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A.战国B.秦朝C.隋朝D.元朝
20.史载唐高宗在位时期处理的政务,将近300件,发现其中20多件有武则天参加,但大多是有关外戚和后宫的事务,而任命宰相、将领等重要事务,都由唐高宗亲自处理,材料主要表明
A.武则天干预朝政较为合理B.唐高宗临朝主政不决事
C.武则天政绩实在乏善可陈D.国事政务由唐高宗主导
C.没有设立相应的惩治措施来配合监察体制
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6.中国古代对地方管辖的措施不断变化。民间俗语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里的“州官”,其最早应该出现的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7.政治象征是指几乎所有的政治系统都依赖于一些象征符号、仪式行为或特殊话语来维持其运转。下列是殷商时期的政治象征
18.“日暮乡关何处是,今年除夕不放假;日照香炉生紫烟,今年除夕不放假。”网友们对2014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吐槽的背后,更多的是表达“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结。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19.“上海是个移民社会,我们的祖辈很可能来自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这里“省”的含义,最早出现于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①
8.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古代中国存在许多同居共财的家庭,如唐朝张公艺“九世同居”,宋朝陈兢一家“十三世同居”。上述现象反映了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1.对下表中清朝军机处职能(部分)的表述,正确的是B.监察百官C.参与决策D.遵旨承办【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各种奏折先由军机章京交给军机大臣审阅,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旨意拟成谕旨,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官员执行,军机处在运行的过程中处处体现着皇帝的旨意,因此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与材料无关,可以排除。

2.下面有关下图反映的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制度创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B.该制度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C.该制度下相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D.该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创立于隋朝,故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没有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故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而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故排除D项;“封驳”“审议”体现了君权受到相权的制约,故答案为C。

3.《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以郡县制代分封制B.实行宗法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D.推广禅让制【答案】A【解析】题干中“分天下为郡县”表明秦朝实行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故选A项,不选B、C、D三项。

4.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秦汉间是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的影响是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可见秦朝打破官员任用上的血缘标准,这从本质上说是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选D项,不选B项。

封建社会时期,百姓始终是皇帝和封建政府的属民,不选A项。

中央集权政治在秦统一六国以前已经出现,不选C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封建制度的国家在维护社会稳定、避免内战和实现王朝持久繁荣方面远较专制制度逊色。

”这里的封建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皇帝制2.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3.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惠帝在位7年,丞相3人;文帝在位23年,丞相5人。

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玄宗在位43年,宰相34人。

由此可见,宰相人数变化原因主要在于A.宰相的任期不断缩短B.世家大族垄断高官职衔C.科举提高官员的素质D.围绕分割相权调整官制4.曾有大臣这样描述自己:“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

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

”这位大臣是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C.宋代的三司D.明代的内阁5.《包拯·致君》:“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包拯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没有法律就没有纪律 B.必须用法律教化民众C.严格执法是治国之本 D.必须用严刑酷法治国6.2012年7月1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这充分说明了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7.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及解析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及解析

中国古代史(政治文明史)西周的政治制度24(2011年全国卷).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答案】CA:西周的分封制下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地方权力较大,并不利于中央有效的控制地方,故A错B: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而百家争鸣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东周),故B错C:西周宗法分封之下家国一体,地方诸侯都隶属于周,从而形成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后来秦汉的统一产生重要影响。

故C正确D:西周分封制下土地和人口归各诸侯控制,而并非国家,故D错24(2013年全国1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答案】CA: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封制最终瓦解.故A错B:分封制体现的是西周的社会等级秩序,并非君主集权,故B错C:秦国墓葬凸显了君王的特权。

故C正确D:选项中的严格遵循过于绝对,故D错24(2014年全国2卷).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解析:【答案】CA:虽然河南洛阳是东周都成,但不符合最早。

