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知识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3、实施步骤①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②把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③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④绘制柱状图;⑤绘制累积曲线;⑥记录必要事项⑦分析柏拉图要点:A柏拉图有两个纵坐标,左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数;B柏拉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C绘制柏拉图时,按各项目数量或金额出现的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方形,将各项目出现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子,并将这些点子按顺序连接成线。
QC七大手法及应用
•
4.个别值与移动全距管制图(X-Rm Chart)
•
二.计数值管制图
•
1.不良率管制图(p Chart)
•
2.不良数管制图(pn Chart)
•
3.确定数管制图(C Chart)
•
4.单位缺点管制图(u Chart)
•依管制图用途分类:
•
一.管制用管制图
•
二.解析用管制图
•
•管制图(二)
•判定准则:
•
三.按项目别统计数据
•
四.图表画上纵轴及横轴
•
五.将所占的比例用曲线表示
•
六.记下资料及图的条件
•功用:柏拉图在使用时,最主要是用来设定改善的目标.
•
•范例:
•0
•5 •04 •不 0 良 •3 数0 •2 0 •1 0
•A
•100%
•累 计 •60% 影 响 度 (%)
•B •C •D
•
•手法 3.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原因:量测设备发生变异、更换工作人员、突然更换材料、抽样计划太底或太高.
•
•管制图(三)
•准则3: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如下图)
•UCL •A •B
••X-
•C
•C
•B
•LCL •A
•原因:工具逐渐磨损、维修水平逐渐降低、操作人员技能逐渐提高.
•
•手法 1.查检表
•定义: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检定记号填记并予统计整 • 理,以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对核对检查之用的一种 • 表格或图表. •查检表种类: • 一.点检用查检表 二.记录用查检表 •制作程序: • 一.明确目的所在 二.决定查检项目 • 三.决定抽样方法 四.决定查检方式 • 五.设计表格实施查检 六.记下资料相关条件 •功用:通常是利用查检表来了解现状或收集数据以作分 • 析之用.
QC七大手法详细介绍
目的
01
记录数据
查检表法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数 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分析和 处理。
找出问题
02
03
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 发现异常、偏差和问题,进而找 出问题的原因。
根据问题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 的解决方案,并采取措施进行改 进和优化。
使用步骤
1. 确定目标
明确查检的目的和范围,确定需要记录和分 析的数据项。
3. 数据分析
对各层数据进行分别分析,可以 使用统计分析、图表等方法来揭
示各层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02
2. 数据整理
将原始数据按照分层标准进行整 理,将相同类别的数据归为一层
。
04
4.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 呈现出来,以便于决策者和其他
利益相关者理解和使用。
05
散布图法
定义
散布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散布图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 方法。
对整个查检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优化 查检表和方法。
04
层别法
定义
层别法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 准进行分层,以便于对各层数据进行 分别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层别法是一种数据整理技巧,通过对 数据的分层,能够将复杂的数据结构 化,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
目的
识别不同类别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通过将数据分层,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别数据的分布和特征,进 而发现其内在规律和趋势。
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
分层后的数据更易于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发现不同类别数据之 间的差异和关联。
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效率
通过分层处理,可以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 的效率。
QC七大手法相关知识简介
QC七大手法相关知识简介1. 质量控制〔QC〕简介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是一种通过测量和监控产品或效劳的特性,以确保其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方法。
QC主要包括七大手法,即直方图、折线图、箱线图、散点图、质量控制图、因果图和脑力激荡法。
下面将对这七大手法进行逐一介绍。
2.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通过将数据分组并显示为柱状图来展示数据分布的可视化工具。
它可用于显示连续变量的分布情况,并帮助判断数据是否服从某种特定的概率分布。
直方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偏斜程度。
3. 折线图折线图是一种连接数据点的图形展示方法,常用于显示随时间变化的信息。
它通常用于展示连续数据的趋势和变化模式。
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识别周期性模式和异常值。
4. 箱线图箱线图〔Box Plot〕是一种用于显示数据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异常值的可视化工具。
它以五个统计量〔最小值、下四分位数、中位数、上四分位数和最大值〕为根底绘制一个矩形箱体,并用线表示异常值。
箱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数据的分布形态和离群值。
5.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以点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展示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趋势或聚集。
散点图常用于发现异常值、识别异常情况和检测数据的相关性。
6. 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Control Chart〕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识别异常情况的工具。
它通过绘制样本数据的统计量,如平均值或范围,以及控制限来帮助我们判断过程是否在统计控制下。
