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 分配论中所论述的是生产要素服务价格的决定。下 面讨论的土地、土地供给及土地价格(资本、资 本供给及资本价格)均是指土地的服务、土地服 务的供给及土地服务的价格(资本服务、资本服 务的的价格称为利息)。 在谈到劳动供给和劳动价格时,它必定是指劳动 服务的供给和劳动服务的价格。
西方经济学第9章
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2.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dU dU • dY dL dY dL
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假定:自用资源的效用都是直接的
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4.要素供给原则
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消费者的要素收入等于要
素的价格W,若用 l 表示自用资源数量,则效用最
❖二、土地的供给曲线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土地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三、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土地服务的均衡价格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地租及其原因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1.租金 把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
❖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
关于要素供给的讨论局限于要素所有者为消费者、 其行为目的为效用最大化这一范围内,即是从消 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出发来建立起要素供给量 与要素价格之间关系的理论。
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二、要素供给原则
1.效用最大化条件
“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 =
“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
长期消费决策: W =
C
0 0
+
C
1 0
/(1+r)
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贷款供给曲线
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三、资本市场的均衡
第五节 欧拉定理
欧拉定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 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 生产要素,不多也不少。
假定Q=Q(L,K)
西方经济学第9章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一、一组物品价格的衡量问题
– 一个经济体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数量众多,各 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也千差万别,如何从 总体上描述经济体重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走 向和趋势?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 价格水平:是经济中特定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价 格的总体水平,它是衡量货币购买力或货币所能 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数量的指标。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为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通常引入净出口(NX)这一概念。
– 净出口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出口额(X)是 指本国向国际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进口 额(M)是指从国际部门输入到本国的产品和服务的总 价值。因此,对国际部门而言,只有净出口应计入总 支出。
• 非劳动力
– 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劳动年龄人口既不属于就业, 也不属于失业。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失业率 失业人数 劳动力总数 100 %
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人数 劳动年龄人口
100 %
就业率
就业人数 劳动力总数
100 %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 失业率是衡量经济健康程度的一个指示器。失 业率过高,意味着该国将有许多人不能养活自 己,并且许多劳动者不能为国家的产出作贡献。 – 失业率指标还可以用来衡量企业雇用劳动者时 面临的困难程度。这一程度被称为劳动力市场 紧张程度。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国民生产总值 减去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量的 价值。
• NNP=GNP-折旧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 国民收入(NI),是指一国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 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 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国民收入这一指标衡 量经济中的所有人赚到了多少钱。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复习要求:1.市场失灵的含义与原因.2.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第一节市场机制作用与市场失灵1、市场机制极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市场机制是指市场竞争、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
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1)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必须是理性的经济人。
(2)只有在竞争性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市场失灵的含义: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有效地实现经济系统的一般均衡和资源的最优配置,称之为市场失灵。
3、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市场失灵的存在表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局限的,主要根源在于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
市场的缺陷表现在:(1)市场的不完全性。
(2)市场功能的局限性。
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经济中存在的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和信息不完全。
第二节外部性一、外部性及其特征:在市场经济中当某一市场主体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市场主体带来好的或坏的影响,而又不能使该市场主体得到相应的补偿或给予其他市场主体相应的赔偿的时候,就产生了外部性或外部影响.二、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1、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