故A错B:河北不曾是周的政治中心。

故B错C:周分为西周和东周,而西周兴起于古代的西岐,即今天陕西。

故C正确D:山东不曾是周的政治中心。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试题班次 学号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分) 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 ) A .周王.周王 B .鲁国国君.鲁国国君 C .卿大夫.卿大夫 D .士.士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妻 妾一般称谓一般称谓 妻(正室)妻(正室) A 、三哥(20岁)岁) B 、四哥(14岁)岁)妾一(侧室)妾一(侧室) C 、大哥(25岁)岁)妾二(侧室)妾二(侧室) D 、二哥(22岁)岁)3.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主要是因为主要是因为 ( ) A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 .扩大了统治基础.扩大了统治基础C .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 .实现了选贤任能.实现了选贤任能4.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 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5.(2006上海单科)《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 .封号和耕牛.封号和耕牛 B .土地和耕牛.土地和耕牛 C .土地和人口.土地和人口 D .人口和铁犁.人口和铁犁 6.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 A .绝对的.绝对的 B .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关系C .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D .方国联盟的基础.方国联盟的基础7.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 ( ) ( )A .防止财产大量流失.防止财产大量流失B B B.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C .保证王权平稳过渡.保证王权平稳过渡D D.避免政治上出现分裂局面.避免政治上出现分裂局面.避免政治上出现分裂局面 8.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1.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

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B.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C.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D.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答案】C【解析】据材料提到,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等信息属于儒家伦理,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故C正确。

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没有突出儒家思想的作用,故A排除。

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错把宗法制度等同于儒家伦理,故B排除。

材料主旨也不在于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荀子•儒效篇》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一制度应该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郡国并行制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王—卿—诸侯—士B.王—诸侯—大夫—士C.王—诸侯—士兵—大夫D.王—大夫—士—卿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宗法制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B.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C.各级贵族均享受世卿世禄制度D.嫡长子都被称为大宗4.山东省简称齐鲁,起源于A.大汶口文化 B.西周分封 C.甲骨文记载 D.古代地名5.“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6.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的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7.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以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削夺王国的封地B.夺去王侯的爵位C.推恩令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8.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②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③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④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个朝代影响影响深远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9.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决始于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10.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地方管理的控制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1.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C.军机大臣只是跪奏笔录 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1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古代政治试题及答案

古代政治试题及答案

古代政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最早实行分封制的朝代是哪一个?A. 商朝B. 西周C. 东周D. 秦朝答案:B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种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卿世禄制D. 九品中正制答案:B3. 唐朝时期,负责监察官员的机构是?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御史台D. 太常寺答案:C4.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5. 明朝时期,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以下哪个机构是中央集权的象征?A. 东厂B. 西厂C. 内阁D. 六部答案:C二、填空题6. 我国古代的“三公九卿”制度始于_______朝代。

答案:秦朝7.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推恩令”,其主要内容是_______。

答案:将诸侯王的封地分封给其子弟,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8.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国家财政的机构是_______。

答案:户部9.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_______”制度。

答案:路制10. 明朝的“海禁”政策,主要目的是_______。

答案:防止倭寇侵扰和加强中央集权三、简答题11. 简述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

答案: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它规定了家族成员之间的等级和权利义务,强调尊卑有序和长幼有别。

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宗族的族长,他负责管理宗族事务,维护宗族利益,同时也是国家政权的支柱。

12. 论述唐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它打破了世袭制和门阀制度,使得更多的平民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

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四、论述题13. 论述明清两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效果。

答案:明清两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控制。

历史必修一: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含答案)

历史必修一: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历史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文中的“大道”是指( )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B.②③C.③④ D.①②【解析】材料指的是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实行公有制和禅让制,故选A项。

【答案】 A2.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对该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材料解读能力。

材料显示的是周朝政治体制,因而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B两项所述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权力高度集中有违史实,D项所述的勤政爱民无法找到材料依据。

故选C。

【答案】 C3.《国学》杂志评论我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的嫡庶权益分配,嫡统庶,以庶辅嫡。

”与此评论无关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C.世官制度 D.丞相制度【解析】由“严格嫡庶权益分配”即可知涉及的制度强调血缘亲疏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只有丞相制度不看重这一点,故选D。

