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优秀教案 (1)(精品)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课文《白杨》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课文《白杨》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课文《白杨》优秀教案(人教版)五班级课文《白杨》优秀教案导语:《白杨》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白杨》优秀教案一教学要求:1、理解生字新词,会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2、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爸爸'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崇高品质。

4、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养成自于学习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著名作家袁鹰写的《白杨》一文,(板书:白杨)学习了生字和新词,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揭示目标。

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道预习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根据先后顺序划出描写爸爸神情变化的词语。

大家完成了没有?好,下面我们沟通一下。

学生边回答老师上依次出示:出神小结:爸爸先是出神,接着是微笑,再接着是变得严肃起来,然后是陷入沉思,最后又浮起微笑,这就是爸爸的神情变化。

三、细读课文,体会含义。

l、首先我们来讨论,爸爸为什么出神。

先看屏幕,然后再自由读课文的第14节,想想看,能回答吗?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2、爸爸为什么微笑呢?请每个学习小组用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4至12节,然后我们互相沟通。

每个学习小组练该对话.(一人读哥哥的话,一人读妹妹的话,一人读爸爸的话,一人读叙述人的话、)指名读。

3、爸爸的神情为什么又变得严肃起来呢?请同学们快读课文的第14节,然后回答,好吗?是因为爸爸要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品格,所以他显得严肃起来。

爸爸用三句话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的品格。

试试看,能不能把爸爸的话读通。

指名试读。

还有谁能读得更好吗?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讨论:这三句话应该怎样读?自由练读。

齐读。

看屏幕。

老师叙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优质教案三篇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优质教案三篇
提示点拨
(1)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的口杨,沉思什么?
⑵爸爸为什么嘴角乂浮起一丝微笑?
⑶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什么?儿棵小树乂指谁?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 来的含义是什么?
⑷ 小结:爸爸看到口杨,想到自己的孩子就要到边蝸落户,于是他想,怎样才能 将孩子培养得像白杨一样.当他看到儿棵小白杨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他欣慰 地笑了 •因为他看到了建设边廻后继有人•他坚信他的孩子也会像白杨一样,茁壮 成长扎根边疆.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 革命品质,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同时坚持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的字与词.
垠、砥、恢、虬、娑、楠、欣等字的读音与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以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妙手偶得、锤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潜滋暗长、 恢恢欲睡、倔强、参天、不折不挠、伟岸、朴质、挺拔、宛然、纵横决荡、秀硕.
问:为什么作者要采用象征手法?
明确:因为作者在国统区,不能直言赞美根据地,讴歌共产党.
5.第五部分(8、9自然段).
(1)朗读(第8自然段),看本段各句与前儿段主旨句(或显示主旨的词语)的联 系.
明确:①句口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 民相似与笫4自然段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 凡的一种树 照应.②句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 民相似.与第5自然段中的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 种树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相照应.③句我赞美口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 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 上进的精神.与第7自然段中的象征了北方农民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 进等相照应.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快快拿去用吧!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初步培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问句的三种类型。

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提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第1段。

教学过程一、审题。

1、揭题读题。

你见过的白杨是长在什么地方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白杨是长在戈壁滩的(简介大戈壁)2、设置悬念。

课文围绕白杨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搞清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按要求自学课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划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1)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2)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

如“浑黄一体”,可联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来理解。

(3)指名读课文,及时进行讲评。

(4)质疑问难。

三、学习第一段。

1、第1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2、第2、3自然段:这是一个“自问自答”从哪儿可以看出白杨树很多?“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指的是什么?3、用“虽然--但是--”来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3.情境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情和动作,描绘出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4.课后拓展:布置一些与白杨树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身边的白杨树,了解其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问题导向
1.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白杨树有哪些特点使得它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课文中的白杨树象征着什么?”等。
(二)讲授新知
1.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美感。
2.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解释白杨树代表坚韧精神和顽强意志的象征意义。
4.知识点拓展:结合课文内容,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如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生态功能等。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秀实践,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问题导向: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和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合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讨论题目,如“课文中的白杨树象征着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白杨》教案(最新10篇)

《白杨》教案(最新10篇)

《白杨》教案(最新10篇)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晰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学准备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

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1、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

