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0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品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品优秀教案

最新精品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优秀教学设计(全单元完整版含教学反思)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教学内容1.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2.笔算乘法(1)不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2)一次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3)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4)有关0的乘法(5)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3.解决问题(1)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解题策略。

(2)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本单元教材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安排了一个具体的情境;每一个计算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对情境中数学信息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的。

这样可让学生理解计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计算的需要,从而形成学习的内部动机。

2.突出算理教学,注意借助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在教学计算时,注重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这一个单元的计算教学中,教材出现了三次小棒操作图。

第一、二次出现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力图通过小棒的操作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篇)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教师华秀毓“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

我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尽管学生在课上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在课刚开始,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作为学生的课前测试,有少数学生不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针对这一现象展开教学,很好地把握住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认识种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用媒体随机演示;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从而揭示分与秒的内在联系。

三是学习看钟表的方法;四是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上时刻时,不是教师教给学生怎样认,而是指导学生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拨一个时刻,然后说出来,引导大家讨论,最后再有教师归纳总结。

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会学习。

在练习时,我出示了一个可以拨动的钟面,随机拨出一个时刻,让学生正确说出所表示的时间,并让学生上来拨钟面,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对于教学难点着重练习,多次比较,找寻克服难点的好办法。

在课上我改革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因为在教学中做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后的目标测试中,只有个别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 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计算,分析等方法能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会进行独立计算。

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手段:课件,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个猴子,它们想跟我们一起学习数学。

你们同意吗?(同意)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第4题。

二,教学例4.师:你们观察一下这个,上有什么?生:(7只小猴子和7个盘子。

)师:你们想一想盘子里原来有什么?生:桃子。

师:7只小猴子把盘子里的桃子都吃光了,7个盘子里都没有桃子,也就是说每个盘子里桃子的个数都是0。

7个盘子里还有多少个桃子?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扮演。

方法一:0+0+0+0+0+0+0=0(个)方法二:0×7=0(个)或7×0=0(个)想一想:0×3=?,9×0=?。

0×0=?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三,教学例5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第5题。

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生:用乘法算,列式为604×8 或8×604.问:怎么计算?方法一:估一估,600×8=4800,应该比4800人多一些。

方法二:列竖式计算604×84832小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与没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完全相同,计算时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可直接写0占位,必须加进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程度。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我们中国有一个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老师放映PPT课件)2.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我们再回到晚会现场看看: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开始倒计时了,一起来。

(师生一起倒计时)师:过年真好!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

谁知道,刚才我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3.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4.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还想知道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秒计时呢?师:同学们,秒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

二、观察感受,建立表象1.观察秒针。

看来你们对秒并不陌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

钟面上哪根针是用来表示秒的?叫什么针?这根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指指,说说看。

2.复习旧知识。

(1)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这时分针走( )圈,也就是( )分。

(2)1时=( )分。

师:关于时间你还知道哪些知识?3.认识秒针。

(1)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2)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真是这样吗?(放映PPT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下)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一起说出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1.在回忆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纯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展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灵敏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浸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进展乘法口算、笔算、估算三、教学难点浸透学习方法四、教学具准备练习小篇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4×60=〔说算法〕80×5=〔注意0的个数〕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订正〔3〕全班交流3.选择适宜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1.快速抢答争第一〔1〕出示题目:〔2〕学生抢答2.认真观察填表格〔1〕出示题目:〔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兴趣数学找规律〔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很有趣的数学算式,你能在方块里填上适宜的数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案: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全册)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2.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2时至2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表扬
四、课堂总结。
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钟表。
学具准备: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教师拿出钟面并提问。
(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2)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1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1圈的时间是多少?
作业:习一的1~3,5,6题。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1分=60秒半分钟=30秒
教学反思
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分清时刻与时间段。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会进行一些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时间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猜谜语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2.通过数格、拨钟面等实践活动把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法与方法:
2.在与老师共同的探究中,理解2时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1)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1张,弟弟吃了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2张)(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5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6张等于多少?(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9张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果出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11张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方法2: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13张是2个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14张,2个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15张加1个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16张是3个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17张,也就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第18张……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进行示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五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一:四边形的认识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这个内容看似简单,其实也挺有意思。