质量控制图常用于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良。
7. 因果图因果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也称为鱼骨图或石川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根本原因的图形工具。
它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将可能导致该问题的多个因素分别列在鱼骨的骨架上。
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产生的多个可能原因,并通过分析和改良这些因素来解决问题。
QC七大手法有哪些
QC七大手法有哪些在质量管理领域,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方法,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手法来控制和监测质量。
本文将介绍QC 七大手法,包括:1.物理检验2.外观检验3.抽样检验4.统计控制图5.测试和验证6.校准和校验7.过程改进1. 物理检验物理检验是通过对产品的物理属性进行测试和评估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例如,对于电子产品,可以通过测量尺寸、重量、电压等物理指标来进行检验。
物理检验可以直观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性能和质量水平,是质量控制的常用手段之一。
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通过对产品的外观特征进行检查,以判断产品是否存在表面缺陷、污染或其他不良情况。
外观检验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辅助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来进行。
外观检验尤其适用于对产品外观要求高的行业,如汽车、家电等。
3.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根据一定的抽样方法,从批量生产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品进行检验。
通过对样品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推断整个批次产品的质量情况。
抽样检验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和成本,同时又能提供可靠的质量判断结果。
4. 统计控制图统计控制图是一种基于统计方法的质量控制工具,用于监控和管理一个过程的质量。
通过将过程的质量参数反复测量,并将测量结果绘制在控制图上,可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统计控制图可以及时识别出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测试和验证测试和验证是通过执行已定义的测试计划和验证方案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格和需求。
测试和验证涉及对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通过测试和验证可以发现产品的潜在问题,及早进行修正,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6. 校准和校验校准和校验是对测量设备和工具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是通过调整设备或工具的参数,使其与已知标准一致。
QC七大手法详细讲解
目录
CONTENTS
• 特性要因图法 • 柏拉图法 • 层别法 • 查检表法 • 散布图法 • 控制图法 • 直方图法
01 特性要因图法
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
特性要因图法,也称为鱼骨图 ,是一种用于表示因果关系的 图形工具,通过将问题的结果 (特性)与可能的原因(要因 )关联起来,帮助分析者系统 地研究和分析问题。
使用步骤
1. 确定变量
明确需要分析的两个变量,例如尺寸和不良 率。
2. 收集数据
收集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绘制散布图
将数据绘制在散布图上,通常使用笛卡尔坐标系 。
4. 分析关系
观察散布图上的点分布,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
5. 判断关联性
根据散布图中点的分布情况,判断两个变量是否 具有关联性。
绘制控制图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控制图,包 括中心线、上控制限和下控制限。
监控与分析
在控制图上标记数据点,观察数据点 的分布情况,分析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异常处理
当发现异常数据点时,及时采取措施 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生产过程的稳 定性和产品质量。
实例分析Βιβλιοθήκη 实例某生产线上生产一种电子元件,通过控 制图法监控其电阻值。
6. 监控与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 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5. 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 施,并实施。
4. 确定关键因素
根据柏拉图的分析结果,确定对 质量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
实例分析
在某生产线上,产品不合格率较高,通过柏拉图法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和生产设备老化。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具体内容1.检查表2.层别法3.柏拉图4.因果图5.散步图6.直方图7.控制图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其实,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
统计质量控制是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的控制图为起点,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了很大发展,现在这些方法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或叫品管七大手法)。
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这QC七工具而得到解决。
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2)中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抽样调查方法、抽样检验方法、功能检查方法、实验计划法、方法研究等。
这些方法不一定要企业全体人员都掌握,主要是有关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部门的人使用。
(3)高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高级实验计划法、多变量解析法。
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复杂的工程解析和质量解析,而且要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通常只是专业人员使用这些方法。
QC七大手法
QC5: 直方图制作的步骤
决定组数的一般准则
样本数n
组数k
n<50
5~7
50=<n<100
6~10
100=<n<150
注意:查检表的格式及内容,要让使用者最方便使用及最易记录为最高原 则。
QC3:散布图
定义﹕
以纵轴表示输出(Y),以横轴表示输入(X)﹔用点表示出分布形态,根据分布 的形态判断对应数据X、Y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图型,称为散布图。
