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权威命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合集下载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12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12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12
1.【山东省菏泽市一中2013届高三模拟测试】
(20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9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8分)(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

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6分)
(3)图9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

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6分)
27.图17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18为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6分)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

26.(20分)(1)偏西(西南;西);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自海洋,使当地增温。

(2)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M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

(3)两地纬度位置都较低(两地都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两地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两地河网密度都较大,排灌方便)。

27.(16分)
(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2014年全国二卷高考地理部分试题解析

2014年全国二卷高考地理部分试题解析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6~7题6.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 )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7.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C )A.水田改旱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解析】材料信息显示:降水落地面后,一部分形成径流(蓝水),另一部分蒸发(绿水)。

蒸发分为植物蒸腾(生产性绿水)和蒸发(非生产性绿水)两部分。

6、绿水比例是指(蒸发量)除以(径流量+蒸发量)的数值,绿水比例最大是指蒸发量大、径流量小,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蒸发比例最大。

A正确。

7、生产性绿水比重是指(植物蒸腾)除以(植物蒸腾+蒸发),覆盖地膜可以保湿、保温、保土,减少蒸发,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用显著,因此C正确。

而且ABD均不符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考察能力】获取信息并将其分类的能力比例数值的计算能力【地理原理】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河流的水文特征农业生产技术(覆盖地膜)对区位因素(水源、气候)的改良。

【答案】6. A、7.C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图8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答: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答: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答: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

(小题狂练 大题冲关)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 城乡规划

(小题狂练 大题冲关)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 城乡规划

1.(2012·江苏)北川新县城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中惟一一个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

下图是北川新县城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川新县城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N地住宅区相比,M地住宅区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川新县城交通用地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_。

在城市建设中,美化景观、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建设用地类型是________。

(4)北川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如何在该县城规划与建设中突出传统文化特色?【答案】(1)地质;地形;水源;交通(任选3项)(2)靠近河流靠近文物古迹远离工业区(或污染小)(3)公路绿地(4)突出羌族建筑风貌;保护文物古迹;突显民俗风情。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城市的形态等方面分析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川新县城的地域形态沿河流谷地伸展成条形带状,主要坐落在丘陵山地之中,显然综合考虑了地形、交通、水源、地质等条件,尽量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

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对M、N两地的区位进行比较,进而作出解答。

第(3)题,图中显示北川新县城的交通类型主要是沿河谷延伸的公路,能够起到美化景观、提高空气质量的建设用地类型一定是绿地。

第(4)题,传统文化的外显形式主要是建筑、古迹和民俗,因此保护传统文化特色需要从这三个方面考虑。

2.(2011·江苏)图1为我国某市城市建成区示意图,图2为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2(1)1988年以来,该城市建成区的主要扩展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

(2)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园区,其布局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

2014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

就显得十分重要。二轮复习应分专题对学科主干知
识和学科核心能力进行梳理、概括、综合、强调和 训练,构建一个前后联系、主干清晰的知识网络。
在复习中须做到、做好以下重点内容。
三、后期阶段冲刺复习建议
1.知识重组、紧抓学科主干知识:
⑴地球运动及等值线; ⑵天气与气候的动态分析; ⑶地质构造的过程演变; ⑷河流地貌的动态分析; ⑸水循环、河流补给、水资源开发利用; ⑹自然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空间演变; ⑺四个区位的应用; ⑻灾害、旅游内容的主干知识理解应用; ⑼人口动态分析。
能力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 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
布和发展变化。如描述某区域气温或降水的分布规
律或特征。 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 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如判断一地区某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的优劣。
八校二联:选择题第四题D选项,南极洲科考时间 与天文观测时间不清楚
4.对地图和表格的读取和分析能力还较薄弱。读图能 力、用图能力的考查是地理学科高考特别重视的,但 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4.对地图和表格的读取和分析能力还较薄弱。读图能 力、用图能力的考查是地理学科高考特别重视的,但 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2014年地理高考二轮ຫໍສະໝຸດ 刺孝感高中地理组 张芬2014年地理高考二轮冲刺
1、地理高考考什么?
(考试目标和内容)
2、考生缺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二统二联丢分分析、高考失分原因)
3、怎样冲刺备考复习?
一、地理高考的考试目标和内容
1、明确地理考试的目标
2、掌握地理高考要求的考试内容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提升复习配套模拟试卷5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提升复习配套模拟试卷5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提升复习配套模拟试卷5模拟试卷(五)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汉字造字法中,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