我先是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创设了学校课外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找一找“图上有哪些是你认识的图形?”并指给同桌看。

学生找到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菱形等等。

学生说出了那么多名称,有已经认识的,也有似曾相识但并不真正明白的。

可以看出,学生对接下去要认识的图形并不是一无所知,而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

虽然他们并不能正确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但他们脑海里已经有了这些图形的大致的形状,可能并不正确,也不够清晰。

在观察了那么多图形的基础上,我直接向学生指出:在这些图形中,有一种叫做四边形。

四边形到底是怎么样的,不急于让学生表述,而是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四边形。

然后选几个上来展示,看是四边形吗?说明理由。

学生画了各式各样的四边形,有比较特殊的,也有一般的四边形。

这时,学生对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又有了新的认识。

然后我让学生从学具袋里去找一找,“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撕下来”,然后再次组织交流:你为什么选出了这几个,其它的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四边形到底有什么特点?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导概括出两点主要的: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并把这两点板书出来。

学生学起来很直观很简单!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二:秒的认识“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时间单位比较抽象,所以我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

如:我让学生随着秒针走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一起感受1秒的长短;再如:我还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有的学生在1分钟写出了22个汉字、有的学生在1分钟写出了60个数字、……,在这一系列的亲身体验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对1分、1秒的时间长短有了体验,而且也初步建立起来了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三篇【导语】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总体课程组织的反思,科目目标的反思,科目内容的反思,科目组织的反思,单元目标的反思,课程中具体学习活动的反思等。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

以下是xx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一】“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上完这节课,感触很多,关于学生的、自身的和新课程标准的,好的或者不好的。

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上,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世博会之旅,用新鲜的话题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搭建良好的平台。

之前有专家提到此类情景创设有欺骗学生之嫌的问题,在设计课时,我也考虑到了,但只是觉得这样创设情境不太适宜,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情境对于天真、爱梦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勉强奏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增加,会渐渐对此类假设性的情境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这一点也是有待于改良的地方。

二、重视根底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使教学目标落在实处。

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是永恒的主题。

在课改正程中,我们既要表达改革的根本思想,也要继承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到达根本教学目标。

这节课中,展开局部主要采用算用结合,以用促算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如:首先电脑出示学生准备去世博会参观的排队的场景,给出每个班的人数,引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充分把握学生,提出多种预设。

“算法多样化〞是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这里应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我知道,但是教材是否更强调把数字分开来计算,因为我在备课手册上看到的都是拆数这种方法,而我在教学中遇到学生用笔算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的形式来进行口算(而且绝大局部学生是这样算的),这样是否容易出错,是否属于口算,我有点不明白.不过我当时给予孩子的答复是可以的,找出适合自己的算法就无可厚非. 【篇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教师华秀毓我上了《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7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p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历,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根底上,使学生学习识别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道路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按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展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识别方向。

二、教学目的: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识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2.结合详细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可以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道路图,并能描绘行走的道路。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以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识别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识别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开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才能。

3.在观察主题图时,浸透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识别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0xx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如今来到了北京的____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讲解。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学生互相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分之一比较大小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分之一比较大小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分之一比较大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方法,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方法,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练习题:课堂练习题,课后作业题3. 教学课件:辅助教学的PPT课件九、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2. 进度安排:第一课时讲解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方法;第二课时讲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计算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计算的作用。

如何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何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沟通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呢?执教了《口算乘法》后,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锻炼学生、激励学生,让它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充分思考,激发思维,快乐收获。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复习之后,去游乐园玩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生活情景,所以我设计了带孩子去游乐园玩的环节。

不过我在出示主题图后直接给学生抛出例1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继而学习新知。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发挥空间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课堂上,我尽量把同学们思维之花都引发出来,让他们大胆地想,尽量地说,让学生自己主动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结果,在课堂上,我给了学生很宽松的思考环境和空间,鼓励他们多想,多说,对说得好,想得透的同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三、相信学生的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充实课堂学习内容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口算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因此本节课学习了口算之后,我又加上了例2估算的知识,是课堂内容更加充实,提高教学效率。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四、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本节课的知识很容易弄懂,但是如何体现新理念,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可以让学生学会口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同类推的方法进行口算,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学习迁移方法。

