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经济学考研必备:曼昆《经济学原理》(第9章)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多选题答案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快速多选:1.如果一个不允许钢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那么:A.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B.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C.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D.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答案】A【解析】由于该国的国内钢铁价格低于世界价格,说明该国在生产钢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该国将成为出口国。
2. 当Ectenia国在咖啡豆方面对世界开放贸易时,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
以下哪一个选项说明了这种情况?A.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B.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C.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D.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答案】C【解析】首先,由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知,贸易使得Ectenia过总供给增加(国内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则该国为咖啡豆的进口国。
由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知,该国是咖啡的进口国。
并且,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咖啡产业受冲击,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了。
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
3. 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将带来哪种结果?A. 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增加。
B. 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而进口对总剩余的影响不确定。
C. 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但消费者剩余减少。
D.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
【答案】A【解析】由书上结果知,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总剩余增加。
4. 如果进口一种产品的国家征收关税,这就会增加_________。
A. 国内需求量B. 国内供给量C. 从国外的进口量D. 以上全部【答案】B【解析】由书上图知,对进口国征收关税,会增加国内供给量,降低国内需求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C
进口
D
国内供给量 国内需求量
数量
两个结论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
时,国内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而 国内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坏了;
从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
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总结:贸易的福利效应
贸易方向
PD < PW 出口
PD > PW 进口
Q1
无棉谓毛损衫失 =D+F
国内供给
B
D
E
F
国内需求
Q
Q2
Q3 Q4
进口配额:限制贸易的另一个例子
进口配额:对进口物品的数量限制 进口配额和关税的作用很相似:
➢提高物品价格,减少进口物品的数量; ➢降低买者的福利; ➢增加卖者的福利 关税为政府创造收入,而配额为进口物品的外
国生产者创造利润,因为他们可以以一个更高 的价格卖出物品;
因为他可以在世界市场上以世界价格买进物品
出口国的得失
没有贸易时,
CS=A+B PS=C
纺织品的 纺织品 价格
总剩余
贸易后
=A+B+C
A
的价格
自由贸易时,
B
CS=A
贸易前
的价格
PS=B+C+D
C
出口
国内供给
D 贸易的好处
总剩余
国内需求
=A+B+C+D
纺织品的数量
两个结论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
或者政府可以通过拍卖进口物品的许可证来使
外国生产者的利润变为政府的收入,但通常政 府并不这样做。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世界价格(world price)答:世界价格也称世界市场价格,指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交易的价格。
世界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交换。
而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为国际价值,是与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商品价值就越低于国际商品价值,若按照国际商品价值出售,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则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关税(tariff)答:关税是指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与其他税收相比,关税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第二,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
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与任何一种物品销售税一样,关税会扭曲激励,使得稀缺资源的配置背离最优水平,使市场接近于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因此,减少了贸易的好处。
关税虽然使国内生产者的状况变好,而且政府增加了收入,但造成消费者的损失大于获得的这些好处。
关税造成的无谓损失具体表现为:第一,关税使国内生产者能收取的价格高于世界价格,结果,鼓励他们增加低效率地生产。
曼昆《经济学原理》Chapter 09
2
Figure 1
The Equilibrium without International Trade
Price of textiles Domestic Supply
Consumer Equilibrium surplus Producer price surplus Domestic Demand 0 Equilibrium quantity Quantity of textiles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
When an economy cannot trade in world markets, the price adjusts to balance domestic supply and demand. This figure shows consumer and producer surplus in an equilibrium without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the textile market in the imaginary country of Isoland.
