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一、选择题1.“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
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大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这种现象反映西周()A.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B.社会等级森严C.冶铜业十分落后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3.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4.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
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A.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C.郡县制D.察举制5.《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6.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秦朝()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九卿制约,中央集权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7.“邓氏自中与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后汉书•邓禹传》)这种状况出现是由于当时()A.世袭制的实行B.按军功受爵的结果C.察举日益注重门第D.科举择优录取的结果8.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C.主要地方官可世代沿袭D.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9.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冶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10.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要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要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我国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
主要政治制度:夏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以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
2、夏商时期政治制度: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②特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③行政管理: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伯。
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度有直接的影响。
3、西周分封制: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统治;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内容:周王授予诸侯土地和人民,诸侯有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在自己的疆域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的权利。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瓦解:①原因:受封的诸侯国实力强大,王权衰弱。
②表现:出现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4、西周宗法制: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形成相对独立的大宗和小宗。
特点:由嫡长子继承,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作用: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清两朝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宫内的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③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物;④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宰相制度废除的根本原因:是这一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是:丞相权倾朝野骄恣擅权。
内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皇帝政务繁多力不从心;后来内阁大学时有了票拟权,内阁地位提高,内阁首辅权压众臣。
高中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中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BC1046年分封制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元朝的行省制度认识到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推荐文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与练习题热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热度: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热度: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热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归纳热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高考政治的重点考点,学生必须好好对待,及时复习与总结。
小编在此整理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梳理】考点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什么叫分封制?对象有谁?受封诸侯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为什么会走向崩溃?产生了哪些影响?1、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管理地方)2、对象:同姓亲族(分封的主体)、功臣、先代贵族3、权利:权力世袭,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4、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5、影响:(1)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格局。
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2)消极影响: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二、西周统治者推行宗法制的目的何在?有什么特点和作用?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西周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三、宗法制、分封制有什么关系?结合课文思考我国早期政治制度有何特点?1、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2、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血缘为纽带;神权和王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考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具体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二、秦朝皇帝制度有什么特点?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核心特征)。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记忆口诀及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两对基本矛盾,两条线索,两
个趋势)
地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线索——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中央:矛盾——相权与皇权;线索——君主专制的演进;趋势——通过分
割相权(至废除),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口诀记忆;中外三二一,内阁军机处,专制皇权达顶峰。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行政
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全国推行郡县制
汉朝内(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汉初),推恩令,刺史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设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朝二府三司制(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关,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
司分割相权)三收(军事——收兵权充实禁军、行政——派文官设通判、财政——设转运使中央
掌控地方财政)
元朝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省制度,宣慰司
明朝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设内
阁
废行省,设三司
清朝设南书房;设军机处(达到顶峰)
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趋势相权不断削弱乃至废除,皇权不断
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特点皇权至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
1。
【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 简称晋等。
探究二 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史料一 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吕氏春秋》 史料二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及解读
丞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清代设
结合起来,形成“家 题 ” , 巩 固 了 中 央 构、以科举制为主 置军机处,专制
国一体”的政治框架 集权
的选官制度
皇权发展到顶峰
(1)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其特点是以血缘为纽 主 带,“家国一体” 旨 (2)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其特点是皇权至上,权力高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问题:(1)依据史料一分析西周分封制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 的统治策略?