【答案】 D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A项具有迷惑性,经济发展并不是维系分封制的关键,反而最终导致分封制的瓦解,排除;B项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并没有集权地位,也可排除;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崩溃,D项错误。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A.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D.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7.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于2009年的10月11日在山东举行,CCTV5体坛快讯也特别开设“走齐鲁看全运”板块,全景展现“齐鲁大地”的风采。山东省“齐鲁大地”称呼渊源于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举竞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
A.秦汉、明朝B.西周、秦汉C.西周、隋唐D.秦汉、隋唐
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惠。”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2)变化:从严禁流动到允许自由迁徙。(4分)
原因: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得到保证;工业革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限制人口流动不利于经济发展;启蒙运动使天赋人权(自由、民主)思想广泛传播。(每点2分,任意两点得满分4分)
(3)50年代:受苏联模式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农业集体化需要;保障城市粮食供应。(每点2分,任意两点得满分4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西周到汉朝政治制度试卷(包括答案)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西周到汉朝政治制度试卷(包括答案)

1、“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其中“周制”指B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

诸侯国的出现,源于DA.世袭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制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4、《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C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5、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D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6、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7、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通过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是 A A.秦国B.齐国C.燕国D.赵国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CA.管仲改革之时B.周平王东迁之际C.商鞅变法之后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9、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是 AA.建立县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D.严刑峻法10、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CA.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奖励耕战D.推行县制11、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 BA.编制户口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12、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13、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

这一措施是BA.实行分封制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D.统一度量14、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

高一历史必修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选择题后的表格里。

1.《诗经》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 )A.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B.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C.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D.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2.《史记•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

……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3.《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A.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目的B.实行分封既可固本,也可能弱本C.开创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但未高度集中4.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

……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5.《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都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④为防止分封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6.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

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7.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8.“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试题分类汇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试题分类汇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题组) C .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一、单项选择题1 . (2011广东文综,4分)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B .察举制的完善D .科举制的推行4分)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湖南、湖北 C •山东、山西D •广东、广西3. (2010山东文综,4分)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4. (2009山东文综,4分)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5. (2009浙江文综,4分)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6. (2008天津文综,4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 .专制皇权B .中央集权C .监察权力D .对农民的控制8. (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9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 .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9. (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10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举竞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
A.秦汉、明朝B.西周、秦汉C.西周、隋唐D.秦汉、隋唐
A.唐朝与罗马一样实行了保护外国人的万民法
B.吐鲁番地区在当时已归属唐朝中央政府管辖
C.唐朝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D.唐朝开始大规模对外出口丝绸
14.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
A.嫡长子继承制B.民主选举首领
C.世袭制D.分封制
15.学者薛明扬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说,“这一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学者评价的是
A.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D.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7.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于2009年的10月11日在山东举行,CCTV5体坛快讯也特别开设“走齐鲁看全运”板块,全景展现“齐鲁大地”的风采。山东省“齐鲁大地”称呼渊源于
A.商朝的内外服制度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实行的郡县制D.西汉初年的分封制
8.“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中书省B.理藩院C.宣政院D.枢密院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测试题试卷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测试题试卷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内容:西周周武王将和分封于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和。

2、主要诸侯国:周武王时____之子受封于燕(深入____最远的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代表____受封于鲁(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最___。

周成王时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_____。

3、作用及影响: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

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但后来出现了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4、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5、内容:周天子以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的。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与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6、与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7、以________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8、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________,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9、秦统一的过程:①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_____年,秦国先后攻灭韩、燕、魏、楚、,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②公元前215年蒙恬率秦军北击,夺回河套地区,次年渡河攻占阴山地区等边境军事要地;③秦修于公元前214年平定,置郡实施军事、行政管理;④在“”开辟“五尺道”交通路线,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统一的影响:①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

②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分别对应过程①和②)10、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1.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

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

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

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A.家父长的权力日趋巩固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父系家长的权力日趋巩固问题。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庶子.非婚生子的不断的提高其实是由于父系家长的权力日趋巩固而造成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是反映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而是反映庶子.非婚生子的不断的提高,反映的是家庭成员关系趋于不平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反映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而是反映庶子.非婚生子的地位日渐上升,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来看传统家庭观念并未逐渐解体而是仍然根深蒂固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父系家长的权力的巩固2.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皇权不断加强的过程,图示中的空白处应该是A.外朝B.军机处C.六部D.枢密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清代的军机处。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汉代设立中朝,以丞相为首的官僚集团相对于中朝来讲成为外朝,故排除A;六部形成完善于隋唐时期,故排除C;枢密院设立于宋代,故排除D;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图示中的空白处指的是清代的机构,清代加强皇权的机构为军机处,故选B。