1
The Determinants of Trade
• The equilibrium without trade
曼昆《经济学原理》-9
曼昆《经济学原理》-9.txt38当乌云布满天空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
无论处在什么厄运中,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总能找到这样奇特的草莓。
电脑行业中的经济进步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从而增加了经济所能生产的汽车和电脑的数量。
生产可能性边界简化了复杂的经济,以便强调并澄清一些基本思想。
我们已经用它说明了第1章简单提到过的一些概念:稀缺性、效率、权衡取舍、机会成本和经济增长。
当你学习经济学时,这些思想将以不同的形式不断出现。
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思考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
2.1.6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许多学科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研究。
以生物学的情况为例。
分子生物学家研究构成生命体的化学合成物。
细胞生物学家研究细胞,细胞由许多化学合成物构成,同时它本身也是构成活的生物的材料。
进化生物学家研究各种动物与植物,以及若干世纪以来物种如何逐步地变化。
经济学也在各种层次上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研究个别家庭与企业的决策,也可以研究某种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易。
我们还可以研究整体经济的运行,整体经济只是所有这些市场上所有这些决策者活动的总和。
传统上,经济学领域被分为两个分领域。
微观经济学(m i c r o e c o n o m i c 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m a c r o e c o n o m i c 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一个微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租金控制对纽约市住房的影响,外国竞争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影响,或者接受义务教育对工人收入的影响。
一个宏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联邦政府借债的影响,经济中失业率随时间推移的变动,或者提高一国生活水平增长的不同政策。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
由于整体经济的变动产生于千百万个人的决策,所以,不考虑相关的微观经济决策而要去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曼昆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入门必备的经典教材,其中宏观经济学部分涵盖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规律、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重点围绕曼昆经济学原理中的宏观经济学部分展开讨论。
首先,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
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方面的规律。
在曼昆经济学原理中,对于这些规律都有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例如,对于经济增长的规律,曼昆提出了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机会成本的概念,通过这些概念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而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问题,曼昆也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其次,宏观经济学还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
曼昆经济学原理中对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讨论尤为详尽。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而财政政策则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
在曼昆的教材中,对于这两种政策的原理、实施效果以及政策的局限性都有详细的阐述,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来深入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机制和作用。
最后,曼昆经济学原理中还对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介绍。
比如,对于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经济周期的产生和发展、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等问题都有所涉及。
这些内容不仅帮助读者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也有助于读者对宏观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更清晰的认识。
总之,曼昆经济学原理中的宏观经济学部分涵盖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于经济学入门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教材。
通过学习这部教材,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深入学习经济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曼昆经济学原理Chap09
World Pric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f the country does not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n the domestic price will be higher than the world price, and the country will be an importer of the good.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World Pric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f the country decides to engag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will it be an importer or exporter of steel?
Domestic demand
Quantity of Steel
