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调研报告
民族风情特色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民族风情特色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文明及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
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还曾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城市文明,创造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哲学、史学、教育等精神文明成果。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曾经最发达的文明,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__县是__西北部边境__县,草原文化古迹大县,也是__等游牧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历史悠久。
这里地形地貌复杂,拥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如草原神石城、木斯岛冰川、红山湖、雅丹地貌神秘大峡谷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____位于__地区__县境内,距__县城18公里,__的柏油路与著名景区喀纳斯湖相通,西联哈国斋桑县,交通十分便利,这里的__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他们的民族餐饮、服饰、民族歌舞、婚娶节庆文化等独具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族丰韵和文化参考价值,这里有较多的文化古迹,开发文化旅游潜力巨大,这些种种的资源和__文化古迹就形成了独具__特色的__文化。
近年来,__县委、政府加大对人文文化和文化古迹的开发力度,做强本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把__县的文化建设当成一项重要的工程来抓,取得了瞩目可喜的成绩。
目前,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县的文化建设,我认为应该主要侧重于五个方面:突出一个重点;建设两个基地;打造三个品牌;坚持以人为本;开发文化旅游景点。
一、突出一个重点。
重点就是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东西。
20__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
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民俗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深厚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当地的民俗文化,了解其特点和传承情况。
通过深入调研,希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调研地点选择调研地点主要选择了位于乡村的小镇,因为乡村地区相对于城市,更能保留和延续着传统的民俗文化。
在小镇上,我们选择了几个集中了传统风情的社区进行调研。
三、民俗节庆民俗节庆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发现,这个小镇上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被世代传承和庆祝。
比如,每年的春节期间,整个小镇都会举办大规模的庙会,人们踏青赏花,品尝传统美食,同时还有各种民俗表演和游乐项目。
这种传统节庆的庆祝方式是当地居民多年来传承下来的,每个居民都能参与其中,感受到节庆的喜庆氛围。
四、传统手工艺除了节庆,我们还关注了当地的传统手工艺。
在这个小镇上,有一些手工艺人一直以来都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手工技艺,比如陶艺、木雕和织锦等。
我们走访了一位陶艺师,他告诉我们,他从小就跟随父辈学习陶艺,并且一直坚持不懈地传承下去。
他制作的陶器文化内涵丰富,造型别致,而且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寓意。
这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仅保留了美丽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保留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五、民间音乐舞蹈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个小镇上的民间音乐舞蹈非常丰富多样。
每逢婚礼、喜庆或是节庆,人们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民间音乐舞蹈是当地居民表达情感和共同体验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媒介。
我们参观了一次传统舞蹈表演,被那优美的舞姿和悦耳的音乐所打动。
这些舞蹈和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六、当代挑战与保护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的一些挑战。
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快节奏的生活压力,都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民族风情特色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民族风情特色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文明及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
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还曾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城市文明,创造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哲学、史学、教育等精神文明成果。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曾经最发达的文明,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XX县是XX西北部边境XX县,草原文化古迹大县,也是XX等游牧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历史悠久。
这里地形地貌复杂,拥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如草原神石城、木斯岛冰川、红山湖、雅丹地貌神秘大峡谷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XX位于XX地区XX县境内,距XX县城18公里,XX的柏油路与著名景区喀纳斯湖相通,西联哈国斋桑县,交通十X 大,影响大,投资力度大。
XX县也不例外,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较大。
20xx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伊犁XX自治州的“XX族阿依特斯”被录入。
XX县在现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XX族动物模拟舞阿尤毕”。