(2)依据史料二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 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史料导读]
(1)根据史料一图片中康叔、召公奭、姜尚、微子启身份,总结分封的对象;根 据图片中封国、主要同姓诸侯的地域分布,可得出诸侯的分布特点。
度集中
考情分析
最新考纲
课标试题
2019全国Ⅰ卷·24
商周时期的 政治制度
2019全国Ⅲ卷·24 2018全国Ⅱ卷·25 2017全国Ⅰ卷·24
2016全国Ⅲ卷·24
秦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
2019全国Ⅱ卷·24
考点呈现 西周时期的王位继承制
宗法制 商朝的建立 西周的分封制度 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秦国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政治制度也非常独特。
本文将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知识点总结,以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演变过程。
一、封建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制为主。
在封建制度中,君主是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他们通过授予诸侯王侯爵位的方式来维系统治秩序。
诸侯藩国作为君主的下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向君主效忠并支付赋税。
二、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的某些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这种制度下,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他们通过设立官僚机构来管理国家事务,并派遣官员到各地进行管治。
这种制度的代表是秦朝的郡县制和汉朝的三公九卿制度。
三、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儒家思想强调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和谐共处,主张君主要以身作则,以仁德治理国家。
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中推崇,并与中央集权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体制。
四、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特有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大规模的推行。
按照科举制度,士人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来晋升官职。
这种制度对于士人阶级的晋升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府官员的公正和能力。
五、地方官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还包括地方官制,即设立各级地方政府来管理地方事务。
根据历史时期的不同,地方官的名称和职权也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
六、丞相制度与宰相制度丞相制度和宰相制度都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与君主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位。
丞相是负责辅助君主处理政务的高级官员,而宰相则是负责处理国家重大决策的首席官员。
丞相制度在秦朝开始,宰相制度则在汉朝时期成为主流,并延续到明清时期。
七、军事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与军事制度密切相关。
在封建制度下,各地的武装力量由地方官员控制,并向中央政府纳贡。
另外,高士争相为各地提供安全保障,形成了以地方势力为基础的地方军事制度。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特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论述题高一历史学习方法策略高一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版含解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达标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王位继承先由兄终弟及,后向嫡长子继承制转变。
周人最初是立子以贤,如文王以武王发为储君;在克商以后向立嫡以长转变,如成王的继位与即政。
这些转变有助于( )A.政治统治稳定有序B.王位世袭制的形成C.维护君主专制制度D.儒学的齐家平天下2.《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A.优先考虑血缘宗亲关系B.褒奖创建西周的功臣C.尊崇远古文明的开拓者D.安抚夏商王室的后裔3.西周有严格的姓氏制度,姓在于“明血缘”、“别婚姻”,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氏在于“标身份”、“别贵贱”,秦统一后,姓氏不再作为贵族身份的标志,一般平民也有自己的姓氏,且姓与氏之间区别逐步消失,合而为一,这一变化表明( )A.姓氏制度影响力消失B.贵族与平民社会地位趋向平等C.姓氏制度逐渐地瓦解D.国家统一影响传统的婚姻观念4.《礼记》中有“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的规定。
然而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正卿季平子“祷于炀宫”,向鲁炀公祈祷,并立炀公庙。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封建等级秩序色彩浓厚B.宗法礼乐制度遭到破坏C.君主专制遭到极大削弱D.传统祭祀礼仪无人遵守5.秦朝建立初期,秦始皇开展了“议帝号”、颂“秦德”、推行秦之“法式”、提倡“忠”之政治伦理等“合法性叙事”的活动。
这些活动( )A.使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B.践行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C.消除了六国对社会影响D.意在强化对秦政权的认同6.秦时丞相与御史大夫本来是丞相府的正副长官,“事同一体”,不可相监。
但为了使御史大夫能有效监督丞相,规定丞相位缺,御史大夫可升迁其位。
这一规定( )A.为监察的权威性提供保障B.说明御史府尚未独立C.利于御史官行使监察权力D.完成监察官员专职化7.秦统一后,在讨论地方制度的御前会议上,主张分封制且有大批臣僚附和的丞相王绾却未能敌过独持异议的廷尉李斯,最终确立了郡县制。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共21张PPT)(共21张PPT)
二、西周分封制
2、目的: 巩固统治 3、分封的对象: 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4、权利: 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世袭统治权 5、义务:朝贡、军赋、力役、
6、诸侯国: 鲁、齐、燕、卫、宋、晋;等
7、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8、解体: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名存实亡. 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
2、官员的产生和待遇不同:分封的诸侯职位世袭, 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官吏只有俸 禄没有封地。 3、与中央的关系和影响不同:封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完全听命于中央,有利于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性质不同: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 秦汉:郡、县(汉初郡国并行制;东 汉出现州、郡、县)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8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3:32:5803:32:5803:328/28/2021 3:32:58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803:32:5803:32Aug-2128-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3:32:5803:32:5803:32Saturday, August 28, 2021
32))最商高:执宗政法集制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 度集3)中周;:(宗分法封制制、下分诸封侯制权、力礼较乐大制);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