正外部性的特征:市场行为主体从自己的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而他支出的私人成本就高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成本。
2、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
负外部性的特征:市场行为主体从自己的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大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而他支出的私人成本就低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成本。
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第一、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时,他就不会采取这项活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总收入=总支出
C+S +T = C+I+G +(X – M)
总供给
总需求
S +T+ M =I+G +X
国外部门 进出 口口
消费者 储 蓄
进口 关税
消费支出 收入
金融机构
政府
政 府 购
税 收
买
生产者
投 资
二、消费函数和消费支出
假设:1、只存在两大部门即消费者和生 产者,因此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税收和 企业留利。
2、价格水平是不变的。
消费函数
C=f(Yd)=f(Y)
C:表示消费支出。 Yd:表示个人可支配收入。 Y:表示国民收入。
消费表
Yd
0 100 200 300 400 500
单位:亿美元
C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不依赖于收入的消费称为自发性消费; 依赖于现期收入的消费称为引致性消费。
乘数一定是大于1的。但是这种连锁反应是 有一定条件的,那就是只有在社会上各种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总需求 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 数作用。
45°
Y2 Y0 Y1
Y
第二节 乘数理论
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 加的倍数。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 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Y=△AD =△A+b△Y
△Y=1/1-b ·△A 乘数=1/1-b=△Y/△S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 消费倾向高,乘数大;否则,乘数小。
C
45°线
C=a+bY
O
Y
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1、简释下列概念:经济增长:指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经济发展:不仅指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还包括适应这种增长的社会制度的变化问题。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世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强调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及代际内和代际间的公平。
进口替代:指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工业,实行的一种支持发展那些能生产替代进口品的本国工业的贸易战略,包括使用关税、进口限额等手段。
这种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扶植本国一些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弊端。
经济周期:有时也称经济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反复出现的过程。
早期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扩张和收缩是指实际GDP或总产量绝对量的变动,即认为经济周期是GDP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现在发展为相对量的变动,即认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资本—产量比率:指一定时期每生产单位货币产量所要求的资本存量的货币额。
加速数:指投资与产量增量之间的比率。
乘数—加速数模型:一种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因而是内生的,具体说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该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提出,故又称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2、如何考核生产要素供给增长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答: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两大源泉。
其中生产要素的增长主要是指劳动要素(L)的增长(LL∆)和资本要素(K)的增长(KK∆),假定在经济增长中,有α份额的增长来自LL∆,β份额的增长来自KK∆,那么,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占整个经济增长的部分为L KL Kαβ∆∆⋅+⋅(即生产要素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
生产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AA∆)就是经济的实际增长率YY∆减去因生产要素供给增长而增长的部分,即A Y L K A Y L Kαβ∆∆∆∆=-⋅-⋅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时又称之为全要素增长或综合要素的增长。
3、什么叫可持续发展?为什么经济增长应当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答: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损害未来世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经济增长之所以应当实行可持续发展,是因为长期以来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
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奢侈性使用能源和资源,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及盲目模仿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战略和生活方式,加之人口不断增长,已使地球面临生存危机,于是,环保运动应运而生,并提出零增长理论。
可持续发展观不强调经济增长与环保的对立,而是考虑如何在不破坏未来生产能力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使经济能长期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在经济增长中逐渐以人力资源及人类制造的生产能力替代自然资源,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改变粗放经营生产方式和资源密集型消费模式,以实现代际公平,不过分透支未来。
4、在哈罗德增长模型中,经济短期波动是怎样形成的?答:按哈罗德增长模型,要使经济增长维持在一个固定的增长率,这一增长率所要求的投资率一定要等于储蓄率,即sGv,这里G表示增长率,s表示储蓄率,v表示资本—产出比率。
如果一年生产1000亿产量,有850亿用于消费,则s=15%。
再假定1美元产品需要3美元资本设备来生产,则v=3,这时,G必须等于5%。
当G=5%时,需要的资本增长率(投资率)是5%×3=15%,正好等于储蓄率,这样,经济就能按5%速率稳定增长,但经济中的实际增长率是有效需求决定的,它可能低于上述增长率,这时社会经济会由于投资不足而衰退;反之,经济会由于投资过度而扩张,这就是短期经济波动。