2、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3、听配乐朗读录音带二、默读课文,初晓大意三、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1、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2、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学生试着给文章分段,用铅笔标示。

2、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分段并说明理由。

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讨论。

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讲列车在茫茫的大戈壁运行,不时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闪过。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到“也不动摇”,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

第三段,从“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到“那么高大”,讲爸爸的话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茁壮成长。

+五、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六、练习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有分歧,再读再讨论。

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图片,师: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环境恶劣,抓住“茫茫”、“浑黄一体”、“没有……没有……也没有”等词语2、出示大戈壁的录象,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只有满地的沙石。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总结白杨树所代表的优秀品质和象征意义。然后,我会进行点评,强调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作业小结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涉及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如:“挺拔、矫健、傲立、风华”等。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总结等方式,提炼课文主旨和关键信息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涵。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如:“课文中的白杨树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白杨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如何通过描绘白杨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小组合作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带领学生深入剖析课文。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我会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并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句子结构。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讲解白杨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以及所象征的优秀品质,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白杨树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案(精选10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案(精选10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新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

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趣引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

)然而,在这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

教师板书:白杨【学生带着对戈壁的好奇之心,进入课文,产生激情,收到引情激趣的效果】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

1、师此时你一定在想,荒凉的戈壁究竟是什么样的?白杨为什么会在那里生长呢?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学,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1)对一些词语的理解。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现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二、教材分析《白杨》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__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结合本单元“走进西部”的主题,本篇课文,一是要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的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是要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

一是以“三为主”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为主线;二是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三是文道统一原则。

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学习边疆者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感。

在这样的前提下,本课的教法我主要运用诱思探究法和引疑推导法。

从整体着眼,以疑为主线,读思结合,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

本节课中,教法学法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情景教学法。

采用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品悟法。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研读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合作交流法。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今天我么一起学习袁鹰的散文佳作《白杨》,我们先看一段视频,视频看完之后,谁能最先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谁就会被老师聘请为本节课的“教学小助手”。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播放视频《小白杨》师:听过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生:《小白杨》师:这首歌是歌唱谁的?生:边防战士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通过画面(观察很认真)通过歌词(很会学习)请两位做小助手,让小助手到台前宣读他的任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白杨》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白杨》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白杨》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杨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会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树木的情感,懂得做人要像白杨一样坚强、不软弱。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白杨的特点。

难点:理解课文结尾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关于大自然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种特殊的树木,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白杨。

2.自读课文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握课文大意。

3.检查生字、词语师:请同学们合上课本,我抽查几个生字和词语,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4.课堂讨论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们认为白杨的特点是什么?生1:白杨树高大挺拔。

生2:白杨树叶子的颜色碧绿。

生3:白杨树皮光滑。

生4:白杨树生命力顽强。

5.分析课文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述白杨特点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

生1:“白杨树高大挺拔,像一位巨人。

”我觉得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白杨树的高大。

生2:“白杨树叶子的颜色碧绿,像一块绿色的宝石。

”我觉得这句话表达了白杨树叶子的美丽。

生3:“白杨树皮光滑,像少女的秀发。

”我觉得这句话形容了白杨树的柔美。

生4:“白杨树生命力顽强,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

”我觉得这句话赞美了白杨树的坚强。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课文通过这些语句,生动地描绘了白杨的特点。

6.感悟课文结尾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文结尾的含义是什么?生1:我觉得课文结尾告诉我们,做人要像白杨一样坚强,不怕困难。

生2:我觉得课文结尾表达了对白杨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课文结尾的确有这样的寓意。

7.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白杨的特点,也懂得了做人要像白杨一样坚强。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案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案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杨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学习描写白杨的语句,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白杨的坚韧精神,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杨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学习描写白杨的语句,提高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感受白杨的坚韧精神,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杨吗?它是一种怎样的树?2.学生分享对白杨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理解词义。

2.学生分享生字词,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白杨的特点。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描绘了白杨的哪些特点?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白杨的特点。

2.学生分享对白杨的认识。

二、深入理解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白杨为什么能在沙漠中生长?2.学生分享思考成果,教师点评。

三、学习描写白杨的语句1.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白杨的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四、情感体验1.学生谈谈对白杨的喜爱之情,以及从白杨身上学到的精神。