高三历史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详解】1、分封制:(商-西周-春秋)根本目的:巩固统治,保证周王室的稳定对象:同姓亲族(主体)(晋、燕、卫、鲁)、异姓(功臣[齐]、姻亲、殷商降族[宋]、先代贵族)权利与义务:周王对诸侯授土、授民;被封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作用:使周人势力X围扩大;形成天下共主的地位;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2、宗法制:目的:(主要原因)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直接原因)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土地和财产上的矛盾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3、礼乐制度:推行和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政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②秦朝正式建立中央:皇帝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长官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御史大夫丞相太尉(三公)太尉:协助皇帝管理政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九卿三公九卿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地方:郡县制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秦朝全面推行。
郡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意义:巩固了统一,维护了社会安定,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机构,三公九卿分工细密,各司其职,军政大权由皇帝一人操纵(2)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
(3)中央、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免,官位不世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③西汉巩固(“汉承秦制”。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超全知识点汇总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超全知识点汇总目录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征●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超全知识点一.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萌芽于战国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于秦朝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
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
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内容: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之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知识点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王位世袭制保护了私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前提:生产力水平当时较低)2、西周的分封: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2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3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5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力太大;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3、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4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知识点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统一条件:1.主要原因:商鞅变法2.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3.主观原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4.战国时期法家思想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利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位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逾越。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复习提纲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复习提纲(含练习、答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填空: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1)目的:为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封建诸侯,以藩屏周”。
(2)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建立国。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3)评价:①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局限性:随着实力的变化,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诸侯国之间),从而使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诸侯与周天子之间)。
2.宗法制(1)内容:按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以制(最大特点)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小宗服从大宗;血缘关系和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其内涵仍然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祭祖、修家谱、重视亲情等)3.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
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把“国”与“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 相结合。
(史实:占卜决策)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史实:家天下制度、宗法制、分封制、世官制)3.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史实:分封制,诸侯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统治权)4.等级森严。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等级明确,难以逾越)三、秦的统一1.过程(1)(往东)灭六国,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地区。
(灭六国顺序: )(2)(往北)击匈奴,收河套,修“”(自九原至甘泉)和长城。
(3)(往南)凿灵渠(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定岭南,置郡县。
这是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2.意义(1)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有利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安定,方便各民族间交往。
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元朝行省制
秦朝郡县图
元朝行省图
与秦朝的郡相比,元朝的行省有何特点?结合元朝行省 图,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现实原因。 数量少,管辖范围大。现实原因: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材料: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 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 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 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 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变与不变?