5、为什么新经济增长理论称内生增长理论?答: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相对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把推动经济增长的诸因素如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等都看作是外生的,即增长模型以外的一些因素,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是试图使增长率由生化,即把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这些重要参数作为内生变量予以考虑,因而可从模型内部来说明经济增长。
例如,以技术进步而言,过去增长理论总把它当作外生因素,而新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一个经济社会技术进步的快慢和路径是由这个经济中的家庭、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行为决定的。
如罗默认为,企业通过增加投资的行为提高了知识水平,会使物质资本和劳动等其他投入也具有收益递增特点;卢卡斯认为,经济持续增长是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结果;还有些经济学家强调,生产过程也是“干中学”的过程,这一过程会使劳动力和固定资产效率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
凡以此种种都表明,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
6、制约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既有生产因素、市场因素,也有制度、政局等因素。
生产因素包括:资本短缺、劳动者素质低下、自然资源缺乏且不善利用、技术条件落后等。
市场因素指购买力低下、经济上对发达国家依附。
制度和政权因素指缺乏稳定的政局、明晰的产权、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力的激励机制、健康的市场秩序、健全的立法和司法等。
7、发展中国家为何不能离开农业单独强调工业化?答:发展工业不但需要大量资本,还要有市场,离开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不仅资金无法积累,国内市场也不能开拓。
发展农业所需资金较少,还可大量容纳劳动力,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业,会使后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扎实些。
因此,这些国家不能离开农业单独强调工业化。
8、简述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利弊得失。
答:发展中国家使用关税、进口限额等手段支持那些能生产替代进口产品的本国工业的贸易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扶植本国一些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弊端。
例如,进口的高关税固然使国内工业不受国际竞争的影响,但也使受保护的企业丧失了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的动力,经济效率低下,资源大量浪费,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享受不到国际分工的好处,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
9、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答人口增长过快,一直是困扰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难题。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投资、市场需求及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都难以解决。
为了打破“贫穷—多生—贫穷”的怪圈,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实践证明,贫穷国家中人们不可能自觉降低生育率,因此,控制人口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和思想教育等各种手段努力把出生率降下来。
10、 “乘数的作用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加速数作用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因此,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经济的周期波动。
”这一说法对吗?答:这一说法不对。
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准确地分析收入、消费与投资这三者关系,并从中找出经济依靠自身的因素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不同,不是乘数作用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加速数作用导致国民收入减少,而是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投资的增长(或下降)导致收入数倍增长(或下降),而投资的加速数作用是收入或消费的增长(或下降)导致投资数倍增长(或下降)。
11、 假定资本增长率为2%,劳动增长率0.7%,产出或收入增长率为3.1%,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0.25α=,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0.75β=,在以上假定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少?答: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供给的增加取得的综合增长率为0.252%0.750.7%1.025%L K L Kαβ∆∆⋅+⋅=⨯+⨯= 而实际产出增长率为 3.1%,可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1%1.025%2.075%-= 12、 已知经济增长率为4%,资本—产出比率为3,按哈罗德模型,储蓄率是多少才能保证经济有这一增长率? 答: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是s G v =,因此,4%312%s G v =⋅=⨯=。
13、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若生产函数为2()20.5y fk k k==-,人均储蓄率0.2s =,人口增长率0.4%n =,不考虑折旧时经济均衡增长的k 之值为多少? 答:按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均衡增长时,有()s f k n k =,将0.2s =,0.4%n =及生产函数代入上述基本方程,得 20.2(20.05)0.004k k k ⨯-=,0.40.10.004k -=,所以k=3.9614、 假定某经济的边际消费倾向0.75,加速数为2,每年自发投资为900亿美元,2000年国民收入水平为600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400亿美元,求2001年和2002年的总投资和国民收入。
答: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方程为101()t t t t t tt t Y C I C b Y I I v C C --=+⎧⎪=⋅⎨⎪=+⋅-⎩由题意及已知条件,1999年的国民收入水平为 99000060004005400Y Y Y =-∆=-=(亿美元) 于是,可知2000年与2001年的消费分别为00990.7556004200C b Y =⋅=⨯=,01000.7560004500C b Y =⋅=⨯=(亿美元) 这样,2001年的投资为 0100100()9002(45004200)1500I I v C C =+⋅-=+⨯-=(亿美元)2001年的国民收入水平为 010101450015006000Y C I =+=+=(亿美元) 同理,2002年的消费为 02010.7560004500C b Y =⋅=⨯=(亿美元) 这样,2002年的投资为 0200201()9002(45004500)900I I v C C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