为此,我们不能停留在取得的成绩上而应更加加倍努力,积极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通知》(国发[20xx]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xx年4月26日)和《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xx]18号)的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强化责任,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全面管理。
政府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旅游发展计划,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保护工作;要加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切实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解决突出问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是一座以朝鲜族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民俗村,也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之一。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也在不断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业的道路,为当地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民俗风情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坐落在宽甸满族自治县,是一座充满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乡村。
村内的建筑风格、服饰、饮食、舞蹈等都保留着浓厚的朝鲜族特色,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朝鲜半岛的错觉。
特别是每年的朝鲜族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春节、清明节、丰收节等,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民俗村体验朝鲜族的传统文化。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和寻找传统文化的重要选择。
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正是乡村旅游的一个典型代表,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乡村旅游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市场营销不足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和措施为了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提升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战略和措施。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提高民俗村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旅游项目的规划和管理,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提升民俗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乡村旅游、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才,为民俗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四、推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乡村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打造更为优质的乡村旅游环境。
企业可以加大对乡村旅游业的投资和创新,开发更具特色和创意的旅游产品和项目。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充满浓厚朝鲜族民俗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也加速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步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对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现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地处延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朝鲜族民俗文化资源。
村内建筑风格保留了朝鲜族传统的建筑特色,民居多为木结构,且大多为木质楼房,屋顶上覆盖着拖鞋状的黄色瓦片,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
村内的街巷布局也保留了古老的朝鲜族传统街巷格局,游客可以感受到朝鲜族独有的建筑风情。
村内还有朝鲜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以及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活动等,使得乡村的生活气息和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新选择。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也加快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步伐,推出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村内推出了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如体验朝鲜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品、民俗舞蹈等,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朝鲜族的传统文化。
村内的丰富美食也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朝鲜族的美食文化在村内得到了很好地展示,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朝鲜族菜肴,享受异地美食的乐趣。
乡村旅游还包括观光游览、当地节日庙会、农家乐体验等多种形式,为游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
尽管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村内的旅游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例如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还需提升。
村内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还有待丰富和深化,需要增加更多具有特色的民俗体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与。