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①正东②正西③正南④正北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年都一样B.夏至日中纬地区达全年最小C.正午比上午大D.春秋分日各地都一样3.若夏至日北京时间17:0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 A.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四季变化明显C.出现极夜现象D.受暖流影响较大读某城市(25°N,103°E)3月30日10时至3月31日10时的气温变化曲线,据此回答4~6题。

4.该城市风力变化最大的时段可能是()A.30日15时至18时B.30日20时至23时C.31日1时至4时D.31日7时至10时5.图示时段时,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6.此季节,该城市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7.黄河总水量约49%来自源区,观测表明,过去半个世纪黄河10.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是因为当地()A.社会知名度更高B.环境质量更好C.距行政中心更近D.交通通达度更高11.2010年,c处最可能是()A.文化区B.商业区C.住宅区D.工业区二、综合题(2大题,共56分)12.读以下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30分)材料一墨西哥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 mm,内地750~1 000 mm,墨西哥湾沿岸中部与太平洋沿岸南部为1 000~2 000 mm。

材料二据了解,墨西哥的汽车制造工厂需要不断加班才能满足海外的汽车需求,汽车制造业一直是墨西哥的支柱产业。

材料三墨西哥人口1.12亿(2009年7月底),首都人口2 000多万。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Word版训练第六部分专题一海洋地理(选修二)Word版含解析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Word版训练第六部分专题一海洋地理(选修二)Word版含解析

第六部分选修地理专题一海洋地理(选修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1.读台湾省东北角海岸景观图(甲图)和海南省沿海部分景观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按照海岸组成物质的性质分类,甲图所示海岸为________海岸,乙图所示海岸为________海岸。

(6分)(2)甲图所示海岸的开发利用方式有哪些?在开发中要注意哪些问题?(8分)(3)乙图所示海岸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功能?(6分)答案(1)基岩红树林(生物)海岸(2)发展旅游、冲浪、潜水、垂钓等。

禁止破坏植被、过度捕捞,防止生物多样性减少;禁止乱丢垃圾,防止污染。

(3)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线,减轻海浪侵蚀;减轻温室效应等。

2.(2013·福建质检)下图示意1990年和2008年珠江口海岸带水产养殖的分布情况。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指出珠江口海岸带水产养殖业分布重心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8分)(2)简述水产养殖可能对珠江口地区带来的不良影响。

(12分)答案(1)向西转移。

因为东岸城市化进程快,原有的养殖用地大量转变成建筑用地;西岸地租水平相对较低;(珠三角)水产品需求量大。

(2)水域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海岸带的生态系统;不利于排洪;妨碍交通。

3.(2013·厦门质检)读下图,回答问题。

(20分)(1)说出甲海域主要的海底地形,并说明判断理由。

(8分)(2)分析甲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12分)答案(1)大陆架。

深度小于200米的海域面积广大。

(2)寒暖流在此交汇,海水上泛,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有许多河流入海,带来营养物质;沿海大陆架水浅,阳光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4.(2013·南通学情调研)海洋能通常是指海洋本身所蕴藏的能量,它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和潮流能。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转换场,海洋中可再生能源可供利用的能量约为70多亿千瓦,是目前全世界发电能力的十几倍。

2014高三名校地理试题解析专题03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汇总

2014高三名校地理试题解析专题03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汇总

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新课标II版)专题3 水体.地尧运动尹工運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甘肃省兰州市2013年高三实战考试)“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

读图,完成5〜6题。

“西 r■和r NXiWJft■图5. 有关该工程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管道工程建设,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影响B. 可以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 诱发东南地区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D. 管道敷设成本过高,应该转为铁路运输6 •管道干线沿线自西北向东南依次经过我国的A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区 B.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江南丘陵C.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区D.绿洲农业、水田农业、旱作农业区【答案1 5.B 6. A【解析】试题分析:5. 该工程淒设线路长经过地区多,二桿量大,讥/刃沿线地区产主一定的生态环境间题,所以A错误;天然气资源罡一种流体,通常平「/也作为运輪丁具,能够昼夜运输,减少消耗口而铁路运输不但增加运输压力还会对大气环境芒成不艮的影响.故D错误:暴雨、洪涝属于气象氏害. 地表的工程建设一般不会诱发.正瓦港案是乩6. 管道干线沿线自西北向东南依次经过: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区;塔里盆地、黄土高原、江南丘陵;温带、亚热带气候区;绿洲农业、旱作农业区、水田农业。