Changes in Welfare from Free Trade: The Case of an Exporting Country
Before Trade Consumer Surplus Producer Surplus Total Surplus A+B C A+B+C After Trade A B+C+D A+B+C+D Change -B + (B + D) +D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曼昆 经济学原理 第九章 应用:国际贸易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①国际贸易的利弊
世界价格(world price):世界上流行的价格
价格反映了商品的机会成本,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即有相对优势
本章假设该国对世界价格的影响忽略不计
当世界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允许国际贸易后该国为出口国,因为在世界价格下,供大于求,多余部分即为出口量,国内生产者受益,而国内消费者受损,但收益大于损失
当世界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允许国际贸易后该国为进口国,因为在世界价格下,供不应求,短缺部分即为进口量,国内消费者受益,而国内生产者受损,但收益大于损失
国际贸易使各国都受益,但仍有部分人受损,而他们很少受到补偿
国际贸易还能增加商品种类,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促进竞争和思想的交流
②对国际贸易的限制
关税(tariff):对进口商品加的税
关税使商品(进口的和国内生产的)的国内价格高于世界价格,而更接近原均衡价格,因此关税减少了进口量
关税为政府筹集资金,使国内生产者受益,国内消费者受损,总体仍造成无谓损失
国内生产商的限制国际贸易的论据:
1.进口使国内商品生产量降低,从而减少了工作机会
2.进口某些重要产业产品可能威胁国家安全
3.保护国内新兴企业不受外界竞争
4.不公平竞争
5.限制国际贸易可作为讨价还价资本。
经济学原理课后题答案第9章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1、设想华盛顿州红酒生产者敦促州政府对加利福尼亚州进口的征税。
他们认为,他们认为这种税既能筹集州政府的收入,又能增加红酒行业的就业。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是一种好政策吗?参考答案:支持贸易限制的论点有: (1)贸易会减少就业机会; (2)某个行业受到威胁可能影响国家安全;(3)新工业需要贸易保护来帮助其发展;(4)某些国家过分补贴本国公司,造成了不公平竞争;(5)贸易限制可以作为交涉的筹码。
但是,经济学家对此并不同意,这时由于:(1)贸易虽然减少了某些就业机会,但它同时创造了其他就业机会;(2)过于国家安全的争论被过分夸大了;(3)政府很难确定新工业是否值得保护;(4)如果出口国补贴出口,则对进口国的消费者有利;(5) 围绕贸易的交涉是有风险的,因为有时会事与愿违,使得国家的状况比没有贸易时更糟。
2、美国只是世界橘子市场的一小部分。
a. 画出表示没有国际贸易时美国橘子市场均衡的图型。
确定均衡价格、均衡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b. 假设在贸易之前世界橘子价格低于美国现行价格,而且,现在美国橘子市场开放贸易。
确定新的均衡价格、消费量、国内生产量以及进口量。
在说明国内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
国内总剩余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参考答案:a. 在图9-1中,没有国际贸易时的均衡价格是P1,均衡数量是Q1。
消费者剩余是区域A,生产者剩余是区域B + C。
因此总剩余是A + B + C.图9-1b. 当美国橘子市场开放贸易时,新的均衡价格是P W,橘子消费数量是Q D,国内生产的数量是Q S,进口数量是 Q D– Q S。
消费者剩余从A增大到A + B + D + E。
生产者剩余从B + C 减少到C。
总剩余从A + B + C变为A + B + C + D + E,增加了D + E。
3、假设国会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以保护美国汽车工业免受外国竞争。
假设美国在世界汽车市场上是一个价格接受者,用图形说明:进口量的变化、美国消费者的损失、美国制造商的收益、政府收入,以及与关税相关的无谓损失。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09章节
经济学习笔记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一、重要名词解释世界价格:也称世界市场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
(世界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交换。
)关税: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与其他税收相比,关税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第二,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
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二、重要摘抄1.国内价格反映纺织品的机会成本:如果国内价格低,即Isoland国生产纺织品的成本低,这表明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Isoland国在生产纺织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为了分析自由贸易的福利影响,Isoland国的经济学家假设,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Isoland国是一个小型经济,这也就意味着Isoland国的行为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
可以说Isoland人在世界经济中是价格接受者,也即他们将世界价格作为既定的,既可以以这种价格出售纺织品而成为纺织品出口国,也可以以这种价格购买纺织品而成为纺织品进口国。
这是简化问题的假设。
2.出口国的得失:一旦允许贸易,国内价格就上升到等于世界价格的水平。
此时国内买者的情况变坏,国内卖者的情况变好,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之间的差额即为出口量。
图1 出口国的国际贸易虽然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不同,但纺织品市场仍然是均衡的,因为现在有其他的市场参与者——世界其他国家。
可以认为世界价格时的水平线代表世界其他国家的纺织品需求,这条需求曲线是完全富有弹性的,因为Isoland国作为一个小型经济,可以以世界价格销售它想销售的任何数量的纺织品。
贸易前贸易后变动消费者剩余A+B A -B生产者剩余 C B+C+D +(B+D)总剩余A+B+C A+B+C+D +D 贸易使得出口国国内的生产者状况变好,消费者状况变坏,总体的经济福利增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世界价格(world price)答:世界价格也称世界市场价格,指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交易的价格。
世界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交换。