村内的宣传推广工作还不够到位,村内的乡村旅游产品尚未得到广泛宣传,导致游客了解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朝鲜族文化研究报告
朝鲜族文化研究报告
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宝库之一。
朝鲜族文化独具特色,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也保留了许多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在本报告中,将重点介绍朝鲜族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和传统节日等方面的文化。
首先,朝鲜族的传统服饰华丽多彩,颜色丰富,工艺精细。
男子的传统服饰通常由多件构成,包括长袍、大襟袍、马褂等。
而女子的传统服饰则以韩服为主,以袍、裙、半圆形的腰带为特点,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在朝鲜族的礼仪活动中,人们经常穿着传统服饰,展示自己的美丽和尊严。
其次,朝鲜族的音乐舞蹈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
朝鲜族的舞蹈形式主要分为敬拜舞、庆典舞、战争舞、田园舞等,舞姿优美动人。
朝鲜族的传统音乐以弦乐为主,包括大乐和小乐两个大类,以及锣鼓、吹奏乐器等。
朝鲜族的音乐舞蹈表演不仅能够展示人们的艺术才华,还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风情。
最后,朝鲜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鲜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例如新年、中秋节、明月节等。
其中,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祭祖、贴对联、舞龙灯等。
在传统节日中,朝鲜族人民会举行各种文化活动,以祈求丰收、庆祝丰收。
总的来说,朝鲜族的文化是多元的,既包含中华文化的影响,又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传统服饰、音乐舞蹈和传统节日等
方面的文化,展示了朝鲜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过研究朝鲜族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民族的历史、风俗和精神文化,也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是位于中国吉林省的一个村落,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民俗村。
村落位于长白山脚下,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资源概述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长白山、海拉尔湖等。
村落内还保留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传统民居、民间剪纸、朝鲜族民族服饰等。
这些资源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
二、发展模式在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适合该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可以考虑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可以开展民俗展示、传统手工艺体验、乡村游览等活动,吸引游客。
三、产业链建设乡村旅游是一个复合型产业,需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研究中,可以考虑建立民宿业、农产品加工业、影视拍摄业等相关产业,从而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四、人才培养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的人才支撑。
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培养旅游规划、宣传推广、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可以通过建立培训机构、制定培训计划等方式,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
五、宣传与推广宣传与推广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研究中,需要制定宣传推广策略,提高村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开展广告宣传、参加旅游展览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朝鲜族民俗村落,其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和措施,推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是一个典型的朝鲜族传统村落,保存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乡村风貌。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也逐渐受到游客的关注。
本文将从村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体验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村落历史文化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立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村内保存着大量的传统建筑,如朝鲜族传统民居、古老的神社、民间舞台等,这些建筑和景观体现了朝鲜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村内还传承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传统民歌、舞蹈、服饰等,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旅游资源开发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是其最大的特色。
村内的传统建筑保存完好,如今依然能看到传统的木质结构、瓦顶屋檐、粉墙黛瓦,古朴而美丽。
村内的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制作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近年来,村民们也积极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如开办民宿、开设手工艺品店等,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旅游体验提升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积极开展各种旅游体验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文化表演、传统美食品尝等。
通过这些体验项目,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并且亲身参与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村内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民俗节庆,如朝鲜族传统婚礼、丰收节等,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旅游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村落周边的农田和果园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开展采摘游、田园体验等项目。