目的﹕
判断一组成对的计量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
QC3:散布图制作的步骤
1:搜集相对应输入输出数据,至少三十组以上, 并且 整理写到数据表上,如下例。 下列数据表示铸造工程所使用铸砂混合树脂(粘剂)﹐ 树脂量(%)对砂抗折力强度(kg/cm2)的关系
7~12
n>=150
10~20
QC5: 直方图制作的步骤
6. 决定组距的组界及组中点
决定组距: 组距=全距/组数 在本例中,由于样本个数为50 现决定使用7组。而在Step 4 所算出之全距为0.19,因 0.19/7=0.0271..,由于数据之有效位数为0.01,因此组距设到小数点下二位即可,所以 令为0.03。
QC七大手法
QC1:层别法
定义: 即将多种多样的数据根据分析者不同目的需要分 类成不同的类别. 目的﹕使数据按类别显得具有差异性,以方便分析.
QC1:层别法
层别法的使用 • 在搜集数据之前就应使用层别法,以避免数据中含
QC七大手法
Volex(SZ) QA Department training Material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Presented By: Xia Fan2th April. 2001Suzhou Quality1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品质管理需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统计技术,对影响品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系统的考虑;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找出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实施改进。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品质管理活动中所运用的统计手法一般称为“QC七大手法”:1、检查表(又称点检表)——收集、整理资料;根据事实、数据说话。
2、柏拉图(又称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是先就其中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
3、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伏性的问题。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4、分层法(又称层别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的层次,考虑适当分层。
5、散布图(又称散点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6、直方图(数次表)——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
7、控制图(又称管控图)——识别波动的来源;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具体步骤是:1、问题的把握点(柏拉图、直方图),2、对问题的现状分析(控制图、检查表、散布图、层别法),3、改善对策实施(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及固定的技术),4、实施结果的确认(推移图、柏拉图),5、标准化。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1.什么是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而设计的表格。
质量管理(qc)七大手法
质量管理(qc)七大手法质量管理(QC)是指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手法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质量管理的七大手法。
一、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系统化的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和评估产品或服务的各个方面。
通过制定检查表,可以确保所有的要求都被检查到,并且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二、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通过绘制散点图,可以直观地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在质量管理中,散点图可以用来分析不同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
三、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来展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表。
在质量管理中,直方图可以用来分析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特征,如尺寸、重量等的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直方图,可以判断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四、因果图因果图,也称鱼骨图或石川图,是一种用来分析问题原因的图表。
它将问题看作是一个鱼骨,将问题的各个可能原因分别列在鱼骨的不同支线上,从而帮助人们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质量管理中,因果图可以用来分析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五、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用来展示工作流程或业务流程的图表。
在质量管理中,流程图可以用来描述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过程,从而帮助人们理清工作流程,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六、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来监控过程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图表。
通过绘制控制图,可以及时发现过程中的变异,并判断其是否超出了预期范围,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质量管理中,控制图可以用来监控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特征,确保其在可接受范围内。
七、Pareto图Pareto图是一种用来展示问题的重要性和优先级的图表。
它按照问题发生的频率或影响程度对问题进行排序,从而帮助人们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
在质量管理中,Pareto图可以用来确定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的优先解决顺序,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详解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 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QC七大手法介绍
不良率%=
各项不良数 ×100%
总检查数
影响度%= 各项不良数 ×100% 总检查数
按项目数据大小顺序排列(求各项数据、累计影响度) 其他项排在最后。
要符合管理上80:20原則,从占80 %重点 项目下对策。
41
长教育资料
掌握问题点:
虽然分类很多,但实际上影响较大的只 不过是2~3项,因此很容易找出问题出在 那里。
气温、气候、晴、雨、潮湿
19
长教育资料
示
例
用5个为什么追
:
踪问题:
一种问题来 源、影响等方面, 按其分类,将每个 问题层关系逐项向 下层展开.