所以正确答案是A o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交通运输的选择,交通运输建设产生的问题,我国主要的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的分布。

(甘肃省兰州市2013年高三实战考试)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7〜8题。

7. 波的尼亚湾沿岸地区河流众多,有关其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量较大,含沙量少,有结冰期B. 水量较小,含沙量大,无结冰期C. 水量较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D. 水量较小,含沙量少,有结冰期8. 甲、乙两地处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特点不同,造成其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 地形B. 太阳辐射C.海陆位置、洋流、大气环流D. 人类活动【答案】7. A 8.C 」【解析】试题分析;匚该地区的河流因受到北犬西洋暖流的廉响,起増温作用,河流的流量大,同时位于山地森林覆盖率高,含沙量小,而因为潯扱髙,纬度育吠以有结冰现象・正确答案是山8.甲、乙两地处于同一纬度.甲位于大「怙岸,深西氐北犬西洋B#流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乙位于背閱坡形庶温带大随圧气候.正誦答案是「一考虫’本题主要考查是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广西桂林三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博斯腾湖地处天山南部,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泊。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13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13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13 1.【山东省师范大学附中2013届高三压题考试】(24分)图9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10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9和图10,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形区的名称。

(2分)请简要阐明判断的理由。

(4分)(2)指出导致图9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分)(3)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3分)应采取什么对策?(3分)(4)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2分)导致该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3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材料二:“四大经济圈中某中心城市区域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图)。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四大经济圈的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

(6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该城市工业集聚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6分)26.(24分)答案:⑴黄土高原(2分)。

依据:①山麓地带的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②基带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4分)⑵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水、湿度)因素造成的。

(3分)⑶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旱灾(或干旱),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降水少,易发春旱。

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或发展节水农业);防霜冻。

(6分)⑷水土流失(2分)。

自然原因:①黄土的特性,土壤疏松,遇水易崩解;②地表起伏大;③降水集中,多暴雨;④植被稀少。

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植树种草;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例如打坝淤地、兴建小型水库、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27.(12分)答案:⑴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且增速较快;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浙江专用)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考练大冲关专题17环境保护(含解析)

(浙江专用)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考练大冲关专题17环境保护(含解析)

专题17 环境保护(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1.读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指出图中风能丰富区面积最大的地形单元名称,并说出该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解析图中风能丰富区面积最大的地形单元为内蒙古高原。

风能资源丰富与否取决于风力强度和风持续的时间。

风力强度由气压梯度力、地面摩擦力、障碍物等决定;风持续时间由气候决定。

答案内蒙古高原。

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持续时间长;开阔平坦,植被稀疏,缺乏天然屏障;下垫面单一,摩擦力较小。

2.由于春夏季节冰块融化量增多、秋冬季节冰块生成量减少,北冰洋海域冰块覆盖面积不断减少。

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左右,如果8月底去北冰洋,可能看不到任何冰,而只能看到一片蓝色海洋。

下图示意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冰洋海冰最小量的变化情况。

(10分)说出北冰洋海冰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读图可知北冰洋海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自然环境因素逐一分析,并结合“北冰洋”这一具体区域对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取舍。

答案北冰洋海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影响全球的气候,极端天气增多;影响洋流系统;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生物种群。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0分)材料一近年来,浙江省灰霾天气发生频率剧增,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灰霾天气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空气普遍混浊,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现象。

材料二浙江省杭州市、衢州市1960~2008年期间灰霾天数变化资料。

(1)根据材料,分别说出杭州、衢州两市灰霾天气季节变化特点,并比较两市灰霾天气年际变化的差异。

(4分)(2)简述杭州市灰霾天气频率增大的原因。

(6分)解析第(1)题,季节变化从变化幅度、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方面进行描述;年际变化从变化幅度大小进行描述。

第(2)题,根据试题情境可知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极细微的干尘粒(粉尘)过多所致。

(夺冠高考)2014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考点定位+名师助学+跟踪训练)核心专题攻略 区域生态建设课件

(夺冠高考)2014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考点定位+名师助学+跟踪训练)核心专题攻略 区域生态建设课件