而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为国际价值,是与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商品价值就越低于国际商品价值,若按照国际商品价值出售,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则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关税(tariff)答:关税是指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与其他税收相比,关税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第二,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
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与任何一种物品销售税一样,关税会扭曲激励,使得稀缺资源的配置背离最优水平,使市场接近于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因此,减少了贸易的好处。
关税虽然使国内生产者的状况变好,而且政府增加了收入,但造成消费者的损失大于获得的这些好处。
关税造成的无谓损失具体表现为:第一,关税使国内生产者能收取的价格高于世界价格,结果,鼓励他们增加低效率地生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决定贸易的因素1.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当一个经济不能在世界市场上进行贸易时,价格会自发调整,使国内需求与国内供给达到平衡。
2.世界价格和比较优势(1)相关概念:世界价格(world price):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2)比较优势的分析及结论贸易的决定因素是比较优势。
在没有国际贸易时,市场产生了使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相等的国内价格。
世界价格是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而价格代表机会成本。
因此,比较贸易前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和国内价格就可以发现是本国生产某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低还是其他国家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低,从而该国生产该种物品有比较优势,还是其他国家在该物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则该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如果允许贸易,应该出口该产品;如果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外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如果允许贸易,应该进口该产品。
二、贸易的赢家和输家为了简化分析,假设Isoland国是一个小型经济,意味着该国贸易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纺织品的世界价格,Isoland人是世界经济的价格接受者。
曼昆经济学原理7-9
增加的生产者剩余
10
D. 最初10个单位物品在 5
更高价格下增加的生产 0
者剩余
0
供给曲线
Q
5 10 15 20 2285
主动学习 2
参考答案
5P0
A. 在Q = 10时,边际成本 45
= $20
40
B. PS = ½ x 10 x $20 35
= $100
30
价格上升到 $30
25
C. 多售出5个单位所增加 20
31
效率
总剩余 = (买者的评价) – (卖者的成本)
如果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化,那我们可以 说,这种配置表现出效率。效率意味着:
– 物品是由对这种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消费 – 物品是由生产这种物品成本最低的卖者生产 – 增加或减少这种物品的数量并不会事总剩余增加
32
市场均衡的评价
市场均衡: P = $30 Q = 15,000
如果 P = $220
Flea的消费者剩余 = $300 – 220 = $80
Anthony的消费者剩 余 =$250 – 220
= $30 总消费者剩余
= $110
Q
1234 12
消费者剩余与需求曲线
P
$350
$300 $250 $200 $150
总结:总消费者 剩余等于需求曲 线以下和价格以
• 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 福利的一门学问
• 首先,我们来看看消费者的福利
3
支付意愿
一个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是他愿意为这 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支付意愿衡量买者对于物品的评价
人名
支付 意愿
Anthon $25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九
关税
A
CS = A + B
$30
B
PS = C + G 政府收入 = E
C $20 G
D
E
F
D
总剩余 = A + B +C+E+G
25 40
70 80 Q
应用:国际贸易
15
对棉衬衫征收关税旳分析
D = 衬衫过分生产旳 P 无谓损失
F = 衬衫消费不足旳 无谓损失
无谓棉损毛失衫 =D+F
S
应用:国际贸易
▪ 或者政府能够经过拍卖进口物品旳许可证来使外
国生产者旳利润变为政府旳收入,但一般政府并 不这么做
应用:国际贸易
17
多种限制贸易旳观点
1. 工作岗位论 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消灭了国内旳某些工作岗位
经济学家旳回应: 看看数据是否显示增长进口是失业上升……
应用:国际贸易
18
美国旳进口与失业,
十年平均数,1956-2023
国际贸易旳其他利益
▪ 增长消费物品旳多样性
▪ 生产者将面对一种更多旳市场,能够经过规模经
济降低成本
▪ 国外旳竞争能够降低国内企业旳市场势力,从而
增进总福利
▪ 贸易加强了思想交流,有利于世界范围旳技术扩
散
应用:国际贸易
11
那为何还会反对贸易?
▪ 复习第一章旳经济学旳十大原理之一:
贸易能够是每个人旳情况都变得更加好
应用:国际贸易
20
多种限制贸易旳观点
2. 国家安全论 当一种行业受到来自其他国家旳竞争威胁时,自由 贸易旳反对者往往会争辩说,该行业对国家安全是 至关主要旳,对预防战争期间进口物品旳依赖是主 要旳
曼昆经济学原理7-9
总消费者剩余
=$40
•Q
•南昌工程学院 邱家海
消费者剩余与需求曲线
•P •Flea的消费者剩余
如果
P = $220
•Anthony的消费者剩 余
Flea的消费者剩
余 = $300 – 220 =
$80
Anthony的消费
者剩余 =$250 –
220
= $30
•Q 总消费者剩余 = $110
在
Q = 10的支付意
愿
•需求曲线
B. 计算在 P =
如$3果0时价的格消降费到者$20,消
费者剩剩余余会增加多少
……
C. 新进入市场的买者
D. 已进入市场的买者
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
•Q
•南昌工程学院 邱家海
•17
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
•P
A. 在 Q = 10, 边际买 •$
者的支付意愿为 $30.