20
长教育资料
人员作业数量的层别:
材料 人员
张三 王五
李四
A班
B班
230
305
290
310
290
295
对机器的层别:
月份 1号 2号 3号 4机
计划产量 25000 25000 25000 25000
硬 36 38 41 43 46 47 51 54 60 度Y
根据上表的数据作成直方图
49
长教育资料
管制找异常
频数
20 10
0
1 234 5 6 7
8
日期/时间
50
长教育资料
作用: 一种随着时间的移动,将设定工作推
动的项目,结合设定的指标而将实绩在成 果绘制在图上,以观察实际的成果与设定 指标的差距,以便采取调整措施的一种图 表;
43
长教育资料
散佈图----(散佈看相 关)
44
长教育资料
作用: 通常是用来研究两变数间之相关联
性(正相关、负相关、或无相关),也可以显 示出相异数据之间之层別的情况。
QC七大手法口诀
QC七大手法口诀在质量管理方面,QC(Quality Control)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QC强调通过统一的标准、严格的流程和细致的检查,保证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质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QC,七大手法口诀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QC七大手法口诀以及它们的应用。
1. 问题分析(PA)问题分析是一种通过搜集、整理问题信息、并确定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
它包括三个步骤: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因果分析。
首先,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材料,定性分析问题的性质和关联度。
然后,使用统计工具和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问题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最后,通过因果分析,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正确的纠正行动。
2. 数据整理(SO)数据整理是为了更好地获取、记录和处理数据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
数据整理的目标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决策。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数据整理表、控制图和直方图等。
3. 根本原因分析(RCA)根本原因分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找出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
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可以避免对症下药,从而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
常用的根本原因分析工具包括鱼骨图(也称为因果图)和5W1H分析法。
鱼骨图通过将问题、过程和因素之间的关系图示化,帮助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5W1H分析法通过回答“什么、为什么、何时、何地、谁、如何”这些问题,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4. 执行力强化(SE)执行力强化是为了确保实施计划和措施的有效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行动。
在执行力强化过程中,需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设定有效的绩效指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同时,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标准化(ST)标准化是为了确保工作和操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而采取的行动。
标准化包括工作标准化和过程标准化。
工作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明确的工作指导书、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和质量的一致性。
QCC七大手法
一 、数据与查检表查检表 简单地采取数据,防止点检遗漏表1 "core 组立工程"的不良项目调查用查检表● ● ● ● DATA ● 集计Q1二.柏拉图一.柏拉图(抓拄问题之重心,使改善目标指向大问题)所谓柏拉图,就是根据所收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或客户抱怨的种类、安全事故等不同区分标准,找出比率最大的项目或原因并且以所构成的项目依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由构成比率很容易了解问题的重点和影响的程度,以比例占最多的项目着手进行改善,较为容易获得改善成果。
二.柏拉图分析的步骤1、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烈。
3、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
期间尽可能定期。
4、各项目依照合计之大小顺位自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
5、绘上柱状图。
6、连接累积曲线。
以下图费用支出为例,先分类收集数据统计,在各项统计时,应先求出各项累计金额,由第一项的伙食费加上第二项的服装费,其余各项也是如此.数据统计完成之后,先画出纵轴直线来代表金额,横轴直线代表决定项目,然后将6种项目按照比率大小,由左侧依次画柱形.三.柏拉图的使用1 掌握问题点2 发现原因3 效果确认四.制作对策前、对策后的效果确认时应注意1 柏拉图收集数据的期间和对象必须一样。
2 对季节性的变化应列入考虑。
3 对于对策以外的要因也必须加以注意,避免在解决主要因时影响了其他要因的突然增加。
柏拉图从众多问题点中寻找真正问题所在(%)●100以上不画,使作成的图表(L1部份)●成为正方形●记入特性值"累积比率"●不要忘记标0 '00"其它"的部份即使大也要写在右端Q2三、特性要因图一.特性要因图(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不良之形成原因绝非仅有一个) 2 追查真正的原因一个问题的特性受到一些要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 3 寻找对策互关系而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称为特性要因图.因形状似鱼的骨头,所以又叫鱼骨图. 4 教育训练二.特性要因图的制作方法四.绘制性要因图应该要注意的事项:1 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特性的选择不能使用看起来很抽象或含混不清的主题) 1 绘制特性要因图要用脑力激荡法,让所有的成员表达心声。