村内的民宿、特色餐饮、手工艺品销售等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村委会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旅游管理水平等,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民风民俗调研报告
民风民俗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小组进行了民风民俗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调研目的通过对当地民风民俗的调研,了解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挖掘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制定了一份开放式问卷,供民众填写,以了解他们对当地民风民俗的认知和态度。
2. 实地考察:我们深入当地的村庄、社区、庙宇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居民进行交流,亲身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三、调研结果1. 饮食文化:当地人以米饭、面食为主食,偏好于家常菜式,饮食讲究少油少盐,健康为主。
2. 宗教信仰:区域内以佛教为主流信仰,寺庙是居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居民在节假日会举行各种庙会活动。
3. 社交活动:当地居民习惯在家庭或小型聚会中交流感情,节假日会举办宴会和庆祝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社交生活。
4. 婚嫁习俗:当地有着独特的婚嫁习俗,如新娘需要进行多个环节的过程,以示磨炼和美好的祝福。
5. 节庆活动:每年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会有庆祝活动,包括舞狮、放烟花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6. 社区文化:社区内有成立多个文化团队,如书画、舞蹈、音乐等,活跃了社区文化氛围,加强了居民的交流和互动。
四、结论与建议1. 传承与保护:当地的民风民俗具有独特价值,需要进行传承和保护,可以建立相关机构,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
2. 挖掘旅游资源:当地的民风民俗也是吸引游客的亮点,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发展相关旅游产品。
3. 引导发展: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以上是我们小组的民风民俗调研报告,请您审阅。
如有需要,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提供相关数据。
感谢您对这次调研的支持与关注!此致敬礼!。
朝鲜族文化研究报告
朝鲜族文化研究报告
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尤以吉林、黑龙江和辽宁三省为主。
朝鲜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研究他们的文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这个民族。
朝鲜族的文化研究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语言和文字方面的研究。
朝鲜族的语言属于朝鲜语系,与朝鲜半岛的朝鲜语有一定的差异。
研究朝鲜族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语言特点、语法结构和语音系统等。
其次是宗教和信仰方面的研究。
朝鲜族主要信仰的是纯阳教和巫教,这两种信仰都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研究他们的宗教信仰可以了解他们的宗教仪式、祭祀活动和信仰体系等。
此外,朝鲜族的服饰、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形式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朝鲜族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朝鲜族的音乐、舞蹈和戏剧多以节日庆典或娱乐形式出现,通过研究这些艺术形式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此外,朝鲜族的民间文学、传说和传统医药等方面也是研究的重点。
他们口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研究这些故事和传说可以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而传统医药方面,朝鲜族多有独特的医疗方法和草药配方,研究这些可以为现代医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的来说,朝鲜族文化研究的内容涵盖语言、宗教信仰、艺术
形式、民间文学和传统医药等多个方面。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朝鲜族的文化遗产,促进多民族和谐发展。
朝鲜族文化调研报告
朝鲜族文化调研报告朝鲜族文化调研报告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
他们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下面是对朝鲜族文化的调研报告。
一、语言和文字:朝鲜族的语言属于朝鲜—日本语系,与韩国的朝鲜语非常相似,但是有一些地方方言的差异。
朝鲜族的文字主要使用“朝鲜文”,是朝鲜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一种表意性写法。
朝鲜文分为方块字和草书字两种,草书字是书写速度快、笔划简单,主要用于朝鲜族平民的日常书写。
二、饮食文化:朝鲜族的饮食以米饭为主食,配以各种蔬菜、肉类和海鲜。
他们善于用十几种不同的调味料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香辣菜肴,如辣白菜、辣炒年糕等。
同时,朝鲜族人民也以自煮的汤面为传统食品之一,在节日和特殊场合,人们会聚在一起,共同享用这一美食。
三、服饰:朝鲜族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男性通常穿着“长袍”或“斗蓬”,女性则穿着“长袍”和“裙子”。
朝鲜族的传统服饰讲究色彩和图案的搭配,通常由黄、红、绿等明亮的色彩组成,以及花纹和刺绣的细致描绘。
现代的朝鲜族人民日常穿着比较接近汉族和韩国传统服饰,但在特殊节日和场合,他们仍然保留着传统服饰的使用。
四、音乐和舞蹈:朝鲜族的音乐和舞蹈非常丰富多样。
传统的朝鲜族音乐以管鼓乐器为主,如竹器箫、木鱼和大鼓等。
传统的朝鲜族舞蹈以歌舞杂剧为代表,通常由舞者们身穿传统服饰,以优美的舞姿和韵律感动人们的心灵。
五、民俗和节日:朝鲜族有许多独特的民俗和传统节日。
其中,清明节和中秋节是朝鲜族人民最重要的两个节日。
清明节时,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祭拜和祈福;中秋节则是人们团聚的时刻,家人会一起分享月饼、赏月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此外,朝鲜族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如大年节、春节和农耕节等。
六、民间艺术:朝鲜族的民间艺术非常丰富多样,代表有“民俗花车”和“果园艺术”等。