•南昌工程学院 邱家海
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
• 市场均衡是有效率的,任何其他结果的总剩 余都不会高于市场均衡产量的总剩余
• 政府不能通过改变资源的市场配置方法而增 加总剩余
• 自由放任 (法语的意思是“让他们自由行事吧 ”):表达了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的主张
给曲线
•每双鞋 •P
的价格
•鞋的供给
如果 P = $40 在Q = 15(千双),
•S
边际卖者的成本
是$30,
她的生产者剩余
•千双
为$10
•Q
•南昌工程学院 邱家海
许多卖者的生产者剩余与光滑的供
给曲线
生产者剩余是价格 •P 以下和供给曲线以
•鞋的供给
经济学原理(曼昆)9
【A:】因为这种生产的增加
仅仅是由于政府的关税保护 导致的生产增加,投入该生产 的资源被抵消使用,它们原本
A
$30
$20 G
B C
D
E
可用于更有效率的生产活动
F
D Q
20
25
应用:国际贸易
40
70 80
关税效应:总结
关税 ——
提高了物品价格
减少了物品进口数量
降低了消费者福利 增加了生产者福利
应用:国际贸易
8
主动学习
没有贸易时: PD = $3000,
Q = 400
1
P
等离子电视机: 国际贸易
贸易的分析
世界市场价格为: PW = $1500 如果参与自由贸易:
Q1:该国应进口还是出口电视 机?
S
$3000 $1500
D
Q2: 进/出口多少电视?
分别找出无贸易和有贸易条件 时 CS =?
P
大豆 出口 B D 贸易利得
D Q S
A $6 $4 C
应用:国际贸易
7
大豆出口国贸易:总结
贸易前 CS PS TS A+B C A+B+C 贸易后 A B+C+D A+B+C+D 剩余变 化 -B +B+D +D
【—— 可见,参与自由贸易,生产者剩余增加部分(B+D)超过消费者剩余减少 部分(B),总剩余增加 D ,它就是贸易利得 ,—— 贸易增进了社会福利 】
等离子电视
S
A $3000 D 进口
贸易的收 益
有贸易时: B CS = A + B + D $1500 C PS = C 总剩余 =A+B + C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经济学考研必备:曼昆《经济学原理》(第9章)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通过比较没有国际贸易时的国内价格和世界价格,可以确定自由贸易的影响。
国内价格低表明,该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而且将成为出口者。
国内价格高表明,世界其他国家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而且该国将成为进口者。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时,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好,而该物品的消费者状况变坏。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而该物品的消费者状况变好。
但是这两种情况下,贸易的好处大于损失。
关税——进口的税——是市场接近于没有贸易时存在的均衡,因此,减少了贸易的好处。
虽然国内生产者的状况变好,而且政府增加了收入,但是消费者的损失大于这些好处。
d和f区域是关税带来的无谓损失。
进口配额的影响与关税类似。
但是,在进口配额时,进口许可证持有者得到了有关税时政府得到的收入(图中的蓝色区域),但是消费者的损失大于这些好处。
有各种配额限制贸易论:保护工作岗位,保卫国家安全,有助于幼稚产业,防止不公平竞争以及对外国的贸易限制做出反应。
尽管这些观点在某些情况下有某些优点,但经济学家相信,自由贸易通常是一种更好的政策。
第十章外部性
第一节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所谓使市场最适合量,是考虑到外部性的影响之后的。
我们说,市场达到了所谓的均衡点的时候,有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把外部性的因素考虑进去,比如我们家的那个橡胶厂,肯定没有把污染的因素考虑进去。
它的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我们环境的污染这个基础之上的。
它的外部性是负的。
比如技术溢出(发明创新),它的外部性是正的。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外部性的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总之:政府可能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和对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助来把外部性内在化。
正外部性的例子:技术溢出。
对待技术溢出的方法:
1. 政府旨在促进技术进步行业的经济干预——产业政策。
争论:衡量问题极其复杂,没有准确的衡量,政治制度最终补贴那些最有政治影响的行业,而是那些产生了最大正外部性的行业。
2. 专利保护。
第二节外部性的私人解决办法
科斯定理:一种观点,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的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了。
这样,在协商之后,双方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当中,每个人的状况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事实上:我们还有交易成本的存在。
第三节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成本
当外部性引起市场达到一种无效率的资源配置时,政府可以以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做出反应。
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行为。
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提供激励,以使私人决策者选择自己来解决问题。
1. 管制(问题在于政府管制这需要了解某些行业和这些行业可以采用的各种技术的细节,而政府管制者要得到这些信息是困难的)
2. Pigovian tax(庇古税)和补贴(完全有弹性)
3.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完全无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