紧扣知识主干

把握备考方向 1.土地荒漠化包括草地退化,土地沙漠 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掌握各种荒 漠化的成因、危害; 2.产业活动中防止土地荒漠化的具体措 施; 3.森林主要生态功能及雨林开发的危害 ; 4.湿地通常以河流、湖泊、沼泽等形式 呈现,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
一、我国主要生态问题及国土整治 区域 生态 问题 形成成因 整治措施
跟踪训练
1.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图(如左图),完成(1)~(2)题。 (1)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a),最接近我国的( A.地势的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古长城一线 )
(2) 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 雨季集中 A.①② C.③④ B.②③④ D.①④
载畜量、减少过度开垦等措施,并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注意保护
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 答案:①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②加强牧场生态管 理,划区轮牧;③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④合理利 用肥料和农药(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后 问题。(图为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解析:第(1)题,A山脉是大兴安岭,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 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第(2) 题,科尔沁沙地属于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是由于过度开垦 形成的,荒漠化土地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第(3)题,呼伦贝尔 草原的斑点状荒漠化圈,主要分布在水井周围,集中连片的掘 水工程使得牲畜数目迅速增加,大面积的草地被破坏。第(4)题, 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 区 (2)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过度农垦,破坏植被。 (3)斑点 状的荒漠化圈 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 (4)调整土地利用 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面积,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 丘间低地;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等。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21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21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211.【湖南省湘南地区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2分)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

中央已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1)描述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8分)(2)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并根据乙图说明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8分)(3)喀什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6分)37.(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油橄榄为亚热带树种,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型植物,喜光、耐旱、耐高温、耐贫瘠,不耐水湿。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曲线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单位:mm)材料三:鄂西地区地处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8℃—16.3℃,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雾多寡照,终年湿润,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因地形错综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又呈现出极其明显的气候垂直地域差异。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0分)(2)甲国是世界著名的橄榄油生产和出口国,请分析该国种植油橄榄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3)鄂西地区要引进油橄榄种植,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6分)36.(28分)(1)(8分)受板块挤压抬升形成(2分);判断依据:岛上有火山(2分),南部海域有海沟、岛弧(2分);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大(2分)(2)(10分)天气特点: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风力微弱。

(4分)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分),以上升气流为主(2分);两侧有半岛、岛屿(或陆地)阻挡(2分)。

(3)(10分)有利:(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终年不冻,水流平稳,全年可以通航(2分);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可达多个方向(2分);紧靠世界海运主航道,有利于实现江海联运和开展国际贸易(2分);附近农矿资源丰富(2分)不利:附近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和城镇少,经济发展水平低(2分)37.(18分)(1)(4分)沿江(河)、沿湖、沿海分布(2分)用水方便(1分),水运便利(1分)(2)(8分)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交通方便(2分);服务范围广(2分);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2分);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2分)(3)(6分)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突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2分);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管理,防止不当的经济活动对古城景观背景和文化古迹的破坏(2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传承(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创新】地理人教版高三二轮复习提分狂练通关2题型1

【创新】地理人教版高三二轮复习提分狂练通关2题型1

【提分狂练】1.(2014·大庆市二模)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简要分析A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说出甲河流的名称,并指出它沟通了我国哪五大水系。

(3)乙河中游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治理的关键是什么?(4)简要描述图中丙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首尔名称可推断出A为韩国。

从等高线地形图可判断出该国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地势平坦,多为平原;中、东部多丘陵、山地。

第(2)题,读图可知,甲为我国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它沟通了我国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第(3)题,乙河为我国的黄河,其流经的黄土高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该问题治理的关键是治沙,治沙的根本是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第(4)题,丙处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应从地势、气候、河流、植被和土壤等方面分析。

答案(1)A国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地势平坦,多为平原;中、东部多丘陵、山地。

(2)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依次为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水土流失。

治理的关键为治沙,具体措施为保持水土,植树造林。

(4)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多酸性红壤。

2.下面左图为某地区简图,右图为左图中B地气候资料图。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述A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原因。

(2)分析图中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得知图中区域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汛期、含沙量、径流量、结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图中沼泽地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结合B地纬度及气候资料可知,图中沼泽所在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答案(1)冬季降雪到春季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降雨形成夏汛:冬季漫长寒冷,结冰期长;流域内针叶林广布,水土流失不严重,因此河流含沙量小;该河流的流域面积广,蒸发微弱,支流众多,因此河流的径流量较大。