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我提出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算式有哪些?你可以写出几个?的问题。

《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主题是:“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47页例题以及第48页的练习题。

例题是“205乘以3”,而练习题则包括多种不同形式的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当乘数中间有0时的情况。

他们应该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题目,并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而难点则是当乘数中间有0时,如何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以及相关的练习题目。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他们的数学书、练习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205乘以3”,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知道答案,他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

3. 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题目。

我会提供一定的指导,并鼓励他们相互之间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205x 3615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205乘以3等于多少?2. 305乘以2等于多少?3. 405乘以4等于多少?作业答案:1. 6152. 6103. 162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他们可以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甚至可以尝试解决其他位数的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题目。

这样,他们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47页例题以及第48页的练习题。

例题是“205乘以3”,而练习题则包括多种不同形式的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目。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例1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例1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例15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注重加强学生的体验,强调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一课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即分一分的实践活动),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份是多少。

反思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收获与不足。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享受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喜悦。

这节课一开始,我以故事引出问题:猴妈妈要把8个桃子全部分给他的两个猴宝宝,有几种分法?请大家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学生很愿意动手分),通过全班交流,列出各种分法。

接着问:你认为哪种分法能让两个猴宝宝都满意?说出你的想法。

(每个猴宝宝分到的桃子一样多)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发生于主体,也不发生于客体,而发生于联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活动之中。

“平均分”的认识,是小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我引导学生参与到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当中,循循善诱,从一个总数分成2份到多份,从“随意分”到“分到同样多。

”在参与这些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帮助学生体验理解了数学知识,即“平均分”的认识。

3.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与交流,感受分法的多样化与答案的统一性。

在“小猫分鱼”的活动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来帮助小猫解决“12条鱼,4只小猫想分到同样多的鱼,每只小猫分到几条呢?”小组4位同学分别扮演4只小猫、用12根小棒代替鱼,动手分一分,分好后,派代表汇报是怎么分的.,(即交流分的过程,说出不同的想法),得到什么结果。

感受分法的多样化与答案的统一性。

这既尊重了学生生活经验、认知特点等的差异,又为学生展示个性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倍的认识”,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之后出现的。

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通过不同的情境和方式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培养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在本单元中,学生通过圈图等方式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中,教师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和操作活动等方式引入课题,示范给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通过做题来巩固所学内容。

总之,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数学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老师问:“○的个数是☆的几倍?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学生独立思考并自主解答。

解法一是画示意图,将星星表示为XXX☆,将圈圈表示为○○○○○○○○○,得出圈圈的个数是星星的3倍。

解法二是用除法计算9÷3=3,因此圈圈的个数是星星的3倍。

回顾与检验后,得出解答正确。

为了巩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思路,老师出示教材第51页例2的主题图,问:“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学生讨论并归纳出两种解法。

解法一是用图示法,将擦桌椅的人数表示为○○○○○○○○○○○○,将扫地的人数表示为XXXXXX○,得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解法二是用除法计算12÷4=3,因此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完成检验过程,得出解答正确。

在小结中,老师总结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第一步是阅读与理解,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或直接用除法计算;第三步是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2018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18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18-2019学年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时间单位“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优秀教案第【1】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材第52~55页)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师:咱们一起玩一会儿摆小棒的游戏吧!让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由组长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生摆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个同学摆的2个那么多。

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列算式计算一下。

生:我用乘法计算得出4×2=8(根)。

师: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两个正方形要用2个4根,也就是8根小棒,那么 2个4根可以说成4的2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了做的过程,学生对倍这个概念不仅认识了结果,而且借着直观教具,在做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倍”的含义,创造了“倍”,自然就理解了“倍”】自主探究师:请看下面的情景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3情景图)生1:我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

生2:还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可能会说:生1:我们可以通过摆小棒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摆出8根小棒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摆4个8根的小棒来表示,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秋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时间单位“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

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3、活动: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

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

(学生整理,教师报时)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课后反思: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因而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及“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

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较。

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是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一些做法。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60分=1时(10个10=1个100)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计算,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

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

通过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3课时:时、分、秒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

教学反思:本节练习课,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

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快乐。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24+9 35-20 46-7 98-90 78+9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