民俗花车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庆祝仪式和展示活动,以绚丽多彩的花车和舞蹈为主,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观众。
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调研报告
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调研报告根据延龙图一体化的龙井城市定位,为加快龙井经济建设步伐,将龙井市打造成为宜居宜游、风情锦绣、繁荣和谐、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新兴花园城市,我市提出了“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总体构想。
为做好实施此项战略的前期准备,市委专门成立了龙井市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课题调研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龙井市具备建设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现实基础和基本条件龙井是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早在十九世纪下半叶,龙井就成为中国朝鲜族聚居人数最多的地区。
百年沧桑巨变,朝鲜族在龙井繁荣发展,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牌,这得天独厚的民俗优势,为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此次调研,认为龙井市具备以下现实基础和基本条件:(一)文化底蕴深厚,民俗特色鲜明龙井市现有人口18.8万人,其中朝鲜族有12.5万人,占总人口的66.4%。
朝鲜族文化历史悠久,至今完整的保留着传统的文化、艺术、礼仪、饮食、服饰、节日等民族特色。
是灿烂的朝鲜族民俗文化保存最为丰富、最为集中、最为精彩的城市,形成了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时代特色鲜明的朝鲜族民俗文化景观,被誉为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发祥地。
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喜庆的婚俗、感人至深的花甲宴、爱意浓浓的抓周、情浓似酒意味悠长的回婚礼、激烈隆重而又古风淳朴的民俗体育活动传承至今;风味独特的朝鲜族冷面、狗肉、打糕、泡菜等几十种朝鲜族美食美名远播;独特优美的民谣、传统的歌舞、特色的民居、亮丽的服饰,都渗透着朝鲜族浓厚的文化底蕴。
龙井素有“教育之乡”、“歌舞之乡”、“苹果梨之乡”、“松茸之乡”、“文化之乡”的美誉,更以一曲“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而闻名全国。
现如今龙鼓舞、象帽舞、背架舞、长鼓舞等十几种民间舞蹈广为流传,既展示着古老的民俗风韵,又洋溢着龙井人对美好现实生活的无比热爱。
展现朝鲜民族文明礼让、恭敬谦卑的民族品格,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挖掘朝鲜族民俗文化,为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推荐-朝鲜族民俗村实践报告 精品
朝鲜族民俗村实践报告三道河子朝鲜族民俗度假村位于辽宁省丹东宽甸县下露河朝鲜乡,在六月末,我们朝鲜语专业的学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宽甸下露河朝鲜族三道河村(韩朝学院实训实践基地)进行了语言实训活动,在这期间,同学们参观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了解和体验朝鲜族的民风民俗,并对村落形成的历史和村民生产生活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
此次交流活动,我们既加深了对朝鲜族风土民情的感性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也锻炼和提升了韩国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观游览了朝鲜民俗博物馆,这里有历史悠久,有新石器、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址尚存,馆长还向我们介绍了再抗战时期,这里也曾经经历了风霜雨雪,至今流传着民族英雄抗日的故事。
考察两省三县交汇处,其东北边与本溪市的桓仁满族自治县、吉林省的集安市隔江相望,居住在朝鲜族民房,其中朝鲜族人口1100多人,且居住集中,完整地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从下露河朝鲜族人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朝鲜族人们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崇尚知识、举孝爱幼的朝鲜族民族风情;朝鲜族的苦难历史造就了朝鲜族坚定、不屈的精神。
品尝并亲身体验做朝鲜族饮食,原来用于胡口的朝鲜族饮食,用最简单的原料,可以做出最营养、色香味俱全的饮食,在今天成为别具特色、备受推崇的一种饮食文化,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
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制成。
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
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
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不管学做的怎样,但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学做朝鲜族饮食的乐趣。
朝鲜族的“汤文化”堪称世界一绝,他们都对汤情有独钟,须臾不能离开。
狗肉汤、牛肉汤、猪肉汤、河鱼汤、海菜汤、豆腐汤、饼汤、冷面汤、酱汤……仅仅是酱汤,又可以因所用酱的品种不同而分为若干种,“狗肉汤”是朝鲜族“汤文化”的集大成之代表性作品。
民族风情特色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民族风情特色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在社会风俗不断变迁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了解各民族的风情特色,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本次调研目的在于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各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现状,探讨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调研时间与地点本次调研实施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涉及全国多个省区市,分别是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地。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交流。
3.1 问卷调查通过向各地区民众以及相关从业者、学者等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各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收集各方对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3.2 实地走访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各地区的民族文化现状,探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各种方式和手段。