3.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

其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

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A.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B.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答案】B【解析】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汉武帝除了实行内外朝制度,削减三公的权力外,还任命布衣为相,以降低丞相的身份和地位,接着又以各种过错为由对丞相严厉处罚,可谓多管齐下。

古代政治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政治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政治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种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什么政策?A. 推恩令B. 均田制C. 科举制D. 九品中正制答案:A3.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答案:B4.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废除宰相制度B. 设立东厂C. 推行新法D. 实行海禁答案:C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设立了哪个机构?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内阁答案:C6. 清朝雍正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实行了什么制度?A. 科举制B. 八股文C. 密折制度D. 军机处答案:C7. 古代中国,哪个朝代首次实行了科举制度?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A. 宗法制B. 世袭制C. 郡县制D. 联邦制答案:D9. 古代中国,哪个朝代的皇帝被称为“天子”?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10. 古代中国,哪个朝代首次实行了分封制?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古代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实行郡县制B. 设立东厂C. 推行新法D. 实行推恩令答案:ACD2. 以下哪些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A. 宗法制B. 世袭制C. 郡县制D. 联邦制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古代中国的科举考试科目?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古代中国加强皇权的措施?A. 设立东厂B. 实行密折制度C. 推行新法D. 实行海禁答案:AB5. 以下哪些是古代中国的皇帝称号?A. 天子B. 皇帝C. 圣上D. 陛下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共10分)1. 简述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单元检测7: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检测7: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检测(一)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下面是两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们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

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2.“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色彩浓厚C.政治等级森严D.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书同文,人同伦”4.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5.到了秦、汉统一,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化家为国”,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

这里“化家为国”指的是()A.分封制的瓦解B.郡县制的实行C.封建制度的确立D.郡国并行制的实施6.历史上时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

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A.秦朝郡县制B.西汉郡国并行制C.元朝行省制D.清朝军机处7.“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的尚书台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宋朝的参知政事D.元朝的行省制8.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对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9.《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要概念阐释1.宗法制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稳定。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2.三省六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3.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

行省拥有大权。

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内阁丞相废除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政务繁多。

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会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5.军机处雍正帝时,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

军机大臣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二、重点问题突破1.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演变(1)三公九卿制:秦朝建立,汉承秦制。

这种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外朝制度:汉武帝时创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三省六部制:隋朝时建立,唐朝时完善。

这种制度的确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北宋设立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以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

(5)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的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

(6)内阁的创立:明太祖时开始创立,明成祖时正式确立,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7)军机处的设置:清雍正帝时设立,是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

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

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

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了全国的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的设置,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的畅通无阻。

(3)人治高于法治。

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

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5)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单元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时隔8年,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借赴北京观礼奥运会之机,于2008年8月14日再度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祭祖。

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2.右图是连战家乡的人们正在议论祭祖一事。

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奠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3.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4.2008年4月4日是戊子清明节,来自海内外的八千华夏子孙聚首陕西黄帝陵前,公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这种重视亲情、追念先祖行为的根源是()A.分封制B.皇帝制C.宗法制D.郡县制5.《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郡县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6.(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

“这种帝国结构”包括()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三省六部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9.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0.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

”这一建议在汉武帝时得到实施,即()A.分封制B.推恩令C.节度使制D.郡国并行制11.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

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兵部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13.元朝时,管辖今山东省的是()A.山东行省B.河北行省C.陕西行省D.中书省14.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电视剧名犯了错误,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代已废除,所以电视剧名会误导观念C.刘墉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15.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

有的答:“功成名就。

”朱元璋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它大臣的回答不科学B.朱元璋用人标准混乱C.万钢强调对专制君权的服从D.其它大臣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16.与宗法制运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

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B.平民C.官僚D.诸侯17、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拥有财产继承权。

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

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

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趋势A.家父权益趋巩固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18、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

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1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20、从汉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谥号和年号,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这实质上反映了()A.人们对皇帝功绩的赞誉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皇帝地位的独尊D.皇帝对自己执政成效的美化21、关于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表达正确的是()①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②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直接原因③以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为主要特征④从此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