第三课时一、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对白杨的认识,写一篇关于白杨的短文。

2.学生分享写作成果,教师点评。

2.学生自主查找关于白杨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三、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白杨的特点和精神品质。

2.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签字确认。

四、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杨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优秀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优秀教案《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构思巧妙,感情丰富,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理解新词,弄清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那儿扎根作贡献的崇高品质;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了解白杨树有哪些特点;体会爸爸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的句子。

教学难点: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戈壁、白杨的录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白杨树是我国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庭前屋后,道路旁边随处可见。

它既不像松树那样四季长青,也没有柳树那样清新妩媚,更不能与观赏树木相提并论。

也许,我们平时根本没有注意他们,可是假如你在茫茫的戈壁上看到白杨的时候,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作家袁鹰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为我们写出了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白杨》。

二、播放课件三、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读前出示思考题:“文中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白杨生长的环境怎样?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四、认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白杨的语句,比如”高大挺秀”、“卫士”,以及哥哥和妹妹的对话。

人们描写树木一般都用高大挺拔、高大挺直等词语,本文却用“高大挺秀”,表达的感情很不一般。

”秀”有清秀、秀丽、秀气、高雅等意思,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尤其是对大戈壁上的白杨树的赞美敬佩之情。

2、白杨生长在什么地方?课文怎样描写哪里的环境的?3、课文为什么要描写白杨生长的环境?为了告诉我们白杨生长的环境恶劣,白杨的生命力强,以此来烘托白杨的兴趣,你想知道2白杨为什么长得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大吗?4、认识白杨的内在性格⑴从描写白杨的外形特点中,引起了我们对白杨的兴趣,你想知道白杨为什么长得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大吗?⑵投影爸爸的回答,教师朗读,学生小声练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

3、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

4、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础,学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

5、我能利用课文新奇大胆的想象,激发我对生活的热情,敢于想象,乐于想象,并合理想象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1、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

2、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础,学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知道“镜”、“艇”、“熊”、“窗”都是后鼻音;“潜”读音是二声;正确书写“潜艇、毛毯、窗户、砌成、狗熊、煎饼”等词。

2、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

方法指导:1、“镜”、“艇”、“熊”、“窗”都是后鼻音;“潜”读音是二声;书写“艇”要注意“建之”旁托起右上部分。

2、体会用词的准确,有助于我们遣词造句。

3、完成表格,有利于我们理清文章思路。

4、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的快乐和可爱。

5、让自己走进作者的想象,创设情境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的感受来谈。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读通课文。

我会扫除读音障碍了。

(1)瞧,本课的生字我会看拼音写汉字了mén chuāng yǎn jìng tuō xià qián tǐng()()()()máo tǎn jiān bǐng cán jiǎn qì chéng gǒu xiòng()()()()()(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饼()潜()砌()艇()拼()替()彻()挺()(3)我会写下列词的近义词喜欢――()收拾――()幻想――()希望――()凉快――()假装――()(4)我会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有时候,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一(个间)魔术屋,一(辆艘)潜水艇、一(座所)学校或一(家个)商店,它要能长出四(个颗)轮子,一(部对)翅膀,那就更好了。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优秀教学设计
2.课堂引导: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3.实践体验: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描绘白杨树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白杨树的精神品质。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搜集与白杨树相关的诗歌、故事等,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认识到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2.逐步引导,深入分析: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பைடு நூலகம்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活动:设计一系列问题,如“课文中的白杨树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等,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文。
3.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白杨》这一课是(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通过描绘白杨树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以下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如“挺拔、顽强、执着、信念”等,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2.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炼文章关键信息,但在深入挖掘文章内涵、体会作者情感方面,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3.思维能力:五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但仍有部分学生依赖直观感受,缺乏理性分析能力。
4.情感态度:学生对大自然、生命等方面的话题较感兴趣,容易产生共鸣,但在价值观的培养、情感引导方面,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白杨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认识到在困难面前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案

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案

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1.3能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1.4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学习白杨树不屈不挠的精神,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杨树的精神品质。

1.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2.1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2感悟白杨树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白杨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白杨树的特点。

2.熟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理解课文内容3.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教师巡回指导。