QC七大手法
前言1.QC七手法又称为QC七工具,一般指旧QC七手法,即:1)因果图2)柏拉图3)数据及检查表4)层别法5)散布图6)直方图7)管制图是质量管理及改善运用的有效工具.2.QC手法的适用范围:QC手法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计划管控、员工思想意识行为管理、质量管控、成本管控、交期管控、士气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效率管理、绩效考核、日常管理等等),但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及改善。
3.七大手法口诀:因果追原因、检查集数据、柏拉抓重点、直方显分布、散布看相关、管制找异常、层别作解析一、因果图(特性要因图、石川图、鱼骨图):1.定义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为特性要因图,又叫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
2.用途说明:1.整理问题。
2.追查真正的原因。
3.寻找对策。
3.制作步骤:1. 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特性的选择不能使用看起来很抽象或含混不清的主题。
2. 决定大要因——须是简单的完整句,且具有某些程度或是方向性。
3. 决定中小要因。
4. 决定影响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5. 填上制作目的、日期及制作者等资料。
4.应注意事项:1.脑力激荡。
2.以事实为依据。
3.无因果关系者,予以剔除,不予分类。
4.多加利用过去收集的资料。
5.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依5W2H原则执行。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6.依据特性别,分别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
QC七大手法
❖ 4、柏拉图的作用
a、降低不良的依据 b、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c、可以确认改善效果 d、可花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解决最大的问题
12
四、因果图
❖ 1、定义
所谓因果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 受到一些原因的影响,我们对这些原因整理, 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该图由日 本品质管理大师石串馨博士提出,因形状与 鱼骨相似,故又称鱼骨图(也叫石川图、特 性要因图)
其质量特性可以用一 个连续的量表示
计量指标指材料的强 度、硬度、工件尺寸、 钢的化学成分、产品 寿命等
气泡数、电镀麻点数
等
32
名称
平均值 (X) 极差(Range) σ(Sigma)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分布宽度 (Spread)
中位数 ˜x
单值 (Individual)
2)记录用查检表 用来收集计量/计数资料,常用在调查问题或取得记录方面,
常用划计法。类型: a、收集数据 b、记录频次
4
一、查检表
❖ 4.常用制作方法
a、列出点检项目 b、时间 c、层别分类 d、记录方式:○、△、╳、√、“正”号等
❖ 5、注意事项
a、用在对现状的调查 b、 确定检查的项目(需由专人设立,确保其有针对性, 提高实用价值) c、确定检查的频率 d、确定检查的人员
❖ (4)分别计算对角象限区域内的点数n1+n3,n2+n4。本例为 n1+n3=0+1=1,n2+n4=14+13=27
❖ 当n1+n3> n2+n4时,为正相关。 ❖ 当n1+n3< n2+n4时,为负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使用排列图的注意要点 ---排列图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问题,基本点 就是抓住“关键的少数”。 ---分析主要原因,确定主要问题。 ---确定采取措施的顺序,解决主要问题。 ---对照采取措施前后的排列图,研究组成各 个项目的变化,找到主要原因,可以连续使用, 找出复杂问题的最终原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确定原因时集思广益,以免疏漏。 (2).确定原因,应尽可能具体。 (3).有多少质量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 果图。 (4).验证原因必须要细分,直至能采取措 施为止。“重要的因素不要遗漏”,“不重要 的因素不要绘制”,最终的因果图往往越小越 有效。 2.使用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的重要性。 (2).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加以改进。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也就是质量改进 常用的七种工具。
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 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是通过不断 采取纠正各预防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质量 管理水平,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
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因果图 排列图 直方图 调查表 分层法 散布图 控制图 一、因果图 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提出,又 名石川图;也称特性要因图;其形状像鱼刺, 又称鱼刺图。 (一) 因果图的概念:导致过程或产品问题的 原因可能有很多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全 面系统地观察和分析,可以找出其因果关系。 (二) 因果图的绘制 1. 因果图示例:
第七步,在横轴每个项目上按量值大小画长方