同时,还会与当地的各界人士进行交流,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共同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四、调研结果4.1 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各地区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现状有着诸多亮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4.1.1 亮点在广西的龙胜县,当地一直在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将苗族文化打造成旅游商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当地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设置苗族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展苗族语言文字的教学和推广等,有效地促进了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云南的丽江,当地一直致力于保护纳西族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还培养和挖掘了大批纳西族传承人,传承和推广了纳西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
在新疆的和田地区,当地花毛岭村积极开展维吾尔民族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卡柄刀、筛糠、挑花、剪纸等,推广了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维吾尔族文化。
4.1.2 不足在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由于人口流失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当地同时也缺乏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很多传统文化和民俗逐渐消失。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吉林省图们市,是一个以朝鲜族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也逐渐成为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护民族文化、改善农民收入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为满足游客的需求,村落周边兴起了一批农家乐、特色手工艺品制作和销售等服务业,进一步促进了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村内的朝鲜族传统民居、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不仅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也让年轻一代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通过乡村旅游的推动,吉林省图们市和周边地区朝鲜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这对于多元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也带动了乡村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了迎接游客的到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
农民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特色,发展起了一系列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业务,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
这些举措对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也提醒我们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当地环境和文化的保护,促进旅游业与当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吉林省图们市,是一处集朝鲜族民俗文化、乡村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特色景区。
该村依靠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环境,已经成为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项目之一。
本文着重对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进行深入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乡村振兴政策实施。
当时,图们市政府意识到该地区独特的朝鲜族文化和自然风光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组织当地居民开展民俗文化展示活动。
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逐渐成为一处集旅游景点、民俗村落、民俗表演和民俗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项目。
1. 朝鲜族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朝鲜族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在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游客可以欣赏到民俗歌舞、传统服饰秀、朝鲜族婚礼等文化表演,了解朝鲜族的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
2. 自然风光资源: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坐落在美丽的图们江畔,周围山水环绕,风景如画。
游客可以欣赏到江上的千帆竞发和山间的云雾缭绕,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
3. 乡村生态资源: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以生态旅游为特色,村内有丰富的植被和滨江沙滩,游客可以在此进行户外运动、采摘、休闲垂钓等活动。
1. 缺乏宣传与推广: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知名度较低,很多人不了解该地的独特魅力。
应加大对该村的宣传力度,通过广告、网络推广、合作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往。
2. 乡村基础设施薄弱: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甚至还存在一些环境卫生问题。
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的档次,提供更好的游客体验。