4.学习修辞手法4.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进行点评。

5.感悟白杨树精神5.1学生谈谈自己对白杨树精神的感悟。

6.课堂讨论6.1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学习白杨树的精神。

6.2教师分享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作业布置7.1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修辞手法、感悟白杨树精神等环节,使学生深入了解了白杨树的特点和品质。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未能完全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2教师展示生字词卡片,逐个询问:“谁来说说这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指导正确的书写方法。

白杨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白杨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展示。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合理分组;其次,明确小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最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与评价,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会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合作效果。
(二)讲授新知
1.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然后,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如描绘春天景色的方法、修辞手法等。
3.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4.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相关的语文知识,如句子的成分、文章的构思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春天的故事》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春天景象,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运用优美的词语、形象的句子描述春天景色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3.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学会从文字中提炼关键信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使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信心,勇敢向前。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春天的故事》这一主题,我将采用生动的情景创设策略。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美景的照片和视频,配合轻柔的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在这种氛围中,引导学生运用感官去体验、去想象,从而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外,我还将设计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写春天日记、创作春天的诗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4.利用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白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2.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教学素材】
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

2.搜集关于建设者开发西部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3.搜集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段落。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读题质疑
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

2.看课题质疑: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检查预习,积累词语
1.交流学习词语(课件出示)
清晰大伞抚摸介绍新疆陷入茫茫的大戈壁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的身影
(1)教师示范“疆”字,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笔画。

“陷”的右下部不好写,注意与“滔、焰”区别。

(2)理解词语:(课件出示)
戈壁:戈壁是世界上巨大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之一,绵亘在中亚浩瀚的大地,跨越蒙古和中国广袤的空间。

戈壁多数地区不是沙漠而是裸岩。

(课件出示)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开界限。

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三、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朗读后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把文章分成三部分
(课件出示)争论白杨——介绍白杨——笑看白杨
2.练习把上述三层意思连成一段话,概括课文大意:
(课件出示)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告诉两个孩子,车窗外的白杨很直很坚强。

四、再读全文,初感写法
1、默读全文,划出文中体现白杨特点的词语。

2、读爸爸的话,理解含义(课件出示)
(1)说说语句大意:白杨高大挺秀,很直,不怕自然灾害。

(2)交流,分类整理,呈现白杨形象。

外形:高、直、粗壮、高大挺秀
品格: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3)想想去掉课件变红的词可以吗?为什么?
读中体会,作者要强调的是:白杨树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朗读里要注意重读加点的词。

(4)现实中的哪些人像白杨树?
预设: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

4.小结:像这样假借某一特品的特点来表现人的某些品质、思想或情感的写法就是借特喻人或托物言志。

五、拓展阅读,体会写法:
1、示句段阅读,想想作者是借什么物喻什么人
(课件出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选自《白杨礼赞》(茅盾)(课件出示)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选自《落花生》(许地山)(课件出示)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那样的崇高品质,人们需要我
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无怨言,永远浑身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

——选自《松树的风格》(陶铸)
六、作业:
1、抄写爸爸说的那段话,并试着背诵。

2、收集你认为运用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语,承上启下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杨的特点,令我们对这平凡的树,油然而生一股敬意,来,齐读爸爸的话。

(课件出示)
2.
(课件出示)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爸爸表白的是怎样的心,孩子们此时明白吗?
3.(课件出示)讲述:孩子们只知道……不知道……
二、了解背景,体会心愿
1.(课件出示)补充时代背景:50年代,毛主席号召广大的知识青年服从祖国的需要,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

交流观图后的感受
2、(课件出示)满含敬意,再读爸爸的话。

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课件出示)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思考:(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爸会想些什么?
(2)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三、拓展阅读,练习写作
1、《白杨》这篇文章于1963年发表,离现在整整45年了。

让我们读读同一时代艾青的诗,进一步感受那个时代具有白杨精神的人。

(课件出示)2.运用表达方法,写一段话。

(课件出示)
在雪灾地震中赶赴第一线,为人民浴血奋战的解放军令你联想到了什么?
你能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赞美敬佩之情吗?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板书设计
白杨
戈壁滩的卫士边疆建设边疆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紧扣重点难点,学生明白了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

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读,充分体验感悟,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

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