(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权威命制):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选择题(2013·四川)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据表回答1~2题。

时期(年) 1985-19901990~2000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49 5.72 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774.28 3.79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2.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D正确。

下图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图”。

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地PM2.5的污染源主要有( )A.汽车尾气,建设施工扬尘B.工业燃煤,土壤扬尘C.工业燃煤,汽车尾气D.生活燃煤,汽车尾气4.下列关于图中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新技术开发区交通不便,布局不合理B.商贸区位于城市中心,占地广,交通便利C.重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D.仓储区靠近港口和过境干线,便于货物集散【答案】 3.C 4.D【解析】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重工业区、过境干道和火电厂周围的PM2.5浓度较高,说明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燃煤。

第4题,高新技术开发区环境优美且靠近文教区,布局合理;商贸区位于市中心,地租高,占地面积小;重工业区位于夏季风的上风向,对城区有污染;仓储区靠近港口和过境干线,有利于货物集散。

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两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曲线能表示城市地租由市中心向外变化特点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6.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大型综合商场从市中心向二环路以外迁移,主要原因是( ) A.二环路以外地租上升B.二环路以外人流量更大C.市中心人口不断减少D.城市交通网络不断完善【答案】 5.C 6.D【解析】第5题,由题干信息可知,市中心地租最高,交通干线处地租水平高于两侧。

2014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与测试 核心专题突破 区域地理仿真模拟训练

2014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与测试 核心专题突破 区域地理仿真模拟训练

【金榜新学案】2014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与测试核心专题突破区域地理仿真模拟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

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回答1~2题。

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2.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A.春季的东南丘陵B.夏季的黄土高原C.秋季的XX丘陵D.冬季的天山山脉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大,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

第2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

XX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

答案: 1.C 2.A(2013·东北三省联考)红碱淖位于XX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柄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威3~4题。

3.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③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上升⑤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工业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⑥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②④D.②⑤⑥4.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

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利于调节气候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③利于调节河流径流④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①②B.③④C.④⑤D.①④解析:第3题,红碱淖是最大沙漠淡水湖,水位的下降与水质的变化无关。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20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20

【地理综合题特训】2014届高三二轮必备(解析+真题+模拟题)20 1.【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高二期末)摸底考试】(26分)材料一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所以,春季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而且与提高茶叶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保健作用更为明显,加之,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品质最佳的。

材料二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是我国特种名茶,有“四两江山”之说。

除了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普通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材料三右图是清朝时期晋商将武夷山茶叶远销至俄罗新的“万里茶路”示意图。

(1)分别说明图中南、北、中三段茶路采用不同运输工具的主要原因。

(6分)(2)从俄罗斯当时的农业生产、膳食结构特点和茶叶的功效等方面,分析清朝时期晋商将茶叶远销至俄罗斯的原因。

(6分)(3)结合材料分析,大红袍头春茶价格昂贵的原因。

(8分)(4)武夷山地区盛产茶叶的优势自然条件。

(6分)37.(20分)交通发展带来社会变迁。

伴随轮船业的兴起,中国大陆港口逐渐得到发展,港口工业迅速崛起。

(1)简述自1958年至2011年港口变化的特点。

(4分)武钢80%的铁矿石需海外进口。

为此,2012年武钢积极推进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建设。

(2)据图文资料,分析该基地建在防城港的主要优势条件。

(6分)上海港和广西防城港均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重要河港,可兼作海港,主要港口沿黄浦江分布。

防城港是我国位于北部湾沿岸的深水良港,是我国西南地区最近的出海门户。

(3)与上海港比较,防城港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区位因素有哪些(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权威命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选择题(2013嘉兴一中月考)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作用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

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图,回答1~2题。

1.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衣着变化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2.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A.整体性B.联系性C.开放性D.差异性【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由南向北穿着越来越厚是因为气温越来越低,这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2题,新疆与海南穿衣指数的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差异性。

下图示意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从网络上收集的反映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图片和建立的知识结构。

读图回答3~4题。

3.最适合该图的图名是()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区域植被覆盖类型示意图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区域地域分异示意图4.该区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地,与我国东部棉花产地相比,其棉花生产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A.气温日较差小B.日照时间长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答案】 3.A 4.B【解析】第3题,最适合该图的图名是区域整体性示意图,它反映了自然环境各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4题,两地虽然均为雨热同期,但该区域降水相对较少,日照时间长,适宜优质长绒棉生长。