3. 缺乏特色产品与服务: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民俗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应鼓励村民开展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推出更多具有特色的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一、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发展现状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该村落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景名胜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村民们通过展示传统的手工艺品、举办民俗表演和提供特色美食等方式,让游客有机会了解和体验朝鲜族的传统文化。
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尽管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乡村旅游正在迅猛发展,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村内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限制了游客的到访。
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不足,导致知名度不高,游客流量有限。
一些商家和导游参与不规范,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三、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与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交通条件,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宣传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独特魅力和特色,增加游客的关注度和到访率。
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商家和导游的监管,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的满意度。
结论:通过对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该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具备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
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不足以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我们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规范服务行为等策略和措施,以促进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乡村旅游的繁荣和发展。
民俗调研活动报告
民俗调研活动报告民俗调研活动报告一、活动背景为更好地了解我们祖国的深厚民俗文化,扩大学生对民俗传统的了解和认识,学校特举办了一次民俗调研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过程1.准备工作为了做好调研活动的准备工作,我们组织了一次学生座谈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们确定了调研地点和调研内容。
活动选定了本地有着丰厚民俗文化的村庄作为调研地点,内容主要包括习俗、传统节日和传统手工艺等。
2.实地调研在活动当天,我们一行人早早出发,到达了调研地点。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民俗习俗。
首先,我们参观了一座古老的庙宇,庙宇里供奉着神圣的神像,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庙宇里,我们学习了祭祀仪式的步骤和习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力量。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参观了当地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过程。
我们亲手尝试了编织竹篮、剪纸和糖画等手工艺制作,深刻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
最后,我们还参加了当地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亲身感受了民间习俗的独特魅力。
我们跳起了锣鼓舞,观看了精彩的龙舞表演,品尝了地方特色美食。
三、活动成果通过对这次民俗调研活动的实地调研,我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1.了解民俗文化通过参观庙宇、参加传统节日等活动,我们对中国的传统宗教信仰、传统手工艺、民间习俗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到了我们祖国悠久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2.拓宽视野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参观活动,使我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宽。
我们了解到了不同地方的民俗文化差异,感受到了地方特色的魅力。
3.培养团队意识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之间相互帮助、合作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集体行动,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四、总结通过这次民俗调研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感受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设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调研报告
作者:王瑶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7期
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位于和平区浑河站西街道满融朝鲜族村。
围绕和平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一街一特色”工作任务,立足辖区地域、民俗文化、餐饮等优势,举全街之力,建设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打造“餐饮娱乐+民俗文化”新商业发展模式,带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介绍
浑河站西街道瞄准自身定位,于年末开启满融特色街全面建设提升方案,树立“特色街+景区”的发展理念,倾力打造餐饮娱乐、民俗文化两大品牌特色,重树“华夏朝鲜族第一村”的辉煌。
特色街区以满融大道为主轴,长约1500余米。
满融大道双向四车道,向西联通云龙湖桥方向,向东连接迎春北街方向;有一路公交线路贯穿街区。
街路两侧有拓荒牛、兔仙女雕像、水车花园等多处文化景观和建筑小品,其中满融广场占地5000余平方米,是特色街区面积最大的居民文化娱乐休闲广场,举办过建党98周年文艺演出、特色街美食品鉴汇等大型文化活动。