明 三司 清 省
统县政 郡 区 县级政 县 区
郡
州
州
路、府、 府、直隶 府、直隶 州 州/州 州 县 县 州、县
县
县
县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监察区到行政 区);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
材料:陕西行 省越过秦岭而有 汉中盆地;湖广 行省以湖南、湖 北为主体而又越 过南岭有广西; 江西行省也同样 跨过南岭而有广 东;……至于江 浙行省,乃从江 南平原逶迤直到 福建山地。
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
拓展归纳元朝行省制 特点
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行省 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地 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形成以北制南的 军事控制局面。
“新朝代(西汉)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 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 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拓展 归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推恩令 2、酎金夺爵 3、附益法:汉武帝推行的为解决诸侯国问题而 推行的法律 4、左官律: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 央任命的官吏 ,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 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 300万钱的 “作左官律 ,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租税 ,不 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与政事”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 5 、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 6 、重用酷吏 ,打击地方豪强…… 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归纳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战国时期起源(1)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
(2)商鞅变法时,秦国采取废分封、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措施:①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②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
③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作用: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秦朝的地主阶级凭借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3.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完善(1)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2)创立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1)措施:①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实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枢密院有调兵权而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无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各地军队的精壮之士都选人禁军。
②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派遣文官担任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两者互相牵制。
这样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规定地方税收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规定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中央。
专题0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
2: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措施
秦朝
郡县制,中央直接管理。全国36郡(行政长官为郡守),郡下设 县(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开创了我国历代 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西汉 宋朝 元朝 明朝
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 名,监视地方。
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皇帝
军机处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部部部部部
军机处值房
清世宗胤禛雍正帝
1678.12.13~1735.9.28 1722~1735在位 康熙帝第四子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 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记, 然后传达给中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 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 一步强化。
治者(C )
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2: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秦 朝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人治色 彩浓厚
皇帝制度
影响:君主的权力具有独断性和 随意性,影响着国家决策。是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 义制度
中考二轮复习课件
2023 年
专题0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奴隶制社会) (前2070年—前476年)
夏、商、周
禅让制 分封制
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
(封建制社会) (前221年—1912年)
第一部分 必背知识点 古代政治制度
第一部分必背知识点古代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世代沿袭的制度。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从“禅让”到“世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夏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在中央:实行王位世袭制;还设相、卿士等,协助国王处理政务。
在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
3、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4、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含义(基本内容):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理解“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意思)(3)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即:先代贵族)(4)受封者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世袭统治权,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5)受封者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6)评价:①积极: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巩固了西周奴隶主的统治;②消极: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东周出现了诸侯分裂割据、争霸的混乱局面。
5、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宗法等级: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4)大宗与小宗: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权力逐渐 被削弱,中央 集权日益加强。
朝代
选官制度演变
依据
先秦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清朝
世官制 察举制
血缘贵族 品德才能 门第族望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才学、考试成绩
朝代
监察制度演度
唐朝至清朝
先后设过御史台、都察院等。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条件
夏朝
王位世袭制
特点: 1)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 形成国家政 治结构。 2)神权和 王权的紧密 结合。 3)最高执 政集团尚未 实现权力的 高度集中。
商朝
1)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实 行宗法制。 2)神权和王 权紧密结合。
西周
1)分封制。 2)宗法制。
朝代
中央机构的变革 1)皇帝制2)三公 九卿制 1)汉承秦制2)形成 内外朝制度 实行三省六部制
纵观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一个国家制度建设的看法。
1、政治制度要不断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2、制度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历程:一心、两点
一个中心:皇权强化 两个基本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 权的矛盾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不是 ( ) A.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B.阶级对立的产物 C.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D.历史的进步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 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 什么为纽带? (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规律
秦朝 汉朝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相权日益 被削弱并 最终被废 除,皇权 日益加强。
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关,增 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
1)废丞相,设六部 2)设内阁 1)设军机处2)实行地方 大员密折制
朝代
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规律
秦朝 汉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清朝
郡县制 郡县制 道、州、县三级 路、州、县三级 1)行省制度2)设宣政院 1)改土归流2)设理藩 院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2、社会根源: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4、地理因素:中国属于大河文明,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 一的管理。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影响
积极作用: 1、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4、保证了正常的中外交往。 消极影响: 1、使民主政治无从发展。 2、在明清时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 3、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4、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C
D
古 代 中 国 主要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的 君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主要矛盾 政 服 封建 汉武 务 治 社会 唐 郡县制 宋 行省制 强化措施 制 明 边疆管理 清 度
配套制度
监察制、文化专制、选官制
王位世袭制 主要制度 宗 法 制 奴隶社会 分 封 制 (早期) 特 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 代 中 国 的 政 治 制 度
夏 朝 早期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商 朝 特点
西周
皇权与相权 的矛盾
1)中央官 制的变革 2)地方行 政制度的 调整 3)监察制 度的加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中央集权与 地方分权的 矛盾
措施
趋 势
4)选官制 度的演变
中 国 早 期 政 治 制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