下图三条折线分别是我国北纬30°在三种数据模型下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被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据此完成5~6题。

5.造成图中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拔B.降水量C.冰川面积D.土壤性质6.图中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的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答案】 5.A 6.B【解析】第5题,图中100°E以西为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寒冷,所以植被较少。

第6题,图中100°E以东地区,越往东叶面积指数越大,说明植被覆盖越好,这与向东越接近海洋水分条件越好有关,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选B。

(2014届金华一中月考)2013年7月,某旅游爱好者从北京出发,沿下图中路线自驾游览。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此次自驾游过程中看不到的自然景观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C.亚寒带针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下列有关图示地理信息的叙述,能体现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是()A.呼伦贝尔地区过度放牧导致风沙肆虐B.漠河因地势高而成为我国气候寒冷的地区C.黑龙江部分地区砍伐森林导致土壤盐碱化D.松嫩平原因开发沼泽造成水土流失【答案】7.D8.A【解析】第7题,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

第8题,呼伦贝尔地区过度放牧使草场受到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又加上冬春季节多大风,导致该地区风沙肆虐。

下图为某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单位:米)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9~10题。

8.图中等值线的分布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9.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形【答案】9.A10.A【解析】第9题,林线的高度自南向北逐渐降低,而东西方向林线的高度大致相同,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第10题,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南北方向热量的差异。

读图,回答11~12题。

11.如果图示山区乱砍滥伐,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A.泥石流频发B.河流含沙量变大C.土地沙漠化D.水土流失加剧12.图示区域10°S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与下列哪幅图一致()A.①B.②C.③D.④【答案】11.B12.C【解析】第11题,图示大部分区域降水十分丰富,山区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使平原地区河流含沙量变大。

第12题,图示区域10°S山地为安第斯山脉,其西侧为热带荒漠,东侧是热带雨林,故选C。

下面为我国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丙—甲—乙B.甲—乙—丙C.甲—丙—乙D.乙—丙—甲14.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答案】13.B14.A【解析】第13题,由甲、乙、丙三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可知,甲的基带应是针阔混交林带,丙的基带可能是热带(季)雨林带。

由甲、乙、丙三地的基带推知三地纬度的大小关系。

第14题,甲、乙、丙三地纬度不同,山麓地带的热量有差异,导致针叶林分布的高度不同。

鄂尔多斯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下面图中A、B两历史时期该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读图完成15~16题。

15.影响图示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海拔16.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分布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周期性D.地带性【答案】15.B16.A【解析】第15题,图中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延伸,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是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第16题,从A时期到B时期,植被变差,可能是由气候变干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但主要原因应是人为原因。

即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C.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 300m18.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热带雨林带【答案】17.D18.C【解析】第17题,本题考查气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丙三地中降水最多的是丙地,则丙地应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可知,该山地的山麓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9~13℃,该山地应位于亚热带地区;该地最冷月是7月,说明其位于南半球,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应为寒流;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可知,该山地东坡最热月平均气温为0℃的海拔约为5300m,即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m。

第18题,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的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为350mm,属于半干旱地区,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二、综合题19.图1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

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

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③处气候的形成属于________,主要和________因素有关。

(3)图1中①②自然带分别表示________。

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4)结合气候类型说明丙处植被具有的特征。

【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水分(2)非地带性地形(3)C(4)丙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

叶片常绿、坚硬,机械组织发达,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表面有蜡质。

【解析】第(1)题,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是森林、草原和荒漠,其变化体现了水分为主导因素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2)题,③处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与山脉对海洋水汽的阻挡作用有关。

第(3)题,根据①自然带下面为针叶林带即可判断。

第(4)题,丙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

20.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澳大利亚南回归线附近东、西两岸降水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2)说明图中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3)人口、城市的分布深受自然环境影响,试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规律。

【答案】(1)差异:东岸降水丰富,西岸降水稀少。

原因:东岸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有寒流流经。

(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人口、城市密集;中西部和东北部稀少。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澳大利亚南回归线附近东岸降水丰富,西岸降水稀少,这主要与东、西两岸所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以及沿岸洋流的性质有关。

第(2)题,图中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3)题,人口、城市的分布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气候适宜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中西部降水稀少,东北部降水量大,但气温高,湿热的环境不适宜人类的居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