街道办事处以民俗文化为主线,以特色餐饮为切入点,从硬环境建设上,打造一个开放的富有活力的现代化的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街。
一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满融村两委、满融餐饮行业商会共同协商,动员沿街商户对自家门前破损的台阶和墙面进行修补,村委会对主干道两侧的行人步道进行了修补和翻建。
共修复台阶、墙面57处,修补平整行人步道210平米,实现了无一处破损边石的既定目标。
二是调整村内绿化景观结构,淘汰枯、死、病、残绿植。
目前满融朝鲜村内景观绿植以梓树、银杏为主,存在着存活率低、景观性美化效果差、病虫害多发等问题。
街道办事处邀请绿化专家设计,对村内景观绿化进行指导,在局部进行了调整试植,淘汰了一部分枯死病重的乔木,同时补种增植了美国红枫和日本乔松。
三是街区亮化升级改造。
对主路两侧的亮化灯箱和景观彩灯进行了维修和更新,打造国际化营商示范区主题标语和满融村LOGO夜间循环展示。
同时还对沿街树木进行了亮化改造,连接满天星灯网近千个。
满融广场亮化近期开始实施。
四是升级文化景观小品。
确定8个点位为改造升级对象(即民乐亭、水车、二小区曲廊、二小区凉亭、满融广场凉亭、兔仙女、拓荒牛、天下大将军),升级方案设计基本完成,正在协调施工单位确定工期。
五是重新施划满融主路标示标线。
划定停车位124个,实现特色街内车辆有序停放。
六是着力解决交通出行不便问题。
主动联系区交通分局协商将部分公交线路延伸至满融特色街或建立公交枢纽站,现处于车站站点选址工作中。
七是实现特色街WiFi全覆盖。
特色街区的建设,从道路修缮到标示标线的施划,
从夜间照明亮化到绿植的补种,充分吸纳驻区企业、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始终围绕“幸福沈阳共同缔造”的主题。
第一季主题活动:2017满融朝鲜民俗风情特色街“美食品鉴汇”
活动于3月20日至26日举行,历时7天。
20日下午3点在满融广场举办开幕式。
本次活动由和平区服务业局、和平区浑河站西街道主办。
参与本次美食品鉴大会的有16家餐饮店铺,都是具有15年以上历史、始终采用朝鲜族传统食材和制菜工艺的精品名店。
美食品鉴汇突出六大亮点:一是民俗小吃免费品尝。
来活动店铺均可以免费品尝不同风味特色的民俗小吃;二是特色菜品特价吃。
16家店铺都将拿手菜、招牌菜做特价打折优惠,将实惠让利给广大市民;三是传统美食制作工藝展示。
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沈城百姓可以欣赏到特殊制作工艺现场展示,如制作辣白菜、打糕等等;四是摆渡车免费坐。
免费摆渡车,方便沈城市民前来参与美食品鉴大会,三个乘车站点分别为:九洲湾景汇、长白大润发和恒大绿洲北门;五是活动秉承幸福站西,共同缔造理念,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建议,共同建设满融特色街。
六是热心公益事业、传递爱心。
所有参加本次美食品鉴大会的商铺将在活动后对满融留守儿童之家进行爱心捐助。
五月主题活动(一):特色街幸运星“小满”发布仪式
特色街幸运星“小满”的发布让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更具品牌特色,“小满”表现的是可爱的朝鲜族女孩身着朝鲜族传统服饰,手持腰鼓,载歌载舞的形象。
此形象由《沈阳日报》文创公司设计。
发布仪式邀请辽宁人艺的艺术家们带来文艺演出。
五月主题活动(二):“爱在后备箱”义买义卖活动
5月28日参与沈阳广播电视台“爱在后备箱”义买义卖活动,义卖所得全部捐给满融留守儿童之家。
同时将首个3D打印的“小满”形象赠予沈阳交通广播,实现特色街与新闻媒体联姻,进一步扩大特色街的传播渠道及影响力。
二、与其他民俗文化特色街的优势与劣势
与其他民俗文化特色街相比较,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具有文化底蕴浓厚、区域优势明显、品牌塑造力强等优势。
满融朝鲜民俗风情特色街区坐落在美丽的满融朝鲜族村,满融朝鲜族村始建于1934年,村名原为“满融村”有“五业皆满,民乐交融”之意。
满融朝鲜族村拥有深厚的朝鲜族文化历史底蕴,是灿烂的朝鲜族民俗文化保存丰富、集中、精彩的村落,享有华夏朝鲜族第一村的美誉。
特色街区沿街商户云集,以朝鲜族特色美食餐饮店铺为主。
通过成立满融餐饮行业商会,规范特色街餐饮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经营秩序,使辖区餐饮业不断走向规范化、市场化。
借助满融村“亚洲最大朝鲜族聚居村”、“华夏朝鲜族第一村”的影响力,重点发展朝鲜族特色美食、服饰、纪念品、民间艺术、民族文化等业态,打造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朝鲜族文化商业街,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展示“金橱窗”。
与其他民俗文化特色街相比较,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存在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等劣势。
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距离沈阳站车程12公里,市内仅有一条公交线路直达特色街,公交线路较为单一且线路较长;途径特色街区有3条公交线路,两条公交线路发往苏家屯区。
特色街区距离周边长白等地均没有公交线路,居民乘坐公共交通抵达特色街存在较大困难。
三、未来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发展规划
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将以“街”推动“街区”建设,持续做好硬环境建设、合理规划民俗旅游产业以及季度性开展特色街区文化活动,力争拉动地区人气、商气、财气,激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1、持续做好硬环境建设
一是完成门楼、商铺牌匾改造项目。
特色街要体现朝鲜族民族特色,邀请教育设计院专家利用好外脑做好自己的文章。
二是在现有场地和景观小品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完成满融广场文化长廊亮化工作,同时改造音乐喷泉。
三是增设视频监控系统。
各区片和村主路增设30至40个视频监控点,进一步提升安保和城市管理水平。
四是着力解决交通问题。
主动联系区交通分局协商将部分公交线路延伸至满融特色街或建立公交枢纽站,现处于车站站点选址工作中。
2、合理规划民俗旅游产业
一是筹建满融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展品要充分展示满融村历史、朝鲜族人民生产、生活风貌、朝鲜族民俗文化等等;二是打造满融绿色农业,建立家庭认领菜园和周末菜园;三是建设站西亲水项目、湿地公园项目等,依托特色街周边村临水的地域优势,可新建码头,增加垂钓、游船等项目;四是打造朝鲜族民宿项目,利用现有的特色街周边的民宅,打造独一无二的沈城朝鲜族民宿项目。
通过对现有项目的升级和改造,形成特色街横向成线、纵向成片的特色街区发展格局。
3、开展特色街文化活动
一是打造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露天电影节。
计划每年二季度举办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露天电影节”,以电影为媒介,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露天电影文化盛宴。
露天电影节活动持续时间为期一个月,以每天傍晚展播百姓爱看的电影为主,同时搭配不同的特色主题活动例如朝鲜族美食展卖会、房地产欢乐购等等。
二是打造满融朝鲜族民俗风情特色街舞蹈大
赛。
本着“打开大门办活动”的原则,打造我市特色的民族舞蹈展示大赛。
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大赛邀请全市的舞蹈爱好者共同参与,打造最亲民、人气最旺、最受大众欢迎的文化盛宴。
三是打造“小满”带您特色街“一日游”项目。
依托规划建设的满融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和文化景观、建筑小品等,打造民俗文化“一日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