形。 第八步,在每个直方柱上方,标上累计值,描 点,用实线连接(巴雷特曲线)。 第九步,在图上记入有关必要事项,如排列图 名称、数据、单位、作图人姓名以用采集数据的时间、 主题、数据合计数等等。
(三)排列图的分类 1.分析现象用排列图 ------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 题。 (1)质量: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 货、维修等; (2)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 (3)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 期拖延等; (4)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排列图 ------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 题。
第二步,设计数据记录表,下表是某铸造企业在 调查铸件质量问题时的案例。
第三步,填表统计。 第四步,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 合格数据,累计不合格数,各项不合格所占百 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如下表。
第五步,按从大到小顺序,“其他”列在最后。
第六步,画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 ------横轴将项目按从大到小依次列出; ------左边纵轴,其高度必须与所列项目的量值和 相等。 ------右连纵轴应与左边纵轴等高,并从0到100% 标定。
(1)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 况以及个人本身因素; (2)机器: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 (3)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 (4)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 作业方法。
(四)排列图的注意事项 1.制作排列图的注意要点 (1)分类方法不同得到的排列不同。 (2)抓住“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 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在0%~80%间的因素为A类 因素,也即主要因素;在80%~90%间的因素为B 类因素,也即次要因素;在90%~100%间的因素 为C类因素,也即一般因素。 (3)如果“其他”项所占的百分比很大,则 分类是不够理想的,应考虑另外的方法。 (4)如果数据可以用金额来表示,画排列图 时金额最好在纵轴上表示出来。
有关运动员比赛成绩不好的因果图:
2. 利用逻辑推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质量特性(结果) 第二步,将质量特性写在纸的右侧,从左至右 画一箭头(主骨),将结果用方杠杠上;接下来, 列出影响结果的主要原因作为大骨,也用方杠 杠上。 第三步,列出影响大骨的原因,作为中骨;用 小骨列出影响中骨的原因。 第四步,标出对质量特性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 素。 第五步,记录必要的有关信息。
(五)排列图和因果图结合使用 应用步骤: 1.选题 ---用排列图确定主要问题。
2.分析和对策 ---画出因果图分析原因。
3.改进的效果 将改进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画出改进前后的 排列图进行比较。
三、直方图 (一)直方图的概念: 直方图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 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宽的矩 形来表示数据。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高 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数据的数目,变化的高度 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数据分布形态和 与公差的相对位置的研究,可以掌握过程的波 动情况。 (二)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第一步:收集数据,作直方图的数据一般大 于50个,最少不得小于30个。
(二)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 据。 (1). 选题,确定问题的种类,如不合格项目、 损失金额、事故等等。 (2).确定问题调查的期间,如自3月1日至4月30 日。 (3).确定对数据进行分类,如:或按不合格类 型分,或按不合格发生的位置分,或按工序分, 或按机器设备分,或按操作者分,或按作业诉 讼法分等等。 (4). 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
二、排列图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提出。 (一)排列图的概念 ------ 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 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主要的影响 往往是由少数项目导致的,通过区分最重要的 与较次要的项目,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 的改进效果。 组成如下: ------ 一个横坐标 ------ 两个纵坐标 ------ 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 ------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确定
3. 利用发散整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第一步,选 题,确定质量特性。 第二步,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 素。 第三步,找出各原因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将认为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 标出来。 第五步,标上必要的信息。 因果图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包括两个活动,一个是 找出原因,另一个是系统整理这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